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精品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精品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精品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附件一:教学结构流程图

附件二:《简单线性规划》复习提纲

附件三:《简单线性规划复习课》课堂导航

附件一:教学结构流程图

附件二:《简单线性规划》复习提纲

一、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给定一条直线0Ax By C ++=,它就将平面上的所有点划分成几类呢?

2.给出一个二元一次不等式,它表示什么?表示时要注意什么?

3.我们如何正确判断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对应直线的哪一侧呢?你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述我们判断平面区域的方法吗?

4.我们常用什么点代入直线方程来判断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直线的哪一侧呢? 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怎样的?

2.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三、线性规划问题

解线性规划问题需要了解以下概念:

1.线性约束条件: 2.目标函数: 3.线性目标函数: 4.可行解: 5.可行域: 6.最优解:

7.线性规划问题:

8.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 ①画—— ②移—— ③求—— ④答—— 四、思考问题

请大家思考并总结出迅速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方法。

提示:大家可以画出几种不同的直线,分析直线的正、负区域,再考虑正、负区域与0Ax By c ++=中参数A B C 、、的符号的关系。

附件三:《简单线性规划复习课》课堂导航

一、课前准备

1.打开网页课件:打开IE ,输入网址“http://192.168.1.10”;

2.打开网上测试系统:打开“网上邻居”—“临近的计算机” —“teacher ”—“student ”—“Projectstudent.exe ”—选择自己的姓名—以自己的座号为密码登陆,再最小化。 二、课堂导航

1.我的学习我了解

打开网页中“学习要求”页面,分别点击左边三个链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本课的“学习提示”;

2.复习巩固

打开网页中“学习内容”页面,点击左边的三个链接,对复习提纲中的内容进行订正;点击问题,就会显示答案;

3.完成探究任务

考虑复习提纲中最后留给大家的思考问题,并打开几何画板课件(点击“探究实践”,选择“打开”)进行实验,填写下表:

A ,是否还需再讨论?

依据以上表格,你能总结什么规律?再思考,如果0

4.网上测试

点击显示测试系统页面,等待老师打开测试系统。看到题目后,请同学们抓紧时间解题,点击下方选项选择A、B、C、D,系统页面下方的几个操作按钮分别为“第一题”、“上一题”、“下一题”、“最后一题”、“确认选择”、“取消选择”。

5.知识应用

复习用线性规划解决实际问题。有三个任务,请同学们按序完成。

提示:在任务页面中点击“验证”——选择“打开”,同学们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课件探究最优解的情况;完成任务后,点击“看看我做的对吗?”输入老师提供的密码,就可以看到正确的解答。

任务一、在“龙王”台风袭击福建省后,各地积极展开了救灾工作。某部队接受了向受灾地区每天至少运送180t救灾物资的任务。该部队有8辆载重为6t的A型卡车与4辆载重为10t的B型卡车,有10名驾驶员;A型卡车每天可往返4次,B型卡车可往返3次;每辆车每天运输成本A型为320元,B型为504元。请大家为该部队安排一下应该如何调配车辆,才能使部队所花的成本费最低又能保证完成任务?

任务二、成人每日需要补充维生素,现有甲、乙两种维生素胶囊,这两种胶囊都含有维生素A、C、D、E和最新发现的Z。甲种胶囊每粒含有维生素A、C、D、E、Z分别是1mg、1mg、4mg、4mg、5mg;乙种胶囊每粒含有维生素A、C、D、E、Z分别是3mg、2mg、1mg、3mg、2mg。如果成人每天摄入维生素A至多19mg,维生素C至多13mg,维生素D至多24mg,维生素E至少13mg,那么请你想想,你每天应服用两种胶囊各多少粒才能满足每天维生素的需要量,并能使摄入的维生素Z达到最大量?

