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学区房热现象分析

经济学视角下“学区房热”现象分析

[摘要]在日趋重视教育投资的当今社会,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就近入学”政策,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机制使得“学区房”成为获取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学区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揭示导致学区房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资源正通过“资本化”过程不断蕴含在房价之中,其原因可以从供求关系和教育资源资本化角度来进行阐释,并从政府、市场、家长三方面缓解学区房热问题。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学区房,教育资本化

1.引言

凡是解决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教育资源配置中出现的“学区房热”现象。

教育最开始的出现是私人办置,如私塾、家庭教师等,但是随着政治制度的发展,逐渐发展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若教育资源完全交由市场调控,在市场中买卖双方自由竞争的特性下,教育资源将按照家庭背景进行分配,即富人受到更好地教育,穷人则受到劣质教育。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将会导致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越来越穷。并且教育资源本身具有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特质,所以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教育资源的分配,即市场失灵。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政府加入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干预,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设置了一系列政策,使教育资源不完全受到市场控制,而是朝着人为期待的方向发展。其中,“就近入学”政策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该政策表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这一规定,引发了“学区房”概念的追捧热潮。

“学区房”主要指优质中小学对口小区的住房。2014年5月,教育部发文,要求19个大城市在2015年100%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这让“学区房”变得更加炙手可热。北京惊现用300万元买“卫生间”的新闻,不为别的,正是为了获得“卫生间”对口名校的入学资格;上海9平米的“亭子间”,因对口名校,出售单价高达9万元;在广州,地理位置相近、条件相当的两所住房,仅因为一个是“学区房”,一个不是“学区房”,单价相隔近万元;在武汉,“多家房产中介机构表示,好学校附近的房子既不愁租,也不愁卖,有家长投入百万就为一个名校指标”。

这些事实表明,相对于非学区范围内的住房,“学区房”往往有着更高的价格且涨幅更大,

同时更受家长追捧。不仅如此,开发商更是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细分,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地产”,把靠近优质中小学及和名校合作作为自己楼盘的卖点。“学区房”价格高企,从本质上来讲是基础教育资本化的一种体现,也说明我国普通住宅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中除了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和国家政策之外,还有一定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1。

2.学区房现状

国家划分不同学区,目的在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各地教育水平差距。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以后,教育资源并没有实现公平合理分配。反而将商品房与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使得学区房的房价居高不下,甚至在楼市持续低迷的时候,学区房市场却可以用“高价少房”或“有价无房”来形容,热度不但丝毫不减,还有愈演愈烈之势2。有学者于2011年分析了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中关村地区四个学区房的房价,结果表明东城区东四地带学区房价格高出周边非学区普通住宅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西城区平安里板块,学区房价格高出周边非学区普通住宅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朝阳区东大桥日坛地区,学区房高出周边普通住宅每平方米一两千元;而中关村地区学区房和普通住宅之间的价差最为突出,价差在5000-10000元/平方米3。

还有研究者调查了北京不同学区房的租房成本。北师大二附中位于北京师范大学主校门对面,城市主干道北三环附近,北三环沿线众多小区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交通都较为便利,65平方米左右简装两居室的租价从理论上说应相差不大,但通过查找北三环沿线与北师大二附中地段条件类似的三个中学周边房源的租房成本信息,比较发现实际租价有明显差异,参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表1北师大二附中与地段条件类似中学周边租房成本比较

1江维. 优质小学对普通住房市场房价及房租影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范荣.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政策下学区房现象研究[D].青岛大学,2016.

3余璇.学区房受追捧的原因及外部性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262-263.

数据来源:租房网—北京租房,2017年2月信息。

从结果可以看出,市重点与区重点、非重点学校的租房成本差距较大。笔者于2017年2月收集了相同地区,北京学区房周遭的房价信息,如表2:

表2北师大二附中与地段条件类似中学周边租房-二手房成本比较

数据来源:租房网—北京租房,2017年2月信息。

整体来看,相对于2012年的租房信息,2017年北京学区房租房上升了一千元左右,市重点的租房价格仍然是最高。同时可以看到在二手房市场上,北京的学区房每平方米的价格比非学区房价格高出上万元不等,市重点周围的学区房竟高达12万/平米。这种现象并非北京独有,在南京,目前的学区房价格是10年前的三倍还多4。同样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区,学区房的价钱也是令人“望楼兴叹”,甚至引起“人户分离”5。

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者分析了学校资源与学区房之间的关系。冯皓、陆铭等研究了学校质量和学区两个因素对于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资源已经资本化到房价中。温海珍、杨尚和秦中伏则利用杭州六城区的微观数据研究了教育资源对住宅价格的资本化效应,研究发现以小学等级来衡量的教育资源对房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认为这源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以及购房者对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的投资热情。张浩对2006年到2012年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座城市个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育资源配置与房价问题,结果表明优质

4鹿琳. 教育均衡化,学区房应是“阵痛”[N]. 新华日报,2014-04-10(A07).

5张品. 试析学区房的形成及其社会效应——以天津市为例[J]. 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2):87-90.

