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法

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法
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法

一:名词解释

1.可湿性粉剂:由农药原药,湿润剂和填料,经机械粉碎而制成的粉状混合剂。

2.农药生物测定:运用特定的试验设计,利用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组织,细胞对农药的反应

(如死亡率,抑制率),并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分析供试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来度量某种农药的生物活性。

3.标准目标昆虫:是指在生物测定中被普遍采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经济意义,并且抵

抗力稳定均匀的农药,杀虫毒力和毒效指示的试虫群体

4.植物生长量测定法:在生物测定中,试材重量的测定是最常用的。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

以及所含成分或新陈代谢物质的变化等都可以作为测定的指标。

5.区分剂量:区分敏感个体和抗性个体的剂量。

6.离体测定:只包括病原菌和药剂而不包括寄主或寄主植物的测定方法,通常根据病菌与

药剂接触后的反应来作为毒力判定

7.种子发芽测定法:种子发芽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活性测定方法,种子发芽率、根

与茎的生长量或作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药剂剂量呈相关性,因此可用作除草剂的定量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

8.毒力基线:药剂对昆虫敏感品系或田间敏感品种的毒力回归线,即药剂对某一昆虫毒力

作用的起点。

9.活体测定:包括病原菌,药剂和寄主植物在内活性测定,通常以寄主植物的发病情况来

判定药剂毒力

二:填空题

1.在生物测定中必需设立(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和(标准药剂对照)等三种对照。

2.精密毒力测定包括(毒杀作用方式测定)和(毒杀程度的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3.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主要有(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紫外线灭菌)。

4.粉剂(DP)是(原药)和(填料),经过机械粉碎而成的粉状混合制剂。

5.粒剂是由农药原药,(辅助剂)和(载体)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6.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润湿剂)和(填料)经机械粉碎而制成的粉状混合物制剂。

7.乳油是由难溶于水的固态源药加工制成的粉状制剂。

8.在杀虫剂生物测定中,应尽量选择(同一发育阶段,同一性别,同一品系的标准昆虫)

作为目标昆虫。

9.填料是稀释剂与(载体)的统称。

10.杀虫剂的胃毒毒力测定中定量取食法包括口腔(注射)法,(液滴)饲喂法和叶片夹毒

法。

11.颗粒剂制备方法包括(捏合法)(吸附法)(挤压选粒法)和包衣法等。

12.叶部内吸法根据测定內吸效力的目的不同又可分为(叶片局部)施药,叶片全面施药和

(叶柄)施药三种方法。

13.工厂加工粉的设备有(雷蒙机)(万能粉碎机)(超微粉碎机)和气流粉碎机。

14.生物测定是研究(作用物)(靶标生物)和(反应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

15.杀虫剂毒力测定的统计分析原理是(计量转换成对数)(死亡率转换为几率值)。

16.有动植物组织及其剪汁,土壤浸出液等配成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培养基。

三:选择题

1.生物测定是指下列哪些因素对生物整体和活体组织产生效力大小的度量(ABCD)。

A 物理

B 化学

C 生理D心里E射线照射

2.在我国农药制剂总量中虽仅占20%左右,但其防治面积却占化学防治总面积的70%—

80%的药剂机型是。(A)

A乳油B可湿性粉剂C悬浮剂D粒剂E烟剂

3.杀菌剂温室植株测定法中对供试植物的要求(ABC)

A容易栽培B生长迅速C国内主要作物D高度感病E对一般杀菌剂不过敏4.下列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中,不属于触杀毒力测定的是(ABCD)

A二重皿法B广口瓶发C药纸熏蒸法 D 三角瓶法E点滴发

5.杀虫剂致死中量的计算方法除了正交多项式配线法外还有(ABCDE)

A作图法B最小二乘法C电子计算机编程输入法D计算机输入法

E校正机率值分析法

6.杀螨剂的毒力测定,一般分为哪几种(ABE)

A叶片浸渍法B玻片浸渍法C点滴发D叶片夹毒法E叶片残毒法7.对作物是比较安全的除草剂一般认为选择性指数应在(B)

