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现象与分析

网络语言的现象与分析
网络语言的现象与分析

网络语言的现象与分析

网络语言不能简单地定义为网络上使用的语言。网络本身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承载、传递各式各样的信息是它的基本功能,这一点它与传统的传媒,如报刊、电视等,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作为大众传媒,网络所面对的是社会大众,它在承载和传递信息时必须使用社会上通告的语言形式。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网络上使用的语言。既然如此,那么网络语言的内涵指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应该同科学语言、职业语言一样,指的是某一特殊社会文化群体内部所使用的不同于社会通用语言形式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他们常常花很长的时间逗留在网络上与别人交流,自称为“网虫”。因此,网络语言的内涵是指“网虫”之间在网络上的交际用语。网络语言本质上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社会文化变动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结果,即伴随“网虫”这一社会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

“网虫们”在网络上交际的主要方式有BBS(Buiietin Broad System)、聊

天室和各种聊天工具,他们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的交流。网络交际的参与者们互不相见,通过打在屏幕上的文字符号进行交流。这种网上的交流方式是建立在匿名基础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以自己在网上的绰号而存在并与别人交流,真实的身份在这里被隐去了。因此,符号性和匿名性是网络语境的两个基本特征。

这种网络交流方式使得网络语境具备了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平等性。每一个进入网络世界的交流者除了自己的绰号以外一无所有,他原先在真实世界中拥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用处,因而每一个网络交流者都是平等的。其次是行为与责任相分离。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是行为的主体,也是责任的主体,个人必须承担由自己行为所引发的责任。但在网络世界里,情况却发生了变化,行为的主体依然是个人,但责任却被转嫁到个人在网络上的代号上去了。行为者是真实的人,而被惩戒的对象却是那个人所使用的用户名。也就是说,行为与责任在这里发生了分离。网络语境还有一个特点是角色扮演的随意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由社会决定的。而在网上,由于交际是以匿名方式进行的,人们摆脱了社会对自己的约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从实际观察中我们发现,“网络语言”具备以下这样几个显著的特征。

(1)特殊词汇的使用网络语言最鲜明的特征是其特殊词汇的使用。

对于一个刚刚步入网络世界的人来说,最让他们感到迷惑和好奇的首先是那些稀奇古怪的词汇。现举几例,并略作解释如下:

“网虫”:人们把那些沉迷于网络的人称为“网虫”。把长时间在网上漫游的人称为虫子在电脑上爬,不含贬义,充满善意的调侃。“伊妹儿”:电子邮件,英文E—MAIL 的音译。因为电子邮件非常方便快捷,网友就给它起了这么一个昵称。“泥巴”:一种网络游戏,英文叫做MUD,是Muitipie User Du ngeon 的缩写,按照其英文缩写的意义翻译为“泥巴”。这种游戏一旦参加,越玩越想玩,不能自拔,有陷入泥潭之感,故称“泥巴”十分贴切。“猫”:即调制解调器(MODEM),是上网必不可少的硬件,犹如“网虫”们的宠物,故称为“猫”。“斑竹”:即“版主”,是对网站版面主持人的昵称。“TMD”:“他妈的”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的组合。“MM”:“妹妹”的拼音缩写。网络上用来

泛指女性,又作“美眉”。“东东”:较早的网络词汇,即“东西”。“恐龙”、“青蛙”:相貌丑陋的女子、男子。“CUL”:See you late。“BTW”:By the w ay。“e 文”:即英文。

(2)口语化。口语化是网络语言又一个特征。所谓网络语言的口语化是指尽管网际交流是通过书面文字符号实现的,但口语依然是交流双方所主要采用的语言形式。人们在BBS和聊天室中的交流是实时的,不能像写信那样,先理清思路,再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而必须像平时聊天那样脱口即出。网络语言中的口语凸现了现实生活中口语的许多特点,如“有够坏”、“我走先”等等港台化的语言在“网虫”的交谈中常常出现。

总之,无论是特殊词汇、符号的作用,还是口语化,都在表明,人们之所以到网络上来寻求交流不是因为网络提供了一种新的交际手段,而是因为这种交际手段能够让人们在没有外来社会压力的情形下充分暴露自己的思想,宣泄的情感。真实的身份在这里被隐去,人们获得了少有的摆脱社会负担的机会,于是他们开始以游戏的态度对待别人和自己。网络语言表现出的这种鲜明的游戏性的特点,也正是网络文化作为后塑文化的体现。

网络语言远不是一个发展成熟了的社会语言现象,相反只是刚刚开始产生,并将继续发展下去,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的探讨。总之,对于发展中的网络语言研究应该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语言社会变异的典型范例,同时又可以通过与其它的语言社会变异现象比较,发现一些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殷晟. 网络语言现象的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4(1):82-84.

[2]陈勇力. 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D].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3]于丹丹. 网络语言现象分析[J]. 黑龙江史志, 2009(4):106-107.

[4]毛芳瑶. 网络直播时代新网络语言现象分析[J]. 青年记者, 2018(14).

[5]杨冬梅. 网络语言现象分析[J]. 北方文学, 2018(2):236-236.

[6]程雪娟. 网络语言变异现象分析一以2016年网络流行语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7(2):101-102.