教育资源的增加对于房价增长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6。

3.形成原因

政府制定就近入学政策原本是为了更好地分配教育资源,但如今却使得教育资源资本化到房价之中,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从供求关系和教育资本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3.1 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学区房市场需求旺盛。有学者提出,供给和需求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基本工具。据调查报告显示,南京对学区房的供给与需求比率为1∶10。也就是为了得到1处学区房,有10个人在竞争7。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意愿正由以物质消费为主的“硬”消费向以子女教育为主的“软”消费转变,学区房的出现就是由于家长对于“名牌学校”优质教育的追求,因而学校的教学质量对于学区房租价的高低有较大影响。

有效供给不足。学区房供给弹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供给存量和供给增量上。从供给存量上分析,由于学区房是指优质学校周边的住宅,有区域限定,其中还有很多房源是用于自住,所以实际情况是学区房可用于出租的供给存量相对有限。同时在供给增量上,学区房的增量不可能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增幅。以上存量有限和增量不足两方面因素导致学区房供给相对短缺、缺乏弹性。

总的来说,从供求角度来进行解释,主要是一方面,需求过于旺盛导致成交量上升,另一方面,供给严重短缺引起供求关系的脱节导致了学区房价格上涨过快。这种“僧多粥少”的不均衡状态引起供求关系的脱节,导致了其学区房租金价格相对偏高89。

3.2 教育的资本化

除了从供求关系进行原因分析以外,还可以从教育资本化的角度进行说明。基础教育资源正通过“资本化”过程不断蕴含在房屋价格之中,并由公共品逐渐转变为消费品,教育资

6张浩,李仲飞,邓柏峻.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房价——我国教育资本化现象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2014,(05):193-206.

7陈玲玲,唐学玉.“学区房热”的原因及外溢效应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25):95-96.

8杨雯婷,刘冰玉,王丽.经济学视角下学区房供需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财会研究,2012,(16):69-71.

9陈玲玲,唐学玉.“学区房热”的原因及外溢效应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25):95-96.

源资本化在我国一线城市已经基本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增加会显著提高所在区域的房价。同时,教育资本化存在明显的“沉淀效应”。教育资源的配置一旦形成后其对于房价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区域内“沉淀”的教育资源越丰富、时间越长所在区域的房价也会越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房价的助推作用会更加明显。并且,教育资本化本质上是教育资源的“垄断溢价”。一方面正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本身的匮乏和分布不均,以及相关制度原因造成教育资源被“资本化”;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教育资源的垄断,以及市场供给的受限,使得消费者只能通过购买住房去接受超高的“垄断价格”而获取教育资源10。

4.学区房导致的问题

学区房天价的出现,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也将形成更多的问题。

4.1 教育公平问题

学区房因教育不公平而生,却又导致了教育更大程度上的不公平。义务教育公平是指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公正、平等、充分地享有教育机会、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等条件,以期实现个体健全、充分发展的教育状态。从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中,不难发现“学区房热”现象至少在起点均等,即入学机会均等方面违背了教育公平的要求。此外,起点的不均等也势必会造成过程的不均等,由此形成一个不良循环,即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11。

4.2城市的贫富分层

学区并不是我国的首创,一些发达国家早就有了学区制度,且已影响到了城市的形态和社区的隔离。好学区就等于富人区,坏学区就等于穷人区,造成城市的藩篱。由于榜样和同伴的影响下,好学区产生正外部性,即市场配置资源时,会导致学区房消费不足。并且土地租金溢价曲线具有正斜率,且高收入家庭的溢价曲线高于穷人。随着高收入家庭(素质相对较高)数量增多,正外部性越强,溢价值越高,这种自我强化的变化表现为学区中高收入家

10张浩,李仲飞,邓柏峻.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房价——我国教育资本化现象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

究,2014,(05):193-206.

11朱敏. “学区房热”现象中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1):4-6.

庭数量增加,直至到达分离均衡12。

4.3 导致消费挤兑现象

当人们收入一定,家庭开支主要转向学区房时,必然会缩减其他方面的支出,如食品、衣着、汽车、旅游消费等。此种行为一方面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不利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尤其在经济低迷时,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是一种负效应。

4.4 影响社会稳定

由于学区制度引起“马太效应”,本质上是社会强势群体对社会弱势群体平等的教育权的掠夺,必将加速社会财富和权力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最终会引起社会的振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5.缓解学区房现象的对策

2016年3月3日,我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解决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具体举措之一是“多校划片”,并建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出。这充分释放了一个信号,“多校划片”很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用于调控“学区房”热、均衡教育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多校划片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多校划片”目的是能够改变“单校划片”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把学生入读小学初中由“一对一”变成“一对多”,最终能入读哪所学校由唯一答案变成多种可能,用“电脑派位”分配学生入读的学校,由此消减学区房的优势,解决家长过分追捧学区房、中介大肆炒作学区房的现状。但是,又有专家提出质疑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区房热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问题是,家长迫切给孩子创造优越的就学环境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教育部司长定华表示,择校热需标本兼治,“首先要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市域均衡,同时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划分大学区等方式,迅速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这是根本之策。”下面主要从以下政府、家长、市场这三个方面来提出改善意见。

12陈玲玲,唐学玉.“学区房热”的原因及外溢效应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25):95-96.

