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定位参数

车轮定位参数
车轮定位参数

1. 主销后倾角定义(Caster):

☆主销后倾角定义: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转向时,车轮围绕其进行转向运动的转向轴)向前或后倾斜的角度,向前倾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功能:影响转向稳定性及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症状判断:

(a) 主销后倾角太小造成不稳定: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车速高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b) 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0.5o)时车辆出现跑偏,跑偏方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案例左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0.5o,右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1.5o,刚这辆车向左跑偏。

☆主销后倾角调整手段:(1)垫片(2)偏心凸轮(3)长孔(4)支柱杆(5)支柱旋转(6)引擎托架移动(7)偏心球头

2.车轮外倾角(Camber)

☆车轮外倾角定义:轮胎的上沿偏向车辆内侧(朝向引擎、负外倾角)或外(偏离引擎、正外倾角)的角度。

☆功能:调整车辆负数作用于轮胎中心,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症状判断: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

(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的一侧跑偏。

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

(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案例:

左前轮外倾角设定为 1.0o,右前轮外倾角设定为0.5o,车辆向左跑偏(左右轮外倾角误差0.5o,车辆就出现跑偏)。

☆外倾角调整手段:

(1)垫片(2)偏心凸轮(3)长孔(4)球头旋转(5)支柱旋转(7)楔形垫片(6)调整轴承座(8)偏心螺栓(7)偏心衬套(10)偏置球头

3.前束角(Toe)

☆前束角的定义: 从车辆的前方看,于两轮轴高度相同处测量左、右轮胎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车辆前端距离与后端距离差值称为前束角。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反之为正前束。相等为零前束。

☆功能:降低轮胎磨损与滚动磨擦。

☆症状判断:正前束太大造成:

◆轮胎外侧快速磨损

(a)对子午胎,会类似正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b)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c)当用手由轮胎之内侧向外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

(a)直行性差

(b)车轮发抖

负前束太大造成:

◆轮胎内侧快速磨损

(a) 对子午胎,会有类似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b) 磨损形成为锯齿状或块状。

(c) 当用手由轮胎之外侧向内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转向不稳定

(a)直行性差

(b)车轮发抖

☆前轮前束调整手段:横拉杆调整。

☆后轮前束调整手段:(1)原厂之调整器(2)偏心凸轮(3)偏心螺栓(4)偏心衬套(5)长孔(6)垫片

4.转向角(Turning Anlgle)

☆转向角定义:

车辆在转弯时两前轮的相对位置,转向角也可称为:

(1)转向前展(Toe Out On Turns)

(2)转弯半径(Turning Radius)

☆功能:

(1)避免侧滑

(2)避免轮胎过度磨损

(3)避免转弯时轮胎啸叫

(4)可诊断出变形之零件

如果转向前展角度超过 1.5o,车辆在转弯时会发出尖锐的噪音.其可能原因是转向前臂变形弯曲.一般来说,转向角是不可调整的,只能通过更换零件改正缺陷.

5.退缩角(Setback)

☆定义一边轮胎比另一边轮胎退后.

☆退缩角形成的原因:

(1) 制造厂(特别设计,主要是为了抵消路拱的影响.)

(2) 撞击

☆症状判断:

退缩角的事实上反映了车辆轴距的变化.退缩角达到某种程度,车辆将出现跑偏。跑偏方向朝轴距较小一侧。

6.推进角

☆定义: 推进线与车辆几何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推进角生成的原因:

(1) 伴随退缩角的生成而生成

(2) 后束角不对称

推进角造成的影响:

(1)轮胎磨损

(2)转向轮失调

(3)跑偏

(4)车身歪斜的直行

(5)方向盘偏斜

推进角的修正方式:

(1) 原车厂之调整器

(2) (在轮轴与轮胎之间加装楔形垫片

(3) 凸轮或其它后装调整器

(4) 推进线板(Specialty公司出产)

7.主销内倾角·包容角·磨擦半径(SAL·LA·Scrub Radius)

☆定义:

◆SAL: 由车辆前方观察,转向轴线与铅垂线所成的夹角。主销内倾角对绝大多数的车辆来说都是不可调整的角度。

◆包容角:主销内倾角与外倾角之和称为包容角

◆磨擦半径:在地平面上观察,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以及轮胎中心线都会与地面有交汇点。两交汇点的距离就称为磨擦半径。当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与地面交汇点在轮胎中心线内侧,称为正磨擦半径,反之称为负磨擦半径。

☆磨擦半径的作用:增加操控稳定性,转向后自动回正能力。

主销内倾角、包容角以及外倾角三者结合在一起,可以用来诊断车辆悬挂架系统中哪些区域或特定零件损坏

车轮定位基础知识

车轮定位基础知识 给车轮进行正确的定位,可以使汽车操纵起来更安全、乘坐更舒适,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 现代汽车转向和悬挂系统是立体几何学在工程实践中成功应用的范例之一。车轮定位整合了转向和悬挂系统的所有几何参数,以便获得安全的操纵性、乘坐的舒适性以及最长的轮胎使用寿命。 前轮定位的含义是指由转向和悬挂系统部件之间形成的角度。一般来说,汽车维修工需要检查前轮的5个定位参数: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转向轴内倾角和转弯外倾角(转弯时前轮后束)。如果除了前轮定位外,还要进行四轮定位时,我们还必需将延迟(滞转)角和汽车的推力角考虑进去。因此,在进行四轮定位时,必须同时检查汽车后轮外倾角和后轮前束。 轮胎磨损与方向的可控性 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角和转弯外倾角本身都会导致轮胎的磨损。如果这些定位参数设置的不正确,轮胎的磨损就不均衡,而且要比正常情况磨损快的多。因为外倾角和转向轴内倾角相关,因此,转向轴内倾角当然也与轮胎磨损有关。主销后倾角和延迟(滞转)角一般不会加剧轮胎的磨损,除非它们严重地偏离技术规范值。所有的定位角都是方向控制

