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技术100强企业名录

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技术100强企业名录

智能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中国企业100强企业名录

1-1 超高频和微波RFID芯片设计、产品的技术研发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

1 使用超高频芯片的智能标签产品的高端封装技术及装备研发北京德鑫泉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自主知识产权超高频RFID产品研发天津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3 5.8GHz国标智能电子收费系统SOC芯片产业化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4 应用于智能交通的5.8GHz超高频RFID芯片嘉兴禾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5 耐高温高压RFID特种标签及石油钻具安全预警物联网系统研发胜利油田胜利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6 RFID芯片组开发西安欣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7 RFID双频智能卡(2.45GHz&13.56MHz)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2 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山洪、地质灾害及桥梁、建筑结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天津星通联华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 物联网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能源领域能效感知单元芯片)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3 高灵敏度、低功耗TMR磁传感器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4 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气相色谱传感器的研制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5 基于物联网的塔机力矩限制器的研发江西飞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6 微型智能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 基于MEMS技术的智能电网电流感知器件开发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8 集成化车载毫米波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9 应用于桥梁结构安全检测、监测的传感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0 QMEMS传感器研发项目陕西麟德惯性电气有限公司

11 高浓度智能化激光气体检测仪研发项目大连艾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2 智能电网用高性能光纤电流/光学电压互感器产品研制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3 物联网MEMS传感器批量制造技术研究河北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配电用传感芯片、器件与系统的研制武汉烽火富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研发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

1 无线传感器自组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

2 传感网网关及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大唐电信(天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3 (食品药品企业安全生产)非现场一体化智能监控终端福建锐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4 面向能源计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关键技术研发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5 面向智能家居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自组网关键技术研究佛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6 基于MESH自组网的低功耗可重构核心节点技术及设备研究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简介及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简介及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摘要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给IT和通信带来了广阔的新市场。积极发展物联网技术,尽快扩展其应用领域,尽快使其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将具有重要意义。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速率、低时延等特性,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与超大的网络容量,可以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品、家居与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由于其独有的特性,ZigBee无线技术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首选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ZigBee协议标准采用开放系统接口(051)分层结构,其中物理层和媒体接入层由IEEE802.15.4工作小组制定,而网络层,安全层和应用框架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本文首先从概念、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介绍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包括无线传感网简介、ZigBee技术概述和基于ZigBee的无线组网技术。 关键词:物联网;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最简洁明了的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技术架构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一般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M2M终端、传感器网关等,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类似。 感知层解决的是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它首先通过传感器、数码相机等设备,采集外部物理世界的数据,然后通过RFID、条码、工业现场总线、蓝牙、红外等短距离传输技术传递数据。感知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用于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网络层包括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网络层解决的是传输和预处理感知层所获得数据的问题。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小型局域网等进行传输。特别是在三网融合后,有线电视网也能承担物联网网络层的功能,有利于物联网的加快推进。网络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长距离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结合行业需求,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

物联网的产品应用

物联网的产品应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不(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电、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不、治理和操纵。 物联网的产业链可细分为标识、感知、信息传送和数据处理这4个环节,其中的核心技术要紧包括射频识不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中间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节点治理,智能交互及协同感知和支撑与应用等。下面要紧介绍物联网的核心相关技术。 1.射频识不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的自动识不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及 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态或移动待识不物体的自动识不,用于对采集点的信息进行“标准化”标识。鉴于RFID技术可实 现无接触的自动识不,全天候、识不穿透能力强、无接触磨损,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物品的自动识不等诸多特点,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物联网领域,使其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在物联网“识不”信息和近程通讯的层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品电子代码(EPC)采纳RFID电子标签技术作为载体,大大推动了物联网进展和应用。 2. 传感技术