5.1 政府制度的完善

5.1.1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比例

加大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比例,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服务。当教育资源稀缺时,家长为了争夺优质的资源必然会投入更多金钱为孩子争取到稀缺教育资源。而当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时,市场竞争不再那么强烈时,学校教育有了更多的选择,相应的金钱投入也会减弱。

5.1.2 均衡教育资源配置

完善体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没有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区别,届时所有的学校附近的地域都是学区范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公平的教育。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过程中,要为条件较差的学校提供更多支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由省市教育部门统一负责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师编制,通过长效机制引导师资力量合理流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当有重点和非重点区分,逐步取消择校13。

5.1.3提倡多元化教育形式

在规划上,创新教育形式,开放办学、多元办学,改善教育环境。伴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教育权已经成为所有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国家政府有责任义务让公民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为使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缩小区域间差距,政府应放权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鼓励创新教育形式,多元办学,营造良好的义务教育环境,使各学区学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

如放松民办教育限制,通过将民办教育引人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公办教育的供给不足问题。再比如上海推行的公办学校负责保基本,民办学校提供选择;北京的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都是很好的方法。

5.2 改善家长教育观念

在思想上,改变家长观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家长要转变教育思想,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急于一时把孩子送名校,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培养方法,满足其各阶段成长需要,同样也可以把孩子培养成才,这

13卢晓丽.“学区房热销”现象中教育公平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4,(03):170-171.

也是一种成功教育。家长不要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即使孩子没能去名校,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同样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5.3 加强市场监控作用

在市场上,加强教育法制建设,重视规范教育市场,打击不良商业行为。关于学区就近入学政策,政府应建立相应法律制度,保证政策有效落实。学区房房价不断攀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房地产商、二手房交易商大肆炒作,在不断哄抬下,房价水涨船高,大大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针对这种市场活动行为,政府应制定法律政策进行严格规范管理,严厉打击一切恶意抬价活动,协调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教育资源两者关系。

6.小结

学区房热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更多的新闻报道揭示了天价学区房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即需求逐渐增大而供应不足且缺少弹性化。同时这是教育资本化而导致的现象。学区房热将会更加加剧教育不公平,并且将会导致出现城市“藩篱”,出现穷人区与富人区,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化;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等问题。学区房热问题最基本就是家长迫切给孩子创造优越的就学环境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对于政府来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根本之道,并可以通过提倡民办教育、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划分大学区等方式逐步缓解学区房热问题。本文提出学区房热问题主要从政府、市场、家长者三方面来进行缓解,即政府需要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比例,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并且提倡多元的教育机制;市场需要加强监控作用,打击不良商业行为;家长需要改善教育观念,不要盲目追崇名校。

参考文献

[1]江维. 优质小学对普通住房市场房价及房租影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范荣.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政策下学区房现象研究[D].青岛大学,2016.

[3]余璇.学区房受追捧的原因及外部性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262-263.

[4]鹿琳. 教育均衡化,学区房应是“阵痛”[N]. 新华日报,2014-04-10(A07).

[5]张品. 试析学区房的形成及其社会效应——以天津市为例[J]. 社会工作(学术

版),2011,(12):87-90.

[6][10]张浩,李仲飞,邓柏峻.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房价——我国教育资本化现象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2014,(05):193-206.

[7][9][12]陈玲玲,唐学玉.“学区房热”的原因及外溢效应研究[J].中国集体经

济,2009,(25):95-96.

[8]杨雯婷,刘冰玉,王丽.经济学视角下学区房供需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财会研

究,2012,(16):69-71.

[11]朱敏. “学区房热”现象中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1):4-6.

[13]卢晓丽.“学区房热销”现象中教育公平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4,(03):170-171.

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人口红利的变迁和效应

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人口红利 的变迁和效应 关于《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人口红利的变迁和效应》,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令世界惊讶,人口红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有关人口红利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本文将另辟蹊径,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人口红利的变迁和效应。 一、人口红利

1.人口红利的现代经济学解释 美国学者大卫?布鲁姆在研究人口转变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最早提出“人口红利”。此后,大卫?布鲁姆明确提出人口转变将产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即出生育率、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机会窗口。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人口转变的过程会逐渐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即总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大,青少年和老年人人口规模小。这种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人口的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有利的条件,被称为“人口红利”。 2.人口红利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劳动力能够创造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由三部分来度量: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力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大国,劳动力供给充足,造成了劳动力商品的价格下降。此外,劳动力价值决定受到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社会消费水平较低,劳动力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小于发达国家。 这些决定了中国的劳动力使用成本较低,资本积累较高,这就是“人口红利”。 二、中国人口现状

学区房热现象研究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而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学区房。昂贵的学区房,曾经寄托了多少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花费大量心血,甚至不惜全家人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要买学区房,把孩子送去好学校。规定今后房主子女入学采用多校划片式,电脑派位入学。 我们组就目前的学区房现状及其价格问题,简单分析其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改善措施。 教育资源本身具有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特质,所以市场无 法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教育资源的分配,市场失灵,为了 防止教育资源根据家庭背景进行分配,则政府采取了“就 近入学”政策进行适当干预。 学区房是根据购房需求而划分出来的一个概念,突出了市 民对住房的教育资源环境的要求并将其作为购房的主要标准。主要是由教育部门或者学校规定,按照义务教育、就 近免试入学原则,学校在指定范围内招生,这个范围内的 房产就称为学区房。 上海优秀重点小学呈环线分布。内环内45%,占比遥遥领先,内中环间23.3%,中外环间10.9%,外环外也有1/5的 占比。相比北京,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会比较分散, 北京的四个主城区,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就把全北京