角,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够影响汽车的转向特性和方向可控性。 在解决汽车操纵性、乘坐舒适性和振动方面的问题之前,首先应了解每一个车轮定位角的意义,以及所有车轮定位角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在进行系统诊断工作之前,我们都应了解一下系统的工作原理。 主销后倾 主销后倾是指从汽车的侧面看时每个前轮转向轴的倾斜,倾斜程度是用后倾角来度量的(如图1所示)。如果转向轴向后倾斜,即上端的球形接头或支杆安装点在下端的球形接头后面,则后倾角就是正的;如果转向轴向前倾斜,则后倾角就是负的。后轮不必检测后倾角。 主销后倾角影响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转向轮的回正功能。正后倾角比较大,则前轮有沿直线行驶的趋势。一方面,如果正后倾角大小适当,则可以确保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而且使转向轮在转向后能够回正;另一方面,正后倾角增加了转向阻力。因此,如果汽车配置了动力转向系统,则所允许采用的正后倾角要比单纯的手动转向系统大许多。 主销后倾角太小会使转向不稳定,并使车轮晃动。在极端的情况下,负后倾角与随之引起的车轮晃动会加剧前轮的杯状化磨损。如果主销后倾角左右不等,则汽车将会被拉

车轮定位基础知识解析

车轮定位基础知识 限度地延长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够最大,可以使汽车操纵起来更安全、乘坐更舒适,并能给车轮进行正确的定位 现代汽车转向和悬挂系统是立体几何学在工程实践中成功应用的范例之一。车轮定位整合了转向和悬挂系统的所有几何参数, 乘坐的舒适性以及最长的轮胎使用寿命。以便获得安全的操纵性、个定位参数:主销后倾5 前轮定位的含义是指由转向和悬挂系统部件之间形成的角度。一般来说,汽车维修工需要检查前轮的们束)。如果除了前轮定位外,还要进行四轮定位时,我角、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转向轴内倾角和转弯外倾角(转弯时前轮后必须同时检查汽车后轮外倾角和后轮前束。和汽车的推力角考虑进去。因此,在进行四轮定位时,还必需将延迟(滞转)角 性控与方向的可轮胎磨损而定位参数设置的不正确,轮胎的磨损就不均衡,前束角和转弯外倾角本身都会导致轮胎的磨损。如果这些车轮外倾角、车轮倾角当然也与轮胎磨损有关。主销后倾角和延迟向轴内的多。因为外倾角和转向轴内倾角相关,因此,转且要比正常情况磨损快 (滞转)角一般不会加剧轮胎的磨损,除非它们严重地偏离技术规范值。所有的定位角都是方向控制角,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够影 可控性。响汽车的转向特性和方向 在解决汽车操纵性、乘坐舒适性和振动方面的问题之前,首先应了解每一个车轮定位角的意义,以及所有车轮定位角是如何协 。断工作之前,我们都应了解一下系统的工作原理同工作的。在进行系统诊 倾主销后 所示)。如果转向轴向后倾斜,1 角来度量的(如图主销后倾是指从汽车的侧面看时每个前轮转向轴的倾斜,倾斜程度是用后倾 即上端的球形接头或支杆安装点在下端的球形接头后面,则后倾角就是正的;如果转向轴向前倾斜,则后倾角就是负的。后轮不必 检测后倾角。的趋势。一方面,如果正行驶主销后倾角影响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转向轮的回正功能。正后倾角比较大,则前轮有沿直线 ,正;另一方面,正后倾角增加了转向阻力。因此能够回确保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而且使转向轮在转向后以后倾角大小适当,则可 统大许多。转向系如果汽车配置了动力转向系统,则所允许采用的正后倾角要比单纯的手动会加剧前轮的杯状化磨损。晃动。在极端的情况下,负后倾角与随之引起的车轮主销后倾角太小会使转向不稳定,

四轮定位各参数对汽车的影响

四轮定位各参数对汽车的影响 [2011-11-8] 前束对汽车的影响 前束的作用是为了消除因为车轮外倾会使车轮产生滚动伴随滑动从而引起车轮的磨损。在一辆前轮驱动的汽车中,前驱动轴的驱动力有使前轮增大前束的趋势,因此汽车制造厂通常在这类车辆的前轮上设定较小的负前束。 在后轮驱动的汽车中,路表面的前轮摩擦使汽车在行驶时车轮趋向负前束的位置,在这类车中,制造商通常在前轮上有较小的前束设置。车辆在停放时,将前轮调节为小的前束或负前束。这样行驶时,车辆将变为平行,转向杆系总是有微小的横向运动。在行驶时,作用在前轮上的力将趋向于压缩或拉伸转向杆件, 至于是拉伸还是压缩取决于转向杆系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 不正确的前束调节将导致车轮胎磨损加剧并导致轮胎失效、撞车事故以及人员受伤。过大的负前束导致胎面凸起的内侧磨损以及外侧形成锐利的羽毛状边缘。如果出现过大的前束,胎面的磨损状况刚好相反。 磨损的转向杆件会使前束设置不正确及不稳定.如果前悬架弹簧减弱,前悬架高度降低,这时转向摇臂及摇杆随底盘向下移动,这使转向横杆移到一个更加水平的位置并趋向于使梯形臂向外移动从而减少前轮前束。 后轮前束的调整不当时会使推力线离开几何中心线从而导致转向拉力以及胎面磨损。如果左后轮负前束过大,推力线会移向几何中心线左侧,转向拉力就向右;而当推力线移向几何中心线右侧时,转向拉力则向左。 外倾角对汽车的影响 外倾的作用是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抵消弹性变形可能产生的车轮内倾,还可以在轮毂上产生向内的轴向力从而减轻外轴承和锁紧螺母的负荷。车辆在高速行驶急转弯时,离心力促使车辆向转向圆外侧移动,在这种情况下, 车辆较多的重量转移到转向外侧的车轮上,因而弯道外侧的前悬架受压向下移而内侧向上提高。这时,内侧轮的正外倾角减少而轮内边缘得以与路面较好的接触以阻止侧向打滑;同时,外侧车轮向正外倾角更大的方向倾斜,这使车轮外缘得以与路面较好地附着以阻止侧滑,但经常高速转向易使胎冠边缘磨损。 外倾角可视为轮胎磨损的定位角度之一。当前轮依制造厂规定的外倾角调好之后,在平

