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系指一个由护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能对护理管理和业务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存贮和处理的集合,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近年来,护理信息系统(NIS)运用在护理质量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临床护理教育、护理综合信息管理等方面,其建立和改善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护理;信息系统;护理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可以迅速收集、大量储存、灵活处理和检索显示所需动态资料,并可进行对话的计算机系统[1]。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医院局域网与广域网的链接,更加速了护理信息共享和护理技术优势互补,并为护理信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

1 护理信息系统

护理信息系统系指一个由护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能对护理管理

和业务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存贮和处理的集合;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3]。护理信息系统的根本驱动力在于避免医疗事故与差错,提高医护质量[4]。

2 NIS构成

2.1 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将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检查结果输入计算机,可随时为管理者提供护理质量的相关准确信息、查询手段及规范的决策方案[5]。

2.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护士个人基本情况和业务技术档案的无纸化管理,便于管理者进行有效的人员调配和对科室护士工作负荷的了解。

2.3 护理成本管理系统管理者能随时通过网络掌握护理物资的数量、分布及使用情况,便于调配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4 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信息、重症监护等方面的信息系统。

2.5 护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人员档案系统、继续教育学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人力资源调配系统、业务信息系统以及系统维护等模块组成[6~9],几乎涵盖护理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类信息。

3 NIS的护理管理的应用

3.1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电子计算机作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广泛应用于护理质量的控制与评价,是现代护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的集中体现,提高了护理质量现代化管理水平,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10]。护理管

理者能随时掌握护理质量信息动态,为质量评比、质量分析、下个周期考核重点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临床护士、护士长能及时得到质量信息反馈,使各护理单元很快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厉群等[11]报道的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开发的“护理质量管理子系统”,包括病区质量管理与护理部质量管理两部分,具有登记与查询两大功能。该软件的应用使护理人员考评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量化,减少了主观因素对护士绩效评价的干扰,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由于信息反馈快,管理者从而很快发现和纠正问题,变终末质量管理为环节控制,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3.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2.1 在人力资源调配管理中的应用由于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量和质量不断增高,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更显严峻。利用该分类系统,护士长只需将病房中病人需执行的护理项目在预先制定的表格上作记号,然后由专人输入计算机,经软件运行就可以得到病房每班需要多少护士,护理部可据此对全院护士进行统一调配,从而做到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员[12],有效避免护理单元人浮于事和超负荷运转现象的出现。

3.2.2 在人员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利用此类NIS,将护理人员信息,包括个人简历、技术职称、护士注册、进修情况、工作经历等输入保存于计算机,避免手工记录产生的误差。管理者使用系统的查询功能,可以全面掌握全部护理人员的信息,了解护士层次结构和分布,

为人员、人才管理提供依据。

3.2.3 在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中的应用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以适应学科发展现状。在网络环境运行下,护士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机动地参加院内统一的培训和考核,而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则可根据自己的权限查询分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结果,有效地解决由于护士倒班,难以参加院内统一培训的难题。

3.3 在护理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控制医院成本意识不断增强,护理是重要的成本中心。解放军第九十四医院将护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护理成本核算基本模型。它的应用不但可以保存数据的完整性,提高护理成本核算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护理成本,为我国相对独立、完整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3]。有助于把医院管理中的未知因素转变为已知因素,减少盲目性,从而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使医院管理者能够选择最佳方案,做出正确科学决策。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经历了从单机上开发单任务的NIS到单机上开发多任务的NIS再到在医院局域网环境下开发NIS的发展阶段。随着护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移动工作站、护理专家系统、远程护理会诊咨询系统等NIS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护理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朱玉森,李红,孙艳红,等.以病人为中心建设“护理信息

系统”.实用护理杂志,1998,14(5):269.

2 王艳红,李继平.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护理研究,2005,19(2):189.

3 陈健.护理信息系统的新进展.护理学杂志,1999,14(4):203-205.

4 李包罗,马琏,赵艳伟.护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5-9.

5 吴妙玲,陈秀强,何伟民.护理质量综合评价软件的开发.护理研究,2001,15(3):175-176.

6 刘燕玲,张秀英,席艳荣,等.护理信息网张哗管理的研究与软件开发.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63-765.

7 程薇,齐卫东.护理管理支持系统设计与实施.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5):38-39.

8 关如红,荣玉葵,谭家声,等.护理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11:19.

9 陈君英,马红丽,钟初雷,等.护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医疗设备,2001,14(11):22-23.

10 杨银深,刘晓玲,梁金霞,等.护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47-49.

11 厉群,陈明敏,李淑华.护理质量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2,2(2):51-52.

12 徐南丽.护理行政管理.台北: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243-263.

13 齐卫东,程薇,王孔才,等.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护理成本核算基本模型.医学信息,2004,17(5):291-292.

