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检查方法

骨科检查方法

一般检查

视诊触诊叩诊动诊(关节的活动度及肌力大小)

肩关节

肩关节脱位、三角肌瘫痪,呈“方肩”畸形。

副神经损伤表现斜方肌萎缩,表现为垂肩。

杜加斯征:双手交叉抅肩,肘可同时贴胸为阴性。关节脱位示为阳性。

疼痛弧:肩外展700-1200之间引起疼痛,最常见在肩峰下。

肘关节

提携角的改变正常角为50-150

前臂伸肌紧张试验又称Mklls征见于肱骨外髁颈炎。

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呈“餐叉”或“枪刺”畸形,局部肿胀、压痛。

腕舟骨骨折时,鼻烟窝处肿胀和压痛。

髋关节

托马斯征:平卧,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双手抱健膝使腰部贴于床面,如髋不能伸直,或虽能伸直但腰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见于髋关节病变或髋腰肌痉挛。

单腿站立提腿试验:见于髋关节脱位或臀中、小肌麻痹。

望远镜试验:髋关节脱位。

膝关节

浮髌试验:见于关节积液、积血。

髌骨摩擦试验:见于髌骨软化症、骨关节炎患者。

麦氏征:

侧方挤压试验:

重力试验:

Apley试验:

抽屉试验:

关节内响声:

脊柱

直腿抬高试验:

静脉压迫试验:

骨盆分离及挤压试验:

跟膝试验:

拾物试验:

骨科专科检查.doc

骨科专科检查:1)一般情况 (1)视诊:病变部位的肿胀、肿块、畸形、皮肤色泽、创面(肉芽及分泌物性质)、窦道、瘢痕、皮 下静脉等,患肢的姿势、步态和活动情况。 (2)触诊:压痛及其范围,有无放射痛,肿块(部位、大小、形态、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 深度、与骨关节的关系)、局部皮温、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3)运动:自主运动与被动运动,静态和动态的检查(需与健侧对比)。上肢包括手功能的检查,下 肢包括步态检查,脊柱包括站立活动检查。医 . 学. 全. 在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388497954.html, (4)测量: 肢体:测量长度和周径。 关节活动:角度以关节中立位为 0°,以此为起点,测量其伸、屈、外展、内收、外旋及内旋等角度。 记录方法:膝、肘关节记录如下: 0°(伸)← 30°(屈)25°(收)← 30°(展) 脊柱活动:记录如下: 肌力测定:可用6级分类法。 感觉消失区测定法:触觉边缘标记用断续直线(——————),痛觉边缘标记用锐角(ⅤⅤⅤⅤⅤⅤ), 温度觉边缘标记用断续波浪线(~~~~~~),深感觉边缘标记用圆圈(○○○○○),位置感觉边缘标记用 三角(△△△△△)表示。 植物神经检查:观察皮肤干燥、出汗、温度、色泽、角化等情况。 2)各部位的检查 (1)肩部 视诊:有无肿胀、“方肩”、肌萎缩、畸形和窦道等。 触诊:肩三角位置、压痛、肿块。 运动:关节活动范围,搭肩试验。 (2)肘关节与上臂: 视诊:观察提携角,有无肘内翻或外翻畸形,有无肿胀、淤斑或窦道等。 触诊:压痛点、肿块、骨摩擦感。 运动:关节运动范围、Mill征。 测量:肘后三角和肘线。 (3)前臂:有无成角畸形,旋转活动角度测定并与对侧对比。 (4)腕关节: 视诊:“鼻烟”窝有无肿胀,有无肿块(大小、性质等)、餐叉样畸形、腕下垂。 触诊:压痛点、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关系。Finkelstein征。 运动和测量:关节运动范围。 叩诊:第三掌骨头向近侧叩击有无疼痛。 (5)手部: 视诊:有无爪形手、平手或其他畸形,有无肿胀、肿块、窦道、肌萎缩。 触诊:压痛点、肿块大小、手触觉和痛觉检查。 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功能检查与握力。 (6)脊柱:站立位:①视诊:生理弧度有无改变,有无后突及侧弯,两侧椎旁有无肌痉挛、脓肿或 窦道,两侧胸廓是否对 称,骨盆有无倾斜、肿块。 ②触诊:棘突上划线测量脊柱轴线,叩、压痛点,有无放射痛和肿块。 ③运动:脊柱活动范围,拾物试验。

