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演讲稿

人文精神演讲稿

我与**共奋进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智者善于抓住机会,强者敢于创造机会,弱者只是等待机会。毫无疑问,**人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创造机遇的群体,历史上无数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这其中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有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也有在高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攻关精神,等等。

当前,**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又面临实现奋力追赶的重大机遇。可以说,今天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优秀人文精神的引领、激励、鼓舞和支撑。千百年来,依托悠久的古越文化背景,面对“七山二水一分田”资源禀赋的限制,为冲破土地资源的束缚,谋求更大的发展,**人或勤于耕作,或刻苦读书,或研习技艺,形成了以吃苦耐劳、耕读传家为特质的传统人文精神。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人文精神,历经数代积淀,千年传承。

身为**人,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前行,它就是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它立足传统,观照现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始终能感受到它的力量,并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精进不休。我们相信,通过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人民必能形成更强大的力量,攻坚克难、创新图强、奋力追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概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概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段俊平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思想象古老的母亲河黄河一样虽然曲折但一直奔流向前,从未断流,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已深深的浸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形成了这个伟大民族的典型性格特点。 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人文发展史。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但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却薪火相传了下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人文精神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就是从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帝开始一直到现在形成的文化的总和。这种文化的总和的主旋律就是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宇宙观,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以一种文明的办法,以诗书礼乐来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的文明社会。而精神就是指导人文活动的灵魂和中枢。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核心就是以人为根本。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人是天地化育的产物,在《礼记?中庸》就有:“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描述。这就是中国人自古虽讲究敬天地,但更注重赞化育的主要原因。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哲学之源的《周易》一书中,《周易》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句子,这句话就将人文精神提高到了可以改变天下的高度。《周易》中的这一句话还指出了“天文”与“人文’的不同之处,在 日出日落、风雨雷电、山川沼泽等自然现象归在天文,而把天地化育的人的所有思想活动和主观能动性归在人文,而且中国文化是以人文文化为主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为什么说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原因。而天文却与人文有着不可区分的关联性,人文精神与天文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在联系,自然界许多现象与人文有许多关联。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另一个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原因。中国文化的天文不像西方人将大自然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去独立思考和研究,而是可以用人文去解释天文,人文可以去影响天文。人文是主体,所以在中国哲学中,人是主体,是万物的主宰。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个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先秦的儒家思想家荀子曾经把天地万物分成四类,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就是说水火有气但是没有生命,这是一类。“草木有生而无知”,就是说草木虽有生命,但它没有知识、没有智慧,这是第二类。第三类是禽兽,所谓“禽兽有知而无义”,就是说禽兽有认知方面的功能,但是它没有义。这里的“无义”实际上指的是没有一种礼义,因为在中国古代,讲禽兽和人的区别,主要指禽兽没有礼义廉耻所确立的伦常关系。所以如果说这个人违背了伦常,那就意味着他是禽兽,甚至禽兽不如。第四类就是人了,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是什么都具备了,既有气又有生又有义,所以是万物中最贵重的。荀子在这儿就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间人是最贵的。不仅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还被认为是直接参与到天地的变化中间去的。天地万物,如果没有人参与的话,那么这个天地的万物也是无序的。所以天地跟人并列为三,称为天地人三才。《周易》中的每个卦中六爻,其中上两爻代表天,下两爻代表地,中间两爻就是代表人,把人放在天与地的中间,说明人是天地化育的产物,说明人是万物最贵最灵者,虽然天地是神圣的,但中国文化之所以敬天和敬地,主要也是为了保护和出于人免受天地的侵害为出发点的,在天地万物中间,人居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天能生地能养,但是它们不能治。而人呢,由于他是“明分使群”,是一个群体,而且在这个群体中间,有圣人制定的礼来明确不同的分工和身份职位,就能够发挥集体的力量,因此人就能够去支配万物,治理万物。这也说明,在天地人这三者中间,人是最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受人是万物的主宰文化的影响,虽然中国人也有儒释道类似宗教的文化信仰,但他们也是为人服务的,中国的文化的出发点一切都是围绕人为主体展开的。 到了唐代,有个大学者叫孔颖达,他十分准确的说出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的本质,他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圣人观察了“人文”,从而以人为本的制定了规范人的诗书礼乐的典籍来教育天下的众生,从而使得社会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的观点,请参见段俊平先生《易经精神与