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学生

目录 1机器环境要求 (3) 1.1硬件环境 (3) 1.2软件环境 (3) 1.3环境检测 (3) 2主界面介绍 (8) 2.1我的任务 (9) 2.1.1 功能描述 (9) 2.2统计查看 (10) 2.2.1 功能描述 (10) 2.2.2 操作说明 (10) 2.3考试记录查看 (11) 2.3.1 功能描述 (11) 2.4作业记录查看 (12) 2.4.1 功能描述 (12) 2.4.2 操作说明 (12) 3 个人管理 (16) 3.1功能描述 (16) 3.2 操作说明 (16)

1机器环境要求 1.1硬件环境 CPU:PⅣ 3.0以上 内存:1G及以上 剩余硬盘空间:10G以上 1.2软件环境 学生端浏览器必须使用IE9.0,安装.NET4.0,安装C++2010运行库,64位客户端要装AccessDatabaseEngine64.exe,把登录地址添加到受信任站点,通过IE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端进行练习。 操作系统需用微软Windows7操作系统(旗舰版或专业版)。安装Office 2010(必须包括word,excel和ppt)。 考试过程中请关闭杀毒软件或者取消其网页脚本监控功能,防火墙请做好相关规则,卸载网页拦截软件上网助手等。 1.3环境检测 学生通过浏览器做计算机科目练习时,第一次进入练习时会提示下载《考试客户端证书》,下载到本地,打开安装,导入证书到“授信任根证书颁发机构”,导入成功后,安装wbyActivexSetup.CAB控件,安装成功后进行环境检测。如下图1 - 12,评测通过后IE会自动关闭。重新打开浏览器进入即可练习了。

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胡亮亮 指导教师:刘哓明 完成日期 2015 年 05 月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繁星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nXing Weath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27页 表格:6个 图片:22个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繁星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nXing Weath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胡亮亮 学号: 1115115127 指导教师(职称):刘哓明讲师 评阅教师:李倩伟 完成日期: 2015年05月01日 南阳理工学院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繁星天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胡亮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也日益的深远,所以人们对于气象变化的研究也愈发的频繁,传统的信息记录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今的庞大天气数据。基于以上事实,使用了VS2010,SQL2005以及ADO对象接口进行开发。使用户能够注册帐号并登录系统,对地区信息以及对应的天气信息进行添加和修改并统计出来,还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图表和导出到Excel表格中。用户能够清晰直观的了解某一地区的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可以做为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参考数据资料。 [关键词]天气信息;数据管理;图表化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通用版)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防止计算机网络失密、泄密时间发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管理,由公司信息部负责。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信息部安全职责 第四条信息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及业务数据的安全管理。明确信息部主要安全职责如下: (一)负责业务软件系统数据库的正常运行与业务软件软件的安全运行; (二)负责银行卡刷卡系统服务器的安全运行与终端刷卡器的正常使用; (三)保证业务软件进销调存数据的准确获取与运用; (四)负责公司办公网络与通信的正常运行与安全维护; (五)负责公司杀毒软件的安装与应用维护; (六)负责公司财务软件与协同办公系统的维护。 第五条及时向总经理汇报信息安全事件、事故。 第三章信息部安全管理内容 第六条信息部负责管理公司各计算机管理员用户名与密码,不得外泄。

第七条定期监测检查各计算机运行情况,如业务软件系统数据库出现异常情况,首先做好系统日志,并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提出应急解决方案。 第八条信息部在做系统需求更新测试时,需先进入备份数据库中测试成功后,方可对正式系统进行更新操作。 第九条业务软件系统是公司数据信息的核心部位,也是各项数据的最原始存储位置,信息部必须做好设备的监测与记录工作,如遇异常及时汇报。 第十条信息部负责收银机的安装与调试维护,收银网络的规划与实施。 第十一条信息部负责公司办公网络与收银机(POS)IP地址的规划、分配和管理工作。包括IP地址的规划、备案、分配、IP地址和网卡地址的绑定、IP地址的监管和网络故障监测等。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者盗用IP地址。 第十二条公司IP地址的设置均采用固定IP分配方式,外来人员的电脑需要在信息部主管领导的批准下分配IP进行办公。 第十三条用户发现有人未经同意擅自盗用、挪用他人或本人的IP地址,应及时向信息部报告。 第十四条信息部负责公司办公网络与通信网络的规划与实施,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擅自挪动或关闭部门内存放的信息设备。 第十五条办公电脑安全操作管理

环境自动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_运维管理操作手册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运维管理模块 操 作 手 册 省环境保护局监测信息处 省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 2011年7月

目录 1.前言 (1) 1.1目的 (1) 1.2围 (1) 1.3运行环境 (1) 1.4如使用本手册 (2) 2.概述 (2) 3.操作手册 (2) 3.1系统登录 (2) 3.2在线监控 (4) 3.2.1首页 (4) 3.2.2实时信息 (5) 3.3运维管理 (8) 3.3.1 运维单管理 (8) 3.3.2日常运维 (13) 3.3.3比对数据 (19) 3.3.4汇总查询 (21) 3.3.5消息转发 (24)

1.前言 1.1目的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全省污染源在线监控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操作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联动,数据整合交换,为环境执法人员及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与管理平台,提高了操作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为改善全省环境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各种服务程序、应用功能、具体操作法及相关问题解答,为使用人员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1.2围 本手册的编写对象:《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1.3运行环境 本系统运行环境要求如下 系统使用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操作系统 浏览器版本:IE7.0、IE8.0 系统安装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server2003操作系统(含:.netframework2.0,IIS6.0)数据库:oracle10g 发布平台:tomcat5.5

