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测试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测试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测试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5×4=20,读作()乘()等于(),表示()个()相加得();还可以表示()个()相加得()。

2.在乘法算式2×4=8,()和()是乘数,8是()。

3.6个7相加,可以写作()×(),也可以写作()×()。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5个2相加,写作5+2。()

2.9×3表示9个3相加,也表示3个9相加。()

3.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5×4”和“16+4”的计算结果不同。()

5.“6个3”和“3个6”的意思相同。()

三、改写算式(每题2分,共20分)

9+9+9=□×□ 7+7+7+7+7=□×□

1+1+1+1=□×□ 2+2+2+2+2=□×□

5+5+5=□×□ 10+10+10+10=□×□

2×3=□+□+□ 6×4=□+□+□+□

8×2=□+□ 5×3=□+□+□+□+□

四、连一连(每题2分,共34分)

2.把算式和相应的图连起来。

1分,共6分)1.3×2

2.4×5

3.4×3

六、看图算式(每空1分,每式1分,共12分)

七、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2、买这3把扇子一共需要多少元?

3、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4、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荡秋千?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及答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及答案

金台区小学教师命题比赛(期末)参赛试卷 评价等级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 上划“√”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面对 下面的检测,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心想事成! 一、仔细想,认真填 1、淘气8:30到校学习,下午4:25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 )时( )分。 2、在一幅比例尺为1 : 00000的地图上,表示72千米的距离,地图上应画( )厘米。 3、 10 3 =( )÷( )=( )%=6:( ) 4、三千九百零四万零五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5、做10节底面直径20厘米,长1米的烟囱,至少需要( )平方米的铁皮。 6、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的( )。 7、把1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 1 5 米的小段,要截( )次,每段是全长的( )%。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 : 2 : 1,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9、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有 ( )只,兔有 ( )只。 10、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4个白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 11、六年级4个班之间将举行拔河比赛,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 全年级一共要进行( )场比赛。

12、按规律填空:15 ,210 ,315 ,… n ( ) 13、一位船工在河面上运送游客过河,每小时运送5次。如果船工早上7时在北岸开始运送第一批游客到南岸,中午12时船工在( )岸吃午饭。 (填“南、北”) 14、2时15分=( )时 1 m 2 8 cm 2=( ) m 2 二、认真推敲,做个好裁判。(正确打“√ ”,错误打“×”) 1、圆的直径与面积成正比例。 ( ) 2、1 的倒数是 1 ,0 的倒数是 0 ( ) 3、六(1)班有50人,今天2人病假,今天的出勤率是98% ( ) 4、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 ) 5、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最大的是圆。 ( ) 三、慎重选择,对号入座。(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一根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木头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 )立方厘米。 A 314 B 1256 C 942 2、一条直径为2厘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 ) A .6.28厘米 B .3.14厘米 C .5.14厘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条射线长50米 B 、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 、20XX 年是平年 4、把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量得每段绳子长n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 、3n B 、6n C 、8n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复备人: 一、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页:谁的得分高。 二、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气24 30 41

笑笑23 44 29 3、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 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95 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生1:可以用竖式计算: 2 4 + 3 0 5 4 先把前两个数抄写下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再算十位。结果是95 5 4 + 4 1 9 5 生2: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2 4 3 0 + 4 1 9 5 (2)计算笑笑的总分:23+44+29=96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笑笑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了。 3、小结: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详细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详细版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一、填空题(共30 分)★★ 1 、一个两位数同时能被 2 、5 、 3 整除,这个两位数是( ),最小是( )。 2 、一个数的因数是18 ,这个数是( ),它有( )个因数,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3 、一个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是最小的既是合数又是奇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 ,这个数写作( )。 4 、①4500dm3 =( )m3 ②0.85dm3 =( )cm3 ③73cm3=( )ml ④50L= ( )ml 5 、如果675□4 能被3 整除,那么□ 里最小能填( ),能填( ) 6 、把210 分解质因数:( )。 7 、在比10 小的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 ) 和( ) ,相邻的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 ) 和( ) 。 8 、数据12 、13 、15 、14 、15 、11 、0 的中位数是( ) ,众数是( ) 。 9 、一个长方体,三条棱的长分别是5 分米、4 分米和3 分米。如果把这个长方体放在地面上,占地面积是( ) 平方分米,最小占地面积是( ) 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所占的空间是( ) 立方分米。 10 、用棱长1cm 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棱长4cm 的大正方体,至少需要( ) 个小正方体。 11 、3/8 千克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3 份;还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14 、5 个1/4 写成假分数是( ),化成带分数是( )。 二、判断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1 0分)★

