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二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二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一、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使用

1.1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酒精的添加及加热固体、液体的方法。

1.2构造及装置(结合装置示意图说明):

酒精灯主要由灯体,灯芯,灯芯座,灯帽,和酒精构成

1.3操作步骤

⑴检:检查灯芯,并修平整

⑵加:添加酒精,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且不少于1/3。禁止往燃着的酒精灯中

添加酒精。

⑶点:点燃,用火柴点燃,禁止用另一只酒精灯引燃

⑷灭: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1.4加热方法

加热时应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再集中加热。因为火焰的组成为内焰、焰心、外焰三部分。焰心含有足量的酒精蒸汽,但氧气含量最少;内焰酒精蒸汽温度,但氧气含量不足,燃烧不完全,燃烧不完全;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最高,内焰低,焰心更低。

1.5注意事项

酒精灯如长期不用,必须倒出灯内酒精,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夹上小纸条,以防粘连。

1.6改进

实验室里,由于通风的原因,火焰常不稳定,请问有什么办法使火焰不再摇晃不定?

办法一:使用挡风板,但板相对较大,不利操作。

办法二:利用用易拉罐作一挡风筒。

办法三:请你自己思考一或几种:

加金属网罩

小结:

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你是否还有其它建议?

1、新酒精灯需要配置灯芯,将灯芯修剪到浸入酒精4~5 cm,可以调整露出陶瓷套管的灯芯长度,来控制火焰的高度,但不宜超过3mm,否则会使火焰不稳定。对于旧灯,尤其是长时间没有使用的酒精灯,应该取下灯帽并提起陶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轻轻地向灯壶内吹气,以赶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接着再检查灯芯,如果灯芯不整齐或者烧焦的话,应用剪刀修剪整齐。使用前还应该检查灯壶是否有破损。

2、酒精灯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酒精储量,酒精若少于容积的1/2,就应该添加酒精,但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添加酒精应将陶瓷套管取出,用漏斗或者玻璃棒引流添加,以免漏撒,而点燃的酒精灯应先熄灭再添加,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添加酒精后还应该擦拭桌面,保持干净干燥,以免点火时发生危险。

3、点燃酒精灯前要调整灯芯,使得灯芯浸满酒精,否则容易将灯芯烧焦。[2]点燃酒精灯必须使用火柴,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来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使酒精撒漏引起火

灾。

4、使用中的酒精灯,应放置在适当的高度,使用木块垫高,不能使用书本。挡风可以使用专用挡板,也不能使用书本。使用中不可以倾斜拿取和放置,以免酒精撒出,谨防碰倒酒精灯。

5、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6、若酒精灯不慎翻倒,造成小面积着火,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火熄灭后,不可立即移开抹布,否则可能引起复燃。如果大面积着火,甚至发生火灾,应使用灭火器灭火,并且报告消防部门。灭火后还应该打开门窗通风,使酒精蒸气排散。如果发生烧伤,应该按烧伤处理方法及时处理。

7、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听课记录:

1、实验讲述课程是,要用语规范。

2、实验酒精灯图的绘制

3、酒精灯的火焰的温度(400-600℃)

二、试管的使用

1.实验目的:熟悉试管的用途;熟练掌握试管操作

2.思考与练习:

⑴试管的用途:盛放与加热固体、液体;收集气体;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⑵试管操作训练:(结合图形写出注意事项)

试管的持拿(手持、试管夹);取用固体、液体的操作;固体、液体的加热;气体的收集;

1、试管的持拿,固体和液体的加热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固体的取用②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3、液体的取用

a)少量液体的取用②较大量液体的取用

4、气体的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5、注意事项

①用试管夹持拿要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长柄进行加热。

②加热试管时,试管内盛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应倾斜于桌面成

一定的夹角,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③加热固体药品时,可根据实验的具体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

④对于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药品或细小粒状固体药品,粉状固体先用药匙取于纸

槽,将纸槽小心伸到试管底部,迅速竖直试管,将药品加入试管。对于固体块状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轻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将药品滑进试管底部

⑤对于液体药品的取用,如使用药品量较多可直接倾倒:如使用少量药品则使用滴管

加入。

听课记录:

1、试管的规格的使用。选取合适的规格。

2、纸槽的制作,要与试管的规格相适应。

3、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美观大方。实验的示范性。

三、五水硫酸铜与无水硫酸铜的转换、氧化铜的制备

1.实验目的:

初中生:认识结晶水合物,了解结晶水合物受热易失去结晶水,学会五水硫酸铜与无水硫酸铜、盐与碱、碱与碱性氧化物的相互转换关系。

高师生:熟练掌握应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固体、液体的操作,动作不仅要规范,而且要娴熟。学会边操作示范边向学生讲述,把讲述实验操作的要点与实验操作的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

2.实验原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⑴硫酸铜晶体(蓝色色颗粒状)无水硫酸铜(无色色粉末状):

⑵无水硫酸铜氧化铜(黑色块状):

3.相关知识与技能:硫酸铜晶体、无水硫酸铜的性质,酒精灯的使用,固体药品的取用,试管夹的使用方法;滴管的使用方法,仪器的安装程序。

4.实验用品:

1实验药品: 硫酸铜晶体(蓝色)

2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滴管酒精灯

5.实验操作步骤

5.1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五水硫酸铜:加入药品时应用纸槽送到试管底部,并轻轻振平药品。

5.2加热: 先预热试管,在集中加热药品部分,试管口稍微倾斜

请问:试管应如何倾斜,其原因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在试管中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回流是试管中引起试管皲裂

观察现象:蓝色颗粒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壁管有大量水珠,管口有白雾生成。5.3取下试管,冷却后加入几滴水,观察现象:白色粉末变为蓝色,并且试管底部温度升高,继续加水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

5.4继续往此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5.5加热此试管,又有何现象:蓝色浑浊液变澄清,生成了黑褐色沉淀,同时有黑色固体粘在管壁,溶液沸腾,反应剧烈

6.实验注意事项:

6.1试管安装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6.2加热要缓慢,均匀,温度不能过高,硫酸铜变白后即停止加热。因为:无水硫酸铜加热至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

6.3如果五水硫酸铜晶体在试管底部铺得较长,则应如何加热?平稳移动试管,从试管底部逐渐向试管口加热。

听课记录:

1、转换实验,五水硫酸铜晶体的脱水温度250℃

四、硝酸钾与碳的反应(趣味实验的探究)

先查阅硝酸钾的熔点(334℃);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描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硝酸钾受热先融化后分解为亚硝酸钾和氧气,加入木炭后木炭受热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将木炭推上去,后再重力的作用落下,形成上下跳动。

实验反应方程式

2KNO3+S+C=K2S+N2+3CO2

五、实验反思

补充实验:

探究反应现象的实验案例—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不同现象探究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条件下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不同现象及其原因。

二、实验原理

①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时,所用NaOH溶液的量多量少,反应将产生不同的现象,结果也不一样。

b)Cu(OH)2受热不稳定,会分解为黑色的氧化铜。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1、仪器

试管4只酒精灯一只

2、试剂

A.CuSO4(0.1mol/L)

B.NaOH(2mol/L)

1、用氢氧化钠(2mol/L)和硫酸铜(0.1mol/L) 溶液反应,根据实验现象,我们看到试管编号1、

2、3加热后,都有黑色沉淀生成,试管编号4没有沉淀生成,溶液是浅蓝紫色。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硫酸铜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氢氧化钠过量太多的时候,生成的氢氧化铜就会继续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配合物。

2、氢氧化钠的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知道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注意实验安全事项。知道试管、 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烧杯、量筒、集气瓶等常用仪器名称和用途。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正确操作。 2 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放在细口瓶中;气体放在贮气瓶中或随用随制。 (1)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应用招气入鼻法。) ②药品没有具体说明取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亳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③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④固体药品的取用:a、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b、粉末状或细晶体用药匙取,必要时可用纸槽送入。操作:a、 把试管横放,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使药品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一横二放三慢竖,防止打破容器。)b、略斜的持试管,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竖起,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一斜二送三直立,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壁。) ⑤液体药品的取用:取下瓶塞,倒放桌上,试剂瓶的标签向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靠试管口,倒 完后盖紧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定量取用液体操作: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若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滴管,注意胶头在上,滴管不要接触反应容器内壁,不要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滴管。 ⑥浓酸,浓碱的使用:浓酸、浓碱都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皮肤、衣物被腐蚀。(課本P147) ⑶固体药品称量:使用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0.1克。 使用步骤注意事项:①先调整零点;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④砝码用镊子夹取;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纸上称量,易潮解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里称量。) ⑷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检查灯芯的高度是否合适,检查酒精量是否为酒精灯容积的1/4——2/3;不能 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 ②加热时所用仪器:固体用试管、蒸发皿;液体用试管、烧杯、蒸发皿和烧瓶。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 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给物质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胶头滴管、水槽。 ③加热操作: a、用酒精灯的外焰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 b、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先预热试管,再把酒精灯固定在放固体物质的部位用外焰加热;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讲义及答案)

