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同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同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效果观察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会有不自主发声同时还存在语言障碍。起病约为2-12岁之间,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约为3倍,病程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或加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于中医的“慢惊风”、“筋惕肉”等范畴。保定市清苑区中医医院解放军二五二医院

1.临床资料:

1.1、中医诊断标准:按照十二五《中医儿科学》分为:肝阳上亢、气郁化火证;脾虚痰聚证;阴虚风动证。

1.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中的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⑴年龄不足4岁或超过14岁的少年;⑵合并心血管、肝、肾、神经系统等

严重疾病者;⑶习惯性抽搐、儿童多动症、风湿性舞蹈病等患儿。

1.4、一般资料: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4-14岁。病程最短者5个月,最长者6年。

2、治疗方法:

2.1针灸治疗:

(1)体针:主穴:百会、四神聪、头维、神庭、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配穴:眨眼者加攒竹、丝竹空、鱼腰;咧嘴者加地仓、颊车;摇头者加翳风;耸肩者加臂臑;

弄鼻者加迎香;发声者加承浆、廉泉。患者取坐位,局部消毒后,用0.18mm×25mm毫针针

刺上述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日1次,21天为1疗程。休息2天继续下

一个疗程。

(2)耳针:肾上腺、神门、皮质下、心、肝、肾。耳穴埋针,每周3次。每日可按压2-3

次,每次为5分钟。

2.2辩证用药:⑴肝阳上亢、气郁化火者,治以清肝泻火,息风镇惊。方用:清肝达郁汤加减。处方如下:栀子8g、白芍12g、当归8g、牡丹皮10g、甘草6g、陈皮8g、薄荷10g、菊

花10g、青皮8g等。⑵脾虚痰聚者,治以健脾化痰,平肝息风。方用:缓肝理脾汤加减。处

方如下:党参12g、茯苓10g、桂枝10g、僵蚕8g、防风10g、栀子10g、柴胡12g、白芍12g、麸炒枳壳8g、川芎8g、半夏8g、陈皮10g、甘草6g等。⑶阴虚风动者,治以滋阴潜阳,柔

肝息风。方用:大定风珠加减。处方如下:白芍12g、生地黄10g、麦冬8g、火麻仁6g、醋

五味子6g、生龟板12g、生牡蛎12g、生鳖甲10g、阿胶8g、鸡子黄2枚、甘草6g。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抽动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抽动间隔时间长,

或偶遇情绪激动或者紧张面部抽动。有效:抽动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或者缓解。无效:经过

3个疗程治疗症状未减轻者[1]。

3.2治疗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30例患儿当中,治愈22例,显效4例,好转 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病案举例:

霍某,女,8岁,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人。2017年1月19日初诊。患儿于1年前出现频繁

眨眼、抽鼻子、动嘴、咽中“吭吭”声。经过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诊见:频繁眨眼、抽鼻子,动嘴,清嗓子,四肢无抽动,无秽语。舌质红,苔少,有裂纹。脉弦细。寐可,大便干。证

属肾阴亏损,阴虚风动证。处方:柴胡10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黄芩6g、白芍12g、

地龙3g、僵蚕10g、蜈蚣1g、蝉蜕10g、麸炒枳壳8g、全蝎3g、半夏8g、大黄3g、火麻仁

8g、熟地黄12g、酒萸肉8g、枸杞子8g、钩藤10g、葛根12g、天花粉8g、麦冬8g。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同时给予针刺治疗,另取患儿坐位,常规消毒后,选取0.18mm×25mm

的毫针,取穴百会、四神聪、头维、神庭、风池、攒竹、丝竹空、鱼腰、迎香、地仓、承浆、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日1次。耳穴取穴:肾上腺、眼、心、肝、肾、脾、咽喉、神门。治疗2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体会:

《小儿药证直诀》:“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肝风入于目,

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可归为中医的慢惊风、抽搐等范畴。其本在于肝脾肾三脏,尤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失调,五脏失合,气机不畅,郁而化火,引动肝风,则化为气郁化火证;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损伤脾胃,脾

虚失运,水湿潴留,聚液成痰,脾虚则肝旺,则化为脾虚痰聚证;素体真阴不足,或热病伤阴,或肝病及肾,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虚风内动,则化为阴虚风动证。笔者根据患儿的病情,辩证论治用药。同时结合针刺及耳穴,加强治疗效果。百会、四神聪、头维、神庭醒脑

