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 副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 副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 副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

这个生物课题报告主要是研究二氧化碳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二氧化碳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的高低必然会影响着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研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农业研究的热点。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植物和作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正效应已有大量的报道。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变高导致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叶面积增大,光合速率提高,生物量增大。

本文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在常温下验证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大豆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对植物、作物的产量及生长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及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向大家展示的便是个别实验数据。

注:实验中控制光照、温度及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二氧化碳浓度。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可以增加大豆光合速率的。

以上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作物的光合速率。因此在农业栽培上尽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提高作物光合速率。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

生物教学案例 龚宗茂 一、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 《减数分裂》是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节内容。本节课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丝分裂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本节课内容由于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经典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节课。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这节课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来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以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在整个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用建好的彩纸到讲台上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另外,由于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体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养成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教学方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型模拟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来学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ppt打出“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学习目标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人类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教师提问:假设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这个假设成立吗?通过学生的假设,从而进入新课《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的概念活动一??小组自主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对象”、“时期”、“特点”、“结果”几个字,让学生从这几方面来更深刻的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下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始减数分裂模拟探究活动。 (3)?精子的形成过程在让学生模拟减数分裂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这三个概念,并在ppt上投出: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2019年度七年级生物质量分析报告

2019-2019 学年度七年级生物质量分析报告七年级生物质量分析报告上学期末考试教学工作已完成,现将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成绩做如下总结: 一、本学期教学成绩: 七年级 总分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及格率优秀人数 优秀路率1 班2538 44 57.68 95 17 22

50 4 9 2 班264 3 46 57.46 87 15 22 47.8 5 10.9 3 班2429 45 53.98 90 20 18 40 3

4.4 总评 7610 135 56.4 95 15 62 45.9 4 8.1 二、检测情况分析。 1、选择题:30 分。考查学生对生物生命现象、结构特点、 生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其中第 3、5、8、11、17、19、2 4、26、36、40 小题失分较多,其次是第1、13、15 小题。 2、读图分析题:8 分。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技能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此题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失分较少。 3、实验分析题:22 分。考查学生: (1)探究实验五个步骤的设置及对照实验的设置。学生不能正确的作出假设。 2)对照实验中对变量的控制不能准确的找出 (3)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的画曲线图。

4、资料分析题:30 分。 (1)对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考查。学生基本能掌握。 (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的考查。学生基本能掌握。 (3)可持续发展中提倡绿色生活中,衣、食、住、行,学生所提的建议可行性不够强。 三、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1、教师目前对于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处于学习与研究 阶段,对于七年级新旧教材和教学理念的对比已有一定认 识,但对于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还在进行积极的探索过程中。2、教师的角色有了一定的改变:逐渐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3、对于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地不够,师生配合还存在一定差距,对学生的分层次教学和要求还需改进。 4、教学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期望值过高,有时比学生还着急,对学生的分析不到位。 5、与学生的相互配合处于磨合与适应阶段。 6、对新知识、信息、技能的储存不够,教学中难以信手拈 来。 7、课堂气氛活跃,但程度还应加强,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教学中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不够。

关于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生物识图能力的培养小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 生物图形是生物知识的载体之一,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识图能力是学习生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图用图,对生物学习乃至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良好的生物识图能力是学好生物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我们农村中学教室内由于缺乏多媒题、实物投影仪等教学仪器,课堂上老师缺乏较好的识图教学过程的直观展示手段,发现学生在生物学习上还感到很难学、不会识图或识图速度很慢的现象,还有大多数学生没养成自觉运用生物图形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引导学生学会生物识图、用图和快速提取相关生物信息”是研究的重点,力争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一条促进大多数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生物学习的 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识规律原则:图形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理性知识,图形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解图形,学生识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2、实际性原则:图形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 3、思想性原则:新课改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这一特点从图形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形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认识观、环境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研究目标:生物教学中,通过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以点带面,一图带动全文的学习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落实课程标准。 (三)、研究方法:资料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教育实验法、课堂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步骤: 1、阶段划分:第一阶段(2009.9)准备阶段:组内成员商讨、确定课题名称,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组织人员收集素材、制作素材,整理加工,建立素材库,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等待申请的批准。。第二阶段(2009.11)全面实施阶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梳理高考试题,打造高效课堂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一柴娜 2018年陕西省高考理综采用的是全国二卷,生物学科试卷的结构延续了近几年的格式,总分值也不变,满分90分。其中选择题6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5题,包括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仍为二选一,15分。总体来看,充分体现“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明特点,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命题总体感觉平稳有序。 一、考点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二、试题考查特点 1、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2、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生物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温泉县 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是县教育局统一订购的、由新疆教研室出题的试卷,考试由学校教务处安排按照期中考试成绩分考场单人单桌的方式进行,阅卷由学校统一组织,召集本校理化生组及其他教师进行流水阅卷,从而保证了良好的考风考纪,公平、公正、如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考试成绩统计: 三、试题评价: 本次试题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特点。具体说来:1、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容量适当,试题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全卷由两大板块组成,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其中此次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题目都很基础,不算很难,也易得分;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试卷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八年级一至六单元的主干知识,紧扣新修订的“初中生物课课程标