90%以上的好学校占了。而相对应的入学政策,也不尽相同,公办学校有较严格的区域划分对口街道报名情况或者是分派统一安排,而民办学校则主要通过小孩的能力及入学考试来选择入学。2018年上海最新学区房政策提出了“公民同招”与“五年一户”。“五年一户”为本区县内各公办小学建立对口入学新生库,区内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即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受一个学生(双胞胎和二孩例外)。静安区首先于2014年推出该政策,2015年宝山、长宁、虹口跟进,2016年黄浦、徐汇、浦东提出。五年一户意味着家长试图通过买学区房,挂下户口,然后买卖轮番进入热门公办小学的机会受到了限制。临时将孩子户口挂到对口区域的房屋也变为不可行。 由于这些学区房政策,学区房的价格也节节攀升,相较于周边同板块而不是学区房的小区价格有明显的差异。 学区房价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1、估价理论中的区位状况因素 区位状况是对房地产价格有影响的房地产区位因素的状况。影响住宅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区位状况有位置、交通条件、生活服务设施、教育配套设施,环境质量等。教育配套设施是影响住宅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配套设施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住宅周边是否有中小

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

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资本 经济学总是致力于解释经济发展的原因,解释经济繁荣的机制。詹姆斯托宾曾说过:”增长是一个永远使经济学者着迷和神往的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已经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见解,形成我们今天研究有关经济发展问题的许多理论。货币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先后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式的制度安排也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为什么一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数量相当而且制度相似的国家会经济绩效会截然不同呢?为什么一些国家或地区缺乏物质资本却能够飞速崛起呢?可能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还存在这一些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因素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因此对社会资本的研究也就油然而生。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其如何影响经济的增长一直是困扰着经济学家的问题,社会资本又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 一什么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所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最早是由海尼凡提出,但这些均未引起学术界的较大注意。直到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后,此概念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作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概念更为流行,引来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将社会资本量化进入经济增长模型,来说明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斯蒂格利茨在1999年世界银行出版的《社会资本》一书中指出:”社会资本包括隐性知识、网络的集合、声誉的累积以及组织资本,在组织理论的语境下,它可以被看做是处理道德陷阱和动机问题的方法”。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更关注的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应向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的几点借鉴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应向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的几点借鉴研究 作者:刘文轩 院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杯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摘要:通过分析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改革概况,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现况,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借鉴新加坡的有益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发展;借鉴 一、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概观 (一)新加坡现况 新加坡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910亿美元,人均GDP22670美元。新加坡的总面积只有682.7平方公里,不足北京市面积的1/6,总人口约400万,不足北京市人口1/4。 (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道路 新加坡政府在独立后的经济发展中,贯穿和实行了以下经济运行管理模式及理念:不折不扣地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并与世界经济挂钩;努力营造廉洁的政府运作

环境;实行论功行赏制度;实行劳—资—政三方合作;牢固不破的公积金制度。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同西方接轨。首先,新加坡政府为解决国内就业,在实施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力求使自己的工业产品面向美、欧、日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实行西方的工业标准,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金融、运输等服务行业采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或近似的作法。 二、建立高效廉洁高效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新加坡采取一套较为合理的公务员激励制度,对犯有贪污行为的公务人员则施以重刑,从而建立了一个廉洁奉公的政府运行机制。 三、群众路线。提倡全体新加坡公民就经济发展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特别是在独立初期),对具有重大贡献的提案,政府予以重奖。 四、妥善处理劳资纠纷。公民对政府政策不满而发生罢工罢市等是令西方国家政府较为头痛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大敌。新加坡政府为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建立了一套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政府主导型的劳—资—政合作协调体制。其中典型的实例就是把全国大大小小的工会统一成一个“新加坡职工总会”,简称“职总”。把全国绝大部分工薪阶层都吸纳为会员。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将政府政策向其会员进行宣传,求得理解,涉及工人利益问题,统一向全国资方代表-新加坡雇主联合会进行交涉。新加坡职总秘书长由政府不管部部长担任,从而确定了政府与工会之间较为牢固的合作关系。 五、建立公积金制度。为妥善解决公民住房、看病等关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问题,新加坡政府建立了一套强制性的公积金制度,即任何企业在员工的薪金中,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公积金提取比率为员工配发公积金并将其存入员工固定的公积 金户头。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新加坡政府规定,雇主发给员工薪金时,要按照其薪金标准的20%由雇主配发公积金,连同扣除该员工薪金的20%一道(即员工薪金40%的金额),存入该员工公积金户头。该员工可按照有关规定,在购房和看病以及子女教育等开支时使用公积金款项。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基本保障了新加坡公民基本生活水准。对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浅谈公共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浅谈公共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来重新理解绿色经济。文中首先表明了现阶段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意义。随后提到了目前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上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改进措施与想法,以期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绿色经济、制度、改进与完善