1 、把18 分解质因数是:18=l×2×3×3 。……( ) 2 、个位上是0 的自然数一定是2 和5 的倍数。……( ) 3 、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 4 、没有因数2 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 ) 5 、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6 、长方体的棱长扩大2 倍,它的体积也扩大2 倍。……( ) 7 、真分数都小于1 ,假分数都大于1 。…… ( ) 8 、1 千克的1/5 和2 千克的1/10 同样重。…… ( ) 9 、因为5/13 =10/26 ,所以5/13 和10/26 的分数单位相同。…… ( ) 10 、妈妈买回一个蛋糕,我们一家3 口人分着吃了,每人吃了它的1/3 。…… ( ) 三、选择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 分)★ 1、分数单位是1/6 的所有最简真分数一共有( )个 A 、2 ; B 、3 ; C 、4 ; D 、6 2 、把一个正方体分割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 )。 A 、不变; B 、比原来大了; C 、比原来小了 3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 倍,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扩大( )倍。 A 、3 ; B 、6 ; C 、9 ; D 、27 4 、棱长是 5 厘米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 )平方厘米。 A 、10 ; B 、25 ; C 、50 ; D 、125 5 、用一根长( )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长 6 厘米、宽5 厘米、高2 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教育文化]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 第1 页共2 页

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最新北师大版2018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 班别:姓名:评分: 一、计算。(12分) 12-6= 11-2= 16-7= 4+8= 17-8= 12-3= 17-9= 6+7= 13-7= 11-7= 14-7= 9+5= 二、填一填。(8分) 1、6比13少(),15比6多()。 2、妈妈买回13个桃子,吃了一些后还剩下6个,吃了()个。# 3、给每只小动物1个雪梨,还差()个。 4、7再添上()就是15,5加()等于14。 5、()比12小5,()比12大5。

三、算一算,给小鱼排排队。(将算式填入鱼缸中)(10分) 15-9 18-8 13-8 17-8 12-9… >>>> 四、小蜜蜂采花蜜。(算一算,连一连)(10分) * 6+7 13-4 13-8 17-4 16-9 13 7 5 9 5+8 14-7 [12-5 9-0

五、在○里填上“<”“>”或“=”。(6分) 18-9○17-8 16-8○5+0 15-6○18-9 11-2○3+8 14-6○15-7 15-8○16-7六、看图列式(16分)只 1、 2、本8只 [ 13本15 只 □○□=□(本)□○□=□(只)七、谁多多几(10分) (1) ()多□ -□=□(只) (2)

: -□=□(个) ()多□ 八、解决问题。(28分) 1.(13分) , (1)()个,()个,()个 ○= (个)(2)比少()个。

(3)下面的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 11-8= (个)解决的问题是: 2、(15分) (

