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掌握: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能力训练过程与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性质是什么,后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西方大国为什么对德国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什么时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唯物史观: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人文素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战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珍珠港事件。

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课程讲授】

复习提问

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制统治,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1938年以前,德、意、日法西斯进行过哪些侵略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导入新课

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活动中,英法美等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得到英法美等国的纵容,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的侵略愈发嚣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战争的乌云笼罩在整个欧洲的上空。

讲授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

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提示,苏台德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要地位,一旦失去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就无险可守,任人宰割)

教师提问:对于希特勒试图侵占苏台德区的行动并进而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罪恶目的,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盟友的英法采取了什么态度?

他们继续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主义政策,即向德国妥协讨好,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一方面逼捷克斯洛伐克让步,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张伯伦两次到德国,答应德国一次比一次多的领土要求。

教师提问:他们这样卑鄙无耻,目的是什么?

(小结)一是自身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经一战的打击受到巨大削弱,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谈战色变,不敢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针锋相对。二是因为他们视社会主义苏联为洪水猛兽,希望祸水东引,让德国去攻打苏联,德、苏互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暗地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阴谋出笼了。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提醒学生注意“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国家。)

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纵容的延续,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与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

了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所推行的纵容政策,不仅损坏了弱小国家,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德军突袭波兰(1939.9)

英国首相张伯伦参加完慕尼黑会议回到伦敦后曾自鸣得意地称自己为欧洲带来了和平,但怎么也没料到,不足一年,《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军就在1939年9月突袭波兰,华沙陷落。德国悍然入侵波兰,和波兰有盟约的英法此时作何反应?

(小结)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英法走投无路,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尽管英法对德宣战,但是,英法既不在德国西线发动攻势以减轻波兰的负担,也不进行其它任何援助措施。他们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按兵不动数月之久,这场战争因此也被称为“静坐战争”。波兰人民孤军奋战,在德国闪击战的打击下,仅20多天波兰就灭亡了。波兰人民惨遭法西斯的践踏,在整个战争中,被杀害的波兰人多达600万。

教师提问:英法既然已经对德宣战,为什么坐视自己的盟友波兰灭亡呢?

教师归纳:这一行径是英法纵容政策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应用。波兰灭亡了,按照原来的设想和希特勒的宣传,英法满心以为德国法西斯会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可德国却把战火烧向北欧和西欧。

2.德国进攻西北欧和法国的溃败

英法的绥靖政策没能避免战争,反而更迅速地把他们拖入战争的深渊。1940年四五月间,又向欧洲北部和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直逼法比边境。这里有一条被法国政府誉为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简介《马其诺防线》的资料)。

马其诺防线再坚固,也是消极的防御体系。法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攻占色当,几十万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法国元气大伤失去抵抗能力,最终在1940年6月,德军沦陷巴黎,德军直接控制法国北部,南部由维希傀儡政府管辖。拥有世界上最强大陆军的法国仅仅六个星期就宣告灭亡,西方大国推行纵容政策终自食其果,对鼓吹绥靖政策的达拉第之流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3.英国坚持抗战

法国投降后,德国准备大举进攻英国,为取得制空权,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空袭,英国军民在新任首相邱吉尔的带领下,顽强抗拒,德国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无限期地搁浅了。

纵观西欧战事,北欧被占,法国沦陷,英国损失惨重,这是英法长期推行纵容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苏德战争的爆发

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

德国要独霸欧洲,还有两个障碍,分别是西边的英国和东部的苏联,在英国它碰了壁,因为空战和海战德军没有优势。于是希特勒决定改变原来的军事部署,先攻苏联,再取英国。

从1940年秋到1941年春,德国相继侵入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五国(引导学生看地图),控制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从地理上对苏联形成包围之势,取得了战略上优势。他狂妄地认为灭亡苏联的条件已具备,胜利指日可待了,悍然于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

教师提问:德国突袭苏联标志着什么?