A2以上B3以上C4以上D5以上E6以上

8.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法包括(ABD)

A含毒介质培养法B孢子萌发法C小杯法D叶碟法E附着法

9.可湿性粉剂质量标准检测的内容包括(ABCD)

A悬浮率B湿润性C起泡性 D pH值E粉粒细度F硬度

10.萌发表面是孢子萌发的场所,必须符合以下哪些条件(BDE)

A有抑制作用B无抑制作用C有促进作用D无促进作用E承受的液滴展布面积一致

11.农药生物测定中靶标生物包括(ABCDE)

A昆虫B螨类C病原菌D杂草E鼠类

12.影响杀虫剂生物测定结果的因素(ABCDE)

A发育阶段B性别C营养D药剂处理部位E世代

13.下列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中,属于定量取食法的是(A)

A叶片夹毒法B点滴发C喷粉法D药膜法E喷雾法

四:判断题

1.生物测定是研究作用物,靶标生物和反应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

2.在农药生物测定中生物仅指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等。(×)

3.可选用商品药剂或有效含量较低的农药进行毒力测定。(×)

4.增加试验重复次数以减少每个重复的生物个体可以减少的试验误差。(√)

5.评价杀虫剂杀卵作用毒力时可通过计算卵的未孵化率来进行统计。(×)

6.当自然死亡率小于5%。进行统计分析时死亡率不用校正(×)

7.离体测定可筛选出具有杀菌防病活性的化合物。(√)

8.H.L.B值指亲水亲油平衡值(√)

9.凡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固态或液态原药均可制成乳油(×)

10.若以高粱作为除草剂供试材料时应尽量采用同一穗的顶部种子(×)

11.叶部内吸法是杀虫剂內吸毒力测定的唯一方法(×)

12.通过计算卵的未孵化率和幼虫死亡率可评价杀虫剂杀卵作用毒力(×)

13.当自然死亡率大于20%,对试验结果无影响(×)

14.活体测定不能筛选出具有杀菌防病活性的化合物(√)

五:简答题

1.简述悬浮剂的概念及其优点

答:①概念不溶于水的固体农药原粉,表面活性剂和水经超微粉碎工艺制成的一种流动性浓悬浮糊剂。②优点:与可湿性粉剂相比,加工中分成污染较小,药粒小而分布范

围窄,悬浮率高(大于等于90%),在同等有效成分用量大其药效高。与乳油比较,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而是材料成本低并利与环境保护,在同等有效成分用量下,二者药效相似。

2.简述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统计分析原理及致死中量计算方法。

答:原理:①计量转换成对数:昆虫对药及敏感性分布是一个偏正态分布,浓度和死亡率做成的曲线为不对称“S”曲线,为方便计算,浓度换算成对数值是曲线变换成对称的“S”曲线。②死亡率转换为几率值“S”曲线进一步转换为一条直线。计算方法①卡方测验x2=∑(r-np)2/wp(1-p) ②致死中量的标准差和标准误计算③求致死重量置信区间

3.简述杀虫剂混合应运的结果和统计分析方法。

4.1987年制定的“新农药研究数据库应运系统”中要求除草剂的生物测定方法包括哪些答:①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②茎叶处理③玉米根长发④小麦去胚乳法⑤稗草胚轴发⑥番茄水培法⑦活性培养皿法

5.简述粒剂的优缺点(与粉剂相比)

答:优点①在生产水平上,粉剂污染小,可用载体种类多,比表面积小而提高贮存防潮能力②应用上,着药目标性强,有些助剂具有控制有效成分释放作用而延长残效,是要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缺点加工成本较高

6.简述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技术的应运

7.简述标准目标昆虫的概念及要求

答:概念,之在生物测定中被普遍采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经济意义,并且抵抗力稳定均匀的农药,杀虫毒力和毒效指示的试虫群体。要求1.易饲养,繁殖力强,不互相残杀,不受季节限制,能保证常年供应充分。 2.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经济意义 3.

