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翻译

归去来兮辞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序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

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序文注释

(1)耕植不足以自给:耕:耕田。植:植桑。以:来。给:供给。自给:供给自己生活。

(2)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幼稚:指孩童。盈:满。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bèng),瓮之类。

(3)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4)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

(5)脱然:不经意的样子。有怀:心有所动(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6)靡途:没有门路。

(7)会有四方之事: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会:适逢。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8)诸侯:指州郡长官。

(9)家叔:指陶夔(kuí),当时任太常卿。以:因为。

(10)见:被。

(11)风波:指军阀混战。静:平。

(12)惮:害怕。役:服役。

(13)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14)眷然:思恋的样子。归欤(yú)之情:回去的心情。

(15)何:什么。则:道理。

(16)质性:本性。矫厉:造作勉强。

(17)切:迫切。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18)尝:曾经。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

(19)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20)怅然:失意。

(21)犹:踌躇、犹疑。望:观望。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

(22)敛裳:收拾行装。宵:星夜。逝:离去。

(23)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

(24)情:吊丧的心情。在:像。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25)仲秋:农历八月。

(26)事:辞官。顺:顺遂。心:心愿。

(27)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正文注释

(1)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助词,无义。兮,语气词。

(2)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芜,田地荒废。胡,同“何”,为什么。

(3)既自以心为形役:让心神为形体所役使。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心,意愿。形,形体,指身体。役,奴役。既,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此处可做“曾经”解。

(4)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奚,何,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

(5)悟已往之不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指出仕)已经不可挽回。谏,谏止,劝止。

(6)知来者之可追:知道未来的事(指归隐)还来得及补救。谏,劝止,挽回。追,补救。

(7)实迷途其未远: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太远。迷途,指出来做官。

(8)是:正确。非:错误。

(9)舟遥遥以轻飏(yáng):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遥遥,飘摇放流的样子。以,表修饰。飏,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

(10)问征夫以前路: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征夫,行人。

(11)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恨:遗憾。熹微,天色微明。

(12)乃瞻衡宇,: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乃,于是、然后。瞻,远望。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的房屋。衡,通“横”。宇,屋檐,这里指居处。

载(zài)欣载奔:一边高兴,一边奔跑。

(13)稚子:幼儿。

(14)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xǔ)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于少数友人来往。后来,三径变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就,接近。

(15)盈樽:满杯。

(16)引:拿来。觞(shāng)。眄(miǎn)庭柯以怡颜: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眄,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柯,树枝。以:为了。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神色。

(17)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傲,指傲世。

(18)审容膝之易安: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审,觉察。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

(19)园日涉以成趣:天天到园里行走,自成一种乐趣。涉,涉足,走到。

(20)策扶老以流憩(qì):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策,拄着。扶老,手杖。憩,休息。流憩,游息,就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

(21)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抬起头向远处望望。矫,举。遐,远。

(22)云无心以出岫(xiù):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里冒出。无心,无意地。岫,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

(23)景翳(yì)翳以将入: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

(24)抚孤松而盘桓:手扶孤松徘徊。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25)请息交以绝游:息交,停止与人交往断绝交游。意思是不再同官场有任何瓜葛。

(2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驾,驾车,这里指驾车出游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言,助词。

(27)情话:知心话。

(28)春及:春天到了。

(29)将有事于西畴: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事,指耕种之事。事,这里指农事。畴,田地。

(30)或命巾车: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巾车,有车帷的小车。或,有时。

(31)或棹(zhào)孤舟:有时划一艘小船。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意为划桨。

(32)既窈窕以寻壑: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壑,山沟。

(33)亦崎岖而经丘: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

(34)木欣欣以向荣:草木茂盛。欣欣,向荣,都是草木滋长茂盛的意思。

(35)涓涓:水流细微的样子。

(3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自然界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善,欢喜,羡慕。行休,行将结束。

(37)已矣乎:算了吧!助词“矣”与“乎”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38)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é)不委心任去留:活在世上能有多久,何不顺从自己的心愿,管它什么生与死呢?寓形,寄生。宇内,天地之间。曷,何。委心,随心所欲。去留,指生死。

(39)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遑遑,不安的样子。之,往。

(40)帝乡不可期:仙境到不了。帝乡,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期,希望,企及。

(41)怀良辰以孤往: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怀,留恋、爱惜。良辰,指上文所说万物得时的春天。孤往,独自外出。