教师总结:它标志着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

2.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胜利,很快就推进到苏联腹地,并调集精锐部队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市民和红军的英勇作战确保了莫斯科屹立不倒。这场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苏联红军粉碎了希特勒的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苏联人民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此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四、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12)

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看过的美国大片《珍珠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情节,结合教材了解珍珠港事件的全过程)。进一步解释:日军通过珍珠港事件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发动了对东南亚地区的进攻。原本中立的美国蒙受国耻,宣布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扩大。

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课后练习题

补充题

1、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D、苏联的参战。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3、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大行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含反思)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 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 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 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二战时间表和重大事件

二战时间表和重大事件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二战时间表(从1922年开始)

重大事件辑录 1918年11月 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1919年初 一战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英法美操纵了和会6月28日,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签字,目的、惩罚削弱德国 1920年初 国际联盟成立,实际上成为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922年 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实际上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尤其是美日两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了中国东北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制定了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形成了世界大战在亚洲的策源地 1933年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 1935年7、8月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号召在工人阶级实现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35年10月 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斗争开始 1936年~1939年 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抵抗德意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1936年 德意形成“柏林—罗马轴心”不久,德意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 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议》,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 1938年9月

面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行为,西方大国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使得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1939年8月 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 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1940年4~5月 法国敦克尔克大撤退 1940年7~8月 英国伦敦保卫战 1941年6月22日 德军入侵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8月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1941年10月 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1942年初 为了抵制反法西斯的侵略,中、英、苏、美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6月

二战重要事件时间表

1939年 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4日日本政府声明不参与欧洲战争 9月5日美政府声明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9月8-28日华沙保卫战 9月12日同盟国在阿贝维尔城召开第一次最高军事会议 9月17日苏联红军越过苏波国界,进驻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1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 11月4日美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 11月30-1940年3月12日苏芬战争 1940年 2月24日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 4月9日德军侵入挪威和丹麦 5月10日德军侵入比利时和荷兰 5月10日英国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5月14日荷兰军队投降 5月26-6月3日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 5月28日比利时军队投降 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 6月14日德军攻入巴黎 6月18日戴高乐将军号召进行抵抗并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6月22日法德签订康边停战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7月19日-8月19日意大利军队进攻北非 7月16日希特勒下令准备"海狮战役" 7月31日德国军政领导人会议决定准备发动对苏战争,并增加到180个陆军师 8月13日德空军开始集中轰炸英国-不列颠空战 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协定 10月12日德军进攻罗马尼亚 10月28日意大利进攻希腊 2月18日希特勒签署关于对苏战争的第21号命令(“巴巴洛萨计划”)苏德战争开始1941年 1月22日英军占领托布鲁克(北非) 2月9日德国宣布吞并卢森堡 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签订 4月17日南斯拉夫军队投降 4月21日希腊军队投降 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侵入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二战的爆发。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4)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5)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6)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7)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东西受击)。 (8)加速胜利的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苏、美、英三国首脑),加速反法西斯胜利步伐。 (9)二战结束:欧洲战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亚洲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最终结束)。 胜利主要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或: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力量联合)。 二战给我们的启示: 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b、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c、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挑战; d、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e、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f、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设计反战宣传标语,如: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1.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背景: (郑)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新)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 (郑)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 (新)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3)影响和后果: 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b.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 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形成差异的原因: 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是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日本的中下级武士学习西方技术和思想,同时富有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进行了武装斗争。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3)政策措施:日本的改革包含了从政治到经济、文化教育的一系列内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尽管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根本没有实施。 (4)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的重点在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一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3.日本近代以来的两次侵华战争 (1)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37—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2)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原因:甲午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弱;侵华战争: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和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③反法西斯盟国、国际进步力量支持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4)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上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议论解疑综合归纳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人文素养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不断发展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课件下载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