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蕴涵例说(作文素材)

蕴涵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古诗文 1.情感 忧国忧民——《离骚》《屈原列传》《书愤》 《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念家国——《虞美人》; 感时伤事——《愚溪诗序》《雨霖铃》《扬 州慢》《临安春雨初霁》《石 头城》《兵车行》《咏怀古迹》 《阁夜》《登岳阳楼》; 傲世嫉俗——《将进酒》; 追求爱情——《孔雀东南飞》《柳毅传》《长 亭送别》《杜十娘怒沉百宝 箱》《诉肺腑》; 思亲念友——《祭十二郎文》《一剪梅》;感慨人生——《登高》; 故国哀思——《哀江南》《虞美人》;

恬然自适——《山居秋暝》《归园田居》;感怀盛衰——《越中览古》; 自伤漂泊——《旅夜书怀》; 纯朴恋情——《邶风·静女》; 离别相思——《迢迢牵牛星》; 睹物怀人——《项脊轩志》; 慷慨豪迈——《秦风·无衣》; 天涯罹恨——《琵琶行》; 蔑视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 壮志难酬——《蜀相》《念奴娇·赤壁怀 古》; 如梦情怀——《锦瑟》; 真爱无价——《鹊桥仙》; 忧愤忠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 理想幻灭——《抄检大观园》; 爱国情感——《白马篇》。 2.意志 励精图治——《勾践灭吴》; 专心致志——《弈秋》; 不耻下问——《香菱学诗》。

3.人生态度 自强不息——《勾践灭吴》《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锲而不舍——《劝学》; 持正不阿------《五人墓碑记》; 深思慎取——《游褒禅山记》; 谏诤广纳——《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大 宗十思疏》《触龙说赵大 后》; 风节自律——《梦游天姥吟留别》《归园 田居》《归去来兮辞》; 谦逊自知——《秋水》; 豁达乐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 怀古》; 求真务实——《石钟山记》《师说》; 求索攻坚——《报任安书》; 崇尚自由——《闽塾》; 平均平等——《季氏将伐颛臾》; 个性解放——《林黛玉进贾府》《病梅馆 记》; 秉公执法——《失街亭》;

mxt-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查相对较少。多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难度上相对比较小,内容上相对集中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条件、核心思想及其社会影响,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和意义 考点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Z 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 关键词:人文主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先定论 1.文艺复兴 (1)背景 ①经济前提:意大利经济繁荣,最早出现__资本主义萌芽__。 ②经济方面:新兴__资产阶级__要求思想变革。 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大量遗存。 ④社会现实:中世纪__天主教会神学__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__人文主义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3)实质: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__资产阶级__思想解放运动。 (4)发展历程: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

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5)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__人文主义之父__”,__莎士比亚__是英国文艺复兴的典型代表。 (6)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2.宗教改革 (1)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中__人文主义__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线。 (2)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__因信称义__”;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会等。 (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__封建统治__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6)意义 ①欧洲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__天主教会__,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为以后的__资产阶级革命__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K 考点深化 ao dian shen hua 文艺复兴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继承: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提倡怀疑精神,尊重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尊重知识。 (2)发展: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自然(本性;本原),即认为要重点探讨人自身,认识人自己。文艺复兴时期则进一步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愚昧。 〔跟踪训练〕 1.(2018·德州一模)欧洲历史上通常将绘画、雕塑和建筑归为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体力活动,艺术家被看作用手谋生的手艺人。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们逐渐被视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艺术家也上升为受人尊崇的创造性精英。这主要是因为“它们”(B) A.开始批评教皇和天主教会B.符合了人们思想表达的要求 C.提高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艺术由“体力劳动”变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文艺复兴通过艺术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诉求,故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艺术本身不可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