最全经典网络流行语

1:工资就像大姨妈,一个月一次,一周左右就没了 2:.我平胸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布料。 3: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4:长寿秘诀——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5:因为以前太掏心掏肺了,所以搞的现在没心没肺。 6:晚上不要讲鬼故事,因为人爱听,鬼也爱听。 7:.亲爱的,你可得一定要相信我啊,我连坐船都头晕,更何况是脚踏两只船呢? 8:距离产生旳不是美、而是第三者。 9:.代沟就是,你问老爸:你觉得《菊花台》怎么样?老爸想想说:没喝过~~~~ 10:请不要叫我宅男,请叫我闭家锁;请不要叫我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 11:.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12:我喝水只喝纯净水,牛奶只喝纯牛奶,所以我很单纯...... 13:男人的双手不是用来洗衣服的,而是用来拥抱女人的。 14:人人都说我很听话,其实我只听自己的话… 15:人和猪的区别就是:猪一直是猪,而人有时却不是人! 16:爷爷说:周杰伦出家一定是个好和尚,因为他念的经实在太好听了…… 17:五毛和五毛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凑成了一块 18:或许有一天,当你披上婚纱的时候,我已披上了袈裟。 19:刷牙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因为一手拿着杯具,一手拿着洗具。 20:.走自己的路、让猫和狗说去吧 21:.那天,你说你讨厌我,我笑了,笑的撕心裂肺。 22:原来,爱情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我记得,你忘了。 23:所谓情话,就是说了一些连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却希望对方相信 1.别和我谈恋爱,虚伪。有本事咱俩结婚。 2.你情敌和曾经背叛你的人同时掉入河中,并且他们不会游泳,你是选择蹦迪还是去KTV? 3.love your mother who who…... 4.别做点错事就把什么脏水都往自己身上泼,姐还要留着冲厕所呢。 5.新闻联播的牛X之处在于就算你一直在换台,也能完整的看完一条新闻。 6.你跟谁俩整那表情呢。。我欠你贷款要到期了还是怎么的。 7.爷不是你的小浣熊,玩不出你的其乐无穷。 8.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9.不是所有看上去风骚的美女都是婊子,还有可能是推销员。 10.我不整理房间,我是乱室佳人。 11.法律规定:男人23岁才能结婚,可是18岁就能当兵。这说明了3个问题:一是杀人比做丈夫容易;二是过日子比打仗难;三是女人比敌人更难对付。 12.姐不是客服人员,你没权要求姐答这答那。 13.别人的钱财乃我的身外之物。

关于当前网红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当前网红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兴起了网络红人的说法,甚至演变成了一种职业或商业营销方式。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如“凤组”、“papi酱”、“刘梓晨”等大家耳熟能详,人们对网络红人的追捧令人咋舌。而我们又是否了解网络红人?如何了解?我们对网红有什么看法?为了了解大众对网络红人的态度和看法,从人们的思想上端正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我们拟定了关于当前网红现象的调查方案,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内容摘要 此次调查采取网上问卷调查方式,将问卷分享到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总共回收有效问卷38份。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看到了大家对网络红人的各种态度和不同看法,了解到大家追捧网红的原因。我们认为,人们如此追捧网络红人是因为他们会通过各方面表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比如美貌、才艺、性格等,但很多人也保持着理性的态度看待网红。 三、基本信息 (一)、调查时间 2016年11月9日至2016年11月19日 (二)、调查目的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大家对网红的看法从而推断网络红人对社会的影响力,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网络红人这种社会现象,了解大众的审美和价值观。 (三)、调查内容 1、人们对网络红人的了解度和关注度。 2、人们对网络红人的了解途径。 3、人们对网络红人的看法。 4、人们是否想成为网络红人。 5、人们对网络红人发展趋势的看法。 (四)、调查对象 社会各层普通群众。 四、调查内容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共设有八小题,共回收有效问卷38份,其中女生占76.3%,男生占23.7%,已经参与工作的人占28.9%还是在校学生的人占71.1%。 (一)、对网红的了解程度 通过此次调查,大部分人对网络红人不了解,占总比例的60.5%,其次是比较了解,占34.2%,而只有一小部分对网络红人是非常了解的,只占5.3%。总的来说,大多数人对网络红人都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如下图所示: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构成及形成原因态度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而正是由于网络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许多人第一次进聊天室时,对网上流行的一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楚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都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看似

乎与“物竞天择”相对应,网络语言也有“语竞网择,适者生存”之道,存在便是合理。“网络语言”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它的构成方式更是多样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现在流行的“网语”(Net-Speak)广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基准网民、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早年的如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瘟都死等,近年的如:潜水、踩地盘、躲猫猫、打酱油、叉腰肌、雷、人肉搜索、FB、HC、GJM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这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其中有的是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由英文字母组成,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gsee);IDK(我不知道。全文是I?don’t?know.);TKS(谢谢。Thanks),再例如BT意“变态”、GG意“哥哥”、KL意“恐龙”、NB意“牛逼”即奉承你在网上很酷、RMB意“人民币”、PFPF意“佩服佩服”、PMP意“拍马屁”、诸如GG/MM/DD/JJ这样利用汉语拼音头字母的简写来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这些亲昵的称谓;有的是谐音词语,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改变而已;有的是数字的组合,例如:886是拜拜了、7456是气死我了、9494即就是就是、246是饿死了、520是我爱你等;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而“猫”又是英文Modem 的音译。简约、随意、现代,缩略的语言,这也是网络的“专利”;还有的是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所形成的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

