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种植速生桉的利与弊_刘霄

浅谈种植速生桉的利与弊_刘霄

2012年6月(中)农林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

浅谈种植速生桉的利与弊

刘霄

(瑞金市林业局,江西瑞金342500)

桉树是一种速生丰产经济林木,有很大的商品价值。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一年成林,三年成材,五年采伐利用。桉树历来以高大挺拔、生长迅速、适应性广、病虫害少、用途广等功效著称。产品用途:(1)树叶熬桉叶油,提桉叶油素,主要用于食品、医药的添加原料;(2)树杆主要作为胶合板原料、矿山用材;(3)枝桠材主要作为造纸和中高密度纤维板原材料。

1速生桉经济效益分析

营造人工商品林的目的与建设生态林、防风林等有明显的区别,除了给社会带来其它效益外最重要的就是考虑经济效益。近10年来,经济效益明显的速生桉发展趋势看好,国营林场、外国公司、合作、个体林农一起营造速生桉,至2007年底,仅广西的速生桉林已经达到75万hm2。同时因目前速生桉各项营林成本不断上涨,一些林农对速生桉生产发展存在疑惑或担扰,认为今后可能会出现收不敷支状况。现将2002年前投资与2007年的营林投入与收益情况作调查分析,供林业经营者参考。

以一大型国营林场为例,2002年前,大面积营造每亩的成本在450元左右。每年地租为13元/亩,以五年一个轮伐期计,需要65元;每亩产出木材6立方米,每立方米需要砍工80元、两金一费55元、特产税40元,每立方米开支175元,每亩支出1050元,合计总成本为1565元。这段时间造林,多是以获得“人工钱”、即管护的费用而已,纯收入不显著。

2007年速生桉营林的成本由于近年来民工工日单价迅速上涨,定植用苗改用组培苗或轻基质苗后,苗木、肥料、农药价格也明显上涨,投资出现明显变化,每亩的成本882.84元;加上每年地租为23元/亩,以五年一个轮伐期计,需要115元;由于种苗的改良及营林技术的提高,每亩产量也明显增加,每亩产出木材6.5立方米计(现实中不少林地的木材产量已达到每亩7立方米以上),若每立方米需要砍工100元、两金一费55元、特产税40元,每亩6.5立方米支出1267.5元,合计总成本为2265.34元。

2002年前与2007营林收益状况对比由于营林全过程的成本2007年比2002年前的增加44.75%以上,部分林农对速生桉的营林工作的收益有所顾虑。但其实际收益却有明显的增加:2002年前的收益情况:木材统价为300元/立方米,每亩6立方米计为1800元,减去开支1565元,实际收益为235元。

2007年的收益情况:木材价为600元/立方米,每亩6.5立方米计为3900元,减去开支2265.34元,实际收益为1634.66元。

2007年速生桉每亩实际收益1634.66元-2002年前实际收益235元=增收1399.66元。如一林农目前经营50亩速生桉,其收益将是81733元,比同林地面积的2002年前增69983元。减去物价上涨因素,其收益也是可观的。

2盲目种植

速生桉种植的迅猛发展是得益于近年来造纸业和木板业的发展。不可否认,从眼前利益考虑,种植速生桉确实能给当地人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增加一定的财政收入,可以说是相当快速见效的。速生桉又被人称作为“摇钱树”,但是,我们应该不要忽略,速生桉的另一个名称为“抽肥机”。在顾及马上见效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需忧虑的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压力,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因大量种植速生桉造成“绿色荒漠”,是每一个人应该深入关注的问题,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及子孙后人的生存环境,更不能盲目地相信什么权威论证,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多少的证据及专家言论都是无用的。

在较贫困地区,大量种植速生桉林,诚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许多经济落后引发的问题,而且见效快,但从长远考虑,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为什么其他比较发达地区不愿发展这种产业?归根到底还是出于科学发展观与长远规划的问题。大量种植速生桉有利也有弊,关键是看如何操作。

近十年来,由于速生桉易种易长,见效快,全区掀起了种植速生桉的热潮,各大国有林场都在大力发展速生桉,一些外资企业也在到处推广速生桉原料基地,周边的农村和一些私人老板也跟风承租荒山荒地大量种植速生桉。

由此形成了大面积的单一树种,也会引发一定的生态问题:(1)速生桉短轮伐,常炼山,易引起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目前有的地方已经不炼山了);(2)短轮伐人工林,常覆垦,易水土流失;(3)树种单一,生态不平衡,一旦发生病虫害,难于防治。