张能立2010-11-22 一、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 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如下【1】: “人文”:“1、旧指诗书礼乐。<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2、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个方面的涵义:(1)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2)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教育”:亦称“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等。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中世纪封建的、经院主义教育,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主张扩大学科范围,在课程上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希腊文、拉丁文),重视体育和道德,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近代以来,其涵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追求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或者相对于科学主义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辞海有关人文词条及有关哲学、历史书籍的学习,笔者认为“人文”的内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1、人文精神;2、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泛指一切人文学科的知识,其中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和语言学等。人文精神,泛指对自然(宇宙)和人的观点或看法。因为人有民族和地域属性,故对人的看法包括对本地与外地、本民族与外民族、本国与外国的看法。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沉淀,现代人文精神应该包括3个方面:求真;求美;求善。 1、求真 求真,就是相信自然(宇宙)存在客观规律,对于这些客观规律,人类通过理性和良知,可以发现它们。换句话说,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不需要上帝等超自然力量的指导。 2、求美

诗歌鉴赏目标的确立要注意三个维度

积累知识体悟情感彰显个性 ————确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要注意的三个维度 周南中学刘智成 诗歌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通常事倍功半,因为诗歌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而且表达方式复杂多变。 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高中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而彰显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因此,在确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注意“积累知识、体悟情感、彰显个性”三个维度。 一、加强诵读注重积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这告诉我们,古典诗词教学一定要加强诵读,注重积累。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屈原的《离骚》是人所共知的“鸣不平”。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但诗歌的音乐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 另外,诗歌教学里文化积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应该背诵默写一些著名的诗句,而这些学习,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诵读,多积累,这些精美的古典诗词将会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学生永恒的财富。 “加强诵读、注重积累”是我们确立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目标要注意的第一个维度,这一环节主要要求师生多读多背。

二、深入思考体悟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我们: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古人说过,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这当是至理名言。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是诗歌的主旨,是诗歌的灵魂。鉴赏诗歌首先要分析作者的感情主旨,感情基调。 文学作品以抒发人的情感为主,字词句只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学习文学作品的重点并不是字词句的表层意思,而是它们所蕴含的内在情感。而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其所抒发的感情是复杂微妙、曲折含蓄的。我国古典诗歌往往借景传情,以象寓意,其显著的形象性特征使诗歌的内在情意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时,由于形象性特征,又使其内在意义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阅读同一首作品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如果只是用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样简单概括的方式去阐释诗歌内涵,那是太肤浅了。只有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品味作品,才能获得真实的、新鲜的、深刻的感受。同时,在对诗歌作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将会变得丰满充盈起来,对社会和人生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刻细腻。这是古诗教学也是整个语文教学所应达到的最终目的。 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把引导、督促学生深入思考、体悟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鉴赏能力作为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支撑点。 这一环节主要要求师生善思,要求老师能巧妙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应该想法设法激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到诗歌之中,对诗歌进行领悟、体味和咀嚼,来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感。成功的审美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能让学生与诗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自己也能构建起自己的“人文世界”。 要达成这一目标,较为妥帖的做法是: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在教学中,老师应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原初体验后,老师再对其原初体验加以引导。学生的原初体验可能是“朦胧的”、“不真切的”,所以老师有必要加以引导,这个时候再适当地引入“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将自己的“原初体验”和老师介绍的“相关知识”放在一起做验证比较,从而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 摘要: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本主义精神,讲究“重天道”和“法自然”,又崇尚“人道”,重视礼乐教化。以独特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与人文思维体现中国千百年来的灿烂的东方文化。 关键字:中国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人文思维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人文精神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注重人的精神生活,使人不受神、物的支配,凸显人的自我价值;二是强调礼乐教化,讲究人文教育,反对武力和权力的压制。“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天人合一”的思想则体现了它的精髓。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人文思维。 现就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与人文思维三方面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有民本主义。“民本”实际上是相对于“君本”而提出的,而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正是儒家经典和儒家的创始人。如《尚书》上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明确道出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稳定。再如《尚书》中还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一句,就是警告地上的君王要充分尊重民意,如孟子所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意思是说,民心所向,连上天都不能违背,作为上天儿子的地上的君王,自然要以民心所向作为执政合法性的依据了。 “执政为民”是中国民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儒家的创始人之一孟子对这核心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孟子认为,君王不能只追求个人的享受,不能“独乐”,而应该“与民同乐”。那些终日只知自己享受、不顾民之疾苦的达官贵人们,在孟子看来只是“禽兽”。儒家认为,君王的权力虽然是天授的,但是,连天都要听民的,君王的权力也是人民给的,君王也好,社稷也好,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因此,孟子明确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元曲的人文精神(一)