网络用语文化现象分析

网络用语的文化现象分析 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及时的反映了当今社会群体的文化特点。那么它表现出了我们当今社会什么样的文化心理或是社会心理。这种表现是否与我们当代的生力军———青年一代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和伯明翰受众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的文化进行剖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现象大众文化 一、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一)语言与社会。德国的洪堡特认为,实际上,语言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房德里耶斯在《语言———历史的语言学引论》中明确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结合社会的最强有力的纽带,它的发展依赖于社会集团的存在。”拉法各耶曾经指出:“一种语言不能跟他的社会环境隔离,正如一种植物不能离开它的气象环境。”而网络语言也是在社会的环境中生存的。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网络语言是以因特网为媒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的变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网络语言中,它不仅将口语和书面语融合,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融合,而且还将各种无法以汉字表示的情态,以一定的形式在电脑屏幕上表达出来,形成了网络语言特有的形式和风格,这些都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与传统的语言形式都有较大差异。从根源来说,文化坐落于社会大系统中,无时无刻不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从社会系统的环境因素看,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具有情境化特征,它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印证了网络用语文化现象并非无风起浪,而是产生在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之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如果说社会实践是文化研究的活水源头,而社会实践又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那么文化研究就应该随着社会实践而不断更新,用贴近于生活和民众的文化理念正视并解答新的社会问题。 网络中词义的变化与网络自身的特点及当代生活息息相关。 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集散地,全世界的信息都以极快的速度在网上传播,新信息、新资讯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因而网络用语也以日新月异之貌,呈现于大众的面前,不仅如此,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冲击的环境下,网络语言无疑也受到了影响,就那其语言本身来说就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中外融合性。尤其是英语和日语对中国网络语言的影响更大一些。比如:“……ing”这个词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这是表示“正在进行”的时态,因此网民就将其运用于网络语言中,例如:吃饭ing、睡觉ing……这都说明一个问题,在刚开始只是文化接触的基础上,各国语言相互之间也将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早表现在外来词的使用中,还没有涉及到语法和语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语音和语法之间会不会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在网络中它已初步表现出了一定的融合性———尽管它还并不规范。按照帕森斯的社会结构理论,自然、文化、政治、经济在社会大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处于不变变动的过程,结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从社会系统的结构看,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也是开放性的文化,表现在呈现方式上以学科交叉为其特征,发展趋势上以文化变迁为其特征。 二、网络语言是当代潮流文化的镜象折射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摘要 当前,网络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的剧增,网络语言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发展和传播。本文探讨了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汉语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并提出了对网络语言应持的辩证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代汉语发展影响 Abstract:Nowadays,the nets are very popular in use and unavoidable。This leads to the arouse of net-languages and their development。We studied the appear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m,and the shocks they have brought to the modern Chinese,to which we ought to pay much attention reasonably Keywords:net-languages; modern Chinese;development; influence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种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明集结和全然不同于任何方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正悄然改变着人类信息交流和生活方式。伴随网络出现而产生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迅速广泛传播于社会。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传统语言与现代高科技产品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语言体系,是由于计算机输入方式的特殊性,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一种深受社会的影响的社会方言。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伴随着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其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表达方式新颖、简约、形象、幽默 网络语言中所使用的各类词汇大多借助于汉字、数字、字母和键盘符号的缩

关于网络红人一夜成名现象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及分析

关于网络红人一夜成名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背景 2004年,随着芙蓉姐姐在水木清华BBS发表大量照片一炮走红后,名人效应迅速被网络扩散放大,平面媒体的争相报道更是让网络红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凤姐、马诺、烧饼帅哥、奶茶西施、闫凤娇、犀利哥、妖艳哥、水仙妹妹、妖妃娘娘等。他们有的是通过在网上发布照片而成名;有的是经过炒作公司,包装雷人语言或造型,在网络走红。无论哪一个,都是在网络上,一夜之间成为各个论坛点击排行榜首。而造成他们比明星演员更加出名的原因,就是他们通过网络,把自己塑造成异类,将自己易于常人的行为无限地放大。在现在,传统的娱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于是他们开始关注这些网络红人的夸张形象、个性语言,甚至将这些语言或行为融入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是这些网络受众的一部分,同时,他们也是即将构建社会的主力,对网络红人一夜成名现象,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判断?网络红人一夜成名的方式,是否会对即将步入社会的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他们是否也期待自己成为那些网络红人之一呢?对此,我们将展开调查研究,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本问卷一共14道问题,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根据大学生上网的频率、了解网络红人的途径、对网络红人的看法以及网络红人成名行为的影响来进行研究。大学生只包括在校本科生,不含在校研究生。 问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年级、性别、专业;二是大学生对网络红人认知度、了解度,包括计算机使用频率、认识网络红人数量、了解网络红人的途径;三是大学生对网络红人成名现象的相关认识与评价,包括网络红人身价倍增、一夜成名泛滥、成名方式的看法;四是网络红人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方面的认知,包括大学生对网络红人成名方式的赞成度、是否有和网络红人一样的成名想法、网络红人成名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等。调查于2011年4月12日在网络发布调查问卷,对各地大学生进行电子问卷的调查,一共完成103份问卷。调查对象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在性别上,男生占63.11%,女生占36.89%。学科和专业涵盖文史类和理工类。此项调查,是针对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不受男女比例数据、文理科数据的影响,不对此进行分析。 三、资料分析与解释

