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有详细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有详细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有详细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B.食盐水C.牛奶D.碘酒

2.下列制备溶胶的方法可行的是()

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H2SO4溶液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的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mLNa2SiO3溶液加入10mL1mol·L-1HCl 溶液中用力振荡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都可行

3.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能透过滤纸B.都呈红褐色

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D.都存在布朗运动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5.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

A.石灰石B.Ca(OH)2C.CaCO3D.CH4

7.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丁达尔效应B.可以通过滤纸

C.布朗运动D.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8、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碱的是()

A.Na2CO3B.CH3OH C.CH3CH2OH D.Cu(OH)2

9、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

10、土壤胶体颗粒带负电荷,因此土壤中施用含氮总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A.硫铵B.氯化铵C.碳铵D.硝酸铵

11.(2017·惠州高一检测)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科学研究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解析】选C。C2O3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SO2、NO均为氧化物。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铜、空气、水

B.生石灰、熟石灰、烧碱

C.氧气、干冰、浓硫酸

D.纯碱、水银、胆矾

【解析】选C。铜、氧气、水银(汞)属于单质,水、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烧碱(NaOH)、干冰(CO2)、纯碱(Na2CO3)、胆矾(CuSO4·5H2O)属于化合物,空气、浓硫酸属于混合物。

【易错提醒】干冰为C O2固体,属于化合物,浓硫酸中除硫酸外还有少量水,属于混合物。

1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①单质、③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解析】选C。因大圆圈表示纯净物,由图中②③④⑤包含关系可知②是化合物,①是单质。氧化物和碱均含氧元素,所以⑤是含氧化合物;③和④哪个是氧化物哪个是碱难以确定。

14.(2017·贵阳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解析】选D。A组中Na2SO3不是碱,SO2不是碱性氧化物;B组中NO不是酸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C组中CO2不是碱性氧化物;D组分类正确。

15.(2017·石家庄高一检测)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蒸馏水

B.稀硫酸

C.CuSO4溶液

D.蛋清溶液

【解析】选D。蒸馏水是纯液体,无丁达尔效应;稀硫酸、CuSO4溶液属于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蛋清溶液分散质大小为1~100 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方法规律】生活中常见的胶体有墨水、豆浆、淀粉溶液、蛋清溶液等。

1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据此可以把胶体、溶液和浊液区别开来

B.光束透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且同种胶体粒子吸附同种电荷【解析】选A。布朗运动并不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因此,无法利用布朗运动来区别胶体、溶液和浊液。

17.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性质在于()

A.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能用肉眼将胶体与溶液、浊液区别开来

C.均一、稳定、透明

D.分散质会因重力作用而沉降

【解析】选A。胶体和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用肉眼无法区别溶液与胶体,B项错误;虽然胶体没有溶液稳定,但也是比较稳定的,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沉淀,C项错误;浊液的分散质才会因重力而沉降,D项错误。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性质无关

C.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D.淀粉胶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适量AgNO3溶液除去

【解析】选C。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水不能称为分散系,A错误;豆浆里的蛋白质是胶体,遇电解质(盐卤)发生聚沉,B错误;胶体较稳定,静置不容易产生沉淀,属于介稳体系,C正确;胶体中的离子可通过渗析操作除去,D项的操作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错误。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

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解析】选D。溶液与浊液不会发生丁达尔效应,A错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B、C错误。

20.(2017·宁波高一检测)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液体

C.混合物

D.都有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C。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均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C正确;悬浊液、乳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形成沉淀或分层,A错误;悬浊液、乳浊液均是不透明的液体,溶液和胶体是透明的液体,B错误;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D错误。

21.(2017·贵阳高一检测)下列性质既可能是胶体所具有的,也可能是溶液所具有的是()

A.光线照射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加入少量稀硫酸立即产生沉淀

C.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

D.装入半透膜袋中并将其浸入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袋内外均含分散质粒子

【解析】选B 。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不是溶液的性质,A 错误;稀硫酸可以使胶体发生聚沉,也可以和钡盐溶液反应生成BaSO 4沉淀,B 正确;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C 错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22.(16分)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______(填“>”或“<”)100nm ,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______(填“>”或“<”)1nm ,而胶体颗粒的直径介于______之间。 23.(12分)已知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胶粒吸附多余Fe 3+

生成的。现将氢氧化铁固体

粉碎使粒子直径在10-

9~10-

7m ,并悬浮于水中,再向悬浊液中加入______或______,即可

制得Fe (OH )3胶体。(填两类不同物质)