| (1)羊和小蜜蜂一共有几只 = (只) ) (2)小蜜蜂比小鸟少几只 = (只)(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2. 53和35一样大。 ( ) 3.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4. 99大于100。 ( ) 5.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6.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7.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8.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9. 39和41的中间是42。() 10. 40+5比50+4小。() 二、单选题。(共10.0分。) 11. 从89开始往前数,第4个数是[ ]。 A、88 B、87 C、86 D、85 12. 最大的两位数是[ ]。 A、10 B、99 C、100 D、19 13. 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大于65[ ]。 A、60+5 B、65-5 C、70+5 D、5+50 14. 下面哪个数与47最接近[ ]。 A、74 B、41 C、51 D、63 15. 从67开始往后数,数到73是第几个数[ ]。 A、6 B、7 C、8 D、9 16. 这个图与哪个图表示的数一样[ ]。 A、 B、 C、D、 17. 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既大于21,又小于27[ ]。 A、45-5 B、10+2 C、20+5 D、28-8 18. 合唱队有40人.美术组可能有多少人[ ]。 A、10 B、38 C、43 D、85 19. 小军跳绳1分钟跳了38个,老师比小军跳得多得多,老师可能跳了多少个[ ]。 A、40 B、24 C、89 20. 爸爸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比爸爸小一些,妈妈可能多少岁[ ]。 A、38 B、20 C、34 21. 盒子里面有9颗珠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四、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5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5。 五、用乘法解决问题,在计算时,要准确地运用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测量 一、测量长度的单位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33 + 58 – 24 = 24 + 61 – 39 =22 + 39 – 47 = 47 – 18 + 25 = 52 – 48 + 76 =88 – 41 + 35 = 86 – 29 – 12 = 71 – 28 – 23 =99 – 73 – 25 = 15 + 36 + 14 = 68 + 13 + 14 =55 + 19 + 27 = 32 + 57 – 23 = 23 + 60 – 38 =11 + 38 – 46 = 46 – 17 + 24 = 51 – 47 + 75 =77 – 41 + 34 = 85 – 28 – 11 = 70 – 27 – 22 =88 – 72 – 12 = 14 + 35 + 13 = 67 + 12 + 13 =44 + 19 + 26 = 34 + 59 – 25 = 25 + 62 – 40 =23 + 40 – 48 = 48 – 19 + 26 = 53 – 49 + 77 =99 – 41 + 35 = 87 – 30 – 13 = 72 – 29 – 24 =84 – 13 – 25 = 16 + 37 + 15 = 69 + 14 + 15 =56 + 20 + 17 = 24 + 38 – 25 = 25 + 37 – 40 =13 + 58 – 48 = 47 – 19 + 26 = 53 – 16 + 77 =70 – 41 + 35 = 65 – 28 – 13 = 72 – 25 – 24 =62 – 13 – 25 = 24 + 37 + 15 = 69 + 13 + 15 =56 + 19 + 17 = 33 + 58 – 34 = 34 + 62 – 39 =33 + 39 – 47 = 47 – 28 + 35 = 53 – 48 + 76 =88 – 42 + 35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一、看清题目,认真计算。(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0.48÷4= 274+99= 0.18×30= 39×72≈ - = × = 27.4-4.25-5.75= 13.8+0.02= 7× ÷7× = (+ )×18= 2.解方程(或解比例)。(6分) (1)8x-0.7×6=1.4 (2)x- x=4 (3) : = x:24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6分) (1) +0.75+0.125+ (2) 19×28+19×72 (3)450÷18×32+68 (4)(28.2-1.05×4)÷0.6 (5)(+ )÷( - ) (6) ÷[( - )×3] 15 30 18 4.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4分) 二、认真思考,谨慎填空。(19分) 1.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全县总面积286000公顷。横线上的数读作( ),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公顷。 2. 3小时30分=( )小时 3.6吨=( )千克 3.( )÷12==12∶( )=( )%=( )(小数)

4.学校买了9个足球,每个a元,买篮球用了b元,买两种球共 花了( )元。 5. 12和18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一袋糖 3千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袋糖的( ),每份有( )千克。 7.在π、-3、、314%和3.1中,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8.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9.把3个棱长是2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 少了( )%。 10.下图中描述了小东放学回家的行程情况,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小东家离学校有( )米的路程。 (2)小东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米。 (3)从图中的信息中,能够知道小东在路上逗留了( )分钟,从安 全方面你能给小东提出什么建议? 三、仔细推敲,周密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要反映全校患有龋齿的学生人数同全校人数之间的关系,选用 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2.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不成比例。……………………………… ( ) 3.一个正方体的骰子,各面分别写着1,2,3,4,5,6。掷出质数的可能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汇总(一) 1、树上有52只桃子,摘掉一些后还剩下19只,一共摘掉了多少只桃子? 2、老师有30本数学书,分给8个人,每人分了3本,现在老师还有几本数学书? 3、马路上每隔8米挂一盏彩灯,6盏彩灯共相隔多少米长? 4、有桔子8只,苹果的只数是桔子的3倍,苹果有多少只?苹果比桔子多几只? 5、教室图书架上有科技书4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5倍,两种书共有多少本?

6、小胖看一本文艺书,每天看5页,看了一周后,还剩下18页,这本文艺书有多少 页? 7、鱼缸里有红金鱼7条,花金鱼和黑金鱼的条数都和红金鱼同样多,鱼缸里三种鱼 共有多少条? 8、苹果有9箱,桔子的箱数是苹果的3倍,桔子有几箱? 9、小丁丁有2支笔,小巧、小亚、小胖也都各有2支笔,他们一共有几支笔? 10、一根电线剪成4段,每段长8米,这根电线长多少米?

11、(1、)8个2连加和是几?(2、)6的4倍是几? 12、(1、)7与5的和是多少?(2、)7与5相乘是几? 13、一盒铅笔有6支,4盒有几支?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支? 14、图书馆有50本书,每人借4本,9人共借了多少本?图书馆还剩下多少本书? 15、(1、)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 (2、)两个加数都是4,和是()。 (3、)6个2相加是多少?(4、)4乘6的积再减8的差是多少?