3速生桉对人类影响

根据试验表明,桉树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桉树还有很强的蒸腾作用,水分利用效率比较低,用水量很大,严重影响到水土保持,他们在雷州半岛种植的试验证明,桉树的种植绝对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面积桉树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保持水的能力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

其次,桉树林在没有人为影响的条件下,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会对土地增肥,不过,如果有人对其照顾影响、甚至施肥促生,它还是会导致地力肥力的下降。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桉树有化感作用,在桉树人工林会产生一些物质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桉树的人工林下地表植物的确不多,即使有也是物种比较少,人经过多的林地甚至会变成光板底,对于生态发展而言的确不利。桉树人工林对其他生物有很强的“克生”作用,桉树的化感作用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种植桉树之后再引进其它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桉树不是“抽水机”,而是比较会“利用水”的树种。据联合国粮棉组织专家专项调研,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比针叶树、相思树等树种要高,光合合成相同量干物质要比后两者高94%。

另外,还有研究文章指出,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樵、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也就是说,大家都长那么大时,桉树比我们很多常见的树种少用差不多一半的水。

另外,桉树成材快,对林浆纸一体化很有帮助,但是现在基本上种桉树已经基本饱和,在过2年需要找替代树种。

4结束语

种植速生桉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木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但大量种植却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目前有人将速生桉树称为危害国家和民族的“软鸦片”和“亡国树”。它的危害甚至远远超过鸦片,鸦片只危害吸毒者本人,而速生桉危害的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危害子孙后代的健康,它对土地的侵略将是不可估量的。速生桉在很多国家是禁止大规模种植的,就连越南柬埔寨等贫穷国家也懂得环保而对它说不。而在我们的国家,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一些人的利益驱动下,种植速生桉的狂潮还在愈演愈烈,这种毒树正在蚕食着我们所居住的土地,希望能引起有关大家的重视和深思。

参考文献

[1]黄敏军,张建文,王日敏,覃安注.试析速生桉与台风的危害[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01).

[2]刘丽.速生桉落叶原因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8,(28).

摘要:桉树是优质的造纸制浆工业用材,中径木可制作刨花板,大径木经烘烤可作优质的实木家具用材。种植速生桉是山区、林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一条好门路,种植速生桉给种植承包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木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但大量种植却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本文对盲目种植速生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速生桉;生态环境;种植

244

--

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分析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经济上我们闯过了金融危机,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同时面临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经济形势: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在政治层面,关于中国政治优势和“中国模式”的争论方兴未艾,莫衷一是;在社会层面,“李刚门”和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凸显了社会矛盾的严重和和解的迫切。因此,有人怀念毛泽东时代的民风淳朴这不为怪,但是说“回到过去好些”,这简直愚蠢可笑。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利益,是我们大家能切身感受到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所要面对的独有问题,若因为当下的一些社会问题,就说要回到苏联的那个极端计划经济制度,我看连遇到危险把头埋在沙子的鸵鸟还不如。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研习过去,则能使我们更谨慎、更大胆地面对现实。所以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代,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的解决当下社会遇到的问题。 一:对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模式”的思考 去年,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的V形反弹并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使得中国模式在危机中的表现再一次受到世界的关注。1992年中国正式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过此后计划的影子始终还是挥之不去,即使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市场的开放程度也获得了提升,但政府的强大主导作用与美国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依然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关于中国政治优势和“中国模式”更是议论纷纷,而这一切的根本却直指改革开放。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农村改革先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很多国家包括印度的转型都没有这个过程),然后才逐渐扩展到城市的个体户,再引入股票市场、股份制,私有企业,房地产改革。所以说,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绩,原因就在于循序渐进地走向市场经济。而“中国模式”的三大主要特点分别是:强有力的政府主导、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发展战略、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同时进行。 这反映出了中国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循序渐进。 “中国模式”的提出源于中国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但就一个模式而言,仅以经济发展的优势来概括是不全面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三者间存在内在统一性,中国的发展路径可归纳为: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先解决容易的问题,再攻克困难的问题。曾有学者将中国的改革划分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其中一种改革为主,另两种为辅)三个阶段,认为这是中国的渐进改革路径。目前国家从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从近年的政策走向来看,农业税取消、弱势群体得到关注、贫富差距问题引起注意,等等,实际上都反映出分配问题得到重视,社会正在从“经济发展决定一切”走向“社会公平正义”。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是有机结合的,可以有先有后,有轻有重,有急有缓,但步子必须要迈出,否则,可能影响全局、前功尽弃。我认为,中国只有不断完善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循序渐进,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才有真正的“中国模式”。 上文大部分讲的是改革的部分,主要是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解从而对改革的反思。而开放我在本文中讲的比较少,不是它不重要,相反它太重要了。清政府的灭亡的大部分在于前期闭关锁国太厉害,然而中国已经入世十年(加入WTO),互联网深入每个人的家庭,全球化,互利共赢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所以我们要着重思考内