1.4如使用本手册 1)按顺序阅读每一章。 2)根据目录中的索引词条选择性阅读。 3)建议您完整阅读本手册,以便整体把握与操作。 2.概述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原在线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版本,解决了之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系统缺陷,操作不便及人工耗时等问题,并针对新的用户需求进行研发,如:环境质量和数据统计的信息化处理,有效性数据审核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加强了省、市、县(区)三级部门的信息联动,为管理者的有效考核与管理提供了支撑。 3.操作手册 3.1系统登录 (1)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应的网址,启动系统时,显示登录页面如图3.1.1。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第十一章护理信息管理(1)

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是一般信息的特点( ) A.可识别性B.不可储存性 C.可传递性D.可替代性 2.“护理信息储存于计算机中,各级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医院的计算机网络方便地共享信息资源"表明了理护理信息的( ) A.可识别性B.不可储存性 C.可传递性D.可替代性 3.“信息是一种可创造价值的知识,它的价值不但可以替代资本、劳动力、物资,而且比它们更重要"表明了理护理信息的( ) A.可识别性B.不可储存性 C.可传递性D.可替代性 4.下列哪项不是护理信息的特点( ) A.相关性B.生物医学属性 C.准确性D.非连续性 5.护理论文检索和护理诊断查询主要用下列哪种方式获得信息( ) A.口头方式B.文书传递 C.简单的计算工具D.计算机处理 6.护理信息较常用的传递方式是( ) A.口头方式B.文书传递 C.简单的计算工具D。计算机处理 7.下列哪项不是口头方式传递信息的特点( ) A.错误的责任有时难以追查B.简单易行

C.晨交班用D.不容易发生错误 8.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不包括( ) A.无逻辑判断能力B.有大容量记忆功能 C.计算精确度高D.是一种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9.目前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护理管理中不包括( ) A.住院病人医嘱处理系统B.住院病人信息管理系统C.住院病人药物管理系统D.社区卫生服务处理系统10.护理信息系统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收集信息B.整理信息 C.处理信息D.储存信息 11.护理信息最常用的传递方式是( ) A.人工处理B.口头方式 C.文书方式D.计算机处理 12.下列哪项不是口头传递信息方式的特点( ) A.速度较快B.容易发生错误 C.错误的责任有时难以追查D.较可靠 13.文书传递信息的优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 A.保留时间长B.有据可查 C.容易发生错误D.传递速度较慢 14.抢救病人时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人工处理B.口头方式 C.文书方式D.计算机处理 15.“信息资源管理”的新概念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本中心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规定,结合信息统计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目的: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化进行,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使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信息化建设。 第三条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中心管理效率低下。 (二)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三)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四条职责: (一)信息统计中心负责中心信息化管理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负责中心各科(所)信息化项目总体协调及中心办公自动化网络和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工作。 (二)各科(所)负责指定专人担任本专业信息化网络工作,并负责本科(所)日常信息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作要求: (一)各科(所)在开展涉及信息化建设及申报信息化建设项目之前,需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将业务需求、建设规划等报信息统计中心,信息统计中心应按照中心信息化建设规划及相关要求进行审核。 (二)经信息统计中心审核同意后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信息中心提出信息化技术要求及软硬件需求,同意规划整合后报市卫生局信息中心。 (三)各科(所)申报的信息化项目批准后,信息统计中心技术人员全程参与项目的招标、实施、验收。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 第六条信息统计中心根据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提出项目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经费保障和进度安排等相关内容,按照规定的流程报批通过后配合相关公司实施。 信息统计中心负责监督开发流程,明确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上线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 第七条信息统计中心需要深入了解各个业务科(所)的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处理规则、用户范围以及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等较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需求点。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当按照不同业务的控制要求,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权限管理功能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避免将不相容职责的处理权限授予同一用户。 应当针对不同数据的输入方式,考虑对进入系统数据的检查和校验功能。对于必需的后台操作,应当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流程制度,对操作情况进行监控或者审计。 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操作日志功能,确保操作的可审计性。对异常的或者违背内部控制要求的操作,应当设计系统自动报告并设置跟踪处理机制。 第八条信息统计中心需要组织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与各科(所)的日常沟通和协调,督促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按照建设方案、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编程工作。 第九条统计中心应根据配备的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相应的硬件厂家或软件开发商的技术人员入场安装调试。对于关键的软硬件设备,应安排专人负责跟踪、记录整个安装调试过程;在完成软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后,应注意做好有关文档的验收及归档保存工作。 第十条信息系统上线前,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等保定级,没有定级的信息系统不能正式上线。另外,信息统计中心都应当切实做好上线的各项准备工作,应查验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或开发人员提交的有关运行维护资料,包括技术手册、操作手册等,并负责监督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提供对相关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定科学的上线计划和新旧系统转换方案,考虑应急预案,确保新旧系统顺利切换和平稳衔接。系统上线涉及数据迁移的,还应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一、统设计原则 ?贯彻公安部关于“预防为主”、“人防与科技防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方针。 ?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先进,配置合理,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 ?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分布式监控,集中式管理,智能化设置、人性化操作。 ?系统中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全局的正常工作,系统稳定,易维护。 ?系统具备很强的扩展能力,为以后的系统更新、升级、扩展,预留了很大的空间。 ?多种网络接入方式,适合各种网络环境,应用领域广泛。 二、用户需求 1.气象观测站是采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场所,保障气象设备的安全,是气象工作的 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视频监控有效覆盖整个站区及仪表数据,能够无人抄送仪表,及远程观看场站情况。 3.监控系统要求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连续工作。 4.保证视频随时随地能够打开浏览实时图像,保证视频文件不间断录像。 5.采用高清网络球机,对站内进行大面积覆盖式视频监控,亦能够经过平台调整球机视角 观看局部细节,采用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对特定区域进行监控,实时录像及传输,在雷达护罩处因有高温情况,采用耐高温65度的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进项监控,各站点本地存储。 6.气象观测场所在的气象台站可提供基于内网传输到管理平台,并调用个前端数据进行存 储或观看。平台服务器IP地址映射出来,领导能够经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观看个点位情况,方便管理。 7.系统的管理采用分级权限,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8.提供多级权限管理,参数调整设定,提供WEB浏览方式,共有27点。 9.中心站管理平台应能够提供录像、检索、播放等系统管理方式。 三、方案设计 3.1组网方式 视频采集、编码压缩、网络传输是经过内网光纤完成的。“前端监控点”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经过网络存储到本地硬盘录像机上,监控中心经过管理平台来观看各个前端图像,并对重要图像在中心进行存储。充分利用用户本地的网络环境,在网络连通到的场所,都能够随时随地、远程观看控制本系统的每个视频监控点。 3.2前端监测点 组成: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摄像头的视频网线或光纤接入硬盘录像机进行本地存储;监视器用于本地监控观看。视频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完成统一管理、用户设置、权限分配、图像存储、联动报警等等功能。网络中的用户,经过网络连接到前端或硬盘录像机,进而实现控制镜头转动和拉伸的动作。 3.3监控中心 1.设备:管理平台一体机、解码器,监视器。 2.监视器:用于图像显示对角线尺寸为46"(16:9),CCFL背光模式,分辨率为1920×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厦门市检测市场,加强对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按照市建设局的要求,决定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从检测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等各方面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建材检测的权威性,保障工程建筑的质量安全。按照这个目的要求,本站提出如下的检测信息管理方案: 一、信息化技术要求 1.各检测单位所检测工程按照一定的规定统一编 号,建议工程编号与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统一起 来,以便质量监督人员能够查询到相应的工程 数据。 2.检测报告、报表统一标准:由市监督站检测监 督科制定统一标准的检测报告格式,规定检测 报告的纸质格式、电子格式化标准,其中电子 格式推荐Borland Delphi的QuickReport格式, 该数据格式包含单个或多个工程检测部位(送 检样本)的单个或多个检测原始数据、检测处 理结果等。这样便于各检测单位、检测监督单 位、上级主管部门、其他相关单位等便于查看、 检查、转换、打印等。