开窍。足三里、三阴交理气健脾,祛湿化痰。风池祛一切内外之风。合谷配太冲为四关穴,《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讲: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故以合谷配合太冲平肝熄风止痉。再根据具体的兼证灵活变通配穴。通过以上方法结合治疗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李秀荣.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12例[J].新中医,2001,33(10):

48-48

针药同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同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效果观察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会有不自主发声同时还存在语言障碍。起病约为2-12岁之间,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约为3倍,病程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或加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于中医的“慢惊风”、“筋惕肉”等范畴。保定市清苑区中医医院解放军二五二医院 1.临床资料: 1.1、中医诊断标准:按照十二五《中医儿科学》分为:肝阳上亢、气郁化火证;脾虚痰聚证;阴虚风动证。 1.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中的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⑴年龄不足4岁或超过14岁的少年;⑵合并心血管、肝、肾、神经系统等 严重疾病者;⑶习惯性抽搐、儿童多动症、风湿性舞蹈病等患儿。 1.4、一般资料: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4-14岁。病程最短者5个月,最长者6年。 2、治疗方法: 2.1针灸治疗: (1)体针:主穴:百会、四神聪、头维、神庭、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配穴:眨眼者加攒竹、丝竹空、鱼腰;咧嘴者加地仓、颊车;摇头者加翳风;耸肩者加臂臑; 弄鼻者加迎香;发声者加承浆、廉泉。患者取坐位,局部消毒后,用0.18mm×25mm毫针针 刺上述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日1次,21天为1疗程。休息2天继续下 一个疗程。 (2)耳针:肾上腺、神门、皮质下、心、肝、肾。耳穴埋针,每周3次。每日可按压2-3 次,每次为5分钟。 2.2辩证用药:⑴肝阳上亢、气郁化火者,治以清肝泻火,息风镇惊。方用:清肝达郁汤加减。处方如下:栀子8g、白芍12g、当归8g、牡丹皮10g、甘草6g、陈皮8g、薄荷10g、菊 花10g、青皮8g等。⑵脾虚痰聚者,治以健脾化痰,平肝息风。方用:缓肝理脾汤加减。处 方如下:党参12g、茯苓10g、桂枝10g、僵蚕8g、防风10g、栀子10g、柴胡12g、白芍12g、麸炒枳壳8g、川芎8g、半夏8g、陈皮10g、甘草6g等。⑶阴虚风动者,治以滋阴潜阳,柔 肝息风。方用:大定风珠加减。处方如下:白芍12g、生地黄10g、麦冬8g、火麻仁6g、醋 五味子6g、生龟板12g、生牡蛎12g、生鳖甲10g、阿胶8g、鸡子黄2枚、甘草6g。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抽动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抽动间隔时间长, 或偶遇情绪激动或者紧张面部抽动。有效:抽动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或者缓解。无效:经过 3个疗程治疗症状未减轻者[1]。 3.2治疗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30例患儿当中,治愈22例,显效4例,好转 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

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儿科门诊就医,明确诊断的多发性抽动症60例,应用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783%),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有效。 【关键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槐杞黄颗粒;肌苷;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疗效观察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是多见于儿童期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该病如未能很好控制,将对患儿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造成困难[1]。目前西医多采用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治疗,因其常伴有过度镇静及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家长及患儿心里难以接受,故在初患或轻、中度患儿中应用受到很大限制。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作者对拒绝用氟哌啶醇或泰必利治疗的60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应用槐杞黄颗粒、肌苷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男:女为3∶1,年龄6~14岁,平均8岁11个月。合并多动症12例,品行障碍6例。诊断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抽动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确诊为TS患儿,发作既有运动性抽动,又有发声性抽动。病程1年~1年半,16例因在外院应用氟哌啶醇或泰必利等治疗出现不良反应而停用上述药物超过3个月,14例患儿及家长因惧怕神经精神安定药而在外院拒绝用上述药物。患儿均经外院或本院脑电图、脑部CT或核磁、抗“O”、血沉等检查排除癫痫、舞蹈病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器质性病变。 12 治疗 121 药物治疗60例患儿给予服药槐杞黄颗粒(还尔金)(国药准字号B 2 0 0 2 0 0 7 4 盖天力药业)。每次一包(10 g),2次/d;饭前口服;肌苷片7岁以下 01 g/次,3次/d,7岁以上02 g/次,3次/d,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7岁以下5 ml/次,3次/d,7岁以上10 ml/次,3次/d,所有药物连续用药3~6个月。3个月为1个疗程,随访3~6个月。治疗前后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未见异常。 122 心理治疗在药物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和父母、儿童一起分析病情,正确认识此疾病,一方面和患儿耐心、友好交流,帮助患儿克服自卑

