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墨梅的诗意_墨梅的意思

《墨梅》

作者:王冕

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2、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4、头:边上。

5、个个:朵朵的意思。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

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8、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9、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10、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诗意: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

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

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

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4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古诗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墨竹图题诗》和《苍松怪石图题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题在画上的诗,(板书课题:墨梅图题诗)。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这首绝美的诗篇。 3、齐读课题。 (1)交流有关作者资料。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随机补充: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元末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家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课题质疑。设计提问: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 4、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 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随机解决生字“乾坤(qián kūn)”的字音。

谭维维 《墨梅》 经典咏流传

谭维维《墨梅》经典咏流传 00:00:37 / 00:05:05 谭维维《墨梅》经典咏流传谭维维新作《墨梅》实力演绎“中国风骨” 实力唱将谭维维携元代王冕的《墨梅》登场,展现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骨。据悉,整首歌的打造耗时两个多月,不仅融入了流行唱法,也融入了琵琶,古筝,还有戏歌等中国元素,使得短短四句诗歌有了更丰富的意境。除《墨梅》之外,谭维维在现场更是完美演绎了藏族哭腔,苗族水腔,陕西的秦腔和老腔,大方呈现了自己的采风成果,借由自己的力量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呈现给更多的年轻群体。墨梅王冕古诗带拼音版1 墨梅王冕古诗带拼音版??mò méi ?墨梅? wáng miǎn ?王冕? wú jiā xǐ yàn chí tóu shù,gè gè huā kāi dàn mò hén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bù yào rén kuā hǎo yán sè,zhǐ liú qīng qì mǎn qián kūn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2 墨梅王冕古诗翻译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 3 墨梅王冕阅读答案 ? ?1、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2、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3、诗中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 阅读参考答案: ? ?1、赞颂了墨梅的高洁品格,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2、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3、拟人。?4、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小学古诗:《墨梅》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墨梅》原文译文赏析《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

王冕的墨梅诗意范文

王冕的墨梅诗意范文 导语:《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此乃其一。这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下面是,欢迎阅读。 古诗原文: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古诗诗意: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 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 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古诗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翻译赏析

古诗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翻译赏析 《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作者为元代文学家王冕。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前言】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注释】 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瑶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

墨色了。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头:边上。 个个: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留下的印记。 流:有流传、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气:所谓的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正见,就是和合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指人间天地间。 【翻译】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赏析】 这是一首作者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画作为《墨梅图》,纸本,墨笔,纵319cm,横509cm。自题:“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元章”、“文王子孙”。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及鉴藏印。画面中一枝梅花横出,枝干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点染花瓣,再以浓墨勾点萼蕊,墨色清润,高情逸趣溢于笔端。

古诗三首 墨梅 说课稿

21 古诗三首墨梅说课稿 一、说教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 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墨梅

墨梅教案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咏物诗,于谦的《石灰吟》,我们一起背一背。师:大家知道,于谦赞颂石灰的精神,是为了表达自己坚决不同流合污,誓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心志,这就是咏物言志。(板书:咏物言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照片。 课件出示梅花图片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师:喜欢梅花吗? 师:哦,那你们喜欢梅花的什么呢? 生1:我喜欢梅花的精神。 生2:我喜欢梅花的颜色。 生3:我喜欢梅花的香味。 师:是啊,梅花,岁寒三友之一,它有疏影横斜的风韵,清雅宜人的幽香,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要来赞美它呀!今天我这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吟诗咏梅。 师:梅花的香是一种怎样的香? 生:暗香。 师:梅花的香还是一种怎样的香? 生:清香 师:宋代的另外一位诗人王安石在他的诗中,也写到了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件出示)