3.检测数据上报功能:各检测单位一般上报检测 数据的电子格式的数据,上报方式采用软件系 统自动上报功能或人工上报。检测数据上报后, 由软件系统自动导入或管理人员导入到检测信 息化管理数据库中,便于检测监督人员随时检 查。 4.软件系统自动统计各检测单位的工程检测数 量、不合格报告数量、作废检测数据数量等, 对不正常的检测报告发出报警。统计各施工单 位的检测检测数量、不合格报告数量、作废检 测数据数量等,对超过一定数量不合格检测报 告发出报警。 二、信息化软件功能要求 1.软件开发设计应采用B/S的方式开发:B/S方式 即采用web方式开发,这样,客户端只需要打 开网页浏览器,输入网址就可以处理各种事务 了,不必在客户端安装软件或不断升级软件了, 减少了软件维护麻烦,保证用户能够及时处理 事务。 2.工程编号管理功能:软件应采用一定的方式保 证检测单位所检工程的编号是唯一、不重复的。 3.(预留接口)施工(送检)单位编号:软件应

护理信息系统

护理信息系统 (一)护理信息系统定义 指一个由护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能对护理管理和业务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存贮和处理的集合,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护理信息包括:医嘱处理,护理工作量,护理质控,护士技术档案,护理教学科研,护理物品供应,差错分析,护士人力安排(排班)等。 (二)新形势下护理信息系统建立的意义护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护士工作模式,如:体温单绘制,电子化体温单,只需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就能自动生成体温曲线等,如果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PDA),在PDA的用户登录窗口中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后,护士可随时随地在PDA上录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体重、身高、出入量、意识等,自动生成体温单。引入一定的信息系统就引入了一定的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工作秩序,人借助于信息系统而工作,信息系统则借助于人而运行。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医院实现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它必然也是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最广泛的部分。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护理信息工作研究,对提高护理科学化水平和加快护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住院护士工作站其主要任务为协助病房护士对住院患者完成日常的护理工作。护士工作站的各种信息来自入院登记、医生工作站和住院收费等多个系统。并将产生的信息反馈到医生工作站、药房、住院收费、检验检查等。 护士工作站的基本功能 ①床位管理功能:包括病区床位使用情况报表、一次性卫生材料消耗量查询和卫生材料申请单打印等 ②医嘱处理功能:包括医嘱录入、医嘱审核与处理、病人生命体征及相关项目记录、长期、临时医嘱单打印、病区对药单的分类与维护、病区长期、临时医嘱治疗单(口服、注射、输液、辅助治疗等)的分类维护、输液记录卡、瓶签的查询和打印、检查化验申请单打印等 ③护理管理功能:包括护理记录、护士排班、护理质量控制等 ④费用管理功能:包括一次性材料、治疗等收费管理、住院费用清单查询和打印、病区欠费病人查询和催缴通知单打印等。