生活及抗药力要稳定及均匀一致 4.选用合适时期,年龄的试虫群体或混合群体作为测试对象 5.便于进行移取处理

六:论述题

1.试论述农药生物测定的内容及应用。

答1.测定农药对昆虫,螨类,病原菌,线虫,杂草以及鼠类等靶标生物的毒力及药效,包括除害范围,作用方式,作用的点等。 2 .研究农药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包括农药对植物的刺激生长作用和植物的药害作用。 3.筛选新农药品种 4.研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规律,为定向创新新农药提供依据。 5.研究农药理化性质及加工剂型于毒效的关系,提高农药使用效果。6.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理状态及外界环境条件与药效的关系,以便提高农药使用水平,做到适时用药。7.测定不同农药混用的效力,为农药合理混用及寻找增效剂提供依据。8.对有害生物药性的检测和研究克服或延续抗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9.研究农药的作用机理及生理效应,如拒食,不育,忌避,杀卵,性引诱,及激素功能等。10.利用敏感生物来测定农药的有效含量及残留量。

2.试论述生物测定中应遵循的原则。

答1)影响因素的控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杀虫剂的理化性状和昆虫的生理状态都有影响;而杀虫剂理化性能的变化能影响对昆虫的毒效;昆虫的生理状态,如发育阶段、龄期、性别等的不同对杀虫剂有不同的耐药力。

(2)必须设立对照:一般有3种对照:①空白对照:即完全不处理(在自然状态下);

②溶剂对照:即不含有效成分的溶剂、乳化剂等。如以丙酮配制的药液进行点滴试验,

那么对照组就应点滴丙酮,这是为了消除溶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③标准药剂对照:标准药剂是指在生产中对某种目标昆虫常用的有效药剂,不仅可以同新农药对比,还可以消除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试验要求来设立,一般至少设两种

对照。

(3)必须设重复:一般重复三次,每个重复20-50头试虫。

(4)供试的目标昆虫尽量选择农作物害虫:生物测定中所用目标昆虫应在同一环境条件下饲养得来或采自田间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在生理上、发育上尽量一致

牛顿插值法原理及应用

牛顿插值法 插值法是利用函数f (x)在某区间中若干点的函数值,作出适当的特定函数,在这些点上取已知值,在区间的其他点上用这特定函数的值作为函数f (x)的近似值。如果这特定函数是多项式,就称它为插值多项式。当插值节点增减时全部插值基函数均要随之变化,这在实际计算中很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牛顿插值。牛顿插值通过求各阶差商,递推得到的一个公式: f(x)=f[x0]+f[x0,x1](x-x0)+f[x0,x1,x2](x-x0)(x-x1)+...f[x0,...xn](x-x0 )...(x-xn-1)+Rn(x)。 插值函数 插值函数的概念及相关性质[1] 定义:设连续函数y-f(x) 在区间[a,b]上有定义,已知在n+1个互异的点 x0,x1,…xn上取值分别为y0,y1,…yn (设a≤ x1≤x2……≤xn≤b)。若在函数类中存在以简单函数P(x) ,使得P(xi)=yi,则称P(x) 为f(x)的插值函数. 称x1,x2,…xn 为插值节点,称[a,b]为插值区间。 定理:n次代数插值问题的解存在且唯一。

牛顿插值法C程序 程序框图#include void main() { float x[11],y[11][11],xx,temp,newton; int i,j,n; printf("Newton插值:\n请输入要运算的值:x="); scanf("%f",&xx); printf("请输入插值的次数(n<11):n="); scanf("%d",&n); printf("请输入%d组值:\n",n+1); for(i=0;i

配方施肥教案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 四、配方(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三)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复习:(2-3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配方施肥的含义和依据,以及配方施肥的考虑分析因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配方施肥的含义和需考虑分析因素。 一、含义:学生注重对概念的理解,教师介绍并对概念点评。 ①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成果 如: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施肥技术等方面 ②以有机肥为前提,考虑营养元素适用量和比例 ③包括二方面内容:

即a 、配方: b 、施肥: 二、因素:1 、植物营养特性 2、肥料利用率 3、其他因素 引入:那么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配方施肥呢?这就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三)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 学生看书后回答: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4分钟) 学生回答: 有地力分区(级)配方法、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等。 书中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养分平衡法 即平衡施肥法,其主要思想是:用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当季可供养分量,按剩余的差数予以施肥补充。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要求出肥料施用量,除了与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所供养分量,还与肥料的哪些因素有关?(4-5分钟) 学生回答:还与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有关。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个量: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所供养分量、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同学们请想一下,这四个量与肥料施用量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先在纸上写一下,然后举手告诉大家!(5-6分钟) 学生回答: 1、作物需肥量:(5-6分钟) 作物目标产量需肥料=目标产量×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例一:计划667m 2 水稻户600kg 稻 谷,请同学们查表(7—6)计算:每667m 2 水稻需N 、P 、K 各多少kg ? 教师指出公式中1、2、3是参数根 据资料可求得,那么根据4(即肥料中养分含量),可求出x (即肥料施用量) 特别强调“肥料利用率”因素, 为推导公式做准备! 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或未能答全,老师应当加以引导。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会计基础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知识点: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 详细描述: 试算平衡的分类: 例题: 1.借贷记账法下的发生额平衡是有()决定的。 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B.“资产=权益”的会计等式 C.平行登记要点 D.账户的结构 正确答案:A 解析: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科目汇总表中,所有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所有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应该相等,这是由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决定的。 A.正确 B.错误 发生额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 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保持平 衡, 即: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 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 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 接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 则。 余额试算平衡 余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借 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 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保持平衡, 即:全部账户借方 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 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余额 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财务状 况等式。

正确答案:A 解析: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出每一个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关栏内。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B.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C.余額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D.余额试算平衡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分为月末余额平衡与年末余额平衡 正确答案:D 解析:余额试算平衡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可分为期初余额试算平衡和期末余额试算平衡两种。 4.下列关于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其根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B.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如果结果为平衡,则计入各账户的发生额可能是正确的 D.如果结果为平衡,则计入各账户的发生额肯定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B,C 解析: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保持平衡, 即: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果结果是平衡的,则证明计入各账户的发生额可能是正确的,但不排除漏记重记等可能性。 5.用公式表示试算平衡关系,正确的有()。 A.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余额合计 C.负债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负债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D.资产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资产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正确答案:A,B