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人类的出现、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根据第3页“动脑筋”: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应该是的。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完全形成的人》进化阶段主要代表猿人早期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智人 早期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观看第6页自由阅读卡《美洲的早期人类》,首先指出其中的“蒙古利亚种”即黄种。然后说明:印第安人的体貌含有黄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时间表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 时间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1879年:德,奥匈签订同盟条约;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成立: 1892年:法俄签订协定;1904:英法签订协约;1907:英俄签订协议;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引发新的危机。 1912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战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王子被杀,萨拉热窝事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演变为第一次世界爆发 1914年8月:德国先占领比利时,向法国发起进攻。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德军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同时俄军击败奥军进入奥地利)形成对峙局面,转入了 持久的阵地战 1914年9月5日:马恩河战役。(英军总司令霞飞调动英法联军)与德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1914年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出动飞机潜艇,使用毒气弹)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1916年5月底: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英德)(大炮巨舰的高峰)

1916年6月:索姆河战役(地狱)一战中规模最大的陆战。(英国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 1917年:北洋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7年日本加入协约国。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合约 1918年,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1918年3月:俄、德国签约停战协议《布列斯特合约》。 1918年3月到7月,德军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有一定成果,很快被协约国阻止;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法国元帅福熙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 1918年,协约国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战线推至马恩河一线。 1918年9月至10月: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在法德边界修建的“兴登堡防线”,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918年10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1918年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约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922年10月,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在意大利执政,建立起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31年,西班牙成立共和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终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 (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1917年4月16日,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同学们说的概括为三点。第一,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第二,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着武装;第三,列宁号召人民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布尔什维克党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列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学生回答略)列宁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现在来想一个问题,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从11月6日晚发动到11月7日晚取胜,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这短时间取胜的原因在哪里呢?(学生回答从略)我们把大家所说的原因概括一下:第一,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第二,由于人民群众掌握着武装;第三,由于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 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

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战和二战的各重大事件时间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1879年:德,奥匈签订同盟条约;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成立: 1892年:法俄签订协定;1904:英法签订协约;1907:英俄签订协议;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引发新的危机。 1912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巴尔干:欧洲火药桶 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战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王子被杀,萨拉热窝事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演变为第一次世界爆发 1914年8月:德国先占领比利时,向法国发起进攻。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德军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同时俄军击败奥军进入奥地利)形成对峙局面,转入了 持久的阵地战 1914年9月5日:马恩河战役。(英军总司令霞飞调动英法联军)与德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1914年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出动飞机潜艇,使用毒气弹)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1916年5月底:日德兰海战。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英德)(大炮巨舰的高峰) 1916年6月:索姆河战役(地狱)一战中规模最大的陆战。(英国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 1917年:北洋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7年日本加入协约国。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合约 1918年,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1918年3月:俄、德国签约停战协议《布列斯特合约》。 1918年3月到7月,德军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有一定成果,很快被协约国阻止;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法国元帅福熙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 1918年,协约国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战线推至马恩河一线。 1918年9月至10月: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在法德边界修建的“兴登堡防线”,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918年10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1918年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约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课件下载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 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 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 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 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人类的出现 . 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 《完全形成的人》 . . .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 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种属于 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 教师介绍第4页插图《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指出: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必须结成群体才能生存。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群体从“居无定所”发展到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氏族”,人 类历史就此进入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 .

. .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 低下,物质匮乏)教师讲解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a.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以山顶洞人为例, 说明人脑对于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b.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以古代希腊崇拜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为例,说明当时人 类社会的婚姻关系是不论行辈的,尚处于群婚阶段。后来随着人们 认识到近亲繁衍的害处,对于婚姻关系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逐步 从群婚发展到血族群婚[在同一族群内,辈分不同,限制通婚;同辈 之间通婚则不受限制]。这种婚姻制度使得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形成,氏族产生。) .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 的基本单位,使得人类具备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 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作用,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 教师介绍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强调指出:上表说明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会根据人们在 生产、生活上的不同贡献,自发调节人们的社会地位。所以,生产 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 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 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 . . 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军队、监狱等机构的设置,证明奴隶社会 的统治阶级是十分残暴的。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自然组成的,国家 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取代原始 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时,虽然在血缘集团内部财产共有、 集体生活、平等相处,但是那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生活也 极端艰苦;而且在不同的血缘集团之间,互相杀戮非常残酷和野蛮。奴隶社会的阶级分化则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人们生 活的物质来源大大地丰富了,精神上也逐步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 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比原始社会进步得多。)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大集锦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ge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ge命政变