宣氏抽动方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

宣氏抽动方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常见的儿童 神经精神疾病。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于学龄前儿童的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多种不自 主运动和声音,给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带来重大影响。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和药物 治疗,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成了当务之急。 一、研究对象 本次临床观察的对象是30名确诊为学龄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患儿,年龄在5至10 岁之间。这些患儿的主要症状包括眨眼、鼻子抽动、摇头、喷嚏声等。所有患儿均未接受 过其他类型的治疗,也未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地区的医疗机构,病情 相对稳定,能够完成整个疗程的观察。 二、治疗方法 本次临床观察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宣氏抽动方。宣氏抽动方是由宣氏家族传统中医师根 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一种中药配方。这种中药通过调整患儿的身体气血,缓解神 经系统的紧张状态,达到治疗抽动症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患儿每天服用宣氏抽动方两次,每次10克,连续治疗3个月。 三、观察指标 在进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观察了患儿的抽动症状的变化情况。观察指标包 括抽动症状的频率和强度、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等。并且我们还对患儿的心理行为进 行了评估,以了解治疗对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 四、观察结果 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我们对患儿的抽动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评估。结果显示,30名患儿中有23名患儿的抽动症状有所减轻,其中有13名患儿的抽动症状几乎完全消失。另外7名患儿的抽动症状没有显著改善。虽然并非所有患儿的症状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但总体上来说,宣氏抽动方对学龄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我们还对患儿的心理行为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经过治疗,患儿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心理行为症状显著减轻。 五、讨论 通过本次临床观察的结果可以看出,宣氏抽动方对学龄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具有一定 的疗效。也有部分患儿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可能与患儿的个体差异有关,也可 能与治疗方法和疗程有关。对于宣氏抽动方的治疗效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教师文案观察记录对一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的干预

教师文案观察记录《对一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的干预》 患儿:小瑜,男孩,5岁lO个月 症状:咳,眨眼 病程:一年该幼儿在刚刚升入中班后,频繁出现眨眼动作,家长认为是"结膜炎",给予治疗。两个月后,又出现了不自主的轻咳。初期的观察与建议 跟踪观察:查看眼结膜轻度充血(不会造成眼睛不适,不至于让他频繁眨眼),辨听他的咳声很浅,类似咽炎的症状;在注意力集中做事情时,没有或极少出现眨眼和轻咳,其他时间如等待、被动做事情时症状频繁出现。 与班级教师互动交流获得的信息:该幼儿反应敏捷,记忆力强,对数字的运算特别感兴趣,性情急躁、任性、易怒,不会与同伴合作。

与家长沟通获得的信息:小瑜正在学习钢琴、围棋、象棋、计算、英语,这些都是孩子喜欢、自愿学习的;孩子很聪明 …… 综合上述信息,初步诊断小瑜患有"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症状复杂,主要包括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 动以及伴随的心理行为症状。往往病程比较长,病情容易波动, 时好时坏,有周期性缓解和复发的倾向。通常以眼部、面部和头 部的抽动为首发症状,如眨眼、歪嘴动作或摇头等,尔后逐步向颈、肩、肢体或躯干发展,可从简单运动性抽动发展为复杂运动 性抽动。所有的患儿最终都会出现发声性抽动。多发性抽动症属 于发育障碍性疾病,牵涉到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等。过去认为它 属于终身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自然完全缓解的可能,愈 后相对良好。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我将观察、判断结果告知家长,建议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心理科就诊。家长对这一信息的反应非常排斥、紧张,极力辩解,认为孩 子这几天感冒了,还有结膜炎。最终,家长还是带孩子去了医院,反馈的检查结果是:过敏性咽炎。小瑜一周没有来园,再入园后,咳嗽、眨眼的症状确实好转了很多,半个月后,症状消失。 深度对话与沟通 抽动症状在消失一个月后又重新出现,我猜测这是抽动症治疗不 彻底造成的复发,估计家长隐瞒了事实,不愿将实情告诉教师和 保健医生,仅在家里服药治疗;当看到孩子好转后,就立即停药了,于是出现了反复。 一天上午十点多,小瑜的妈妈匆匆忙忙来到保健室说:"孩子感冒了,早晨走时忘了吃药。"说着把药递过来。我接过药来看,是治 疗抽动症的药。家长的不坦诚会影响治疗效果,于是我请家长坐下,与她再一次进行了交流。这次交流证实了我前面的猜测。我