对于绿色经济这个名词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切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它,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同时,绿色经济也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力求兼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中国与绿色经济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口增加,人类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加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也日趋严重,这些都已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于是,人类开始对自己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进行反思,力图揭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的经济根源。自然,中国也绿色经济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就具体说明一下中国与绿色经济的关系。 1.1绿色经济的重要意义 从多个角度来讲,发展绿色经济对于中国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1)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看,世界各国都已经感觉到了生态破坏的严重性,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具体运行模式,这对中国是一种挑战。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600多个城市中,有300余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有100余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此,我们有理由提出:中国应当把绿色产业作为第一大产业,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发展绿色经济是必然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2008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和COD 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的污染水平,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城市中出现的雾霾天气以及PM2.5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发展绿色经济。 (3)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及当前人们绿

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学视角下的

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学视角下的 当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时候,往往是一个社会矛盾聚集和丛生的特殊时期。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制度不仅制造出了城市与农村的生态反差,更创造了一个角色对抗与利益冲突的敏感地带:处于城市边缘的“城郊村”农民基于追求城市生活的冲动,在没有或很少有任何社会保障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对已经进入小康生活的城市市民的挑衅和侵犯。政府可以将诸如此类的行为视为非法,但事实已经证明,一切“围追堵截”都无济于事,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就是加快“城郊村”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村庄向社区“三个转变”,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城郊村”概念的界定 城郊是城市郊区的简称,指位于中心城市周边,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方式相混合为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互重叠的特定地域空间范围。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其边缘是模糊的;从行政区划来看,其边界又是明确的。本文所指的城郊主要是指近郊的建制镇(部分有农村的街道),它们具有空间范围的动态性、过渡性特征,既是部分城市产业辐射的前沿地带,也是城乡社会变迁的交接区域。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城郊型新农村建设是在这一特定地域空间载体上进行的、整合城乡经济社会要素的综合性活动,是城市现代化和郊区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二、“城郊村”的经济特征 “城郊村”介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社区以及成熟的城市社区相比较,具有“亦城亦村、非城非村”的发展特征。 (一)产业结构非农业化 “城郊村”往往拥有庞大的集体经济,从产权关系、经营管理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看,仍然维持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城郊村”以非农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一般都有较大规模的第二产业,而且有比较完善的第三产业。“村民”们在土地被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会计舞弊分析

2012年第·3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28期 M ar2012 [摘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仅仅关注会计程序和方法等技术层面,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必须要有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保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会计舞弊,产权不明晰、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利 益冲突以及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是导致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因此从相关制度入手,才能找到 治理会计舞弊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会计舞弊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3-0090-02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会计舞弊分析 郑晓琳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 者的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而导致会计舞弊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制度因素。该文从制度经济学这个角度对会计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为会计舞弊的治理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一、产权理论视角下会计舞弊成因分析 产权是人们对财产的所有权以及基于所有权而引发的对财产的各种处置权利的总称。产权是一组权利,总是以复数形式出现,并且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清晰地界定产权,有利于保障不同产权主体的利益,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一)企业产权界定不明晰首先导致外部监管失效,进而引发会计舞弊行为。产权不明晰不仅是我国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更是会计舞弊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处于企业制度变革期,企业产权归属关系界定不清楚,导致企业会计舞弊的受害对象不明确,因而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会计舞弊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现象尤为突出。 (二)会计信息产权不明晰导致会计信息的外部性。杜兴强认为,会计信息产权是“利益相关者所共同接受的由会计信息的存在(供给和使用)引起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行为准则”。会计信息呈现出显著的外部性,即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需求者(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利益产生影响。由于会计信息外部性的存在,降低了社会总效用,破坏了市场应有的效率,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这些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明晰和界定会计信息产权,旨在抑制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优化信息资源配置,使会计信息的供求效率得到改善。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会计舞弊 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是由于现代企业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者努力程度等与企业有关的信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前者在信息占有上处于劣势,被称为“委托人”,后者拥有信息优势,被称为“代理人”。 (一)导致会计舞弊的内在动因是因为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目标不一致。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他们的效用目标不完全一致:委托人追求资本增值和资本收益最大化,而代理人除了寻求以货币衡量的报酬以外,还追求一些非货币性因素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如要求增加休闲时间等。利益的冲突、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代理人有机会进行一些增进自身效用而危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从而为会计信息舞弊提供可能性。 (二)导致会计舞弊的直接诱因是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有两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往往会通过签订一些契约来约束和激励代理人的行为,比如签订报酬契约,使其促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利益有利的行动。 三、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 会计法规是规范和指导各种经济实体会计行为的重要依据。由于会计法规制定的滞后性,会计法规制定者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会计法规之间的不协调等原因,会计法规对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划分不清晰或者不合理将会使管理层进行会计舞弊有可乘之机。另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留给企业管理层一定会计处理选择权,其目的在于使管理层能够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经营环境,对会计政策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这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环境作保证,否则会计斟酌处理权就成为管理层进行会计舞弊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会计舞弊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一)明晰国有产权制度 清晰界定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做到界限清晰、权责明确。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缺位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使之从政府部门中独立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出资人到位,在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下,防止内部人控制。 90··

