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像真人社交平台提示网友谨防交友APP诈骗陷阱

像像真人社交平台提示网友谨防交友APP诈骗陷阱
像像真人社交平台提示网友谨防交友APP诈骗陷阱

像像真人社交平台提示网友谨防交友APP诈骗陷阱

近年来,各类手机同城交友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围绕这些APP出现的各类骗局也层出不穷。

因此,对于各类送到眼前的APP,尽管宣传的天花乱坠,但用户切记谨慎点击下载安装,不轻信,不转账,理性交友,以免轻易落入圈套。

网上交友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1、在网上认识时间不长就主动约会见面的,十有八九是遇到骗子了,这种情况建议直接拉黑,以后不要再联系了,即使出去见面,也会被骗。尤其是碰到漂亮女生主动约你的时候,一定不要高兴的太早,一定要谨慎,以免碰到酒托,上当受骗。

2、如果在聊天过程中,对方主动给你留电话,让你和她电话联系,这个时候也不要盲目的相信对方,尤其电话号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是收费昂贵的声讯电话,此时不妨先用百度搜索一下这个号码,看一下这个号码的归属地。

3、通过网络认识的异性,尤其是女孩,如果她要求你替他充话费,充游戏点卡,这种绝大多数也是骗子,一旦你帮她充了钱,你就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4、在和网友聊天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借钱的消息。即使是平时比较好的朋友,通过网上聊天工具向你借钱,你也要先给对方打个电话确定一下,发信息的是否是他本人,聊天工具是否被盗。

5、还有很多骗子会巧妙的利用女孩的虚荣心,装成风度翩翩的有钱人,在网上寻找猎物。这种方法对涉世未深的女孩十分有效,因此女孩子再交网友时更应该格外谨慎,保护好自己,以免上当受骗。

6、聊天过程中可以多提一些试探性的问题,通过对方的回答来判断是否遇到了骗子。如果是骗子,肯定会有露馅的时候,因此一定要注意观察细节。

7、和网友见面时,也应该选择人多的地方,比如商场,步行街。这些地方人流量比较大,即便发生危险,也很容易求救。而且见面时间尽量选择中午,第一次见面不要独处一室。

校园常见诈骗手法

校园常见诈骗手法 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阅历浅、安全防范意识差等弱点,潜入校园诈骗钱财,造成学生财产损失。保卫处收集整理了部份案例及有关防诈骗的知识,供大家学习,并引以为戒,提高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法 一、假冒身份行骗。2012 年2 月的一天,一个自称刘某的学生摸样的人,来到学校某教室,指着一个空座位(空位置上有笔记本电脑)问其他同学“她人呢”,其他同学以为刘某为同校同学,就说她出去了。刘某就做到了座位上,拿出一支笔写字。一会,刘某拿着自己的手机,以手机没电为由向其他同学借手机打电话。刘某打完电话后把手机归还给其他同学,然后继续坐到空座位上写字。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和行动,刘某博取了其他同学的信任。十几分钟后,刘某趁人不注意,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电脑走了。 二、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某高校一同学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息:恭喜你的手机号中奖,奖品为一台价值二万元的笔记本电脑,请你于某年某月某日之前来我公司领取或电话联系。该学生信以为真,就按照短信息上内容办理,结果钱“物”两空,被对方骗走8000 元现金。 三、以高回报为诱饵行骗。不法份子常常以假冒伪劣的洗发水、文具、化妆品、运动鞋、笔记本电脑等向学生推销、销售骗取学生财物。2011年11 月14 日,一名自称是某笔业有限公司工作的刘某进入某高校学生公寓楼推销学生用笔记本和笔,并宣称其公司招聘校园代理,利润丰厚。以与市场较大的差价(并赠送一批笔记本)与学生达成销售协议。学生交付订货金额3000 元,在宿舍打开包装箱查看时,发现所有的笔均没有笔芯,才发现上当受骗,作案人已早无踪影。 四、伪造事实诈骗。2012年8月27 日,某高校学生陈某接到一个电话,称她的手机与别人的手机串号了,需关机 3 小时,陈随即关机,当天上午10:40,陈某开机后便接到母亲的电话,告诉其一自称系主任的人给家里来电话称陈某因车祸住院抢救急需9 万元,陈某的母亲当时给孩子打电话不通,即按其提供的银行帐号汇出9 万元。得知被骗后,陈某的母亲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但为时已晚,嫌疑人已将所汇9 万元从银行提走。 五、银行卡诈骗。以外地某某大学的学生身份为幌子,慌称银行卡磁条出了问题取不出钱,欲借同学银行卡让“家人”汇钱过来,并借同学手机(通常是让同学把其手机卡取出,诈骗份子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手机卡)向“家人”或“朋友”通电话,请被骗同学将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念给诈骗者“家人”或“朋友”以骗取卡号,然后让被骗同学查询卡上余额时记住银行卡密码,或通过交谈了解到被骗同学的生日和可能作为密码的信息,然后用其他卡将被骗同学的银行卡调换,取走同学卡上的钱。 六、网上购物行骗。2011年10 月,某高校一同学在网上看到一公司的网站中拍卖的手机明显低于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他便与该公司联系,并立即按公司联系人王某提供的账号汇出1500 元钱。第二天,对方给他打来电话说,不小心把手机的价格记错了要他再汇350 元钱,该同学信以为真又汇去了350 元钱。对方承诺说,他们已经发了快件,三天后就能汇到。谁知,该同学等到现在也没见到手机的影子,直到对方的手机再也无法接通,这时他才意识到受骗了。 七、网上交友被骗。某校一名女生在网上结识一名男士,几次见面后就熟悉了。有一天 男子称是他的生日,便请女生到他的住地(租房)与他的二位朋友一起过生日。他们各自去菜 市买鸡鸭鱼肉,回到住地自己动手做生日餐。其中有个青年买了些酒和饮料。吃饭时,三个男子喝白酒和啤酒,女生喝可乐。这位女生刚喝几口,就觉得头不对劲,一会就迷糊了。三个男子把她扶到床上休息,待女生醒来天已黑,三个男子不见踪影,自己身上一丝不挂,在惊恐中发现自己已被侵害,一时不知所措。后来在同学的陪同下报了警,经警方和学校一个星期的侦破,才将这伙专门利用网络作案的犯罪分子抓获。 八、兼职受骗。2011 年11 月,某高校大四同学陈某,在某大学生兼职网上看到一家“XX 网