四轮定位角度详解

晚四轮定位角度详解 何谓四轮定位 为了使汽车保持稳定行驶、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必须用悬挂系统保证车身、车轮与地面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为了确保这三者之间应该具有的一定相互位置关系称之为“四轮定位”。 由于各汽车生产厂家对四轮定位原理设计的不同、制造的不同,使得各轮的各种倾角和束值就各有不同,并且有可调部分和不可调部分之区别。做四轮定位就是通过四轮定位仪,检测出被测车辆的各轮倾角和束值是否符合原厂标准,如不符合可做随机调整。 四轮定位的相关因素有: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束角、包容角、推力角、退缩角及摩擦半径等。 外倾角(CAMBER) 从前后方向看车轮时,轮胎并非垂直安装,而且稍微倒呈现“八” 字型张开,称为“负外倾角”,而朝反方向张开时,称“正外倾角” 由于车轮有外倾角,在车辆满载时会使车轮垂直于地面,一方面可以改善车轮外轴承受力的情况,另一方面与路面的横面的拱形相适应。 使用斜线轮胎的鼎盛时期,由于轮胎倾斜触地便于方向盘操作,所以 外倾角设得比较大。现在汽车一般将外倾角设得小,接近垂直。汽车使用扁平子午线轮胎不断普及,由于子午线轮胎的特性(轮胎花纹刚性大,外轮面宽)若设定大的外倾角会使轮胎偏磨,降低轮胎摩擦力。 还由于助力转向机构的不断使用,也使倾角不断缩少。尽管如此,设定小许的外倾角可对车轴的车轮轴承施加适当的横推力。 汽车在设定外倾角时,汽车生产厂家会根据不同的类型设计不同的车轮外倾角。一正一负的外倾角导致汽车跑偏,外倾太大或太小(即正数或负数太大或太小)都可造成轮胎过早磨损,车轮轴承过早损坏。

当汽车转向时,由于正的外倾角作用,外侧悬挂有向上抬离的趋势, 当车轮回到直线方向时,汽车的重量压在转向轴上,帮助车轮回正。 负外倾角在转弯时防止轮胎侧滑,同时也增加了转向阻力。大多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都设计成正的外倾角,但很多赛车和一些高性能的跑车则采用负外倾角。 外倾角一般为正1°左右;车轮外倾过大时会引起轮胎及方向朝 外倾角大的一边跑偏,所以两边外倾相差不超过0.5。为好。外倾角的调整根据各车型各有不同,调整方法也有不同。主要调整方法有: 调整垫片、大梁槽孔、不同心凸轮、偏心球头、上控制臂的调整、下控制臂的调整等。 主销内倾角(SAI) 又称大王销;上形球接头到轮胎地面中心点和地面垂直线间的角度。一般内倾角不大于80,在设计转向节时就已经设定,绝大部分内倾角均不能调整。但通过内倾、外倾及包容角的变化,能帮助我们判断转向节及悬挂系统主要的部件是否良好。 它的作用是驾驶方向稳定性和车身重量着力点位置。 主销后倾角(CASTER) 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 称为主销后倾角。主销轴线向后倾斜时后倾角为正值,向前倾斜为负值。它能使方向盘在转向后自动回正。后倾角的角度不会影响轮胎磨损。 设置主销后倾角后,主销中心线的接地点与车轮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之间产生距离(称作主销纵倾移距,与自行车的前叉梁向后倾斜的原理相同),使车轮的接地点位于转向主销延长线的后端,车轮就靠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被向后拉,使车轮的方向自然朝向行驶的方向。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主销后倾角的纵倾移距过大,会使方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的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

车轮定位参数的概念

车轮定位参数的概念 车轮定位角度是存在于悬架系统和各活动机件间的相对角度,保持正确的车轮定位角度可确保车辆直线行驶,改善车辆的转向性能,确保转向系统自动回正,避免轴承因受力不当而受损失去精度,还可以保证轮胎与地面紧密接合,减少轮胎磨损、悬架系统磨损以及降低油耗等。 汽车悬架系统主要定位角度包括:车轮外倾、车轮前束、主销后倾、主销倾、推力角等。 1.车轮外倾在过车轮轴线且垂直于车辆支承平面的平面,车轮轴线与水平线之间所夹锐角。如图1所示,即由车前看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为负。其角度的不同能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直接影响轮胎的磨损状况。并改变了车重在车轴上的受力分布,避免轴承产生异常磨损。此外,外倾角的存在可用来抵消车身载重后,悬架系统机件变形所产生的角度变化。外倾角的存在也会影响车的行进向,因此左右轮的外倾角必须相等,在受力互相平衡的情况下不致影响车辆的直线行驶,再与车轮前束配合,使车轮直线行驶并避免轮胎磨损不均。四轮定位仪测量车轮外倾角的围为 ±10°。

图1 主销倾及车轮外倾 2.车轮前束车轮前束如图2所示,同一轴两端车轮轮辋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端点为等腰梯形的顶点,等腰梯形前后底边长度之差为前束。当梯形前底边小于后底边时,前束为正,反之则为负。车轮的水平直径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前束角。由于车轮外倾及路面阻力使前轮有向两侧开做滚锥运动的趋势但受车轴约束,不能向外滚动,导致车轮边滚边滑,增加了磨损,通过前束可使车轮在每瞬间的滚动向都接近于正前,减轻了轮毂外轴承的压力和轮胎的磨损。四轮定位仪测量车轮前束角的围为±6°。

图2 车轮前束 3.主销后倾主销后倾如图3所示,过车轮中心的铅垂线和真实或假想的转向主销轴线在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投影线所夹锐角为主销后倾角,向前为负,向后为正。主销后倾角的存在可使车轮转向轴线与路面的交点在轮胎接地点的前,可利用路面对轮胎的阻力产生绕主销轴线的回正力矩,该力矩的向正好与车轮偏转向相反,使车辆保持直线行驶。后倾角越大车辆的直线行驶性越好,转向后向盘的回复性也越好,但主销后倾角过大会使转向变得沉重,驾驶员容易疲劳;主销后倾角过小,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容易发生前轮摆振,转向盘摇摆不定,转向后转向盘自动回正能力变弱,驾驶员会失去路感;当

汽车车轮定位基本知识详解(图)