经典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详解

经典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详解 1.前屈旋颈试验:(Fenz sign)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椎间孔挤压实验:(Spurling sign)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右手轻叩击掌背当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即为阳性。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颈脊神经根张力实验:(Eaten sign 或Lasequard sign)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并向下牵引,如出现患肢的麻木疼痛即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损伤或前斜角肌综合征。 4.Addsion sign:患者坐位,仰首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一手抵住患者下颌,一手摸患侧桡动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提示血管受挤压,常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 5.Thomas sign:患者仰卧,大腿伸直,则腰部前凸;屈曲健侧髋、膝关节,迫使脊柱代偿性前凸消失,则患侧大腿被迫抬起,不能接触床面,即为阳性。常见于腰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痉挛。 6.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患肢至患者疼痛,并记录其角度,在60~70度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疼为阳性。 7.Bragard sign(加强实验):在Lasegue(+)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性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屈曲,如再度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此二征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8.Arid test:患者坐立于床边,双小腿下垂,分别抬高小腿,观察出现疼痛和麻木时小腿高度和膝关节屈曲角度,结果同lasegue。 9.反Lasegue sign:患者俯卧,被动屈曲膝关节(股神经受牵拉)会出现疼痛,提示可能有高位间盘;屈膝并过伸髋关节,疼痛加重提示高位间盘病变。

临床骨科特殊检查方法.

Re:临床骨科特殊检查方法 颈椎病 1.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en试验。此试验之机制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患侧上肢反射性痛。检查时,让患者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若在牵拉的同时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称为Eaten加强试验。 2.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则该试验为阳性。 3.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ting试验。让患者取坐位,头部微向病侧侧弯,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施加压力,如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原因在于侧弯使椎间孔变小,挤压头部使椎间孔更窄,椎间盘突出暂时加大,故神经根挤压症状更加明显。 4. Jackson压头试验: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和后伸位时,检查者于头顶部依轴方向施加压力,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加重者,称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5.肩部下压试验:患者端坐,让其头部偏向健侧,当有神经根粘连时,为了减轻疼痛,患侧肩部会相应抬高。此时检查者握住患肢腕部作纵轴牵引,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时,称为肩部下压试验阳性。 6.直臂抬高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其患侧肩,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并向外后上方抬起,以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可根据出现放射痛时的抬高程度来判断颈神经根或臂丛神经受损的轻重。此试验类似于下肢的直腿抬高试验。 7.颈部拔伸试验:检查者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左、右耳部并夹头部,轻轻向上提起,如患者感觉颈及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本试验可作为颈部牵引治疗的指征之一。 8.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 9.头前屈旋转试验:也称Fenz试验。先将患者头部前屈继而向左右旋转,如颈椎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提示有颈椎骨关节病。 10.伸肘试验:参见肘关节脱位、挠骨小头半脱位及尺骨鹰嘴骨折。 颈椎结核 1.拉斯特(Rust)征:患者常用手抱着头固定、保护,以免在行动中加剧颈椎病变部位疼痛。颈椎结核患者此征为阳性。 2.转身看物试验:参见颈椎病。 颈肋 深呼吸试验:又称阿德森(Adson)试验。患者端坐凳上,两手置于膝部,先比较两侧

骨科常见特殊检查考核评分表

骨伤科常见专科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查体-反射检查 生理反射 (一)浅反射: 1. 角膜反射:嘱被检者睁眼向内侧注视( 1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从患者视野外接近并轻触外侧角膜( 1分),避免触及睫毛( 1分),正常反应为被刺激侧迅速闭眼和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前者称为直接角膜反射,而后者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1分)。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 1分)。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 1分)。两侧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1分)。 2. 腹壁反射异常:病人仰卧,腹壁放松( 1分),用稍尖物品沿肋下缘(胸7-8),平脐(胸9-10)及腹股沟上(胸11-12)的平行方向,由外侧向内侧轻划腹壁皮肤( 1分),反应为该侧腹肌收缩,脐孔向刺激部位偏移。正常人也有反射极弱或完全不能引出者,最好在吸气之末进行检查。在腹肌稍紧张时(此时头稍抬起)容易引出,称之加强法。腹肌防御反射肌肉收缩的范围很大,多数伴有同侧下肢反射性的屈曲,此反射从开始刺激到肌肉收缩潜伏期长。另外一侧受刺激可引起两侧性腹肌反射性收缩,比一般腹壁反射强, 如果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该侧有锥体束的损害。上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7~8节( 1分),中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8~10节( 1分),下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11~12节( 1分) ,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1分)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1分)。 (二)深反射: 1. 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屈肘,前臂稍内旋( 1分)。检查者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肘部,以左手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 1分),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 1分)。观察肱二头肌收