学位授予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及使用办法完整版

学位授予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及使用办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全国学位授予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及使用办法 一、下载与安装: 下载地址:如果系统未安装解压缩软件,请先下载安装解压缩软件,然后点击“”,下载文件并安装好。 二、系统设置 第一次使用时,点击“系统初始化”,选择年份,如本学期是2005-2006,授予单位代码是10511,授予单位是华中师范大学。点击“存盘”,提示“系统数据初始化将删除去年的数据,继续吗?”,点击“是”即完成设置。“系统初始化”设置每学期仅需设置一次。录入数据后若再进行系统设置将导致以前录入数据丢失! 三、数据录入 本信息库要上报国务院学位办,作为以后学位证书电子注册、网上查询的重要信息,请务必重视。信息录入最好让学位申请人本人录入,也可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录入工作。 本表格所填数据与学位档案中《学位申请与评定书》第1页的信息相同,可参照填写。 录入注意事项: 1.单击“数据维护”,选择“数据录入”,即出现“学历博士”、“同等学力博士”,“学历硕士”和“同等学力硕士”几个选项。选择其中一个即可进行数据录入。我校没有“同等学力博士”,“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人员选择“同等学力硕士”进入录入。其中红色字段必须全部录入,蓝色字段中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其他字段可以为空。录入完毕后点击“存盘”,存盘成功数据才会保存。 2.所有类型的“获硕日期”“获博日期”和“学位证书编号”由学位办统一填写。“按一级学科授予否”统一填“否”。 3.录入第二个学生时可以选择“复制最后一个学生”,点增加,则只需修改前面信息即可。 4.时间录入,注意格式。如1999 02 10 5.很多空格都有下拉菜单,点击空格下拉菜单即会出现。“专业代码”或“学校代码”如不清楚,可先选择右边的专业名称或学校名称,左边代码即会自动填充。

护理管理《护理信息管理》练习题

护理信息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信息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真实性 B.时效性 C.依附性 D.共享性 E. 复制性 2.以下不属于护理现场临床信息系统的是: A. 医生工作站 B. 护士工作站 C. ICU信息系统 D.LIS系统 E. 麻醉科信息系统 3.下列不属于临床信息系统的是: A.LIS B.RIS C.PACS D.ICU信息系统E.医疗管理系统4.各级护理技术人员工作的质量标准属于: A.护理科技信息B.护理质量信息 C.护理管理信息 D.护理业务信息 E.护理教育信息 5.护理文件书写资料属于: A.护理科技信息 B.护理质量信息 C.护理管理信息 D.护理业务信息 E.护理教育信息 6.护理知识库信息系统可用于支持: A.制定护理计划 B.护理质量管理 C.领取药品 D.处理医嘱E.护理诊断查询 7.下列部门中,不与住院病人医嘱处理系统发生业务联系的是: A.病区药房 B.放射科 C.出院收费处 D.检验科E.入院登记处 二、填空题 1.护理信息有生物医学属性、相关性、不完备性、准确性、复杂性 5个特点。 2.人工处理护理信息基本方法有口头方式文书传递,简单的计算工具 。 三、名词解释 1、电子病案:通常是指计算机化的病案,它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使用户易于获得完整准确地数据,得到警示、提示及方便利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并与医学知识发生联系等。 2、医院信息管理:是在医院活动中围绕医疗服务而开展的医院信息的收集、处理、反馈和管理等活动,即通过信息为管理服务,把管理决策建立在信息的充分利用基础上。 四、问答题 简述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1、能收集和永久储藏医院全部数据; 2、能随时提供管理和医疗需要的各种数据; 3、具有支持医院运行和医学研究工作的数据库和软件; 4、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通讯的功能;