汽车车轮定位基本知识详解(图) (一)基本常识 1、什么是汽车的车轮定位 现代汽车的车轮定位是指车轮、悬架系统元件以及转向系统元件,安装到车架(或车身)上的几何角度与尺寸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汽车的磨损和油耗。 2、四轮定位维修的好处 (1)增加行驶安全 (2)直行时方向盘正直 (3)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 (4)减少汽油消耗 (5)减少轮胎磨损 (6)维持直线行车 (7)增加驾驶控制感 (8)降低悬挂配件磨损 3、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四轮定位 (1)每行驶10000公里或六个月后 (2)直线行驶时车子往左或往右拉 (3)直行时需要紧握方向盘 (4)直行时方向盘不正 (5)感觉车身会漂浮或摇摆不定 (6)前轮或后轮单轮磨损 (7)安装新的轮胎后 (8)碰撞事故维修后 (9)换装新的悬挂或转向有关配件后 (10)新车每行驶3000公里后 (二)主要技术参数及其作用 在GB/3730.3-92《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中,它规定了关于车轮定位有关参数的定义,考虑了有些汽车车桥无主销的结构;注意了有关零件和几何要素(面、线、点)相对位置的空间性;淡化了前束、外倾、后倾等参数的单一方向性;明确了前束测量的具体位置,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前轮定位的作用和取值范围也有较大的变化。 (a)主要定位参数 1.前束(Toe):从汽车的正上方向下看,由轮胎的中心线与汽车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前束角。轮胎中心线前端向内收束的角度为正前束角,反之为负前束角。总前束值等于两个车轮的前束值之和,即两个车轮轴线之间的夹角。 图示1

前束的作用是消除车轮外倾造成的不良后果.车轮外倾使前轮有向两侧张开的趋势,由于受车桥约束,不能向外滚开,导致车轮边滚边滑,增加了磨损,有了前束后可使车轮在每瞬间的滚动方向都接近于正前方,减轻了轮毂外轴承的压力和轮胎的磨损。 2、外倾(Camber):从汽车正前方看,汽车车轮的顶端向内或向外倾斜一个角度,称为车轮的外倾。通常情况下汽车的侧倾角为外倾。用偏离垂直线所倾斜的角度来表示,如果顶端向外倾斜则称为正外倾角,如果向内倾斜则称为负外倾角。 图示2 侧倾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汽车直线行驶的安全性。当具有外倾角时,可使车轮在转向时偏移量减小,所以能减少转向力;另外,由于主销外倾,在垂直载荷作用下产生一施加于轴心上的分力,使车轮向内压在轴承上,以防止车轮甩脱。 3、主销后倾角(Kingpincasterangle):从汽车的侧面看,主销轴线(或车轮转向轴线)从垂直方向向后或向前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销后倾或前倾。在纵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主销后倾角。向垂线后面倾斜的角度称为正后倾角,向前倾斜的角度称为负后倾角。通常汽车行驶过程中,主销后倾角应为正值。主销后倾角的获得一般是在安装时,通过悬架元件相互位置来保证的。

四轮定位主要参数图解

车轮定位角度是存在于悬架系统和各活动机件间的相对角度,保持正确的车轮定位角度可确保车辆直线行驶,改善车辆的转向性能,确保转向系统自动回正,避免轴承因受力不当而受损失去精度,还可以保证轮胎与地面紧密接合,减少轮胎磨损、悬架系统磨损以及降低油耗等。 汽车悬架系统主要定位角度包括:车轮外倾、车轮前束、主销后倾、主销内倾、推力角等。 图A 主销内倾及车轮外倾 1.车轮外倾:在过车轮轴线且垂直于车辆支承平面的平面内,车轮轴线与水平线之间所夹锐角。如图A所示,即由车前方看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内为负。其角度的不同能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直接影响轮胎的磨损状况。并改变了车重在车轴上的受力分布,避免轴承产生异常磨损。此外,外倾角的存在可用来抵消车身载重后,悬架系统机件变形所产生的角度变化。外倾角的存在也会影响车的行进方向,因此左右轮的外倾角必须相等,在受力互相平衡的情况下不致影响车辆的直线行驶,再与车轮前束配合,使车轮直线行驶并避免轮胎磨损不均。四轮定位仪测量车轮外倾角的范围为±10°。 图B 车轮前束 2.车轮前束:车轮前束如图B所示,同一轴两端车轮轮辋内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端点为等腰梯形的顶点,等腰梯形前后底边长度之差为前束。当梯形前底边小于后底边时,前束为正,反之则为负。车轮的水平直径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前束角。由于车轮外倾及路面阻力使前轮有向两侧张开做滚锥运动的趋势但受车轴约束,不能

向外滚动,导致车轮边滚边滑,增加了磨损,通过前束可使车轮在每瞬间的滚动方向都接近于正前方,减轻了轮毂外轴承的压力和轮胎的磨损。四轮定位仪测量车轮前束角的范围为±6°。 图C 主销后倾 3.主销后倾:主销后倾如图C所示,过车轮中心的铅垂线和真实或假想的转向主销轴线在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投影线所夹锐角为主销后倾角,向前为负,向后为正。主销后倾角的存在可使车轮转向轴线与地面的交点在轮胎接地点的前方,可利用地面对轮胎的阻力产生绕主销轴线的回正力矩,该力矩的方向正好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使车辆保持直线行驶。后倾角越大车辆的直线行驶性越好,转向后方向盘的回复性也越好,但主销后倾角过大会使转向变得沉重,驾驶员容易疲劳;主销后倾角过小,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容易发生前轮摆振,转向盘摇摆不定,转向后转向盘自动回正能力变弱,驾驶员会失去路感;当左右轮主销后倾角不等时,车辆直线行驶时会引起跑偏,驾驶员不敢放松转向盘,难于操纵或极易引起驾驶员疲劳。四轮定位仪测量主销后倾角的范围为±15°。 4.主销内倾:主销内倾如图A所示,定义为在同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和车辆支承平面的平面内,由真实的或假想的转向主销的轴线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与车辆支承平面的垂线所构成的锐角。主销内倾角的作用,是使车轮在受外力偏离直线行驶时,前轮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正。另外,主销内倾角还可减少前轮传至转向机构上的冲击,并使转向轻便,但内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会使轮胎磨损加快。主销内倾角越大前轮自动回正的作用就越强烈,但转向时也越费力,轮胎磨损增大;反之,角度越小前轮自动回正的作用就越弱。四轮定位仪测量主销内倾 角的范围为±20°。 图D 推力角 5.推力角:推力角如图D所示,车辆在俯视平面内纵向轴线和推力线(是一条假想的线,从后轴中心向前延伸,由两后轮共同确定的后轴行驶方向线)的夹角。推力线相对纵向轴线向左侧偏斜为正,向右侧偏斜为负。运行状况良好的汽车是不应该有推力角的,但由于后轴胶套磨损等原因,会使后轴推力线偏斜,后轮沿推力线产生沿汽车质心的力矩,使汽车跑偏,因此推力角的存在是汽车跑偏的一个重要原因。四轮定位仪测量推力角的范围为±6°