骨科常用检查及部分部位名称

1.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的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同时另一手示、中指急速下压。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部时,为浮髌试验阳性。中等量(50ml)以上积液时浮髌试验才呈阳性。 2.麦氏征(McMurray):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况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听到或感到弹响,或出现疼痛为阳性。说明半月板有病变。 3.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向前拉。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膝关节屈曲时后外束松弛,前内束紧张。因此,前抽屉试验阳性,说明存在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损伤。 https://www.360docs.net/doc/388497954.html,chman试验:病人仰卧或俯卧位,屈膝约30度角。检查者用一只手固定大腿,另一只手试图向前移动胫骨。阳性结果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5.轴移试验:患者仰卧位,屈髋45°,伸膝,下肢外展。一手握住足部使小腿内旋,另一手置于膝关节外侧施以外翻应力,然后逐渐屈膝,出现错动感时为阳性。 6.髌骨挤压试验:膝关节屈曲25°内推或外推髌骨向股骨滑车,出现疼痛为阳性,如排除软组织因素,可证明疼痛来自髌骨关节面。 7.髌骨外侧牵拉试验:仰卧位,伸直膝关节,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如B>A(B为髌骨外侧移位距离,A为髌骨向上移位距离),即为阳性,髌骨外移,轨迹异常。 8.髌骨加压研磨试验:病人俯卧,膝关节屈成90。,检查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发生摩擦,若外旋产生疼痛,提示为内侧半月板损伤。此后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外旋时引起疼痛,提示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9.下蹲试验:病人由站立而下蹲,观察其双足与地面的关系。正常时两足跟离开地面,仅以两足尖着地。如做下蹲动作时,两足掌全部着地,与地面接触范围大,即为下蹲试验阳性。【临床意义】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下肢姿势性肌张力情况。当肌张力减弱时,此试验阳性。可见于小脑疾患或脊髓后索病变,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低下跟腱松弛所致。 10.Spurling试验(压头实验):使患者头侧屈向患侧同时后仰,检查者用双手自患者头顶向下按压,诱发或加剧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时为Spurling征阳性。常见于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 11.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另一手握该侧腕部做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 12. 牵引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扶其枕部,然后慢慢抬升患者头部,根性症状缓解或减轻为阳性结果。 13. 椎动脉扭转试验:患者取坐位,医生使其头后伸,并向侧方旋转,若出现眩晕、复视、恶心等症状为阳性。提示:颈椎病椎动脉型。 14.“4”字试验:患者仰卧位,健肢伸直,患侧髋与膝屈曲,大腿外展、外旋将小腿置于健侧大腿上,形成一个“4”字,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下压患肢,出现疼痛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部有病变或内收肌有痉挛。阳性表明可能是由以下疾病引起:骶髂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膝关节疾病等, 15.髂骨分离试验:病人仰卧,用双手按住两髂前上棘,向两侧推骨盆,使之分离。若耻骨联合或骶髂关节有病,则该处产生疼痛。 16.半月板损伤的特殊试验检查: 1)过伸试验:膝关节完全伸直并轻度过伸时,半月板破裂处受牵拉或挤压而产生剧痛。 2)过屈试验:将膝关节极度屈曲,破裂的后角被卡住而产生剧痛。 3)半月板旋转试验(McMurray-Fouche):病人仰卧,患侧髋膝完全屈曲,检查者一手放在关节

骨科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

骨科体格检查 1.杜加征Dugas sign :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阴性。有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阳性。 2.米尔征Mill sign 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humerus ,或称网球肘 tennis elbow 。 3.Adson 试验:是查明血管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其方法如下:病人端坐,两手置于膝上,头转向患侧,下颌抬起使颈伸直。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此时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Adson 试验阳性。 4.屈腕试验(Phalen 征):是检查正中神经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为:让病人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 度,1 分钟内患侧即会诱发出神经刺激症状,即屈腕试验阳性。 5.Finkelstein 试验:指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称为Finkelstein 试验阳性。多见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6.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即指压皮肤表面时,皮色变白,放开指压的手指后,皮色很快恢复红色者,表示活力良好。皮色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者,则活力不良或无活力。7.Froment 征:指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环指尺侧半和小指掌背侧面感觉障碍。见于尺神经损伤。 8.Allen 试验:可检查尺桡动脉通畅和两者间的吻合情况,方法是:让病人用力握拳,将手中血液驱至前臂,检查者用两手拇指分别用力按压前臂远端尺桡动脉,不让血流通过,再让病人伸展手指,此时手部苍白缺血,然后放开压迫的尺动脉,让血流通过,则全手迅速变红。重复上述试验,然后放开压迫的桡动脉,全手也迅速变红。若放开尺动脉或桡动脉压迫后,手部仍呈苍白,则表示该动脉断裂或栓塞。 9.手的休息位rest position :即手处于自然状态的姿势。此种姿势手内肌、外在肌、关节囊和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 度至15 度,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角度越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10.手的功能位functional position :即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表现为腕关节背伸20度至25度,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其它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远侧指间关节轻度屈曲,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 11.神经叩击试验(Tinel 征):既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的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 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 下肢特殊体检 1.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的纵轴线之间形成的角称为颈干角,它的正常范围在110?140度,平均127度。若颈干角小于110度为髋内翻,大于140度为髋外翻。 2?前倾角: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的额状面形成的角度,称为前倾角。成年人约为12?15 度。