气象采集信息系统系综述

关于气象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信息与工程系 07083415 徐桥 摘要:气象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实时采集的气象资料,对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气象情况作出较为精确的预测和预报,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需求。其结构主要分为气象信息采集,数据接收和数据传输还有数据显示。本文主要针对基本气象信息的采集,分析当代气象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个前瞻。 关键词:信息采集,无线传送,气象数据分析 1、引言 气象服务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因此充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开展气象情报信息和气象预测信息技术研究,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得意义。文章提出气象信息业的发展现状,当代气象信息业的研究水平,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以及气象信息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多数气象局分为省,市,区气象局和数个气象站,原有的气象信息系统地面网络建设较早,设备性能低,线路传输速率低,延时较大,采集数据比较单一,因此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下,人们在生产生活上的需求。因此,建设一个更完善,高效的气象采集系统迫在眉睫。而气象信息采集系统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 气象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它使人们对气象信息有了更深更准确的了解,对学习,生产,生活有着莫大的帮助。 2、气象信息采集系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2.1 研究现状与不足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气象信息能力不断增强,精细化程度大大提高,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据了解,我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已由单一天气预报发展为目前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但相比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我国的气象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还是显露出很多的滞后,主要在技术和工艺装备、测试仪表、开发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距。 (1)基于CAN总线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设计 根据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接口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观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系统采用主从方式.通过CAN总线将各个观测节点连接起来,并将各个观测节点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上位PC机处理。观测节点采用MSP430单片机为主控制器,控制和处理传感器采集数据.并通过CAN控制器MCP2515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机。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测试结果能满足实际的测量要求[1]。 (2)基于CDMA 1X网络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介绍CDMA IX网络在自动气象信息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描述了系统架构和

护理管理信息系统

<护理管理信息系统> 用户操作说明书 版本1.0 上海兰恒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开发部 2004 年12 月06日

修改记录

护理系统操作说明 (一)系统简介 护理部是长宁区中心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全院护士的各项管理、培养和考核工作。系统分三级权限控制:护理部级别,护士长级别,护士级别。具体功能如下: 系统维护方面: 1、科室架构及信息维护功能:维护病区名称,所属科室,人员编制数,实际在 编数,病区床位数(护理部级别可以修改信息) 2、操作员管理:维护操作员姓名,工号,口令 (护理部级别,护士长级别可以修改信息) 3、排班参数管理:(护理部级别可以修改信息) 4、其它信息维护:(护理部级别可以修改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5、护士基本信息(护理部级别可以修改信息,其他级别至可以察看) 6、护士家庭信息(护理部级别可以修改信息,其他级别至可以察看本病区人员) 7、护士岗位变动信息(护理部级别可以修改信息,其他级别至可以察看本病区人员) 8、护士职称变动信息(护理部级别可以修改信息,其他级别至可以察看本病区人员) 9、护士职务变动信息(护理部级别可以修改信息,其他级别至可以察看本病区人员) 10、护士分布情况(无限制) 11、护士基本信息查询(护理部级别察看全院,护士长级别察看本病区) 12、护士综合信息查询(护理部级别察看全院,护士长级别察看本病区) 工作时间管理方面: 13、生成排班表(护士长级别安排本病区排班表) 14、输入上班信息:请假单;加班单;换班单 (护士长级别安排本病区请假单,加班单,换班单) 15、查询排班信息(护士长级别察看本病区排班上班情况,护理部级别察看全院)

学位授予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及使用办法

“全国学位授予信息管理系统”安装及使用办法 一、下载与安装: 下载地址:如果系统未安装解压缩软件,请先下载安装解压缩软件,然后点击“”,下载文件并安装好。 二、系统设置 第一次使用时,点击“系统初始化”,选择年份,如本学期是2005-2006,授予单位代码是10511,授予单位是华中师范大学。点击“存盘”,提示“系统数据初始化将删除去年的数据,继续吗?”,点击“是”即完成设置。“系统初始化”设置每学期仅需设置一次。录入数据后若再进行系统设置将导致以前录入数据丢失! 三、数据录入 本信息库要上报国务院学位办,作为以后学位证书电子注册、网上查询的重要信息,请务必重视。信息录入最好让学位申请人本人录入,也可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录入工作。 本表格所填数据与学位档案中《学位申请与评定书》第1页的信息相同,可参照填写。 录入注意事项: 1.单击“数据维护”,选择“数据录入”,即出现“学历博士”、“同等学力博士”,“学历硕士”和“同等学力硕士”几个选项。选择其中一个即可进行数据录入。我校没有“同等学力博士”,“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人员选择“同等学力硕士”进入录入。其中红色字段必须全部录入,蓝色字段中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其他字段可以为空。录入完毕后点击“存盘”,存盘成功数据才会保存。 2.所有类型的“获硕日期”“获博日期”和“学位证书编号”由学位办统一填写。“按一级学科授予否”统一填“否”。 3.录入第二个学生时可以选择“复制最后一个学生”,点增加,则只需修改前面信息即可。 4.时间录入,注意格式。如1999 02 10 5.很多空格都有下拉菜单,点击空格下拉菜单即会出现。“专业代码”或“学校代码”如不清楚,可先选择右边的专业名称或学校名称,左边代码即会自动填充。

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建设方案 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3

目录 1.1建设背景 (1) 1.2系统概述 (1) 1.3主要功能 (1) 1.3.1通告预警 (2) 1.3.2气象资料收集处理 (2) 1.3.3气象报文 (2) 1.3.4飞行文件 (2) 1.3.5卫星云图 (3) 1.3.6雷达图像 (3) 1.3.7自动观测 (3) 1.3.8传真图 (3) 1.3.9航空预告图管理 (3) 1.3.10台风路径图 (4) 1.3.11系统管理 (4) 1.4系统特点 (4) 1.4.1实用性 (4) 1.4.2提高企业形象 (5) 1.4.3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5)