基于中国模式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

基于中国模式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 基于中国模式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 基于中国模式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 曾天 摘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步探索出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被概括为“中国模式”,并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国民经济在微观和宏观上的低效率特征,从而决定了我国发展方式的不以人为本的、不讲可持续发展的非科学发展特征。要转变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式,首先要摘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中国模式不经济科学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源。有人觉得,中国模式应该从体制、经济、政治等综合方面去分析:有人觉得,综合去分析体制、经济、政治问题为时过早了,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抓紧一切时间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有人觉得,中国模式做的已经很成功;有人觉得,中国模式是好是坏无法确定;更有人觉得,应当认真反思如今的中国模式,不是处处说好听的,也不应当将如今的中国模式推广出去。 低效率增长的中国模式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以来,主要体现的中国模式是效率低下的计划经济(公有产权)和效率高的市场经济(私有产权)。无论是农民们包揽耕种、将部分行业垄断化、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还是让大量的工人下岗:无论是医疗、保健、食品部门的市场化、教育事业的产业化还是加入世界的WTO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农产品经济市场、房屋的市场信心化等,都是以市场经济化为基础的(或者说是有效率的)。 换而言之,经济一定是市场化吗?市场到底是经济的或者是有效率的,这些都表明在既定成本的情况下收益性最大、在既定收益条件的情况下成本最小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及其私有化的变革有多少是增长效率呢,我们得到的付出的又是什么? 我国的生产效率不论在美国、欧洲还是发达国家、不论是在日本、韩国、小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其整个经济体系的产入产出效率都是非常低的。 首先,市场的不经济化。根据新的古典主义的说法,市场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经济资源总是聚集在效率很高的地方,实现了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和厂商、供应商最大化利润,实质上市场是经济化的。 在中国模式体制中也表现了市场的不经济化。为什么市场无法将资源信息合理的用到有用的地方吗?例如,将商品用在社会或者个人最需要的地方。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关于“学区房”广告宣传问题的舆情分析与建议

关于“学区房”广告宣传问题的舆情分析与建议 学区房是现如今购房热中常见词汇,也成为商品房买卖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开发商夸大、虚假宣传学区房,造成买房者维权上访事件层出不穷,关于学区房问题的舆情越来越多。现就合肥地区学区房广告宣传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其出现的深层原因,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标签:“学区房” 广告宣传 学区房,又被称为“教育地产”,是一个特别的名词,是指处在由教育部门规定或由学校指定的,一个专为招生入学的地域范围内的物业或房产。教育地产这个概念将学校或地产两者捆绑在一起,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字眼。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名校已成为他们相互竞争的“金字招牌”。近年来,一些房地产项目中的“学区房”广告宣传问题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2013年11月,合肥市规划局、市房产局、市工商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房地产项目规划、销售信息及广告宣传相关工作的通知》;2014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使用“名校”,“学区房”等内容,涉及学区的,应将辖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在商品房销售处公示。 1 “学区房”广告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两个《通知》下发后,市工商,房产等部门就房地产项目中的“学区房”广告宣传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对23户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3户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取得了积极成效,房地产项目中打“学区牌”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现象有较大好转。与此同时,在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大背景下,“学区房”在楼盘销售中仍然是一块“金字招牌”,有的开发商规避《通知》要求、变换花样进行宣传,既损害了业主的切身利益,也出现一些新问题。 1.1 关于“学区房”问题的舆情仍然较多 今年4月份以来,《每日要情》刊载“学区房”问题有关信息10条,其中预警信息5条,主要是业主在网上串联准备聚集维权和上访;信访信息3条,反映集体访3批94人次;媒体论坛舆情信息2条,主要是已经发生的业主维权事件。这些信息涉及经济开发区融科城、绿地印象、绿地滨湖国际花都等小区。 1.2 大多广告宣传“由明转暗” 广告是房地产销售中一种广泛采用的销售方式手段,在实践中开发商销售广告的类型多样,譬如有商品房环境、美观设计、使用功能、购房优惠等方面的广告。各种广告中都存在不同问题。目前在房地产销售中很多欺诈行为都是通过广告实施的。两个《通知》下发后有关部门就房地产项目中的“学区房”广告宣传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房地产商发布广告时,备案中不会出现“名校”、“学区房”的

论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产权治理

论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环境产权治理 论文关键词:产权;环境产权;自然资源论文摘要: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的角度出发也已经成为研究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新方法。通过对环境产权的性质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烈的外部性环境产权也就具有了排他性和竞争性。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产权制度安排或制度缺失有关。编辑。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分析范式新制度经济学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制度的弊端继承了制度学派的传统把制度作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经济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经济分析道路。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的角度出发也已经成为研究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新方法。环境产权制度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一、环境产权理论的经济学基础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反映了产权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能够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并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社会工具。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从法律的角度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述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他可以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范围。”[1]也就是说产