准”。非选择题部分试题题型都是书上基础知识,也同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最后的大体也很贴近学生生活。3、注重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通过运用基础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基本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有关基础生物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做题。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客观题答题概况:单项选择得分率较低,由于难度不大,只要细心,认真作答,学生一般均可取得较高的分数。可是实际却是得分不理想,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掌握不到位,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差。 2、非选择题(二)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情况,从卷面可以看出四分之一的学生答题非常准确,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几乎空白,书写凌乱,概念模糊。 3、非选择题(三、四、五)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是判断题三分之一的准确率不错,但一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失分率较高。四是连线题学生有部分同学都能做对,但还有一部分显示知识缺乏,连得错误比较多。对于第五题的第二题学生解题能力薄弱,答题规范不严谨,同时得分率比较低,学生审题不严谨是最大的问题,回答的不是很准确。 五、改进与建议 1、抓全体学生,面向大多数。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它可以在比较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我们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即使无升学希望,也要让他们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当有些学生结束学生生活后,了解一定的生物知识,能有一定的生物素养。我们不但要提高成绩,更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2、加强开放性试题的训练。每次复习时都要拿出专门课时进行训练,教给学生答实验问题的方法和要求,尤其是得分点。对知识点中运用、体会、懂得类要求,自己抓常考题目题型,大胆对学生进行训练,尤其要以运用放在首位。 3、加强习题的筛选。我们能接触的到好的辅助材料不多,很多学校用的其中一本不错,但不能完全满足复习需要。因此,教师不能拿一本习题集从头做到尾,要从几本中选择针对性强的试题给学生。复习课一定要做到复习与练习并重,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复习。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古浪三中行道树灌木种类及其数量调查 高二(1)班 指导老师:张岷山 课题组长:李建鹏邸彦荣 课题成员:苏发昌潘治功张晨三范有伟张莹杨兴芬周兴银

一、研究目的 道路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给同学们优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作用,行道树种类以及数量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绿化质量和绿化效应的发挥。作为三中小小的一员,每当我们在林前下学习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校园中的灌木数量和种类呢?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些树木的作用以及生活习性呢?为了更好的发挥灌木丛的作用,服务三中师生。因此进行了调查探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测量记录 对校园中操场侧及大殿周围几条行道的灌木进行观测、测量和记录。对整个小区的树木进行普查计算出各种树种的数量以及生长状况和作用,同时测量株距及覆盖面积等。 2、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求出其分布,数量、种类,覆盖面积及覆盖率等。 3、调查访问 访问有关人员或资料,了解本校建校以来种植的树木种类、数量、成活情况,适应的气候区域,土壤条件等。 三、研究的可行性 课题成员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写作能力较好,能吃苦耐劳,做事细心,可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有关老师和技术人员可给予技术支持和计算指导。在剩余时间方便即可进行调查。

研究方案 1、研究步骤 本课题从2012年3月中旬开题始,带2012年4月上旬结题 第一阶段:了解校园区所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树木在行道中所起的作用,所有树种的种植方法和种植类型。 第二阶段:对校区的树木种类及数量进行测量、调查、计算出数据并进行记录。 第三阶段:对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三中灌木种类和数量特征,提出现存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适合三中较为合适的树种。 第四阶段:归纳整理,写出论文,结题报告 一、人员分工 1、组员分头查阅资料、研究:苏发昌潘治功 2、访问绿化相关人员:张景三杨兴芬 3、调查树木种类、数量:范有伟张莹 4、共同整理,撰写报告。 实施记录 整理后的采访记录 问:管理员您好,我们是高二的学生,我们想对三中树木做个调查,但有些数据不是很清楚,所以想咨询一下您。 答:当然可以,只是不知能否帮到你们。 问:三中环境恶劣,我们想了解三中所处的气候环境。 答:三中处于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边缘,风沙频繁,不太适合树木生长。