元曲的人文精神(一) 中国现代文学馆星期义务演讲《在文学馆听讲座》应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之邀,第一次走出了北京。演讲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编导摄制人员,于10月22日23日两天,在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厅开设演讲的分现场,并录制了文学院三位教授的演讲。第一场演讲开场,傅光明研究员首先说:今天,我们的《在文学馆听讲座》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我为大家请的主讲人是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归智先生。 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传承,文学上也是个文体大国。几乎每个时代都有烙印着那个时代特质的文体形式,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我们随口就可以说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今天我们请梁先生讲元曲,我们对唐宋诗人词人及其作品多所了解,而对于元曲,它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散曲与元杂剧有怎样的艺术关系,元代文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如何,却知之不多。下面我们欢迎梁先生为我们演讲《元曲的人文精神》。大家欢迎!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元曲的人文精神》。谈元曲的人文精神,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元曲。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在当时都是配乐演唱的诗歌。唐诗中有“旗亭画壁”的故事,几个诗人一起喝酒,叫歌女唱歌,唱谁的诗谁就画个圈,比赛谁的诗最受欢迎。宋词中柳永的词特别普及,传说有井水处就有人唱柳词。曲更是要演唱了。下面我先各念一首唐诗、宋词和元曲,大家感受一

下。 唐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宋词: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元曲: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大家感到了吧,唐诗、宋词和元曲在句法和风格上都是不同的。曲比较通俗,诗和词则雅一些。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如果吟唱,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关汉卿的《双调·沉醉东风》在曲调上会有很大区别。可惜当时还没有录音技术,我们只能大体想象了。以今例古,想象听一支“西北风”歌曲,再听一支江南地区的“茉莉花”,或者再听一支港台歌曲,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类比。 所以元曲是元代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

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学院:通信工程学号:1501120064 姓名:谢会琳授课教师:张爱萍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它们具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相互融合,内在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发展;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和人文,但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使这两种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指引更有效的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想要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更好的融合,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内涵,了解它们相互独立的一面和融合的一面。 1、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文化渊源, 一是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是重视经验与自然的哲学传统。对自然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 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究自然。 从科学精神的本质看,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1]。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证精神。美国的著名社 会科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提出,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普遍性、公用性、共享性、理性的怀疑主义。英国科学家及文学家布鲁诺夫斯基从价值角度论述科学精神,他在《科学和人的价值》一书中提出科学精神应具备求真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及宽容精神。 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方法,方法可以学习和模仿,但精神就不容易传授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科学精神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孙晓娅《诗歌的三个维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还兼具社会责任,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一文中指出诗歌“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无限的”。 诗歌不会直接干预和改变人的现实命运,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尤其在当下,网络、多媒体信息已经紧密而深入地进入社会诸多领域,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诗歌文体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协调公众的注意力, 用轻灵的文字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 激发民心,甚至可以改变读者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意识观念等。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是广义层面的。首先,诗人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时代的先驱者,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道义”者。其次,诗歌对社会 的担当深而又广,它决不局限于哪一个具体的方面。诗歌可以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可以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还可以起到交流、传承或延续文化的功能。诗歌 是社会的缩影,回归社会,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切可以关怀的对 象是诗歌的社会使命。 对诗歌而言,社会担当出于自觉——文学意义上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既可以从时代和文化的视野出发,也可以持个人的身份去坚守;它不是强加给诗歌的包袱,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予我们的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无法提供的,它直指人的心灵。诗歌隐藏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心灵的表现,是窃取灵魂秘密的钥匙,是生命精微的呈现,是灵魂坦诚的剖白。历代好诗都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功能,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民族如果没 有诗歌的声音,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缺少希望,一个抱持诗性情怀的人,他的精神不会委顿。 诗人仅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从艺术本源来看,诗歌首先是个人化的精神感受,它不受时空的阻隔,浓缩了“我”与“你”、“他者”、世界的关系;诗歌是未来时间里最美的存在方式,是逍遥的自在,是灵性之光。那些震烁古今的诗作均浸润着心灵的雨露,蕴 藏着丰富的心灵材料。 写作、阅读、朗诵诗歌的过程是心灵受外物感动得以滋养的过程,缺失心灵的书写,不是好的诗作。在表达精神诉求、凸显主题思想等方面,好诗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豪斯曼曾在题为《诗的名称与实质》的讲演中说:一首好诗能够从 它沿着人们的脊椎造成的战栗去判定。好诗,它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撼动心扉的精 神生活、现实经验或历史记忆。饱含情感、见得到人性的光和影的诗歌必然会触 动读者的心灵,让人刻骨铭心!从诸多世界经典诗篇中,我们会瞬息间读出心灵的悸动,感知到精神的压抑或敞亮、温暖或孤寂,好诗可以给予我们无穷的心力源泉。 (摘编自孙晓娅《诗歌的三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社会,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因此诗歌虽然不 会改变人的命运,但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 B.诗歌可以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 激发民心,这是由诗歌本身的文体特征性决定的。 C.诗歌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人们以感染力、

