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体会龚自珍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2.熟读诗词,理解句意,从中领会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古诗词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人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

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师:同学们可知道说的是哪位诗人?

生:龚自珍

(二)走进作者:

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关于龚自珍的小故事么?或者你认识的龚自珍是什么样的?和大家

一起分享你找到的资料吧。

生:龚自珍是清代人。

生:龚自珍是诗人、文人、思想家。

生:龚自珍是改良运动的先驱者。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龚自珍,对他如此了解。那请看一看我眼中的龚自珍吧!(幻灯片)

龚自珍(1792年8月22 日- 1841年9月26日),字璱(s 0)人,号定庵(Q n)。汉族,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

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

“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

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c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三)、诗词赏析

1、教师范读,划分断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感悟作者爱国情吧!

师: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范读,将停顿的地方在书上用“/”标注,划分断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自由诵读。

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诵读。要求:读书过程中试着读出小节停顿,注意节奏和重音,

读不准确的句子多读两遍。

3、朗读。

男女生、师生配合,通过不同形式朗读。朗读过程中纠正字音,教师随机点拔。

(教学理念: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古诗词

的语言美,同时也提高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

4、诗句赏析,理解句意。

(四)《出塞曲》

1?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7 ),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

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

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2.诗词赏析

(1 )师范读,生自由朗读,分组读,齐读。

(2 )诗句赏析,理解句意。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爱国诗词,同学们能从诗词中感受到的两位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

小小君子格言警句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能熟读四句爱国格言警句。

2.能理解四句爱国格言警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格言警句激发爱国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爱国的格言警句?

2.学生讨论发言。

(二)格言警句学习

1.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四句爱国格言警句,我们分组比赛,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

2.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并由小组内自行选出小组长,然后给自己的队取队名,队名要

和爱国相关。

3.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句格言。

(1)这句格言的作者是茅以升。大家都知道哪些关于茅以升的资料呢?每答对一点就给小组加一分。

(2)学生回答,师相机补充。

(3)请同学自己来说说你对“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的理解,表达正确即可得一分。

(4)师小结:茅以升曾对人们说,“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展示了茅以升的精忠报国的精神。在国家需要可造之材时,奉献自己的能力把国家建设的更美好。

4.按照上述方法学习后面的三句格言。

(1)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

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

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

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

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

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

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

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杨靖宇曾说过:“国即不国,家何能存。”

(2)季羡林(1911年8月6日一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

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

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

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

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虽然没有实际投入到战争中,但是他用语言和文

字加入到抗战中,他曾说道:“平生

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烬,我也是爱国的。”

(3)钱伟长(1912.10.9 —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

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

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6年5月,钱伟长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6至1957年,研究圆薄板大挠度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润滑理论、压延加工、连续梁、扭转问题、建筑史、扁壳跳跃和方

板大挠度。他曾说到:“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

全部学识智慧。”

5.小组自由读,然后分组比赛读。

(三)小结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满了忠和义,充满着家国情怀。很多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之所以万古流芳、行为世范,多因精忠报国、罹难不顾。同学们,我们也应该向这些伟大的爱国英雄们学习,所以,我们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从小事做起,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份绵薄之力。

小学生健康心理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心理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与人交往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知道健康心理对自己成长的好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能对不利于健康心理

形成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

师:今天我们先来听

个故事。(播放孟母

诫子的故事)(3分钟)

2、活动明理

(1)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很可惜孟母把织好一半的布料剪掉,所以我们的学习也应该和孟子一样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放弃。下面我们大家共同来说说健康心理都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分别议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性格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如学生回答不全,教师及时加以补充。)

(2)教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动物,请你们对照黑板上的内容,看一看哪个动物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看好了以后,就请你将这个动物的图片贴在这个性格牲下面。

(学生边说边贴图片)

(3)说一说

自己所喜欢的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人如果也具备这样的性格好不好?

(4)演一演

A、请五名同学表演早晨清扫教室的情景;

B再请六到七名同学表演课间活动情景;

C最后请两名同学表演自习课上的活动情景。

(5)说一说

按照课文中的要求分别对表演的情景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对不健康心理进行帮助。(帮

助措施要具体可行。)

(6)动动手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写出自己的心理特征。

(7)猜猜看

教师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好后,抽出几张,分别读出其中的内容,请同学们猜测纸条上

写的是谁?并对猜中的同学加以奖励。

教师:能迅速猜出的同学,说明你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一个细心的人。同时,被猜中的同学,说明你们的性格特征十分明显,具有健康的心理,大家都会喜欢。

三、总结全课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可能更加喜欢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善待他人、守时惜时的人了。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其实并不难,只要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培养锻炼自己,日积月累,你就具备了健康的心理,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

在实践中,你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可爱。女口果你有了更好的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同学们,让大家与你分享快乐,共同培养良好性格。

小学生礼貌待人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学生能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

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

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那老师再给大家讲个黄香的故事吧!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

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4?提问:孔融和黄香是怎样礼貌待人的?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想他们学习?