1.1 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航空事业迅速发展,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目标之一是全面、系统地提高天气观测和预报水平,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在此框架下,我公司将建设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气象信息将从单一的业务辅助系统的角色向着面向地区,面向预报过程,面向决策支持的气象数据搜集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此系统建成将大大降低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是行业用户获取气象信息的平台,该系统对各种气象数据和产品进行了整合并提供有效的分析,同时融合了各种相关的用户业务流程和工作习惯,减少用户操作,避免错忘漏的发生。系统实现气象信息传递、交换、处理的电子化,推进企业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人道服务电子化,,节约办公经费、提高办公效率和提升办公质量,为推进航空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建成后的系统将为各航空公司和其它专业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为区域管制中心运行的保障服务,飞行流量管理、航空公司集中运行控制、机场运行管理的服务等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2 系统概述 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是为航空气象部门、管制部门、航空公司及机场指挥部门等提供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的综合性航空专业气象业务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实现气象中心发布短期天气预警的功能,实现航空报文的检索显示,实现飞行气象文件提取,实现各种气象资料的检索显示,实现预报产品的检索显示,并完成用户的权限控制管理和系统配置参数的管理。 1.3 主要功能

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将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建造地下室也将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便是深大基坑的开挖与支护问题,尤其在软土地基中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给岩土工程师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引言 基坑变形监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评价基坑当前的安全状况,对变形趋势作出分析,用于指导施土,是基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本要素之一。基坑监测信息系统以工程化管理的思想对所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管理,可以为基坑工程的信息施工提供快速、准确、形象、直观的监测数据及分析与预测成果,能够较好地满足基坑监测数据快速处理、反馈的需要。 1、概述 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是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工作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设施施工的全过程。其监测项目主要有: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立柱竖向位移、支撑内力、地下水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建筑和地表的裂缝、周边管线变形以及周边建筑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倾斜等。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和了解监测目标当前的安全状态,需对每个监测项目由专人进行周期性的观测。 现场监测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并预测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而目前现场监测人员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对数据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现场监测模式大多仍停留在“测点埋设-数据监测-数据简单处理—报表提交“的阶段,面对大量的监测信息,监测人员很少对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预测下一步发展趋势及指导施工。数据处理方法也多由人工完成,处理效率低、反馈成果不及时、缺乏分析深度,影响工程决策的效率,且原数据、报表、日志等以简单的word或excel形式进行保存,不利于日后进行快速查询和分析。因此结合工程经验,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构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集信息管理、报表输出、数据分析与预测为一体的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系统设计 针对变形监测工程中的信息管理需求,分析变形监测的原理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抽象为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的概念模型,以GIS为基础,将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等方法融合于信息管理系统中,设计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平

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工资信息管理系统安装步骤踏浪软件

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工资信息管理系统安装步骤踏浪软件

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工资信息管理系统 V2.0 安装说明 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工资信息管理系统安装步骤共分六步,以下将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步:安装准备 将系统安装安盘放入光盘驱动器中并打开光盘根目录,如图所示: 第二步:启用安装程序 双击根目录下的SETUP.EXE文件启动安装程序,如图1所示: 图1:运行系统安装程序 第三步:系统必备组件检测及安装 安装过程开始后,将检测计算机是否安装系统运行必备环境“.NET Framework 2.0”,如果用户计算机没有安装该组件则提示用户安装该组件,如图2所示:

图2:提示用户安装必备组件 该组件安装完毕后,安装程序自动结束,此时,用户需要再次启动安装程序继续进行系统安装(参见第二步操作说明);如果用户计算机已安装该组件,将直接进入下一个安装步骤。 第四步:在安装向导的指引下安装系统 完成系统必备组件检测后,将进入安装向导界面,如图3所示: 图3:安装向导 安装程序将引导用户完成剩余的安装项目,安装过程中,程序

会检测并安装相关组件,请耐心等待安装程序运行完毕。 第五步:数据库配置 安装程序运行完毕后,将自动在“开始”程序菜单创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工资信息管理系统”快捷菜单,展开该菜单,选择“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工资信息管理系统V2.0数据连接配置”子菜单,如图4所示: 图4:数据库配置菜单位置 打开数据连接配置窗口进行数据库配置,窗口界面如图5所示: 图5: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工资信息管理系统V2.0数据连接配置窗 口 窗口提供“服务器”、“用户名”、“密码”的默认值,正常情况下,直接点击“确定”,进行数据库检测,如果检测到用户计算机未安装数据库,将提示用户安装数据库,如图6所示: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信息共享门户系统技术方案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信息共享门户系统 技术方案

