浅谈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发展

浅谈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发展
浅谈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发展

浅谈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发展

发表时间:2018-09-27T15:57:08.31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8期作者:白文英[导读] 在现代观念下美术美学与建筑设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使建筑产生各种不一样的美感,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

河北恒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廊坊市 065800摘要:在现代观念下美术美学与建筑设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使建筑产生各种不一样的美感,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而建筑在本质上依旧属于供人使用的设施,除了需要体现美术美学的设计,还要兼顾建筑的功能性,如此现代建筑设计就需要将两者融合,证实了美术美学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美术设计;现代技术发展引言

建筑行业在现代城市进程不断推动的势态下日益壮大、蓬勃,与此同时,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情况下,对于住房标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舒适度、美观性等。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要求,建筑企业不得不引起重视,加强现代技术与建筑美术设计的相结合。接下来,在分析两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进行了了解,最后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参考依据。 1建筑美术设计要点分析 1.1构图设计要点

建筑美学设计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直接依靠脑中构思进行设置,需要结合设计需求与专业知识不断地进行构图,在多种构图当中择优而选,如此才能完善的执行建筑美学设计。构图对于建筑美学的意义重大,因为现代建筑所包含的层面十分广泛,并且在家居建筑层面上,此类建筑往往为家庭建筑,而不同的家庭成员对于自身房间的设计要求也会不同,从而就需要美术美学在同一层面上,兼顾多项不同的设计要求,而通过构图,首先能够针对建筑不同部位进行预先设计,之后结合用户需求,将构思体现于纸上,如此一方面可以避免反复动工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比选择出最为优秀的设计构思。

1.2色调调控要点

色调是体现美术美学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不同的色调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观感,并且还能够实现不同风格的设计。以欧美现实风格、中式古典风格、英伦古典风格为例,在此三种建筑设计风格当中,其主体色调都有差别,其中欧美现实风格的主色调一般为冷色调或中性色调,例如银色、黑色、白色等,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科技现实的观感;中式古典风格则多为暖色调,可以给人带来热情、大气、磅礴浩然的观感;英伦古典风格同样采用暖色调,给人带来神秘、优雅的观感。由此说明要完成良好的设计,对于色调的把控是必须重视的要点。

1.3壁画绘制要点

从某种角度上,壁画绘制同样是色调的一种体现,其实是一种更为直观的实现设计风格的设计要点。相比于直接对色调进行调控的设计,壁画绘制的表现更直观,内容更加丰富、细致,因此通过壁画绘制,能够深入的将风格的含义进行表达,使用户对设计成果的观感更加丰富。而壁画的绘制同样属于美学设计的范畴,其为了体现出设计的层次感,还需在原有色调的基础上,采用其他色调加以轮廓来形成壁画,要做到对每一个细节的详细表达,因此壁画绘制同样是美术美学建筑设计当中的要点。 2现代技术和建筑美术设计有机的结合 2.1采光上的设计

在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项关键性的技术就是对可再生的能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开展建筑美术设计工作的时候,依靠此种技术,能够设计规划建筑的局部还有其外观,一个方面可以对太阳进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建筑物减少那些过多的外部装置装饰,能够达到节能以及美观的功效。特别是在当代建筑之上,对于空调利用虽然非常便捷,然而会对建筑物外观造成影响。若是对现代的太阳能技术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实现降温保暖的目的,而且能够使得建筑外观的美化性大幅度提升,在开展建筑美术设计工作的时候就会显得更为熟练。