二战时间表和重大事件

二战时间表(从1922年开始)

重大事件辑录 1918年11月 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1919年初

一战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英法美操纵了和会 6月28日,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签字,目的、惩罚削弱德国 1920年初 国际联盟成立,实际上成为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922年 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实际上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尤其是美日两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了中国东北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制定了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形成了世界大战在亚洲的策源地 1933年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 1935年7、8月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号召在工人阶级实现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35年10月 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斗争开始 1936年~1939年 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抵抗德意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1936年 德意形成“柏林—罗马轴心”不久,德意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 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议》,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 1938年9月 面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行为,西方大国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使得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1939年8月 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 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1940年4~5月 法国敦克尔克大撤退 1940年7~8月 英国伦敦保卫战 1941年6月22日 德军入侵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8月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 1941年10月 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1942年初 为了抵制反法西斯的侵略,中、英、苏、美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6月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案集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案集 目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 3 课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 4 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 5 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 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 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8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 课“秦王扫六合” 第11 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2 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3 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 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 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 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 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 课三国鼎立 第19 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 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1 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 2 课“贞观之治” 第 3 课“开元盛世” 第 4 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 5 课“和同为一家” 第 6 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7 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8 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 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 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 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 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 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 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 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 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2 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 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二战时间表和重大事件

二战时间表(从1922年开始) *1922.10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10.24 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崩溃,股价狂跌 时间 欧洲 亚洲、太平洋 北非 1931 9.18日本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侵略,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1933 1月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5 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 3月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3.9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大战亚太策源地形成 5.9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7 11.6 意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7.7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8.13 日本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12月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8 3.15德国吞并奥地利 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 10月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 *春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沦陷 *10月广州、武汉沦陷,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9 3.15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3.28 西班牙建立以佛朗哥为首法西斯政权,宣布中立 8.23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9.1 德国突袭波兰 9.3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17 苏军开进波兰,建立东方战线 11.4 美国通过《中立法》修正案 *4.7 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 1940 *4-5月德军闪击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 5月德国进攻法国 5.26敦刻尔克大撤退 6.22 法国战败 7-10月不列颠空战,德军首次受挫 9月徳意日签订三国军事同盟 *10.12 德军进攻罗马尼亚 *中日百团大战 *日本占领印度支那 *7.19 意军入侵东非和北非 *8.3 意军进攻英属索马里 1941 *2.9德国吞并卢森堡 *4.17 南斯拉夫投降 *4.21 希腊投降 6.22 德国向苏联发动突袭,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9-12月苏德莫斯科战役,宣告"闪电战"破产 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 7月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 8.14 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 12.7 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2月隆美尔支援意军,双方拉锯战 *5.5 埃塞俄比亚复国 1942 年初,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7月苏德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转变,二战重要转折点*5.5 日本占领菲律宾、瓜达尔卡纳群岛 6月美日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出现转折 下半年美军逐岛战役 10.23 英军和德意军队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点 11月美英联军在北非两栖登陆,"火炬计划" 1943