(42)或植杖而耘耔: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植,立,扶着。耘,除草。籽,培土。

(43)登东皋(gāo)以舒啸:登上东面的高地放声长啸,皋,高地。啸,撮口发出的长而清越的一种声音。舒,放。

(44)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聊:姑且。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到死。尽,指死亡。

(45)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复:还有。疑:疑虑。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②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

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

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

③形容词作名词: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④动词作名词: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⑤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

⑥意动用法:

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⑦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悟已往之不谏(放在句子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

既窈窕以寻壑(探寻)

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

悟已往之不谏(过往)

会:会有四方之事(恰、逢)

相如闻,不肯与会(相见)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集)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一定)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赵王畏秦,欲毋行(前往)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执行)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行为)

琵琶行(文体之一)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书)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策略)

时:时矫首而遐观(时常)

善万物之得时(大好时光)

寓形宇内复几时(时候,时间)

非: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富贵非吾愿(不是)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

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泛指。

(9)幼稚盈室

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

扶老

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12)问征夫以前路

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

(13)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将入

古义:阳光。今义:景色

5、虚词的用法

(1)、以

A、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

B、舟遥遥以轻飏(表修饰。“而”)

C、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D、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表目的。)

E、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顺承。然后)

F、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G、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而”)

H、问征夫以前路(拿)

(2)而

A、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B、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C、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D、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3)之

A、悟以往之不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到往)

C、悦亲戚之情话(取独)

D、善万物之得时(取消句子独立性)

判断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富贵非吾愿

宾语前置

(1)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乐夫天命复奚疑(“疑奚”)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介词,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耕植不足以自给(省略介词宾语,耕植不足以“之”自给)

(5)足以为酒(省略介词宾语,足以“之”为酒)

(6)景翳翳将入(省略宾语,景翳翳将入山)

(7)云无心以出岫(省略介词,云无心以出于岫)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介宾后置句

(1)农人告余以春及(即“以春及告余”)介词结构后置

(2)将有事于西畴(即“于西畴有事)介词结构后置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即“于武昌丧”)介宾结构后置

(4)问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问征夫”)介宾结构后置▲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必修5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词类活用: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三、一词多义: 1、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 2、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3、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顺承)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 六、补充: 《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并序)》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1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2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3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4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文言文翻译(必修五)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 相安慰。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 ..所能上报。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 朝廷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朝廷恩典,任命我做洗马。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能够报答的。 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希望陛下能够怜悯我愚拙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刘氏能够侥幸地安度晚年。我活着应当杀身捐躯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 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 ..变矣——庭院中先是扎上篱笆,不久又砌成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 5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房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 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共四次遭受火灾,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7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而不辞.者,恨私心 ..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有所不尽,鄙陋 我所以忍耐着苟活下来,陷身于污秽的监狱中而不死去,是因为我遗憾内心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平庸地死了,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彰明于后世。 8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之人称.焉。 ..,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 古时候富足尊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唯有卓越特出的人能受到后人的称道。 9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 ..枯槁。 ..憔悴,形容 屈原被放逐后,来到江边徘徊,在江边上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 1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 ...放——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1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 ....者乎! ....,受物之汶汶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污浊浊的外物呢? 12覆杯水于坳堂 ..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在堂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 1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而后乃今将图南.。——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 后才图谋飞往南方。14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 ...之,不亦悲乎!——彭祖如今因长寿而特别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不也是可悲可叹吗?15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 不过 ..也?” 斥鴳讥笑它说:“它将要飞..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 往何处呢?我奋力跳起向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是我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什么地方去呢?” 1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他能审定自我与外物的区分,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罢了。 1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如果能顺应天地的法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háng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杜甫《绝句》(量词,排,行。)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泛指军队。)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②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③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shèng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4.策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5.审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高二语文复习之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迎考之文言文梳理《陈情表》 1 只因为祖母刘氏像太阳接近西山,呼吸短促而微弱,生命垂危活不长久,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2.愿 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允许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刘氏能够侥幸地安度晚年。 3 已经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4 现在我是蜀国的卑贱的俘虏,最渺小最鄙陋。(却)受到过分的提拔,恩惠优厚,哪里还敢徘徊不前,有非分的企求。 5.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是蜀州的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见了解到的,天地神明,实在看得清清楚楚的/明察的。 《项脊轩志》 1.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我关着窗户居住,时间长了,能凭借脚步声分辨走过的人是谁。项脊轩总共遭受四次火灾,能不被烧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吧。 2.

