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二)课后作业(1)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二)课后作业(1)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二)课后作业(1)

课堂作业(1)

1.有史学家认为,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殖民活动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B.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

C.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 D.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

2.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国际分工更加明确,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 A.两类国家共同促成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

D.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条件

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场所。工业革命还引起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求,这些原料大部分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新帝国主义的起源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像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再一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死,政府知道,可以利用这类事件作为进行军事干涉的借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概括“新帝国主义”起源的因素。(8分)

课堂作业(2)

1.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B.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2.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范围包括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B.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C.斗争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

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重要原因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B.帝国主义国家对亚非拉侵略的加剧

C.亚非拉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亚非拉地区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4.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提拉克曾经说:“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对提拉克主张的“自治”,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强烈要求殖民当局改革政治

B.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C.英国殖民当局应让国大党管理印度

D.英国应改善英印关系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潮,从人权角度讲,非洲的特征是( )

A.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和独立权

B.争取基本的生存权和政治民主权

C.争取环境保护权

D.争取独立和政治民主权

课堂作业(3)

1.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 600万,到1600年降到1 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B.奴隶贸易的盛行

C.第二次工业革命扩展D.工业革命的开展

2.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之外。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

度纺织业( )

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

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 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

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 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4.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

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B.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C.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 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航空概论课后作业答案

航空概论作业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航空?什么是航天?航空与航天有何联系? 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空活动。 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器主要在宇宙空间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但航天器的发射和回收都要经过大气层,这就使航空航天之间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2、飞行器是如何分类的? 按照飞行器的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飞行器分为航空器、航天器及火箭和导弹三类。 3、航空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空器又如何细分? 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可将航空器分为两类,即靠空气静浮力升空飞行的航空器(通常称为轻于同体积空气航空器,又称浮空器),以及靠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升力升空飞行的航空器(通常称为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轻于同体积空气的航天器包括气球和飞艇。 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天器包括固定翼和旋转翼两类,旋翼航空器包括直升机与旋翼机。 4、航天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天器又如何细分? 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根据是否环绕地球运行,无人

航天器可分为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又称航天站)和航天飞机。 5、熟悉航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1783.11.21 法国的罗齐尔和达尔朗德乘蒙特哥菲兄弟发明的热气球第一次升上天空,开创了人类航空的新时代。1783.12.01 法国的查尔斯和罗伯特首次乘氢气球升空。1785.06.15 法国的罗齐尔和罗曼乘氢气和热气的混合气球在飞越时,气球着火爆炸,二人成为第一次航空事故的牺牲者。1852.09.24 法国的季裴制成第一艘软式飞艇。1900.07.02 德国的齐伯林“LZ-1号”硬式飞艇首次在上空试飞成功。1903.12.17 美国的发明的带动力装置的飞机第一次试飞成功,在五十九秒内飞行了二百六十米。1908.09.17 美国的塞普里金乘坐威尔伯.莱特驾驶的飞机坠落,成为第一次飞机事故的牺牲者,威尔伯.莱特身负重伤。1910.10.31 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1911.02.08 世界第一次运载航空邮件。法制“索默”双翼飞机携带6500封信由印度的阿拉哈巴特到达五英里外的奈尼。1915.05.31 德国的齐伯林“LZ-38号”飞艇首次夜袭伦敦,是世界上第一次空袭。1919.08.25 第一条由英国伦敦到法国巴黎的民用航线通航,所用的DH-16双翼机可载四名旅客。1923.06.26 美国的史密斯和里比德各驾驶一架DH-4B 双翼机,用输油胶管进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1929.08.08-08.29 德国的“齐伯林伯爵号”飞艇环球飞行成功,航程31400公里,历时21天7小时26分钟。1937.05.06 世界上最大的飞艇,德国的“”

创新思维训练课后试题(答案)