信息采集是物联网的基础,而目前的信息采集要紧是通过传感器、传感节点和电子标签等方式完成的。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作为摄取信息的关键器件,由于其所在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因此物联网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其感受信息的能力,二是传感器自身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传感器技术在这两方面应当实现进展与突破。将传感器应用于物联网中能够构成无线自治网络,这种传感器网络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纳米嵌入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使各类能够嵌入到任何物体的集成化微型传感器协作进行待测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并将这些信息以无线的方式发送给观测者,从而实现“泛在”传感。在传感器网络中,传感节点具有端节点和路由的功能:首先是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其次是实现数据的融合和路由,综合本身采集的数据和收到的其他节点发送的数据,转发到其他网关节点。传感节点的好坏会直接阻碍到整个传感器网络的正常运转和功能健全。 3. 网络和通信技术 物联网的实现涉及到近程通讯技术和远程运输技术。近程通讯技术涉及RFID,蓝牙等,远程运输技术涉及互联网的组网、 网关等技术。作为为物联网提供信息传递和服务支撑的基础通道,通过增强现有网络通信技术的专业性与互联功能,以适应物联网低移动性、低数据率的业务需求,实现信息安全且可靠的传送,是当前物联网研究的一个重点。传感器网络通讯技术要紧包括广域网络通信和近距离通信等两个方面,广域方面要紧包括IP互 联网、2G/3G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而以iPv6为核心的

无线传感网络在物联网技术中的意义与应用

无线传感网络在物联网技术中的意义与应用 2009年在无锡成立“感知中国”中心,并且,目前针对物联网的《国家物联网“十五”发展规划》也正在制定过程中,进一步确定了物联网技术在新兴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位置。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中的核心产业,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以促进物联网的发展,使得物联网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 随着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物联网的而超悄然而至,得到了很多国家和人民的关注。物联网是基于现在已有的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它除了融合网络、RFID 技术、信息技术,还引入了无线传感器技术,使得2M M 型物联网有了更深的发展。而且无线传感技术结合了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网络以及无线通信技术,所以它本身也是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的简介 物联网技术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典型的物联网系统一般分为三层: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其中由大量的传感设备组成了感知层网络,定义为无线自组传感器网络,无线传 感器网络, 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是由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以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的所有者。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 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是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系统,能够通过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同地实时监测、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各种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对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再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网络方式传送给信息用户,以此实现数据收集、目标跟踪以及报警监控等各种功能。目前,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其智能化的发展将会带来一场信息革命。无线传感器络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等先进技术,该技术具备的感知能力、计算能力、通信能力,给更多的WSN 应用空间和应用价值提供了可能性,是物联网当前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 WSN 的发展历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下一代传感器网络。最早的代表性论述出现。1999年,题为“传感器走向无线时代”。随后在美国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下一个世纪面临的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信息传输、采集、处理方面的能力非常强。最初,由于军事方面的需要,无线传感网络不断发展,传感器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的范围也日益广泛,已从军事防御领域扩展以及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全面描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过程、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影响传感器应用的若干因素。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节点;限制因素 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liu pe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434023,china) 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 tion,collecting,processing capacity is very strong.initially,due to the needs of the military aspect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rogress its increasingl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from military defense field to expand and spread to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life.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传感器在物联网上的应用讲解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传感器在物联网上的应用 子课题: 同课题学生姓名: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生姓名沈俊 班组11机电(1)班 学号11020521 指导教师陈晓春 完成日期2013-12-15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引言 (5) 第一章物联网的技术 (6) 1.1物联网的原理 (6) 1.2应用与技术 (6) 第二章物联网的应用架构 (8) 2.1基于RFID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8) 2.2基于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8) 2.3基于M2M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9) 第三章无线传感网络 (11) 3.1无线传感网络与物关联网的关系 (11) 3.2无线传感器技术 (12) 3.2.1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概念 (12) 3.2.2无线传感器技术的特点 (12) 第四章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 (14) 第五章传感器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15) 5.1 自动抄表系统的基本原理 (15) 5.2 采集部分的设计 (15) 5.3 智能电网中几种传感器的应用 (16) 5.3.1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16) 5.3.2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17) 5.3.3 零功耗磁敏传感器 (18)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传感器在物联网上的应用 摘要 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泛在网络的RFID电子编码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的应用和未来的支持的支持来检测对象的信息,以演化阶段的事物的特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它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用户使用客户端的相应软件登录并连接到服务器,提交用户请求,并进行完成相应的操作。并使产品完全同步的信息流和物流,从而提供一个有效的,快速的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而且显示的显示电路提供恒定的值和预定的大小可以通过键盘设置改变。 在遥控电路安装与机械和远程显示和显示两组条件的一致性得到满足。因此我们认为由于多个远程传感器和电路的设计,而不是重新在自动抄表系统设计的一个新表的设计。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微力传感器和单片机,二是选择抗传感器采集的应该是三加一的磁屏蔽部分防止干扰周围的流浪的精确计算电磁场。本文介绍了事物发展的概念,基本特征和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是目前公认能让企业在竞争中凸显实力的有力手段之一。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器无线传感网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方案V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方案V