关于学案编制和使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案编制和使用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4-05-04T12:52:25.17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10期(下)供稿作者:唐军祥[导读] 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学案: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唐军祥 (绵竹实验学校绵竹 618200) 【摘要】:本文试图从灵活使用学案,把学案的使用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彰显结合起来,把问题探究与问题生成有机结合起来两个方面谈论集体备课模式下教师编制和使用学案的问题,试图剖析教师应从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中体现教师风格和建设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案编制和使用教师特征有效课堂我校“四步一体”课堂改革引进了一个新的词条:学案。这个概念大概有别于平日里大家精心编制的,带有明显个人认知特征和教学风格的教案。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学案: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仔细分辨,大概可以理解为:教师编制,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因而学案本身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或许正因为学案“导学”的功能,毋庸置疑,所有进行新课改的教师都发现了学案编制的重要性。没有学案,无以成学;没有好的学案,就没有有效的课堂学习。这里的“好”,也许不单纯是依据了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制而成的学案,大抵这个问题应该已经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得以发现和解决。或者,学案编制中应该体现的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我们随手拈起一份学案,都能够从里面找到它们的蛛丝马迹。比如我校“四步一体”课改学案就分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和反馈补救四个模块,语文学案前面还特意增加了一个“资料助读”的小版块,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但是否大家以这个凝聚了备课组集体智慧的学案为蓝本,就都可以在不同的班级中、不同的学生群体里复制出相同的学习效果?或者有时我们是否还会发现学案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教学过程僵化凝固,甚至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在学案使用中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依然停留在教学案的思维层面上(以前是教文本),是否能让学案真正“生动”起来。 首先,教师应该灵活使用学案,要把学案的使用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彰显结合起来。学案是备课组共同劳动成果的结晶,大家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注意了细节的完善,注意了共性的东西,就不自觉地把个人的发现、个人的感知剔除掉了。就教师个体而言,这个时候的学案,其实与先前的教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差别就在于教参重在“参考”,还不能直接转化为教学流程,而学案本身已经是一种成型的教学流程了。如果不能打上教师个人关于学案、关于文本认知的烙印,如果不能打上个性——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知(体验)以及传递这种感知的方式(风格),学案也会成为一剂“毒药”,慢慢添加的就是教师习惯和思维上的惰性,这一点,对新教师成长弊大于利。 新课改强调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有的时候对于文本的独特感受,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己去体会、去讲解却没法实现的东西,教师多讲一点,也许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渲染气氛,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我校梁靖老师在讲解《春酒》这篇课文(获绵竹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时,通过迁移,用余光中的《乡愁》去设置意境,让学生理解《春酒》中作者琦君的思乡情怀,学生情感认知豁然开朗,课堂高潮就此出现。这一点,单纯让学生去做,是实现不了的。因此,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制的学案,放在不同的班级里面,是否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加以变化,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也决定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持续性、坚固性。 教师语言或精练,或丰富;教师言语或朴实,或风趣;教师情绪或端庄,或热烈;教师态度或严肃,或亲切。这些都可以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大可不必因为新课改而排斥在外,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应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锤炼,在课堂中坚定不移地磨砺。 其次,教师应该灵活使用学案,要把问题探究与问题生成有机结合起来。问题设置是学案编制的核心,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多是围绕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结束。我这里用了一个词语,叫“围绕问题”,而不是“发现问题”。因为问题在老师编制学案时,已经“发现”了。学生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么自己动手,要么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把它们以成果的形式展示出来。 我一直以为这样一来,学生慢慢会很疲倦的,因为问题就在那里放着,这堂课就这样了,了无新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是兴趣之源,是获知之因。 学案是可以改变的,这不单指学习的顺序,也包括问题的设置。我以为一份好的学案,应该是意犹未尽,应该是给了学生发现更多问题的线索。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已知学案,利用课堂反馈,善用追问和启示,“生成”新问题,从而让课堂走出并且高于学案预设,这也属于一种建构。 一份好学案,有学生利用已知认知解决的表层问题,它可以培养学生习惯。有学生需要合作讨论解决的深层问题,它可以培养学生兴趣。一堂课,有已知的领域(预设)需要我们去耕耘,有未知的领域(生成)需要我们去发现,这堂课也才有意思。“犹抱琵琶半遮面”,说的是学案,也是教学。 自学校开展“四步一体”课堂改革以来,我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他们给了我许多启示。在彼此的交流中,也有了更多的体会。就学案编制和使用而言,我以为,还是应该从集体中来,到个体中去;从教师中来,到学生中去。也许,这样的学案,也才真正具有了实践的意义。这样的改革,也才会既培养学生,也发展教师。