2.2外墙上的设计

外墙属于建筑美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方面,伴随绿色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在对于外墙设计的时候,能够采取双层又或是三层的玻璃当作围护构造,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外墙的美观性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过去玻璃幕墙引发的高消耗、室内空气较差质量之类问题减少,特别要在玻璃之间规划一条特定宽度的通风道,且必须具备可以进行调节的百叶。此种设计,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形成在双层玻璃之间的阳光温室可以使得室内的温度提升,当夏季来临之时通风百叶可以进行室内外之间的换气,将玻璃之间热气及时排除,进而实现降温的目标。设计之时必须重视采用措施来防止因为室内的水蒸气向外部渗透,于墙体当中出现结露而使保温隔热层中热工性能降低,还必须重视采取方法避免很多保温的隔热层不能覆盖的区域出现“冷桥”导致室内的结露现象。还有,能选取具备良好保温隔热性能且可以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墙体材料作为外墙,使得建筑室内的气温不会很大程度受到室外温度的波动影响,使保温层对其的影响减小。

2.3环境方面的设计

建筑美术设计和对于四周环境的参照还有思考是不能分开的,特别是绿色环境。环境的绿化在建筑之上可以优化四周的居住环境,在对建筑能源的消耗节省的同时还能够优化室内的热环境,使得室内的采暖空调耗损降低。所以,建筑美化设计当中能够充分把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的概念融入到其中。通过研究调查了解到,对于住宅区其绿化覆盖率只要有25%的增加,就可以使空调耗损降低20%以上。与此同时,绿化环境还可以使噪音有效的降低,特别是树枝以及树叶之间的间隙可以将部分噪音有效的吸收。从这一角度来观察,建筑美化设计中以环境的绿化环境作为其设计目的,绿色建筑的技术为其依托,进而把现代技术和建筑美术设计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优化四周环境,在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实现环境绿化以及建筑美观的双赢目标。 3当代技术和建筑美术设计的关系建筑项目的施工凝结着科学技术以及人类文明历程的智慧结晶。它自身也属于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在建筑领域当中,现代技术和建筑美术设计这两方面间是相互影响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建筑美术设计主要是通过现代技术来完成,但是现代技术通过建筑美术的设计进行体现。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75988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1?200)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9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41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北京首钢设计院 46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47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重庆市设计院 75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_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_对中国近_现代建(精)