任务三、在校运动会上,学校需做文字标牌2个,绘画标牌3个,现有两种规格的原料,甲种规格每张3平方米,可做文字标牌1个,绘画标牌2个,乙种规格每张平方米,可做文字标牌2个,绘画标牌1个。现在请你设计一个使用方案,使总的用料面积最小。

高中数学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简单的线性规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 内容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利用不等式和直线方程的有关知识 展开的,它是对二元一次不等式的深化和再认识、再理解。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验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方 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画可行域;在可行域内,用图解法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难点:在可行域内,用图解法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二、目标分析: 在新课标让学生经历“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理念指导下,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分设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 域和最优解等概念; 2、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3、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能力目标: 1、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2、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能力。 3、在对具体事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线性规划的理性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能力和化归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验数学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让学生学会用运动观点观察事物,了解事物之间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辨证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三、过程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形成概念;3、反思过程,提炼方法;4、变式演练,深入探究;5、运用新知,解决问题;6、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以一组生动的动画(配图片)描述出在神奇的数学王 国里,有一种算法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军事、交通运输、决策管理与规划等领域, 应用它已节约了亿万财富,还被列为20世纪对科学发展和工程实践影响最大的十 大算法之一。它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它又是怎样的一种神奇算法呢?我以景激 情,以情激思,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接着我设置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即2006世界杯冠军意大利足球队(插 图片)营养师布拉加经常遇到的这样一类营养调配问题: 甲、乙、丙三种食物的维生素A、B的含量及成本如下表: 布拉加想购这三种食物共10千克,使之所含维生素A不少于4400单位,维生 素B不少于4800单位,问三种食物各购多少时成本最低,最低成本是多少? 同学们,你能为布拉加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吗? 首先将此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我请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如下: 解:设所购甲、乙两种食物分别为x、y千克,则丙食物为10-x-y千克. 由题意可知x、y应满足条件: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初步认识教案沪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初步认识教案沪教版 教学设计说明: 《圆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正多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绳子”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认识圆心和半径;然后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认识圆的直径,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就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学生的两次画圆及教师的示范画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逐步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在交流对话中完善学生相应的认知结构。另外,我又借助媒体,将社会、历史、数学等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到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出“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3.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学具、教具准备: 各种圆形物体、圆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赛车吗? 动物王国里的三只小动物要进行赛车,你们发现了什么?(车轮不一样) 猜一下谁会获胜呢?(播放动画)

4.5 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4.5 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等;通过对比,归纳出多边形的边数、顶点数、内角数、对角线条数之间的关系;能根据扇形与圆的关系求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相关概念的掌握和圆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根据扇形与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 1、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 2、角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二)、引入新课: 观察课本122页的图片,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从中找出你熟悉的图形。 (三)、讲授新课: 1、多边形 (1)定义: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注: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 (2 )特征: ? ? ? ? ? ? ? ∠ ∠ 等 、 ,如 线段 多边形的对角 等 、 多边形的内角:如 等 、 、 :如线段 多边形的边 、 、 、 、 多边形的顶点:如点 AD AC BC D ABC C D BC AB E D C B A 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多边形? 2、正多边形: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 【合作探究】: (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 (2)一个四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_____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 (3)一个五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_____个三角形,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 (4)一个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_______个三角形,所以一个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 归纳: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不相邻的两个顶点,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__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_____. n n

小学数学《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圆的初步认识(1) 教学目标: 1、在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圆心(定点)、半径(定长); 2、根据圆的对称性,通过寻找圆形纸片的圆心,认识直径,并了解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3、通过画圆及欣赏各种丰富多彩的有关圆的图形,体会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初步建立圆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借助生活中的各种工具尝试画圆。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媒体、圆形纸片、细绳、三角尺、硬纸条、回形针、橡皮筋、铅笔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生活中的圆 1、教学媒体出示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物体的图片: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2、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都和圆有关呢?其实圆中有很多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 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圆的画法,认识圆心、半径,初步建立圆的概念 1、探究圆的画法。 教师引导:要认识圆,最好有个能让我们研究的圆,我建议,大家尝试着画出一个圆? 大家有没有画过圆呢?你是怎么画的? 要画标准的圆,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 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大家看看有些什么?(三角尺、硬纸条、绳子、回形针、橡皮筋等), 你们能使用这些物体当作工具(正确的)画圆? 请两人合作,商量着选择其中的一种工具尝试在白纸上画圆。 学生尝试画圆。 提示:如果第一次没有画好不要紧,可以换个地方再画。画好了,可以选择其他物体当作工具再画一个圆。