车轮定位参数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一)

车轮定位参数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一) 摘要:由于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对汽车安全影响越来越重要,汽车不仅具有四轮定位,有些高速客车和高级轿车还具有后轮外倾角和前轮前倾等参数,这些定位参数变化会使汽车操纵稳定性恶化。 关键词:定位参数;行驶性能;影响 1车轮主要定位参数及作用 车轮定位要素主要包括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转向轴线内倾角(转向主销内倾角),车轮摆动角(前束)等。 (1)外倾角:前轮安装在车桥上时,其旋转平面向外倾,这种现象称为车轮外倾。车轮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车轮外倾角。其作用是提高车轮工作的安全性与转向操纵的轻便性,由于主销与衬套之间,轮毂与轴承等处都存在着装配间隙,空载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路面,而满载时上述间隙将发生变化,车桥内倾将使路面对车轮垂直反作用的轴向分力压向轮毂外端的小轴承,使该轴承及其锁紧螺母而使车轮脱出,为此,安装车轮时要预先留有一定的外倾角,以防止上述不良影响。 (2)主销后倾角:主销装在前轴上,其上端向后倾斜,这种现象叫做主销后倾,在纵向垂直平面内,垂线与主销轴线之间的夹角,叫主销后倾角。 主销后倾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并使汽车转向后,转向轮有自动回正功能。当车轮向左转动时由于主销后倾角的作用使左侧转向节向下压,由于转向节与车轮接地距离不变,实际上左侧车身略向上提升。在车身自重的作用下,迫使转向节向上提升,回到原来的向前方行驶的位置。这样可使车轮复位及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果后倾角是正的,当前轮转向时,车辆内侧会向下降,结果底盘将会升高。因此会增加负荷至转向节,如果两轮的后倾角相同,车辆转向后会回到正前方。增加正的后倾角角度则可增加转向盘的稳定性,但是转向时力量会变大;减少正的后倾角则转向盘的稳定性降低,但是转向时力量会变轻。(3)主销内倾角:从车子的前方看转向轴线与地面铅垂线所形成的角度称为主销内倾角。主销内倾角的作用是减少转向操纵力。也就是将轮胎转动所需力矩减到最少,同时减少回跳和跑偏现象。转向轴线的内倾角同转向轴线的后倾角一样,使车辆完成转向时具有“自动回正”的功能,用以改善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4)车轮前束:车轮前束是从车辆的前方看,在两轮轴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左右轮胎中心线的前端和后端距离之差值。前束的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采用正外倾角的前轮,使车轮顶部朝外倾斜,当车辆向前行驶时,车轮要朝外侧滚动,从而产生侧滑会造成轮胎磨损。所以,前束作用是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 2车轮定位不准确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 (1)车轮外倾的影响。 不管采用正外倾角或负外倾角,由于车轮内侧和外侧转动半径不一致而车轮转速相同必然造成车轮内、外磨损不均。主销后倾角过大时,转向沉重驾驶员容易疲劳;主销后倾角过小时,在汽车直线行驶时,容易发生前轮摆振,转向盘摇摆不定,转向盘自动回正能力变弱,驾驶员不敢放松转向盘,难于操纵或极易引起驾驶员疲劳等等。 在现代汽车中,由于悬架和车桥比过去的坚固,加上路面平坦。所以,采用正外倾角的车辆越来越少。而采用零倾角的车或负外倾角的车越来越多。以改善转弯时的稳定性和行驶时的平顺性。在负外倾角的车辆转弯时外侧角减小,车辆倾斜度也相应减小。小轿车高速转向时,离心力增大,车身向外倾斜加大,产生了更大的正外倾,使外侧悬架超负载加剧了外侧轮胎的变形。外侧轮胎与地面接触处的内外滚动半径不同,外侧小于内侧,这不仅加剧了轮胎磨损,也会使转向性能降低。所以现代轿车车轮外倾角减小甚至为负值可使内外侧滚动半径近似相等使轮胎的内外侧磨损均匀还提高了车身的横向稳定性。

悬架 汽车车轮的定位参数解析

主销后倾:Kingpin Caster 主销(Kingpin),是传统汽车上转向轮转向时的回转中心,是一根较粗的销轴。现在,许多独立悬架的汽车已经没有主销了。但在车轮定位中,仍然沿用主销这个名词,把它作为转向轮的转向轴线的代名词,认为转向轮在转向时,是以主销为轴线向左右转动的。 所谓主销后倾,是将主销(即转向轴线)的上端略向后倾斜。从汽车的侧面看去,主销轴线与通过前轮中心的垂线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即主销后倾角。 作用:主销后倾的作用是增加汽车直线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在转向后使前轮自动回正。作用原理:由于主销后倾,主销(即转向轴线)与地面的交点位于车轮接地点的前面。这时,车轮因受到地面的阻力,总是被主销拖着前进。这样,就能保持行驶方向的稳定。当汽车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地面对车轮的侧向反力作用在主销的后面, 由前悬架在车架上的安装位置来保证。现代轿车由于采用低压宽幅子午线轮胎,高速行驶时轮胎的变形加大,接地点后移,因此主销后倾角可以减小,甚至为负值(变成主销前倾),以避免由于回正力矩过大而造成前轮摆振。 主销后倾与主销内倾区别:主销后倾如图所示,过车轮中心的铅垂线和真实或假想的转向主销轴线在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投影线所夹锐角为主销后倾角,向前为负,向后为正。

主销后倾:主销后倾角的存在可使车轮转向轴线与路面的交点 正力矩,该力矩的方向正好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使车辆保持直线行驶。后倾角越大车辆的直线行驶性越好,转向后方向盘的回复性也越好,但主销后倾角过大会使转向变得沉重,驾驶员容易疲劳;主销后倾角过小,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容易发生前轮摆振,转向盘摇摆不定,转向后转向盘自动回正能力变弱,驾驶员会失去路感;当左右轮主销后倾角不等时,车辆直线行驶时会引起跑偏,驾驶员不敢放松转向盘,难于操纵或极易引起驾驶员疲劳。四轮定位仪测量主销后倾角的范围为±15°。