电信网络诈骗——主要类型和典型案例

电信网络诈骗——主要类型和典型案例 1、冒充政法机关诈骗.犯罪分子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冒充邮政、工商、电信、银行以及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害人邮寄包裹涉毒、有线电视或电话欠费、信用卡恶意透支、被他人盗用身份注册公司涉嫌犯罪等由头,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帐户. 案例:市民郝某接到电话,电话内语音播报称有邮件需领取,郝某根据语音提示进行回拨,电话中犯罪分子冒充邮政局工作人员称郝某的邮件是某地工商局转来的;犯罪分子将电话转到“工商局”;接着,冒充工商局的工作人员称有人利用郝某的身份注册公司,该公司涉嫌洗钱犯罪,随后,犯罪分子将电话转到“公安局”;犯罪分子冒充公安局民警给郝某做报案笔录,并要求郝某将自己的资金转到“安全账户”,否则公安局将冻结其所有资金;郝某出于害怕,将自己的全部资金31万转到了犯罪分子提供的账户,后发现被骗. 2、网络兼职诈骗.犯罪分子在互联网留下代刷信誉、串珠、代加工等网上兼职的信息吸引受害人被骗. 案例1:许某在网上找兼职时,被一“应聘(客服)晓旗的qq号以代刷网店信誉返利的方式,通过网银转账被骗2000元. 案例2:事主通过百度搜索“网络客服兼职”后找到一刷信誉的兼职,对方以需一次性刷2单才可返还佣金为由,要求事主按照对方发送网址进行操作,后事主在对方提供网页通过网银支付方式付款3150元,但对方以卡机需要更多的钱刷单才可返款为由推脱,事主方觉被骗. 3.以领取各类补贴、退税(费)为名实施诈骗.犯罪分子随意拔打电话或发送短信,称有未领取的社保补助金、生育补贴、独生子女费、助学金补贴、工伤赔付款、保险费及因国家政策调整的各类消费退税并提供联系电话,诱骗事主至自动柜员机上并保持通话状态,根据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而实施诈骗.

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防范常识宣传材料 一、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一)“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有此情况后,犯罪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以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二)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犯罪分子会给你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你电话“垂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警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只要确定你卡上有资金,他们并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内,骗走你的钱财。 (三)“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四)退税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ATM机转账

退还税款。当你到ATM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他电话指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款。 (五)虚构绑架诈骗。你的通讯工具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你的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并有一名犯罪分子在边上假冒事主亲人大声呼救,要求你速汇赎金。对方会给你提供一个账户,并且不让你挂电话和核实情况时间,要求你立即打款,否则……。如你信以为真,把钱打到账户上,你就上当了。 (六)虚构“紧急情况”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医院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等人员,打电话谎称你的亲属,如:在异地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要求您紧急汇款,您一旦汇款,就上当受骗了。 (七)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八)盗用QQ借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了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

诈骗心理

诈骗犯罪中被骗者的心理分析 摘要:近年来,诈骗违法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由诈骗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十分重。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出现了新的情况及新的诈骗手段,分析诈骗与被骗心理,有利于研究诈骗的防范对策,减少被骗的可能性,更好地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活动与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诈骗违法犯罪也日益严重,并呈现出知识化、智能化特征。这也同时使更多的个体被骗。但是,只要能更加充分认识被骗者的心理,知道他们是因何被骗,并在平常生活中加以注意,那么我们是可以减少被骗的次数,甚至不被骗的。 一、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 (一)冒充各种身份行骗。诈骗者为了达到诈骗的目的,通常是到处行骗、流窜作案,常会针对不同的诈骗对象,冒充那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或特殊权力的人。如冒充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和冒充军人、司法人员、知识分子、侨胞、外商等特殊身份人员。 (二)金融诈骗。金融诈骗一般包括贷款诈骗、保险诈骗、信用卡诈骗等。 (三)网络诈骗。网络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利用网络银行、网络贷款、网络交易、网络拍卖、网络购物等进行诈骗; 网络传销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网络捐款诈骗等。 (四)街头诈骗。街头诈骗的整个犯罪过程都经过周密的计划。其特点主要有以团伙作案为主;时间多为白天上班、银行营业期间;地点多选在居民区附近;对象多为老年人和家庭妇女。街头诈骗犯罪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利用迷信看病消灾、捡拾财物、兑换假外币等。 (五)合同诈骗。诈骗者常以订立合同的名义为其非法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多利用皮包公司进行诈骗。 (六)“幸运中奖”诈骗。多用手机短信、信函、电话等方式发出中奖通知,要求缴纳包装费、邮寄费、个人所得税等。 (七)谎报险情诈骗。向被骗者谎称其亲人、朋友或同学遭遇车祸或其他重大交通事故,急需用钱,在被骗者一时心慌,情急不及思考、查证的情况下,仓促间误信诈骗者而上当受骗。(八)以刊登假广告进行诈骗。诈骗者以刊登一些高档产品急需低价出售的广告来引诱消费者,以骗取定金、邮寄费等, 或以登假征婚广告诈骗钱财。【1】 以上这些都是国内目前为止应用相当广泛的欺骗手段了,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购物时,商家以次充好的形象,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欺骗,但是,难以构成犯罪,所以不归于其中。 二,诈骗手段心理分析 1.利用人们的崇敬心理诈骗。 人们对于权威,名人的言行总是会选择相信,于是很多诈骗者就拿着教授,专家,或者某些领导亲戚的名头进行行骗。他们会伪造证件,制造学历或经历,而多数人都不会去怀疑或者检查这些的真实性,于是并给骗子有了可趁之机。 2.利用人们的崇洋心理诈骗 骗子假扮成外资企业的投资者,利用一些企业或个人想拉外资的心理进行诈骗。 3.利用人们支付心切的心理进行诈骗 每个人都希望不劳而获,或者能飞来横财,于是就有无数人热衷于买彩票,期望一朝中