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及方法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3期 我国当前农业用肥普遍存在肥料的表施或浅施、过量施用氮肥和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等不合理的施肥现象,造成肥料易挥发、流失,难以达到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肥料利用率低;容易造成种子的烧伤或铵中毒,还可能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妨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对于施肥来说,首先要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供配方肥或发放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民正确施用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供氮磷钾和微肥的施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其特征是“产前定肥”[1,2]。 1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 一是元素的营养学说。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N、P、K、C、H、O、Ca、Mg、S、Fe、B、Mn、Mo、Zn、Cu、Cl等16种营养元素,其中N、P、K是大量元素,C、H、O、Ca、Mg、S是中量元素,Fe、B、Mn、Mo、Zn、Cu、Cl是微量元素。二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论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均有各自的生物功能,它们的营养作用是同等重要的,而每种营养元素具有的特殊的生理功能是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三是养分归还学说。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不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植物的长期吸收利用会使土壤的某些养分变的越来越少,养分失去平衡,地力逐渐下降,若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各种营养元素。四是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决定其产量高低的是土壤中有效含量最低的那个养分,在一定的范围内产量随这个养分含量的增减而增减,忽视这个最低养分,即使再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五是报酬递减律。在其他栽培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随之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反而减少。六是综合因子作用律。作物生长发育除养分因子外,还有水分、温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子和良种、植保、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措施,单靠一个因子或一项措施是不可能使作物获得高产的,存在着诸多因子的交互效应。 2测土配方施肥遵循的原则 一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相配合的原则。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三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用养结合,才能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3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 一是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法。这个技术综合了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养分的调控,主要包括氮素的实时监控、磷与钾养分的恒量监控及中、微量元素养分的矫正施肥技术。二是肥料效应函数法。该方法是根据“3414”的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直接获得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肥料配方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三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特别地区、不同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用“3414”试验的相对产量的高低来表示,对某一地区的土壤通过养分测定,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四是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的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间的差测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通过施肥补充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养分平衡法涉及到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等参数[3,4]。 4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 一是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土壤的供肥能力。二是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导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能摸清土壤养分矫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施肥量、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构建施肥模型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三是配方设计。肥料配方设计是测土施肥技术的核心。通过总结田间试验、土壤养分含量等数据,划分不同施肥区域,同时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耕作程度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四是矫正试验。为了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肥料的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在施肥分区设矫正试验,验证其施肥配方的正确性,并完善肥料配方改进施肥参数。五是配方加工。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配方施肥的最终目的,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的需肥量,加工配方肥—— — 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及方法 卢学中 (青海省互助县农机化学校,青海互助810500) 摘要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施肥技术,主要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原则以及方法、步骤,旨在探寻节本增效显著的科学施肥方法。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原理;原则;方法;步骤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3-0295-02 收稿日期2010-01-22 资源与环境科学 295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调查问卷法。我根据J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宣传自己的公司、员工是否自愿留在公司为公司效力和员工等方面设计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分析。 3.访谈法。我在J公司三个部门中各选取了1~2名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等相关资料,丰富更多的理论知识,吸取宝贵经验,开拓研究分析思路。 2.调查分析。通过收集h公司管理人员针对工作压力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分析法分析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相结合,做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相对的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目标、任务、胜任力模型理论、结构化面试理论和人才测评,用以上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哲博百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和人才甄选的现状,对其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文献阅读:阅读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研究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并思考论文的内容核心和写作方式,寻找书籍间内容的相互联系,总结出共通点,加入自己的思考,打开思路。结合实际: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实际案例,跟阅读总结的文献理论相结合,同时积极做出个人思考,根据实例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优化和总结,加以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理论所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支撑。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从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分析问题。 3.总结分析。除了分析已知数据外还要对其提出建议和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三次样条插值方法的应用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

三次样条插值方法的应用 一、问题背景 分段低次插值函数往往具有很好的收敛性,计算过程简单,稳定性好,并且易于在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但其光滑性较差,对于像高速飞机的机翼形线船体放样等型值线往往要求具有二阶光滑度,即有二阶连续导数,早期工程师制图时,把富有弹性的细长木条(即所谓的样条)用压铁固定在样点上,在其他地方让他自由弯曲,然后沿木条画下曲线,称为样条曲线。样条曲线实际上是由分段三次曲线并接而成,在连接点即样点上要求二阶导数连续,从数学上加以概括就得到数学样条这一概念。下面我们讨论最常用的三次样条函数及其应用。 二、数学模型 样条函数可以给出光滑的插值曲线(面),因此在数值逼近、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及科学和工程的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区间[]b ,a 上给定有关划分b x x n =<<<= 10x a ,S 为[]b ,a 上满足下面条件的函数。 ● )(b a C S ,2∈; ● S 在每个子区间[]1,+i i x x 上是三次多项式。 则称S 为关于划分的三次样条函数。常用的三次样条函数的边界条件有三种类型: ● Ⅰ型 ()()n n n f x S f x S ''0'',==。 ● Ⅱ型 ()()n n n f x S f x S ''''0'''',==,其特殊情况为()()0''''==n n x S x S 。 ● Ⅲ型 ()() 3,2,1,0,0==j x S x S n j j ,此条件称为周期样条函数。 鉴于Ⅱ型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在此主要对它进行详细介绍。 三、算法及流程 按照传统的编程方法,可将公式直接转换为MATLAB 可是别的语言即可;另一种是运用矩阵运算,发挥MATLAB 在矩阵运算上的优势。两种方法都可以方便地得到结果。方法二更直观,但计算系数时要特别注意。这里计算的是方法一的程序,采用的是Ⅱ型边界条件,取名为spline2.m 。 Matlab 代码如下: function s=spline2(x0,y0,y21,y2n,x) %s=spline2(x0,y0,y21,y2n,x) %x0,y0 are existed points,x are insert points,y21,y2n are the second