石菖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亢证)的临床研究

石菖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亢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石菖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方法:收治多发性抽动症患儿60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异功散合天麻钩藤饮加减且加入石菖蒲治疗;对照组给予异功散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菖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石菖蒲;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亢证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综合征或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的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属于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可表现为摇头、耸肩、瞬目、皱眉、鼓腮、张口、踢腿、喉间吭吭声等不同程度的不自主运动。好发于2~12岁的儿童,男性较女性多。本病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也可随年龄增长自行缓解或加重。笔者研究石菖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亢证)的临床疗效,来源于教育部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研究课题“石菖蒲用于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亢证)的临床研究”,是2014年度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研究课题“刘玉书教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研究”的分支研究。刘玉书教授每年接诊病例400余人次。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应用石菖蒲配合异功散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亢证)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资料与方法 2016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多发性抽动症患儿60例,均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与儿童诊疗中心连续服药1个月以上,年龄7~9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7.77±0.73)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7.67±0.80]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

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 秽语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起病在 2~12 岁之间,病程持续时间长。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有认为本病与遗传及多巴胺系统受损有关,各种病因造成的基底节病变及抗精神病药物也可引起,精神刺激常为其诱因。本病似属中医“瘛疭”“搐搦”范畴,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有关,多由五志过极、风痰内扰所引发。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 石院士治疗本病重视心神不定,肝风内起。 针灸治疗 1. 治则 醒神宁心,平肝息风,化痰开窍。 2. 处方 主穴:水沟、百会、大椎,双侧神门、肝俞、风池、合谷、太冲。 配穴:病程较长、心脾两虚,加脾俞、心俞、内关、足三里。 操作:水沟向鼻中隔斜刺0.3 寸,施雀啄泻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百会沿皮平刺 1 寸,施捻转平补平泻 30 秒;大椎直刺 0.5~1 寸,施捻转泻法 30 秒;神门直刺 0.3 寸,施捻转平补平泻 30 秒;肝俞向脊柱正中斜刺1~1.5 寸,施捻转泻法30 秒;风池向对侧眼角斜刺1~1.5 寸,施捻转平补平泻 1 分钟;合谷、太冲直刺 1~1.5 寸,施捻转泻法 1 分钟;脾俞、心俞向脊柱正中斜刺 1~1.5 寸,施捻转补法 30 秒;内关直刺 1 寸,足三里直刺 1.5 寸,施捻转补法 1 分钟,诸穴针刺施术后留针 20 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 应用要点 1. 穴位选择 水沟为醒神抑志之要穴;百会、大椎同属督脉,为诸阳之会,取

之以统摄阳气、潜阳息风;配合神门安神宁心;肝俞以疏理肝气;风池疏泄肝阳,祛风止抽;合谷、太冲名曰四关,合谷为手阳明经之原穴,为阳中之阳,位上主气。太冲为足厥阴经之原穴,为阴中之阴,位下主血。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平肝息风。诸穴合用以达醒神宁心、平肝息风、镇静止抽之功。 2. 预后 儿童多发性抽搐症为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若不积极治疗,大部分患儿到少年后期症状好转,也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针灸治疗本病有良好疗效,能够显著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缩短病程,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对于重症患儿可针药结合治疗,也应配合心理疗法。

锌硒宝佐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56例疗效观察

锌硒宝佐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56例疗效观察【摘要】多发性抽动症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禀赋不足,五志过极是促成小儿罹患本病的内在病因。肾虚肝旺、痰瘀阻络是其基本病机,临床辨证特点为本虚标实,阴虚阳亢,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风、惊、郁、火四个方面,滋肾平肝,化痰通络是本病的基本治法。佐以锌硒宝以补锌与硒,达到疗效提高与复发率降低之效果。 【关键词】多发性抽动症;小儿;滋肾平肝;化痰通络;锌硒宝 【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24-01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ultiple fics,简称mt)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通常伴有运动和行为异常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mt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小儿突然、快速、反复、非节律性、不自主和刻板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以及伴随的某些心理及行为障碍,患儿大都有一组或多组肌肉无意识的反复抽动(如手脚抽动,耸肩摇头,皱眉眨眼,口角抽动等)及各种发声障碍(如怪叫、重复语言或模仿语言等),并且有慢性病程,来渐去缓,易于波动和反复发作的特点。mt的患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但一般认为至少在0.5‰以上,且近年来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男女发病比例为4~6:1[1]。抽动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常见的诱发抽动因素有如下几种:①环境因素②感染和免疫性疾病③家族遗