分析诈骗心理及预防对策

犯罪心理学结课论文 试论诈骗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班级:法学131 姓名:胡斌

目录 一、前言及选题 (1) 二、诈骗罪现状及特征 (2) 三、且看诈骗方法 (2) 四、诈骗手段心理分析 (3) 4.1 利用崇敬心理 (3) 4.2 利用崇洋心理 (3) 4.3 利用支付心切心理 (3) 4.4 利用购销心理 (3) 4.5 利用攀高心理 (3) 4.6 利用同情心理 (3) 4.7 利用隐私心理 (4) 4.8 利用贪图小便宜心理 (4) 4.9 迷信诈骗 (4) 五、被害人心理分析 (4) 5.1 爱贪小便宜 (4) 5.2 盲目自信 (4) 5.3 缺乏防范经验 (5) 5.4 脑子不灵光的 (5) 5.5 过于软弱 (5) 5.6 帮骗 (5) 六、总结个人对诈骗的防范对策 (5) 6.1 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5) 6.2 不贪利、不虚荣,增强抵制诱惑的能力 (5) 6.3 不感情用事,理智思考问题 (6) 6.4 学习法律知识 (6)

一、前言及选题 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说作为远途学子的我,因为路途漫漫又爱旅游,在这方面经历确实不少,请允许我献丑叙述自己的一次经历:在北京火车站,一名衣衫褴褛的女士拿着身份证走到我面前,操着一口四川腔向我阐述她的悲惨经历,并称自己还差四块钱就可以买到车票回家,我上上下下观察了她,似乎合情合理,何况四块钱也不是什么大钱,心想助人为乐还胜造七级浮屠!便欣然掏出四块钱。哪知她说:“不是四块,是十四块(注意这里的口音‘是十’读得很快而且口齿不清,‘是十四块’就被听成‘是四块’)”,我心想,是自己没听清楚差点误了别人的事,自我还产生了愧疚心理,连忙又掏出十块钱。她收了钱后还摇头接着说:“不是十四块,是四十四块(‘是四十四’这几个音也是说的混杂不清,加上她带有口音,难识难辨)”。这时我当然立刻警醒,再不醒就傻了,我连忙说,你这么困难,需要帮助,我带你去找警察。话音刚落,已人去无影!我大骂一声:被骗了!现在想来,我个人被骗数额事小,但却也短短2分钟,被骗十四块!我们可以仔细斟酌一下,先由大到小看这个问题:假设我一个月工资三千,一个月每天工资100,一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工资12.5块,两分钟才四毛钱,人两分钟就收入14块。我们再由小到大:每分钟7块钱,一个小时420块,8小时3360块,再努力一点,一天收入能达四千!长此以往可想而知,侵犯的法益有多大!基于在生活当中如此深刻的体会,结合老师的犯罪心理学课程,我决定选择诈骗罪作心理分析,同时谈谈对预防对策的个人见解。 诈骗类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诈骗类型犯罪根据侵犯法益不同,分别出现在刑法分则几个类型犯罪中: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等被归类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金融诈骗罪中;合同诈骗罪被归类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扰乱市场秩序罪中;普通诈骗犯罪被归类在侵犯财产罪一章当中。这几类犯罪的现状特征、成因、预防对策各有不同,虽然有包容关系,但结合分析难度较大,故选择其中

警方提醒:微信诈骗方式多样化

警方提醒:微信诈骗方式多样化 网友们对各类QQ诈骗已很熟悉,比方说骗子通过盗号进行诈骗的做法,想得手已不太容易。但微信同样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网友对它也会被骗子所利用的情况却知之不多,其实骗子通过微信作案正越来越多起来,并且也出现了盗取微信号骗钱的情况。 记者董梦婕通讯员郜玉华 近日案例>> 微信号竟会被盗好友说借钱就信了 “有人盗用我朋友的微信号骗我汇了1万块,还能找回来吗?”近日,菏泽市公安机关接到市民王某报警称。 日前,菏泽市民王某与生意伙伴刘某通过微信聊天时,刘某声称最近资金周转不开,希望从王某处借1万元周转,并保证两天内归还。由于两人做了多年生意,也相互拆借过多次,没有丝毫怀疑的王某当即向对方指定账号汇了款。汇款成功后,王某打电话提醒刘某查收银行余额时才得知,刘某已好几天没登录过微信,更没向王某借过钱。 “这是菏泽接报的第一例通过盗取微信号进行诈骗的案子。”菏泽市公安局经济侦查支队丁警官说,现在很多人都通过手机号开通微信账户,微信的快速普及也让很多骗子把心思用到了这上面,但多数网民在使用微信时对个人信息安全重视不够。 丁警官介绍,此类诈骗手法是诈骗者声称由于某种原因,原存储号码全部丢失,需重新保存,要求受害人将号码发过来,一般情况下受害人都没有防备,认为是熟人或朋友,就随手将号码发了过去。之后,诈骗者又提出重新加入微信好友需要输入验证码,要求受害人再将验证码发过去,这样诈骗者就可以利用受害人的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登录受害人的微信平台,不但可以运用受害人上面的好友开展诈骗活动,甚至可以用受害人的微信网上银行进行支付套取现金。 警方提醒>> 微信诈骗方式日趋多样 近年来,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友聊天软件,也成为很多不法之徒进行诈骗的首选工具,警方梳理出八大微信诈骗手法,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手法一:盗号诈骗 通过盗取好友微信账户,冒充好友向当事人进行诈骗。 手法二:二维码诈骗