2、交流画圆的方法。 提示: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画圆的方法。 (1)用硬纸条画圆:用一只铅笔插在其中的一个小孔内,另一只铅笔插在另外一个小孔内,一只铅笔固定不动,另一只铅笔旋转一周。 提示:固定铅笔,两支铅笔之间的距离不变,旋转一周。 (2)用回形针、三角尺等画圆: (3)用细绳子画圆: 提示:拉紧绳子,绕固定点旋转一周。追问:为什么拉紧绳子呢? (4)用橡皮筋画圆: 提示:为什么用橡皮筋无法画好圆? 3、归纳画圆的方法 刚才这几位同学在画圆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尽管不一样,但都画出了圆,他们在画的过程,有什么小窍门? 学生交流。 归纳: (1)固定点; (2)固定长度(两支铅笔之间的距离不变); (3)旋转一周。 4、教师示范画圆 同学们归纳出画圆的方法,我就按照这个方法在黑板上画一个圆。争取一笔画成。(边画边介绍)。 5、同学们再次选择一种工具尝试着画圆。 6、认识圆心与半径 (1)通过刚才画圆的过程,我们认识到要正确的画圆,要确定固定点,要有固定的长度。 这个固定点和固定的长度分别都有一个专门的名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75页,看看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学生反馈:固定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这个长度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3)质疑:对于书中描述的概念,你还有什么不理解吗?

新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5.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 3、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圆。 难点: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多媒体显示平面图形拼图及课题渐变动画。(Flash) 引言:新的一天,新的开始。让我们走进生活,进一步研究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二)、合作探究 1、认识多边形 (1)看一看 多媒体展示图片1、图片2(蜂房)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告诉伙伴,你发现了图片中哪些是你熟悉的平面图形?” ②根据学生发言,板书:线段、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扇形并画出图形。 学生活动:有的说三角形,有的说长方形,有的说正方形……(如学生能看出五边形、线段和扇形最好,如发现不了,师要启发引导)。 说明: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度语: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不可以动手把上面的图形作出来呢? (2)做一做。(据屏幕提示)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通过动手,你的到了怎样的规律?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减去一个角是四边形,四边形减去一个角是五边形…… 说明:实施开放式教学,学生参与动手活动,在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3)想一想

图片11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三角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吗?” ②启发引导: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线按怎样规律组成? 学生活动:生自由组合或小组进行探究、交流 说明: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感知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开放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 2、认识圆 多媒体显示:打开扇子的动画、小狗、绳子运动及轨迹(Flash )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打开的扇子、狗绳扫过的区域是什么?” ②圆与多边形区别在哪儿? ③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圆的特征。 ④教师总结: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circle ).固定的端点O 称为圆心(center of a circle ),线段OA 称为半径(radius ).圆上A ,B 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弧(arc ),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sector).定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学生活动:学生合作交流 说明:本环节难度较大,学生可多次补充。 很多同学可能想不出构成扇形的线段关系是该弧所在圆的半径,教师应适时引导。 3、探究规律 (1)想一想 幻灯片显示图片1 教师活动:①提出问题“圆被分割成几个扇形?” ②提出问题“告诉伙伴,你是怎样发现的?” ③提出问题“谁能找出更好的规律?” 学生活动:①根据自己的发现自由发言。②小组研究后派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发言,同学生一起得到规律,以圆中任意一半径为始边其他半径为另一边可组成有几个扇形,依次以其他半径为始边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以圆中任意一半径为始边其他半径为另一边可组成有3个扇形。其他每个半径都是3个扇形,所以12个。

高二数学简单线性规划知识点

高二数学简单线性规划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数学简单线性规划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数学这一学科知识积累的越多,掌握的就会越熟练,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归纳1.在同一坐标系上作出下列直线:2x+y=0;2x+y=1;2x+y=-... 数学这一学科知识积累的越多,掌握的就会越熟练,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归纳 1.在同一坐标系上作出下列直线: 2x+y=0;2x+y=1;2x+y=-3;2x+y=4;2x+y=7xYo简单线性规划(1)-可行域 上的最优解2y 问题1:x 有无最大(小)值? 问题2:y 有无最大(小)值? 问题3:2x+y 有无最大(小)值? 2.作出下列不等式组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3二.提出问题 把上面两个问题综合起来: 设z=2x+y,求满足 时,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y 直线L越往右平移,t随之增大. 以经过点A(5,2)的直线所对应的t值最大;经过点B(1,1)的直线所对应的t值最小.