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文学中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诗。中国文人很看重“诗”。古人讲“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即使是穿着粗布或者说土布的平民百姓,也会因为他饱读诗书而显得气度不凡。这既表达中国传统文人对丰厚学识的自信,也说明华美诗文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大家知道,唐朝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强大王朝,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代表的是诗歌的极致,是最为辉煌历史时期最为辉煌的文学经典,我们常说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唐诗的兴盛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说唐诗中也蕴含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今天,我讲的正是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如果在座的人们对这个话题曾经有过一些关注的话,可以回忆起几年以前在中国学术界,可以说并不仅是学术界,包括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头和社会上的文学界都在讨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作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经过那一段时期的讨论以后,其实也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来。很多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不是很多,真正有影响力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这是我们对那场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个遗憾。那么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所谓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强调人如何完善的问题。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人讲:“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等等这些都是谈人如何完善的问题。这就不仅仅把人文精神局限于西方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类便不会停止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把握。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人文主义通常溯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但是文艺复兴固然提高了人文精神,可其人文精神却主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理性的弘扬,渐渐就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并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相信科学,从而形成了所谓科学主义。进而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精神面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三个维度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三个维度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研究和讨论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定位问题。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有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以史绍典老师为代表,认为既然是在语文课上进行综合实践,那就一定要姓“语”,如果不是,那就等同于历史课、政治课等等。另一种以孙菊霞老师为代表,认为:“综合性学习”以课程的形态出现,是“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另一种叫法。“老师们大可不必担心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否体现学科特点,或者是否像‘语文课’.综合性学习板块完全不必拘泥于‘语文性’的体现。要知道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是‘综合性学习’板块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这样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阶段目标除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基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内容,更是一条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综合性教学的任务取向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时,首先应该确立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教学任务,即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围绕学生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各个学段均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如第一学段的目标为: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事物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得知: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围绕问题主线、观察主线、资料主线和表达主线而制定,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不仅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还能锻炼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这使得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体现。