防诈骗专题

防诈骗专题 一、校园诈骗类型 尽管很多诈骗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降临在自己的头上时,很多人还是一步步被套进犯罪分子的圈套里面。诈骗分子往往抓住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较少、比较单纯的弱点,利用个别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在校园实施诈骗。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现场诈骗。即诈骗分子设计各种场景进行现场诈骗。常见的作案手段有: 以次充好,推销假冒伪劣商品,骗取钱财:以代销某和产品为名进行诈骗;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老师的同情心理寻机诈骗;伪装身份,如病人、领导干部、企业老总、华侨、港澳人上、名校学生等,编造种种理由借手机打电话或借用银行卡汇款,承诺给予品额同报为诱饵直接骗钱等。 2、短信诈骗。即骗分子通过编辑发送短信进行诈骗。常见的作案手段有:虚假中奖短信诈骗;信用卡消费、欠年费诈骗;直按汇款诈骗;贷款诈骗;出售二手车,特价机票、火车某等低价商品信息诈骗;虚假退税、退费信息诈骗;冒充家人、好友出事住院等。 3、电话诈骗。即诈骗分子通过直接拨打受害人手机或固定电话进行诈骗。常见的作案手段有;电话号码中奖诈骗;电话欠费诈骗;冒充领导或上级单位名义推销诈骗;虛假綁架诈骗;冒充然人诈骗;谎称亲属生病或出车祸诈骗;冒充领导、同事借钱诈骗;谎称兑换手机积分许骗;冒充邮政、政法机关人员(多用改号软件)以包表有涉案嫌疑或以身份被冒用涉军大刑事案件等进行诈骗等。近

期校内发生多起与网购退货为由的电话诈骗。 4、网络诈骗。即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进行骗。主要骗手段有:虚假招聘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网絡购物诈骗;网络中奖诈骗;征婚、交友诈骗;QQ、微信聊天中冒充熟人借钱、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等。 二、典型案例 [案例1]“公安”办案。2010年月,我校一老师接到显示为“长沙”的电话,自称是长沙市公安局的办案人员,以其身分证被他人冒用涉嫌经济诈骗为由,称将冻结其所有银行帐号,要求该老师将所有银行卡内的现金转入银监部门指定的安全账户(实际是骗子的账户),并恐吓该老师不要告诉亲友。该老师信以为真,将工行卡内的近3 万元全部转到骗子指定的帐号。 [案例2]包裹有“毒”。2014年8月,某高校张某,收到“公安局”的手机短信和电话。告知部寄给他的包裹被公安机关查获,包裹内有涉毒嫌疑,要求对他的银行存款实施安全保护。张按照对方指令进行银行转账,被骗走8万多元。 [案例3]幸运“中奖”。2015年5月,我校某学院一女生收到短信,说她的手机号码被抽中《快乐男生》栏日场外幸运观众,并获得一等奖,奖金8 万元,外加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她高兴地按照对方指令,先后以各和名义给骗子打去了2 万多元,却始终没有收到奖金和奖品。 [案例4]一团伙藏在巴厘岛策划诈骗,深圳工程师40天被骗千万。“你有一个包裹,被查出违禁品。”在这个电话的诱使下,假冒的“公安”,“检察院”工作人员轮番通过电话,上演电信诈骗戏码。深圳某科技公司工程师落入连环套,

诈骗活动中涉及的罪名(编)1125

诈骗活动中可能涉及的罪名 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集资诈骗罪、非法拘禁罪等。 那么什么是诈骗罪呢? 诈骗罪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诈骗的行为。 我们有时会收到这样的短信或电话,说你的亲人突发疾病,医院急救,赶紧把住院费打过来!很多人基于对亲人的关心,就会失去判断力,打钱过去。这就是诈骗!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为什么把多次诈骗行为,不论数额多少,都可以认定为犯罪呢?从我国整个刑法的修改来看,这种立法模式越来越多。可以看出,这种立法的目的是,要逐渐倾向于对行为人主观恶性进行惩处,而不是单纯看犯罪所涉及的数额。、 诈骗行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为人设法使被害人在认识上产生错觉,以致他“自觉地”将自己的财物交付给行为人。 诈骗的手段:一是,虚构事实,就是编造某种根本不存在的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但又足以使他人受蒙蔽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例如,谎称能代被害人购买某种廉价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来骗钱的。二是,隐瞒真相,即隐瞒客观上存在的事实情况,既可以是隐瞒部分事实真相,也可以是隐瞒全部事实真相。例如,设置圈套,引诱参加赌博,以出老千、作弊的方式,赢取对方的钱财。这属于诈骗,而不是赌博。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2016年1月17号,山东省梁山县的张长青到派出所报案,他说自己被女朋友骗了1万多块钱。 这个所谓的女朋友,小张从未见过面。是通过手机聊天认识的,名叫赵静,他们刚认识两个多月。小张说,自己和这个女孩聊的挺好的,他们正约着回山东见面,可赵静突然说妈妈心脏病,要做手术,前后找小张要了1万多元钱,接着就联系不上了。