传性④生活饮食习惯。笔者在近年的临床诊疗中发现用中药配合锌硒宝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56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t)患儿,均来自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儿科门诊。均符合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2]。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据表(应用sas8.2建立)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男24例,女4例;4~9岁21例,10~14岁7例。对照组:男23例,女5例;4~9岁22例。10~14岁6例。2组最短病程均为1年。最长4年以上。2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表现及常规治疗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中药滋肾平肝、化痰通络为法治疗(基础方:龙骨、磁石、代赭石、白芍、生地、天竹黄、茯苓、生栀子、僵蚕、丹参、炙远志、麦芽。临证中以此为基础,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日2次,1个月为1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锌硒宝【济南体恒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卫食健字(1997)第737号】1~3片、3次/日,饭前嚼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服用锌硒宝片1个月后观察,随访1年,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治愈:抽动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抽动症状明显改善,偶有轻微抽动。好转:抽动症状好转。无效:无好转或加重。〖3〗

皮内针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儿童抽动症1例体会

皮内针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儿童抽动症1例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皮内针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皮内 针结合心理疏导;选穴:第一组:阳白(双)、太阳(双)、合谷(双)、内关(双)、心俞(双)、脾俞(双);第二组:阳白(双)、太阳(双)、合谷(双)、神门(双)、阳陵泉(双)、太冲(双)。结果该患儿通过三个疗程 皮内针及心理疏导治疗,达到临床满意效果。结论皮内针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儿 童抽动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皮内针;心理疏导;儿童抽动症;个案报道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152-02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发病于3-12岁儿童,是一种病因不明 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以面部、躯干、四肢不自主的肌肉抽动为其临床表现特点, 可有眨眼、斜视、皱眉、撇嘴、肢体不规律抽动,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如激动、焦虑、愤怒时加重,严重者伴有嗓中怪音或污言秽语,发病男女比例约(3-4):1[1-2]。近来,笔者用皮内针结合心理疏导治疗一例该病患儿取得满意临床 疗效,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男,7岁,于2015年1月10号上午就诊于我院针灸科。父母代诉: 反复不自主双眼及前额抽动2年。患者于2013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不自 主抽动(眨眼),患儿家属未引起重视未就医,至2013年5月双眼不自主抽动 逐渐波及到前额(皱眉),就诊于重庆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儿童抽动症,给予口服相关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经治疗约半年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并且 由于长期服药及就医的往返奔波,给患儿造成很大的就医抵触情绪。患儿父母失 望之余,试诊于我院针灸科。初诊症见:双眼及前额部频繁不自主抽动(眨眼、 皱眉间隔时间不等,约10-15分钟发作一次,激动或情绪变化时加剧),沉默寡言,自信心不足,面白少华,倦怠乏力,纳差,大便溏,舌质淡,脉弦细。余查 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既往体健。西医诊断为儿童抽动症,中医诊断脏躁,证属心 脾两虚证。 2.治疗方法及操作 治疗原则:宁心安神,健脾益气。 治疗方法:皮内针结合心理疏导治疗。 选穴:第一组:阳白(双)、太阳(双)、合谷(双)、内关(双)、心俞(双)、脾俞(双);第二组:阳白(双)、太阳(双)、合谷(双)、神门(双)、阳陵泉(双)、太冲(双)。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所取腧穴局部皮肤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皮内针(清铃揿针四川唯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20mm×(0.3-0.6 mm)埋于 皮肤内,在埋针的同时给予适度按压皮内针,以患儿有轻微痛感为度;院外嘱患 儿家属每4小时适度按压皮内针一次,每次按压时以患儿有轻微痛感为度,同时 注意防水、防汗,避免剧烈运动。每24小时更换皮内针,以上两组穴位交替应用,十天为一疗程。第一个疗程患儿来就诊时,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纳患儿,主 动与其多交流、互动,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患儿不再排斥医生,不再排斥就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第二个疗程中,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下,认真倾听 患儿的内心想法,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让患儿正确认识疾病,解除患儿