骨科特殊体格检查汇总

肩关节特殊检查 杜加征(Dugas)又称搭肩试验。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前方,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为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的内侧。用直尺贴在上臂的外侧,下端靠近肱骨外上髁,上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征,表示肩关节脱位。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疼痛称为疼痛弧。见于冈上肌腱炎。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在肩外展30—60°范围内时,三角肌用力收缩,但不能外展举起上臂,越外展用力,肩越高耸。但被动外展到此范围以上,患者能主动举起上臂。最初主动外展障碍为阳性征,提示冈上肌腱断裂。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患者屈肘作前臂抗阻力旋后动作,引起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肘关节特殊检查 肘三角正常的肘关节在完全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90°时,三个骨突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关节脱位时,此三角点关系改变。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检查,和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 腕伸肌紧张试验患者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作腕关节的被动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征,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手腕部特殊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又称芬克斯征。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腕关节位于中立位;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向尺侧偏斜并纵向挤压,若出现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腕三角软骨损伤、尺骨茎突骨折。 第三掌骨纵向叩击痛手桡偏位,沿掌骨纵轴方向叩击第三掌骨,震痛为阳性,提示舟

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检查方法

编号:SY-AQ-0590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检查方法 Fire safety inspection methods for key parts

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检查方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消防车通道、防火间距情况 检查要领: 1、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有无被堵塞。 2、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被占用。 (二)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情况 检查要领: 1、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通道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被占用。 2、安全出口是否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有无锁闭和遮挡。 3、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型式是否符合规定,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4、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设置符合要求,完整好用。 (三)消火栓、消防水源情况 检查要领: 1、室内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外观和标志情况。 2、周围有无放置障碍物,影响其使用。 3、栓箱之门,开启有无困难,操作有无障碍。 4、阀门功能原好,没有损坏及开关有困难,是否有漏水。 5、配套的水带、卷盘、水枪、水喉有无破损或被撤除,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6、玻璃报警键没有损坏,玻璃没有裂纹或破碎。 7、检查消防水箱外观,箱体和出水管是否有漏水现象。 8、检查消防水池储水量和水箱水位是否正常。 (四)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 主要检查: 1、灭火器配置种类、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2、灭火器的设置点是否在步行距离20Μ以内,悬挂高度是否离

骨科临床检查及各项试验

骨科临床检查 一、骨科检查的内容: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西医检查:视触叩听 骨研所沿用的七字方针:视、触、叩、听、动、量、特 视:看整体,看局部,看姿势,看步态,看畸形,看肿块,看颜色,看溃疡,看肿胀与萎缩触:皮肤温度;压痛;肿块肿胀;摩擦感,肌力。 触摸局部与相关部位。压痛点、肿物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相关因素;肌肉的紧张度;肢体的异常活动、摩擦感; 叩:叩击病变局部及相关部位。了解疼痛、放射痛以及相关反应。 肢体的纵轴叩击痛(传导痛) 听:活动肢体关节,了解是否有异常响声、捻发音、摩擦音 动:颈腰椎、四肢关节的活动度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中立位0o法、邻肢夹角法 量:测量肢体的长度、周径、轴线、力线 特:特殊检查。指各种“征”、“试验”,肌力检查,以及神经反射检查 二、颈椎检查 看病人颈椎的姿势 触摸颈椎:肌肉紧张痉挛、肿物情况 压痛点检查:判断不同节段病变 颈椎活动范围: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各约45o 特殊检查: 1、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正坐位,头向患侧的侧后方倾斜,医生双手抱住头顶,沿颈部纵轴向下施加压力,若引起患者颈部疼痛或伴有上肢放射痛,则为阳性。多提示为颈椎病。 2、叩顶试验:患者正坐位,颈、胸、腰挺直,下颏内收;医生一手掌紧贴在患者头顶,另一手握空拳轻缓叩击一手手背,若引起患者颈部疼痛或伴有上肢放射痛,则为阳性。多提示为颈椎病。 3、屈颈试验:患者仰卧,医生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托住患者后脑部并被动前屈头颈,如下颏不能触及胸骨柄且有阻力和疼痛,则提示阳性。在临床上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特别多见于脑膜炎、脑膜刺激性病变、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生用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向外下方牵拉,若引起患肢麻木或疼痛者即为阳性。多提示为颈椎病。 三、腰背及骶椎 看姿势、步态,有否侧弯、驼背、圆背畸形、平腰。 腰肌紧张度、腰骶部压痛、放射痛 腰椎活动范围:前屈90o、后伸及左右侧屈各30o、左右旋各约30 ~ 45o 特殊检查: 1、腰椎过屈试验:平卧位,双下肢极度屈曲,医生按压屈曲的下肢,使脊柱过度屈曲,有疼痛的为阳性,痛处相当于病变部位。 2、腰椎过伸试验:俯卧位,医生一手按压腰部,另手托起伸直的下肢,使髋、腰过伸,疼痛者为阳性。