可以通过比较可行域边界顶点的目标函数值大小得到。 思考:还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得到目标函数的最大、最小值?5线性规划问题:设z=2x+y,式中变量满足 下列条件: 求z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目标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线性约束条件 象这样关于x,y一次不等式组的约束条件称为线性约束条件 Z=2x+y称为目标函数,(因这里目标函数为关于x,y的一次式,又称为线性目标函数6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可行解; 可行域: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 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可行域2x+y=32x+y=12(1,1)(5,2)7 线性目标函数 线性约束条件 线性规划问题 任何一个满足不等式组的(x,y)可行解可行域所有的最优解 目标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在y轴上的截距或其相反数。8线性规划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A版高中课标教材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3.3.2节) 祁东二中谭雪峰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中第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第一课时. 本课内容是线性规划的相关概念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不等式和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利用不等式和直线方程的有关知识展开的.简单的线性规划指的是目标函数含两个自变量的线性规划,其最优解可以用数形结合方法求出.简单的线性规划关心的是两类问题: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 本节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体现了优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化归思想.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验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3. 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二)、能力目标 1.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2.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作图和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寻求有实际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难点:借助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含义准确理解线性目标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与z最值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已经掌握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 初步学会分析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3. 能根据实际数据假设变量,并从中抽象出不等的线性约束条件并用相应的平面区域进行表示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疑虑和困难: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线性规划问题; 2.用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中,为什么要将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如何想到要这样转化? 3.数形结合思想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应注重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方法探究数学知识获取直接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等.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供“观察、探索、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沪教版 (3)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建立画圆的初步概念。 2、知道圆心、半径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 3、知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能用圆规比较熟练地画圆。 教学重点: 认识圆心、半径,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圆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媒体出示:水滴滴入水中等图片。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交流:都是圆形的物体。 (2)在你的身边还有许多圆形的物体,谁能举例说说吗? 学生举例。 (3)圆有哪些特征? 学生交流。 二、新授 (1)尝试画圆 ①独立画圆 预设: a.徒手画圆; b.实物画圆; c.圆规画圆 学生展台展示交流。 ②比较三种方法,哪一种方法画出来的圆最标准,而且最方便? 使用圆规画圆。 (2)圆规画圆 ①介绍圆规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规,观察一下,圆规上有些什么? ②教师演示圆规画圆 a.先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 b.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圆规顶部,不能碰到其他地方。 c.打开圆规的两只脚,将圆规针尖头固定在点上。 d.铅芯头绕着针尖头转一圈,圆就画成了。(画的时候,圆规要稍微倾斜) ③学生独立使用圆规画圆 展示学生失败作品,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a.针尖头松动了; b.圆规的两个脚动了 ④认识圆心和半径

a.再画2个圆,一个比刚才的大,一个比刚才的小 b.学生说出画法,教师板书画圆 c.圆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的? 针尖头到铅芯头的长度,这个长度我们称之为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针尖头固定的点称之为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d.半径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怎么样?为什么? 无数条。(可以从画圆的过程或对称轴两个方面说原因,动画演示) 小结: I.一个圆有无数条相等的半径。 II.只要知道圆心和半径就能画出一个圆。 (3)制作圆规 如果没有圆规,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圆规”来画一个圆?(只给一根绳子) ①出示:体育老师在足球场的中心画圆。 ②教师在黑板上用绳子画圆。 小结: 三、巩固练习 ①找一找下列图形哪些是圆。 ②填空。 A.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它有()条,通常用字母()表示。 B.一个圆的大小与它的()有关。 ③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圆的知识? 学生总结:圆有无数条相等的半径等,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圆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 教师:柴斌 年级:七年级

课题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授课人柴斌 教学目标1.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等有关概念。 2.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教学 重点 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等有关概念。 教学 难点 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授课 类型 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新课讲解1、有哪些熟悉的平面图形?2、有哪些熟悉的平面图形? 3、有那些熟悉的平面图形? (一)多边形 一、合作探究: 学生回忆 并回答,为 本课的学 习提供迁 移或类比 方法. 探索 新知

例题讲 解 1、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 思考:这些图形是由什么样的线按怎样的方式组成的? 2、多边形的相关概念: ①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②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③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提示:我们平常所说的多边形都是指凸多边形,即多边形总在任何一条边所在直线的同一侧.。 3、如图,在多边形ABCDE 中,点A 、点B 等是多边形的顶点;线段AB 、线段BC 等是多边形的边;∠EAB 、∠B 等是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如线段AC 、线段AD 是多边形的对角线。 二、探究:多边形边、对角线的关系 问题1:过n 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几条对角线?可以分割成多少个三角形? 应用解法解题思考交流解题方法巩固新知 归纳解法 A C D E B 你还能 画出图中其他的对角线