(5、)46比28多多少?(5、)比17多34的数是多少? 16、看图列式: (1、)(2、)、 17、一件有4个纽扣,3件外套一共有多少个纽扣? 18、(1)比56多29的数是多少?(2)56比29多多少? (3、)6的8倍是多少?(4、)比9的3倍少20的数是多少? (5、)比54多6的数是多少?(6、)比71少18的数是多少? (7、)一个数是40,另一个数是52,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这两个数的差是多少? 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七年级期末测试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计算或化简(2a +1)2-(2a +1)(-1+2a)= ;()()() 2 332a a a -?-?-= 2、若()-+2215x y m 与()1 3 152x y n -是同类项,则m = ,n = 。若1(2)1a a +-=, 则a= 。 3、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8,另一边长为5,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顶角.. 为 度。 5、如果x 2+2(m+2)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__________. 6、中国宝岛台湾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27.60万人,你认为人口数... 是精确到 位,有效数字有 个。 二、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 1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a + 1)2 = a 2 +1; B 、(b ?1)(?1?b ) = b 2?1; C 、( ? 2a +1)2 = 4a 2 + 4a +1; D 、(x +1)(x + 2) = x 2 + 3x + 2 12、下列四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用它们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12cm ,12cm ,1cm C 、13cm ,12cm ,20cm D 、8cm ,7cm ,16cm 13、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如下四组条件: ①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②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 ③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三个角对应相等; 其中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14、下列四个图形中,若∠1=∠2,能判定AB ∥CD 的是( ) B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47 – 18 + 25 = 52 – 48 + 76 = 88 – 41 + 35 = 86 – 29 – 12 = 71 – 28 – 23 = 99 – 73 – 25 = 15 + 36 + 14 = 68 + 13 + 14 = 55 + 19 + 27 = 32 + 57 – 23 = 23 + 60 – 38 = 11 + 38 – 46 = 46 – 17 + 24 = 51 – 47 + 75 = 77 – 41 + 34 = 85 – 28 – 11 = 70 – 27 – 22 = 88 – 72 – 12 = 14 + 35 + 13 = 67 + 12 + 13 = 44 + 19 + 26 = 34 + 59 – 25 = 25 + 62 – 40 = 23 + 40 – 48 = 48 – 19 + 26 = 53 – 49 + 77 = 99 – 41 + 35 = 87 – 30 – 13 = 72 – 29 – 24 = 84 – 13 – 25 = 16 + 37 + 15 = 69 + 14 + 15 = 56 + 20 + 17 = 24 + 38 – 25 = 25 + 37 – 40 = 13 + 58 – 48 = 47 – 19 + 26 = 53 – 16 + 77 = 70 – 41 + 35 = 65 – 28 – 13 = 72 – 25 – 24 = 62 – 13 – 25 = 24 + 37 + 15 = 69 + 13 + 15 = 56 + 19 + 17 = 33 + 58 – 34 = 34 + 62 – 39 = 33 + 39 – 47 = 47 – 28 + 35 = 53 – 48 + 76 = 88 – 42 + 35 = 86 – 39 – 23 = 72 – 38 – 33 = 99 – 53 – 35 = 25 + 36 + 24 = 48 + 23 + 24 = 33 + 29 + 37 = 33 + 57 – 33 = 33 + 60 – 38 = 22 + 38 – 46 = 46 – 27 + 34 = 52 – 47 + 75 = 77 – 42 + 34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 33 + 58 – 24 = 24 + 61 – 39 = 22 + 39 – 47 = 47 – 18 + 25 = 52 – 48 + 76 = 88 – 41 + 35 = 86 – 29 – 12 = 71 – 28 – 23 = 99 –73 – 25 = 15 + 36 + 14 = 68 + 13 + 14 = 55 + 19 + 27 = 32 + 57 – 23 = 23 + 60 – 38 = 11 + 38 –46 = 46 – 17 + 24 = 51 – 47 + 75 = 77 – 41 + 34 = 85 – 28 – 11 = 70 – 27 – 22 = 88 –72 – 12 = 14 + 35 + 13 = 67 + 12 + 13 = 44 + 19 + 26 = 34 + 59 – 25 = 25 + 62 – 40 = 23 + 40 –48 = 48 – 19 + 26 = 53 – 49 + 77 = 99 – 41 + 35 = 87 – 30 – 13 = 72 – 29 – 24 = 84 –13 – 25 = 16 + 37 + 15 = 69 + 14 + 15 = 56 + 20 + 17 =