高中生物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年皖西高中质量检测高生物试卷分析 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三生物组 一、本次的理综生物试卷结构及考核容和目标 本次理综生物试卷是按照全国课标卷模式进行命题,包含6道选择题,4道必做非选择题,2道选做非选择题,在题型与分值设置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考核容涵盖必修一、二和三的前两章部分和选修部分,在容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考核的能力目标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均有考察,与全国卷考试能力要求上保持一致。具体的试题特点如下: 1、注重基础,重视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的考查 在本次试题中,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本能力的提高,尤其注重高考考纲要求容,突出重点,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好的基础。 (1)选择题1~6题分别考查:(1)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特性(2)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自噬(3)用放射性标记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相关知识(4)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5)病毒的相关知识与免疫调节(6)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2)非选择题(29)题考查了以光合作用为主,结合细胞呼吸、物质交换等知识。(30)题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31)题考查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32)题考查了遗传学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7)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和利用。(38)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本次质检卷的考点覆盖都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表现出本次考试命题最大程度的贴近全国卷,贴近实战,不过分要求不同知识点试题的覆盖率。至于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容哪个更重要,我们不应该划分十分明确的

界限,而应该视知识是否适合设计出能够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水平而定,在此基础上再兼顾必修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容围。 2、注重考查各种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本次考试对学生的能力的要求几乎涵盖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方面。如第2题考查了获取信息能力和细胞结构基础知识的识记辨析能力,第3题考查了放射性标记与细胞分裂,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第29、31、32题通过曲线图、调节过程示意图和表格,考查学生的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第30题通过设计实验测定酶的最适PH,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 3、注重与生活实际及当下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相联系 第2题中细胞自噬是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就,第5题中寨卡病毒,第29题中雾霾天气,第30题中急性胰腺炎,第31题中糖尿病等无不与学生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联系。 二、学生总体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部分:第3题错选A的较多,反映出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与放射性标记的关系不清晰,没有能够综合理解和运用;第4、5两题各校学生普遍得分较低和错选率较高,特别是第4题遗传和变异,多数学生错选A项,暴露出学生不重视课本,眼高手低的现象,只想到自由组合,却忽略了交叉互换。第6题多数学生错B项,反映出学生对分泌腺概念没有掌握。(2)非选择题部分:第29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应用,基础性较强,正答率较高,平均得分5.67。个别学生在(2)○2题错误主要是饱和点、补偿点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知道实际变化的是什么。○3题反映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不够。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四坝镇九年制学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一、学科成绩统计 (一)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二)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三、对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明 (一)选择题: 大多数在25-30分之间。其中2、3、6、9、12、15错误的较多。说明了在这部分的基础上,同学们掌握较差.对一些灵活的题型的训练还不够。

(二)判断题 2、5题丢分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审题较差,知识点没有掌握清楚,今后应加强这方面训练。 (三)简答题 失分较严重,一是审题能力差;二是识图能力欠缺;三是基本的基本的生物概念理解不到位;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低分过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部分学生已不仅仅是生物知识没有掌握,而是基本丧失了学生物的兴趣,从他们的答卷就可看出这一点。因为很多同学,除了选择题和少量简答题外,其它题目他们是不会动笔的,选择题又含有许多猜测的成分,那么,这样少得可怜的考分中有多少是他们掌握的东西就可以想象了。 (二)基本的生物概念理解不到位。 基本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往往表现在无法准确识别、判断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 (三)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水平较低。 “三维一体”的新课程目标在冲击着我们脑海中传统的教学观念,但传统的东西根深蒂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生物教学总是不经意地固守着那个“旧阵地”,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果仅仅是把学生培

养成了一个个知识的容器,无法将自己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 五、改进措施及办法 (一)初中生物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启蒙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比传授给学生生物知识更重要。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已没有了兴趣。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讲究教学方法,一味地埋怨学生、责备学生,最后放弃这部分学生,必然会导致这些学生厌恶生物教师、厌学生物这门功课。 (二)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这并不是说基本知识的学习已变得无足轻重,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生物现象,产生生物知识的过程,通过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能力的途径和载体。因此,对生物基本知识的教学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要求更高、更科学了。 (三)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在生物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任何一个生物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清楚,不必在此赘述。但是,无论是此次考试,还是以前通过其他的老师的了解,都显示出实验教学是我校生物教学的薄弱环节。在生物教师中不能准确理解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片面强