24.(12分)根据教材中的分类方法作答:

(1)(4分)根据交叉分类法,请用斜线将下面框图的酸与酸的分类连接起来:

(2)(8分)根据树状分类法,请将:均匀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填入下图的方框中。

答案及详解:

1、C 解析:食盐水和碘酒属于溶液;牛奶、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2、C 解析:不是任何物质间的反应生成物都是胶体,H2SO4和BaCl2反应得到的是白色BaSO4沉淀,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并边加边振荡,可得红褐色Fe(OH)3胶体,Na2SiO3滴入HCl溶液中,用力振荡可生成硅酸胶体。

3、A 解析:溶液和胶体粒子都能透过滤纸。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中,Fe3+和C1-直径都小于1nm,而Fe(OH)3胶粒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分子和离子不存在布朗运动。

4、D 解析:A.属于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凝聚。B.是土壤胶粒遇(海水中的)电解质发生凝聚。C.是蛋白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是一个化学反应:Fe3++30H-Fe(OH)

↓,此时生成的Fe(OH)3是大量的沉淀,而不属于胶体。

3

5、D 解析:雾、云、烟都是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即气溶胶。故应选择答案D。

6、C 解析:石灰石是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CaCO3。Ca(OH)2是碱,CH4是有机物,故正确选项应为C。

7、D 解析: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颗粒的大小,其他的性质都是由此而决定的,因此本题答案应选D。

8、D解析:Na2CO3是无机物,但属于盐;CH3OH和CH3CH2OH为有机物;Cu(OH)2为碱且为无机物,故答案应选D。

9、C解析:1nm~100nm就是胶体分散系中粒子的大小,跟这种超细粉末粒子大小具有相同数量级。

不能被土壤胶粒吸附,肥效差。

10、D 解析:硝酸铵中的NO

3

点评: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抓住关键信息,周密思考。

22、><1nm~100nm

23、含Fe3+的盐溶液适量强酸溶液(加H+)

解析:Fe(OH)3胶体粒子的结构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并在表面选择吸附了许多Fe3+。题中Fe(OH)3粒子,悬浮于水中但表面没有吸附Fe3+,它是不能稳定存在的。故应向悬浊液中加入含Fe3+溶液或加酸溶液使部分Fe(OH)3和酸反应生成Fe3+。

24.略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试卷

高一化学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4.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 g·cm-3水中溶解性甲C3H6O2-9857.50.93可溶乙C4H8O2-84770.90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B.升华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6.在标准状况下,将某X气体V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则气体的体积V是( ) A.134.4L B.67.2L C.44.8L D.537.6L 8.配制2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9.在一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饱和溶液的一些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 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利用下列各组数据计算 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 ) A.④⑤⑥ B.①②③④C.①④⑥ D.①③④⑤ 10.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 1 mL水玻璃加入10mL1mol·L-1盐酸中,用力振荡。可行的是( )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 11.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微粒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体微粒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微粒间相互排斥 D.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14.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的是(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 、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 、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 2 C 、酸 硫酸 H 2S D 、盐 纯碱 NaOH 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 .微粒中元素处于最高价态,该微粒一定是强氧化剂 D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被氧化 3.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NaCl 溶液 B .液态 HCl C .熔融的KOH D .铜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A .2Cl -→Cl 2 B .Fe 3+→ Fe 2+ C .SO 42-→SO 2 D .CuO→Cu 5.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A .2Na +2H 2O =2NaOH +H 2↑ B .2F 2+2H 2O =4HF +O 2 C . NaH +H 2O =NaOH +H 2↑( NaH 中H 为-1价) D . Cl 2+H 2O =HCl +HClO 6.在酸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H 4+、Na +、CO 32-、NO 3- B .Ag +、Na +、NO 3-、Cl - C .Na +、Cu 2+、Cl -、SO 42- D .K +、Na +、NO 3-、SO 42- 7.可用H ++OH - =H 2O 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H 2SO 4+Ba(OH)2 B .CH 3COOH +KOH C .HCl +Al(OH)3 D .HCl +NaOH 8. 在一定条件下,RO 3n -和I -可发生如下反应:RO 3n - +6I -+6H + = R -+ 3I 2 +3H 2O ,则 RO 3n -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3 C 、+5 D 、+7 9.仅能表示唯一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Zn+2H + = Zn 2++H 2↑ B .CH 3COOH+OH ―= CH 3COO ―+H 2O C .Ba 2++ 2OH ―+ 2H ++ SO 42―= BaSO 4↓+2H 2O D .CH 3COOH + NH 3·H 2O = CH 3COO ―+ NH 4+ + H 2O 10.在强碱性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NH 4+、NO 3— 、K +、SO 42— B .CO 32_、NO 3—、HCO 3—、Na + C .Na +、K +、CO 23- 、 NO 3— D .MnO 4-、K +、Na +、SO 42—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讲义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围之,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志强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 王转转 日期: 星期: 时段: 学生签字:______ 课 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的分类,掌握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 离子反应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学 习 内 容 与 过 程 一、 物质的分类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 2O C .NaClO D .FeSO 4 2、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 ?Ba(OH)2 ? AgNO 3 ? BaCl 2 ? BaCO 3 ? FeCl 3 ?Mg(OH)2 ? BaSO 4 ?AgCl ?Ag 2CO 3 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 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 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 ,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二、离子反应 1、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离子反应知识点