网络故障分析报告

网络故障分析报告 网络故障分析报告 网络故障分析报告 一、1XXXX转5故障现象描述 该网络有9台计算机,采用一台S3XXX通过迎宾苑S8XXX接入DCN网络,在今天出现个别机器断网的现象,具体现象为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台或几台机器DCN网络中断,重启或者拔掉网线再接上恢复正常。 二、网络故障分析及定位 从上面描述的故障现象来看,问题似乎与S3XXX下9台计算机有关(在此前联系马晓伟从高科技机房测试无丢包、断线等现象,网络正常)。 为了首先恢复业务的正常使用,对S3XXX做了如下操作。 1、因为昨天刚从此S3XXX上21口开LAN业务供9XXXX做互联星空测试使用,所以怀疑是否21口上网有病毒感染到局域网。首先对S3XXX各个端口做了端口隔离,做完之后故障现象依旧。 2、由于做端口隔离故障依旧,而计算机都是上一会就断,重启后又可以上网,和马晓伟联系后怀疑为ARP地址欺骗攻击,建议做端口绑定操作。随后对4号机1号机做端口绑定(做完这两个笔记本没电了,在给笔记本充电过程中对网络进行观察)。

3、从19:00-20:00计算机网络使用正常没有发生过断线情况,同时对4号机进行病毒查杀,通过卡巴斯基查到两个病毒,一个是木马程序Trojan_Downloader.JSIstBar.aj,另一个是蠕虫病毒。 三、对故障现象的解释 S3XXX下计算机刚开机上网正常,一段时间后发生断线情况,重启或重新拔插网线后正常。 现象解释:“ARP欺骗”类病毒在局域网中屡有发现,具体表现为,当局域网中一台计算机感染了这类ARP病毒或木马后,会不定期的发送伪造的ARP响应数据报文和广播报文。受感染的电脑发出的'这种报文会欺骗所在网段的其他电脑,对其他电脑宣称自己的mac就是网关的mac,对实际的网关说其他电脑ip的mac 就是自己的mac,这样网关(交换机或路由器)无法学习到上网主机的mac,更新不了网关arp表,就无法转发数据帧。电脑中毒后会向同网段内所有计算机发送ARP欺骗包,导致网络内其他电脑因网关物理地址被更改而无法上网,被欺骗电脑的典型症状就是刚开机能上网,几分钟后断网,过一会又能上,或者重启一遍电脑就可以上网,一会又不好了,如此重复不断,影响正常使用。

网络新闻侵权现象及案例分析

网络新闻侵权现象及案例分析所谓网络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或者他人造成的不法侵害行为。可以说,网络新闻侵权,是新闻侵权在网络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形态。为了开拓业务市场,传统媒体纷纷上网,加入网络新闻的竞争之中。这就加剧了网络新闻的竞争,使得网络新闻侵权现象不断发生。如今,这一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网络是一个分散的、宽泛的信息传播渠道。因此,网络新闻侵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网上侵害他人名誉、侵害他人隐私、侵害他人肖像,以及侵害他人著作权等几个方面。 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的其他三大媒体相比,具有传播主体交互性和分散化的特点,其传播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知名的新闻网站;二是其他的新闻公示区,如BBS公告板、一般网站的新闻板块等。作为新闻侵权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网络新闻侵权除具备一般新闻侵权的相关特征之外,还有其独有的一些特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侵权主体的多元化 网络站点的分散性和现行的网络传播自由规则决定了网络媒体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传播的主体既可以是传统的新闻媒体,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正是的新闻媒体有时也会成为非媒体主体的受众。这是新闻媒体面临着更多的去核实有关新闻信息的任务,也增加了认证新闻侵权主体的工作量和难度。目前,一般消息和正规

新闻的权威性主要还集中在人们对传统的、有影响的媒体的信任方面。在这方面其他组织或个人还不具备竞争力,这相应地减少了社会其他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络新闻媒体侵害社会公众的机会和可能。 (二)侵权主体的虚拟化 网络为人们的交流创造了一个比较虚拟的环境,这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所不同的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媒体信息传输格式和文字表示的一致性,给网络新闻侵权主体的确认带来了困难,这也是虚拟环境下对新闻法制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呈现的这种游离、分散状态,使我们对网络新闻侵权主体的确认变得十分困难,成为困扰各国新闻司法的一个难题。 相关案例分析: 腾讯网”不实新闻侵权赔偿20万-法制案例分析 近日,记者从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本是合格产品的沈阳宏象牌地板被深圳腾讯网站说成是不合格产品,严重损害了企业声誉,最终企业通过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固定侵权证据,打赢了官司,获得了20万元的名誉侵权赔偿。法院经审理查明,2009年8月4日,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的腾讯网刊登出一则标题为《沈阳销售地板15种不合格工商局记入黑名单》的新闻,其主要内容为:2009年8月3日,沈阳市工商局公布了近期经市场监督抽查质量不合格地板的产品及经销企业、生产企业名单。其中,王红生产的沈阳宏象牌地板赫然在列。此则新闻与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链接。由于互联网传播迅速,再加上腾讯公司经营的腾讯网在全国具有相当