2017年6月最新尔雅创新思维训练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25,共50.0 分) 1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2.0分) A、核心主题与分支 B、关键词与联系线 C、颜色与图形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关于打破规则的描述哪一项是最准确的?()(2.0分) A、很多时候遵守规则是必要的 B、当制定规则的基础已经变化,可以打破规则 C、打破规则有利于实现创新与突破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3关于转变思考方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2.0分) A、转变思考方向是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方法之一 B、转变思考方向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向思维等 C、头脑风暴法和思维导图有助于转变思考方向 D、转变思考方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我的答案:D 4创造性天才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2.0分) A、智商超过常人很多 B、情商高于常人 C、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D、体力超过常人很多 我的答案:C

5 软性思考不包括()。(2.0分)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联想 D、直觉 我的答案:A 6 进行强制联想的目的是()。(2.0分) A、追求事物的新颖性 B、喜欢别出心裁 C、突破思维定势 D、把两个不同事物重组在一起 我的答案:C 7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2.0分) A、一种欣喜若狂的状态 B、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发抖 C、只关心内心的感受,对外界的敏感性下降 D、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烦恼 我的答案:B 8 要想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最关键的是()。(2.0分) A、打好知识基础 B、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D、突破定势思维 我的答案:D 9 批判性思维有时会滑向论辩式思维是因为()。(2.0分) A、人类容易被自己的情绪与信念所左右 B、往往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忽视或曲解不利的证据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含答案)(word)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含答案)(word)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酸和碱反应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D.闻气体的气味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量筒不能做反应容器,故A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必须是密封体系,图示中导管与外界通着,故B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错误; D、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扇着闻,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2.“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说就是:不要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能尝试药品的味道; 3.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答案】B 【解析】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无气味的气体生成;B.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没有助燃性,但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才是二氧化碳;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B 点睛:鉴定物质时应根据物质的特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是所有不助燃的气体的共性,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才是二氧化碳的特性。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1光世界巡行 练习(有答案)

3.1 光世界巡行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B.月亮是光源 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D.光年是时间单位 2.如图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而形成的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照片中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光年”是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长度B.时间C.速度D.密度 3.夜晚,小明沿着平直公路AB经过路灯,他头部的影子在地面上行进的轨迹可能是() A.沿着CD B.沿着EF C.沿着GH D.沿着JK 4.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5.如图所示,由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位置可知,发生月食的原因是() A.地球挡住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线 B.月球挡住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线 C.月亮由发光体变成为不发光体 D.地球反射的阳光照射到月球上 6.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A.先见闪电,后闻雷声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日下立杆,其影立现 7.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 C.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 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8.如图所示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日食B.手影 C.彩色光带D.林间的光柱 9.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B.太阳C.地球D.房屋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立竿见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 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太阳发光说明太阳不是光源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C.医院病房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电吉他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音调 12.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太阳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C.太阳的影子D.树叶的虚像 13.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在《墨经》中记录了小孔成像现象.关于如图的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i用户界面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UI用户界面设计 大作业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依依旅行系统前台应用及后台管理院别: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7宋依依 指导教师:孙丽云 成绩: 2015年 6 月 12 日 一、系统概述 1.1课程设计题目: 依依旅行系统前台及后台管理 1.2 课程设计运行环境: Java,MyEclipse6.5,Tomcat5.x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360安全浏览器7.1 1.3 课程设计实现技术: 基于HTML,CSS,JSP等技术的应用 二、依依旅行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功能需求:

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游客在不登录的情况下只可以进行相关旅行,车票,酒店信息的查询。(2)游客通过注册登录或者登录后,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景点的信息概况和预定景点票,酒店,车票(飞机票,火车票,或者租车)。 (3)游客登录后还可以进行各种订单的退订,个人信息的修改。 (4)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游客的预定请求和取消预定的请求。 (5)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维护,例如增加、删除和修改景点信息,增加、删除工作人员帐户,增加和删除旅行用户。 三、依依旅行系统概要分析 3.1旅游系统模块介绍 满足以上需求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旅游数据维护模块 基本数据维护模块提供了使用者录入、修改并维护基本数据的途径。例如对游客及导游及工作人员各项信息的更新和修改。 (2)旅游业务模块 基本业务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游客查询景点信息和预定的管理,可以登陆系统预定景点游票和导游预定,工作人员可以处理预定信息和取消预定信息等操作。 (3)数据库管理模块 在系统中,所有景点信息以及工作人员和导游的帐户信息都要进行统一管理,景点的使用情况和预定情况也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要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进行管理。 (4)旅游信息查询模块 信息查询模块主要用于查询景点的信息和游客的预定信息。 下图所示表示了旅游开发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3.2旅游数据维护模块 数据维护模块包括如下图所示的几个方面: (1)修改更新景点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新和修改景点信息。 (2)更新和修改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更新和修改旅游景点和酒店出行,删除游客的信息。 (3)添加景点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景点及景点信息。 (4)删除景点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景点及景点信息。 3.3旅游业务模块 旅游业务模块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注册登陆后,更改个人信息 (2)查询信息:游客查询景点使用信息及景点概括信息。 (3)预定取消景点:游客预定景点票。 (4)酒店预订:游客可一根据情况预定酒店。 (5)出行方式: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出行方式。 3.4数据库管理模块 数据库模块包括一下一个方面: (1)游客信息管理:信息包括游客的姓名,电话号码,及联系方式等。(2)景点信息管理:景点信息包括景点的名称,代号,概况等。

第四讲作业及答案doc

第四讲词义的选择、引伸与褒贬课后作业 一、试译一下各句,注意根据right 在句中的词类来确定它的词义: 1.It is not right for children to sit up late. 孩子们睡得晚不好。(形容词) 2.The plane was right above our heads. 飞机正好在我们头顶上。(副词) 3.In the negative, right and left, and black and white are reversed. 照片底片上,左右黑白与正片恰好相反。(名词) 4.She tried her best to right her husband from the charge of robbery. 她尽力为她丈夫被控抢劫伸冤。(及物动词) 二、试译下列各句,注意根据上下文及搭配关系来确定斜体词的词 义: 1.account for: 1) He is ill; that accounts for his absence. 他病了,这就是他缺席的原因。 2) In this battle he accounted for five of the enemy. 他在这场战斗中消灭了五个敌人。 3) I want you to account for every cent you spent. 我要你把花费的每分钱都交代清楚。 2.make up 1)If the stove isn’t made up, it will go out. 如不添煤,炉子就会熄灭。

2)There isn’t any girl called Clementine. He’s just made her up. 根本没有个叫克莱门蒂的姑娘,全是他捏造出来的。 3)Half the roads in the region are still to be made up. 这地区的路面有一半还没有修好。 4)Society is made up of people with widely differing abilities. 社会是由具有迥然不同的能力的人组成的。 5)It took Laurence Oliver more than an hour to make up for the part of “Othello”. 扮演“奥赛罗”这个角色,劳伦斯奥利维花了一个多小时来化装。 6)They made up a bed on the sofa for the unexpected visitor. 他们把沙发收拾一下,让这位不速之客睡。 7)We have to drive fast to make up the hour we lost in Boston. 我们不得不加快车速,以弥补在波士顿所耽误的的时间。3.figure 1)The foreign trade has risen to unprecedented figures. 对外贸易的数字由了空前的增长。 2)Dr. Eliot was one of the most revered figures in the world of learning. 埃利奥特博士是学术界最受尊敬的人物之一。 3)On the desk there was a bronze figure of Plato. 书桌上有一尊柏拉图的铜像。 4)He saw dim figures moving towards him.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

《走进化学世界》习题 1、研究一个自然现象或社现象常常需多学科参加,但各学科都有所侧重,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股票市场上的牛势或熊势B.5号飞船在太空中由椭圆形轨道变为圆形轨道 C.禽流感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D.超导材料的研制 2、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的下端要紧贴试管的内壁 B、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干燥的固体可以直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D、使用试管夹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C.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D.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错误的操作是:() A.必须使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为了防止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垂直试管 D.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小心地在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加热 6、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右图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 现象是( )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 C.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红墨水右移 D.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7、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5.3g B.5.1g C.5.0g D.4.9g 8、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 9.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网页设计大作业