物联网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方案2010-10-12

目录 一、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 4 - 1.1物联网的概念 --------------------------------------------------------- - 4 - 1.2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 6 - 1.3物联网的实现原理----------------------------------------------------- - 7 -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 - 9 - 2.1无线传感器网络 ----------------------------------------------------- - 10 - 2.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 10 - 2.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架构 ---------------------------------------------- - 11 - 2.4基于WSN的云计算“信息中心”----------------------------------- - 12 - 2.5信息中心框架图 ----------------------------------------------------- - 13 - 2.6软件平台------------------------------------------------------------ - 14 - 2.6.1信息中心应用层 --------------------------------------------------- - 14 - 2.6.2信息中心基础层采集和处理数据----------------------------------- - 17 -

物联网传感器word版

浅谈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赋予物体智能, 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物联网技术涵盖范围极广,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 智能电网、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 使能”的,如贴上RFID、条形码标签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 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 营 运等模式,在内(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互联网(Internet)环 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 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相 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安防、家居、 旅游、军事等二十多个领域。 物联网的RFID、无线传感网、视频探测三者均属于应用于物联网的末端感 知环节,且具有很强的协作性和互补性,而且这种协作性和互补性将不仅实现 更为透彻的感知,而且将极大地提高信息感知的准确性。其中传感器技术是现 代科技的前沿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 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是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及触觉等感官来感知外界的信息,感知的信息输入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再指挥人作出相应的动作,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具有的最基本的本能。但是通过人的五官感知外界的信息非常有限, 例如,人总不能利用触觉来感知超过几十甚至上千度的温度吧,而且也不可能 辨别温度的微小变化,这就需要电子设备的帮助。同样,利用电子仪器特别象 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装置来代替人的劳动,那么计算机类似于人的大脑,而仅 有大脑而没有感知外界信息的“五官”显然是不足够的,中央处理系统也还需 要它们的“五官”——即传感器。 人的五管是功能非常复杂、灵敏的“传感器”,例如人的触觉是相当灵敏的,它可以感知外界物体的温度、硬度、轻重及外力的大小,还可以具有电子设备 所不具备的“手感”,例如棉织物的手感,液体的粘稠感等。然而人的五官感 觉大多只能对外界的信息作“定性”感知,而不能作定量感知。而且有许多物 理量人的五官是感觉不到的,例如对磁性就不能感知。视觉可以感知可见光部分,对于频域更加宽的非可见光谱则无法感觉得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光谱, 人类却是“视而不见”。借助温度传感器很容易感知到几百度到几千度的温度,而且要做到1℃的分辨率轻而易举。同样借助红外和紫外线传感器,便可感知到这些不可见光,所以人类才制造出了具有广泛用途的红外夜视仪和X光诊断设备,这些技术在军事、国防及医疗卫生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感器是摄取信息的关键器件,它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现代信息系统和各种装备不可缺少的信息采集手段,也是采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方法,对提高经济效益、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的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感器技术水平高低不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水平,而且还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目前,传感器技术已渗透到科学和国民经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