第二节离子反应 镇海中学陈志海 一、电解质 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5、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 ○1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里的电解程度有关,而与其溶解 度的大小无关。 ○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 子所带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3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 和少数的共价化合物。 ○4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中强酸(水也是弱电解质) ○5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6、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时混合物。无论电解质还 是非电解质的的导电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说只要在水溶 液或者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就是电解质。 注意事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3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 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4电解质在水溶液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 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 【习题一】 (2018?余姚市校级模拟)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OOH B. C. D.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物质水溶液能导电,说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COOH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选; B.的水溶液导电,但二氧化硫为非电解质,故B选; C.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 D.是单质既不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 (2016春?牡丹江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B.CaCO3难溶于水,但CaCO3属于强电解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D.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 【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下电离出阴阳离; B.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二氧化碳水溶液导电,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B.分解反应(AB = A + B)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 2 B . Na 20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 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 溶液 B .悬浊液 C . 乳浊液 D . 胶体 3.能用 H + OH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 Ba(OH) 2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 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 . C I 2T c 「 B . Zn i Zn 2+ C . H 2^H 2O D . Cu? CuCI 2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6.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04「、Na +、C 「 B . K +、Na +、N03「、CO 32 C . Na +、H +、N03「、SO 42一 D . Fe 3+、Na +、C 「、SO 42- 7. 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 可能是置 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③ C .①② D .③④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CaCO 3+2HCI=CaCI 2+CO 2 f + H 2O C . 2H 2O 2 ; 2H 2O+O 2 f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 2++Fe=Fe 2++Cu B. 稀 H 2SO 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 3++3H 2f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 2SO 4反应:Ba 2++SO 42一 =BaSO 4j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 32 一 +2H +=H 2O+CO 2f 10 .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 3+3H 2SO 4=3Br 2+Na 2SO 4+3H 2O ,与该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 . 2NaBr+Cl 2=2CaCI+Br 2 B . AICI 3+3NaAIO 2+6H 2O=4AI(OH) 3 J +3NaCl C . 2H 2S+SO 2=2H 2O+3S J C . NaClO D . FeSO 4 B . CaO+H 2O=Ca(OH )2 D . CaCO3 '' CaO+CO2f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重点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重点汇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 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 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 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 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 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 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也属于同类氧化物的是() A、CaCO3 B、SO3 C、CuO D、KMnO4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 B、洁净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A、碱:Na2CO3 酸: H2SO4 盐: NaHCO3 碱性氧化物: SiO2 酸性氧化物: CO2 B、碱:NaOH 酸: HCl 盐: NaCl 碱性氧化物: Na2O 酸性氧化物: CO C、碱:NaOH 酸: CH3COOH 盐: CaF2 碱性氧化物: SO3 酸性氧化物: SO2 D、碱:KOH 酸: HNO3 盐: CaCO3 碱性氧化物: CaO 酸性氧化物: SO3 5.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溶液, ②硫酸镁溶液,③硅酸胶体,④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7.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A、①NaCl②K2SO4③KCl④(NH4)2SO4 B、①Na2SO4②K2SO4③KCl④NH4Cl C、①NaCl②K2SO4③KCl④NH4Cl D、①Na2SO4②K2SO4③KCl④(NH4)2SO4 8.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精品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Δ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 分子胶体 如:蛋白质胶体(蛋白质溶液)、淀粉胶体(淀粉溶液) 粒子胶体 如: AgI 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气溶胶 如:烟、云、雾、灰尘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液溶胶 如:AgI 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合金 2、Fe(OH)3胶体的制备、硅酸胶体的制备、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1)Fe(OH)3胶体的制备 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小烧杯,加入25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2)硅酸胶体的制备 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 2SiO 3溶液(饱和的Na 2SiO 3溶液按1:2或者1:3的体积比用蒸馏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静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 (3)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在碘化钾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震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I+AgNO 3=AgI (胶体)+KNO 3 思考:若上述(1)反应中,没有及时停止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若上述(2)(3)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 提示:(1)胶体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生成白色沉淀 (3) KI+AgNO 3=AgI↓+KNO 3 生成黄色沉淀 3、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2)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静电除尘);胶体都是呈电中性的,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胶粒不带电的不会发生电泳现象。【碘 化银胶体和蛋白质胶体的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的电性不同条件下是不相同的】 (3)聚沉的方法有三种: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②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③加热或搅拌【胶体粒子不带电的胶体可以用第③方法聚沉】 (4)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后红褐色沉淀溶解。原因:少量稀硫酸作为溶液使胶体聚沉,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过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铁反应,使沉淀溶解。 (5)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 ②明矾净水 ③FeCl 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④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⑤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⑥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⑦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4、胶体的提纯净化 :利用渗析的方法,将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小分子除去。 四、离子反应 1、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书写——“三句话” ①强酸、强碱、盐用等号一步到位 ②一元弱酸、所有弱碱用可逆符号一步到位 ③多远弱酸多可逆符号分步电离 例:①H 2SO 4 = 2H + + SO 42- NaOH= Na ++OH - Ca(OH)2= Ca 2++2OH - BaCl 2 = Ba 2+ + 2Cl - BaSO 4 = Ba 2+ + SO 4 2- NaHSO 4 == Na + + H + +SO 42-(在水溶液中) NaHCO 3 == Na + + HCO 3- ②HClO H + + ClO - Cu(OH)2 Cu 2++2OH - ③H 2CO 3 H + +HCO 3- HCO 3- H + +CO 32- 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碱盐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注意:(1) HCO 3-、OH -、SO 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物质的分类、胶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是氧化物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就是化合物 C.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混合物 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化学物质和反应类型关系正确的是()A.B. C.D. 3.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B.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有电荷 C.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 D.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沉降 4、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 离子反应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NaCl C.NaOH D.H2SO4 2 在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制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为0.1mol,Mg2+为0.25mol,Cl- 为0.2mol,则SO42-为() A.0.2mol B.0.5mol C.0.15mol D.0.25mol 3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镁中滴加盐酸:H++OH-=H2O

