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试题

《护理学导论》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 护患关系
2. 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3. 亚文化
4. 悲哀
5. 工作疲惫感
6. 医疗事故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答案,将题号写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 以工作任务及活动为中心进行岗位分工的一种集权式的护理方式是指:( )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2. 护理计划中目标的制定应该是( )
A.从病人出发且可以测量
B.以护士为中心
C.标准要高
D.由护士决定,不考虑病人的意见
3. 综合护理出现在护理理念的 ( )
A.禁欲主义阶段
B.浪漫主义阶段
C.实用主义阶段
D.人本存在主义阶段
4. 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下列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
A.人院介绍及健康教育
B.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C.关心、重视病人的特性及个人习惯
D.过硬的护理技术
5. 一位患者有强迫性的人格, 根据佛罗依德的观点, 其性心理发展障碍主要在:( )
A.口欲期
B.肛欲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6. 临终关怀所关注的是( )
A.生存质量
B.药物治疗
C.延长生命
D.手术治疗
7. 保健教育过程模式是由谁提出的 ( )
A.霍克巴姆
B.格林及克鲁特
C.潘德
D.贝克
8.某人为了实现当一名作家的梦想而坚持勤学苦练,体现了希望的( )
A.行为特征
B.依附特征
C.认知特征
D.情景特征
9. 沟通交流的最高层次是:( )
A.事务性沟通
B.分享性沟通
C.共鸣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10. 指导过度肥胖的人群合理安排饮食属于( )
A.临床前期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三、多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将题号写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2分)。
1. 发生医疗事故后,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E.违宪责任
2. 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有:( )
A.名称 B.症状 C.诊断依据 D.相关因素 E.定义
3.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包括( )
A.悲观失望 B. 孤独 C.恐惧
D.焦虑 E. 信仰不同
4.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
A.人 B.环境 C.文化 D.护理 E.健康
5.ROY 认为,刺激分为: ( )
A.表面刺激 B.主要刺激 C.内在刺激
D.相关刺激 E.固有刺激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适应反应都力图

最大限度的维持机体的内稳态
B.适应是一种被动的动态过程
C.适应是有限度的
D.适应能力因人而异
E.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及行为特征
四、简答题(每题 6分,共24分)
1.简述心理防卫机转的特点及意义。
2. 简要回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
3. 病人角色的特点是什么?
4. 简要介绍健康信念模式。
五、论述题(其余每题10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护理程序的基本过程。
2. 论述库伯勒罗斯的临终病人心理过程分期。
3. 试述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及各需要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护理学导论》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 护患关系P72: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病人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2. 病人角色行为缺如p33:指没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病人,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
3.亚文化p55: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有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称为亚文化。
4. 悲哀p181:指个体面对失落所产生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通常表现为个体行为上难以抑制的哭泣、极度的焦虑、不安、不思饮食、失眠等。
5. 工作疲惫感p120:一种强烈的而持久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
6.医疗事故p210: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答案,将题号写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 B 2. A 3. D 4. C 5. D 6. A 7. B 8. A 9. C 10. B
三、多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将题号写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2分)。
1.ABC 2.ACDE 3.BE 4.ABED 5.BDE 6.ACD
四、简答题(每题 6分,共24分)
1. 简述心理防卫机转的特点及意义。P113
心理防卫机转的特点及意义:①心理防卫机转可见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②从主观上修正个体与现实之间的关系;③个人以自己的人格特点常应用几种固定的心理防卫机转;④心理防卫机转的应用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及共同作用性;⑤心理防卫随情景而定。
2. 简要回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P92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
口欲期(0~1岁) 此时的性本能主要集中于口腔,儿童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经口的活动来获得快乐与安全感。
肛欲期(1~3岁) 性本能主要集中于直肠与肛

门。儿童的愉快感主要来自于排泄所带来的快感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
性蕾期(3~6岁) 此时的儿童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为快感的主要来源,并会察觉到性别差异。
潜伏期(7~12岁) 此期性本能处于潜伏状态,主要集中于智力及身体的活动上。
生殖期(12岁以后) 此期性本能又回到生殖器。
病人角色的特点是什么?p32
病人角色的特点:
脱离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及义务;
病人对于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他们有权利接受帮助;
病人有希望康复的义务;
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
4. 简要介绍健康信念模式。P165
健康信念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个体的健康信念、行动的线索及意向、影响及制约因素。
五、论述题(其余每题10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护理程序的基本过程。P140
护理程序由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组成。这五个步骤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根据举例情况酌情给予分值)















2. 论述库伯勒罗丝的临终病人心理过程分期。P192
库伯勒罗丝的临终病人心理过程:
否认期 病人可能一般拒绝接受自己将死的事实
愤怒期 病人往往表现为生气及愤怒
磋商期 病人通常能接受自己已患不治之症的事实,但从心理或意念上同命运进行讨价还价
沮丧期 病人会有沮丧、忧郁、哀伤的心理反应,情绪极度消沉,持续时间较长
接受期 病人一般表现很平静,会同别人一起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工作,准备接受死亡。
3. 试述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及各需要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P44
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各需要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①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最低级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②有些需要必须立即且持续的予以满足,而有些需要可以暂时延缓满足,还有些需要可以无限期的延缓;③当较低一层的需要被满足或基本被满足后,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出现,并逐渐明显而强烈;④各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最明显、最强烈的需要应首先得到满足;⑤层次高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差异越大;⑥有些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命所必需的,但他能促进生理功能更加旺盛;⑦不同层次需要的同时满足。
4.执行
——验证计划
——实施计划,提出建议
——与其他部门合作
——健康教育

5.评价
——分析整个护理过程
——问题解决终止措施
——问题未解决,重新评估

3.计划
——排列顺序,分清主次
——制定目标
——制定具体措施

2.列出护理诊断
——

确定问题
——确定相关症状和体征
——确定原因

1.护理评估 找出未满足的需要及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映
——收集资料
——发现事实
——整理分析资料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