对于网红现象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对于网红现象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网红(即“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 一、内容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网红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当网红,受众人追捧。谈及“网红”,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靠颜值、靠身材、靠金钱的年轻女性,她们晒美食、晒旅行、晒生活,甚至一张自拍在网络上都有重磅炸弹的威力。然而,在这些简简单单的信息发布过程中,暗含了聚合受众的共鸣链接。互联网的交流不是面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空间上被拉大,要想与受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就必须打通情感上的共鸣。 二、基本信息 (一)调查时间 2016年11月24日-2016年12月5日 (二)调查目的和内容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网红的看法以及对生活的影响。及他们当中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或是我们应坚决抵制的呢? 从大学生是否了解网红、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到的、网红的分类、网红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网红未来的发展情况,最后统计是否愿意成为网红来进行调查。 (三)调查对象 各个年龄段的社会人员,主要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方法 通过在腾讯问卷(https://www.360docs.net/doc/395494070.html,)上编写调查问卷,并将问卷分享至QQ群、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由个人随机调查。 三、正文内容 (一)问卷题目设计思路 首先,询问被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其次,通过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及问卷,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再进一步补充并完善问题,最后将完善后的题目填写进去,并将问卷分享至QQ群、朋友圈和微博同时点击开始回收。 问卷题目内容:在线调查问卷——对于当前网红现象的调查分析https://www.360docs.net/doc/395494070.html, /art/532246.html (二)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分析 对于问卷的发放,其中问卷的浏览量是85,问卷回收量是62份,回收率为72%,平均完成时间为45秒。 回收来源中,43.5%来自于微信,41.9%来自于手机QQ,14.5%来自于网址链接。地域分布大部分集聚于陕西省,还有小部分在江西省等地区。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为了调查大学生对网红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我做此次调查问卷,经过回收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参加此次调查的共有62人,其中男生占37.1%,女生占62.9%,所调查的对象多为在校大学生,年龄处于的18-30岁之间占80.6%,通过对网红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有41. 9%的人不了解网红,48.4%的人了解网红,9.7%的人非常了解网红,可见网红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还是相对较大。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红越来越多多,随着网红种类的增多,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关注不同类型的网红。大学生的兴趣,也影响着网红所涉及的领域分布。其中

典型的网络故障分析、检测与排除

典型的网络故障分析、检测与排除 摘要: 网络故障极为普遍,故障种类也十分繁杂。如果把网络故障的常见故障进行归类查找,那么无疑能够迅速而准确的查找故障根源,解决网络故障。文章主要就网络常见故障的分类诊断及排除进行了阐述。根据网络故障的性质把网络故障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其物理故障也就是网络设备的故障。其逻辑故障是网络中配置管理的错误。也可根据网络故障的对象把网络故障分为线路故障、路由故障和主机故障。本文主要介绍路由器故障、配置故障、及连接故障的诊断与排除。通过运用工具和方法分析出导致网络故障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故障,分析诊断,物理类故障,逻辑类故障 引言 计算机网络故障是与网络畅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计算机网络故障主要是指计算机无法实现联网或者无法实现全部联网。引起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或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采取有效的故障防预措施网络故障目前已经成为影响计算机网络使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分析和网络维护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经常性的工作之一。及时进行网络故障分析和网络维护也已经成为保障网络稳定性的重要方式方法。本文从实际出发,即工作中遇到的网络故障,描述了通过运用网络知识进行故障排除。按照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故障解决的研究路线阐述了如何在实际中排除网络故障,及其在网络安全的应用中的重要性。 本文着重讲解了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通过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排除故障的思路在故障现场很快的检测出是属于哪种故障然后再基于故障提出方案给予解决。 正文: 一、网络故障 (一)物理类故障 物理故障,是指设备或线路损坏、插头松动、线路受到严重电磁干扰等情况。比如说,网络中某条线路突然中断,这时网络管理人员从监控界面上发现