5?小结: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尊老爱幼,像他们这样就是礼貌待人。他们尊重人、理解人,是礼貌待人的楷模。

6?提问:孔融和黄香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有什么感受?

7?小结:别人会感到亲切、愉快,温暖,人们会尊重、信任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

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愿意按照他的要求办事。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8?提问:今天,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以礼待人有什么重要作用?不讲礼貌会有什么后果?

9.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到的事情谈认识。

10.小结:在与他人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对待自己有礼貌。同样,我

们也应对别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是与人友好交往的条件。社会越发展,对我们每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越高。尊重他人,以礼相待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做好工作、办好事

情、生活愉快的前提。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他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

重要。”可见,礼貌待人确实很重要。

(二)、深入明理、导行

1?联系实际,深入明理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礼貌待人方面是怎样做的?有什么体会?通过刚才的学习,自己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夸夸本班在对人有礼貌方面做的好的同学。

(3)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遇到的不礼貌待人的人的事例,以及当时自己的感受。

(4)小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有礼貌的话可以给人带

去无限的温暖,粗鲁无理的话伤害他人的情感和自尊,使人听后感觉像严冬一样的寒冷。有句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电脑演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态度要诚恳和气,语言要文明得体。

(三)、总结

1?请学生谈学习本课的体会。

2?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个礼貌待人的好学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做到文明用语、遵守秩序、谦虚谦让、尊老爱幼、待人热情,让我们用礼貌花装扮我们的社会,那时,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

小学生上下学安全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注意上下学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安全常识,培养学生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把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让我们想一想,在上下学途中,存在哪些安全方面的隐患?面对这些,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老师适时点评。

(二)学习交通法规

1.辨认交通标志

师:同学们,要保证安全,其实这里的学问可多了,在我们的道路上面,是不是有很多的交通标志啊,你认识哪一些呢?

出示交通标志。

师总结:我们的交通标志还有很多很多,要想了解更多的交通标志,课后我们回家可以上网查一查或者咨询老师和家长。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教案

25 词五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望江南》《渔家傲》。 2、能够正确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过程: 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望江南》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一、一读诗歌,扫除生字词语。 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望江南》,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对方帮助纠正。独倚(yǐ)脉脉(m?m?)白频洲(pín) 二、二读诗歌,理解大意、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 1、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朗读,结合课下的注释,一边体会这首词的大意,及其所表达地感情。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 4、师小结明确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三、名句赏析体会 1、自学指导: 赏析下面句子根据提示说说你的理解。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你认为白频洲是什么地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 4、师小结明确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诗句赏析 一、中考试题回顾 1.2012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②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2.2013年《天净沙·秋思》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3.2014年《己亥杂诗》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15年《望岳》《春望》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5.2016年《蒹葭》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诗歌运用的手段 1、词语:(1)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 (2)名词(意象)、数词和副词。 (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4)表颜色的词: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借代、互文等。 3、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烘托、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想象、联想)实结合等。 4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三、赏析难点突破 (一)河北中考古代诗词鉴赏篇目(26首) 1.《关雎》 2.《观沧海》 3.《饮酒》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次北固山下》 6.《使至塞上》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行路难》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1.《观刈麦》12.《钱塘湖春行》13.《雁门太守行》14.《赤壁》15.《泊秦淮》16.《夜雨寄北》17.《无题》18.《相见欢》19.《渔家傲》20.《浣溪沙》21.《登飞来峰》22.《江城子》23.《游山西村》24.《破阵子》25.《过零丁洋》26.《山坡羊》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导语】以下是xx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沁园春——雪 1936年2月7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陈涉世家——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三、【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词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一) 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⑴此词在《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了解四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多样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分享阅读感受。 2.采用诵读的方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学习《月夜忆舍弟》 【教学过程】 一、解读文题,了解背景 1.解读文题 师:同学们,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学习诗人如何匠心独运地表达这份深挚的情感。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预设: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诗人想起他的弟弟。 教师补充: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舍妹、舍侄。题目中的“舍弟”就是谦称自己的弟弟。 2.了解背景 课件出示: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他几个弟弟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月夜忆舍弟》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设计意图】创作背景,是作品生长的土壤,是作品内容的底色。读背景,知文识人,有助于下一个板块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解题,了解“舍弟”一词属于谦辞,复