厦门警方成功破获两起网络交友诈骗案

厦门警方成功破获两起网 络交友诈骗案 79 量手机和电脑等作案工具。 专案组查明,该团伙自2018年3月开始,以刷单返利的名义,利用某购物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诈骗全国各地群众60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元。 这起案件中的嫌疑人建立多个微信群,发布兼职刷单信息,并将有刷单意向的网民拉进刷单群。他们先以小额购物返利等诱骗手段,返还一些蝇头小利,获取被害人的信任,并散布消息吸引更多人加入刷单群。当受骗群众达到一定数量,嫌疑人就会在微信群内发布大型返利活动的消息,忽悠被害人在活动当天“投得越多赚得越多”,以此吸引微信群中的人踊跃刷单,然后“集中收割”。 所谓兼职刷单,就是网店经营户付款请人假扮顾客,在网上购买店家指定的产品,由卖家付款,以达到增加销量和好评的目的,是一种造假行为。这种违规的营销行为,也为一些不法人员制造了可乘之机。不法人员利用刷单操作的不透明,利用高额佣金诱惑,编造虚假招聘信息,对应聘的人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兼职刷单类诈骗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骗局,眼下兼职刷单骗局已变种升级为短视频平台点赞员骗局,骗子以收取入会费等形式,步步设套诱骗。点赞是用户的自发行为,短视频平台不会花钱请人点赞,网上的“招聘点赞员”纯属骗局。 网民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短视频平台上带有营销、钱款等性质的视频,更不要轻易向对方转账汇款。不要轻信Q Q 群、微信群、博客、论坛上的招聘信息,找兼职要上正规的招聘网站。不要轻信“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工作,坚决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收集好聊天记录、交易信息、联系方式等证据,并及时报警。 柯女士在婚恋网站上发布征婚交友信息寻找另一半。2018年3月,一名陌生男子添加柯女士的微信,自称叫王景龙,厦门人,46岁,离异,在香港做股票生意。王景龙的微信头像是一名帅气的男子,还不时在微信朋友圈晒健身照片。当柯女士提出视频聊天时,对方总是用“手机摄像头坏了”“公司内部不允许视频聊天”等理由推托,再用甜言蜜语安抚。 5个月后,王景龙说有个赚大钱的机会——他们公司一只股票非常赚钱,可以“暗箱”操作,但他资金不够,向柯女士借钱。按王景龙指示,柯女士汇去了2.4万英镑。王景龙反馈说,这笔投资获得168万美元收益,但需要交13.44万美元手续费,柯女士又汇了钱。 2018年10月25日,王景龙说取出这笔钱还得缴纳75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此时,柯女士已花光储蓄,只好将厦门的一套房产卖掉,又向亲戚朋友借钱,分两次给对方汇了钱,折合人民币187万元。之后,王景龙却越来越冷漠,柯女士跟亲戚朋友说起此事,亲戚朋友劝她赶快报警,可能遇到了骗子。柯女士提出要找王景龙在厦门的亲戚核实身份,对方竟然在语音聊天时破口大骂,说柯女士不信任他。 2019年3月1日,确认被骗的柯女士向厦门思明警方报案。 思明警方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迅速锁定一名叫林某的嫌疑人以及他遥控指挥的诈骗团伙。经查,林某31岁、漳州人,曾在一个婚恋交友诈骗窝点内作案,在该窝点被警方捣毁时侥幸逃脱。此后,林某和堂弟林某某另起炉灶,继续招募人员从事婚恋交友诈骗。 吸取上一个窝点被捣毁的经验,林某在泉州租下一套高档小区房用于诈骗窝点运作,自己则躲在

揭秘网络“征婚交友”骗局

揭秘网络“征婚交友”骗局 揭秘网络征婚交友骗局 刘某交代,根据剧本,诈骗要循序渐进,先以充话费等为由要到第一笔钱,再以到男友所在地见面为由索取路费,途中以自己遭遇车祸或家人身患重病等理由借钱 犯罪嫌疑人接受恋爱培训,背剧本、秀演技,假扮女性以假乱真;晒相貌、晒心情,私信男性求交往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日前捣毁一个以征婚交友为名行骗的特大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已刑事拘留近百名犯罪嫌疑人。 假扮女性求交往,受害人遍布全国 7月15日,江西、四川、云南三省公安人员统一行动,在南昌、成都、曲靖捣毁一特大电信诈骗团伙。其中,在成都抓获诈骗团伙首犯2人,在南昌查获可疑人员26人,在曲靖查获可疑人员70余人,并扣押车辆、手机等涉案财物数百万元。 今年4月份,我们办理了一起普通的微信交友诈骗案件,报案人被对方骗了5000元现金。在侦查过程中,民警发现这名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并非真实身份证件,我们综合线索研判发现这是团伙作案。南昌市公安局便衣支队民警陈丹介绍。 这个藏匿在南昌市青云谱区的诈骗团伙,专门伪造虚假身份假扮女性,主动添加陌生男性微信谈恋爱,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以各种借口骗取对方钱财。4月18日,警方在出租房内抓获嫌犯刘某等19人,当场查获30余部涉案手机、诈骗培训资料等。 南昌警方从这起案件中发现了隐藏其背后的巨大犯罪网络,他们将案件情况呈报上级公安机关,公安部指令南昌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抓捕工作。经过侦查摸清有关情况后,专案组副组长徐圣辉带领100余名公安民警,远赴云南省曲靖开展异地抓捕;南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则负责抓捕位于成都的犯罪嫌疑人,南昌市公安局直属分局负责抓捕在南昌的犯罪嫌疑人。 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目前已发现犯罪嫌疑人来自江西、四川、云南等十余个省份,他们多为异地作案,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多为单身男性。南昌市公安局便衣支队纪委书记曾辉说,嫌犯与受害人相处两三天后,如果发现受害人容易上当的话就继续聊,如果受害人存在不愿意给钱的迹象,便把目标转移至下一个对象。 接受恋爱培训,诈骗团伙秀演技 这个诈骗团伙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在征婚交友网站上搜寻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单身男性,了解并记录下对方的兴趣喜好等;有人编写诈骗剧本,并对成员进行恋爱诈骗等方面的培训;如果被骗的男友要求语音或视频聊天,男性犯罪嫌疑人就会让女同事出面应付。 为提高诈骗成功率,诈骗团伙会安排团伙中经验老到的成员向新成员授课。43岁的刘某诈骗业绩突出,他负责培训新成员如何用温柔攻破男友心理防线,让他们自愿掏钱。比如提