基本实验技能(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实验仪器及操作 识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并掌握基本实验操作。 2.实验误差分析 (1)托盘天平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左物右码) ①不使用游码时,若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则称量的 药品质量= ; ②使用游码时,若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则称量的 药品质量= 。 (2)量筒 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①仰视,读数比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②俯视,读数比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实验目的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 水蒸气含量的不同。 (2)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①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正放在桌面上。 另取两个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 ②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盛有 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 ③分别向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 清石灰水。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盛有 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 ④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其中一块哈气。 现象: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哈气 的玻璃片。 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

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实验目的 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烧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 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2)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并嗅其气味。 现象:色固体,质地,有气味。 ②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不溶于水的固体。 燃烧时: ③点燃蜡烛,观察燃烧时的变化及火焰。 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冒黑烟、熔化成液 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为三层,最亮, 最暗。 结论:石蜡熔点较,燃烧时形成炭黑,火焰分 为。 ④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 s 后取出。 现象:处于火焰最外层的两端先变黑,第二层次之, 最里层变黑最慢。 结论: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⑤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 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干燥烧杯内壁有产生,另一个烧杯内壁 澄清石灰水。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和。 熄灭后: ⑥熄灭蜡烛,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现象:有产生,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结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①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块状固体用镊子;少量液体用滴管;一定量液体用量筒或滴管;实验中未说明用量时,一般用最少量,液体是1~2 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②物质的加热 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灯芯剪平齐,添加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用外焰加热,内焰温度低,熄灯用等帽盖,嘴吹最最忌)。 给固体物质加热(试管固定铁架台,铁夹离口三分一,受热试管口下倾,免使回水管炸裂,固体平铺近管底,移动火焰匀受热,用毕待冷再拆卸,洗净放稳莫着急)。 给液体物质加热(盛液不过三分一,外壁试干防烧裂,木夹持管手握柄,45度倾斜来加热,液面液底匀受热,管口对空不对人)。 ③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 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 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特殊油污:附有难溶于水的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用浓盐酸洗,油污用热碱如碳酸钠清洗。 ④气体的收集 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知识巩固 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成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3.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带回家中 B.倒到指定容器中 C.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 5.某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氧化铜粉末 B.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硫酸溶液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D.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数为25.68 ℃ 6.NO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起反应生成NO2气体。现要收集一瓶NO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氧气前,先检查氯气的纯度 C.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细沙 8.下列玻璃器皿的清洗,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 B.先把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再用清水冲洗 C.附有氢氧化铜的试管,先用烧碱溶液溶解,再用清水冲洗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固体物质的烧杯,先用稀盐酸清洗,再用清水冲洗 9.下列仪器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 A.锥形瓶 B.烧杯 C.量筒 D.试管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总复习 一、药品的取用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实验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一、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使用 1.1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酒精的添加及加热固体、液体的方法。 1.2构造及装置(结合装置示意图说明): 结合上图可看出酒精灯主要由灯体,灯芯,灯芯座,灯帽,和酒精构成。 1.3操作步骤 ⑴检:检查灯芯,并修平整。 ⑵加:添加酒精,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且不少于1/3。禁止往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 酒精。 ⑶点:点燃,用火柴点燃,禁止用另一只酒精灯引燃。 ⑷灭: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1.4加热方法 加热时应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再集中加热。因为火焰的组成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焰心含有足量的酒精蒸汽,但氧气含量最少;内焰酒精蒸汽温度,但氧气含量不足,燃烧不完全;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最高,内焰低,焰心更低。 1.5注意事项 酒精灯如长期不用,必须倒出灯内酒精,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夹上小纸条,以防粘连。 1.6改进 实验室里,由于通风的原因,火焰常不稳定,请问有什么办法使火焰不再摇晃不定? 办法一:使用挡风板,但板相对较大,不利操作。 办法二:利用用易拉罐作一挡风筒。 办法三:请你自己思考一或几种: 办法:可在灯芯座上加上一圈金属网。 小结: 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你是否还有其它建议? 1、新酒精灯需要配置灯芯,将灯芯修剪到浸入酒精4~5 cm,可以调整露出陶瓷套管的灯芯长度,来控制火焰的高度,但不宜超过3mm,否则会使火焰不稳定。对于旧灯,尤其是长时间没有使用的酒精灯,应该取下灯帽并提起陶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轻轻地向灯壶内吹气,以赶走