1武警部队监控平台架构介绍与设计 1.1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 基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如上图所示,主要由三个大的部分构成,分别是监控中心、监控站点、监控单元。整个系统从资金、功能以及方便维护性出发,我们采用了干点加节点方式的监控方法。 监控中心(SC):SC的定义是指整个系统的中心枢纽点,控制整个分监控站,主要的功能是起管理作用和数据处理作用。一般只在市级包括(地、州)设置相应的监控中心,位置一般在武警部队的交换中心机房内或者指挥中心大楼内。 区域监控中心(SS):又称分点监控站,主要是分散在各个更低等级的区县,主要功能是监控自己所负责辖区的所有基站。对于固话网络,区域监控中心的管辖范围为一个县/区;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其组网不同于固话本地网,则相对弱化了这一级。区域监控中心SS的机房内的设备配置与SC的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是功能不同以及SS的等级低于SC,SS的功能主要是维护设备和监控。 监控单元(SU):是整个监控系统中等级最低的单元了,它的功能就是监控并且起供电,传输等等作用,主要由SM和其他供电设备由若干监控模块、辅助设备构成。SU侧集成有无线传感网络微设备,比如定位设备或者光感,温感设备等等。 监控模块(SM):SM是监控单元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作用监控信息的采集功能以及传输,提供相应的通信接口,完成相关信息的上传于接收。

2监控系统的分级管理结构及监控中心功能 基站监控系统的组网分级如果从管理上来看,主要采用两级结构:CSC集中监控中心和现场监控单元。CSC主要设置在运营商的枢纽大楼,主要功能为数据处理,管理远程监控单元,对告警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可实现告警查询和存储的功能。一般管理员可以在CSC实现中心调度的功能,并将告警信息进行分发。而FSU一般针对具体的某一个基站,具体作用于如何采集数据参数并进行传输。CSC集中监控中心的需要对FSU采集的数据参数进行报表统计和分析,自动生产图表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直观,方便的可视化操作,为维护工作提供依据,维护管理者可以根据大量的分析数据和报表进行快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网络的故障点和优先处理点,将人力资源使用在刀刃上。监控中心CSC系统的功能中,还有维护管理类,具体描述如下: 1)实时报警功能 该系统的报警功能是指发现机房里的各种故障后,通过声音,短信,主界面显示的方式及时的上报给操作者。当机房内的动力环境,空调,烟感,人体红外等等发生变量后,这些数据通过基站监控终端上传到BTS再到BSC。最后由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后存储到SQLSEVRER2000中。下面介绍主要的几种报警方式: 2)声音报警 基站发生告警后,系统采集后,会用声卡对不一样的告警类别发出对应的语音提示。比如:声音的设置有几种,主要是以鸣叫的长短来区分的。为便于引起现场维护人员的重视紧急告警可设置为长鸣,不重要的告警故障设置为短鸣。这样一来可以用声音区分故障的等级,比方某地市的中心交换机房内相关告警声音设置,它的开关电源柜当平均电流达到40AH的时候,提示声音设置为长鸣,并立即发生短信告警工单。如果在夜晚机房无人值守的情况下:

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DOC)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 —读书笔记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学1402班 姓名:杨心 学号: S1407069 日期: 2015.7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课程综述 (3) 第二章. 学习笔记 (6) 2.1心得与体会 (6) 2.2发展与展望 (8) 2.3传感网与物联网应用实例 (10)

摘要 对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这门课程进行的研究综述分析。首先介绍了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起源、国内外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然后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以及传感网与物联网在未来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最后给出了物联网成功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

第一章. 课程综述 通过学习了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这门课程,了解到这课程的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发展前景。传感网的定义为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它的功能在于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而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