新版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生物课堂效率课题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努力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更加重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有机贯穿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考试等改革逐年深入,启发式、探究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也在逐步推广,这些都积极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促进了课程改革的深化,促进了素质教育在学校的不断推进。 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具体要做到: 一、创设学习情景 “情景创设”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生物情境教学” :生物情境教学就是在课程目标的要求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形成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有关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提供给学

生,或者把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一些相关活动、现象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去感悟知识,去主动建构知识,达到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 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 二、有效问题设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生物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过程目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因此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思维才开始活跃。 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带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不但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诱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扩展思维。教师设置的问题是联系教师讲授和学生能动思考的桥梁,将教师要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思考的内容问题式教学。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生物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问题设置的情景中主动探索、发现

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分析方案

齐齐哈尔市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生物学科命题组谈华郑玉萍王岚 一、命题原则 命题体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考改革“以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核”的思想。命题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体现综合”的原则,体现高考改革方向贴近高考要求,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立足于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强调了分子与细胞、代谢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的主干知识。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卷设计体现了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相统一。 二、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生物考试进行的是单科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第Ⅰ卷共40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共6道大题,共50分。<二)试卷的内容 考查知识的内容包括《生物》<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一、第二册)两本书的内容。 1、考查的生物学知识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

1 / 8 水合综运理识题型份内绪2物质基2A 21A1A细 121A 1C(8>新陈代1A 1C<1 2生命调1A1A 42A1A1A生殖发 352A 2B4A 1B1C(7> 遗传变1A 1C(10> 1A 2B 31A生物进2A 181A1B1A3A 1B1C(9>生物与环1人与生物1C(1> 4综合2B 172A 1B1C(4>实1C(9> 5A=515A=155A=55A=5 4B=81B=21B=24B=8合计2C=14 )2C=16 1C<102C=10 100 23 计<计<23 分)<计37 分)17 <计分)分) 、试卷特点2⑴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突出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的主旋律。从分值的分布情况看,试卷内容几乎覆盖了两本书的所有章节的生物学知识,知识点的考查全而细,反应了这次考试的主要目的即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全面检测并如第三章新陈代谢、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及第八章生态系对重点章节< 统)中重点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注重对知识的挖掘、拓宽和提炼。题,将生态因素、植物水分代45⑵注重学科内综合。如非选择题题,将还原糖26谢、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问题综合在一起;选择题38鉴定、质壁分离、色素提取及分离、有丝分裂综合在一起;选择题2 / 8 题,很好地反映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 ⑶注重考查能力,体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大部分试卷要求

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精品范文】

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初中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中学课程标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以五四制初一、六三制七年级期末生物试卷进行以下分析: (一)注重基础,强调能力训练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课本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生命现象、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生理变化、生物进化、实验探究以及联系实际的生活常识等知识,在试题中均有所体现。

少。试卷在注重考查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全卷来看,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比较少见,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有些试题已有相当的综合度,如题28、32、33、34,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回答问题的迁移、重组能力。 (二)关注社会,突出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性 全卷与生产、生活、社会、新科技有关的试题有1、5、7、13、17、18,21、28、32、33、34共11题40分,占40.4%。试题以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环境和科学发展和实际为出发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如“嫁接技术的应用、小白鼠的生存条件实验、森林的作用等,在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触及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价值取向,体现了生物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这些试题很好地向学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注意社会实际问题,常用生物学视角观察问题,感悟到生物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生物就在我的身边,我们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从而激发学生学好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文化素质,同时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有积极的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报告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以《DNA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 ◆于佳洋 ( 大庆实验中学) 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应该包括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技术的认知与实践和对社会 的责任与担当,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帮助高中生建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世界观,是高中生物学 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以《DNA 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尝试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并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 生物学科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就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学生们还需要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向。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四种:生命观念( 素养一)、理性思维(素养二)、科学研究(素养三)以及社会责任(素养四)。生物学科学习的基础在于对生命的思考以及正确的理性思维,此外还需要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能力和态度, 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意识。因此,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以生物核心素养为指向,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认知差异,通过课堂中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生物知识体系,以此理解相关的生命现象和本质。将生物学的自然现象以及问题作为引导,通过设计相关实践活动来提高高中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所以,在做教学设计时,毫无疑问的要将学习指向生物核心素养,把生物核心素养置于教学设计的灵魂地位。 二、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内容的核心在于生物 学科的资源利用、学生自主预习以及课堂学习过程。本文将以课堂学习过程为重点进行粗浅论述。 对于生物课堂活动来说,常见的形式有:结合视频、图片、数据进行问题讨论;根据现象自主探究;教师演示等。重点在于,高中生物学习课堂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和 指向性,因此无论教师选择何种教学形式都应该注重目的性教学,将核心内容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下表为以 “DNA 分子的结构”为教学内容所进行的课堂互动环节,并且对教学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核心素养指向点进行分析和展示。 ( 下转第157 页)