网页设计与制作报告书 课程名称:网页设计与制作 报告题目:几米的空间 专业班级:旅管1002班 学号:100104110221 姓名:杨玉颖 指导教师:胡一波

目录 一、................................. 开发背景 二、................................. 网页设计技巧 三、................................. 网站结构 四、................................. 应用工具方案 五、................................. 频道栏目划分 六、................................. 测试 七、................................. 周期与成本估算 八、................................. 结论

摘要: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关键字:网页制作;制作方法;设计要素;网页测试

一、网页制作开发背景 Dreamweaver以其功能强大、容易上手、界面亲切而著称。它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网页,利用它可以轻松的组织、编辑网页并将其发布到指定的站点上,而且在发布之后还能对更新情况进行监控以更新站点的内容。现在流行的网页制作软件有很多,如Macromedia 公司的Dreamweaver、微软公司的Dreamweaver、还有Adobe Pagemill 3.0--制作多框架,表单和Image map 图像的网页工具、Netscape等等。其中Dreamweaver更以其功能强大、容易上手、界面亲切而著称。它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网页,利用它可以轻松的组织、编辑网页并将其发布到指定的站点上,而且在发布之后还能对更新情况进行监控以更新站点的内容。工具准备好了,可根据你的个人喜好来选择一些素材,如图片、喜欢的文章等。 二、网页制作设计技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创建一个只包含一个网页的站点。选择“文件”菜单的“新建”选项,单击“站点”命令,这时新建站点对话框就弹出来了,在“指定新站点位置”文本框中输入新站点的位置,单击“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图标,单击“确定”按钮。这就建立好站点了,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新的站点里有什么,单击“视图”工具条的“文件夹”按钮。在文件夹列表里有一个网页文件,名字叫做“index.htm”。我们知道,每

(完整版)第四讲练习一

第二讲练习一 1下面的变量中,哪个变量是本案例中的自变量: A.采取的教学干预 B.出勤率 C.12周测试成绩 D.学生CLASS问卷分数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2下面哪种图形适合表示一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变化趋势? A.饼状图 B.柱状图 C.折线图 D.雷达图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3实验研究通常会怎样操作自变量? A.将自变量的一种形式与另一种形式对比,比如,比较翻转课堂与传统讲授式 B.让同一种形式的变量出现或者不出现,比如,教学中使用微课或不使用微课的效果对比 C.将同一种变量的不同水平进行对比,比如,教师不同程度的热情(定义为类别变量)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有什么影响 D.当自变量不只一个的时候,就不能做实验研究。 正确答案:A、B、C你选对了 4如果孙老师在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学生成绩时,发现两组学生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两个班级不可比),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重新设计抽样方案,更换学生样本

B.测量学生的前后两次成绩,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差值(成绩提高的幅度)是否有差异 C.硬着头皮做下去,看看结果再说 D.选择两个自然班中,情况类似的部分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配对研究 正确答案:A、B、D你选对了 5上面孙老师的案例中,至少有哪些指标一致就可以说明两个班级可以比? A.出勤率 B.课堂参与情况 C.期中考试成绩 D.Class态度问卷分数 正确答案:C、D你选对了 6案例中,孙老师做了哪些工作保证研究的信效度比较良好? A.在实验前,充分讨论和分析控制变量,证明两个班级可以比 B.在实验中,精心设计实验流程和教学内容,确保两个班级教学内容基本一致 C.在实验前,集体备课,论证教学内容和测试题目是否与教学目标要求一致 D.在实验前,培训观察员,力图保证课堂观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 7教育实验研究中,研究者经常考察的自变量,有教学方法,作业类型等,因变量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对 8教育实验研究需要至少两组被试,一组接受实验,比如某种新教法,叫实验组,另一组叫对照组,接受传统教法,而不是什么都不做。这一点与生物实验的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概念不同。对 9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如自然班),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对