历史与理论 HISTORY AND THEORY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整体性审视 邓庆坦 摘要 /从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之间的历史连续性和整体性出发,在既有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行的近、现代历史分期进行反思,对贯穿其中的主要历史脉络进行审视和梳理,进而提出了整合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观点,并指出整合研究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整合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史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and integrity, and based on existing fruits of studies, this paper gives a reflection on current periodiza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and observation on main historical context in the two periods. It brings forth a view point of integra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 h i n e s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a n d e x p o u n d s t h e academic signi? 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on, periodization of history,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现行中国建筑历史分期模式是典型的三段式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为古代史,鸦片战争至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史,新中国成立之后为现代史,这一模式缘起于 1950年代的“三史”编写:1958年决定编写《建国十年来的建筑成就》、《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简明中国建筑通史》 ,3部史书分别对应社会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历史 [1]244。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完成了从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型,但是这种三段式的分期模式却延续下来,并通过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的问世和学术体制的形成而固定下来。本文试图打破现行的近、现代建筑历史分期模式, 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整体性的审视,进而提出整合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观点。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和发展趋势探讨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和发展趋势探讨 发表时间:2018-12-07T10:49:45.8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作者:何明 [导读] 是运用建筑设计人员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建筑进行科学设计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对于现代建筑空间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基于此,现代化的建筑设计逐渐趋向于完善,从传统的设计方式发生了多元化的转变。本文分析了当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何明 320401198xxxx13716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规划和建筑施工之间的重要工作,是运用建筑设计人员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建筑进行科学设计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对于现代建筑空间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基于此,现代化的建筑设计逐渐趋向于完善,从传统的设计方式发生了多元化的转变。本文分析了当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趋势;节能 引言: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前期的建设规划,构思方案,或设计方案和技术深化的阶段,始终渗透着合理性的理念。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时,理应充分考虑到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利用建筑设计方式实现对空间的合理分配、建筑功能的合理构建,为广大群众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 1、现代建筑设计内涵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日常,也是在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建筑是人类在发展的历程中最基础的生存环境,逐渐完善建筑空间的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另外,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活动空间都是在建筑设施中完成的。因此,在建筑的设计上要结合实际考虑人们在心理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以此来提升生活的乐趣。随着建筑设计工作量的逐年增加,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存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设计质量的问题,建筑设计方案缺乏创新和可行性。建筑设计包括许多技术,如:建筑物理、材料、构造、结构、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等,是建造房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注意科学合理地选择建材,进行设计时不要随心所欲,而是要根据有关规范以及标准进行,而且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全面,如:物理要求、施工技术以及建筑设备,确保精确到位。建筑设计工作中做到结合实际是基本的要求,坚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是设计工作得以进行的前提,因此,应该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完整、全面、系统地坚持合理性原则。通过对当前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及探究,可以看出现代建筑设计需要格外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重视建筑物的形象以及艺术感,进而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应当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第二、技术措施要合理;第三、经济效果要理想;第四、应当满足建筑美观要求;作为建筑作品的开发或是设计者,应当加强注重对建筑实体功能造型的处理,继而保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现代建筑设计方法 2.1重视建筑艺术功能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性要求也是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主要包括了对建筑内部与外部以及各层次、各环节中的设计,使建筑在施工后可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另外,建筑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外部设计对突出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对居住者心理的影响。在进行现代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平面功能设计方式,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合理的利用平面功能分析法能够有效的将建筑物的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筑物设计还需要重视建筑的外部形象以及艺术感,建筑物的艺术感往往能够有效的提升居住者的舒适度。充分发挥符号对建筑物的装饰和象征作用,让建筑物成为一个独一无二和具有特殊文化特色的标志,是符号的意义。 2.2资源合理分配 建筑设计就是对城市空间资源、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城市集约化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城市发展的环境危机和资源困境,要结合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开发的实际,将合理性原则体现在建筑设计的资源整合中,通过建筑设计平衡各方面利益,做到对发展的有效保障。结构和空间在建筑物内部往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要想真正的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确保建筑设计符合一定的要求等,就需要合理的控制好建筑物内部的结构以及空间的关系,合理的分配建筑结构,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进而实现对建筑空间的合理分配。实现建筑方案设计和城市土地,空间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互相协调,相互组织,积极配合城市车辆以及人流,从一定程度上说,高质量的建筑设计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设计中应结合相关技术的进步,提高能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积极结合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以减少空调、照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2.3设计方法与技术的结合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的深入,各行各业都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基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借助自然因素来装饰和点缀建筑外部形象,进而有效的体现出建筑物的自然美,将建筑的功能进行系统的协调。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是住宅建筑的基本特点,这类特点的实现需保证设计环节遵循因地制宜思想、整体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思想,其中整体设计思想指的是综合结合气候、当地文化、经济等因素开展设计。同时,注重建筑与艺术的结合,结合制定的主题,进行艺术的创造,做到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完美结合。应极力避免只注重某一个片面因素而忽略统筹整体所产生的设计缺陷。建筑设计应当立足于施工环节,应当重视起可实施性以及可操作性,在保证施工的要求之下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及优化。总之,在现代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得考虑到现代技术的利用,平面技术发挥对建筑功能的分配和调整,空间结构技术发挥对空间以及结构的有效调度,保证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效性。 3、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3.2建筑节能化设计 现代建筑中出现了更多的新型建筑设备以及更具备现今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新技术,在提高建筑效果的同时增加了节能环保的难度。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时,要将节能意识融入到原有的基础设计中。在具体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围绕防晒墙与架空屋顶、遮阳板、窗户玻璃、自然通风开展的设计均可较好满足住宅建筑的节能诉求,而这些设计往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的美观性。例如,在夏热冬暖地区的住宅建筑设计中,遮阳板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夏季建筑内部所受辐射,结合计算机实现遮阳板的智能控制,即可较大程度降低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思考