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给我,时常到轩中来,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3. 老婆婆,是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喂养了两代人,去世的母亲待她很好。 4. 我的孙儿,很久没有看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安静地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呢 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东家的狗朝着西面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庭中起初扎上篱笆,不久砌墙,一共变动了两次。 《报任安书》 1. 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2.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前些时候承您屈尊赐信给我,教导我谨慎地接人待物,并担负起向皇帝推荐人才的责任。 3. 古代富贵但名字磨灭的人,多得数不尽,只有卓越不凡非同寻常的人着称于世。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任用,退而着书立说来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逍遥游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 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 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 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 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 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 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 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再 说水汇积不深, 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 那么小小的芥草 也可以给它当作船; 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 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 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 狂风就在它的 身下, 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 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 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 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 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 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 郊野去, 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 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 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 灵的大龟, 它把五百年当作春, 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 它把八千年 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 有一个很深的大海, 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 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 穿过云气, 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

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3、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1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 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7、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9、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 23、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2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2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8、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9、去以六月息者也。 3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2、之二虫又何知? 33、彼且奚适也? 3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6、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37、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8、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滕王阁序 豫章是旧时的郡名,洪州是如今新设的都府。天上的分野对应着翼星、轸星,地理上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物品有光华,天空显示宝气,龙泉剑光直射向斗、牛二星的位置;人物具有杰出才能,山川有灵秀之气,(高士)徐孺能让太守陈蕃为他准备床铺。雄伟的州郡像云雾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一样飞驰。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洪州的阎都督有高雅声望,他的仪仗从远方过来;新州的宇文刺史有美好的德行,他的车驾在这里暂驻。(正赶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华出众的好友(多得)像天上的云彩;迎接千里之外的宾客,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文采如)腾飞的蛟龙和起舞的凤凰,(那是)词章的宗师孟学士;(宝剑如)紫色的闪电和青白的寒霜,(那是)勇武韬略的宝库王将军。家父在交趾做县令,我探亲途经这一胜地,我一个年轻人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盛大的宴会。 时间正在九月,季节正是深秋。地面的积水消尽,寒冷的潭水清澈见底,山中的烟霞凝聚不动,傍晚的山峦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到高耸的山岭中寻访美景;来到了皇子营建的长洲,找到了滕王当年修建的馆阁。层叠的山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云霄;凌空的阁道上闪动着艳丽的朱红油彩,向下看看不见大地。白鹤野鸭栖息的沙滩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木兰木建筑的殿堂,(布局上)依着冈峦起伏的地势。打开那彩绘的阁门,俯视那雕饰的屋脊。山岭原野辽阔无边,放眼远望,充满了视野;河流湖泊迂回浩茫,让人看了感到吃惊。城中房舍遍地,都是鸣钟列鼎而食的显贵高门;船只泊满渡口,都是装饰着青雀黄龙的船轴。云消雨停,日光普照,天空明朗。落日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晚归的渔船在暮色里唱歌,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成行的大雁在寒气里惊鸣,叫声消失在衡阳水滨。 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迅速飞腾。清幽的排萧奏响,好像清风吹过,柔美的歌声缭绕,连白云也停步。今天的盛宴(比得上西汉梁孝王)睢园中竹林聚会,(嘉宾痛饮),豪气超过了(东晋的)陶渊明;各人的才气如同曾在邺水河畔歌咏荷花的曹植,文采都超过了南朝的临川刺史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美”全都具备,贤主、佳宾这“二难”也齐集一堂。向那无际的长空极目远眺,在这短暂的假日尽情游乐。苍天高远,大地辽阔,觉察到宇宙浩渺无垠;兴致消尽,悲哀涌来,认识到盛衰自有定数。在夕阳之下远望长安,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天柱高耸,北极遥远。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为迷路游子悲伤?浮萍流水,偶然相逢,全是客居他乡之游子。怀念着宫门而不能看见,在什么年月(才能)(像贾谊)回到朝廷侍奉君主? 啊!时运不顺畅,命途多坎坷。冯唐(那么)容易衰老,李广(那么)难得封侯;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不是没有圣贤的君主;让梁鸿依靠的是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 到海角避居,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年纪老迈(情怀)应当更加豪壮,哪能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心愿?处境艰难(意志)要更加坚定,不能放下直上青云的壮志。喝贪泉的水却觉得清爽,处在干涸的车痕中却依然欢乐。北海虽然遥远,乘风便可以到达;朝阳般的时光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也不算晚。汉代的)孟尝高尚纯洁,空空地怀抱报效国家的雄心;(晋朝的)阮籍放荡不羁,哪能效仿他遇穷途而痛哭? 我王勃,只是一个能够佩三尺绅带的书生。(虽然)与年轻的终军同龄,却没有机会请求捆缚敌人的长绳;(虽然)有志愿投笔从戎,(却只能)羡慕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如今)在人生路上抛舍了富贵爵禄,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陪伴父亲。虽不是玉树般的谢家子弟,却也有幸和孟母的贤邻一样的各位相交。不久便要承受严父的教导,像孔鲤在庭前与父亲对话;今天有幸拜见高雅的阎公,好像鱼儿到了龙门之前。如果碰不到(举贤的)杨得意,就只能抚摸着相如的凌云赋来为自己惋惜;既然遇见了(知己的)钟子期,奏起那流水之曲又有什么可惭愧的? 唉!美好的景致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也难再遇,兰亭(修禊的盛会)(久已)消逝,金谷园(富丽的楼阁)(早成)废墟。临别之时写下赠言,在这盛大的送别会上有幸蒙受都督的恩惠。登临滕王阁撰写诗赋,这是我对诸位先生的期待。我竭尽自己粗陋的情怀,恭谨地写成这篇短序。我把想说的话铺陈出来,四韵