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接着再检查灯芯,如果灯芯不整齐或者烧焦的话,应用剪刀修剪整齐。使用前还应该检查灯壶是否有破损。 2、酒精灯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酒精储量,酒精若少于容积的1/2,就应该添加酒精,但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5]添加酒精应将陶瓷套管取出,用漏斗或者玻璃棒引流添加,以免漏撒,而点燃的酒精灯应先熄灭再添加,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添加酒精后还应该擦拭桌面,保持干净干燥,以免点火时发生危险。 3、点燃酒精灯前要调整灯芯,使得灯芯浸满酒精,否则容易将灯芯烧焦。[2]点燃酒精灯必须使用火柴,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来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使酒精撒漏引起火灾。 4、使用中的酒精灯,应放置在适当的高度,使用木块垫高,不能使用书本。挡风可以使用专用挡板,也不能使用书本。使用中不可以倾斜拿取和放置,以免酒精撒出,谨防碰倒酒精灯。 5、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2] 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6、若酒精灯不慎翻倒,造成小面积着火,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火熄灭后,不可立即移开抹布,否则可能引起复燃。如果大面积着火,甚至发生火灾,应使用灭火器灭火,并且报告消防部门。灭火后还应该打开门窗通风,使酒精蒸气排散。如果发生烧伤,应该按烧伤处理方法及时处理。 7、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2] 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试管的使用 1.实验目的:熟悉试管的用途;熟练掌握试管操作 2.思考与练习: ⑴试管的用途:盛放与加热固体、液体;收集气体;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⑵试管操作训练:(结合图形写出注意事项) 试管的持拿(手持、试管夹);取用固体、液体的操作;固体、液体的加热;气体的收集; 试管的持拿: 手持:

初三化学实验下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第二学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75%左右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完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端正,上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各个班发展较为均衡。面对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实验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全部改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在实验中切身体会到过程提供了条件。演示实验有: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这些实验有助于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活动与探究有: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探究什么是饱和溶液;探究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探究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酸、碱的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用PH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测定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如何提纯粗盐;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探究有机物的组成;探究如何查看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等。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成果中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实验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并提高实验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学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验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并对实验技能提出如下要求:1、进一步熟悉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改造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6、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和动手能力。7、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8、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9、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实验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究,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3、让每一个学

