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书生陆谷孙》阅读练习及答案

《孤独书生陆谷孙》阅读练习及答案
《孤独书生陆谷孙》阅读练习及答案

孤独书生陆谷孙

与许多知名教授不同的是,陆谷孙没有“退而不休”去下海淘金,还是坚持在学校讲课,“和学生在一起”;帮街坊守一会摊,“和群众在一起”。其余的时间,就是躲在家

看书写字,谢绝大部分的社会活动。

关于这种态度,陆谷孙引用了《哈姆莱特》中的名句作解:【甲】“我可以置身在胡桃壳里,却是无限的主人。”

常人所知的陆谷孙是个英语教授,但绝少有人知道他还有点国学功底。他的父亲陆达

成,一位自学成材、能写古体诗文又精通法文的旧式文人。从小到大,其父的言传身教深

深融进了陆谷孙的血液中。

1980年陆谷孙第一次去美国,父亲的前老板董浩云邀他做客叙旧,主动提出要送陆谷

孙几件时髦家电做礼物。陆谷孙却拒绝了,他只要父亲在其手下供职时写下的《中国航运

史》手稿,董浩云因此赞其“达成先生家风不灭”。

在《英汉大词典》下卷本的征订会上,主编陆谷孙在公众场合直言不讳:“我可以诚实地告诉各位,《英汉大词典》上卷,共1967页,迄今发现的错误和缺点,约为每100页出现一次。”急得出版社差点抓狂。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陆谷孙,也经常在政协会议上

“冒刺”。“我的体会是不讲假话,尽可能多地讲真话。”

对于目前妻儿移民国外,自己宁做光杆留守也不出国的状态,陆谷孙做了如下解释:

“像我这种人是不可能数典忘祖的。偶尔去美国探亲几个月,但一到秋天,秋虫叫了,我

就开始想念这片土地了。”

陆谷孙童年时,家在浙江余姚乡下。穷乡僻壤之地,唯一的精神乐趣就是在脑海中回

想父亲给他讲的《悲惨世界》《三剑客》,在幻想中自娱自乐;或来到江边,看着河面上由

远及近飘来的残叶菜皮,冥思遐想。

1957年,陆谷孙进入复旦大学外文系学习。几年的大学生活,“学工学农”占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土钢炉前,灶前厨下、码头工地都留下过青年陆谷孙的身影。他不仅能挑动

百来斤的担子健步如飞,还能从中得出“酱色的皮肤与隆起的肌肉,使人看到了劳动与力

量之美”的审美情趣来。

这样艰苦的求学环境,陆谷孙还是想尽各种办法学习。“一束灯光打下来,埋头看各

种原著,从小说到历史、传记。”“大学学习的本质就是自学。极而言之,所有形式的学

习的本质都是自学。”

陆谷孙后来总结道。

1965年,25岁的陆谷孙走上了讲台。不久,因在下乡劳动时背诵普希金的诗句而被人

揭发,被差去编《英汉大词典》。他想方设法搜集新资料,引入新词汇,用他深厚的古文功

底翻出一些巧妙的词语,在这件惩罚性的工作中创造了这本后来被英美专家评为“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较好的双语词典”。

【乙】“我觉得孤独可以分泌、催化你的灵感。”重提这些往事,陆谷孙说。

除了编词典,陆谷孙讲授的“英美散文”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也

是他的招牌。在当下英语学习功利化的状态下,陆谷孙是不多的仍旧坚守英语学习不要放

弃文学性、思想性、学术性的学者之一。他感觉今天全民学英语,可是水平却在下降。前

辈学人梁实秋、钱锺书、林语堂等人,以英语写得一手漂亮文章,今天又有谁呢?

学生一致认为陆谷孙是他们最崇拜的老师。可陆谷孙说,有什么好崇拜的,现在大四

的学生逃课缺课成风,学了三年英语,出去就马上想要兑换成现金。“我觉得他们身上人

文主义的道德激情没有了。外语教育,工具性、技能性强,这样的学科不能没有思想。”

对此,陆谷孙又表示很无奈,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功利性是大势所趋。“但我觉得大学教育就应该培养这样的人,‘知识人,道德人,思想人,性情中人’的综合体,如果

大学能培养出求知欲很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那么就表示我们的教育成功了。”

相关链接

①传说在欧洲,惩罚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让他去编纂词典。《英汉大词典》编写人员最多

时高达“108将”,最少的时候只剩下17个“老弱病残”。这期间有人出国,有人下海,

有人直接换工作,陆谷孙甚至参加过几次同仁的追悼会。在这样的情况下,陆谷孙硬是找

到了编词典的乐子。他为了这本词典定下三条规矩:一不出国,二不兼职,三不另外写书。

直到1991年《英汉大词典》大功告成,陆谷孙在校对完最后一页后,开玩笑地写下了“zzz”作为全书结尾,意为词典编成,可以睡觉去了。(《漫步英文世界的老神仙》)

②我母亲走得早,父亲教我背过元稹的悼亡诗《遣悲怀》。小时候不懂,现在终于懂了,这里面有先父对亡妻很浓很浓的感情。现在的小孩大概不太读了,低头刷屏,不再抬头望

天。我觉得现在孩子的心灵越来越坚硬钙化了,机械化了。我经常对学生说,我只希望你

们的良心还是血肉做的,而不是一堆不锈钢。看到爱斯密拉达和卡西莫多的故事还会不会

动情呢?现在的小朋友右脑是不是都不太去经营了?我觉得倒应该多看看情感丰富的书,

给右脑补点形象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

(《上海书评·陆谷孙教授访谈录》) 1.(分析内涵题)文中两处画线句子,道出了陆谷孙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材料,谈

谈你的理解。(4分)

答: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胡桃壳”“主人”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孤独”“灵感”要联系全文去理解。这些关键词语反映了陆谷孙先生的精神世界,也点明了他取得杰

出成就的原因。[甲]处句子涉及陆谷孙的处世态度,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置身在胡桃

壳里;但陆谷孙并不感觉痛苦,反而自得其乐,因为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像主人一样满

足。与[乙]处句子相关的文本内容及相关链接①印证了孤独与灵感的关系,说明了孤独的作

用。工作是繁重枯燥的,也是孤独的;但正是孤独让陆谷孙深沉思考,激发了他的灵感与

创造力,“也找到了编词典的乐子”,从而在工作上取得杰出成就。

参考答案:(1)甲处:人即使在封闭、艰难的环境下,也能够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中获得

自由和满足。

(2)乙处:孤独可以促使人沉思,激发创造力,在单调、烦琐、繁重的工作中发现美感,

发现乐趣。

2.(分析原因题)在陆谷孙看来,“全民学英语,可是水平却在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找到文本中所对应的语句,简要分析即可。学生方面的问题有“英语学习功利化”“逃课缺课成风,学了三年英语,出去就马上想要兑换成现金”“人文主义的道德激情没有了”。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放弃文学性、思想性、学术性”“工具性、技能性强”,不能“培养出求知欲很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社会上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功利性是大势所趋”“心灵越来越坚硬钙化了”,应“补点形象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

参考答案:①学生的学习目的过于功利,学风不正,缺少人文主义的道德激情。②外语教

育的方式产生偏差,放弃了文学性、思想性、学术性,只强调工具性、技能性,不注重培

养学生的求知欲、独立思考能力。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整体的社会风气过于功利化,

造成人的心灵钙化,缺乏形象思维和艺术创造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