当代中国得建筑设计思考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所面临得主要问题以及 对西方建筑思潮涌入中国得思考 摘要:中国当代社会经历了高速得经济发展时期,建筑学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得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得成就。但就是在这些成绩背后,还隐藏着很多亟待解决得问题:建筑学科面临着全球化与地方化、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之间得矛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得发展日新月异,西方得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批判地域主义建筑思潮不断地涌入,使得新兴得建筑样式频频出现。除了上述得建筑思想在国内蔓延之外,国外建筑师也开始在中国建筑市场屡现身影,使得城市面貌与建筑形式达到从未有过得繁杂,国内建筑师以及建筑呈现出一片茫然得状态。如何应对这种当前这种严峻得境遇值得我们每个建筑领域得人思考。 关键词: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矛盾与问题西方建筑思潮思考 一、全球化与地方化、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等主要矛盾 1、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得矛盾 现今,世界全球化得趋势己经成为人类普遍关注得问题。所谓得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打破民族、地域等限制条件,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走向一体化得过程。这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得过程,以文化方面为例,全球化促进文化得交流与合作,相反,全球化也带来了多样性文化得逐渐消逝,并出现趋同得现象。然而,全球化得影响远远超乎人们得想象,它深入到生活得方方面面,同时也成为影响建筑发展得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到建筑方面来说,全球化对世界建筑发展得影响也同样具有两面性。各个国家、城市之间,全球化在建筑思想得交流以及科学技术得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得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世界建筑多元化得发展却受到了一定得负面影响,“千城一面”得现象在世界上无数得城市中蔓延,城市失去了它应有得可识别性。 全球化对以中国为代表得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明显,它更新了我们对于现代建筑得认识,开阔了我们得视野,提高了我们得设计水平,给我们得建筑发展带来了新得动力。相反得,这些国家出于对发展得渴望,盲目得认为现代得城市形象必然就是挺拔得高楼大厦、快速得城市交通、宏大得城市广场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城市之间得趋同;此外,在这种“钢筋、混凝土”得大环境下,城市得历史脉络己

世界级建筑设计师作品欣赏——未来建筑创意发展形态未来建筑设计欣赏(图文结合)4学习资料

更多建筑欣赏收集作品分享请登录我的百度空间下载 百度用户名:yem123456 迪拜城中城“侏米拉花园”设计 2010-05-14 共查看:2280 次 迪拜似乎不知道金融危机的存在,一项新的工程正在筹备当中。侏米拉花园是项巨大的工程,由Maraas控股集团投资,芝加哥SOM公司负责该项目总体规划,这是一项多功能开发项目,集低、中、高密度区域的商务、住宅、零售、休闲和娱乐为一体——城中城的设计,预计耗资950亿美元。 其中三座大厦由来自芝加哥的建筑师Adrian Smith和Gordon Gill负责,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座大厦是阿联酋第三高的大厦——迪拜一号。这座摩天建筑由三部分组成,高3218英尺(981米),三座大厦之间用玻璃悬空天桥连接。玻璃桥非常大,上面甚至种植了棕榈树,可以在远处看到。大厦底部的巨大拱形门甚至能让船只通过,直达中央区域。项目还包括酒店、住宅、商业零售和娱乐区等,总面积达80-90万 平方米。

然后,还修建有Park Gate,由六个高层中大楼构成,互相对立组成一个巨型花园,能产生一个阴凉的微 气候——特别针对沙漠气候设计的。 阴凉区是由连接六座大楼上的拱形天棚产生的,天篷下面的空间则被设计成绿色的洞穴。植物缠在天篷和高楼的外部阳台上,形成一个360度可持续花园,这将是给人印象深刻的城市大厅。六座大楼的每一座都有30-40层,发展成住宅、商务、零售、酒店和娱乐区。 公园街1号大厦高1968英尺(600米),流线形外观。“……象征着迪拜同水之间的历史关系——同海湾是平行的,城市建在海湾附近,在将来水路将把旅客送进城里。”这个多功能大厦总建成区域占地面 积为35万平方米。 整地工作已经开始,项目将会在2020年完工。

