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工序施工方案

关键工序施工方案
关键工序施工方案

路基与结构物结合部施工(台背回填)

1、结构物(包括桥涵台背、锥坡、挡土墙墙背等)的回填是指结构物完成后,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分层填筑结构物与路基之间的遗留部分。

2、桥台背后填土宜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

3、涵洞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如使用机械回填,则涵台胸腔部分及检查井周围应先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

4、涵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 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5、结构物处的回填,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回填时圬工强度的具体要求,应按以下规范要求执行:

6、台背填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 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 点,每点都应合格,宜采用小型机具压实。回填材料宜选用砂砾、碎石、矿渣、碎石土等;透水性材料不足时,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稳定土回填;回填土的分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cm。

7、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对称回填压实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应使用小型机具压实。但涵顶50cm 内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如对结构物有损坏,项目部自

行进行补救,直到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为止

8、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7%。

二、桥、涵处路基产生沉陷的原因:桥、涵台背处路基由于沉陷而导致跳车是公路中的一种病害,其原因主要有:

1、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一般情况下,结构物往往先行施工,待一般路段的路基成形后,在台背处留下一缺口,当对此缺口填筑施工时,由于压实机械的作业面狭小而使压实不到位,特别是台、墙后侧及翼墙内侧达到规定要求更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该处路基压实质量下降,通车后,引起该处路基的压缩沉降。

2、地基沉降。一般情况下,台背后的地物地貌与其它路段不同,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不一。同时由于桥涵处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的基底应力也相对较大,因此,在台后填筑地段,产生的地基沉降也较其它路段大。

3、路基与台背接头处,常会产生细小裂缝,雨水渗入缝后,使路基产生病害,导致该处路基发生沉降。

分析上述原因,无一不与填筑施工有密切关系,要解决桥涵处填料的下沉问题,就必须采取正确的施工措施和适宜的施工方法。

三、台背填土的施工与控制台背与路基接壤处,为保证连接质量,采用用台阶形式连接台背的填筑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填料的质量,填料的细料含量不宜过大。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2)填筑前,应在土拱上设置泄水管或盲沟。

(3)台背填筑透水性材料前,桥、涵的台前防护工程及桥梁上部结构均应完成。

(4)填筑时,对涵洞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对桥梁构造物,亦应做到两端对称施工,桥台背后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施工。(5)碾压遍数一般不小于10 遍,并对每层填筑质量实施检测,透水性材料以干容重或空隙率控制施工质量。

(6)尽可能做到桥涵施工与路基开挖的结合,做到桥涵台砌多高,填土填多高,分层压实,填至路基处理高度时按路基处理标准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桥涵完成后再开挖的局面,以保证填土的密实程度。

涵洞、桥台缺口填土范围(示意图)如下:

1、路基与桥梁台背结合部:

(1)在路基与肋板式桥梁台背结合部处,下口从桥台身台背向路基方向出去5 米整平,以1:2 的坡率呈台阶形式向上延伸,直到路基顶,这样上口宽度为5+2H(m)其中,H 为桥台承台底到路基顶高度。台阶宽度不小于1 米,逐渐向上,直到路基顶面。路基与桥台背缺口处,采用5%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台背填筑。如图1

500

I II. Il (.'.Ih .'11

l

so

c

hit

「III

sn?7%

L i _ r _

n

n

-l J

:h In I 11

M/ML i i 幼* E歆》

97%

汕I I.M

Hf ;100

i 300 I

r

盖欄辭用練财轴

而图L0/2

蘇----------------------------------------

/z

狀社於轿輔

紺I耶:|

10 C I - I I | 山

MA^97%

iii^r

ftit

jhLi

Mh i h.

(2)在路基与柱式桥台台背结合部处,下口从桥台台帽向路基方向出去

5米整平,以1: 2的坡率呈台阶形式向上延伸,直到路基顶,这样上口宽度为5+2H(m)其中,H为桥台台帽底到路基顶高度。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逐渐向上,直到路基顶面。路基与桥台背缺口处,采用5%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台背填筑。如图4

2、路基与涵洞台背结合部:

(1)在路基与盖板明涵台背结合部处,下口从涵洞基础顶向路基方向出去3米整平压实,以1:2的坡率呈台阶形式向上延伸,直到路基顶,这样上口宽度为3+2H(m)其中,H为涵洞基础顶到路基顶高度。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逐渐向上,直到路基顶面。缺口处采用5%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台背填筑。如图2

(2)在路基与盖板暗涵台背结合部处,下口从涵洞基础顶向路基方向出去3米整平压实,以1:2的坡率呈台阶形式向上延伸,直到高程高出涵洞顶面50cm这样上口宽度为3+2H(m)其中,H为涵洞基础顶到盖板顶+50cm高度。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逐渐向上,直到路基顶面。缺口处采用5%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台背填筑。如图3

(3)施工方案:

在路基施工时,先根据各结构物台身高度留出相应的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宽度的缺口,在路基施工完后,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或涵洞盖板扣上后,才能进行台背回填。回填应采用“回填施工放样一-

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一合格一碾压一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一" 台背墙做碾压厚度标

记一-按标记的松铺厚度摊铺回填料一-碾

压一>自检合格一>报监理工程师验收一进行下一层填筑”的施工方法。

3、施工要求

(1)、台背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 —2000)的有关规定。台背回填应在盖板吊装、锚固安装完毕,且各部位混凝土强度均达到85%后进行;应在两侧平衡进行回填;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2)、台背回填应分层对称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5 cm,为防止每层填筑厚度超厚和漏检,应在台背墙用油漆作上每层压实后的厚度记号并标明层次,以便施工易于控制,台背回填从基底到顶面的压实度均》9 7%。

(3)、回填前清除基坑内泥浆、杂物。在回填压实施工中,使用

压路机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对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机动夯具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直到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为止。

(4)、台背回填区域与路基衔接处必须挖台阶:高50 cm、宽100 cm o

(5)、台后基础顶面以下构造物基坑回填工作应经初验后及时完成,防止渍水后侵害基底,影响基底承载力。基础回填可采用满足要求的路基填料,各层压实度必须达到93%以上。

(6)、台背回填结束后报请业主总监办进行验收。

4、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

台背回填检查项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