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公共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公共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公共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赵汝周

公共决策属于管理决策的一种,它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从实际出发,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活动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决策者、决策对象和目标、决策信息、决策理论和方法、决策环境、两个以上有价值的方案等。

公共决策既具有管理决策的一般性质,同时具有鲜明的个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决策主体的多元性。即公共决策主体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社会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政府行政机关、准行政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会民间团体等。不同的主体根据自身的行为特点,在公共决策整体运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是决策对象和内容的广泛性。社会公共组织作为社会公共管理主体,决定了决策的综合性。它涉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一切公共事务,所以它的内容宽泛,涉及面很广,动用的资源数量较大。它不仅要考虑一时一地的单项效应,而且要考虑整体效益;不仅要考虑政府管理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三是利益格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的发展,是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进程息息相关的。公共决策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利益群体。因此,在公共决策中捍卫公益、求同存异,坚持公正与效率相统一,是公共决策的着力点和难点。

四是公共决策目标的非营利性。公共决策是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对象,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与其他组织决策特别是私人企业决策相比,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不以谋利为上的。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政策,实现对国家和社会有效管理,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根本目的。公共决策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科学化民主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两个重要取向和要求。

管理会计知识点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管理会计知识点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1.差别成本 差别成本也叫差量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差别成本是指可供选择的决策备选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额;狭义的差别成本是指由于产量增加或者资源利用率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别。 2.边际成本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MC)是指当产量发生无穷小的变化时成本的变化量,它可以用成本函数的一阶导数来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的变动。在一定范围内,产量增加或者减少一个单位的差别成本就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这时边际成本、差别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一致的。 3.机会成本 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决策者只会从备选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而其他方案都会被放弃,被放弃的次优方案的可计量价值就是决策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资源被用于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时用于其他方面。也就是说,

资源在某一方面的利用是以放弃了它在别的方面的利用为代价的。在决策中,企业选择了一个最满意的方案而放弃了次满意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这部分收益应该由被选择的方案来补偿,如果得不偿失,说明被选择方案并不是最优的。所以,在决策中要考虑决策的机会成本,才能全面地评价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才能正确地判断被选中方案是否是真正最优的。 4.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 sunk cost)是指已经发生的,不管现在做什么决策 都不会发生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是由之前的活动产生且无法恢复的,它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5.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 replacement cost)是指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购买与目前拥有的、相同的或类似的资产所需要支付的成本。随着市场的变化,资产的重置成本和历史成本并不是相同的。决策者在决策时必须考虑重置成本,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6.付现成本

公共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公共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赵汝周 公共决策属于管理决策的一种,它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从实际出发,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活动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决策者、决策对象和目标、决策信息、决策理论和方法、决策环境、两个以上有价值的方案等。 公共决策既具有管理决策的一般性质,同时具有鲜明的个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决策主体的多元性。即公共决策主体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社会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政府行政机关、准行政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会民间团体等。不同的主体根据自身的行为特点,在公共决策整体运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是决策对象和内容的广泛性。社会公共组织作为社会公共管理主体,决定了决策的综合性。它涉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一切公共事务,所以它的内容宽泛,涉及面很广,动用的资源数量较大。它不仅要考虑一时一地的单项效应,而且要考虑整体效益;不仅要考虑政府管理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三是利益格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的发展,是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进程息息相关的。公共决策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利益群体。因此,在公共决策中捍卫公益、求同存异,坚持公正与效率相统一,是公共决策的着力点和难点。

四是公共决策目标的非营利性。公共决策是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对象,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与其他组织决策特别是私人企业决策相比,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不以谋利为上的。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政策,实现对国家和社会有效管理,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根本目的。公共决策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科学化民主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两个重要取向和要求。

决策的定义

头 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就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它利用一种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 2.头脑风暴的原则:规则1:延迟或不给予组员提出的观点进行评判规则2:鼓励狂热的和夸张的观点规则3在现阶段求量,而不是求质规则4;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规则5:每个人和每个观点都有相等的价值 3.头脑风暴法的运用技巧:以人数4—8效果最佳,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并且一次仅限一个议题,不要跑题,且需要安排专人记录。 4. 5. 6. 7. 8. 9. 10. 11. 12.决策的定义:作为决定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对一个问题产生,经过思维活动做出行动决定,并付诸实施的全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决策是一项技能,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并不断提高。) 13.决策常见的误区:A,组织的高层才能做出决策 B.做出决策的过程不同于决策执行过程,因此它们险以分开 C.决策总是导致积极的行动 D.为了改善组织的决策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就行了