关于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分析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语法特征合理性实用性论文摘要:本文从语法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各层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承认其合理性和实用性。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它几乎渗透到世界各地和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生活,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出现了。以电子邮件、BBS、网上论坛、虚拟社区、聊天室、ICQ、网络游戏、短消息为主要载体,通过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网民们创造出了大量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组合的新词汇,催生出了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本文拟从语法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探讨。1语音特征谐音法的广泛使用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的语音特征。在网络交际中,人们为了达到追求时尚、诙谐有趣、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的目的,需要利用一种快速便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谐音法成为最佳的选择。其特点是利用汉语、英语或一些数字同一读音往往有多个不同形义的特点,采取声东击西,偷梁换柱的手法,假借此字之声音、而指彼字之形义,从而达到面底相扣之目的。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也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追捧的时尚,用同音字母代表一个单词或字母组合乃至句子更显其与众不同,应用洋泾浜英语更能表达自己的幽默风趣。具体表现有数字谐音,如886—拜拜了,9494—就是就是。汉语谐音,如菌男—俊男,斑竹—版主。英语谐音,如b-be/bee,c-see,爱老虎油—I love you,伊妹儿—Email。2词汇特征与语音、句法结构相比,词汇的变化更为突出。由于网络的普及,作为一种非正式文体,网络语言在构词法方面有其独特的方式。它偏爱使用缩写词、俚语等非正式词汇,甚至还随机杜撰某些词语,因此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特征。因为网络的使用是以时间为收费基准的,这就要求网络交际必须快捷高效。在此语境下,英汉两种语言兼收并用,大量使用简写词和各种缩略词便成为网络语言不断产生的最重要的特征。另外,转换法也被广泛使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量使用缩略词。戴炜栋认为,一个词可以由一个词或短语减缩而成,这种构词法称为缩略法。而利用一个短语中的各个词的首字母构成的缩略语叫首字母缩略词。在网络语言中,缩略语的来源主要是以公认的汉语拼音或英语首字母缩写而成,或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而成词。如:BT(变态),PLMM (漂亮美眉),MM(妹妹),PK(player kill)。(2)大量运用表情符号。现代人的思想意识有别于以往,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其具有追新、追奇、追时尚的心理。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与人之间还不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交谈,所以一些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组合就被用来表达喜怒哀乐等等情感和标新立异的手段。网络语言巧妙地将这些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转化成用各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表情符号,使看似冷冰冰没有直接的感情交流的键盘交际变得充满人情味和生动有趣,也充满了刺激。由于这些符号的组合形象生动,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在约定俗成以后,发展成为了网络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补充体系。例如:表示肢体语言的符号有(∧)挤眉弄眼,(@@)童心未泯,等等。表示言语行为的符号有(//sigh)叹气的动作、(//grin)咧嘴笑。在一个词前面加上“//”,就把该词变成了一种言语行为。[!--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3)大量使用旧词新义词。吕叔湘、陈原先生曾明确地指出:新词新语既包括不久之前产生,其含义、色彩和表现形式都给人们以新颖感的那种词语,也包括旧有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旧词新义词流行固然鱼龙混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或许也是对传统语言规范中那些束缚人们语言发展的某些语言形式的一种反叛。据此,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网民们乐意使用这样的一些词汇。如恐龙(丑女人)、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稀饭(喜欢)等。超女大赛中出现的“玉米”、“盒饭”、“凉粉”,这无不说明旧词新义词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3句法特征网络语言是使用因特网技术发展下人际交流的产物,是规范语言的变体。因为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必然导致网络语言的随意性。网民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不仅将汉字中的词语信手拈来,随意改造,或是与一些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不仅形

某用户网络问题分析报告

某用户网络问题分析报告 故障现象描述 1.故障现象描述 某公司总部业务内网IP电话系统中,一台位于办公区的IP电话管理系统主机(vSphere虚拟机)10.10.15.191需要定期与位于核心区的一台服务器(也是vSphere虚拟机)10.10.36.50通信,传递IP电话状态信息。 10.10.36.50是一台WebSphere应用服务器,在应用服务器的日志中不定期会出现10.10.15.191客户端无响应导致会话超时的错误警报。 2.环境描述 发生问题的两台主机之间的网络逻辑结构示意图如下: 发生问题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通信需要经过两道防火墙以及多台网络设备,两台防火墙均未配置内网间NAT地址翻译。 1.2.分析方案设计 1.分析目标 鉴于发生问题的两台主机间网络设备较多,初步怀疑是防火墙故障阻断了两台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导致会话超时。需要通过数据包解码分析验证是否中间设备故障导致,找出问题的根源。 2.分析方法 3.将科来回溯分析服务器部署在核心区,同时连接服务器接入交换机与办公网汇聚交换机,将服务 器接入端口与办公网上行端口的流量镜像到分析服务器。 利用科来回溯分析系统7*24小时不间断捕获防火墙两端的流量,根据服务器日志产生故障警报的时间回溯当时两台主机间的通信数据包。通过两端流量分析对比,判断防火墙以及中间网络设备是否对两台主机的通信造成影响;如果中间设备没有对会话造成影响,则进一步分析定位造成故障的直接原因。

1.3.分析情况 1.正常会话行为分析 首先需要对未发生问题时段的正常会话进行解码分析,以建立两台主机间通信的行为模型。下载正常时段10.10.15.191与10.10.36.50之间IP会话的数据包,在科来网络分析模块的TCP视图中可以看到两台主机间的会话使用10.10.36.50的TCP 9080服务端口,会话持续时间、通信数据包数量都不固定,如下图。 从其中一个会话的交易时序图中,可以看到在正常情况下TCP三次握手之后,客户端(10.10.15.191)会首先向服务器端(10.10.36.50)POST数据,如下图。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位于防火墙两端的监控链路先后都捕获到了会话双方向完全相同的数据包,说明至少在正常时段防火墙并未阻断两台主机的通信。