氟呱啶醇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氟呱啶醇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复合静灵口服液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氟哌啶醇联合静灵口服液组(观察组)和氟哌啶醇组(对照组)各50例。均治疗2个疗效,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临床疗效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氟哌啶醇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和复发例数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氟哌啶醇;静灵口服液;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T),又称儿童抽动--秽语综合症(TS)。本症是一种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有不自主发声为特征的遗传性精神性疾病。同时也表现出诸多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本研究是氟哌啶醇联合静安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50例),并于氟哌啶醇(50例)作阳性对照。现将其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78例,女22例;年龄2~15岁,平均7岁,病程1~8年,平均4.6年。入选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应用氟哌啶醇片(宁波大红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號:国药准字H33020585)生产。开始剂量0.5mg,2次/d,以后每隔4~7d增加剂量0.25~0.5mg,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酌情加减量。治疗时加服静灵口服液(辽宁东方人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10056)生产,主要成分:本品为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远志、龙骨、女贞子等药经加工制成的口服药,10ml/支,用法用量口服,3~5岁,半瓶/次,2次/d;6~14岁,1瓶/次,2次/d,14岁以上,1瓶/次,3次/d。对照组氟哌啶醇用法用量同观察组。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1.3疗效判定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序量表(YGTSS)制定观察项目及抽动信息采集时间表,根据发作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损害几方面的轻重程度分别分为5个分数等级,用记分法统计进行评分。疾病的主要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减分率=[(治疗前量表评分-治疗后量表评分)÷治疗前量表评分]×100%作为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减分率≥6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减分率≥30%。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减分

培土生金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培土生金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 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 组给予患儿传统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培土生金抑木法自拟中药的方案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4.2±2.1)d短于对照 组的药物起效时间(9.6±2.5)d,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优于对照组 (68.33%),观察组疾病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25.00%)(p<0.05)。 结论:培土生金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培土生金抑木法;小儿抽动症;临床效果 小儿抽动症多发于男儿,其治疗时间长,且根治困难,本文为了研究培土生 金抑木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 的120例小儿抽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供参考,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120例小儿抽动症患儿(收治时间——2010年1月~2016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抽动症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男患儿:女患儿=42:18;年龄范围(2~15)岁,平均年龄 (6.59±3.45)岁。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1.95±1.50)年。 观察组:男患儿:女患儿=45:15;年龄范围(3~16)岁,平均年龄 (6.98±3.21)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1.58±1.05)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小儿抽动症患儿在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的差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传统的西医治疗(安坦和氟哌啶醇片),以口服的方式, 每日0.05mg起,依据患儿的病情逐渐增加到6mg/d。连续治疗60天。 观察组:对患儿采取培土生金抑木法自拟中药的方案进行治疗,其中方药包 括党参(15g),远志(6g),法半夏(6g),白术(10g),僵蚕(10g),天麻(6g),制南星(6g),全蝎(3g),夏枯草(10g),珍珠母(30g),茯苓 (10g),用水煎服,以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的频率连续治疗60天。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喉间叫声或身体的部分抽动次数,药物起效时间以及患儿复发 率的情况,以此评价治疗的效果。 1.3.2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儿完全恢复正常。 显效: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喉间叫声或身体的部分抽动次数减少大于四分之 三以上。 有效:病情具有一定的好转,喉间叫声或身体的部分抽动次数减少在1/2~ 3/4之间。 无效: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等于小儿抽动症患儿的总概率减去无效概率的差值。 药物起效时间为患儿症状开始消失或者症状减少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硫必利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硫必利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分析黄荣彬;葛绍华;方朝森 【摘要】目的研究硫必利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8月—2017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6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硫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静灵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抽动次数、抽动频率及抽动强度评分变化、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61.29%(P<0.05);治疗后,观察组抽动次数、抽动频率及抽动强度评分对比对照组[(1.25±0.20)分vs(3.50±0.48)分]、[(1.14±0.17)分vs(2.88±0.40)分]、[(1.10±0.13)分vs(2.64±0.38)分]下降程度更显著,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硫必利及静灵口服液联合应用于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使患儿的临床舒适度提升.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7(036)036 【总页数】4页(P137-139,142) 【关键词】硫必利;静灵口服液;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 【作者】黄荣彬;葛绍华;方朝森 【作者单位】福建省职业卫生技术学院附属建瓯市立医院儿科,福建建瓯 353100;福建省职业卫生技术学院附属建瓯市立医院儿科,福建建瓯 353100;福建省职业卫生技术学院附属建瓯市立医院儿科,福建建瓯 353100