B .用FeCl 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Fe 3++Cu =Fe 2++Cu 2+ C .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pH =7:H ++SO 42-+Ba 2++OH -=BaSO 4↓+H 2O D .NH 4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并加热:NH 4++HCO 3-+2OH -NH 3?+CO 32-+2H 2O 4.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石灰乳与Na 2CO 3溶液混合;Ca 2++CO 32-=CaCO 3 B .NH 4HSO 3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加热:NH 4++HSO 3-+2OH -NH 3?+SO 32-+2H 2O C .酸性条件下KIO 3溶液与KI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 2 : IO 3-+5I -+3H 2O =3I 2+6OH - D .AgN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g ++NH 3·H 2O =AgOH ?+NH 4+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FeCl 3溶解Cu :2Fe 3++Cu=2Fe 2++Cu 2+ B .向NH 4Al (SO 4)2溶液中滴入Ba (OH )2使SO -24反应完全 2Ba 2++4OH —+Al 3++2SO -24 2BaSO ↓+AlO -2+2H 2O C .足量的CO 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 2+CO -23+H 2O 2HCO -3 D .向Fe (NO 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Fe 2++4H ++NO -3 Fe 3++NO 2↑+2H 2O 6.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Fe 2+、Ag +、S 2-、ClO - B .Mg 2+、NH 4+、NO 3-、Cl - C .Na +、K +、SO 32-、CH 3COO - D .Cu 2+、Na +、NO 3-、SO 42- 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H 4)2Fe(SO 4)2·6H 2O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 H + Cl - NO 3- B .K + Ba 2+ OH - I - C .Na + Mg 2+ Cl - SO 42- D .Cu 2+ S 2- Br - ClO - 8.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的BaCl 2,恰好使溶液中 的SO 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则原溶液中的Al 3+的浓度(mol/L )为 ( ) A .a c b 22- B .a c b -2 C .a c b 32- D .a b c 62-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一、选择题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 .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 .氧元素的得失 C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 .氢元素的得失 2.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在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的是( ) A .+3Al B .-Cl C .-4MnO D .22O H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金属单质 单质非金属单质 物质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 纯净物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酸 无机物碱 盐 有机物(缺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溶液胶体浊液 粒子大小<1nm (1-100)nm >100nm 能否过滤能能不能 主要特征均匀、透明、稳定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没有有没有 举例NaCl、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H2+O2=H2O B、分解反应(AB=A+B)KCIO3△KCI+O2↑ C、置换反应(A+BC=AC+B)CuO+H2=Cu+H2O ↓+2NaCI )CaCI2+Na2CO3=CaCO3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