大学生诈骗案例

大学生诈骗案例

案例 一、案例 H,男,来自鹤壁市某村,家里条件较差,为人老实忠厚,喜欢乐于助人,学习成绩较好,在入学第一次奖助学金评定是入选。在2010年11月中下旬的一天,他接到家人的电话,说让有位自称是河南省管发放奖助学金的人,让他向某行进行汇款800元,还留有地址和电话。该生得到消息后便拨打了该电话,便与对方交谈,在交谈中对方便让学生进行了汇款。之后,学生感觉不对便查询了该电话,发现是外地的电话,在打过去后便无人接听。当我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便与派出所的民警进行了联系。 二、解决方案 针对本案例的发生原因,我提出了一下解决方案: 1、事情发生后,我立即找来了这位同学了解了详细情况,并及时与龙子湖派出所取得联系,时刻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 2、对这位同学进行了安全教育,在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位同学的家里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本人没有一点社会成长的经验,思想及其单纯,这也是事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属于大学生上当受骗,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实际上有它的必然性,为什么大学生群体容易上当受骗,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在高校社会化的进程中,不法分子将诈骗的黑手频频伸进校

园里,这是大学被骗的主要原因,诈骗分子惯用的伎俩是假冒身份,直接骗钱。此外,他们常常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以交友为名,骗钱骗色;以招聘为名,设置骗局;等等。 2、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这是骗局发生重要原因。调查表明:有人只要以一副老乡的面孔出现,就能向陌生的大学生“借”来现金;有人只要以一个请家教的借口,就能在校园里将一名女大学生骗走。这些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有的思想单纯,防范意识不强;有的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的交友不慎,警惕性不高。 3、此外,高校在对学生的个体防范教育上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工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安全教育只是在开班会的时候强调一下,缺乏生动案例的现身说法,多数高校都很难开展防范技能的专门教育,同时学生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只有事情发生了,才意识到严重性。 四、经验与启示 新时期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忽视自卫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是他们成为不法分子侵害对象和灾害事故伤害对象的根本原因。安全防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护神,大学生只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就可以防止案件的发生,避免灾害的出现,就能够为自己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作为学生工作人员,要

二十四种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二十四种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一)“刷卡消费”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XX百货、XX大酒店)刷卡消费5968或7888元等,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XXXX 号码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即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户到银行ATM 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操作,或是根据其电话指引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受害者卡内的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达到诈骗的目的。 (二)“引诱汇款”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或房租存到XX银行,账号XXX,王先生”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即可能未经仔细核实,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还有的事主因拖欠别人钱款,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该银行账号。 (三)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随意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显示国家机关的热线号码、总机号码,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恫吓,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帐户。诈骗手段:不法分子会打电话或接入语音电话,以电话欠费、有法院传票未取等为由,再冒充电信局和公、

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称事主名下登记的座机电话有高额欠费情况,并称事主个人信息可能已被他人冒用,事主银行帐户存款涉嫌洗钱或诈骗犯罪,事主存款有可能受到损失等情节恐吓事主相信后,诈骗人要求事主配合“公、检、法”及银行工作,以“保护”事主财产为由,用电话指挥事主在银行ATM自动柜员机上操作,将事主个人和家庭存款转账到诈骗人提供的所谓资产保护的帐号内诈骗事主钱财。 (四)虚构购房、购车退税诈骗。信息内容为“国家税务总局(或XX汽车公司)房产(或车辆)交易(或购置)税收政策调整,你的房产(或汽车)可以办理交易税(购置税)退税,详情请咨询XXXXXXXXXXX。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往往容易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以种种借口诱骗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帐户。 (五)虚假中奖诈骗。方式主要分三种:①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③通过互联网发送。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需先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六)“汇钱救急”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

关于防范电话及网络诈骗的警情提示

关于防范电话及网络诈骗的警情提示 2011年以来,通过网络实施诈骗的案件有所增加,且诈骗成功率明显升高,为更好的防范类似案件发生,治安管理部门已针对具体案件特点专门制作了宣传防范提示,多次在单位和院区开展专项宣传和居民走访提示,但部分职工和居民还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防范意识淡薄,屡屡被骗。在今年7月27日10时,居民祝某报警称:在家接到一陌生人电话,称其儿子已被绑架,索要人民币20万元,并承诺交款后将其儿子放走。祝某夫妇接到此电话后,随即去银行取款,准备将20万元汇入陌生人所指定的账户,同时到物探治安保卫部报警,工作人员首先阻止了祝某急于汇款的行为,同时立即与祝某儿子的工作单位进行联系,经核实其子在野外小队正常工作,并未被他人控制。至此,确定该事件为电话恐吓诈骗案件,避免了祝某一家的经济损失。 上述案例只是已发案件其中的一起,进入2011年以来,公司驻涿院区已累计发生电话及网络诈骗案件8起,被骗数额高达11万元,给社区居民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防范意识,预防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现对常用的几种诈骗手段进行防范提示。 一、电话恐吓诈骗 犯罪分子采用非法手段获取受骗人电话,打电话至受骗人手机上,自称是××帮,先进行恐吓,如:你家里的亲人已被我们绑架,如果不缴纳赎金就“撕票”,或者称有人雇佣其要买受骗人的一条腿,已先出五万元,事后再付五万元,并暗示受骗人可以商量,只要受骗人愿出五万元,就可以摆平此事,并且告知受骗人如有其他要求,只要付钱手下兄弟即可予以帮助等等。在此提醒大家切勿相信“有人寻仇”此类的谎言,更不要持有“花钱消灾”甚至“伺机报复”的错误思想,接到此类电话要对信息来源进行核实,沉着应对,及时报警。 二、盗用QQ号码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QQ视频”或者视频截图的方式进行钱财诈骗。以往,不法分子通常盗取用户QQ号,再与用户的好友文字聊天、取得信任,然后骗取钱财。与文字聊天诈骗相比,这种新型的视频截图诈骗方式更加隐蔽,关键是有亲友聊天的真人视频画面迷惑,于是未经和亲友电话确认,匆忙汇款从而落入圈套。在此提醒广大居民在汇款给别人之前,务必要向朋友或客户核实情况,以免上当受骗。 三、网上交友诈骗 网上聊天为网友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但常常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他们以网络交友为幌子,暗地里却进行着盗窃、诈骗、敲诈等违法犯罪活动。现实生活中,因网络交友而受骗上当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在网络交友时,不要将个人的重要信息透露给网友,不要轻易与网友视频,以防对方截屏非法利用,不要随便借钱给网