浅谈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浅谈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重大、最壮观、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改革开放的30年,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国力上升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国际地位提高最显著的30年,使我国实现了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特点。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我对家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承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年来,承德发生了巨大变化。 1.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承德的燕山山区和坝上高寒地区由于地理、气候条件恶劣,农业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致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改革开放30年来,承德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重点实施了旱作农田基本工程,集雨补灌工程、雨水高效利用工程,旱作农业产业化工程“四大工程”后,有效地改善了承德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收。到2007年末,全市的老区县(市、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程控电话,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和信息不通,与外世隔绝的历史。承德老区的公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到2007年末,全市老区村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公路村村通,实现了国道、省道、县道与乡村道路的有效衔接,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承德人民的“出行难”问题,而且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承德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承德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宣传文化示范村工程”,改善了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同时,还不断在开展了“假日文化工程”、彩色周末、“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育方面,不仅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并通过新建、改建新校舍,基本上结束了“旧房子、土台子、土孩子”的现状。在医疗卫生方面,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市7个老区县(区)已全部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使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老大难”问题有了很大改变。 3.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农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类民营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多数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彻底结束了“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历史,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小灵通”、手机等无线通讯工具已落户寻常百姓家。昔日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以及全村上下男女老少穿的全都是蓝、黑、绿单一色调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村容村貌方面,通过改水、改厕、改道,硬化路面,飞播造林,植树造林,使大多数老区村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环境更整洁了。全市革命老区绝大多数已经旧貌换新颜:过去的荒山秃岭如今成为“燕山最绿的地方”,不少贫困落后的老区村变成了小康村。 4.改革开放30年来,承德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走出了一条具有承德特色的发展之路。探索出了适合承德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例如,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经过反复摸索实践,在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新时期农村组织形式,还相继摸索出了“支部+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协会+农户”、“支部+农户”、以及土地“返租倒包”等多种新的管理模式。

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深刻改革, 中、观察更细致、想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使 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受到学生的喜 欢,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突破教学 的难点,有利于正确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四者之间的关系。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 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 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艺术的感染力。 二、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 新的教学手段,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很大影 响,将多媒体教学结合 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中学数 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教学是当代教育的一个趋势,如何适当的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中学数学 教学中需要研究的热 一下多媒体教学在中 门课题。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缺点等方面的探讨,来浅谈 基本理论概述 多媒体是集图、文、 声、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种技术,以其 丰富的教学内容、逼真 的情境和鲜明的教学 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巴甫洛夫 说过,在学习过程中,如果 有多种器官参与,就 通过视觉、听觉等五 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心理学研究 表明,人类接受信息主要是 种感官进行的,其中视觉占 83%,听觉占11% ,;人的感官 对事物的 记忆,学生只用耳朵 听可以记住15%,只用眼睛看可以记住 25%,而两者结合可以记住 65%。 在感受能力、表现事 物空间特性、表现事物运动特性、表现教 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多媒 体都能取得最佳效果 。多媒体还能极大地刺激学生感官,使学 生感知觉更灵敏、注意更集 象更丰富、思维更灵活,从而激发学生产 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合理地 其他传统媒体融入课 堂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很 多中学数学教师都对使用多 媒体技术很感兴趣, 但由于各种原因,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使 用率不高。近年来,一些资 源不足的中学,虽然 也有多媒体设备,但数量少,而且由于资 金短缺,维修不正常,导致 部分教室多媒体设备 无法正常使用,影响了很多教师的使用。 般来讲,对于公开课、评 优课、有人来听课时 ,只要有多媒体环境的一般都使用多媒体 辅助教学,平时还是传统课 堂教学。而在大城市 的中学数学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来辅助教 学的情况就非常普遍,许多 城市的中学数学教师 ,无论上什么内容的课,都盲目从众一律 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特别 是上公开课、评优课 很多问题。 、有其他教师听课的情况下。虽然多媒体 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