(完整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归去来兮辞》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趣舍万殊 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C、景翳翳以将入 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③或命.巾车 ②寓形.宇内复几时④乐乎天命.复奚疑 3.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引壶觞以自酌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5.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二、通假字: 乃瞻衡宇() 景翳翳以将入() 三、词类活用: ①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②眄庭柯以怡颜 ③倚南窗以寄傲 ④审容膝之易安 ⑤园日涉以成趣 ⑥乐琴书以消忧 ⑦或棹孤舟 ⑧善万物之得时 四、一词多义: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恨晨光之熹微()

四方之事()奚:奚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疑()而:门虽设而常关() 觉今是而昨非()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引壶觞以自酌() 抚孤松而盘桓()委:曷不委心任去留() 王年少,委国事大臣() 教化从来有源委() 委命下吏() 五、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今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今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今义: (5)幼稚盈室 古义:今义: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今义: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今义: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今义: (9)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今义: 六、文言句式: (1)皆口腹自役() (2)复驾言兮焉求()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5)将有事于西畴() (6)农人告余以春及() (7)乐夫天命复奚疑() (8)寓形宇内复几时() (9)稚子候门() (10)遂见用于小邑() (11)既自以心为形役()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训练

一、文言文(共20分) (一)(8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寻.蒙国恩()(2)除.臣洗马()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臣具以.表闻使民以.时 B.且.臣少仕伪朝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则.告诉不许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D.欲苟.顺私情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0.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 (二)(9分)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臵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B.乳.二世 C.雨泽下.注 D.籍.吏民,封府库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B.风之.积也不厚不知老之.将至

必修五文言文翻译练习及答案

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 《归去来兮辞》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6.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7.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9.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1.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12.耕植不足以自给 1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5.情在骏奔 16.或棹孤舟 17.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滕王阁序》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5.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8.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9.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10.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1.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1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宾主尽东南之美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8.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四美具,二难并 21.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逍遥游》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6.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x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 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 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 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 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陈情表》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顾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遵从圣旨赴京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因此侥幸得以安度余年。 《项脊轩志》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又在庭院中错杂栽种了兰、桂、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光彩。借来书放满了架子,在这里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静静地独自坐着,可以听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后,庭院内外增添了许多小门和围墙,到处都是。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喂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4.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我关上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四次遭受火灾,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报任安书》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信中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抱怨我没能遵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而世俗又不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智虑穷尽,罪大恶极,不能自脱,终于被杀而已。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人之常情都是爱惜生命、厌恶死亡,顾念父母妻儿的,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已的地方啊。 4.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 1、《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逍遥游》中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5、《逍遥游》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