四轮定位的意义

四轮定位的意义 四轮定位角度是存在于悬吊系统和各活动机件间的相对角度,保持正确的四轮定位角度可确保车辆的直进性及操控性,改善车辆的转向性并确保转向系统之回复性,避免轴承不当受力而受损及失去精度。更可确保轮胎与地面紧密接合,减少轮胎不当之磨耗及吃胎,确保转弯时的稳定性。 一.四轮定位的意义 汽车悬吊系统主要的定位角度包括了:外倾角(Camber),后倾角(Castor),束角(Toe),内倾角(K.P.I.),转向时的前展(Toe-out on Turn)等。其意义分述如下: 1.外倾角(Camber):定义为由车前方看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内为负。其角度的不同能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及施力点,直接影响轮胎的抓地力及磨耗状况。并改变了车重在车轴上的受力分布,避免轴承产生异常磨损。此外,外倾角的存在可用来抵消车身荷重后,悬吊系统机件变形及活动面间隙所产生的角度变化。外倾角的存在也会影响车子的行进方向,这正如摩托车可利用倾斜车身来转弯,因此左右轮的外倾角必须相等,在力的平衡下不致影想车子的直进性,再与束角(Toe)配合,提高直进稳定性及避免轮胎耗不均。增加负的外倾角需配合增加Toe-out;增加正的外倾角则需配合增加Toe-in。 2.内倾角(K.P.I.):定义为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有了内倾角可使车重平均分布在轴承之上,保护轴承不易受损,并使转向力平均,转向轻盈。反之,若内倾角为0,则车重和地面的反作用力会在车轴产生很大的横向切应力,易使车轴受损,转向也会变得沉重无比。此外,内倾角也是前轮转向后回正力的来源。内倾角在车辆悬吊设计之初就已设定好,通常是不可调整的。 3.束角(Toe):定义为由上方看左右两个轮胎所成的角度,向内为Toe-in,向外为Toe-out。束角的功用在于补偿轮胎因外倾角及路面阻力所导致向内或向外滚动的趋势,确保车子的直进性。Toe-in会造成转向不足,Toe-out则会增大转向过度的趋势。 4.后倾角(Caster):定义为由车侧看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夹角,向前为负,向后为正。后倾角的存在可使转向轴线与路面的交会点在轮胎接地点的前方,可利用路面对轮胎的阻力让车子保持直进,其原理就如购物推车的前轮会自动转至你施力的方向并保持直进一般。后倾角越大车子的直进性越好,转向后方向盘的回复性也越好,但却会使转向变得沈重。一般车子的后倾角大约在1~2度之间。 5.转向时前展(Toe-out on Turn):定义为转向时两前轮转向角度之差。过弯时弯内轮所转的角度通常大于弯外轮,相差在2 度左右,其目的是在过弯时使车子能以后轴延伸线的瞬时中心为圆心顺利过弯。此外当弯内轮转角较大时,阻力也较大,阻力的不同可使车子偏向阻力大的一方使转向容易(请想像坦克车的转弯方式)。 6.Off-set :Off-set定义为轮圈的接合面(Mounting Surface)和轮圈中心(Center of Rim)的距离,往外侧方向的为正(Positive Offset),往轮圈内侧的为负(Negative Offset)。改变轮圈的Offset会改变车子的轮距,而轮距是指轮胎中心线间的距离,因此若只是单纯

汽车车轮定位检测经典课件

汽车车轮定位检测经典课件 一、转向轮定位值检测的必要性与国标的有关规定 机动车转向轮的定位值(包括转向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转向轮前束等四个参数)是评价机动车的操纵性和直线行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前轮定位值正确能使汽车的操纵性保持稳定。如果前轮定位不正常;不仅会引起转向沉重,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汽车的行驶不稳定,不能保持直线行驶、车轮失去自动回正作用,而造成汽车操纵失准,有导致事故的危险,而且还会加剧转向机构和转向轮胎的磨损,燃油消耗量增加,动力性能下降等许多不利因素。为此,机动车转向轮定位值是安全检测中的重点检测项目之一。 在《技术条件》中,对机动车有关转向轮定位值的检测作了如下的规定: ①机动车转向轮转向后应有自动回正能力,以保持机动车稳定的直线行驶。 ②机动车前轮定位值应符合该车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③用侧滑仪检验前轮的侧滑量,其值不得超过5m/km。 转向轮定位值的室内台架检测,常在静态的车轮定位仪或动态的侧滑试验台上进行。 二、转向轮定位与转向轮侧滑 (一)转向轮定位 现代汽车都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就是:汽车的转向轮有自动回正的能力,即汽车

在行驶中,其转向轮如偶然受到外力(如碰到石块等)作用或方向盘稍作转动而偏离直线行驶时,有自动回复到直线行驶的能力。或者当汽车转向后,只要手一松开转向盘后,转向轮有迅速回至直线行驶的能力。 汽车转向轮能自动回正的原因,就在于转向主销它不是垂直安装在转向节上的。以上端而论,它既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主销后倾),还向内倾斜一定角度(主销内倾),就是这两个角度保证了转向轮有自动回正的能力。 除上述两个角度以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外,转向轮安装后也不是垂直于地面的,而是向外倾斜一定的角度(转向轮外倾)。同时,两转向轮安装好后,其中心面也不是平行的,而是两轮胎前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小于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转向轮前束),即成“八”字形状。 以上各定位参数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把它们合起来统称为转向轮定位。 各种车型的转向轮定位值,各汽车制造厂均有规定。表3-18列出几种常见汽车的转向轮定位值。 几种常见汽车的转向轮定位值表