名人效应的利与弊

浅谈名人代言效应的利与弊 摘要:名人广告是一把双刃剑,策略得当,企业、明星可以双赢;措施不当, 企业、明星都会受损,既达不到扩大销售的目的,又损害了明星的个人声誉。因此,企业要正确对待名人广告,也要在其运作中采取恰当的手段。 关键词:名人广告、广告效果、名人广告利弊 正文 现在,请名人做广告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希望快速打开市场的法宝,许多企业认为只要名人上场就一切都大功告成。但名人广告的实际效果并不确定,各种利弊的出现也不确定,一个企业的广告活动必须深入研究,把握住时机,步骤清晰,名人广告也是如此,做好了相关步骤,名人广告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但如果草率的认为名人广告一定会有效,则往往为企业和名人都带来损失. 一名人广告的基本概念与现状 名人广告的基本概念:名人是指在社会上有相当的知名度和一定的美誉度能够为社会公众在心理上所接受其行为,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所谓名人广告就是广告。名人广告,即由知名人士出面推荐产品或为产品的优点提供佐证的广告,同时也包括由名人扮演广告角色宣传产品的广告。 名人广告的发展现状:名人广告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商界的普遍现象。曾经有人统计,在大多数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广告节目中,明星广告占到30%以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名人广告效应,一是名人的高知名度可以引起高注意率以及视觉冲击;二是由于晕轮效应,扩展到对名人的一切都盲目接受,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进而接受由他推荐的产品或观念;三是名人常常可以带来一种示范作用,引起人们的模仿。 二名人广告的利弊分析 (一)名人广告的优势: 1984年,耐克与乔丹签订了一份5年合同总价值合计高达每年100万美元,这个价目是阿迪达斯或匡威开出的价钱的5倍,乔丹因而成为一个市场战略和整个运动鞋、运动服生产线的核心。《财富》杂志也曾刊登过一篇醒目报道,认为当时的耐克财务状况并不好,签定这么个合同实在是一个大错。结果却证明,耐克与乔丹的这次合作是个“完胜”的交易,乔丹使耐克得以跨出跑鞋的圈子,在美国刚刚开始盛行的篮球运动上大做文章,耐克一跃也成了高档篮球鞋的主导产品。 显然,名人广告主要有以下一些显著的优势: 1、将受众对名星的关注转移到对产品的关注,提高产品关注度和知名度。名人通过其本身的广泛的知名度来引起观众的注意,利用人们喜欢明星、崇拜明星、模仿明星的心理,吸引广告受众。 2、利用受众对名人的喜爱,让消费者爱屋及乌,增加品牌的喜好度。很多消费者因为对代言的名人的喜爱而选择该产品,这便是名人广告的另外的一个重要作用,影响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

浅谈小组教学的利与弊

浅谈小组教学的利与弊 灵璧五中徐贵红我校的小组教学模式,是全市的唯一试点单位,自从2007年开展至今已经五个学年了,我校教师先后到杜郎口等地考察学习小组教学经验,在前进中摸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小组教学模式。 课堂内的小组教学大致分三个步骤:一是出示学习目标,二是分组展示,三是达标测试,在课堂外师生要做的很多。教师要先分析教材,弄清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因每班都是六个小组,教师要尽可能的把教学内容压缩到六个问题中去。先布臵预习题,然后再每小组分一题,课堂上展示。各小组展示后,请其他同学补充,如补充不到位,再由教师补充、总结。最后出示达标测试题当堂完成。我校的教学流程大致如此。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尤其是小组教学在我校处于刚起步阶段,在实施中我们感到利弊并存。先来谈谈“利”的方面。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在展示阶段,由学生到黑板前讲解,即是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讲解的内容与方法由学生自己决定,并可提问其他同学,一方讲解多方补充,使研究的问题清晰化、全面化。时有思维的火花迸溅,使课堂掌声迭起。这种课堂才真正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引导、组织、补充、归纳总结、提供练习,是一个穿针引线者。二、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把课堂变成了舞台 每个学生展示时,要求讲普通话,姿态要大方、从容,声音要抑