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建筑设计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和功能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将丰富的智慧和想象力发挥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设计得到不断的创新,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与环保主题仍然是不可动摇的话题,而复古、浪漫、简明的情怀与高科技的应用成为了新时期创作的热点,这些都主导了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因此,经过对各地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总结出高科技智能建筑、绿色生态建筑、实用主义建筑在现在和将来都必将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筑设计的技巧 1.1不因时尚影响个性化设计 建筑设计即要有时代感,又要兼有民族性,要以独特的眼光进行创意性的设计,充分显示出崭新的风格。在设计意识上应体现出一种社会的进步、一种民族的使命感。建筑设计整体的多元化和部分个性化的发展,使人们对设计形态、设计情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更新的题材和形式出现;建筑设计中反映出的轻松、简洁、独特、浪漫、新奇的趣味性和深沉、朴实得体及创世纪性的超前意识,体现出别具一格,风华正茂的态势,是一种时尚和个性化在建筑设计发展变化中的体现。 1.2用设计的特殊语言表现一定的文化内涵 如同一部优秀音乐作品一样,好的建筑设计必须有其明确的主题。建筑设计的艺术特色是在不经意中自然而然显露出来的,是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意之中体会到的,而那些过分强调文化内涵,欲把中外文明史全都汇集于一室的设计,会有堆砌繁复,令人窒息之感;而没有文化内容的设计又显得空间呆板,缺乏品位。 1.3掌握和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

中国建筑行业百强设计院、百强设计大师名单。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名单央企院组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CCDI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总后勤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研究院 地方院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重庆市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设计院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高校院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思考

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思考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 对西方建筑思潮涌入中国的思考 摘要:中国当代社会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时期,建筑学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这些成绩背后,还隐藏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学科面临着全球化与地方化、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矛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批判地域主义建筑思潮不断地涌入,使得新兴的建筑样式频频出现。除了上述的建筑思想在国内蔓延之外,国外建筑师也开始在中国建筑市场屡现身影,使得城市面貌和建筑形式达到从未有过的繁杂,国内建筑师以及建筑呈现出一片茫然的状态。如何应对这种当前这种严峻的境遇值得我们每个建筑领域的人思考。 关键词: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矛盾与问题西方建筑思潮思考 一、全球化与地方化、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等主要矛盾 1.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矛盾 现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己经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所谓的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打破民族、地域等限制条件,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以文化方面为例,全球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相反,全球化也带来了多样性文化的逐渐消逝,并出现趋同的现象。然而,全球化的影响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成为影响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到建筑方面来说,全球化对世界建筑发展的影响也同样具有两面性。各个国家、城市之间,全球化在建筑思想的交流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世界建筑多元化的发展却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千城一面”的现象在世界上无数的城市中蔓延,城市失去了它应有的可识别性。 全球化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明显,它更新了我们对于现代建筑的认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设计水平,给我们的建筑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相反的,这些国家出于对发展的渴望,盲目的认为现代的城市形象必然是挺拔的高楼大厦、快速的城市交通、宏大的城市广场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城市之间的趋同;此外,在这种“钢筋、混凝土”的大环境下,城市的历史脉络己经基本被磨平殆尽,使城市的地方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面对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建筑师极力坚持保留各自的地方文化,尊重地方传统赋予建筑的特殊性与丰富性,建筑的“地方化”思想孕育而生。由此可见,全球化与地方化是一对相应而生的概念,形成既相容又相对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全球化与地方化在内涵上互为补充、彼此牵制,全球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地方化也不是对外来主张的完全抵触,没有地方的实践,全球化只能停留在抽象层面,没有全球化的策略,地方化难以有所突破和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与地方化在空间、理念和逻辑上存在冲突和矛盾,前者重视整体、同质,后者重视自主、异质。因此,在全球化与地方化逐渐形成的二元对立状态下,要充分利用二者的相容性,将地方作为全球化过程中思考和行动的参照点,突显地方化自主性的意义。 2.科技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 建筑是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体。技术奠定了建筑的物质与经济基础,文化则是建筑的精神需求。综观历史的发展,文化与科技是一直相互伴随发展、紧密相连的。中国古代建筑为了大屋檐的出挑而层层叠置斗拱。随着技术的进步转化成纯装饰构件,进而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在西方,从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群成功的结构技术到陵墓、神庙、柱式,再到古罗马拱圈技术的辉煌产物——穹顶,这些都融合了千年文化的建筑成就,这些形式的创造都是应用当时技术的结果,都是在技术支持和发展下产生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并以特有的形式反映着其固有的建筑文化内涵。