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总结

一、第二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重难点概括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如CO2、SO2、SO3、NH3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本身为非电解质)。 【注意】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纯净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大多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 (3)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NaCl晶体},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金属单质、混合物}。 (4)熔融状态下,一般的盐和强碱能导电,酸不能导电{分子构成}。(5)液氨、液态HCl、HCl、酒精是纯净物,氨水、盐酸是混合物。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可拆:强酸、强碱、可溶盐; 不可拆:弱酸、弱碱、不溶盐、单质、气体、氧化物。 (2)HCO3-不可拆、HSO4-要拆开。

3、H++ OH-= H2O虽然能表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但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 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酸碱中和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原子个数不守恒。 (2)弱酸、弱碱、难溶盐、气体、氧化物没写成化学式。 (3)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5、离子共存 (1)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颜色离子: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但有颜色离子可大量存在于澄清透明溶液中。 (2)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OH-、CO32-、HCO3-。 (3)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H+、NH4+、Al3+、Fe3+、Mg2+。 (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6、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3)本质:电子发生转移。 (4)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5)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6)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7)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注意点: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指反应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2010年哈三中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关于反应3NO 2+H 2 O===2HNO 3 +NO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水B.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O 2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1D.若有3molNO 2 反应,则转移电子4mol 2.阿波罗宇宙飞船以N 2H 4 (联氨)和N 2 O 4 为推力源,反应温度达2700℃,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N 2H 4 +N 2 O 4 ===3N 2 +4H 2 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联氨是氧化剂 C.联氨是还原剂 D.氮气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 3.(2010年梅州高一质检)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Na 2CO 3 B.Cu 2 (OH) 2 CO 3 C.NaCl D.NaHCO 3 4.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B.物质 C.化合物 D.纯净物 5.已知:还原性A-<B-<C-,则下列反应能够进行的是( ) ①A 2+2B-===B 2 +2A-②B 2 +2A-===A 2 +2B- ③B 2+2C-===C 2 +2B-④C 2 +2A-===A 2 +2C-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6.下列物质属于常见氧化剂的一组是( ) A.Cl 2、O 2 、FeCl 3 、KMnO 4 B.O 2 、KMnO 4 、C、H 2 C.Na、K、FeCl 2、H 2 、CO D.CuO、CO、Fe 2 O 3 、H 2 7.在含有Cu(NO 3) 2 、Mg(NO 3 ) 2 和AgNO 3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 ) A.Mg B.Cu C.Ag D.H 2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 2 ↑ B.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CO+2H+===H 2O+CO 2 ↑ C.Mg(OH) 2与盐酸的反应:H++OH-===H 2 O D.铜片放入ZnSO 4 溶液中:Cu+Zn2+===Cu2++Zn

高级中学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从本质看,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从数量上看,110多种元素组成了几千万种的物质。 2.元素的组成形式: (1)单质:同一种元素自身组成的物质叫单质,有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化合物:不同的元素之间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3.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自身形式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状态,此时的化合价为零价。 (2)化合态:元素与另外的元素之间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状态,此时的化合价一般为正价或负价。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的方法: (1)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2)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若按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按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度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等。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2)金属的化学通性: ①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②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③较活泼金属+酸(硝酸、浓硫酸除外)→盐+氢气 ④较活泼金属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较不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的盐溶液 (3)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①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②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④碱性氧化物+水→碱⑤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说明: 1.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当然也一定是纯净物)。其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称为金属氧化物;若另一种不为金属元素,则称之为非金属氧化物 2.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SiO2可以与HF(氢氟酸)反应,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应要注意,SiO2可以与HF反应是SiO2的特性,与它是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无关); 3.酸性氧化物中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中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4.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水是特殊的氧化物。 (4)碱的化学通性: ①碱+酸碱指示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③碱+酸→盐+水④盐→新碱+新盐 (5)盐的化学通性: ①盐+酸→新盐+新酸②盐+碱→新盐+ 新碱③盐+盐→新盐+新盐 (6)化学反应的分类 ①根据反应形式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化学粒子特征分:分子反应和离子反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