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技术100强企业名录

智能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中国企业100强企业名录 1-1 超高频和微波RFID芯片设计、产品的技术研发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 1 使用超高频芯片的智能标签产品的高端封装技术及装备研发北京德鑫泉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自主知识产权超高频RFID产品研发天津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3 5.8GHz国标智能电子收费系统SOC芯片产业化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4 应用于智能交通的5.8GHz超高频RFID芯片嘉兴禾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5 耐高温高压RFID特种标签及石油钻具安全预警物联网系统研发胜利油田胜利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6 RFID芯片组开发西安欣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7 RFID双频智能卡(2.45GHz&13.56MHz)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2 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山洪、地质灾害及桥梁、建筑结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天津星通联华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 物联网微型和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能源领域能效感知单元芯片)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3 高灵敏度、低功耗TMR磁传感器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4 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气相色谱传感器的研制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5 基于物联网的塔机力矩限制器的研发江西飞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6 微型智能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 基于MEMS技术的智能电网电流感知器件开发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8 集成化车载毫米波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9 应用于桥梁结构安全检测、监测的传感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0 QMEMS传感器研发项目陕西麟德惯性电气有限公司 11 高浓度智能化激光气体检测仪研发项目大连艾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2 智能电网用高性能光纤电流/光学电压互感器产品研制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3 物联网MEMS传感器批量制造技术研究河北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配电用传感芯片、器件与系统的研制武汉烽火富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研发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 1 无线传感器自组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 2 传感网网关及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大唐电信(天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3 (食品药品企业安全生产)非现场一体化智能监控终端福建锐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4 面向能源计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关键技术研发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5 面向智能家居的低功耗无线传感网自组网关键技术研究佛山市顺德区瑞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6 基于MESH自组网的低功耗可重构核心节点技术及设备研究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3秋川大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2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哪种协议不属于路由协议( C )。 A.地理位置路由协议 B.能量感知路由协议 C.基于跳数的路由协议 D.可靠的路由协议 2.ZigBee的通信速率在2.4GHz时为( D )。 A.40Kbps B.20Kbps C.256 Kbps D.250kbps 3.传感器节点( D )范围以内的所有其它节点,称为该节点的邻居节点。 A.视线 B.跳数 C.网络 D.通信半径 4.TinyOS是一个开源的( D )操作系统,它是由加州大学的伯利克分校开发, 主要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 A.桌面 B.后台 C.批处理 D.嵌入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3910412818.html,N技术使用了哪种介质( A )。 A.无线电波 B.双绞线 C.光波 D.沙狼 6.传感器节点消耗能量主要消耗在( A )上。 A.无线通信模块 B.处理器模块 C.传感器模块 D.管理模块 7.传感器最早起于二十世纪( B )年代。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8.定向扩散(Directed Diffusion,DD)路由协议是一种( B )机制。 A.能量感知路 B.基于查询的路由

C.地理位置路由 D.可靠的路由 9.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方向性要求较高时,应 选择在其它方向上灵敏度()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越好。 A A.小;小 B.小;大 C.高;高 D.高;底 10.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越(),则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C A.小;高 B.大;宽 C.高;宽 D.大;高 11.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理论上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 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则它的量程就越(),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D A.小;宽 B.小;高 C.高;大 D.宽;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7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节点数目的多少,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可以分为(AD)。 A.平面结构 B.网络结构 C.星形结构 D.分级结构 2.传感器节点消耗能量的模块包括(ACD)。 A.传感器模块 B.存储模块 C.处理器模块 D.无线通信模块 3.下面哪些属于数据融合的方法(ABD)。 A.模糊逻辑法 B.神经网络方法 C.优选法 D.综合平均法 4.目前人们采用的节能策略主要有(AC)。 A.休眠机制 B.定时发送机制 C.数据融合机制

中南大学刘伟荣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班级:物联网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刘伟荣