CT各部位常规扫描方法

CT各部位常规扫描方法 一.常规头部 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外耳孔上1cm。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 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 3选择1.1 Rotine Head 当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Next series→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 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观察即时的图像。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如果合适按Exam键退出,如果颅顶不够选择One More,自动向上加扫两层,如果颅底不够选择Next series可向颅底补四层。 4照相:选择图像处理(Image Work)找到刚完成扫描的患者并单击V iewer,再选择格式(Format)中的12分格,分别调整好图像的窗宽、窗位、大小、位置,单击打开照相机(Film composer),单击F2键,等图像依次照到相机上后(Print)选打印,最后选Brower退出。 注意:1)如果选Next series→Confirm后,扫描键不闪动,可能是龙门架角度不正确,在扫描条件中使入正确的角度,或把龙门架角度回零。 2)遇到躁动、意识模糊不能配合的患者,可用螺旋头部扫描,扫描全程只用9S,方法是:在录入患者信息后,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头部,从中选择Helical Head 其他同常规扫描。 二.鼻窦冠状位 1换鼻窦冠状位头托,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放于冠状托内并尽量后仰,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下颌角。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 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鼻窦部,选择2.2 Sinus Prone Tilted Axial 。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 4 选择左侧屏幕的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垂体窝后缘――额窦。定好位置后进入扫描间,同时按下龙门架上的两个角度键,将角度走到30度。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等扫描图像全部出完,按Exam键退出。 三.鼻窦轴位 1患者平躺于扫描床正中,头侧先进,内定位线与水平线交叉点在患者下颌角。关定位灯,并用内定位回零键回零。 2同时打开New patient 和Patient Schedute (在左侧显示器的左下角),在Patient Schedute中找到将要检查的患者,单击Select Patient 。 3点击左侧屏幕人体模型的鼻窦部,选择2.1Sinus Supine Helical (螺旋扫描) 4扫描计划出现后选择Confirm 当键盘上Move to scan和Start scan闪亮时分别按下,扫描开始,此时扫描为定位像。同时在右侧屏幕选择Exam Rx 观察即时的图像。 4 选择左侧屏幕的Next series并在右侧屏幕用计划线定位,扫描范围:额窦上缘――上颚。

骨科四肢特殊检查手法

骨科四肢特殊检查手法 上肢特殊检查 1.杜加征Dugas sign: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阴性。有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征阳性。 2.米尔征Mill sign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humerus,或称网球肘tennis elbow。 3.Adson试验:是查明血管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其方法如下:病人端坐,两手臵于膝上,头转向患侧,下颌抬起使颈伸直。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此时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Adson试验阳性。 4.屈腕试验(Phalen征):是检查正中神经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为:让病人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度,1分钟内患侧即会诱发出神经刺激症状,即屈腕试验阳性。 5.Finkelstein试验:指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称为Finkelstein试验阳性。多见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6.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即指压皮肤表面时,皮色变白,放开指压的手指后,皮色很快恢复红色者,表示活力良好。皮色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者,则活力不良或无活力。 7.Froment征:指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环指尺侧半和小指掌背侧面感觉障碍。见于尺神经损伤。 8.Allen试验:可检查尺桡动脉通畅和两者间的吻合情况,方法是:让病人用力握拳,将手中血液驱至前臂,检查者用两手拇指分别用力按压前臂远端尺桡动脉,不让血流通过,再让病人伸展手指,此时手部苍白缺血,然后放开压迫的尺动脉,让血流通过,则全手迅速变红。重复上述试验,然后放开压迫的桡动脉,全手也迅速变红。若放开尺动脉或桡动脉压迫后,手部仍呈苍白,则表示该动脉断裂或栓塞。 9.手的休息位rest position:即手处于自然状态的姿势。此种姿势手内肌、外在肌、关节囊和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度至15度,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角度越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10.手的功能位functional position:即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臵。表现为腕关节背伸20度至25度,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其它手指略微分

经典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

经典骨科诊断常见检查方法 1.前屈旋颈试验:(Fenz sign)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椎间孔挤压实验:(Spurling sign)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右手轻叩击掌背当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即为阳性。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颈脊神经根张力实验:(Eaten sign 或Lasequard sign)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并向下牵引,如出现患肢的麻木疼痛即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损伤或前斜角肌综合征。 4.Addsion sign:患者坐位,仰首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一手抵住患者下颌,一手摸患侧桡动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提示血管受挤压,常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 5.Thomas sign:患者仰卧,大腿伸直,则腰部前凸;屈曲健侧髋、膝关节,迫使脊柱代偿性前凸消失,则患侧大腿被迫抬起,不能接触床面,即为阳性。常见于腰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痉挛。 6.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患肢至患者疼痛,并记录其角度,在60~70度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疼为阳性。 7.Bragard sign(加强实验):在Lasegue(+)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性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屈曲,如再度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此二征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8.Arid test:患者坐立于床边,双小腿下垂,分别抬高小腿,观察出现疼痛和麻木时小腿高度和膝关节屈曲角度,结果同lasegue。 9.反Lasegue sign:患者俯卧,被动屈曲膝关节(股神经受牵拉)会出现疼痛,提示可能有高位间盘;屈膝并过伸髋关节,疼痛加重提示高位间盘病变。