(完整版)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研究的准备 1.确定选题 研究选题的确定包括研究内容与研究样式这两个方面。研究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不能太过宽泛,如果切入点很大,文章会变得泛泛而谈,就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 好选题的基本标志为有价值、有创新。有价值体现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阅读能力如何提高?怎样有效运用多媒体?怎样增加英语课堂中的语言互动?此外还包括一些热点现实话题,例如:新课程标准、评价制度改革、任务型教学、教材评价、自主性学习、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有创新体现在理论新、视角新、对象新和方法新,“理论新”可以从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途径、认知学途径、社会学途径)、社会语言学分支理论、交际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等入手;“视角新”可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和学习者

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入手,教师(教学)行为如:教师提问(或反馈)方式、教师情感教学策略、教师课堂交际能力、教学活动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师角色等。学习者的角度可以选择像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性格,认知因素包括智力、学习风格、学习策略这些方面入手。 其次是研究样式的确定,研究样式的选择要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原则。研究样式分为“写文章”与“做研究”两种,“写文章”是一种重理论轻实际的哲学思辨或者综述评论,它更多的是基于一些已有的理论基础进行评论或者提出改进的意见。“做研究”则是以实际的数据为支撑,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思考,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可供参考的有效对策。“做研究”包括描写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描写研究是对研究对象就某一研究项目在过去和现在反应出的不同状态的对比研究,比如“浅析阳光体育的实施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这一选题,研究对象为中学生,对比的内容为阳光体育项目实施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现阶段实施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对比,研究是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实验研究是就某一个理论基础,提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假设,然后选取实验对象进行实验,从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 选题的方向来源于研究者长期关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献阅读中受到启发的问题、从教育部课题中派生出的子课题以及已经完成课题基础上产生的后续性课题。此外,选题的确定一

浅谈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8、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 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9、个案研究法

生产线平衡法

生产线平衡法 一个产品,少则二三个制程,多则几十个,而每个工程内是由多个作业要素所组成,我们常见在生产工厂里,制造部门依物料的加工流程分为一、二、三车间,而每个车间又由许多个别工序所组成,所以又把它连合成一条条的生产线。 我们这里所谈的生产线平衡,广义的来说也应该含盖部门与部门之间,车间与车间之间,拉与拉之间等等的平衡。而所谓的生产线平衡就是指工程流动间或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离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之等待或滞留现象。 ●平衡的目的 1.物流快速,减少生产周期; 2.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 3.消除工程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4.稳定产品品质; 5.提升工作士气,改善作业秩序。 ●生产线平衡的表示法 生产线平衡,一般使用生产流动平衡(即IE排拉流中的生产效率均衡),纵轴表示时间,横向则依工程顺序表示,并划出其标准时间,划法可使用曲线图或柱状图(如下图所示)。 ●现状生产线平衡分析 1.对生产线各工程顺序(作业单位)订定,并填入生产流动平衡表内。 2.测算各工序实质作业时间以DM(Decimal Minute)为单位记入平衡表内。 3.清点各工序作业人数,并记入人员栏内。 4.1人实质作业时间/人数=分配时间,记入时间栏。 5.此分配时间划出柱状图或曲线图。 6.在分配的实质时间最高的这一工序顶点横向划一条点线。 7.计算不平衡损失 不平衡损失业=(最高的DM*合计人数)-(各工序时间的合计) 如上图=(21*19)-320=79 8.生产线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实质时间(1人)合计/(最高的DM*合计人数)=320/(21*19)=80.2%。 9.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1-80.2%=19.8%。