扬顿挫。这种要求大部分学生在初期是很难做到的,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一步步提高。现在我所教学的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地训练,基本上都可以用普通话展示教学内容,一半学生做到了姿态大方,甚至有些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已能根据展示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这种表达已经达到灵活化。例如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时,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想象,想象与联想的区别。一生说:“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看到大家听后一头雾水,似懂非懂的样子,该组另一名表达较好的学生急中生智地说:“大家看窗外,我们学校对面是看守所,你们看到看守所会想到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想到犯人,想到警察,还有个同学高声的说想到“自由”。在这时我带头给他鼓掌,告诉他们这就是联想。并以此为契机教育他们做个遵纪守法的人。“那什么是想象呢?”一生说:“学了《月亮上的足迹》我们会想到月饼、中秋节。”另一生说:“我想以后我们可以坐飞船到月亮上旅行甚至度假。”我说:“停,这个同学所说的才是想象。刚才那个同学所说的是联想。他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出现了新的形象或事物。”这时大家点头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提议给展示的同学以掌声鼓励,他引导大家弄明白了什么是想象与联想,以及它们的区别。这节课的难点就这样解决了。相信不久以后,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把“说”的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不仅在课堂的舞台上“说”的流畅,而且能把精彩的“说”带到人生的大舞台中去。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1997年12月13日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于1999年3月1日起生效,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要求各参加方对外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信息市场。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将加快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最终将适用于我国。 以中国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契机,我国打响了全面跨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攻坚战。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化经济体系而不是闭关自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今,作为包括WTO在内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在享受权力、为自身发展赢得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同时,我国也积极信守承诺,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外开放更是首当其冲。 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遵循的是循序渐进、谨慎管理的原则,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开放的地域,增加引进的机构和数量。[1]199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批准9家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到2000年3月,在我国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已选32家,其中上海24家,深圳8家。保险市场的开放始于1992年上海引进外资保险公司的试点,截至刊1999年底,已有25家外资保险机构获准在中国营业。来自17个国家的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2l2家。不久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又批准了4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舟公司或台资寿险公司。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较低。外国证券公司可以在中国设立代表处,若干外资金融机构获得了上海和深圳证券所定数量的B股席位,可直接参与B 股交易,国外金融机构还参与了我国政府债券和部分企业的H股,N股的上市发行工作。 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有利方面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期来看,逐步扩大金融开放并最终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使我国在吸引外资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获得巨大收益,也有助于加快国内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有助于中国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国际化接轨 加入WTO,是为中国金融业向市场化、国际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改革推进剂,外来竞争将促进我国金融业和金融监管机构以巴塞尔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

对使用学案教学法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

对使用学案教学法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 炎陵一中李明华 412500 摘要:使用学案教学法,在编写历史学案时要做到“两个立足”和“两个精简”,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进行师生角色的转换,才更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学案高效学情主人帮助者 历史学案是历史老师在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以利于学生实现课标内容的辅助课程教学资源。其实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达到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课堂效益高起来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我校历史课已经开始使用历史学案进行辅助教学。笔者在使用学案教学法时,对学案的编写与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编写学案时要做到“两个立足”和“两个精简”,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霸占课堂,而应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才更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历史学案编写要做到“两个立足”:一是要立足于课标,二是要立足于学情。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历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明确了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的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历史课标是历史教与学的基础,整个教学活动都要以课标为中心,学案的设置也不例外,所以学案的设计就要立足于课标。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学情的不同决定着各学校、甚至是各班级的学案也不能完全一致。这就象人们穿鞋子,并不是所有人的脚都能穿上相同尺码的鞋子。只要适合自己的才是合脚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立足于学情,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要把握好难易程度,把握好内容的多少,要把握好基础性、归纳性与开放性、拓展性之间的关系。通过笔者的实践,笔者认为学案要以易为主,内容最好设计为一张16开纸能打印完,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完成为妥。要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纳,做到适度拓展与开放,更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历史学案编写还要做到“两个精简”:一是学案框架要精简;二是内容要精简。历史学案编写框架虽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存在着一个基本的框架:学习目标部分(本课课标、学习三维目标等内容)、自主学习部分(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合作学习部分(或合作探究)、课堂练习部分等四大部分。当然也可能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添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知识构建、知识链接、学习后记等相关部分的内容。如果框架内容太多,方方面面都有,势必导致学案变成了辅导用书,那么此时的学案也就与课外辅导书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学案的框架要精简。根据历史学科在国家初中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以及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历史学案要精简,要做到把握基础,突出重点,做到简而精,一张16开纸的内容就足够了,要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就能完成,不要留到课后去做,那样才真正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学案教学法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练习三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如果多媒体技术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那么,新课程教学则是一朵绽放的花蕾。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进程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而日益加快,展现出其特具的魅力,把新课程教学带入一个划时代的世纪。而且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我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多媒体系统的特点 多媒体是一个外来词,英文为Multimedia,它结合多种表现信息的媒介如文字、图像、视频和声音等手段于一体,现在一般指融合幻灯、录音、电视和电脑等多种传媒的性能为一体的设施。多媒体技术就是要将多媒体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性: 集成性:一是表现为信息载体的集成即文本、数字、声音、视频、图像的集成。二是存储信息实体的集成,该系统是一种由视频设备、音响设备、存储系统和计算机的集成。所以,多媒体系统是多种表现信息的载体和储存信息的实体的集合。 控制性:多媒体系统不是多种设备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来加工处理来自各种周边设备的多媒体数据,使其在不同的流程上出现。计算机是整个多媒体系统的控制中心。 交互性:多媒体利用图像、窗口、图标等美观形象的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利用键盘、鼠标等方式进行人机之间频繁的通信活动及人机对话,使人们能够控制媒体信息的内容及其处理方式,使人机对话更为自然。 总之,多媒体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技术,以往的计算机只能在显示屏里显示图形和文字,而没有声音、动画、影像等;也不同于电视、电影、幻灯片等,虽包含图像、文字、声音,但没有强大的数字处理功能和交互式功能。 二、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成为教学环节中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性手段。它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并能实现人机对话,有着极大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传统中,教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朗读的教学还不尽人意,许多时候,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学主体水平的高下。多媒体教学制作时,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都能把握的非常到位。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到情景氛围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基调。 例如:在教《荷塘月色》时,多媒体可再现月色下荷塘的清丽脱俗,又可再现出荷塘上的月色的朦胧柔和,这里可以有语言描述情景,画面再现情景,音乐渲染情景,唤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生走进作品开拓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又如:

浅谈名人效应对广告的影响

浅析名人广告存在的风险及如何避免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飞速发展,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企业聘请名人来做形象代言人,那么企业能否取得预期的传播效益呢?本文将通过分析名人广告的效用,探讨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有效发挥名人广告效应的措施。 关键词:名人广告风险 上世纪初,美国智威汤逊公司(j.w.Thompson)在力士香皂的广告中开始使用影星照片,名人广告(Celebrity Ad)由此成为重要的广告表现策略。而在当今的中国,自演员李默然参与拍摄“三九胃泰”广告以来,近二十年间各类名人广告更是数不胜数无处不在。名人广告为什么备受企业青睐呢,原因是名人广告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影响;可以借助名人的力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展示企业的实力;可以增加目标消费群对产品的信任感。对于企业塑造品牌形象,选择名人作广告,是一种“短平快”的模式。然而,事事有利必有弊,那么企业在付出高昂代理费之后,是否都能收到了应有的传播效益呢?本文将通过分析名人广告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企业有效发挥名人广告效应的措施。 名人广告的效用 所谓名人,是指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对社会公众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名人广告就是请名人作为形象代表或商品推荐者的广告。名人广告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是示范功能和从众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极为丰富,在为公众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可能给他们带来困惑。面对着一大批从外观形态到内在质量、技术含量都极为相似的产品,消费者常常感到做出独立判断和选择的困难,而在必须有所选择的情况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接受别人的示范。名人广告就是利用公众人物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他们在广告传播中的意见常常影响受众行为。甚至公众人物的言行不仅影响广大受众说什么、看什么、做什么和想什么,而且还支配他们怎么说、怎么看、怎么做和怎么想。正因为名人的“意见领袖”作用,和广大受众的从众心理,名人广告传播效果显著,才导致企业愿意找名人做广告,而名人乐于做广告,其中原因主要是利益因素。 名人广告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名人广告资金风险 名人广告让商家在商战中所向披靡,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也会让商家伤痕累累。高投入的名人广告也伴随着高风险,一方面,名人往往身价惊人,出场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另一方面,根据广告费用分配比例,高昂的名人代言费只占到企业全部广告费的10%以内,还有近80%的媒介费等需要企业支付。某些企业邀名人作代言,导致后期推广费用不足,起不到广告传播的效果;还有些企业不惜血本运作名人广告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高昂的名人广告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承受。 (二)名人广告效果风险 名人广告虽要名人参演,但广告中真正的主角应该是传播内容。名人仅仅作为传播形式