网络交友征婚诈骗伎俩揭秘

---------------------------------------------------------------范文最新推荐------------------------------------------------------ 网络交友征婚诈骗伎俩揭秘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受理了一起利用网络交友、征婚,诈骗多名女子的案件,揭示出网络交友征婚骗财骗色几种惯用伎俩。 神仙爱男诈骗女性五步曲 一步,在交友网站上瞄准经济条件较好的女性目标发帖子,索要对方联系方式; 二步,用QQ、MSN或手机联络,表达想确立恋爱关系的意愿; 三步,获得对方好感后,约见面,出示伪造的身份证及伪造的有巨额存款的存折; 四步,经常打电话、发短信、见面,嘘寒问暖,巩固对方的爱意,进而编造企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资金周转有问题、账户被冻结、在外地随身现金出现困难、要开新公司等谎言,向对方借款; 五步,对被害女性多次骗财后,冷淡对方。四名女性被诈骗的典型经历 余某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交通,同时与多名女性交往,通过手机、网络联系,乘火车、飞机奔波于重庆、深圳、东莞、北京、辽宁等省市。 向女友父母借钱 广州小玉被骗14万元 1 / 6

2006年2月,余某与广州市的小玉通过交友网站相识,经过QQ、手机聊天后见面,余某自称大学毕业,是广州某服装公司董事长。为证实身份,余某还给了小玉一张名片和在北京所拍的相片。多次约会后,小玉逐渐迷恋上这位外形不错,有钱、有身份的余某。 余某见小玉深陷爱河,开始向她借款。可小玉只是普通公司职员,余某打起小玉父母的主意,称公司出现资金困难,并称要和小玉结婚,要她向父母借钱。小玉父母从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半年间借给余某14万元。余某又称要在香港开服装公司,要求小玉父母将房产抵押贷款。小玉父母开始怀疑余某,才没更大损失。 落难王子求女友帮助 东莞小天被骗近2万元 之后,余某以去重庆、上海谈生意没路费、父亲去世、被供应商逼债、谈生意请人吃饭等谎言,共向小天借了近2万元,直到案发。 殷勤接近高学历女士 北京小芬被骗2.4万余元 2006年底,余某在某网站结识了北京市的事业小有成就的小芬,经过QQ、手机联系,余某摸清了小芬的经济实力及心理。为了接近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小芬,余某除了自称是服装公司董事长外,每次来京必坐飞机、住高档宾馆。余某来京看小芬,并给小芬看了自己的假身份证。之后,余某对小芬每天一次电话殷勤问候,每周一次从广州飞北京专程看望,小芬很快坠入爱河。 第二次见面两人便确定了恋爱关系,余某给小芬看了600万元存款

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

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 当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诈骗犯罪日益严重。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 一、利用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 1、冒充通讯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冒名顶替向事主的聊天好友借钱。特别要当心的是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聊天诈骗,遇上这种情况,最好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2、网络游戏装备及游戏币交易进行诈骗。一是低价销售游戏装备,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二是在游戏论坛上发表提供代练信息,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账号时,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待玩家交易结束玩了几天后,账号就被盗了过去,造成经济损失。 3、交友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站以交友的名义与事主初步建立感情,然后以缺钱等名义让事主为其汇款,最终失去联系。 二、网络购物诈骗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3、拒绝安全支付法——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 4、收取订金骗钱法——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心理以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诱使事主追加订金。 5、约见汇款——网上购买二手车、火车票等诈骗的常见手法,骗子一方面约见事主在某地见面验车或给票,又要求事主的朋友一接到事主电话就马上汇款,骗子利用“来电任意显软件”冒充事主给其朋友打电话让其汇款。 6、以次充好——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货后连呼上当,叫苦不堪。 三、网上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即时通讯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当事主按照指定的“电话”或“网页”进行咨询查证时,犯罪分子以中奖缴税等各种理由让事主一次次汇款,直到失去联系事主才发觉被骗。 四、“网络钓鱼”诈骗 作案手法有以下两种: 1、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 2、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网站。窃取用户银行账号、密码。