习古代的称谓,也能初步感受诗人所写之情。 二、描绘诗境,感悟诗情 1.诵读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 师:同学们,秋夜本来是美好的,但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诗人在秋夜又看到了什么?请你用心朗读,展开想象,描述看到的内容。 (1)学生多种形式诵读(自由读—分组诵读—指名诵读)。 (2)想象描述。 (3)学生分享。 预设: 生1:我看到了杜甫彷徨在城墙边,望着天上的月儿,泪水涟涟。我听到,边防驻军的鼓声在夜空回荡,悠远又寂寞。 生2:恰逢白露时节,杜甫披着衣服走出小院,月光照着几个匆忙赶路的行人,他们是那样的瘦弱和疲惫。孤雁悲戚的叫声划过天际,边防驻军的鼓声一声声敲击着诗人的心。 教师点拨:同学们靠丰富的想象和真情走进诗人的生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沉重单调的更鼓声和天边孤雁的鸣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2.诵读品味,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 师:在这样一个悲凉的秋夜,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请同学们齐读“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四句,想一想,他的心会飞到哪里?他想说什么?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齐读后思考交流) 预设: 生1:诗人的心会飞到亲人身边,他想说:“你们在远方还好吗?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书信总是难以到达,你们要多保重啊!”我读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生2:诗人的心会飞到朝廷,他想说:“战争何时才能停止?人民何时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我读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生3:诗人的心会飞到过去,他想说:“我要施展我的才华,为朝廷效力,为天下百姓做事。可是这美好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我读到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无奈和悲凉心境。 教师小结:通过想象对话,我们可以感知诗人因为“无家”而“寄书不达”,因为人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全)

10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 1、观刈麦(白居易) 2、月夜(刘方平) 3、商山早行(温庭筠) 4、卜算子·咏梅(陆游) 5、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6、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9、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1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1、观刈麦(白居易) 一.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二、译文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三、解词 1、选自《白居易集》。刈(yì):割。 2、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 3、妇姑荷箪食:妇女们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肩挑。 4、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5、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6、丁壮:丁壮:青壮年男子。 7、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 8、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9、秉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 10、输税:缴纳租税。 11、曾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 耕和蚕桑。 12、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 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岁晏:年底。晏,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易考点归纳 词五首 《望江南》 1 词中写思妇晚妆初罢即登楼望江,等待征人归来的词句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 词中通过眼前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 词中表现思妇看到与丈夫昔日分手之处,愈觉神伤的词句是:肠断白蘋洲。 4 词中与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话意境相似的词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渔家傲·秋思》 1 词中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觉的词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 词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衡阳雁去无留意。 3 词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词句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 词中道出将士彻夜无眠的感伤之情的词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6 词中能表现词人边关思亲与渴望边陲立功矛盾心理的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边塞风光的诗词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1 词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满山遍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千骑卷平冈 2 词中动用典故既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又含有对朝廷的贬谪的不满情绪的词句是:亲射虎,看孙郎。或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 词中表现作者决心报效祖国,立功边疆,实现报国壮志的词句是:西北望,射天狼。 4 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表情达意的语句,请写出这样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词中表现作者满怀壮志,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效力,有机会建功立业的词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 词中与“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意思相近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武陵春》 1 词中触景伤情的词句是: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2 词中抒写人去楼空,万事皆休,还未开口,泪已先流的悲苦之情的词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 词中写词人想泛舟解愁,却最终无奈作罢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 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 1 词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的句子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 词中表现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击高超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 词中表现词人欲助君王实现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美名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4 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破阵子》中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5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戍边将士的诗句,请写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及出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大漠风尘日色

九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

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理解诗歌主旨. 3.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2.教师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理解诗歌主旨.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诗作收入《丁卯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晚唐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里.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等多方面的才能,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3卷等.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激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二、朗读指导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必备古诗词汇总!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必备古诗词汇总!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

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4.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5.“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7.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答: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联的意思是:沉船旁边,千帆竟发,无比热闹,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充满生机。比喻新事物大批出现。 5.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教案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1.反复朗读诗歌,获知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却没有被皇帝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用意何在? 明确: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的典故;后一句化用了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经过太阳旁边典故。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明确: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明确:说明了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作者却相信终有一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 这首酬谢诗,在感慨身世,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通达,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 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 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 恍如隔世的心情。 3. 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意思对即可) 4. 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 化很大。 5. 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 答: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 6. 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这种说法不正确,诗人虽有对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之情。但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是意志消 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全诗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至忧、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内容理解】 1. 这首诗中“无眠”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 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人生。 2. 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的认识。 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一一正与月亮有圆时, 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4. 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课《诗词三首》教案

13 诗词三首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行路难》(其一)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行路难》(其一)作于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 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 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其一)。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3)《水调歌头》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词人在密州时所作。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2.生难字词 (1)字音 樽.(zūn)珍羞.(xiū)投箸.(zhù) 歧.路(qí) 箸.(zhù) 凄凉 ..(qī liáng) 长.精神(zhǎng)宫阙 ..(gōng què) 低绮.户(qǐ) 婵娟 ..(chán juān) (2)词义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