电大创新教学作业标准答案

电大创新教学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主可指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在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中,培养构成创造力所需要的一些特质。 2.联想: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 3.指导—自学教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一种教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的教学过程,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辅以教师的有效指导。这种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学到的技能技巧。 4.直接式学习法:根据创新的需要而选修知识,不搞繁琐的知识准备,与创新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就不学,直接进入创新之门 5.创新性学习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 6.直观探索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图像或模型等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7.提问—讨论教学:由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先提出有争议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达到澄清事实,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 8.模仿学习法:学生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进行模仿性学习,从而形成一定的品质、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学习方法。 9.整校制教学创新:以一个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教学创新模式 10.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11.引导—探究教学:以探究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的活动。 12.智力因素:关于认识过程本身所必须的心理因素,如感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它们共同构成学习活动的操作系统,承担知识的加工处理,保证认知过程的顺利进行。13.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全面发展教育。 14.情境激发教学——教师依据教材,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15.质疑—发现教学: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学生相互之间的质疑以及学生自我的质疑等多种交互关系。 16.探源索隐学习法:在学习中,学生为了积极地掌握知识,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从而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D.葡萄“变”美酒 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3、下列玻璃仪器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烧杯 B、试管 C、水槽 D、锥形瓶 4、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体积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6、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游码在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A、10.3g B、10.7g C、9.7g D、9.3g 7.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8.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A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植物油可以燃烧;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汽油易燃烧 D.食盐易溶于水;水结成冰 9、如图所示,金丝鸟与金鱼生活在一起,是因为鸟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薄膜,请您推测制作鸟笼的高分子

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A、绝热性好 B、透气、隔水 C、不能导电 D、熔点高 10、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发生了炸裂,试管炸裂的原因不可能是() A、试管没预热 B、试管外壁有水 C、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了1/3 D、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 11、某学生仰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30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倒出液体体积()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判断. 12.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步操作如图所示,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 B.易溶于水 C.不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3.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14.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先熔化后燃烧 B.火焰分三层,最外层最亮 C.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有水珠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5.下列结果与操作正确的是()

3.1光世界巡行—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

3.1光世界巡行 知识点一、光源的分类 1.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这些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和月亮B.月亮和镜子C.太阳和镜子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2.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太阳②月亮③钻石④自行车的尾灯⑤蜡烛的火焰⑥正在发光的萤光虫⑦正在放电影的银幕 知识点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3.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 C.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 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4.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A.先见闪电,后闻雷声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日下立杆,其影立现 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有多快 7.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少 C.保持不变 D.有减少的,也有增加的 8.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m/s,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填“大”或“小”)。 9.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课后作业及答案

【课后作业】:某棒球拍公司目前有300万的债务,利率为12%。该公司希望为一个400万的扩张项目融资,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按14%的利率增发债务; 方案二:发行股利率为12%的优先股; 方案三:按每股16元出售普通股。 公司目前有80万股普通股流通在外,使用的税率为40%。 (1)如果息税前收益目前是150万元,假设营业利润没有立即增加,三种方案的每股收益各是多少? (2)为三种方案画出无差异图。三种方案的无差异点大致是多少?用数学方法确定债务方案和普通方案间的无差异点,检查前面的判断。三种方案下横轴的截距各是多少? (3)为每种方案计算EBIT 的期望值150万的财务杠杆系数。 (4)你希望选择哪种方案?请说明理由。 【解答】:(1) 三种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比较 单位:千元 (2)【无差异点】: 债务方案一与普通股方案三:EBIT=2712(千元); 优先股方案二与普通股方案三:EBIT=3720(千元); 按相同的EPS 增量债务方案始终优于优先股方案,这两种融资方案之间不存在无差别点。 从数学上看,债务方案一和普通股方案三之间的无差别点为: 同理,优先股方案二和普通股方案三之间的无差别点为: 1 920 000=(360 000+560 000);3 000 000×12%=360 000(元);4 000 000×14%=560 000(元); 2 480 000=4 000 000×12% 3 80(万股)+400(万元)÷16元/股=105(万股) (千元)2712050 ,10 %)401)(360(8000%)401)(920(3,13,13,1=---=---EBIT EBIT EBIT (千元) 3720050,10%)401)(360(800480%)401)(360(3,23,23,2=---= ---EBIT EBIT EBIT