汽车检测的基础知识练习题知识讲解

项目一汽车检测的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1、表征汽车技术状况的参数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 是。 2、汽车检测可分为和。 3、汽车诊断方法分为和。 4、、、是从事汽车检测诊断工作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5、汽车诊断参数包括、和。 6、汽车诊断参数标准可分为、、、。 7、诊断周期是汽车诊断的间隔期,以或表示。 8、制定最佳诊断周期应考虑的因素有、、。 9、诊断参数标准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0、检测诊断系统通常是由、、、组成。 11、智能检测系统通常由、、、、打 印机和电源等组成。 12、汽车技术状况可分为、两种。 三.判断题。 1.汽车诊断是指在不解体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 ) 2. 汽车的技术状况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会越来越好。( ) 3. 人工经验诊断法,诊断人员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 ( ) 4. 人工经验诊断法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 5. 安全环保检测比综合性能检测更为重要。( ) 6. 工作过程参数在发动机不工作时是无法测量的。( ) 7. 伴随过程参数在发动机不工作时是可以测量的。( ) 8. 诊断参数越精确越好。( ) 9. 当诊断参数测量值处于初始值范围时,表明诊断对象技术状况良好。( ) 10. 当诊断参数测量值处于极限值范围时,表明诊断对象技术状况变差,但还可以继续使用。( ) 11. 智能检测系统具有自动零位校准和自动精度校准。( ) 12. 检测设备在使用前通常要进行预热。( ) 四.选择题。 1. 发动机异响参数属于()。

A.工作过程参数 B.伴随过程参数 C.几何尺寸参数 D.综合参数 2. 发动机功率参数属于()。 A.工作过程参数 B.伴随过程参数 C.几何尺寸参数 D.综合参数 3. 汽车技术状况严重恶化,必须进行修理,说明诊断参数值已达到()。 A.初始值B.许用值 C.极限值 D.检测值4. 检测系统的输入装置是()。 A.传感器 B.变换及测量装置 C.记录与显示装置 D.数据处理装置 5. 模数转换器是()。 A.I/O B.ROM C.ECU D.A/D 6. 多次测得同一诊断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这是诊断参数的()。 A.灵敏性B.稳定性 C.信息性 D.经济性五.简答题。 1. 汽车技术状况变差的主要外观症状是什么? 2. 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是什么? 4. 汽车诊断参数包括哪几种参数? 5. 汽车诊断参数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 制定最佳诊断周期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8. 常用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项目一汽车检测与诊断基础知识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1、结构参数技术状况参数。 2、安全环保检测综合性能检测。 3、直观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 4、诊断参数诊断参数标准最佳诊断周期。 5、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几何尺寸参数。 6、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7、行驶里程使用时间。 8、汽车技术状况汽车使用条件经济性。 9、初始值许用值极限值。 10、传感器变换及测量装置记录与显示装置数据处理装置。

车轮定位参数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

车轮定位参数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 由于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对汽车安全影响越来越重要,汽车不仅具有四轮定位,有些高速客车和高级轿车还具有后轮外倾角和前轮前倾等参数,这些定位参数变化会使汽车操纵稳定性恶化。 标签:定位参数;行驶性能;影响 1车轮主要定位参数及作用 车轮定位要素主要包括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转向轴线内倾角(转向主销内倾角),车轮摆动角(前束)等。 (1)外倾角:前轮安装在车桥上时,其旋转平面向外倾,这种现象称为车轮外倾。车轮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车轮外倾角。其作用是提高车轮工作的安全性与转向操纵的轻便性,由于主销与衬套之间,轮毂与轴承等处都存在着装配间隙,空载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路面,而满载时上述间隙将发生变化,车桥内倾将使路面对车轮垂直反作用的轴向分力压向轮毂外端的小轴承,使该轴承及其锁紧螺母而使车轮脱出,为此,安装车轮时要预先留有一定的外倾角,以防止上述不良影响。 (2)主销后倾角:主销装在前轴上,其上端向后倾斜,这种现象叫做主销后倾,在纵向垂直平面内,垂线与主销轴线之间的夹角,叫主销后倾角。 主销后倾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并使汽车转向后,转向轮有自动回正功能。当车轮向左转动时由于主销后倾角的作用使左侧转向节向下压,由于转向节与车轮接地距离不变,实际上左侧车身略向上提升。在车身自重的作用下,迫使转向节向上提升,回到原来的向前方行驶的位置。这样可使车轮复位及提高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果后倾角是正的,当前轮转向时,车辆内侧会向下降,结果底盘将会升高。因此会增加负荷至转向节,如果两轮的后倾角相同,车辆转向后会回到正前方。增加正的后倾角角度则可增加转向盘的稳定性,但是转向时力量会变大;减少正的后倾角则转向盘的稳定性降低,但是转向时力量会变轻。 (3)主销内倾角:从车子的前方看转向轴线与地面铅垂线所形成的角度称为主销内倾角。主销内倾角的作用是减少转向操纵力。也就是将轮胎转动所需力矩减到最少,同时减少回跳和跑偏现象。转向轴线的内倾角同转向轴线的后倾角一样,使车辆完成转向时具有“自动回正”的功能,用以改善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4)车轮前束:车轮前束是从车辆的前方看,在两轮轴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左右轮胎中心线的前端和后端距离之差值。前束的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采用正外倾角的前轮,使车轮顶部朝外倾斜,当车辆向前行

FSC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简析

悬挂调校浅析 - [技术] Tag:suspension alignment toe caster camber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s://www.360docs.net/doc/3910865636.html,/logs/40724203.html Pointed the Right Way 文/John Hagerman 原文刊载于《Grassroots Motorsports》 何谓外倾角,后倾角和前束 Camber, Caster and Toe: What Do They Mean? 车轮的3个主要定位参数分别为前束(Toe),车轮外倾角(Camber)和主销后倾角(Caster)。多数车迷对这些名词和其设定的具体内容都耳熟能详,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特定情况下某些特殊设定的目的何在,以及这些设定将对车子的性能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从基础层面上浅析悬挂调校。 前束 Understanding Toe 从车体正上方向下观察,若左右两个车轮的前端略微向内聚拢,这对车轮即为内束(Toe in)。反之若两车轮前端呈向外发散状,则称之为外束(Toe out)。前束的大小可由车轮相对车身纵面的偏转角度进行度量,或者更通俗地讲,前束即车轮前后端的间距差,前束的设定主要影响以下3方面的性能:轮胎磨损,直线稳定性和入弯时的操控特性。 通常来讲当车子直线行驶时,只有让左右两车轮平行指向前方才能将轮胎磨损和动力损耗降至最低。但由于车轮通常会沿相对其轨迹的方向运动,因此过多的内束和外束都会导致轮胎偏磨。过多的内束将加速轮胎外边缘的磨损,而反之过多的外束将引起轮胎内边缘的磨损。 既然零前束能够实现最低的轮胎磨损和动力损耗,那为何还要为前束设定角度呢?因为前束的设定对方向稳定性(Directional Stability)有很大影响。其机械原理如上图所示。当方向盘置于中间位置时,内束将使车轮倾向于沿彼此交叉的车轮轨迹运动。这样左右车轮将彼此干涉,不会产生转向效果。 当一侧车轮受到扰动,该车轮将会沿主销向后拉动。这同样会拉动另一个车轮,使其转向相同的方向。在扰动非常小的情况下,受干扰的车轮只会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或许这会使车轮沿直线运动而非获得一个