生1读生2读 师:让王安石念念不忘的还是什么?生:梅花散发的暗香。 师:更可爱的是王安石把梅花比作了什么?生:雪 师:雪是什么颜色的啊。生:白色 师:白色是一种纯洁、淡雅的颜色,梅花之淡雅、梅花之清香着实让人喜爱,所以王安石吟道。 王安石、陆游、姜育恒他们仅仅是在赞美梅花的淡雅、梅花的清香吗? 生思考 交流 生:不是,是在赞美梅花的品格、精神。 师;是啊,他们更是在借梅之淡雅、梅之清香来赞美梅之情操、梅之气节、梅之精神啊,从而来表达自己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啊。他们咏的是梅,言的也是志啊。 师:王安石要咏梅,咏的是梅之高洁。 生齐读。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啊,他们是想做梅花一样的真君子啊。师:说到爱梅的君子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想了解他吗? 师:他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画家,尤善画梅,人称“画梅圣手”。一生当中最爱画的就是墨梅,至今他的真迹还珍藏在故宫的博物馆里。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课件出示)生齐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古诗两首墨梅-

六年级语文(学科)下册第六单元第6课时总第50课时主备人:曾兆林 课题:20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墨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松、竹、梅)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二、读诗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屏幕上的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理解字词: 吾:我。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 池头:池边。树:这里指梅树。 夸:夸赞。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 痕:痕迹清气:清香之气乾坤:指天地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③看图想像: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情操? ④朗读体会。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将第一句诗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它为何不像其他的梅花一样艳丽地开放,而只留下淡淡的墨迹,“墨梅”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墨梅》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墨梅 体裁:诗 题文: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 名字:王冕 年代:元代 描述: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翻译: 原文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原文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这首诗题为

“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赏析三:艺术特色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考点: 一、必背名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释: 关键词:吾家 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关键词:洗砚池 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关键词:池头 池边。头:边上。 关键词:淡墨 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关键词:痕 痕迹。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

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四、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

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

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 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墨梅》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墨梅》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墨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

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古诗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墨梅》。 ★学会诗中“砚”这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诗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古诗,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本课的难点是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抓住一个“淡”字,一个“满”字来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在传授知

描写梅花的诗句:墨梅

描写梅花的诗句:墨梅 《墨梅》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作者简介 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墨梅》简介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看末句,一个“满”字,不但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墨梅》这首诗不但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 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 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 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 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 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 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 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 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流利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抓住梅花的特点,感受梅之秉性及诗人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理解《墨梅》之诗情画意,以感觉诗人的气节与人品。 教学过程: 一. 情景激趣——赏梅图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 课件出示梅花图片,学生欣赏。同学们喜欢梅花的什么呢? 梅花,岁寒三友之一,它有疏影横斜的风韵,清雅宜人的幽香,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赞美它呀!今天咱们就借着这堂课一起来吟诗咏梅。 二. 入境悟情——品梅诗 (一)初品梅诗 1.知诗人。 师:谈起爱梅的君子,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画家,尤善画梅。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学生读诗,从这两句诗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他!就是王冕。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作者生平及事迹。(课件出示) 师:王冕爱梅啊!在他家洗砚池边就种着一棵梅花树,这一天梅树上的梅花盛开了,朵朵梅花缀满枝头。王冕赏着赏着,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梅之情,挥墨画下了一幅墨梅图。 师:(课件出示墨梅图)同学们,我们来一起欣赏欣赏,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允许提醒学生可以用书中语言进行交流。 师:画中梅枝刚劲有力,梅花千姿百态、晶莹剔透,似乎还渗出一股清香。要为这幅墨梅图题上一首怎样的诗呢,王冕陷入了沉思。他想啊想啊,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想到了自己的现在,还想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不正是那株傲然于世、孤芳自赏的梅花吗,于是他为墨梅图题上了这样一首诗。