13春《创新教学》作业及答案

13春季《创新教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1-2章) 一、填空题: 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于1912年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答案:熊彼特] 2、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它的特性包括:、、原则性。[答案:敏锐性、变通性] 3、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的创新,;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答案:社会价值] 4、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组织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和整体创新。[答案:局部创新 5 部因素] 二、简答题 1、 [ 不断地创新。 ] ? 应变能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更易于发动和实施组织创新;(2)富足的组织资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3)多向的组织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三、分析题 1、陶行知在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1943年他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创新与创造是完全可以等同吗?为什么?试分析之。 [答案:两者不能等同。创新和创造的区别包括以下几点:(1)主体上的差异:创造的主体是多重的,它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自然界,如自然创造了沟壑山川、

奇峰异谷等美景;创新的主体专指人类,它是人的社会特质。(2)开端上的差异:创造起始于无,它开端于一片空白,是无中生有;而创新起始于创造的成果,开端于已有的积累,是有中生无,具体地说,就是在人类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事物。(3)过程上的差异:创新与创造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但创造更为侧重创造性产品,即创造的结果;而创新更强调的是过程及其效果。] 3、开放性原则就是一切开放而无限制。这句话是否正确?试分析之。 [答案: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向广大师生开放,向现代社会开放,要敢于面对国内外一切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虽然始终强调开放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限制。 果,同时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 第二次作业(第 一、填空题 1、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出的第一层次的要求。 2[答案:杜威] 3、发展性学习能力的目标主要在于能以积极态度探索性地获取,形成技 [答案:学生、环境] ] 所呈现出的意义。创新教学表现出很高的社会学价值,主要有两点。 (1)创新教学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2)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国家、民族的富强] 2、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首先使头脑兴奋起来,要使与会人员进入“角色”,需先热身,制造出激励活跃的气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此阶段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具体做法提出一个与会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毫无关联的简单的问题,促使与会者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应遵守四个原则: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追求数量;相互启发。] 三、分析题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含答案)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含答案) 一、走进化学世界选择题 1.下列各有关的叙述,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接打手机 B.相同条件下,铁的密度比镁的密度大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D.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变成黑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接打手机是因为加油站内有很多的油分子,油分子易燃烧发生爆炸,是利用了油的化学性质,故A错; B、相同条件下,铁的密度比镁的密度大,说的是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铁生锈生成了一种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变成黑色,是碱式碳酸铜分解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所以利用其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B。 2.“三不一要”原则,即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具体是就是: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B.取用氯化钠 C.量取水D.蒸发滤液 【答案】C 【解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实验操作错误; B、取用氯化钠时,瓶塞应倒放,用药匙取药品,图中实验操作错误; C、量取水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以免高温的蒸发皿烫到手,图中实验操作错误。 点睛: 蒸发所需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蒸发的操作注意事项有以下五条: 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水利发电B.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 【答案】B 【解析】 A、牛奶变酸有新物质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力发电是通过水的流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 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类别—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是化学性质,用于制作叶脉书签;B、液氮气化时会吸热,物理性质,用作制冷剂;C 生石灰遇水,和水反应放热,化学性质,用作干燥 剂;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用于制糖工业脱色。选A

VB程序设计(2015大作业)