高中生物在线教学案例分享

在线教学案例分享与反思活动模板 同学们在入学的时候进行了体检,体检了什么?有没有验血? PPT展示:血液检验化验单 1、具体哪些指标,查哪些项目? 2、每种项目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参考范围,为什么? 3、化验单哪几种超出范围,对人体有什么不利影响? 归纳总结:内环境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当内环境不稳定时,生命活动难以正常的进行,说明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性。 过渡: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如何变化的?剧烈吗? PPT展示:学生的“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 请同学根据调查结果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4、上述结论说明了什么? 总结:体温始处于动态平衡中。 提问: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教师强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过渡: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 PPT展示图1-4,引导学生回顾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02、C02等化学成分的来源与去路。 总结:这些成分要保持相对稳定,首先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的实现有直接关系。其次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有关。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尿毒症的发生。 维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过渡: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PPT展示:如果你是一个足球迷,看一场重要比赛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你会欢呼雀跃,对方进球则让你捶胸顿足。尽管你意识不到,你此时已经面红耳赤、心跳加快、

生物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生物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张秀兰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八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从学生期末考试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比平时的都有所提高,都发挥到平时的水平;现结合具体情况对八年级三个班生物考试情况做如下评析。一、试卷特点 试卷在平时基础上做了较大的调整,难度有所下降。对学生的考察更细更彻底总的情况是: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加强生物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大了考查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本试卷从总的来看,难度适中。考查的内容没有脱离书本,贴近生活实际,而且遵循了现在的课程标准。另外,这套试卷在考查学生的生物知识的同时,还在识图和综合分析能力上给予了考查,这也是近来考试发展的一个方向,比如最后一题,是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常识及探究实验;比较贴近生活。它考查了同学们要善于在复杂的文章中抓住有用的信息给予归纳,在基础上也考得比较得体,难易也有序。 二、学生答题的情况 三、教学当中我们存在的问题。

1、低分过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部分学生已不仅仅是生物知识没有掌握,而是基本丧失了学生物的兴趣,从他们的答卷就可看出这一点。因为很多同学,除了选择题和少量填空题外,其它题目他们是不会动笔的,而填空题则多为乱填一气,选择题又含有许多猜测的成分那么这样少得可怜的考分中有多少是他们掌握的东西就可以想象了。 2,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三维一体”的新课程目标在冲击着我们脑海中传统的教学观念,但传统的东西根深蒂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生物教学总是不经意地固守着那个“旧阵地”,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果仅仅是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个知识的容器,无法将自己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读不懂题目的含义,使得有些题目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四、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中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启蒙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比传授给学生生物知识更重要。在现实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差”、“蠢”、“懒”,老师讲的记不住,要求的做不来,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完成,有的甚至干脆不做。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对生物学科已没有了兴趣。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讲究教学方法,一味地埋怨学生、责备学生,最后放弃这部分学生,必然会导致这些学生厌恶生物教师、厌学生物这门功课。

生物课题研究报告(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提高生物课堂效率课题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努力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更加重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有机贯穿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考试等改革逐年深入,启发式、探究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也在逐步推广,这些都积极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促进了课程改革的深化,促进了素质教育在学校的不断推进。 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具体要做到: 一、创设学习情景 “情景创设”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生物情境教学” :生物情境教学就是在课程目标的要求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形成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有关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提供给学生,或者把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一些相关活动、现象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去感悟知识,去主动建构知识,达到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 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

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一、命题原则 命题体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考改革“以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核”的思想。命题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体现综合”的原则,体现高考改革方向贴近高考要求,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立足于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强调了分子与细胞、代谢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的主干知识。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设计体现了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相统一。 二、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生物考试进行的是单科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第Ⅰ卷共40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共6道大题,共50分。 (二)试卷的内容 考查知识的内容包括《生物》(必修·第一、第二册)两本书的内容。 1、考查的生物学知识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 水平 题型份量 识记理解运用综合合计(分)内容 绪论 物质基础2A 2