几种插值法比较与应用

多种插值法比较与应用 (一)Lagrange 插值 1. Lagrange 插值基函数 n+1个n 次多项式 ∏ ≠=--=n k j j j k j k x x x x x l 0)( n k ,,1,0ΛΛ= 称为Lagrange 插值基函数 2. Lagrange 插值多项式 设给定n+1个互异点))(,(k k x f x ,n k ,,1,0ΛΛ=,j i x x ≠,j i ≠,满足插值条件 )()(k k n x f x L =,n k ,,1,0ΛΛ= 的n 次多项式 ∏∏ ∏=≠==--==n k n k j j j k j k k n k k n x x x x x f x l x f x L 0 00 ))(()()()( 为Lagrange 插值多项式,称 ∏=+-+=-=n j j x n n x x n f x L x f x E 0 )1()()!1()()()()(ξ 为插值余项,其中),()(b a x x ∈=ξξ (二)Newton 插值 1.差商的定义 )(x f 关于i x 的零阶差商 )(][i i x f x f = )(x f 关于i x ,j x 的一阶差商

i j i j j i x x x f x f x x f --= ][][],[ 依次类推,)(x f 关于i x ,1+i x ,……,k i x +的k 阶差商 i k i k i i k i i k i i i x x x x f x x f x x x f --= +-+++++] ,,[],,[],,,[111ΛΛΛΛΛ 2. Newton 插值多项式 设给定的n+1个互异点))(,(k k x f x ,n k ,,1,0ΛΛ=,j i x x ≠,j i ≠, 称满足条件 )()(k k n x f x N =,n k ,,1,0ΛΛ= 的n 次多项式 )()](,,,[)](,[][)(10100100---++-+=n n n x x x x x x x f x x x x f x f x N ΛΛΛΛΛ 为Newton 插值多项式,称 ],[,)(],,,[)()()(010b a x x x x x x f x N x f x E n j j n n ∈-=-=∏=ΛΛ 为插值余项。 (三)Hermite 插值 设],[)(1b a C x f ∈,已知互异点0x ,1x ,…,],[b a x n ∈及所对应的函数值为0f ,1f ,…,n f ,导数值为'0f ,'1f ,…,'n f ,则满足条件 n i f x H f x H i i n i i n ,,1,0,)(,)(''1212Λ===++ 的12+n 次Hermite 插值多项式为 )()()(0 '12x f x f x H j n j j j n j i n βα∏∏=++= 其中 )())((,)]()(21[)(2 2'x l x x x l x l x x x j j j j j j j j ---=βα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

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 2009-05-28 10:17:04 新闻来源: (一)选题 1.课题来自哪里? 2.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要有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预期结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确严谨。 可行性: 创新性: 3.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二)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也就是设计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体化的中心环节;是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有利于协作研究。一般上级部门开展的课题研究都附有课题申报表。 1.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组成: (1)课题的表述与界定:课题的名称或题目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要体现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八年级历史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研究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

题,包括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外在目标(目的)、内在目标目的——学生发展)。 研究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围: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4)研究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项: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写详细些;不能滥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 实验研究: 个案研究: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6)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7)研究程序(步骤):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8)预期成果的形式:①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②学生变化 (9)研究成员(及负责人、分工) (10)经费预算及其他所需条件 2.填课题申报表(立项论证) 3.填写课题申报表的注意事项 (1)认识填写申报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应付。 (2)一式几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电脑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生产线平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英文并列题目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Line Balancing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

摘要 生产线平衡是企业实现“一个流”的生产前提,实现生产线平衡不仅有效地减少在制品数,降低企业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与稳定性。 首先,对前人所研究的生产线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分类;接着在了解某鞋业厂所面临的困境后,选择其中两条生产线(一条针车线、一条成型线)进行线平衡研究。在启发式思想的指导下,应用工业工程管理方法中的工艺流程分析和作业测定技术获取现时平衡情况及瓶颈工位,并对瓶颈工位进行“ECRS”分析,对工位进行分解重组,从而减少生产线节拍时间、提高生产线平衡率。 最后,为了保证线平衡改善效果、实现持续改善活动,还从品质、物料搬运、干部职责等角度出发,在“6S”管理、相似原理、精益生产的思想指导下对鞋业的生产车间进行了重新布置。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鞋业生产线工业工程“ECRS”