权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自由。产权界定的实质是财产权利的配置, 不同的产权界定方式不仅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而且影响财产分配的公平。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意义在于至少使能够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能得到受益者的认可和回报使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给予受害者一定的补偿。因此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强调了权利的界定和权利的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并认为即便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只有在对产权有明确的界定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性侵害就不可避免只有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性。产权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产权交易。人们进行产权交易的原因就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物品的经济价值会有不同的评价即它可以给不同的主体带来不同的收益。科斯认为在零交易成本的环境中产权交易在清晰的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当然现实中的交易不可能没有成本。因此不同的产权的结构设计可以带来不同的效率而作为权利最基本的反映形式法律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二、环境产权的性质人们一般倾向于环境产权是典型的公有产权所以环境产权应该表现出非排他性。但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产权并非是完全的非排他产权。例如清新的空气在乡村和城郊是完全非排他、非竞争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享用阻止其他人享有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并且增加一个人的享用也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效用;但在拥挤的城市随处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就不是人人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公租房制度建设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公租房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于住房的需求量增加。政府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公租房制度建设,推动我国建设工作的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外在公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均,造成居民住房问题上出现“夹心层”的问题。政府应对公租房的建设给予便利,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提出科学建设的相关的建议,本文旨在从公共经济学视角下进行討论,分析了公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发展障碍,并对所出现的障碍进行研究,提出了公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战略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公租房制度建设的发展。 标签:公共经济学;公租房;制度建设 1、公共经济学的相关阐述 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分析政府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阐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价值和行为,解决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的学科。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2、公共经济学视角下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2.1公租房制度贯彻过程中的问题 现阶段,各地区和国家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对低收入者的公租房建设政策和公租房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都十分重视,但是在我国在公租房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依然没有欧美国家完善,在融资、工程建筑、分配、管理等部分都要充分的学习相关国家的建设经验。因为资金周转、建设工期较长等问题,导致单方面的保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公租房的需求,从而形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住房政策进一步落实,我国之前以分配为主的住房制度被打破,商品房的大规模建设成为居民所关注的对象,许多政府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激励追求房屋产权,“租不如买”的心理成为普遍居民所接受的观念,人们在房屋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购买房屋,导致公租房制度无法进一步落实。 各地对于公租房这一制度都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而且由于资金支持等问题,造成公租房的选址等方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府如果没有在公租房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完善相关的公租房政策,就会导致公租房空置的情况,无法真正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水平。 2.2公租房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 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两种性质:完全为国家所拥有或国家控股的企业。国企产权可简单理解为国家对其以其他形式投入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资产的支配、用益权。国有产权的拥有者是国家,而国家如何运用其权利体现公平、效率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议 国企改革可以说是一项世界难题,到底朝哪个方向改,需不需要产权改革,私有化、民营化还是加强国家对国企的管制?针对这些问题的见解,一直都存在比较大的争议,而这些争议可以追溯到20年前。 1992 1994年,山东省诸城市的地方官将全市的282家国有或集体企业中的272家进行私有化,其中的90%以上的国有资产卖给内部员工。这一举措可以说打响了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的第一枪。这枪声不仅震动了政、商、学三界,还引发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两位教授林毅夫和张维迎之间的北大交火事

件。 张维迎教授认为国企的体制残缺是无法拯救的,只有通过改变其产权或所有制基础,将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变成债权、非国有资本变成股权来实现国有企业的非国有化,国企改革才有出路。而林毅夫教授则认为私有制或公有制与企业能否发展好没有必然联系,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是明晰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企有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改革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减轻国企负担,硬化其预算约束,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与环境。[1] 其实,对于国企产权改革的各家之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只不过所站的角度有所不同。对于以上二人的争论,张维迎教授的观点应该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视角。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对于产权的一般定义:产权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由于物的存在及人们对它的使用所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关系,其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简单的说产权不仅是一种权利,其实质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一套约束和激励的机制。产权的安排确定了人相对于物的行为规范,因此可将集体中的产权制度用一系列来确定每个

都市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问题_1

都市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问题 关于《都市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问题》,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在飞速发展, 同时其内在的固有矛盾也如影相随。资本主义自身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缓解与克服这种内在的矛盾。从罗斯福新政到福特主义、凯恩斯主义, 不断地自我调整。进入1970年之后, 找到了新的途径————城市空间生产, 这一途径确实非常有效地缓解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但同时自身也有其局限性, 造成了人与城市的异化, 积累了很多问题。如人的精神困境、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生态环境恶化等, 这些问题很可能引发新的危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解决当代的困境与危机、反抗资本主义的革命焦点是城市空间的控制权即“城市权利”。超越资本主义未来的理想社会形态将完成于城市, 因此城市应当以不同于资本逻辑的新价值观来建设。 关键词:都市政治经济学; 城市问题; 资本主义危机; 城市空间; “城市权利”; “都市革命”; 马克思主义;

Abstract:Capitalism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since its birth, and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have followed. Capitalism has been looking for ways to alleviate and overcome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from Roosevelt's New Deal, Fordism, and Keynesianism, constantly adjusting itself. After 1970, capitalism found a new way, which is urban space production. This approach has indeed effectively alleviated th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which has caused alien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city, and has accumulated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spiritual dilemma of people, the lack of urban spatial justice,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These problems are likely to trigger new crises. Contemporary Western Marxist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focus of revolutionizing contemporary dilemmas and crises and rebelling against capitalism is the power to control urban space, which emphasizes “city rights”. The futu re ideal social form that transcends capitalism will be completed in the city, s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should follow new values different from the logic of capital.