1项目概况 随着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业务精细化水平的发展,预报产品不断丰富,对外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业务系统部署多,业务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数据到产品缺乏统一的管理系统,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天气业务的需求。气象信息共享门户将在国家气象中心现有业务基础上建立完善业务流转与控制体系,优化中心的预报服务业务流程,提高数据流转和产品利用效率,减少预报服务过程中的人为干预,降低中间环节的复杂度与出错率,增强预报服务协同能力,推进预报和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应用,促进天气监视、预报及决策服务平台专业化发展,为国家气象中心现代天气发展及服务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将建立业务系统规范和数据规范,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和服务,对预报员、服务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身份、权限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对国家气象中心主要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数据流转状态等实现实时监视,实现对整个中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衔接与流转控制,实现对预报员身份信息、准入系统信息、业务监控信息、产品流转状态、任务调度等所有实时信息的显示和统计分析,实现预报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分发控制,并增强国家气象中心互联网展示气象产品的水平。 2业务需求分析 2.1 业务现状分析 国家气象中心是全国天气预报的国家级中心,也是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象中心、核污染扩散紧急响应中心,其前身中央气象台,成立于1950年3月1日。50多年来,国家气象中心有了巨大发展。国家气象中心的气象服务包括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政府部门制订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组织指挥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所需气象信息的决策气象服务,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介为公众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向国家重点工程、企事业单位趋利避害组织生产所需的专业

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文章出处:北京安恒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万众华 引言 水环境是对应于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地质环境而言的陆地水域环境,是河流、湖泊、水库、河口湾和天然地下水体的总称,水资源是水环境的主体,管理、配置和保护水资源,必须放眼于宏观水环境。 我国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恶化的情形十分严重,甚至已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河流枯萎、河口淤积、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海水入侵等等水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违反自然水循环规律的活动,长期处于失控状态而造成的。 水利部门作为国家水行政的主管部门,一方面要继续执行传统的水利任务:防汛、抗旱、水利水电建设与运行、河道整治、水资源配置等与自然水旱灾害作斗争,兴水利,避水害;另一方面,更要勇于进取、与时俱进,研究、关注、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诸多水环境问题,这是国家赋予水利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职能。 为依法行政、监督、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预防水旱灾害,水利水文部门必须执行统一规范、质量控制、计量认证等程序在严格的技术质量管理条件下收集、掌握水资源基本信息,主要包括: 1.水量:水位、流速、流量 2.降水:降雨量、蒸发量 3.泥沙:底质、悬浮质、输沙量 4.水质:地表水、地下水、降水水质,沉降物、水生物、主要排污口的水质、入河口的水质 在诸多的水环境状况的要素中,首先就要客观、科学、公正地监测、评价水资源质量这个首要表征,同时做到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配套,水文部门要为国家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快速、准确地提供水质动态信息,提出保护和改善的建设意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采用多样方式面向社会展开全方位服务。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水文部门作为国家水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的主管机构,制定了全国水质监测规划、完成了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国家计量认证、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监测手段优先提高水质监测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和自动测报能力,在站网布局上加强了省界水体、入河排污口、大型引水工程、重要供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基本形成了历史长久、样本代表性典型、系统完整、水量水质配套、数据准确可靠、资料可比的水环境监测信息体系,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实施监督管理、做好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目前,水利部门已经建立了以251个水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3240个水质站为基础、覆盖全国江、河、湖、库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网络体系:(见附表1) 如何将现有条件下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系统得到的实时、巨量的监测数据及时、有效地采集、存储、分析、报告、预测、公布,真正使之成为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决策的考量、执法的依据、管理的标准,这就成为了水文部门的当务之急。

护理管理学 试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 护理信息管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一般信息的特点( ) A.可识别性B.不可储存性 C.可传递性D.可替代性 2.“护理信息储存于计算机中,各级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医院的计算机网络方便地共享信息资源"表明了理护理信息的( ) A.可识别性B.不可储存性 C.可传递性D.可替代性 3.“信息是一种可创造价值的知识,它的价值不但可以替代资本、劳动力、物资,而且比它们更重要"表明了理护理信息的( ) A.可识别性B.不可储存性 C.可传递性D.可替代性 4.下列哪项不是护理信息的特点( ) A.相关性B.生物医学属性 C.准确性D.非连续性 5.护理论文检索和护理诊断查询主要用下列哪种方式获得信息( ) A.口头方式B.文书传递 C.简单的计算工具D.计算机处理 6.护理信息较常用的传递方式是( ) A.口头方式B.文书传递 C.简单的计算工具D。计算机处理 7.下列哪项不是口头方式传递信息的特点( )

A.错误的责任有时难以追查B.简单易行 C.晨交班用D.不容易发生错误 8.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不包括( ) A.无逻辑判断能力B.有大容量记忆功能 C.计算精确度高D.是一种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9.目前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护理管理中不包括( ) A.住院病人医嘱处理系统B.住院病人信息管理系统C.住院病人药物管理系统D.社区卫生服务处理系统10.护理信息系统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收集信息B.整理信息 C.处理信息D.储存信息 11.护理信息最常用的传递方式是( ) A.人工处理B.口头方式 C.文书方式D.计算机处理 12.下列哪项不是口头传递信息方式的特点( ) A.速度较快B.容易发生错误 C.错误的责任有时难以追查D.较可靠 13.文书传递信息的优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 A.保留时间长B.有据可查 C.容易发生错误D.传递速度较慢 14.抢救病人时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人工处理B.口头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