Abstract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is the premise of enterprise realizing “One Piece Flow”.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work in process”, reduce the private costs , but also rais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ssure the th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roduction. Firstly, summarize and classify the research and solution on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questions. Secondly,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diffcult position which x shoe industry factory faces, choice two production line(one is needle line,the other is moulding line) to research the balance. With the help of heuristec method, the process analysis and the work study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balance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line and the bottleneck location. Analysing the bottleneck location with the “ECRS” theory, analyzing and combining i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ycle time and raise the production balance ratios. Finally, to assure the improvement effect, and unfold going on improvement activities, arranged the production workshop with the help of “6S” management, principal of similitude, lean production and so on at the angle of production quality, material transporting, cadre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Shoe Industry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ECRS”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题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小课题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 一、选定课题 选定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题目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内容和过程。选题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要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但必须注意可操作性。 (6) 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 二、制定方案

测土配方施肥测试题(A)

测土配方施肥测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 和 节支增收的目的。 2、 _________ 是配方施肥技术的重点,是整个技术的核心环节。 3、 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主要有3大类型,6种方法。3大类型是,地力分区配方 法、目标产量配方法、 ___________ ;6种方法是,地力分区配方法、 、 ____________ 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 ________________ 。( 4、土样采集深度一般为 厘米,果园根据果树种类为 厘米或 厘米。 5、土壤化验一般采用5项基础化验,这五项中, 现土壤肥力的三大标志性营养元素。 &种肥的施用方法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7、化肥按所含养分种类不同分为 ________ 、 ____ 三、简1、 微量元素: 2、 肥料利用率: 3、 空白产量: 4、 基肥: 5、 化学肥料: 6、 根瘤菌肥料: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施肥手段,它是协调和解决了 、 这三方面的 关系实现了各种养分全面均衡的供应,最终达到高产优质、 ,是体 、复混(合)肥料、 等。

答题(每题5分,共25 分)

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实施和推广过程中应抓好哪几个环节?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 分) 1、某场无氮肥区小麦单产为150千克,使用尿素后(含氮46% 30千克后小麦 单产达到350千克,已知小麦百千克产量吸收氮素为 3千克,问:尿素的利用率 为多少? 2、某水稻无肥区产量360kg/667m2,欲达550kg/667m2,应施多少碳酸氢铵?碳 酸氢铵的含氮量、利用率分别按16.5%和40.8%计算。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 分) 简述水稻几种施肥方法。 1、 什么叫测土配方施肥? 2、 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 3、 基肥的施用原则、施用量以及施用方法? 4、 5、 复混(合)肥料的特点有哪些?

生产线平衡-答案

《生产线平衡》试题 姓名工号成绩 , 一﹑填空﹕(12*4=分) 1.ECRS原则具体是指﹕Eliminate﹑Combine﹑Rearrange﹑Simple。 2.生产力是指每人每小时生产台数。 3.生产线平衡公式=各工站工时之和÷(瓶颈工站工时×工站总数) ×100%。 4.6M分析改善法﹐分别是指人员方面﹑机器设备方面﹑材料方面﹑作业方法﹑环境评量 工具、仪器。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 1.N客户要求H公司的交期是:110天(已扣除假期及双休日);交货量为:1210万PCS;现H公司 有11条冲压生产线,预估良率为98%,稼动率为85% (每日作业时间是20小时)。请问单线节拍至少为多少秒时才不会延误交期? ( 20分) 解﹕ 单线日产能=12,100,000/(110*11)=10,000 PCS/(日*线) 考虑良率及稼动率的影响,其实际产能应为: 10000/0.98/0.85=12005 PCS/(日*线) Tact Time =3600*20/12005= 6.0 (秒) 2.某条生产线有5个工站﹐工时分别为:9s,11s,8s,12,10s﹐请计算出线平衡率? ( 12分)解﹕ 线平衡=各工站工时之和÷(瓶颈工站工时×工站总数) ×100%= =(9+11+8+12+10)/(12*5)*100% =83% 3. ( 20分)请写出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八大步骤( 20分) 解﹕第一步:平衡前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第二步:消除生产的浪费 第三步:利用方法研究进行改善 第四步: 山积表平衡 第五步:建立新的生产流程 第六表:实施后的效果确认 第七步:改善后的总结报告 第八步:标准化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写作参考材料1》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