骨科常规操作规范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一.石膏绷带固定 [ 包扎前准备] 1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C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 .患者的准备: (1) 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 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 固定时注意事项] 1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2 .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3 .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4 .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5 .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6 .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7 .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 观察。 8 .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1) 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 (坏疽及缺血性挛缩) (2) 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3) 不明原因的高热。(压疮,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 9 .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二牵引术 [ 适应证] 1 .长骨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如股骨干大斜形骨折。 2 .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 3 .需要矫正或预防肌肉痉挛所致的关节畸形。 4 .软组织挛缩引起的畸形。 5 .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 [ 牵引方法] 1 .骨牵引:小孩易损伤骨骺,应慎用。 (1) 穿针部位: 1) 胫骨结节:由胫骨外侧,自腓骨头和胫骨结节连线的中点(自胫骨结节下1CM 画一条与胫骨结节纵轴垂直的横线,在纵轴两侧各3CM左右处,与垂线的交点) 由外向内侧穿入,注意勿损伤腓总神经。 2) 跟骨:踝关节置于中立位,自内髁尖端和足跟后下缘连线中点,由内向外穿入,注意勿损伤胫后动脉及胫神经。 3) 股骨髁上:内上髁内收肌结节上方一横指处进入 (画髌骨上缘1CM处与股骨垂直的横线,画沿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与髌骨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线,两线交点) 由内向外,注意勿损伤动脉。 (2) 操作方法: 1) 放好体位,划标线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 手术者在牵引针进出口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由皮肤直至骨膜下,助手固定患肢,皮肤轻向近心端牵拉。 3) 术者用骨钻,将牵引针直接穿入皮肤,按进出口位置,垂直于骨干钻入。 4) 用酒精纱块保护针的皮肤接触点。 5) 安装牵引弓、牵引架,按所需重量进行牵引。床脚抬高。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部位的中英文对照 头部急诊平扫 Emergent Head Scan 头部急诊增强 Emergent Head Enhanced Scan 头部平扫 Head Routine Scan 头部增强 Head Enhanced Scan 眼部平扫 Orbits Routine Scan 眼部增强 Orbits Enhanced Scan 内耳平扫 Inner Ear Routine Scan 内耳增强 Inner Ear Enhanced Scan 乳突平扫 Mastoid Routine Scan 乳突增强 Mastoid Enhanced Scan 蝶鞍平扫 Sella Routine Scan 蝶鞍增强 Sella Enhanced Scan 鼻窦轴位平扫 Sinus Axial Routine Scan 鼻窦轴位增强 Sinus Axial Enhanced Scan 鼻窦冠位平扫 Sinus Coronal Scan 鼻窦冠位增强 Sinus Coronal Enhanced Scan 鼻咽平扫 Nasopharynx Routine Scan 鼻咽增强 Nasopharynx Enhanced Scan 腮腺平扫 Parotid Routine Scan 腮腺增强 Parotid Enhanced Scan 喉平扫 Larynx Routine Scan 喉增强 Larynx Enhanced Scan 甲状腺平扫 Hypothyroid Routine Scan 甲状腺增强 Hypothyroid Enhanced Scan 颈部平扫 Neck Routine Scan 颈部增强 Neck Enhanced Scan 肺栓塞扫描 Lung Embolism Scan 胸腺平扫 Thymus Routine Scan 胸腺增强 Thymus Enhanced Scan 胸骨平扫 Sternum Routine Scan 胸骨增强 Sternum Enhanced Scan 胸部平扫 Chest Routine Scan 胸部薄层扫描 High Resolution Chest Scan 胸部增强 Chest Enhanced Scan 胸部穿刺 Chest Puncture Scan 轴扫胸部穿刺 Axial Chest Punture Scan 上腹部平扫 Upper-Abdomen Routine Scan 中腹部平扫 Mid-Abdomen Routine Scan 上腹部增强 Upper-Abdomen Routine Enhanced Scan 中腹部增强 Mid-Abdomen Routine Scan 腹部穿刺 Abdomen Puncture Scan 轴扫腹部穿刺 Axial Abdomen Puncture Scan 颈椎平扫 C-spine Routine Scan