诗歌艺术与人文精神之我见

诗歌艺术与人文精神之我见 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10-12-4 15:42 |提问者:Icy蓝莓 诗歌艺术与人文精神有什么联系?怎样看待诗歌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最佳答案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文学中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学特点的就是诗。中国文人很看重“诗”。古人讲“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即使是穿着粗布或者说土布的平民百姓,也会因为他饱读诗书而显得气度不凡。这既表达中国传统文人对丰厚学识的自信,也说明华美诗文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大家知道,唐朝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强大王朝,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代表的是诗歌的极致,是最为辉煌历史时期最为辉煌的文学经典,我们常说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唐诗的兴盛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说唐诗中也蕴含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今天,我讲的正是唐诗中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如果在座的人们对这个话题曾经有过一些关注的话,可以回忆起几年以前在中国学术界,可以说并不仅是学术界,包括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头和社会上的文学界都在讨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作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经过那一段时期的讨论以后,其实也没有得出一个所以然来。很多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不是很多,真正有影响力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并不是很多,这是我们对那场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个遗憾。那么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所谓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强调人如何完善的问题。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人讲:“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等等这些都是谈人如何完善的问题。这就不仅仅把人文精神局限于西方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类便不会停止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把握。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人文主义通常溯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但是文艺复兴固然提高了人文精神,可其人文精神却主要建立在理性之上,理性的弘扬,渐渐就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并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相信科学,从而形成了所谓科学主义。进而要求人文学、社会学都得效法科学,成为科学。这样一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现代以来,科学主义将人性不当回事,以为人只不过是DNA的合成,可以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或者说认为人只是一个DNA的容器,你别以为自己了不起,性格命运、生死成败都是由早就决定好了的,人的奋斗变得徒劳,人的价值变得低廉。正是这种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人文、教育、环保、道德等这些非经济的社会因素被不断地边缘化。而在我们的大学里,传授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学科也不仅遭到功利主义自下而上的威胁,也受到专业化由上而下的

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维度

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维度 国民的诗性似乎在渐渐地弱化,现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提高初中生的诗歌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星星变奏曲》的教学课例,论述了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纬度,其一是声音的诠释;其二是思维的跳跃;其三是情感的升华。如果能从这三个纬度出发,初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必定能让学生沐浴在诗性的阳光中。 标签:初中现代诗歌三个纬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王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随着现代文明的崛起,功利主义盛行,国民诗性似乎渐渐地弱化,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诗歌教学不能弱化,只能强化。在古代经典的诵读中,我们传承了文明,强化了民族的认知审美方式,但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当代性,即与当代生活的共时性、互动性的关系,初中语文当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我在中学任教语文多年,对现代诗歌的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如何升华学生的诗性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以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教学为例,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去实现。 维度之一:声音的诠释 最见效果的诗歌教学就是诵读,一首现代诗歌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能读、会读、读的有诗味,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诗歌的感知能力,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仿诵。指学生能仿照教师的示范朗诵或音频材料的示范朗诵进行诵读。我在教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时,学生先听一遍老师的示范性朗诵,然后让每一个学生试着去读一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初步明白诗歌的节奏停顿和情感基调,在这个仿诵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基调和节奏,能调动自己的情绪,进入读诗的世界。 朗诵。指在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停顿后,能有感情的把诗歌诵读出来。这种朗诵的方式有很多,集体朗诵、个人朗诵、小组朗诵、个别轮诵。我在教《星星变奏曲》这一课时,我首先叫学生自由的朗诵,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学生在第一便朗诵时,可能注意到了停顿和轻重音,但无法把感情运酿的到位,只有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提升。 配乐朗诵。指在学生能完全理会诗歌的意味和情感后,能读出了诗歌的意味时,再配上音乐,利用音乐的节律和感染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不同类型的诗歌可以配上不同的音乐,当学生完全理解诗歌的内涵,我给学生在朗诵时配上了班得瑞的《晨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学生读的分外有感情,他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着《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是:观念上的"和而不同"〔2〕和实践中的整体会通。具体地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释、道三家,还是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虽有其各自不同的探究领域、表述方法和理论特征,然却又都是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析。这也就是说,人们既需要分析地研究三家、三科、三学各自的特点,更需要会通地把握三家、三科、三学的共同精神。此外,如果说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等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对于这个文化整体来讲,其中的任何一家、一科、一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这一文化整体的特性将发生变异,或者说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文化整体了;而对于其中的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来讲,则都是这一文化整体中的一家、一科、一学,且每一家、每一科、每一学又都体现着这一文化整体的整体特性。唯其如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管是研究那一家、那一科、那一学,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否则将难入其堂奥,难得其精义。 一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在所谓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概念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 魏王弼对此解释说: "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4〕 唐孔颖达补充解释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5〕宋程颐的解释则是: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6〕 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是人们所讲的"人文精神"一语,无疑与上述"人文"一词有关,抑或是其词源。但"人文精神"一语的涵义,又显然要比《周易·彖传》中"人文"一词的涵义丰富得多。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出现和展开显然要比"人文"一词的出现早得多,《周易·彖传》的面世不会早于战国末,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远则可以追求至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