24 + 38 – 25 = 25 + 37 – 40 = 13 + 58 –48 = 47 – 19 + 26 = 53 – 16 + 77 = 70 – 41 + 35 = 65 – 28 – 13 = 72 – 25 – 24 = 62 –13 – 25 = 24 + 37 + 15 = 69 + 13 + 15 = 56 + 19 + 17 = 33 + 58 – 34 = 34 + 62 – 39 = 33 + 39 –47 = 47 – 28 + 35 = 53 – 48 + 76 = 88 – 42 + 35 = 86 – 39 – 23 = 72 – 38 – 33 = 99 –53 – 35 = 25 + 36 + 24 = 48 + 23 + 24 = 33 + 29 + 37 = 33 + 57 – 33 = 33 + 60 – 38 = 22 + 38 –46 =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 1.7×8=(),读作(),表示()个()相加的和是(),或()的()倍是()。口诀是()。 2.8只鸡有()条腿,9只青蛙有()条腿。 3.36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根。如果每份6根,能分()份。 4.“÷”表示的意思是()。所以,15÷3=()就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其中的一份是()。 5. 4元=()角 90角=()元 40分 =()角 1米=()厘米 200厘米=()米 4.看图列式。 ()×()=()()÷()=()()×()=()()÷()=()5. ()×()=()×()=36 ()×()=()÷()=7

6.()里最大能填几? 4×()<34 ()×7<50 64>8×() 31>()×8 7.画一画 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有( )个○。 8.把下列乘法口诀填写完整。 ( )七四十二七八()四()二十八六六()五()三十()三十六五五()()四十八四八() 二、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小红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A.800cm B.800m C.8m 2.6+6+6+6+6+7=() A.4 ×6+7 B.6+7×4 C.6×4-7

3.1张50元可以换()。 A.5张5元 B.2张20元和1张10元 C.2张25元 4.杨树有8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4倍,柳树有几棵?正确的是() A.4×8=32棵 B.4+8=12棵 C.32÷4=8棵 D.42÷8=4棵 三、计算 1.在○里填上“>、<或=”。 5×1○5 1+8○9 3×3○6 16÷2○8 4×2○48÷6 72÷8○9 6+8○48 5×3○8 2.列式计算: (1)8个7相加得多少? (2)把56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四、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1.有一篮苹果共48个,每人平均分6个苹果,可以分给几个人? 2.有42枝铅笔,每个盒子放6枝,需要多少个盒子?

最新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试卷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小题空1分.(24分) 1.(2分)(2015?静海县)2014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达1360507006人,这个数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为数是. 2.(6分)(2015?静海县)48分=时7.08升=升 毫升 42600平方米=公顷50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1分)(2015?静海县)如果体重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那么2千克表示2千克.4.(2分)(2015?静海县)把: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它的比值是.5.(2分)(2015?静海县)一种商品七五折销售,售价是原价的%,便宜了原价 的% 6.(2分)(2015?静海县)如果x=y,那么y:x=:. 7.(1分)(2015?静海县)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五段后,表面积增加5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1分)(2014?长春)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9.(1分)(2005?开福区)工地上有a吨水泥,每天用去2.5吨,用了m天,剩下吨水泥. 10.(1分)(2015?静海县)一个长方形长5cm,宽3cm,按3:1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1分)(2015?静海县)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写成数值比例尺 是. 12.(1分)(2015?静海县)△+□=24,△=□+□+□,求△=. 13.(2分)(2015?静海县)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n,其中最小的一个是,最大的一个是. 14.(1分)(2015?静海县)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取20个点,最多可以确定 条线段.

二、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5.(2分)(2015?静海县)比例尺是() A .比B . 一个分数C . 比例 16.(2分)(2015?静海县)2015年2月份,阴天比晴天少,雪天比晴天少,这个月晴天有() A .15天B . 10天C . 20天 17.(2分)(2015?静海县)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8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 .113.04 B . 226.08 C . 75.36 18.(2分)(2015?静海县)a÷b=c(a、b、c均为整数,且b≠0),那么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 B . b C . c 19.(2分)(2015?静海县)把10克糖容在100克水中,水与糖水的比是() A .1:10 B . 1:11 C . 9:10 D . 10: 11 三、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8分) 20.(1分)(2014?公安县)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 数.(判断对错) 21.(1分)(2015?静海县)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判断对错) 22.(1分)(2015?静海县)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判断对错)23.(1分)(2015?静海县)x+=y+=z+,那么x、y、z的关系是x>y>z.(判断对错) 24.(1分)(2015?静海县)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它的体积一定扩大4倍..(判断对错) 25.(1分)(2015?静海县)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2cm、5cm、7cm..(判断对错) 26.(1分)(2015?静海县)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2倍..(判断对错)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 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