2.读诗、解意、悟情。 A.读诗解意。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诗,要求:要把诗读正确,读出古诗的节奏,要读出古诗韵味。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自读古诗。师:好,下面老师要来了解一下同学们读的如何? 师:好的,下面来一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洗砚池:相传王羲之幼年刻苦学习练字,经常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下来,池水呈墨色,这就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写出梅花花瓣的痕迹。也象征梅花朴素淡雅。(师:为什么要用“淡墨”?诗人借“淡”字表达什么?) 清气:指梅花的清香也指清高的气节 乾坤:天地之间 师:好的让我们边读诗来说说诗句的意思。生1读诗生2说诗句的意思。 B.悟情读诗。 师:理解完诗句的大意让我们再一起读诗,想一想王冕笔下的梅花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在诗中找到答案吗?(淡墨痕、清气。) 师:我们见过的梅花都是红色、白色的?为什么诗人王冕却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了?诗人借“淡”字表达什么? (他不想要用鲜艳的颜色去吸引人、去讨好人,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他留在天地之间。表达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课件分享:王冕四次拒绝为官的故事) 师:说说王冕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板书:清白做人淡泊名利 师:是啊,王冕更是在借梅之淡雅、梅之清香来赞美梅之情操、梅之气节、梅之精神啊,从而来表达自己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啊。他咏的是梅,言的是志啊! 师:读出诗人的气节来。教师引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古诗首——墨梅

21 《古诗两首--墨梅》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图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歌的大意,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诗: 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的吟出一两句吗? 生吟诵古诗。 在刚才同学们吟诵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古人说过这样的

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名篇佳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墨梅》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 板书:墨梅元王冕 (课件出示21 《古诗两首━━墨梅》) 同学们,对诗人王冕你了解哪些?生交流汇报,师补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读诗: 1、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墨梅》) 2、《墨梅》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课件出示《墨梅》范读录音)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 分组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身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身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墨梅》重点词) (1)本课需理解的重点词有: 洗砚池、淡墨、清气、乾坤

七年级语文 北师大实验版《墨竹图题诗》、《苍松怪石图题诗》、《墨梅图...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1、本单元主体:古代诗 2、学习的课文: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郑板桥 《苍松怪石图题诗》李方膺 《墨梅图题诗》王冕 《墨竹图题诗》郑板桥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二、跟老师一起学 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 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 放赈(zhèn)救济(jì)遂(suì)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 劳顿:劳累。 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寐:睡觉。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救济灾民。 岿然不动:屹立着、不动摇。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理解古诗大意: 1、作者简介: 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2、题目意思: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 3、本诗含义: 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第一句“衙斋卧听潇潇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潇潇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

《古诗两首——墨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古诗两首》, 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出示:一—它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它与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它是谁?(板书一—梅) 梅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梅与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千百年来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吐露了自己的花语,蕴含了人的精神,承载了人们心灵的寄托。 千百年来,人们为它歌唱 (出示:不与凡花争奇艳,傲霜斗雪笑风寒,心怀高远更淡然,昂首天地间。墨色轻染气节弘,隐约香更浓,屹立青岸不与谁同,傲然尘世中。 —筈典咏流传?谭维维《墨梅》)你心中这是什么样的一棵梅?(指名说,) 是啊!梅如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其沉醉, 出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这是什么样的一棵梅? 梅开腊月,万里雪飘。诗人写道一一 出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宋】卢梅坡《雪梅其二》) 二、初读古诗: 而在王冕的诗中梅是这样的(出示:墨梅) 齐读古诗一■书:墨梅 我们读诗要注意停顿,要注意节奏,(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请大家根据提示,自由朗读古诗,读熟、读出它的韵味。 三、理解古诗: (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吾家是谁家?一家 我家这株梅长在哪?一■洗砚池 为什么叫洗砚池? 这里是化用了(出示: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所以我们常说,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