多发性抽动症论文:多发性抽动症清心平肝针刺临床研究

多发性抽动症论文:多发性抽动症清心平肝针刺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通过观察以清心平肝法为治则设定的针灸处方对心肝火旺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应用,评价其疗效,并初步探讨此 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寻找有效的中医治法。方法:在综述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观察对象,给予针剌治疗3个疗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以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记录治疗前后主症等变化,观察病例症状缓解情况,并对疗效好转及以上者随访3月,排除暂时缓解对疗效判断的干扰,并了解复发率。结果:本临床试验实际纳入病例数24例,经治疗后YGTSS总分11.50(16.75)低于治疗前21.50(33.25),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减分率为(58.29士28.29)%;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95.83%;治疗前后除发声性抽动强度积分和干扰性积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余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各项量化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前后综合损害程度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24例患儿显效12例(50.0%),好转9例(37.5%),无效3例(12.5%),总有效率为87.5%,临床观察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随访亦未发现复发或加重病例。结论:采用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能明显改善患儿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及综合性损害,且无明显副作用。 【英文摘要】: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reating Tourette’

s Syndrome (hyperactivity of heart-liver fire type) in children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 then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Tourette’s Syndrome.Methods:Clinical research:In this study, A prospective self-control study was applied in 26 children with TS, we establish studying standards, and given them acupuncture treatment,10 time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treated with 3 courses. Symptomatic effect, integral of 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 (YGTS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21 cases of Tourette’s Syndrome in remission being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were analysed for relapse rate.Results:Except for 2 amotic cases, there were 24 cases totally. The total YGTSS score and decrease rate showed significance (P<0.01). The scores of motor tics and vocal tics were marked improved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1 or P<0.05).The results of clinical observations showed 12 markedly effective cases (50.0%),9 improved cases (37.5%) and 3 ineffective cases (12.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ing 87.5%. None of these children had any adverse reaction to acupuncture treatment. After follow-up visited the objects which finished the observing and acquired effects three months later, recurrence rates were only 0(0/5).Conclusion:By

硫必利和赖氨酸维生素B12治疗儿童抽动症疗效观察

硫必利和赖氨酸维生素B12治疗儿童抽动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对抽动症患儿采取硫必利和赖氨酸维生素B12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抽动症患儿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硫必利治疗,观察组采取硫必利和赖氨酸维生素B12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抽动情况、应用肌功能和日常生活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型抽动减分率和发生性抽动减分率明显降低,应用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明显提高,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硫必利和赖氨酸维生素B12治疗儿童抽动症,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改善患儿的应用肌功能,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硫必利;赖氨酸;维生素B12;抽动症 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 TS),是一种慢性抽动障碍,其特征是特征性的运动和声音的同时存在,抽动症患儿多表现为突然的、不自主的、多部位抽动,同时伴有爆发性的发声和秽语 [1]。据估计,全世界学龄儿童中TS的患病率高达1%,男性和女性患病率为3-4:1[2]。相当比例的患者报告说,他们的抽动和语言行为症状导致了生活质量的显著下降,需要医疗干预。目前对于抽动症的治疗,在某些情况下,简单的语言安慰和心理教育是唯一需要的干预措施[3]。更多是的时候需要多采用药物治疗。而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并分析硫必利和赖氨酸维生素B12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在本院选取抽动症患儿100例,时间范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 100例抽动症患儿的纳入标准: ①年龄均在3到9岁之间。 ②经检查均确诊为抽动症,有程度不一的抽动临床表现。 ③患儿家属都知晓本次的研究,已自愿签署了同意书。 100例抽动症患儿的排除标准: ①经检查存在严重心、肝、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儿。 ②存在其他无法完全配合本次研究完成的情况的患儿。 随机将100例抽动症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性别统计,男:女=32:18;年龄统计,上限为9岁,下限为4岁,平均为 (6.52±1.54)岁;病程统计,上限为35个月,下限为8个月,平均为(20.56±7.11)个月。 观察组——性别统计,男:女=28:22;年龄统计,上限为8岁,下限为3岁,平均为 (6.29±1.45)岁;病程统计,上限为33个月,下限为6个月,平均为(20.39±7.42)个月。 对比两组抽动症患儿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耳针联合自拟止动方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病例报道