实验二___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 副本

实验二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一、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使用 1.1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酒精的添加及加热固体、液体的方法。 1.2构造及装置(结合装置示意图说明): 1.3操作步骤 ⑴检:检查灯芯,并修平整,同时检查酒精的玻璃壁是否破裂,有破裂的酒精灯在燃料 不足时,易使灯体破裂,酒精留出,造成失火。 ⑵加:添加酒精灯,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且不少于1/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 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⑶点:点燃,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⑷灭:用灯帽盖灭,且需掀开再盖上两次,防止形成负压,切不可用嘴吹。 1.4加热方法 加热时应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再集中加热。因为火焰的组成为外焰、内焰、焰心三 部分。焰心含有酒精蒸气温度最低;内焰与空气接触不充分,燃烧不完全;外焰与空气充分 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最高,内焰低,焰心更低。 【补充】 ①酒精灯火焰高低定性检验方法: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到酒精灯火焰中,约1~2秒后取出, 观察火柴梗。结果处在酒精灯最外层的部位先变黑,明显碳化,第二层次之,里层变黑最慢。 ②火焰各层温度及颜色:一般认为焰心300-400℃,内焰600℃左右,外焰700-800℃, 目前没有评判的依据。不同的乙醇浓度也不同,不同资料上说法也不一致,焰心比较暗;内 焰最明亮,呈黄色;外焰颜色比内焰淡,而且常飘忽不定。 ③对温度的不同看法:部分资料指出用高温传感器定量测酒精火焰温度,测得焰心的平 均温度为432.3℃,内焰的平均温度为665.5℃,外焰的平均温度为519.9℃。分析原因, 是因为酒精是极易挥发的燃料,燃烧时在酒精灯灯芯上方形成酒精蒸气,最外层的酒精蒸气 日期 2014 年3月25日; 第5周周二,下午; 姓名陈博殷 学号20112401073 成绩 灯帽 火焰 灯芯管 灯芯 灯体 火焰的组成为外焰、内 焰、焰心三部分,外焰 温度最高,内焰低,焰 心更低。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一、使用仪器的技能 1、实验技能所包含的内容:⑴仪器识别(名称、形状和特点),⑵主要用途,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重点:五大类(按主要用途分类) 仪:内容:⑴仪器识别(名称、形状和特点),⑵主要用途,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重点:五大类(按主要用途分类) 使:常:容器和:可以直接加热:⑴试管、⑵坩埚、⑶蒸发皿 用:用:反应器:垫石棉网加热:⑷烧杯、⑸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⑹锥形瓶 技:的::不能加热:⑺集气瓶、⑻试剂瓶(细口、广口)、⑼启普发生器、⑽滴瓶(滴管) 能:20:测量器:粗量器:⑾量筒 :种::精量器:⑿容量瓶、⒀滴定管(酸式、碱式) :仪:计量器:⒁托盘平天(砝码)(粗量器:精度0.1g)、⒂温度计 :器:分离器:⒃漏斗(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加热器:⒄酒精灯 ::其它:分离器:⒅干燥管(球形、U形)、⒆洗气瓶 :::搅拌器:⒇玻离棒 二、使用药品的技能 1、使用药品的技能包括的内容: ⑴取用药品的原则(“三不”安全原则;“按规定或少量”节约原则;“防污”保纯 原则)。 ⑵取用方法及取用方法的选择依据(取用仪器和药品性质)。 2、两种状态六种方法:固体三方法和液体三方法。 三、基本操作的技能 1、试剂存放操作【1】:⑴试剂存放的原则;⑵特殊试剂的存放方法。 2、化学实验中重要基本操作【2】:⑴溶解(研磨、搅拌、加热促进溶解)、⑵试纸 使用、⑶仪器洗涤和连接组装、⑷物质加热(三方法)、⑸装置气密性检验、⑹ 安全操作常识。 3、定量实验操作【3】:⑴溶液配制、⑵中和滴定、⑶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

4、物质分离操作【4】:⑴过滤、⑵分液和萃取、⑶蒸发和结晶、⑷蒸馏和分馏、⑸ 升华、⑹渗析、⑺盐析。 5、其它基本操作【5】:⑴喷泉实验(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⑵焰色反应(烧—洗—烧,蘸—烧—蘸)。 四、装置图绘制技能:根据仪器装置的形状和比例特征,准确绘制仪器图形和实验 装置图(①观察仪器装置形状比例。②整体布局规划,确定 先后顺序来绘制图形)。 五、实验记录和实验总结的技能 ⑴实验记录:①现象记录(a新现象法:如溶液变红;变浑浊;b新旧现象对比法: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②有效数据记录:有关计量数据与计量仪器的精度有关,按精度 记录有效数据(a天平:记为“0.0g”、b量筒:记为:“0.0mml”、 c滴定管:记为“0.00ml”)。 :③其它:意外情况等的记录。 :⑵实验总结:①分析现象本质,揭示规律。 :②对比现象和本质,归纳规律或得出公式或绘制图形等。 :③科学地解释异常现象。 1、 ⑴现象记录(①新现象法:如溶液变红;变浑浊;②新旧现象对比法: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⑵有效数据记录:有关计量数据与计量仪器的精度有关,按精度记录有效数据 (①天平:记为“0.0g”、②量筒:记为:“0.0mml”、③滴定管:记为“0.00ml”)。 ⑶其它:意外情况等的记录。 2、⑵实验总结: ⑴分析现象本质,揭示规律。 ⑵对比现象和本质,归纳规律或得出公式或绘制图形等。 ⑶科学地解释异常现象。 六、实验设计的技能 ⑴明确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现象明显,操作方便,程序合理。 ⑵正确列出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装置图、注意事项等。 ⑶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实验方案。根据同类型实验在反应原理,装置构造原理以 及对试剂、仪器、基本操作的要求具有相似性,通过对照课本上类似的代表性实 验和设计原则来决择最佳实验方案。 4、实验方案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2014-2015年九年级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复习专题