14.决策过程中常见的四种误区:A只考虑方案而不考虑目的B偏向于自己喜欢的方案C不考虑被选择方案的风险D决策建立在不确切的信息之上 15.决策误区四种成因:A时间B:观点不一C不清楚所需信息D信息的无序传播 16.确定决策目标的重要性:A提供明确的方向B可以研究出事半功倍的达成方法C易于得到有关人员的协助D避免重,减少浪费E易于计划,易于检讨分析F可防意外的发生,减少冒险 17.确定决策目标的重要性:设定问题的解决的目标,可以:(A提供明确的方向B可以研究出事半功倍的达成方法C易于得到有关人员的协助D避免重复,减少浪费(金钱.时间.努力)E易于计划,易于检计分析F可防意外的发生,减少冒险 18.确定决策目标的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有关联性的有时间限制的 (具体的:1,定义了清楚明确的预期结果 2.以标准为基准 3.没有误解 4.你和公司都清楚。可衡量的:1.明确的定量成功标准 2.业绩重点 3.对评估有帮助。可实现的:1.目标是可达成的 2.不太容易有关联性的(个人目标与上级主管的目标应有明确有关联的,确定最终要与公司目标相结合)e 有时间限制的(目标要有预订的达成时间表,具体订出每个阶段的完成期限) 7.决策目标的分类:A必要目标(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达不到,整个决策就失败了,所以此类目标必须被满足) B.愿望目标(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果达不到,它对我们的整体决策也不会起到破坏性和致命性的作用) 8,制定决策目标的解决方案:确定决策目标:A并细化为必要目标和愿望目标 B.结合前段分析出来真正原因,运用散性思维(水平思考)并结合脑力激荡.SWOT分析法.六顶帽子思考法等方式针对个别原因寻找对策

论决策对个人的意义

论决策对个人的意义 摘要 决策一词不仅仅只有管理者或者高地位高权势的人才会用到。实际上,生活中处处有决策,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决策者,决策者不仅仅是管理者。因此决策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普通个体都是存在意义的。一个科学正确的决策会使人受益终生,一个错误的决策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本文将会从具体个案出发来分析讨论决策对跟人的意义。 关键字决策个人个人意义 正文 决策一词不仅仅只有管理者或者高地位高权势的人才会用到。而实际上,决策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买东西时,同一商品有很多牌子,从众多牌子中选择一个就是决策。 关于决策的定义有很多描述,至今仍未有统一的说法。美国学者亨利·艾伯斯曾说“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说,决策是在几种行为方案中做出选择。广义地说,决策还包括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管理学教授里基·格里芬指出,“决策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决策的认识越来越趋于一致。所谓决策,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制定行动方案并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生活中处处有决策,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决策者,决策者不仅仅是管理者。决策分类有很多,例如决策有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之分。与群体决策相比个人决策有很多优点,个人决策的果断性更好;责任更加明确;开放性较好;也能避免集体决策时的很多不良现象。因此决策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普通个体都是存在意义的: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决策的成败直接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实力;决策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工作,其好坏直接决定组织的兴衰成败。可见一个正确科学的决策是多么重要。要做好科学决策就要考虑两个重要的决策前提: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事实前提包括政治环境(集权还是分权;封闭还是开放;动荡还是稳定;专制还是民主等)、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先进还是落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气候条件)、人口和文化环境等。关于价值前提,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的特定关系,它表示的是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关系。价值观对决策有很大作用:定向作用(价值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决定人类的活动方向);驱动作用(价值观是人类活动的最终动因);社会的价值观形成决策的无形环境。结合起来看,事实前提表现为关于对象陈述,价值前提则包含着关于主体需要的陈述(申仲英,1994)。本文接下来将会从个案出发来分析决策对个人的意义。 案例一: 马云创业15年,从教师真正成为一名创业家。1988年,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外语教师,但他不是一个安分的员工,内心那股“想做大事”的劲促使他最终走向了创业之路,前后三次创业,直到第三次创业,才找到正确的路。第三次创业也就是马云的阿里巴巴。1999年7月,“18罗汉”凑出50万元,创办阿里巴巴,中国从此迎来电商元年。在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大型门户网崛起之时,壮志未酬的马云呐喊道: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挂牌上市,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IPO交易,引发了轰动效应。阿里巴巴市值达到2383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全球第四大高科技公司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马云发售后持股8.8%,身价达到185亿美元,成为内地新首富。员工人均持股超过225万美元,瞬间诞生出上万个千万富翁,数十个亿万富豪。 阿里巴巴的上市,显然给国内互联网格局、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如果15年前的马云没有“想做大事”的价值观,没有离开他的教师岗位,没有孙正义的投资,“18罗汉”的支持,也就不会有阿里巴巴,中国的电商巨头也绝不会是阿里巴巴。可见,正