耳针联合自拟止动方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病例报道 总结耳针联合自拟止动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耳穴贴敷治疗是属于耳针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目的是通过五脏六腑与耳部的经脉之间非常紧密的联系,耳上与人体相对应的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贴压刺激通过经络以取得调整脏腑的功能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耳穴压籽贴敷治疗可以多个靶点、全身多方位对人体进行协调,没有任何毒性,副作用,最重要的是痛苦小,家长和病人本身比較容易接受此种简便而无痛的治疗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效果比较明显[1]。 标签:耳穴贴敷疗法;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是当今社会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精神神经障碍疾病,以身体的某些部位抽动频发、发声突然和伴随秽性语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抽动障碍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频繁眨眼,随之患儿不能掌控并且不自主的出现耸鼻、摇头、噘嘴,既而发展到颈部、躯干及四肢等[2]。患儿无意识控制上述举动,表现无痛苦。我院有足够的成功案例,现分析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个案1例,疗效明显,病例分析如下。 1 病案 患者王某某,男,11岁,主诉:眨眼、抬鼻,耸肩1月余。现病史:母亲自述于1月余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无意识性眨眼,患儿及母亲都未在意,后相继出现抬鼻、撇嘴动作,家长制止无效,无其他抽动症状,未予任何治疗,于今日来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儿科张占玲主任门诊处进行治疗。睡眠可,大便正常,咳嗽、咽稍红,舌苔白,脉弦。诊断: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郁化火。治则:疏肝泻火,熄风止痉。中药:生石决明、葛根、白芍各30 g,伸筋草、木瓜、蒲公英、菊花、炒酸枣仁、柏子仁、玄参各15 g,牛蒡子、麸炒枳壳各12 g,牡丹皮、炒僵蚕、当归、射干、生地黄各10 g,辛夷、蝉蜕各8 g,醋柴胡6 g,生甘草5 g,全蝎3 g,7付。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穴位如下:神门、交感、脑干、内分泌、心、肝、肾、眼、鼻、口等穴位,后期穴位再临症加减。嘱咐家长要予以患儿安慰和鼓励,避免精神刺激,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和教育,饮食清淡富有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考虑到患者的实际依从情况,遂行耳穴每周2~3次,治疗1个疗程10次。患儿于治疗1周期后,症状出现明显改善,只有受到明显刺激后例如惊吓,才会出现,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的病症已基本消失。 2 体会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病的发病机制到现在根本不太明确,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心理因素、遗传等,加上后天患者所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西医认为这种疾病可能与神经类的递质有关。在中国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关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名的明确记录,关于本病的临床表现与一些中医文献中的“肝风证”、“慢惊风”等。我国传统中医以为本病与人体的心、肝、脾、肾脏腑密

陈夏六君子丸合加味逍遥丸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夏六君子丸合加味逍遥丸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陈夏六君子丸与加味逍遥丸合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陈夏六君子丸与加味逍遥丸合用对60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氟哌啶醇合并等剂量安坦的方法对40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为97.5%。结论:陈夏六君子丸与加味逍遥丸合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的疗效,与西药组疗效相当。 标签: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陈夏六君子丸;加味逍遥丸;氟哌啶醇;安坦 Observ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enxia Liujunzi Pill combining modified Xiaoyao Pill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Gilles de La Touyette’s Syndrome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enxia Liujunzi Pill combining modified Xiaoyao Pill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Gilles de La Touyette’s Syndrome. Methods:The treatment group including sixty patients with Gilles de La Touyette’s Syndrome was treated with Chenxia Liujunzi Pill combining modified Xiaoyao Pill.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 with haloperidol combining trihexyphenidyl. Results: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3.3%,and the cur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is 97.5%. Conclusion:Chenxia Liujunzi Pill combining modified Xiaoyao Pill shows a curative similar to haloperidol combining trihexyphenidyl on Gilles de La Touyette’s Syndrome. 【Keywords】Gilles de La Touyette’s Syndrome,Chenxia Liujunzi Pill,modified Xiaoyao Pill,haloperidol,trihexyphenidyl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指身体任何部位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的、迅速的肌肉收缩,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年龄以5-9岁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具体临床表现症状多见为:眨眼、挤眉、清嗓、皱额、吸鼻、咂嘴、伸脖、摇头(甩头、点头)、咬唇、咧嘴和模仿怪相等;还有的出现耸肩、甩胳膊、掰手、用手拍屁股、抖腿、强直性伸腿等;更有甚者会出现肚子抽动、发声性抽动等等。总之,患儿始终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抽动,有的患儿抽动部位不固定,还有的患儿则是各个部位同时发生抽动。小儿抽动障碍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发病率在7%以上,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患儿及家属的极大痛苦。我们采用陈夏六君子丸与加味逍遥丸合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6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观察60例患儿,全部为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应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