《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 1.能够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能熟练进行加热、过滤、蒸发、溶液配制等基本实验操作。2.根据实验目的能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 3.能对基本实验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有一定了解和熟悉。 4.能完成初中阶段基础实验解读和分析,以及进行简单实验的评价和设计。 【应用示例】 例1.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A.加入氧化铜B.倾倒稀硫酸C.加热反应物D.洗涤试管 【解析】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 部,再使试管直立;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 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防止 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在洗涤试管时轻轻地刷,不能太用力,防止捣碎试管。 例2.(陕西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时,要溶解已称好的NaCl固体,就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 (2)进行过滤操作时,除选用上述有关仪器外,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仪器⑤所起的作用是。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能直接用过滤的方法完成的是(填序号)。 A.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出酒精B.从浑浊的河水中分离出泥沙C.从海水中分离出氯化镁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实验仪器是(填序号)。 【解析】:实验仪器的选择是难点,但同学们只要透彻理解课本中提到的实验原理就可以顺利作答此类题目。 (1)根据溶解固体溶质所需要用到的仪器分析即可,溶解固体溶质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 (2)根据过滤操作所需要用到的仪器及实验用品分析即可,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及实验用品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滤纸,过滤操作是用来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的。 (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三种方法,即氯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前两种 属于固体加热制氧气,最后一种属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氧气.观察上图中所给的仪器,可知此题让我们选择加热固体 制取氧气。 例3.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选择第③药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于是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选择及验满、检验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难度中等。块状石灰石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所以可以选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发生装 置选择的依据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CO2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由 于其他气体(如HCl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也可以使溶液变红,因此无法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备考精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宜宾)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 .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D.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2.(2013 ·烟台)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过滤 C.测定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3.(2013·陕西)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蜡烛逐渐熄灭C.铝片上有划痕D.冷却后粗铜丝b端略上升 4.有下列仪器,在实验中使用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取红热的木炭时用c B.粗盐提纯时,过滤食盐要用到的仪器是a、b和e C.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要用到的仪器是a、c、d和f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时,溶解氯化钠要用b和c 5.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6.利用下列仪器制取相关气体,不能实现的是() A.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B.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4

年级 学科 初三化学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四)备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的学习,为做好化学实验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中注意安全保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重难点重点: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难点: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 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 一、连接仪器装置: 右图是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何将图中的装置装配起来? 1.连接方法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 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 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 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损坏容器。 2. 多组仪器装配顺序: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操作方法:先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再用双手 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口产生气泡且松开手后导管 内倒吸一段水柱。 2. 如果装置漏气,须检查漏气原因,进行调整、修 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三、仪器的洗涤: 1.洗涤方法(以试管为例): 注入半试管水(如果试管内还有废液,应先倒净废液,再洗涤),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2.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3.洗净后的放置:每次实验完毕,都应该立即把用过的仪器刷洗干净,试管倒扣在试管架上,其他仪器放在指定的地方。 四、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在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沙 子扑盖或撒沙土扑灭。 2.给物质加热: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內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温度最高。 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在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①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擦干 ②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防止仪器炸裂),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练习题

验证拓展提升卷 实验基本技能 一、选择题: 1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用B.将NaCl倒入量C.研磨闻气味鉴D.分离溶液中析湿抹布扑盖筒中配制溶液别铵态氮肥出的KNO3晶体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时,试管应该先预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镊子夹取砝码,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D、用酒精灯直接对烧杯进行加热 3、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4、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 ②④⑥⑦ 5、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6、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7、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8、实验室用试管盛放固体物质并加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应该() A.试管竖直放置B.试管水平放置C.试管口稍向下倾斜D.试管口稍向上倾斜 9.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0(5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以下操作,应该如何处理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2)、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是。 (3)、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11(6分)请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实验操作图,你能发现它有什么问题吗?请一一在右边横线处列举出来。 ①液体的倾倒(至少发现三处错误) ②液体的加热(至少发现三处错误)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验证拓展提升卷 实验基本技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专题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一、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 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 到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准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容器内。 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粉末使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药品使用镊子。取用时,先将试管平放, 药品的药匙或夹持固体的镊子伸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至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的取用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手心对着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 二、物质的加热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有试管,须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和锥形瓶等。 (一)酒精灯的使用 1.取下灯帽,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2.用温度较高的外焰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时,如果外壁有水,应先擦干,以免加热时玻璃仪器炸裂。 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去吹;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二)液体的加热 1.试管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将试管夹夹持在离试管口约1/3处,使试管倾斜。