决策概述

第9章决策概述 9.1 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可以说,社会、经济等领域中的各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决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的制定,企业的生产方向、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制,车间、班组的作业任务安排等等,所有这些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都需要作出合理的决策。决策正确无误,各项事业就能按预期的目标迅速发展,决策失误,本来可以成功的事业也会遭受失败。 近代世界由于生产规模、集约程度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给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向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从本世纪初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了现代管理学,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作为两大体系曾经并行、交错、相互影响着向前发展。但是,它们之间却始终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社会科学发展的漫长历史表明,社会科学的规律很难用严格的数量关系来描述,因为很难找到衡量这些关系的手段,更谈不上严格的决定论。与其说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却不如说它是一种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是说它是一种超群地把握某种复杂多变的、不易被定量描述,因而也不易被人们所学到的特有规律的能力与技巧。而综观自然科学的历史,孤立的决定论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一直统治着自然科学,在这个基础上,自然科学实现着理想化的严格的定量化的抽象。这种严格的决定论与定量化的数学描述,后来就成了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但是,当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相继问世使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突破了自然科学原有的狭隘界限,使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方法逐渐的闯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之中。 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这就产生了关于决策的科学。自然科学驾驭着自然,管理科学驾驭着社会和经济,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必将使我们获得更加科学的决策,制定出更为有力的政策,以实现对近期及中远期未来更加有效的控制能力。 关于什么是决策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们可将决策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类。 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

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

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并举例说明 机会成本是当人们在经历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机会成本,又称经济成本,它包括实际支付的会计成本,以及资源用于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的最有收益的隐性成本。所以,机会成本并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会计账目中,利润表上所记录的成本,它很重要一部分包括了在经过多种决策方案的选择后放弃了其他的机会所失去的收益。很简单的比方当一定量的经济资源投入产品A的生产中时,生产产品A的代价不仅包括这一定量的经济资源的耗费,而且必须包括没有用这些经济资源生产产品B 可能获得的收益。因为如果用一定量经济资源所生产A获得的利益抵不上生产B获得的收益,资源就要从A转移到B。经济学是既然是研究和管理稀缺资源及做出最佳资源配置,那么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的话,生产A的真正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生产A的各种费用支出,而且应该包括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生产B)可能获得的收入。 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计算的经济成本即计算机会成本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决策提供分析的基础。管理者以利润作为决策依据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决策,大部分时候都会忽略了隐性成本这个重要的成本,当然所计算出来的会计账目中记录的利润是小于了实际收益的利润,所以说忽略了隐性成本,也就是不通过计算机会成本而做出的决策分析,是失误的、错误的决策。有时,企业做出无助于利润最大化的管理决策,就是因为不懂得或是没有正确考虑机会成本中的隐性成本,所以造成了决策失误。经济学中要求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理性的决策要求考虑经济利润,这就是说必须计算完整的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的成本。总而言之机会成本在有效的管理决策中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我们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中机会成本还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机会成本是一种假定的成本。机会成本的思想是这样产生的:人类的资源有限,在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的经济资源可用于多种用途,但选择任何一种既定用途都是以放弃其他用途为代价的。机会成本就是这样一种收益机会的丧

决定的含义

决定 决定是各级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下行公文。它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做出安排。这里的重要事项,是指带有全局性或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事项,重大行动是指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行动。当然,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事事都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使用决定,比如一些表彰、处分、机构编制、人事安排等事项都可用决定行文。 由于决定的内容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所以决定具有如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制约性:因为决定比较集中地体现发文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指挥和处置意图,要求下级机关无条件执行,决定的制约性和强制性虽然没有命令那么严格,但比其他公文都要强,有些决定还有法规作用,在某些方面,决定往往是法规的延伸和补充,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 二是指挥性和指导性:因为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这对下级机关就有指挥性和指导性。 适用范围(类型): 决定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按其内容和作用划分,大体可分为下面三类: 1.对某项工作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如《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2.对某一重大问题作出处理的决定。 3.对设置机构、任免人员、召开会议或表彰、处分等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 写法: 决定一般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标题。 决定的标题要求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这三部分一般不能随意省略。 标题下一行,有一题注,标明通过或发市时间。 (二)正文。 由于决定的类型不同,其正文的内容侧重点就有不同,写法也有不同。 对某项工作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正文的写法: 这种决定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和指挥效能,既要提出工作任务或重大行动,又要阐述完成工

决策树分类的定义以及优缺点 (1)