《VB程序设计》大作业 一、大作业的内容 本次大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个人爱好,设计开发一个VB应用小程序。要能体现出: 1.《VB程序设计》各种语句的综合使用能力; 2.《VB程序设计》各种相关控件的使用能力; 3.根据具体的设计题目,设计清晰、美观界面的能力; 4.一定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大作业的要求 本次大作业应满足以下要求: 实用性:应用程序要有明确的应用主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结构性: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程序结构。 可读性:应用程序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全面性:应用程序应包含比较全面的功能。 友好性:合理使用VB提供的各种控件,设计友好、美观的使用界面。 三、大作业的步骤 1.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提交时间的要求,自己确定设计题目(可参考附件1); 2.查找与设计题目相关的资料; 3.进行应用程序总体结构、使用功能的设计; 4.进行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和源程序代码的编写; 5.上机编辑、调试程序; 6.保存应用程序, 并生成可执行文件; 7.撰写设计报告。 四、设计报告的基本格式 设计报告的基本内容至少包括封面、正文、总结三部分。 (1).封面(包括: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等信息) (2).正文 1、课题的选材过程(设计思路); 2、设计的将要达到的目标; 3、总体设计结构与功能; (1)总体设计结构介绍(绘制:结构流程图) (2)各功能模块运行界面的功能、算法和操作步骤; 4、设计结果分析;(运行结果展示、正确性分析) (3).总结(感想、收获、启发、存在的问题) 五、课程大作业提交 (1)形式设计报告+ 源程序文件(含可执行文件) 其中:<1>设计报告的封面统一(附件2); <2>源程序文件(含*.vbp;*.frm;*.exe)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 以学号+姓名(例如:12020741姓名)为文件名。 (2)时间2015年6月1日之前; (3)方法纸质报告及压缩文件交各班学委,按顺序排好后由学委统一上交;

龙书 第四章课后作业答案

P1774.14 为练习4.3的文法构造一个预测语法分析器 bexpr→bexpr or bterm|bterm bterm→bterm and bfactor | bfactor bfactor→not bfactor|(bexpr)|true |false 解1 非递归方法 1)消除左递归 ①bexpr→bterm A ②A→or bterm A ③A→ε ④bterm→bfactor B ⑤B→and bfactor B ⑥B→ε ⑦bfactor→not bfactor ⑧bfactor→(bexpr) ⑨bfactor→true ⑩bfactor→false 2)求first集与follow集 针对以同一非总结符开头的产生式右部求first集如果该非终结符能产生ε则需要求其follow集 ①bexpr→bterm A first(bterm A)= {not,(,true,false} ②A→or bterm A first(or bterm A)={or} ③A→εfollow(A)=follow(bexpr)= {$, )} ④bterm→bfactor B first(bfactor B)={not,(,true,false} ⑤B→and bfactor B first(and bfactor B)={and} ⑥B→εfollow(B)=follow(bterm)=first(A) 因为first(A)= {or , ε} 包含ε 所以follow(B)=follow(bterm) =first(A)∪follow(A)-{ε}={or, $, )} ⑦bfactor→not bfactor first(not bfactor)={not} ⑧bfactor→(bexpr)first((bexpr))={(} ⑨bfactor→true first(true)={true} ⑩bfactor→false first(false)={false} 表中空白处填error,表示调用错误处理程序 4)根据步骤3)编写预测分析程序 下面给出通用的预测分析算法,具体程序留给同学们根据算法自己完善。 repeat

创新学课后作业答案

创新学课后作业答案 2-2 1 【单选题】 ()把事物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和技能够的本领是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实践能力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 当同学有困难时,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尽力帮助 ?B、落井下石 ?C、能绕开就绕开 ?D、把困难同学推给别人 我的答案:A 3 【单选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 ?A、好学 ?B、践学 ?C、谦学 ?D、勤学 我的答案:C 4

【单选题】 “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最大的赞美”,这句话是指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要() ?A、微笑 ?B、倾听 ?C、认同 ?D、感谢 我的答案:B 5 【单选题】 杂交水稻这种重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是()的结果 ?A、袁隆平个人创新 ?B、对理论完全全颠覆 ?C、袁隆平及团队创新努力 ?D、理论指导 我的答案:C 6 【单选题】 为了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其各种价值,必须要和社会打交道,这时就要()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A、组织协调能力 ?B、实践能力 ?C、创造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的答案:B 7 【单选题】

观察一棵树一年四季的变化属于 ?A、质性观察法 ?B、直接观察法 ?C、定量观察法 ?D、间接观察法 我的答案:B 8 【单选题】 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我们应该()?A、视而不见 ?B、热情上前打招呼 ?C、假装不认识 ?D、扬长而去 我的答案:B 9 【单选题】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李时珍 我的答案:D 10 【单选题】 下面名人出身错误的是 ?A、瓦特---工人 ?B、爱迪生---报童 ?C、李春---杂工 ?D、华罗庚---店员 我的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