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9-08-26T14:31:12.16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8期作者:王鹏元 [导读] 在人们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人们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也不仅仅是满足居住这一基本功能了。建筑环保化、艺术化、智能化使建筑行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王鹏元 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76000 摘要:在人们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人们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也不仅仅是满足居住这一基本功能了。建筑环保化、艺术化、智能化使建筑行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特征;设计原则;设计要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其中建筑施工在社会上的综合效益将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力。尤其在近几年,“绿色建筑”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使得传统建筑业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冲击。该行业对相关环保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施。 一、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主流 建筑的环保化的实质其实是綠色建筑的发展应用。绿色建筑能够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与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的场所,并能在建筑的生命周期里对资源达到高效率的运用,促使建筑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化。绿色建筑对现代的建筑学与生态学以别的科学综合应用而成,将住宅打造为小型生态的系统,“绿色”的根本就是物质的系统“始终”相连,经创建建筑体里外自然的水分、空气与能源以及别的物资循环的系统对绿色建筑加以设计,而且给以建筑物生态学教育与艺术的内涵。绿色建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总体科学合理化设计,融合了自然采光与通风、绿色的配置、低耗、绿色的建筑材料与智能化管控以及对等太阳能、地热与中水的运用。另外,其具备合理的规划与选址、资源的有效利用、舒适的环境、低废物排放等特征。不但能够达满足舒适的居住要求,并且耗能低而且污染少。绿色建筑能对环境加以优化,还能够提升生活的水准。在绿色建筑当中不但包括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而且还牵涉人文关怀的观念,重视人类生活的品质。其与自然关联密切,带给人们优越的生活氛围。另外,绿色建筑能够切实的改变人们的思想,对人们行为习惯产生影响,所以当绿色建筑广泛应用后,会对人们消费的观念带来相应的影响,从而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未来建筑的发展必然走向环保化。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1、基本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施工开始前就规划,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利用环境因素,使得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运行对环境的破坏,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以及无公害的空间。与此同时在工程结束拆除后,也能够实现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2、绿色建筑设计特征 绿色建筑设计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够促进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建筑者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一切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来取代传统火力发电,这样做既降低了成本,又防治了污染。 除此之外,该类建筑还具有环保的特征。他的设计始终将以人为本贯穿整个设计中。它的内饰布局也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符合人们对硬件生活的需要。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方面,甚至是拆除都体现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理念。 3、建筑理念概述 本文提到的绿色建筑设计体现了节能、环境保护、和谐以及回归自然的理念。通过调查了解到一般建筑的能源消耗占比很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对设计要求的标准化,实现建筑对环境的无污染想法。绿色建筑还可以根据室内外的感知自动调整,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这是一个运用个高新科技实现建筑和其他因素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三、绿色建筑设计在未来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1、减少建筑建造及使用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企业的发展动力,确保居住民的人身健康问题,就是企业绿色建筑的最基本原则问题。为避免消费者受到屋内化学物质影响,绿色建筑采取的都是环保材料;为避免消费者受到噪音污染影响,绿色建筑采用双层隔绝外音设计;为避免消费者室内环境不适应影响,绿色建筑选择最采光、通风的设计稿件。绿色建筑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发展方向,也是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绿色建筑做到最符合消费者心中的建筑,还有一段道路要走,但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2、优化建筑布局设计 建设过程要积极使用新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自然能源,取代建筑物中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从而减少过多的能源消耗。合理控制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使每栋建筑物都能受到阳光照射,冬季也能获得充足的照明时间,增加室内温度,减少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额外消耗。其良好的夏季通风效果可让居民在一个生活在宜人的温度的环境中,尽量使用自然能源,以达到对温度的控制,减少空调、风扇的使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融合节能理念的空间组织设计 现代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其节能效果会受到建筑朝向、外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意综合外部因素,合理选择建筑相应朝向、外观,确保建筑能够在高效进行能量交换。当各个建筑的外部环境相同,建筑能耗受其体型系数影响,而随着建筑体型系数的变化,其能耗呈正比趋势变化。这就需要在现代绿色建筑的空间组织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合节能理念,综合各类可控因素,对建筑造型、采光、通风、布局等进行考虑,合理控制现代绿色建筑体型系数,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四、智能建筑设计在未来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智能建筑发展非常迅速,建筑行业分析报告提到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工程之间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合适、便利和灵活等特点的建筑。根据世界上已建成的智能建筑的功能,以及智能建筑的含义,智能建