骨科特殊查体

骨科特殊检查 肩关节脱位 1 .杜加斯 (Degas) 征:又称肩内收试验。让病人屈曲患肢肘关节,然后用患肢的手去扣对 侧肩部, 若肘关节能贴近胸壁即为正常,否则为阳性,说明有肩关节脱位。 Dugas 征阳性可有三 种情况:①当手搭 对侧肩部时,肘关节不能靠近胸壁;②当肘关节靠近胸壁时, 手不能搭在对侧 肩部;③手搭肩和肘靠均不可能。 2.卡拉威 (Callaway) 试验:用卷尺从肩峰绕过腋窝测其周握。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向前下方 移位,因而 与肩胛骨重叠,其前后径增宽,故周径增大。 3.汉密尔顿( Hamilton) 征:又称直尺试验。用一根直尺置于上臂外侧,先靠近肱骨外上 髁部,后靠 近前臂皮肤。若上端贴于大结节即为正常(阴性);若不能靠近大结节,反而靠近肩 峰时,即为阳性,说明肪 骨头向前内脱位或肩脚骨颈部骨折。 因为正常者胧骨大结节在肩峰与 肪骨外裸连线之外。 4. 肪骨长轴延长线试验: 沿肪骨长轴做一直线, 肩关节脱立时, 该线可通过患侧的眼睛。 布莱 恩特 (Bryant) 征:肩关节脱位时,腋皱襞下降。 6.肩三角试验:肩峰、嚎突、大结节三点组成三角形。脱位时,大结节位置变动,故所在 三角与对侧不 同。 肩锁关节脱位 1.见肩胛骨颈骨折之耸肩试验。 2.见肩脾骨颈骨折之肩关节外展试验。 肩峰骨折及肱骨骨折 见肩胛骨颈骨折之肩关节外展试验。 肩月甲骨颈骨折 1.见肩关节脱位之汉密尔顿征。 2. 耸肩试验:患者坐正,两臂自然下垂于身旁。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一双手分别按在其双 肩上,然后让患者耸肩,对比两侧耸肩的力量有无差别。 耸肩无力者可见于锁骨骨折、 肩锁关节 脱位以及副神经损伤引起的斜方肌麻痹。 3. 肩关节外展试验:病人取站立位,检查者站于前侧方,双手分别按在其双肩上,触诊肩胛 骨的代偿活 动。 然后, 患者从中立位开始外展运动直至上举过头, 并及时说明外展过程中肩痛何 时开始、何时停止。 检查者注意其疼痛时的外展角度。 外展时肩部疼痛的临床意义:①患者刚开始外展即有疼痛,可见于肱骨骨 折、 折、锁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炎等。②开始外展时不痛,但外展越接近 为肩关节粘连。 ③外展过程中有疼痛, 但到上举时疼痛反而减轻或不痛, 或肩峰下滑囊炎。④病人能主动外展, 但无力继续上举, 可能为斜方肌瘫痪或上臂丛麻痹。⑤从 外展到上举的中间一段( 600- 120“),出现疼痛,常称 “痛弧 ”,小于此角度或大于此范围反而 不痛。冈 上肌完全断裂,主动外展的幅度小于 400 。如检查者扶其上臂被动外展至 400 以上, 则 患者又可自已继续 完成主动外展动作。⑥被动外展运动,如超过 900以上时,肩峰处有疼痛, 可能有肩峰骨折。 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 1.亚加森 (Yargason) 征:又称肱弃头肌长共紧张试验。 嘱患者屈曲肘关节, 前臂外旋 (旋后) 或让病人抗阻力地屈肘及前臂旋后, 若二头肌腱结节间沟处疼痛为阳性, 说明有二头肌长头腱鞘 炎。 2. 梳头试验:梳头的动作为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的综合动作。若做此动作时出现疼痛和 运动受限或 不能运动,说明肩关节有疾患。如冻结肩的早期、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韧带撕裂、 关节囊粘连、三角肌下滑囊炎、上臂丛神经麻痹、腋神经麻痹等。 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肩关节 炎、肩关节粘 连及肩袖破裂 1. 肩关节外展试验:见肩胛骨颈骨折。 2. 梳头试验:见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5. 肩胛骨颈部骨 90“位越痛,可能 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