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汇总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粗体字为我们考试时考过的题目,不完全记忆 1、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核心主体是政府,也称政府经济学)。见书P22。采用经济学方式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融合方式。 实证分析 与事实相关的分析。即对某种可以验证的经验事实(如现状)做出的描述,回答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或“是怎样的?”的研究方法。 合作收益 当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识到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潜在或预期收益时,分散的个人行动才有可能汇聚成为集体行动。这时利益主体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这种合作基础上的集体行动而带来的额外好处称为合作收益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①资金渠道与用途不同。私人部门的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公共部门则依赖纳税人的钱为社会目标的实现而行为。 ②行为效果不同。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私人部门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什么?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书P2) ?包括三个层次: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和必要性; ?传统与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传统:如何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服务,为其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代:如何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方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 涵义: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而低效率地配置资源。即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政府失灵 就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性,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

经济学视角下学区房热现象分析

经济学视角下“学区房热”现象分析 [摘要]在日趋重视教育投资的当今社会,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就近入学”政策,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机制使得“学区房”成为获取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学区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揭示导致学区房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资源正通过“资本化”过程不断蕴含在房价之中,其原因可以从供求关系和教育资源资本化角度来进行阐释,并从政府、市场、家长三方面缓解学区房热问题。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学区房,教育资本化 1.引言 凡是解决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教育资源配置中出现的“学区房热”现象。 教育最开始的出现是私人办置,如私塾、家庭教师等,但是随着政治制度的发展,逐渐发展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若教育资源完全交由市场调控,在市场中买卖双方自由竞争的特性下,教育资源将按照家庭背景进行分配,即富人受到更好地教育,穷人则受到劣质教育。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将会导致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越来越穷。并且教育资源本身具有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特质,所以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教育资源的分配,即市场失灵。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政府加入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干预,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设置了一系列政策,使教育资源不完全受到市场控制,而是朝着人为期待的方向发展。其中,“就近入学”政策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该政策表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这一规定,引发了“学区房”概念的追捧热潮。 “学区房”主要指优质中小学对口小区的住房。2014年5月,教育部发文,要求19个大城市在2015年100%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这让“学区房”变得更加炙手可热。北京惊现用300万元买“卫生间”的新闻,不为别的,正是为了获得“卫生间”对口名校的入学资格;上海9平米的“亭子间”,因对口名校,出售单价高达9万元;在广州,地理位置相近、条件相当的两所住房,仅因为一个是“学区房”,一个不是“学区房”,单价相隔近万元;在武汉,“多家房产中介机构表示,好学校附近的房子既不愁租,也不愁卖,有家长投入百万就为一个名校指标”。 这些事实表明,相对于非学区范围内的住房,“学区房”往往有着更高的价格且涨幅更大,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应向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的几点借鉴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应 向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的几点借鉴研究 作者:刘文轩 院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杯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摘要:通过分析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改革概况,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现况,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借鉴新加坡的有益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发展;借鉴 一、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概观 (一)新加坡现况 新加坡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2004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910 亿美元,人均GDP22670美元。新加坡的总面积只有682.7平方公里,不足北京市面积的1/6,总人口约400 万,不足北京市人口1/4。 (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道路新加坡政府在独立后的经济发展中,贯穿和实行了以下经济运行管理模式及理 念:不折不扣地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并与世界经济挂钩;努力营造廉洁的政府运作环境;实行论功行赏制度;实行劳—资—政三方合作;牢固不破的公积金制度。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同西方接轨。首先,新加坡政府为解决国内就业,在实施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力求使自己的工业产品面向美、欧、日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实行西方的工业标准,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金融、运输等服务行业采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或近似的作法。 二、建立高效廉洁高效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新加坡采取一套较为合理的公务员激励制度,对犯有贪污行为的公务人员则施以重刑,从而建立了一个廉洁奉公的政府运行机制。 三、群众路线。提倡全体新加坡公民就经济发展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特别是在独立初期),对具有重大贡献的提案,政府予以重奖。 四、妥善处理劳资纠纷。公民对政府政策不满而发生罢工罢市等是令西方国家政府较为头痛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大敌。新加坡政府为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建立了一套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政府主导型的劳—资—政合作协调体制。其中典型的实例就是把全国大大小小的工会统一成一个“新加坡职工总会” ,简称“职总”。把全国绝大部分工薪阶层都吸纳为会员。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将政府政策向其会员进行宣传,求得理解,涉及工人利益问题,统一向全国资方代表-新加坡雇主联合会进行交涉。新加坡职总秘书长由政府不管部部长担任,从而确定了政府与工会之间较为牢固的合作关系。 五、建立公积金制度。为妥善解决公民住房、看病等关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问题,新加坡政府建立了一套强制性的公积金制度,即任何企业在员工的薪金中,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公积金提取比率为员工配发公积金并将其存入员工固定的公积金户头。如,在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前,新加坡政府规定,雇主发给员工薪金时,要按照其薪金标准的20%由雇主配发公积金,连同扣除该员工薪金的20% 一道(即员工薪金40%的金额),存入该员工公积金户头。该员工可按照有关规定,在购房和看病以及子女教育等开支时使用公积金款项。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基本保障了新加坡公民基本生活水准。对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发展现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