2.加热时,先将试管预热,加热过程中要不断上下稍稍移动试管。 3.加热时,不要手持试管加热,不要触碰刚加热的试管,以免被烫伤。 4.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三)固体的加热 1.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加热时,先将试管预热。 三、物质的称量 (一)托盘天平 1.精确度为0.1g。 2.称量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称量纸上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如NaOH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3. 1.20 2. 数<真实值。 1. 2. 1. 2.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发生意外,不要惊慌,要立刻向老师报告,并采取恰当的处置方法。 (1)烫伤:立即用清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烫伤膏。 (2)酸碱灼伤:应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灼伤处。若试剂溅入眼睛,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 (3)实验台起火:移开可燃物,用沙子或湿抹布覆盖,或使用灭火器。 3.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措施 (1)防爆炸:①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②在用试管对固体进行加热时首先应进行预热,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水蒸气冷凝后倒流至试管,发生爆炸。③在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酒精灯,后停止通气。 (2)防暴沸: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②在对液—液进行加热时,应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③在加热蒸发的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暴沸。 (3)防中毒:①制取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进行,并且在实验时应设计尾气处理装置。②不可

实验1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一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直流电源及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2. 测定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 3. 加深对电位及电位差概念的理解。 4.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二、原理说明 1.实际电压源的伏安特性(外特性) 直流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是个常数,与流过电源的电流大小没有关系,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中曲线a 所示。但是理想电压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实际中的电压源总是具有一定的内阻,它可以一个理想电压源 Us 和电阻Rs 串联的电路模型来表示,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中曲线b 所示。 伏安特性曲线是指某一元件端口的电压、电流间的变化规律曲线。通过对该曲线的分析计算,可以掌握端口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在测量某一端口元件的伏安特性时,通常采用调节外接可调电阻的方法以得到不同的电压、电流值,在坐标平面上加以描述,最终得到该端口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伏安测量法和示波测量法。伏安测量法即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端口伏安特性的测量方法。 2.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ΣI =0,即任意时刻流进和流出节点的电流之代数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ΣU =0,即任意时刻沿闭合回路的电压降之代数和等于零。 3.电位与电压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改变。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I 1Rs (图1--1)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2010年锦州市中考化学模拟题(二)第7题) 1、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2010安徽省中考化学例证试题第4题)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 制取氢气 B. 称量一定量氢氧化钠 C.二氧化碳验满 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宜宾市翠屏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第2题)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D 。 (平顶山市2010年九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第2题) 4、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若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答案:A 。 (平顶山市2010年九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第9题) 5、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 A .氯化钠晶体不纯 B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C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答案:D 。 (黄冈市2010年九年级调研考试第2题) 6、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或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 (黄冈市2010年九年级调研考试第17题) 7、如图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有(填序号) 。 D . B . A . C .

(2)装置①可以进行多个化学实验,请写出一个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的名称: 。 答案:(1)催化 2KClO 3 2 MnO 2KCl+3O 2↑ ②③⑤(少选、错选不得分) (2)实验室制取氢气(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海桂学校第二次大测第1题) 8、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 (2010年安庆市初中毕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第4题) 9、下图所表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加热液体 固体药品的取用 A . B . C . D . 答案:A 。 (2010年北京市大兴区第一次模拟考试第12题) 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实验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一、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使用 1.1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酒精的添加及加热固体、 液体的方法。 1.2构造及装置(结合装置示意图说明): 结合上图可看出酒精灯主要由灯体,灯芯,灯 芯座,灯帽,和酒精构成。 1.3操作步骤 ⑴检:检查灯芯,并修平整。 ⑵加:添加酒精,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且不少于1/3。禁止往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 精。 ⑶点:点燃,用火柴点燃,禁止用另一只酒精灯 引燃。 ⑷灭: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1.4加热方法 加热时应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再集中加 日期 2015 年 3 月 26 日;第四周周四,下午;姓名乔文婷学号20122401193 成绩