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展览背景资料: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607 5 月14 日:104 名欧洲移民抵达北美,建立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弗吉 尼亚的詹姆斯顿. 1609 受荷兰东印度公司雇用,亨利·哈德逊在后来被称为哈德逊河的河流上航行, 勘探 1619 7 月30 日:弗吉尼亚伯吉斯议院召开美洲第一次选举出的立法会的首次会议 海盗船"珍宝"号(英国)和"白狮"号(荷兰)运抵第一批非洲奴隶到美洲 1620 12 月26 日:"五月花"号携102 名朝圣者抵达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 1626 彼得·米纽特以60 荷兰盾(24 美元)从美洲土着人手中购得曼哈顿岛 1652 罗得岛施行殖民地首部法律,宣布奴隶制非法 1675–76 飞利浦国王战争期间,殖民者与美洲土着人在新英格兰发生历史上最血腥冲突1692 在马萨诸塞的塞伦市的魔法审判中,19 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被判绞刑疯 狂迫害达到顶点 Section 1 1704 4 月24 日:约翰·坎贝尔编辑印刷美国第一份报纸《波士顿时事通讯》第一期 c. 1730 殖民地经历了由乔纳森·爱德华兹,乔治·怀特菲尔德和吉尔伯特·特南特发 起的"大觉醒"宗教复兴运动(约至1745 年) 1765 英国议会实施印花法案对美洲输入物征税,激起货物抵制与骚乱(1766 年撤销) 1770 5 月5 日:英国士兵在波士顿大屠杀中杀死5 个殖民者,煽动起独立情绪 1773 12 月16 日:塞缪尔·亚当姆斯发起的"自由之子"组织,在波士顿茶会上将进 口茶叶倾倒在波士顿港,抗议英国征税 1775 4 月18-19 日:保罗·瑞维尔星夜骑马提醒莱克星顿人抵御英国军队,美国革命 开始 1776 1 月:托马斯佩恩的《共同的感觉》点燃了要求脱离英国获取独立的革命情绪 7 月4 日:国会通过了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宣言》,包括未来总统约 翰·亚当斯(1797-1801)和托马斯·杰斐逊(1801-1809)以及起草人本杰 明·弗兰克林在内的56 个人签名 1783 英美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革命战争正式结束 1787 《西北法令》铺平殖民之路,为俄亥俄河北部和密西西比河东部疆土的合 并打下基础 1787–90 国家大会批准《美国宪法(1787 年9 月17 日制定)》,取代了《联邦条款》; 特拉华最早批准(1787 年12 月7 日),新汉普郡的批准使其达到9 个州的 数量,《美国宪法》生效(1788 年6 月21 日),罗得岛在13 个州中最后一 个批准(1790 年5 月29 日) 1789 4 月30 日:乔治·华盛顿被一致选举为美国第一位总统(1789-1797),是美 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全票选举的总统候选人 1791 12 月15 日:美国施行《权利法案》,对宪法第一次作了10 处修改,保障全 体公民基本权利 1793 《逃奴法案》实施,助长了对逃跑奴隶的追捕,规定对帮助奴隶者给予严惩 1794 3 月14 日:埃利·惠特尼为轧棉机申请专利,刺激了南部农耕地区经济发 展 1800 国家首都由费城迁往由法国建筑师皮埃尔·埃芬特仿照巴黎和凡尔赛设计的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的 1.知识要点 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能力要求;(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 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 【讲授新课】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 一、人类的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纪,还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后期出现了古猿和人类。 1.“完全形成的人” 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轴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耒耜;种植粟和水稻;土地公有制;彩陶;早期的商业交换 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用麻和葛,出现人工雨残和四肢技术 夏前2070—前1600 商周井田制;“妇功”,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原始青瓷 商前1600—前1046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商业初步发展,出现商人和货币周 西周前1046—前771骨贝和铜贝流通 东周前770—前221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富足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都江堰;郑国渠;炼钢和淬火工艺已有所发展 秦前221—前207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秦始皇泰半之赋 汉牛耕普及全国;耧车;耦犁;井渠;田庄;丝绸之路,中国被称为“丝国”;冶铁开始用煤炭做燃料; 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西汉前202—25东西织室;三服官 汉武帝盐铁官营 东汉25—220王景治黄河;杜诗水排(初年);成熟青瓷(晚期) 三国220-280翻车 魏晋南北朝220—589 南北朝灌钢法;草市出现 隋唐 隋581—618隋朝大运河 唐618—907辕犁;筒车;唐三彩;南青北白;秘色瓷;瓷器开始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 销的重要商品,这条路被称为“瓷路”;“俞大娘航船”;柜坊 北魏到唐前期均田制 唐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武则天私营作坊兴起 五代十国907—1368 隋唐五代立井水车;高转筒车 宋元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宋水转翻车;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五大名窑 北宋916—1127交子 南宋1127—1276 元1271—1368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创造新式纺车; 棉布成为主要衣料;青花瓷出现 明清会馆 15—19世纪,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