网红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对当今的“网红”现象的认识调查分析报告 一、内容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的更新换代,诸如“芙蓉姐姐”、“凤姐”、“Papi酱”等网络红人层出不穷,而人们对其追捧的热忱度及追捧方式更令人咋舌,但这些“网络红人”出名方式是否如网友和大众的传闻那样——有专人的策划抑是真的“不知不觉”地出名了。我们该用何种态度看待他们,他们当中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或是我们应坚决抵制的呢?为了了解大众对其的看法,特拟实本策划方案。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此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调查对象为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总共收回有效问卷50份。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认为,从一些网络红人部分表现来看,他们大多都是爱表现自己,以个人为中心,比较偏执。但不能就此臆测是一种病态,事实上这些人走进现实生活,他们肯定没有那么出位。任何一个新的现象,它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微妙变化。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显山露水的愿望,希望受到众人的瞩目,但现实却是,只是很少的一个群体才有这样的机会。 做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常常因为无聊而寻找消遣,却在消遣中又更趋无聊。“网络红人”在一定的意义上具有低俗性和无意义行和泛娱乐性。我们的热情追捧“网络红人”,表面上是对沉重生活压力和价值观念丧失之下的无聊感的一种消遣。但是消遣之后,我们的无聊感不可能消除,反而更进一步的加深。在娱乐至死的时代,“网络红人”泛娱乐的一种表现,大众不可能在这种现象中找到精神寄托,不可能找到内心的安定,也不可能真正的缓解时代病的焦躁感和无聊感。相反的,这些低俗的信息的包围反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聊,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无所事事。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的更新换代,诸如“芙蓉姐姐”、“凤姐”、“Papi酱”等网络红人层出不穷,而人们对其追捧的热忱度及追捧方式更令人咋舌,但这些“网络红人”出名方式是否如网友和大众的传闻那样——有专人的策划抑是真的“不知不觉”地出名了。我们该用何种态度看待他们,他们当中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或是我们应坚决抵制的呢?为了了解大众对其的看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网络围观”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网络围观”现象 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网络围观”。“网络围观”的典型特征,是众多网友通过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渠道,对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 一“网络围观”为何流行 人们参与“网络围观”有几大目的: 第一是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发言的权利,而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发表言论则要顾虑很多。 第二是凑热闹,人们闲暇时经常没有对应的文化活动,很多人便以凑热闹的心里参加“网络围观”活动 第三是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当前许多“网络围观爱好者”将“围观”视为一种宣泄对现实世界不满的途径,基本都是一些与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主题相关的事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正是有了人民矛盾这一内因和某件事件这一外因才构成了一件件“网络围观”现象。同时我们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可以解释“网络围观”现象的兴起。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

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人们矛盾的不断积累,达到了一个临界点继而引起了质变,也就是“网络围观”现象的发生。 二“网络围观”现象是好是坏 由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可知,有好的就有坏的。“网络围观”现 象也是如此,比如说从“天价香烟”事件到“我爸是李刚”一事再到“郭美美”事件,这些网络事件冲击着网络和现实社会,引发了人们多角度的思考。一方面,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这些社会问题暴露了出来,一批批有问题的官员部门纷纷落马。另一方面,一些好事者有时会趁机发布一些耸人听闻的虚假消息吸引网民;被围 观者的隐私往往会无情地遭到暴露,还必须承受网络泄愤性的话语 带来的压力;单纯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是难以站得住脚的。按照 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辩证的看待问题才是正确的。所以“网络围观”现象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三“网络围观”的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网络围观”现象的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不同的联系构成了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其偶然性 是发生的某一引起关注的事件,如“郭美美“事件,也可以是张美美,李美美,但其必然性则是社会本身存在这种问题,人们对其有矛盾,矛盾积累后必然会在相应的时间发生。偶然和必然二者相互依 托存在的。同时,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也是如此。人们矛盾逐渐激化,加上舆论的导向,内外一结合,导致了一件件“网络围观”现象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王英 【摘要】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很黄很暴力”、“范跑跑”、“正龙拍虎”等热词雷词一波一波不断涌现出来,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本文认为相关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和语言形式内容的新异性是其流行的直接原因,网络宽松的语言环境、技术条件、年轻化的网民构成为流行语提供了土壤,并且塑造了流行语的形态;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现实舆论压抑情况下转而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客观上起到了“民主助推器”和“社会泄压阀”的作用;流行语的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雷词后现代主义公共领域 近年来,网络民意崛起,伴随网友对众多社会事件的关注,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有人惊呼“雷词爆发,2008年公众语文生活太强了” ,2009年延续了造词运动的势头:“欺实马”、“躲猫猫”、“做噩梦”等网络新名词层出不穷。在此之前,2008年网络众多热点事件制造的“做俯卧撑”、“打酱油”、“正龙拍虎”、“范跑跑”、“朱坚强”等流行词仍富有生命力。 本文所称的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流行语有何共同的语言学特征?流行语为何流行?怎样流行?折射出怎样的受众心态?有何效应和影响?是否有规范的必要和可能?本文试图从语言学、传播学和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基于文本来观照这一愈来愈热的语言景观和文化景观,以期抛砖引玉。 一、网络流行语的外在特点 新闻事件伴生的网络流行词多是汉字新词,包括旧词新意和原创新词等形式,如“躲猫猫”,本是旧有的儿童游戏,现在因为“躲猫猫事件” 而被赋予了“解释牵强附会,真相扑朔迷离”、“公权力任意妄为”等讽刺性新义,而“欺实马”、“范跑跑”、“正龙拍虎”等属于网友归结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神韵而创造的全新词汇。与“3Q”、“886”、“斑竹”、“GGMM”、“:-)或o(∩_∩)o…” 等数字、外文、符号等镶嵌混用的普通网络语言不同,网络流行语更像是网络谚语,呈现出简洁明了、标新立异、意味深长、类推性强等语言特点。 1、简洁明了,易记易传 一般讲,网络流行语都是由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引发,传播速度极快,这与流行