车轮定位检测

车轮定位检测 一、转向轮定位值检测的必要性与国标的有关规定 机动车转向轮的定位值(包括转向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转向轮前束等四个参数)是评价机动车的操纵性和直线行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前轮定位值正确能使汽车的操纵性保持稳定。如果前轮定位不正常;不仅会引起转向沉重,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汽车的行驶不稳定,不能保持直线行驶、车轮失去自动回正作用,而造成汽车操纵失准,有导致事故的危险,而且还会加剧转向机构和转向轮胎的磨损,燃油消耗量增加,动力性能下降等许多不利因素。为此,机动车转向轮定位值是安全检测中的重点检测项目之一。 在《技术条件》中,对机动车有关转向轮定位值的检测作了如下的规定: ①机动车转向轮转向后应有自动回正能力,以保持机动车稳定的直线行驶。 ②机动车前轮定位值应符合该车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③用侧滑仪检验前轮的侧滑量,其值不得超过5m/km。 转向轮定位值的室内台架检测,常在静态的车轮定位仪或动态的侧滑试验台上进行。 二、转向轮定位与转向轮侧滑 (一)转向轮定位 现代汽车都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就是:汽车的转向轮有自动回正的能力,即汽车在行驶中,其转向轮如偶然受到外力(如碰到石块等)作用或方向盘稍作转动而偏离直线行驶时,有自动回复到直线行驶的能力。或者当汽车转向后,只要手一松开转向盘后,转向轮有迅速回至直线行驶的能力。 汽车转向轮能自动回正的原因,就在于转向主销它不是垂直安装在转向节上的。以上端而论,它既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主销后倾),还向内倾斜一定角度(主销内倾),就是这两个角度保证了转向轮有自动回正的能力。 除上述两个角度以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外,转向轮安装后也不是垂直于地面的,而是向外倾斜一定的角度(转向轮外倾)。同时,两转向轮安装好后,其中心面也不是平行的,而是两轮胎前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小于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转向轮前束),即成“八”字形状。 以上各定位参数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把它们合起来统称为转向轮定位。 各种车型的转向轮定位值,各汽车制造厂均有规定。表3-18列出几种常见汽车的转向轮定位值。

四轮定位地相关全参数地基本概念

四轮定位基本概念 一、主销后倾角定义: 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转向时,车轮围绕其进行转向运动的转向轴)在几何中心线方向,向前或向后倾斜的角度。向前倾斜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功能:影响转向稳定性及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主销后倾角的影响: 症状判断: 1、主销后倾角太小造成不稳定: 2、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3、车速高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4、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 5、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40′(0.67°)时车辆容易出现跑偏,跑偏方向朝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若主销向前顷不叫主销前顷角,叫主销后倾角为负值。

主销倾角定义: 由车辆前方观察,转向轴线与铅垂线所成的夹角。主销倾角对绝 大多数的车辆来说都是不可调整的角度。 主销倾角的作用: 使前轮自动回正,转向轻便,并减小汽车行驶时路面通过车轮传给转向机构的冲击力。

车轮外倾角定义: 轮胎的上沿偏向车辆侧(朝向引擎、负外倾角)或外侧的角度。车轮中心平面和垂直面的夹角,前轮在转向装置位于中心位置时测量,后轮在正前打直位置测量(四轮转向) 车轮外倾角功能: 调整车辆负载作用于轮胎的中心,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外倾角的影响: 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 (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的一侧跑偏。 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 (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正的轮胎外倾角 负的轮胎外倾角,不叫轮胎顷角 四、前束角 束角的定义: 从车辆后方看,左右轮胎垂直中心线与车轴等高水平中心线相交的两点距离与转到前方180度同一两点间距离的差值称为前束值。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总前束是由左右两个车轮的分前束角之和来计算的,是以车轮几何中心线为基准的;单独前束是指车辆中心线与单个车轮旋转平面间的夹角。 功能:降低轮胎磨损与滚动磨擦。

四轮定位参数

二.汽车四轮定位参数检测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电脑四轮定位仪的使用。 二、实验用仪器设备 1.四轮定位仪 图1 四轮定位仪 2.四柱举升机 图2 四柱举升机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测量汽车底盘的准备工作 1)校准转角盘和后滑板,根据轮距和轴距校准举升器宽度;2)将汽车驶上转角盘或滑板上,车轮要位于板子中间;

3)拉上手制动器,不让汽车滑动; 4)抽出转角盘或后滑板安全销,使汽车车轮处于自由状态; 5)检查车轮和轮胎尺寸,每个轮胎尺寸应相同,胎纹深度和胎压应符合要求。检查转向装置与轮轴间隙、,弹簧装置和减振器的状态; 6)安装好卡具后决定是否必须进行轮圈偏位补偿,这是依据轮圈类型和状态及所用卡具和卡具的固定方法来决定的; 7)根据制造商的标准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汽车测量; ——在前、后座或后行李箱中(例如宝马等)放入重物使汽车负重; ——根据定位仪所提供的标准,选择相应参考数据; ——用一牵引装置在测量的高度位置向下拉底盘(例如对标致汽车); 8)松开制动器,用力压下车身前部和后部,使弹簧减振装置恢复到中间位置; 9)安装制动器锁,锁定制动踏板。 2.偏心补偿 图3 偏心补偿界面 1)补偿的必要性 把测定传感器装配于轮辋上时,须保证传感器夹爪定位面与轮辋边缘贴紧夹牢,但因人为或轮辋变形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由此而产生的水平垂直及偏心误差,为修正或尽量减少这些误差带来对精度影响,设计了此项功能,目的在提高整机测量精度,(见图3)。2)使用方法 在进行补偿阶段前,先按下传感器Reset键,使各传感器电源处于开机状态。顺次进行补偿,没有特别的顺序,操作者可从任意传感器开始。 3)补偿作业顺序 a 2点补偿(180°旋转),3点补偿(120°旋转); b把夹具(CLAMP)旋转180°,然后按传感器的Reset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