诈骗防范常识

诈骗防范常识 一、电话诈骗 1.虚构事实杂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子女或朋友被绑架、出车祸、生病获因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或者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因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 2.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诈骗行为,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受害人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由,利用受害人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受害人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 3.中奖诈骗。不法分子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奖金丰厚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账。受害人如选择银行转账,告知其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4.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诈骗。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随意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显示国家机关的热线号码、总机号码,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等,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恫吓,骗取受害人汇款到指定帐户。 5.“电话欠费”诈骗。“我是XX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您的电话已欠费,而且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请配合。”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工作人员打电话到受害人家中,谎称受害人在某地办理了固定电话并已造成欠费。当受害人反映并未登记办理“欠费”电话时,犯罪分子即会继续以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冒用、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事为由,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公安部门报案。接下来,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民警谎称受害人的身份资料被人盗用,银行存款可能不安全,或称受害人涉嫌“洗黑钱”犯罪,诱骗受害人将银行存款汇入不法分子提供的安全账号内。 6.“骗取话费”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诱使受害人回电,“赚”取高额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短信服务,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 二、短信诈骗 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受害人,称其银行卡已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号码。在受害人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有的不法分子谎称钱物被偷,无法生活或返乡,先骗取受害人的同情,然后以朋友、亲人要汇钱过来为由,借用受害人的银行卡使用,套取密码,骗取钱财。 2.“引诱汇款”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先生”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受害人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即可能

网络交友诈骗案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网络交友诈骗案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针对网络诈骗增多,特别是网络交友诈骗逐渐向高级化、多样化发展的状况,东营区法院对近4年来审理的利用网络交友进行诈骗的案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特点和成因研究探寻相应对策。 一、网络交友诈骗案件总体情况 东营区法院自2008年至2011年9月共审结刑事诈骗案件分别为8件10人、16件26人、17件25人和12件12人,其中利用网络交友进行诈骗的案件分别为2件2人、3件6人、6件6人和4件4人。网络交友诈骗案件数分别占当年诈骗案件总数的25%、18.75%、35.29%和33.33%,人数分别占当年诈骗案件涉案总人数的20%、23.08%、24%和33.33%,各项数据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 二、网络交友诈骗案件的特点 (一)犯案人员多为男性。在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18人中,男性有16人,占88.89%。(二)涉案金额大。2008年至2011年9月,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涉案总金额分别为1.79万元、172.1万元、21万元和52万元,标的额最多的一起竟达到168.14万元。 (三)受害者多为未就业或离异青年女性。在2008年至今的15件网络交友诈骗案件中,受害者多为女性,占总人数的83.33%,且主要为未就业女性、离异或感情受挫女性。 (四)诈骗手法多样化。不法分子利用QQ或交友征婚网站进行诈骗,其作案手法有几下几种方式:一是假装富豪,给自己披上“富家令郎”或“青年才俊”的外衣,博取对方好感进行诈骗。二是假装情投意合,投其所好,嘘寒问暖,借机行骗。三是假装“人脉”广泛,声称能帮助被害人谋取利益或介绍工作、晋升职位等,套取“活动经费”。四是女性假装经历坎坷,引起被害人同情之心进行诈骗。 (五)诈骗套路步步为营。首先,寻找合适的目标。其次,投其所好,瓦解戒心。再次,出手大方,消除怀疑。最后,骗取财物,人间蒸发。这些不法分子在利用以上手段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合作经营、急救医疗等各种理由,在骗取钱财后便金蝉脱壳,消失无踪。 (六)多以个人作案为主。2008年至今网络交友诈骗案件中,仅有1起案件是共同犯罪,其他均为个人作案。个人作案因为没有固定住所,手机号也可随时取消,因此会令不法分子觉得风险性较小。 三、网络诈骗案件的成因 (一)网络交友的特殊性。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双方可以将自己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随意编造,同时使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对人的基本判断的经验失去了作用;网络的隐匿性会使人对交往的对象产生神秘感。 (二)交友网站的诚信管理机制尚未成熟。一方面,网站对会员提交的各种资料缺乏有力的认证措施;另一方面,对于受骗后,因为往往涉及隐私,尤其是女性碍于面子或其他的种种原因,而不愿去报案,助长了犯罪行为。 (三)被害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单独外出约见时,不能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导致被害人在受骗第一时间无法紧急报案或找不到有利罪证,从而致使犯罪嫌疑人屡屡得手。 (四)被害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现在许多女孩子没有现实、独立的价值观、爱情观,渴望“一夜暴富”;而在对待爱情上,仍生活在白马王子的童话故事中。 四、预防网络交友诈骗的对策 (一)分析原因,抓住弱点,识破诡计。 第一,揭穿不法分子的伪装。与这些不法分子接触时,要看其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其在聊天中所描述的“身份”,同时要求检查他的证件。第二,观察不法分子的反常现象。在交友时注意对方的承诺是否合乎常理。第三,在不法分子的多变中把握矛盾。不法分子在行骗中常常显得多变,经常故意更改见面地点;或在要求往银行卡中汇钱时,提供的不是本人的姓名;经常更换手机号码或住所等。 (二)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对想获得他人隐私的人,要提高警惕。二是在约会时要选择人多的公共场所,并告知他人,约会时要察言观色,控制约会时间,并坚持自己回家。三是不要轻易委身于人,也不要和网友发生借贷关系。第二,在利用网络交友是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在上网许寻找心理慰藉时,不要过度依赖对方。第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在对待工作时,只要扎实肯干,都会有所收获。而在对待爱情方面,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过度相信童话故事中完美的爱情。第四,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避免更多的人受骗。对交往过程中的网络聊天记录、双方通话记录、涉及金钱或利益来往的有关凭证、网友的照片和有关其个人身份的信息等要注意保留,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 (三)强化网络管理,加强法律宣传。 第一,聊天交友网站要加强诚信管理。管理员在审核会员信息时,要加强审核其个人资料的真实性,从源头上遏制诈骗的发生。第二,政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网吧和网络运营商的管理,网吧的上网记录或在网络运营商处的登记信息可能成为锁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证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聊天交友网站的监督。第三,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司法机关要充分利用部门网站、报刊媒体和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