企业利用网络水军制造舆论现象分析

企业利用网络水军制造舆论现象分析 摘要:蒙牛通过网络攻击伊利事件以后,企业利用网络水军制造舆论进而为其商业目的服务的事实引起轩然大波。十万水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其巨大的力量,他们涉足的行业也越来越多,企业对他们的利用是为了追逐企业的利益最大话,这种目的是在情理之中。但他们在对网络水军的利用中存在很大的问题,网络水军是怎样为企业制造舆论的,这个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有效的对网络水军进行管理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水军的介绍:网络水军是指受雇于某个机构而在论坛大量灌水的人员。这个解释也许很难准确描述网络水军在网络论坛中的巨大作用。通过网络水军有目的的灌水,从“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到小月月的疯狂蹿红,到蒙牛“诽谤门”事件暴露,到“3Q”大战,再到近期的魅族手机被曝上市炒作……事后,都有调查证明,背后有一支操纵网络舆论的手——网络水军。他们的行动也早已非单纯的“灌水”,除了利用网络进行炒作外,还使用诽谤、诬陷、抹黑等手段,攻击竞争对手、编造轰动事件、混淆公众视听等。这是一条潜伏于网络之中的灰色产业链:招聘水军——论坛灌水(水军获利)—左右网络舆论—左右现实舆论(客户获利)。而位于产业链条中下游的水军们,其数目之庞大,已只能以十万为基数来计算了,单就“水军网”一家,注册成为旗下的水军也已高达五万多人。一位水军头目这样说:“给我十万块钱,再给我一星期,我就能招募到十万水军,他们每个人都用成百上千的账号,一星期内保证把你炒红。”这就是水军的力量。一股独属于网络时代的力量。这是一个庞大的灰客帝国。和所有生态系统一样,它有自己的法则、条约、结构系统、生存底线和愉悦之处。当然,还有虚拟与现实的纠合和抵牾。 1.网络水军的工作方式:网络上其实早已随处可见“网络水军”招兵买马所撒下的“英雄帖”。招聘对象中,在校大学生及写字楼白领、单位文职人员十分抢手。有专业人士估计网络水军大约有十万人,他们散步在祖国各地平时都有自己的第一身份,一旦网络公司有任务就会通过网络发放任务以跟帖5毛,原创帖5--6块钱的价格发动他们。看似很简单的机械复制工作,确炒红了很多人物和事件许多我们关注到的舆论热点都源于此处。在我们关注了许多网络热点问题之后,当网络水军浮出水面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是这简单的复制跟帖劳动娱乐了大家。

当代网络红人现象研究_以犀利哥为例(1)

当代网络红人现象研究 ———以犀利哥为例 侯浩,刘霞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近些年来,“网络红人”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关注。作者分析了“网络 红人”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其产生的影响。为打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文化,提出了对策与建 议。 [关键词]网络红人;网络文化;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0)04—0114—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兴起与 迅速发展,当今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引起了社会上大部分人,特别是网友的关注。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上受到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网络红人是出现在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网络是他们的发源地。人在虚拟的网络媒介形象和真实的社会人之间不断转化,而其自身的某一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共同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当前,我国正在为实现生态文明而努力,生态文明不应仅仅在现实社会中,它还应该包括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本文以“犀利哥”这位网络红人作例子,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当代网络红人现象的发生原因,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做一些探索,为网络生态环境的构建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犀利哥现象 1.犀利哥现象发生的过程 “犀利哥”真名程国荣,今年34岁,江西省鄱阳人,有两个孩子在老家上学,妻子车祸去世。2000年与老乡一起到宁波打工,从2003年开始就与家里失去联系。“犀利哥”最早在网上亮相是2010年1月30日。在发布的照片中,“犀利哥”俊美的面庞,忧郁的眼神,冷酷的气质,唏嘘的胡碴子,杂乱的头发,那帅到无敌的风衣等一身潮人的装扮,立即吸引了网友关注。 2010年2月21日,天涯论坛转载“犀利哥”照片后,短 短几天就达到几十万的点击量。对于“犀利哥”的身世,网上流传的版本颇多,他是湖南王氏?他是江苏一位女士失踪多年的丈夫?他是1998年抗洪的老兵?他是失败的生意人?人们对他隐私的兴趣很快就超越了对他外形的关注。犀利哥其实为宁波街头一名乞丐,由于复杂身世流落街头。 通过多方联系,“犀利哥”终于与家人团聚了。出人意料的是,有些人甚至纷纷争相与“犀利哥”合影留念,并且很多网友传达出失落的情绪,《“犀利哥”的“家人”可能是假的》等一系列“后犀利”帖层出不穷,为“犀利哥”的热度层层保温。各大新闻网站的首页,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也有详尽的报道,新闻、视频、博客等各种新兴媒介也一起参与进来了。2010年5月1日,犀利哥在商家赞助下,在广州进行了时装处女秀表演,观众感觉不像是在搞时装秀,更像是在炒作秀。 2.犀利哥在国外也产生影响 2010年2月25日,日本“Searchina ”网站是最早对“犀利哥”强大人气进行报道的国外媒体,后引发了论坛“2Ch ”网友的热议。2010年3月4日,新加坡“asiaone ”网站和英国 《独立报》把“犀利哥”作为一个“帅气的流浪者”进行了报道,并称他是一个谜;美国《BlackBook 》“时尚人物”专栏和《纽约杂志》网站“时尚”专栏都把“犀利哥”作为“时尚达人”而详细描述……不过,有外国网友质疑新闻的价值,认为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的媒体,都不应该如此娱乐。 二、对犀利哥网络红人现象的分析 用后现代理论家丹尼尔·贝尔的话说,在现代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消费社会里,人 [收稿日期]2010—07—03 [作者简介]侯浩(1975—),男,山东邹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文化。 2010年第4期理论观察N o.4,2010(总第64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64 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