《墨梅图题诗》习题1

《墨梅图题诗》习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拜yè()sǒng yǒng()昏yōng() qiú()枝zhēng róng() 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一类人有邦国而无自身……另一类人则重私利而轻大义。 B.墓前飨堂上有一幅七言楹联,上书:“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C.这位出生于中原的张里先贤好像在审视我,使我顿时由伤感而肃然。 D.史德威泪如雨下,不能举刀。 3.下列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新一届中国女排东施效颦,像老女排学习,终于获得了世界杯的冠军。 B.杨利伟是独一无二的,除了美国和俄国的宇航员,没人能和他相比。 C.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D.这个歹徒小心翼翼,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他人财物。 4.如果你的父亲在一件事上错怪了你,对你大发雷霆,你最恰当的回答是()。 A.爸,你别这么急呀!你了解事情的真相吗? B.爸,你这样跟我闹,实在没有道理,你有话不能好好说吗? C.爸,你这样大喊大叫的,对身体可没有好处,要急出病来,你可别后悔。 D.爸,你先消消气,听我慢慢跟您说好吗? 5.下列人物不属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人物的是()。 A.刘备关羽诸葛亮 B.范进胡屠户张敬斋 C.唐僧孙悟空牛魔王 D.刘姥姥晴雯薛宝钗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竹图题诗》是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清朝诗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B.《墨梅图题诗》的作者是元朝的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作者托物言志,表现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C.《苍松怪石图题诗》的作者李方膺,通过画中的怪石耸立,苍松挺劲,象征画家本人的铮铮铁骨。 D.《墨梅图题诗》一诗中作者突出了墨梅浓浓的色彩,浓郁的香气。 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语句。 ①不要人夸颜色好,________________。 ②《墨梅图题诗》中回答为什么不用彩笔绘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墨梅图题诗》中哪句诗交代了梅花的生长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解读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解读 一、原文对比诗题雪梅墨梅朝代作者宋·卢钺元·王冕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来源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单元主题留心观察人物品质单元语文要素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作品风格瘦硬生涩写实朴素思想感情表现诗人对于梅花、雪花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梅花发展历程宋、元时代,梅花文化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文化上,梅诗、梅文、梅书、梅画纷纷问世,其作品之多为历朝历代之最,梅花也于此时确立了百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梅花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它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它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王冕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二、学情分析梅花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雪梅》的时

候学生就已经接触了梅花这一事物,并通过对比分析梅花与雪花二物,知晓梅花白且香的特点。学生能从事物表面特点体悟到诗人对梅花、雪花的喜爱之情,但是对于梅花深层次所代表的品格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墨梅》一诗填补了这一空白,学生通过学习诗文以及查阅资料能够了解梅花背后所蕴含的品质,由物及人,明白诗人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进而感受王冕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除此之外学生需要了解《墨梅》一诗的由来,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即题画诗,该画为《墨梅图》,原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三、>作者分析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末明初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被称为”画梅圣手”。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三卷,续集二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王冕年少时,家境十分贫寒,常常是放牛回家之后偷听私塾读书。后来“王冕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的苦学精神,被当地的一位著名的儒生韩性知道了,便收王冕为弟子,在会稽丰厚的人文历史背景的影响下,他当时就已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画家,同时在文学艺术上亦有较深造诣,而且在德行方面也有极高的品行。其高洁的

古诗两首——墨梅

墨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古诗两首》, 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出示:——它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它与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它是谁?(板书——梅) 梅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梅与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千百年来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吐露了自己的花语,蕴含了人的精神,承载了人们心灵的寄托。 千百年来,人们为它歌唱 (出示:不与凡花争奇艳,傲霜斗雪笑风寒,心怀高远更淡然,昂首天地间。墨色轻染气节弘,隐约香更浓,屹立青岸不与谁同,傲然尘世中。 ——经典咏流传·谭维维《墨梅》)你心中这是什么样的一棵梅?(指名说,) 是啊!梅如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其沉醉, 出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这是什么样的一棵梅? 梅开腊月,万里雪飘。诗人写道—— 出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宋】卢梅坡《雪梅·其二》) 二、初读古诗: 而在王冕的诗中梅是这样的——(出示:墨梅) 齐读古诗——板书:墨梅 我们读诗要注意停顿,要注意节奏,(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请大家根据提示,自由朗读古诗,读熟、读出它的韵味。 三、理解古诗: (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吾家是谁家?——我家 我家这株梅长在哪?——洗砚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