实验时间: 2014年4月11日 目录 实验一基础实验(LED实验) ..................................................................................................................... - 1 - 1.1实验目的.................................................................................................................................................. - 1 - 1.2实验设备及工具.................................................................................................................................... - 2 - 1.3实验原理.................................................................................................................................................. - 2 - 1.4 实验步骤及结果.................................................................................................................................... - 5 - 实验二射频实验.......................................................................................................................................... - 6 - 2.1 实验目的.................................................................................................................................................. - 6 - 2.2 实验内容.................................................................................................................................................. - 6 - 2.3 实验设备及工具.................................................................................................................................... - 6 - 2.4 实验原理.................................................................................................................................................. - 7 - 2.5 实验步骤.................................................................................................................................................. - 8 - 2.6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 - 9 - 实验三 Zstack组网实验.......................................................................................................................... - 10 - 3.1 实验目的................................................................................................................................................ - 10 - 3.2 实验内容................................................................................................................................................ - 10 - 3.3 预备知识................................................................................................................................................ - 11 - 3.4 实验设备及工具.................................................................................................................................. - 11 - 3.5 实验原理................................................................................................................................................ - 11 - 3.6 实验步骤................................................................................................................................................ - 16 - 3.7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 - 17 - 实验四综合实验(传感器网络) .............................................................................................................. - 17 - 4.1 智能网关程序设计............................................................................................................................. - 18 - 4.2 Android 用户控制程序设计............................................................................................................ - 19 - 4.3 Zigbee 节点控制程序设计.............................................................................................................. - 29 - 4.4 平台控制操作 ...................................................................................................................................... - 33 - 实验一基础实验(LED实验) 1.1实验目的

11通信工程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试题B卷答案

1.从无线联网的角度来看,传感器网络结点的体系由分层的网络通信协 议、 、 三部分组成。 2. 传感器一般由__________、敏感元件、__________组成。 3.传感器网络的无效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串扰、_________和控制开销。 4. 根据数据进行融合操作前后的信息含量,可以将数据融合分为 、 两类。 5. 通常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与设计方法包括 、实验方法和、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谣传路由协议属于( )。 A. 能量感知路由协议 B. 基于查询的路由协议 C. 地理位置路由协议 D. 可靠的路由协议 2.下列哪一种类型的帧不属于IEEE802.15.4网络定义的帧( )。 A. 信标帧 B. MAC 命令帧 C. 数据帧 D. 超帧 3.下列定位算法中,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有( )。 A.APIT 算法 B. TOA 算法 C. RSSI 算法 D. AOA 定位算法 4.下列不属于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设计时需考虑的是( )。 A 、节能设计 B 、小体积 C 、高速率 D 、低成本 5.IEEE802.11MAC 协议规定的三种帧间隔的关系为( )。 A. SIFS >PIFS> DIFS B. PIFS > DIFS >SIFS C. DIFS> SIFS > PIFS D. DIFS>PIFS>SIFS 6.设计传感器网络的硬件结点,以下无需考虑的是( )。 A. 微型化 B. 阻抗匹配 C. 高速率 D. 稳定性 7.下列不属于IEEE802.15.4标准规定的物理层负责的任务为( )。 A. 信道能量检测 B. 信道频率选择 C. 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D. 数据检测与压缩 8.下列不属于网络安全考虑的问题是( )。 A.机密性问题 B.低能耗性问题 C.完整性鉴别问题 D.新鲜性问题。 9.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的作用是( )。 A.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B.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C.提高数据的实时性 D. 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 10.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机制的主要性能参数为( )。 A.最大误差 B.同步范围 C.可用性 D.鲁棒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无线自组织网 2.LR-WPAN 网络 3.传感器的灵敏度 4.战场感知 5. TODA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2.设计基于竞争的MAC 协议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传感器网络实现时间同步的作用是什么? 4. 如何对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进行分类? 五、综述题(共20分) 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节点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模块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络与应用 B 1 3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区别及特点

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区别及特点 什么是传感网 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由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 传感网的研究与发展 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起步于20实际90年代末期。从21世纪开始,传感器网络引起了学术界、军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美国和欧洲相继启动了许多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计划。 1、在军事领域:美国国防部和各军事部门焦躁开始启动传感器网络的研究。 2、在民用领域:美国交通部1995年提出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面投入使用。 3、学术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制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计划。 4、我国2004年起有更多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入到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去。 一文解析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区别 传感网功能 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