决策树分类 决策树(Decision Tree)又称为判定树,是运用于分类的一种树结构。其中的每个内部结点(internal node)代表对某个属性的一次测试,每条边代表一个测试结果,叶结点(leaf)代表某个类(class)或者类的分布(class distribution),最上面的结点是根结点。决策树分为分类树和回归树两种,分类树对离散变量做决策树,回归树对连续变量做决策树。 构造决策树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递归构造方法。决策树构造的结果是一棵二叉或多叉树,它的输入是一组带有类别标记的训练数据。二叉树的内部结点(非叶结点)一般表示为一个逻辑判断,如形式为(a = b)的逻辑判断,其中a 是属性,b是该属性的某个属性值;树的边是逻辑判断的分支结果。多叉树(ID3)的内部结点是属性,边是该属性的所有取值,有几个属性值,就有几条边。树的叶结点都是类别标记。 使用决策树进行分类分为两步: 第1步:利用训练集建立并精化一棵决策树,建立决策树模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数据中获取知识,进行机器学习的过程。 第2步:利用生成完毕的决策树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对输入的记录,从根结点依次测试记录的属性值,直到到达某个叶结点,从而找到该记录所在的类。 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棵决策树。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1) 建树(Tree Building):决策树建树算法见下,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最终将得到一棵树。 (2) 剪枝(Tree Pruning):剪枝是目的是降低由于训练集存在噪声而产生的起伏。 决策树方法的评价。 优点 与其他分类算法相比决策树有如下优点: (1) 速度快:计算量相对较小,且容易转化成分类规则。只要沿着树根向下一直走到叶,沿途的分裂条件就能够唯一确定一条分类的谓词。 (2) 准确性高:挖掘出的分类规则准确性高,便于理解,决策树可以清晰的显示哪些字段比较重要。 缺点 一般决策树的劣势: (1) 缺乏伸缩性:由于进行深度优先搜索,所以算法受内存大小限制,难于处理大训练集。一个例子:在Irvine机器学习知识库中,最大可以允许的数据集仅仅为700KB,2000条记录。而现代的数据仓库动辄存储几个G-Bytes的海量数据。用以前的方法是显然不行的。

十四大作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十四大作出的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十四大指出,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地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十四大对经济发展速度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决定将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由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调整为增长8%至9%。为了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达到上述要求,十四大强调,当前,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能搞快一些的就快一些,只要是质量高、效益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就应当鼓励发展。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办法。十四大还对加快经济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必须努力实现的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 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

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回顾和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十四大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作了阐述,指出:我们要建立的这种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可能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好地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兼顾效率和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大会指出,我们党所以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14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

决策的概念和类型

4.1.1 决策的概念和类型 一、决策的概念 1.决策的含义 对于什么是决策,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直到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人认为,决策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也有人认为,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美国现代经济辞典》对于决策的解释是:“决策是指公司或政府在其政策或选择实施现行政策的有效方法时所进行的一整套活动,其中包括收集必要的事实以对某一建议做出判断,以及分析可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各种可选择的方法等活动。” 在本书中我们按照“目的(why)、方法(how)、结果(what)”的学理思路给出决策的定义:决策者为了实现某一决策目标,在掌握大量必要信息的基础上,借助一定决策方法,从两个及其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定义蕴涵有四层内容:①决策是为实现定的目标服务的,在对决策方案做出选择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②决策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方案。③决策要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④决策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在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对管理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或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2.决策的特征 现代决策所面临的对象,已不再是单个物体机械的组合,而是极为复杂的系统。越来越多的高功能、大规模、相互交织的新系统,如大经济、大科学、大文化、大农业、大工程相继出现。它们不但内部结构日益错综复杂,而且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依赖和渗透,某方面的决策很快会影响到其他诸多方面,甚至会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在这种趋势下,决策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要求。 (1)高速化。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迅速变化对决策提出了高速化的要求,时间的价值在现代决策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和明显。 (2)准确化。现代决策必须做到准确,这主要指决策信息要做到质(概念、性质)的准确和量(范围、幅度)的准确。