线性规划知识复习、题型总结

线性规划 基础知识: 一. 1.点P(x 0,y 0)在直线Ax+By+C=0上,则点P 坐标适合方程,即Ax 0+By 0+C=0 2. 点P(x 0,y 0)在直线Ax+By+C=0上方(左上或右上),则当B>0时,Ax 0+By 0+C>0;当B<0时,Ax 0+By 0+C<0 3. 点P(x 0,y 0)在直线Ax+By+C=0下方(左下或右下),当B>0时,Ax 0+By 0+C<0;当B<0时,Ax 0+By 0+C>0 注意:(1)在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实数的符号都相同, (2)在直线Ax+By+C=0的两侧的两点,把它的坐标代入Ax+By+C,所得到实数的符号相反, 即:1.点P(x 1,y 1)和点Q(x 2,y 2)在直线 Ax+By+C=0的同侧,则有(Ax 1+By 1+C )( Ax 2+By 2+C)>0 2.点P(x 1,y 1)和点Q(x 2,y 2)在直线 Ax+By+C=0的两侧,则有(Ax 1+By 1+C )( Ax 2+By 2+C)<0 二.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①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不. 包括边界; ②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 ≥0(或≤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且包括边界; 注意:作图时,不包括边界画成虚线;包括边界画成实线. 三、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一侧平面区域的方法: 方法一:取特殊点检验; “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原因:由于对在直线Ax+By+C=0的同一侧的所有点(x,y),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到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 0,y 0),从Ax 0+By 0+C 的正负即可判断 Ax+By+C>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 当C ≠0时,常把原点作为特殊点,当C=0时,可用(0,1)或(1,0)当特殊点,若点坐标代入适合不等式则此点所在的区域为需画的区域,否则是另一侧区域为需画区域。 方法二:利用规律: 1.Ax+By+C>0,当B>0时表示直线Ax+By+C=0上方(左上或右上), 当B<0时表示直线Ax+By+C=0下方(左下或右下); 2.Ax+By+C<0,当B>0时表示直线Ax+By+C=0下方(左下或右下) 当B<0时表示直线Ax+By+C=0上方(左上或右上)。 四、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①线性约束条件: ②线性目标函数: ③线性规划问题: ④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 典型例题一--------画区域 1. 用不等式表示以)4,1(A ,)0,3(-B ,)2,2(--C 为顶点的三角形内部的平面区域. 分析:首先要将三点中的任意两点所确定的直线方程写出,然后结合图形考虑三角形内部区域应怎样表示。 解:直线AB 的斜率为:1) 3(104=---=AB k ,其方程为3+=x y . 可求得直线BC 的方程为62--=x y .直线AC 的方程为22+=x y . ABC ?的内部在不等式03>+-y x 所表示平面区域内,同时在不等式062>++y 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同时又在不等式022<+-y 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如图). 所以已知三角形内部的平面区域可由不等式组?? ???<+->++>+-022, 062,03y x y x y x 表示. 说明:用不等式组可以用来平面内的一定区域,注意三角形区域内部不包括边界线. 2 画出332≤<-y x 表示的区域,并求所有的正整数解),(y x .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3,32y x y 而求正整数解则意味着x ,y 还有限制条件,即求??? ??? ?≤->∈∈>>.3, 32, ,,0,0y x y z y z x y x .

高二数学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Word版)