探讨现代建筑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

探讨现代建筑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城市建设也因此而日新月异,居住者对于建筑设计要求也随之拔高。但就当前来看,建筑设计仍然存在较多不足。基于此,笔者针对现代建筑设计主流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标签建筑设计;现代建筑;发展趋势;主流 在当今经济与社会极大发展的前提下,生态和环保仍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高科技的应用以及简明、浪漫以及复古情怀俨然成为当代创造热点,这在建筑行业中也有具体体现,并在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中发挥主导作用。从当前建筑设计各类发展趋势来看,实用主义建筑、绿色生态建筑以及高科技智能建筑成为建筑设计在当下和未来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对建筑设计的认识 人类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所学新工艺、新技术、科技知识以及自然资源用于建造能够与人类活动要求相适应的人工环境可称之为建筑。建筑类型包括多种,如学校、住宅、医院、体育、酒店以及商业办公等,不同的建筑类型其风格也有所不同,其功能和类型决定了其个性特征需要以不同建筑形式进行表达。而建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设水平的提高,建筑功能质量也随之提升,居住者使用更为便捷,同时舒适度也得以满足。 建筑设计应始终保持与环境相适应,其建筑风格、色彩、立面应与周边建筑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建筑设计应采取合理、先进的建筑技术,实现建筑功能目标与技术手段二者之间的和谐一致,坚持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充分结合的设计理念,对经济、技术以及环境等客观条件予以综合考虑,并尊重客户需求,坚持理性前提下的创意和个性。 作为一项复杂性较高的综合系统工程,建筑设计在其各工作环节中始终秉承经济适用理念。因而在建筑设计实施过程中,建筑设计全过程的优化控制是极为必要的。优化建筑设计有利于保持方案的最佳性,并通过最短路径实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与使用,进而通过现代化工具的应用来实现既定目的。就此点来看,信息、情报以及技术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倘若只着眼于设计质量合乎设计要求,或仅仅依靠设计条文和相关规范的被动性制约是远远不够的,这与现代化发展趋势也难以适应。 二、现代建筑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 (一)绿色设计理念 (1)节约能源:现代建筑对太阳能加以充分利用,或通过设计节能型建筑围护结构,以此来降低空调以及其他采暖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以自然通风原理为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锋