热。因为火焰的组成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焰心含有足量的酒精蒸汽,但氧气含量最少;内焰酒精蒸汽温度,但氧气含量不足,燃烧不完全;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最高,内焰低,焰心更低。 1.5注意事项 酒精灯如长期不用,必须倒出灯内酒精,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夹上小纸条,以防粘连。 1.6改进 实验室里,由于通风的原因,火焰常不稳定,请问有什么办法使火焰不再摇晃不定? 办法一:使用挡风板,但板相对较大,不利操作。 办法二:利用用易拉罐作一挡风筒。 办法三:请你自己思考一或几种: 办法:可在灯芯座上加上一圈金属网。 小结: 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你是否还有其它建议?1、新酒精灯需要配置灯芯,将灯芯修剪到浸入酒精4~5 cm,可以调整露出陶瓷套管的灯芯长度,来控制火焰的高度,但不宜超过3mm,否则会使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1 验证拓展提升卷 实验基本技能 一、选择题: 1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失火用 B .将NaCl 倒入量 C .研磨闻气味鉴 D .分离溶液中析湿抹布扑盖 筒中配制溶液 别铵态氮肥 出的KNO 3晶体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时,试管应该先预热 B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 、用镊子夹取砝码,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D 、用酒精灯直接对烧杯进行加热 3、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 、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 、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4、给3mL 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 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A 、①③④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④⑥⑦ 5、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 A B C D 6、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 7、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

2 明该气体是( )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8、实验室用试管盛放固体物质并加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应该( ) A .试管竖直放置 B .试管水平放置 C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 .试管口稍向上倾斜 9.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0(5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以下操作,应该如何处理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 ,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 ,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 (2)、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是 。 (3)、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 11(6分)请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实验操作图,你能发现它有什么问题吗?请一一在右边横线处列举出来。 ①液体的倾倒(至少发现三处错误) ②液体的加热(至少发现三处错误)

实验一 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一、实验动物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技术基础 1.实验动物的标记 大、小鼠和白色家兔的标记常用3~5%黄色苦味酸溶液涂于皮毛上标号。常用的方法:1号 ---左前腿 2号 ---左腰部 3号 ---左后腿 4号 ---头部 5号 ---正中 6号 ---尾根部 7号 ---右前腿 8号 ---右腰部 9号 ---右后腿 10号 ---不标记 2.实验动物的捉持(大、小鼠) (1)小鼠的捉持用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盖)上面,向后轻拉鼠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两耳颈背部皮肤,将小鼠固定在掌中,使其腹部朝上,然后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 (2)大鼠的捉持捉持和固定方法基本同小鼠,无经验者可戴上防护手套,并应动作轻柔。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鼠笼盖上,向后轻拉鼠尾;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背皮肤即可。 图 1 小白鼠捉持法 3、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大、小鼠) (1)小鼠的给药方法 灌胃(ig):将小鼠固定后,使颈部拉直,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沿上腭壁向鼠口腔的后下方轻轻插入食道。如遇阻力,可将针头抽出再插,以免刺破食管或误入气管。一般给药量为0.1~0.3ml/10g(体重)。

图 2 小白鼠灌胃法实验图 3 小白鼠腹腔注射法 皮下注射(H或sc):常在背部皮下。轻轻捏起背部皮肤,将注射针头刺入皮下,稍稍摆动针头,若容易摆动则表明针尖位于皮下。然后注入药液。一般给药量为0.1~0.20ml/10g (体重)。 图 4 小白鼠皮下注射法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一般给药量为0.1~0.3ml/10g(体重)。 肌内注射(im):多注射于后肢股部肌肉,一般每侧不超过0.1ml。 尾静脉注射(iv):将小鼠置于固定筒内,使尾部露在外面,用70%~75%的乙醇棉球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45~59oC温水中,待尾部左右侧静脉扩张后,左手拉尾,右手进针。一般给药量为0.1~0.2ml/10g (2)大鼠的给药方法 均同小鼠。一般情况下,灌胃剂量为1~2ml/100g,皮下注射、尾静脉注射<1ml /只,腹腔注射为1.5ml /只,肌内注射为0.1~0.2ml/只。此外大鼠尚有舌下静脉给药的方法。 图 5 家兔耳部血管分布图 6 家兔耳静脉注射法 4、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