高二数学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

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教科书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化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解法-图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是一个比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学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分为两个大的层次: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首先通过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给出概念.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不包含边界直线(画成虚线).其次再扩大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包含边界直线且要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在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含义的基础上,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找出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这是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对许多学生来说,从抽象到的化归并不比从具体到抽象遇到的问题少,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困难是不会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所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作为本节的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内容(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圆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们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认识圆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孩子们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的意识。这节课由认识圆的特征、圆各部分的名称、会画圆的各个部分开展教学。 在教学圆的半径和直径时,让每个学生通过折一折,学习找圆的圆心和半径以及直径。在这的活动中去体会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这有助于全体学生比较透彻理解,特别是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探讨完半径与直径间的关系后,为了为第二课时画圆打下基础。我通过自己动手画圆给学生看,让他们仔细观察,圆心与半径在圆这个图形中起的作用,自然地引到,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或者直径确定圆的大小,帮助学生们自发地观察出问题,并且有意识地提高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授的最后阶段,我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用不大小的圆,将他们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拼出他们喜爱的图形。既为了复习上面所说的圆心、半径、直径在圆中的作用,也从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圆的美丽,将单纯的图形教学进一步的提升到让孩子们懂得欣赏身边美丽的事物上去。 随后,我通过一系列地课堂练习,如在圆中寻找半径、直径;根据已给的图,求出该圆的半径或者直径;说出太极图的组成;投篮比赛的规则;思索车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的等等,进一步复习刚才所学的新知识。同时,后面一部分的联系,我通过紧扣他们的生活实际,希望学生们能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死板的知识点,运用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下来思维较为连贯,上课步骤较为顺畅,习题的设计也富

(完整版)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附答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 学习目标 ]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 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线性规划中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二线性规划问题 1.目标函数的最值 线性目标函数 z=ax+by (b≠0)对应的斜截式直线方程是 y=-a x+z,在 y 轴上的 截距是z, b b b 当 z 变化时,方程表示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 当 b>0,截距最大时, z 取得最大值,截距最小时, z 取得最小值; 当 b<0,截距最大时, z 取得最小值,截距最小时, z 取得最大值. 2.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在确定线性约束条件和线性目标函数的前提下,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可以概括为:“画、移、求、答”四步,即, (1)画:根据线性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可行域表示的平面图形准确地画出来,可行域可以是封闭的多边形,也可以是一侧开放的无限大的平面区域.(2)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目标函数表示的直线平行移动,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 (或边界 )便是最优解. (3)求:解方程组求最优解,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答:写出答案.

知识点三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应用 1.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的类型 (1)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 (2)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使完成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量最小.常见问题有: ①物资调动问题例如,已知两煤矿每年的产量,煤需经两个车站运往外地,两个车站的运输能力是有限的,且已知两煤矿运往两个车站的运输价格,煤矿应怎样编制调动方案,才能使总运费最小? ②产品安排问题例如,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个单位的甲种或乙种产品需要的A、B、C 三种 材料的数量,此厂每月所能提供的三种材料的限额都是已知的,这个工厂在每个月中应如何安排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才能使每月获得的总利润最大? ③下料问题例如,要把一批长钢管截成两种规格的钢管,应怎样下料能使损耗最小?2.解答线性规划实际应用题的步骤 (1)模型建立:正确理解题意,将一般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这需要在学习有关例题解答时,仔细体会范例给出的模型建立方法. (2)模型求解:画出可行域,并结合所建立的目标函数的特点,选定可行域中的特殊点作为最优解. (3)模型应用:将求解出来的结论反馈到具体的实例中,设计出最佳的方案. 题型一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y≤2, 例 1 已知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 x+y≥1,则 z=3x+y 的最大值为 ( ) x-y≤1, A . 12 B .11 C .3 D .- 1 答案 B 解析首先画出可行域,建立在可行域的基础上,分析最值点,然后通过解方程组得最值点 的坐标,代入即可.如图中的阴影部分,即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当直线y=-3x+z 经 y=2,x= 3,

人教版 高中数学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5(必修)第三章第3课时 这是一堂关于简单的线性规划的“问题教学”. 线性规划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它能解决科 学研究、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 简单的线性规划(涉及两个变量)关心的是两类问题: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 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规划,能以 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突出体现了优化的思想. 教科书利用生产安排的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引出线性规划等的概 念,最后举例说明了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在饮食营养搭配中的应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了不等式、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又通过实例,理解了平面区域的意义, 并会画出平面区域,还能初步用数学关系式表示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的限制条件,将实际问 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从数学知识上看,问题涉及多个已知数据、多个字母变量,多个不等关 系,从数学方法上看,学生对图解法的认识还很少,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掌握还需时日, 这都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三、设计思想 本课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数学实验为手段,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几何画 板作为平台,激发他们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探究的兴趣。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充分体验 “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建构过程,“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过程,应用“数形结 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3、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能力和化归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验数学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是重点;从数学思想上看,学生对为什么要将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以及如何想到要这样转化?存在一定疑虑及困难;教学应紧扣问题实际,通过突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引入数学实验来突破这一难点.