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锋 当我们讨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这一论题时,相信许多人心怀疑虑:"中国是否有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借用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情况,至少,第一以"建筑大师的杰作"作为衡量尺码,第二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轰轰烈烈发展的历史作为参照。假如我们打破这种习以为常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史观的思维定势,不是以西方体系作为参照,转而将目光放在中国建筑发展自身,我们蓦然发现,无论在近代还是在当代,中国均有自己的优秀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中国也有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轨迹。 一次大战之后,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实践为标志,并以勒?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建筑活动为另一标志,在德国、法国、荷兰乃至俄国,先锋派们的建筑设计实验导致各种现代建筑成果层出不穷,1925年前后,现代建筑运动已达到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经此席卷整个欧洲,同时逐渐影响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一、现代风格的诞生 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南京路口落成,由具有雄厚的设计实力,二三十年代称雄上海的最大设计机构公和洋行(Palmer&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即今香港"巴马丹拿事务所")设计,大厦10(局部13层),塔顶高77m,平面为A字型。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m高的金字塔形铜屋顶。从其形式来说,尽管与我们今天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世纪初年的世界最高摩天楼--美国芝加哥蒙 特格美力公司大楼(Headquarters of Montogomery Ward,1900年建)形象何其相似,但20年代末在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盛行的上海建成无疑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它体型轮廓线类似蒙特格美力向上逐渐收缩,腰部及檐口部位仍然有几何图案装饰,整体姿态尚未走出复古式样,但与周围沉重的西洋古典建筑相比,无论体型、构图,还是装饰细部已有大幅度简化,给人清新挺拔的现代感。沙逊大厦的建成标志着现代思潮的开端,它拉开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现代建筑设计的帷幕。

解读中国当代著名建筑

解读中国当代著名建筑 ——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 摘要:如何构筑有着历史文脉的现代建筑,一直是中国建筑设计界研究的重点 之一,随着象山校区的建成一种古老而又崭新的建筑为我们提供了对该项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象山校区,建筑,传统文化 古谚语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建筑学的角度,可以字面的理解为:建设城市是历时弥久的工程,只有经过岁月积累才能形成其独特的生活韵味,这是铁器时代的法则,在今天的中国旱已经失效,自从城市成为资本的温床之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便将城市拐上了“日新月异”的高速路。 迈入21世纪,随着后现代派对文脉传承的追求,全国各地各种生搬硬套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纷纷出现,例如沈阳方圆大厦,北京天子酒店……这些建筑在破坏周边环境的同时也摧毁了原有的人文环境。 现代建筑如何融入历史文脉,设计师王澍用他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答。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市市郊的转塘,学校占地800亩。呈反C状环象山建造,王澍保留了场地中原有的溪流,湖泊,田陌在象山脚下筑起30几组建筑,它们形似四合院,却又不四面密闭,向山之处一面是打开的,每一组都在指示着象山的所在。这30几组采用了由竹木砖瓦作为材料的楼舍透出一股浓重的中国风。 表现传统文化的建筑曾一度被概括为“民族形式”。设计思想是将中国传统建筑中形式美的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从而追求一种形神兼备的再现感,传统结构也被作为一种必要的形式和象征。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不再追求对传统建筑表面性的描摹,转而强调对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的解读和提炼。在设计中将传统元素抽象化、符号化,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建筑语言之中,用建筑表达文化传承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从而摆脱了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 在象山校区的设计中,王澍建筑师着力于协调人造环境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协调校园建筑与先在于此的象山的关系。从这样一种因缘于中国古代造园术的逻辑出发,演化出一套松散的校园空间结构,与城市中习见的作为权力等级序列或效率组织体系的空间对应物的军营式校区大异其趣,这使得我们今日能有机会体验一种阔别已久的恬淡安逸而并不沉溺怀旧的“书院”生活,进而重新发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庞大体系中具有永恒意味的闪光点。 中国造园术强调空间的起承转合,物境相辉相映,淡化建筑的个体形态表现。漫步在校园中,脚下是乱石野草、眼中有竹屏白墙,处处能感受到这种原则在控制着建筑与环境的营造。同时,在工程中对材料真实与建构真实贯彻始终的顽强态度,赋予了建筑以一种古风神韵,一种当代城市中十分罕见的虔诚气质,引入

中国建筑设计单位排行

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40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41 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42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43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44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45 北京首钢设计院 46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7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48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49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50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51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5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3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54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55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6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57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58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59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60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61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6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3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6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65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 66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67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6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69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 70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71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72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73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74 重庆市设计院 75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 76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7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78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9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80 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81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82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 83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84 绍兴市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85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86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