细胞 1A 1A 2 新陈代谢 1A 1C(8) 1A 1C (10) 12 生命调节 1A 1A 2 生殖发育 2A 1A 1A 4 遗传变异 2A 2B 1A 1C(10) 4A 1B1C(7) 1A 2B 35 生物进化 2A 1A 3 生物与环境 3A 1B1C(9) 1B 1A 1A 18 人与生物圈 1C(1) 1 综合题 2B 4 实验 2A 1B1C(4) 1C(9) 17 合计 15A=15 5A=5 5A=5 5A=5 100 4B=8 1B=2 1B=2 4B=8 2C=14 2C=10 2C=16 1C (10) 计(分)37 计(分)17 计(分)23 计(分)23 2、试题特点 ⑴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突出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的主旋律。从分值的分布情况看,试卷内容几乎覆盖了两本书的所有章节的生物学知识,知识点的考查全而细,反应了这次考试的主要目的即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全面检测并对重点章节(如第三章新陈代谢、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及第八章生态系统)中重点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注重对知识的挖掘、拓宽和提炼。 ⑵注重学科内综合。如非选择题45题,将生态因素、植物水分代谢、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问题综合在一起;选择题26题,将还原糖鉴定、质壁分离、色素提取及分离、有丝分裂综合在一起;选择题38题,很好地反映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 ⑶注重考查能力,体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大部分试题要

七年级生物学科期末质量检查试卷分析报告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高坝镇六坝九年制学校张志学 本试卷的命题是以《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南,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材》为蓝本,以考查“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重点,以学生现有的学业水平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为落脚点,在命题上立足于“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导向性、科学性”,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识图作答、分析概括、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试题的覆盖面广,题型灵活,能较好地适应新课标下对学生学习生物情况的考查。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本试卷共两大题32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分值为40分;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共9小题,分值为60分,分别是:填空题6小题——分值18分;连线题——分值10分;综合题——分值26分;简答题——分值6分; 2、考查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内容。 3、试卷设计意图 试卷命题贯彻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理念,通过质量检测而达到:①有效地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社会、生活等;③检查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卷特点分析 (1)紧扣课标,把握教材,立足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的设计等方面也较为合理,覆盖面广,难易度适中。(2)既注重了知识的覆盖 面,又突出了教材的主干和重点章节。本试卷基本上覆盖七年级下学期教材的全部内容。反映出重点章节重点考的命题思想,着重考察了教材的主干知识。 1 / 3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资料报告材料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实验研究课题:植物极性现象的观察 实验思考:生物课本在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提到“生长素在生物体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 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为了 验证这一理论,我们组设计了这个证明植物极性生长 的实验。 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是有极性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在茎总是按一定方向从形态学上端 (原长叶的一端)输送至形态学下端(原生根的一 端),无论将茎怎样放置,给予怎样的外部条件,如 果能生长,则必在形态学上端长叶,形态学下端生根。实验材料:绿箩的茎,吊兰的茎,红线,培养盘,剪刀。 实验步骤: 1、剪取绿箩和吊兰茎,将原有根、叶除去。 2、把绿箩和吊兰的茎在节处用剪子沿斜着的方向剪断,以确保每 节茎上都留有待生根处和待长叶处。 3、在原长叶一端(形态学的上端)用红线系了几圈,作为标记, 以备实验证明。 4、接着把作好标记的一节节茎平躺着放在盛有水的培养盘中,使 其两端都泡在水中。 5、将培养盘放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 6、 1到3天换一次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因为其中有消毒用 的氯气对植物生长不利,要在下晒一晒,既可以保证水的质量,又可以保证水的温度适宜,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改进: * 将一部分茎放在琼脂中培育,因为琼脂营养丰富,但效果不佳。* 剪吊兰茎时,把以前剪绿箩时每一节剪一段改为每两节剪一段,有助于成活率提高,实际效果良好。 * 培养盘面积大,水蒸发得快,尤其是双休日两天不方便换水,植物常处于缺水状态,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每天晚上把透气性好的沙布盖在培养盘上,减慢其蒸发。结果起到了一定作用。 实验结果:七根绿箩茎和两根吊兰的茎在系红线一端长叶; 三根绿箩茎和十根吊兰的茎在远离红线一端生根;其 余的未生根或长叶。 实验结论:证明植物确实具有极性生长现象。 参加实验人员: 组长:苗江江 组员:邢晓庆、真、宫晓静、学友、王亚楠、王飞鸿、郭雯雯、王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