《圆的面积》优秀教案讲课稿

圆的面积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第11——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投影仪,CAI课件,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学生准备: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上公园吗?来,让我们一起去公园瞧一瞧。(播放公园喷水头正在给草地浇水的场面)到了公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喷水头正在浇灌草地。 师:你能提出一两个数学问题吗? 生1:喷水头旋转一周,喷到水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2:浇灌了多大面积的草地? …… 师:这些问题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浇灌了多大面积的草地。 师:刚才有的同学看到喷水头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圆形,求浇灌部分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指的是哪一部分?我们把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师:继续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圆的面积越来越大。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半径长了,面积也就大了;半径决定圆的面积。 师:看来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是有关的。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首次探究自主估算巧设玄机 师: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到底有什么关系?你准备怎样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我们如果能先确定半径,再试着找出它的面积,也许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纸:正面画有两个圆,上面标有半径的长度;背面在方格纸中画有与正面同样大小的圆。】 (1)师:好,这儿有两个圆,一个半径是1厘米,另一个半径是2厘米。任选一个你能估出它的面积吗? 生试估,师评价。 (学生有点困难时) 师:请大家翻到学习纸的背面,有两个与正面面积相等的两个圆,这里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那每个方格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再试估一下,你选择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师:再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片,你能估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可能有:贴到方格纸上;对折再对折,量出半径。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真有办法!刚才我发现有更奇特的方法。 能不能将上面两种方法综合一下。 (3)师:刚才我们在估算圆的面积时,都有意无意的拿圆的面积与圆外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出示图) 师:如果不知道一个圆的半径,你还能表达出它的大概面积吗? 生:(先计算)圆的面积小于4r2。 师:谁来说说这里r2指的是哪部分的面积呢? 生:小正方形的面积。

《简单的线性规划》知识点及题型归总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一、考点、热点回顾 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1)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我们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当我们在坐标系中画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此区域应包括边界直线,则把边界直线画成实线. (2)对于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同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作为测试点,由Ax0+By0+C的符号即可断定Ax+By+C>0表示的是直线Ax+By+C=0哪一侧的平面区域. 2.线性规划相关概念 名称意义 约束条件由变量x,y组成的一次不等式 线性约束条件由x,y的一次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 目标函数欲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关于x,y的一次解析式 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 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 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 线性规划问题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重要结论 画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1)直线定界:不等式中无等号时直线画成虚线,有等号时直线画成实线. (2)特殊点定域:若直线不过原点,特殊点常选原点;若直线过原点,则特殊点常选取(0,1)或(1,0)来验证. 知识拓展 1.利用“同号上,异号下”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对于Ax+By+C>0或Ax+By+C<0,则有 (1)当B(Ax+By+C)>0时,区域为直线Ax+By+C=0的上方; (2)当B(Ax+By+C)<0时,区域为直线Ax+By+C=0的下方. 2.最优解和可行解的关系 最优解必定是可行解,但可行解不一定是最优解.最优解不一定唯一,有时唯一,有时有多个. 二、典型例题 例1、(1)分别画出不等式x+2y-4>0和y≥x+3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简单的线性规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教学难点】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复习提问] 1、二元一次不等式0 Ax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什么图形 By + > +C 2、怎样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应注意哪些事项 3、熟记“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方法的内涵。 2.讲授新课 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 1、下面我们就来看有关与生产安排的一个问题: 引例:某工厂有A、B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配件耗时1h,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配件耗时2h,该厂每天最多可从

配件厂获得16个A 配件和12个B 配件,按每天8h 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 (1)用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限制条件: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又已知条件可得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841641200 x y x y x y +≤??≤?? ≤??≥?≥?? (1) (2)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如图,图中的阴影部分的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就代表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 (3)提出新问题: 进一步,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 (4)尝试解答: 设生产甲产品x 件,乙产品y 件时,工厂获得的利润为z ,则z=2x+3y .这样,上述问题就转化为: 当x,y 满足不等式(1)并且为非负整数时,z 的最大值是多少 把z=2x+3y 变形为23 3 z y x =-+,这是斜率为23 -,在y 轴上的截距为3 z 的直线。当z 变化时,可以得到一族互相平行的直线,如图,由于这些直线的斜率是确定的,因此只要给定一个点,(例如(1,2)),就能确定一条直线(2 83 3 y x =-+),这说明,截距3z 可以由平面内的一个点的坐标唯一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