骨科检查法检查要点

体格检查 检查原则 1、顺序:望→触→动→量; 先健侧后患侧,先远处后患处,先主动后被动 2、充分显露,两侧对比 3、全面、反复、轻柔、到位 一、髋关节 1、视诊 (1)步态: ●痛性步态:表现为一侧负重时间变短,步幅明显变小,提示单侧髋关节内炎症。 ●跨阈步态:病足下垂,为了使患足尖离开地面,患肢抬的很高,如跨越门槛的姿势,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股四头肌麻痹步态:躯干前倾,手扶大腿或膝:股四头肌无力,见于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臀大肌麻痹步态:躯干后倾,手扶臀部:臀大肌无力,见于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2)患者双足并拢站立,正面观两侧髂前上棘,背面观两侧髂后上棘或两臀皱襞。 2、触诊 (1)髋关节深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2cm相当于髋关节体表投射点,化脓性感染或结核时可有压痛。 (2)大粗隆:触痛见于滑囊炎、粗隆间骨折。 (3)下肢纵向叩击痛:下肢伸直位,握拳叩击足跟,髋部有骨折或炎症时可有疼痛。 3、动诊 髋关节活动:屈—伸(过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髋关节病变最先受累的是内旋和外展运动。 4、量诊 (1)活动度:屈130°-140°,伸0°,过伸15°, 内收20°-30°,外展30°-45°, 内旋40°-50°,外旋30°-40°。 (2)下肢长度:髂前上棘到内踝尖端。如有一侧内收或外展畸形,健侧对称摆位; 如有屈曲挛缩,分段测量。 (3)三条线:提示股骨大转子是否上移 ●Shoemaker线:大转子尖-髂前上棘,与腹中线交点, 正常--交点位于脐上;异常--交点位于脐下 ●Nélaton线:髂前上棘-坐骨结节, 正常--大转子尖低于此线;异常--大转子尖高于此线 ●Bryant三角:髂前上棘垂线-大转子尖水平线-二者连线, 正常--底边等长;异常--底边缩短 (4)外展肌肌力:侧卧位,外展下肢。肌力分6级。 5、特殊检查: (1)滚动试验(rolling test):急性关节炎时可引起疼痛或滚动受限 (2)4字试验(Patrick’s sign):出现疼痛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髋关节病变或内收肌痉挛(3)Thomas征:健侧下肢被动屈髋屈膝抱腿,取消腰椎代偿性前凸后患侧髋关节与床面所称角度,反应患侧髋关节屈髋挛缩的程度,对于合并髋关节病变需行关节置换的患者,常需

全身各部位各体位X线检查临床意义

全身各部位各体位X线检查临床意义 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诊断以X线图象为基础。X线图像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是灰阶成像。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是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诊断是通过对X线图像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辨正常与异常归纳与综合X线各种病理表现,联系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而作出的正确的结论。 1 、身体各部位X线检查介绍 四肢由其骨骼、骨间关节、肌肉、肌腱、血管和皮肤等软组织共同组成。其平片检查常用于骨外伤、发育情况、某些病的骨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软组织内的钙化和金属异物也可在平片上显示清晰的影像。 【手】 手正位:用于观察手骨形态、关节、异物、骨龄等。 手斜位(后前):用于观察手部轻度外伤和骨质的病变,主要检查第一、二、三掌指骨及其关节的侧斜位影像。 手侧位:用于观察手部异物位置,骨折或脱位时的骨块移位情况。 手斜位(前后):用于观察手部轻松度外伤和骨质的病变,主要检查第四、第五掌指骨的斜位影像。 拇指正侧位:用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软组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腕关节和尺桡骨 腕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观察小儿发肓情况,了解骨龄,需摄双侧腕关节。 腕关节侧位:用于观察腕骨、尺骨和桡骨下端、腕桡关节的外伤情况,尤其是用骨的脱位情况。 腕关节轴位:用于观察腕骨掌面情况。 腕关节尺偏位:用于观察舟骨的病变和外伤情况。 尺桡骨正侧位:用于观察尺骨和桡骨的骨质、软组织及异物情况。

【肘关节和肱骨】 肘关节正侧位:用于观察肘关节的骨质、软组织和脱位情况。 肘关节轴位:用于观察尺骨鹰嘴突的骨折和病菌变及尺神经沟的情况,也用于肘关节因各种原因而不能伸直的投照。 肱骨正侧位:用于观察肱骨的骨质、软组织和异物情况。 【肩关节、肩胛骨和锁骨】 肩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肩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骨折和脱位情况。 肩关节轴位:用于观察肩关节脱位的移位情况,并用于肩部已固定,手臂不能转动的病例。 肩胛骨正位:用于观察肩胛骨的形态和骨折情况。 肩胛骨侧位:用于观察肩胛骨骨折移位或肩膀胛骨背部肿瘤的情况。 锁骨正位:用于观察锁骨的形态和骨折的情况。 肩锁关节:用于观察肩锁关节的形态,两侧同时摄取以作对比。 【足和跟骨】 足正位:用于观察除距骨与跟骨外的足部各骨的骨折及异物情况。 足内斜位:用于观察骰骨及其相邻关节和第三到五跖骨的情况。 足外侧位:用于观察足畸形和异物定位。 跟骨侧位:用于观察跟骨骨折、骨刺等病变情况。 跟骨轴位:用于观察跟骨的外伤情况。 【踝关节和胫腓骨】 踝关节正侧位:用于观察踝关节外伤后骨折及脱位的情况。 胫腓骨正侧位:用于观察胫腓骨的骨质及其软组织的情况。 【膝关节和股骨】 膝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膝关节的关节间隙、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髌骨的骨质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膝关节侧位:用于观察膝关节、股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髌骨的骨质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