浅谈小组合作教学

浅谈小组合作教学 作者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小组合作教学越来越受到很多中学老师的青睐。然而小组教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原本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效果却没有达到。这里面既有学生主体方面的原因,但是作为小组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也有一些自身的原因。 标签:小组合作教学原因策略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一步步深入,小组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所运用。其实小组教学是舶来品。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共同促进学习。 小组合作实行的作用在于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小组合作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形成一个先进帮后进、共同促进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常常是为了小组而小组,为了讨论而讨论,没有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原因何在呢? 首先应该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他所准备的内容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一切应以学生为中心,备课三备之一的备学生,即是要了解学生目前所处的成长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储备状况,明确学生习惯以什么形式思考问题,喜欢什么样的上课形式,怎样的引导启发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但结果是,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教师发现无法开展正常的小组合作,无法以学生为中心,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什么呢? 从小学到初中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学习方法。虽说学生的教材是一脉相承的,但老师不是。经调查,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是一年换一个老师,有时赶上教师退休、怀孕、辞职等事情,学生可能半年甚至几个月就换一次老师。这样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不一样,学生要花上一段时间去适应老师的变化,长此下去,频繁地更换教师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难以形成统一系统的学习方法。在本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小学阶段,被满堂灌了的学习充斥着,等上了初中,遇到新老师,新老师想开展小组合作,简直比登天还难:学生无动于衷,如果此时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还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事先准备的课件实行小组合作,那整堂课的气氛可想而知,课堂变成了提问课,被提到的学生自认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 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行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与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文明进步的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变化是全方位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同时还有文化等方面的。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应充分地利用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观念新的变化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思想文化意识社会观念全方位 正文: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过程。它以1978年底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起点,主要针对“两个凡是”、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问题和困惑,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后两个标准被邓小平概括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主要理论武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思想的大解放,既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包括对外国经验的借鉴),又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领域中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 (一)政治领域,科学、民主、法治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1、从迷信个人到追求真理。通过思想解放,人们逐步摆脱了个人崇拜,从盲从走向理性,树立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观念。 2、从官本位到以人为本。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民主政治建设,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独立地思考、判断和决策,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把民主自由作为最重要权利来行使,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3、从人治到法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不断加快法治建设,人们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成为社会的风尚,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自觉行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按领导要求办事、按经验习俗和道德约束办事彻底转变为依法办事。 (二)经济领域,开放、竞争、效益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1、从封闭到开放。改革开放的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就是开放意识日益增强。 2、从计划到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并初步建立。它带给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竞争。从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政策环境竞争、再到如今就业的竞争、岗位的竞争,可以说,竞争的观念如影随形。 3、从低效到高效。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要获利就须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劳动时间。同样,个人要增加收入,也须珍惜时间,在既定的时间内,创造出比别人更多的价值。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三)文化领域,自信、包容、多元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1、从排斥到包容。改革开放后,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解放,文化自觉意识加强。重新认识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是现代文明的坚实基础和深厚渊源。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校这学期在教学上采用了学案教学模式,填补了以往我们在备课中存在的弊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自己所用的几篇学案,谈自己对其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案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学案的编写上。 学案不同于原先的以我们为中心为我们上好课而准备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为意图。所以学案的编写是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的小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变懒了、讲得少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其次,课堂中我们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的心理;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要再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第二,学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教师在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有所提高。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放开而去积极获取新知。 二、学案使用中的几点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到知识的奥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关键之所在。 2、在练习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题目由简到难,层层推进,不但便于理解运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限度来提升巩固知识点,想方设法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小组讨论合作后,我们要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在最近的学案使用中,个人也存在不少的困惑,如: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拖拉现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等。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帮助。希望我校的学案教学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绩效。 【学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浅论改革开放之利弊(正文)

浅论改革开放之利弊 摘要: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改革开放对中国是利是弊,如何去评判?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辩证的去看待这些问题,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对改革开放利弊评判的问题。本文借助所学的自然辩证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分析了改革开放对我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改革开放;两面性;矛盾的主要方面 1引言 改革开放过去三十多年了,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为突出的是经济的发展,从78年的贫困落后到今天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华民族已开始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这些经济成就值得每个中国人为之欢欣鼓舞,但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饱受诟病。环境污染,腐败滋生,外来不良思想的入侵,贫富差距加大……如何正确评判改革开放的成果,这要求我们使用自然辩证法归根溯源,客观地去看待它。 2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弊端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改革开放也是如此,在三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不能去忽视的,必须认清其成就和弊端。 2.1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已过去三十五年了,其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言而喻的,这要归功于国家的有力政策和科技的发展。试想三十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想想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中国是何等的衰败,持续十年的经济倒退让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政策,由封闭半封闭的社会主义社会,变为高度开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由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国内外的观察者都很少有分歧,就是中国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逐渐使中国从一个人均GDP只有199美元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走进了人均GDP 5432美元(国家统计局2011年数据),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更加重要的是这种经济的增长惠及我们每一个人,改善了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和福利水平,迄今为止,中国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停滞陷井或在经济增长期所出现的那种社会两极化的大规模对抗和动荡。占人口主体的中国农民,被免除了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税,农业的机械化和专业程度逐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