决策概念

1、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决策是决定的意思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做出决定。 2、决策系统构成要素:决策主体、决策目标、决策方案、结局、效用 3、为什么有风险,风险来自哪里? 因为风险决策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决策者可根据历史资料知道客观因素的概率资料,还可通过科学实验如市场调查、统计分析来获得更多关于自然状态发生概率的信息以进一步确定或修正自然状态下的概率。 4、风险型决策可分为如下几种: 无概率资料风险型决策、无试验风险型决策、有试验风险型决策——贝叶斯决策 5、风险决策基础:决策者对他们所选择的行为方案将会产生的各种可能后果的判断;决策者对不同后果的不同偏爱。 6、机遇当量法步骤: 1)从风险决策模型中选择收益最大和收益最小的两个后果作为简单机遇的两个后果。 2)对风险决策模型中的每一个后果,估算选定简单机遇其中一个后果发生的概率PI 3)将原风险决策模型中的每一后果用估算的相当简单机遇替代,得到只有两个后果的决策模型 4)在只有两个后果的决策模型中,分别计算两个后果发生的概率,得到进一步简化的决策模型 5)对简化的决策模型,利用期望收益最大准则做出决定 7、后果效用:对某一非确定型决策模型,若规定一个简单机遇的两个后果X下星(<0)、X上星(>0),后果效用等于后果X上星发生的概率 8、标准机遇:具有后果X下星,X上星的机遇称为标准机遇 9、当量机遇:某一后果的当量机遇是与该后果相当的标准机遇 10、效用函数:某一决策者描述某一风险决策模型的效用函数是用来描述该风险决策模型的各个后果与其后果效用的关系函数。 11、多指标决策:具有多指标多方案的决策问题 12、多目标规划:具有多个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数学规划。 13、求解多目标决策分为两步: 第一步,从可行解集合中淘汰劣解,找出非劣解(有效解);第二上,再从非劣解集合中选取一个满意解。 14、什么是非劣解,非劣解如何控制个数?

决策与决策系统

第十章决策与决策系统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了解决策的概念,理解决策问题的制定过程及相关的应用技术;在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历程基础上,理解DSS的含义、特征、发展趁势,以及其与MIS的主要联系和区别;理解DSS的概念结构,掌握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及交互系统的基本内容,了解DSS的几种框架结构;理解DSS的开发过程、方法及常用工具。 §决策的概念与技能 决策支持系统是为决策服务的。在说明决策支持系统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决策过程、在决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类型、决策策略等基本问题。 §决策的概念 所谓决策,是为了确定未来某个行动目标,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占有一定信息的基础上,借助于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需要决定的问题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并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可见,决策并不是一个瞬间做出决定的问题,而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收集情况、确定目标、拟订文案、分析评价、选择方案等等的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在一个组织中,上至经理、厂长,下至组长,都有需要决策的问题,决策就是做出决定。 以H. A. Simon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整个管理过程就是系列的决策过程,管理就是决策。Simon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包括三个阶段:情报阶段、设计阶段和选择阶段,如图10-1所示。 决策的第一步是调查企业内外的情况,搜集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

问题,寻找机会。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企业管理中某方面的现实情况与理想情况的差别,并评价这种差别,判断是否构成值得重视的问题。寻找机会则是对比经营管理的实际数据和理想情况,找出更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经营方式的可能性。 问题确定之后,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每种方案可能包含一系列有关的活动。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排除不可行的方案,将可行的方案及其优缺点整理出来,作为下一阶段进行选择的依据。在进行分析时,可能发现第一阶段收集的数据不足,这时应返回第一阶段。 设计阶段结束后,决策者按共同的准则对那些可行的方案进行比较,选出一种方案并付诸实施。选择方案时,必须以组织的某种利益和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组织由多个部门组成,部门与部门的利益可能有冲突,因此,必须强调以组织的整体利益和目标为决策依据。即使如此,在这些目标中如何折衷兼顾也非易事。 虽然在决策中使决策步骤程序化是有益的,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决策是按固定的逻辑程序做出的。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多数决策是一次的、不可重复的。 §决策问题的类型 现代经营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现代管理决策有着多种不同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作如下划分。 根据决策的主体的构成不同,可以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个人决策是由领导者凭借个人的智慧、经验及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的决策。决策速度快、效率高是其特点,适用于常规事务及紧迫性问题的决策。群体决策是指由会议机构和上下相结合的决策,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决策慎重,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缺点是决策过程较复杂,耗费时间较多。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1管理含义: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发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项管理职能去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理解:(1)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人为本;(2)工作效果、效率、效益,(3)决策(4)协调人、财、物、机、技、信等;(5)人的作用:以人为本; 2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管理在合理组织生产力方面的自然属性和在维护生产关系方面的社会属性,即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决定的,与生产力相联系的,不因社会制度不同而改变,客观存在。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相联系,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决定,是同生产关系直接联系的,是由维护社会生产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这一目的所决定的一种性质。 管理的原则:效益、人本、道德、系统。 3管理者应扮演哪几种角色? 在人际关系方面: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在信息传递方面:信息监听者角色、传递者、发言人角色;在决策制定方面:企业家角色、故障处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角色、谈判角色。 4.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泰罗对管理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研究对象是工人;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内容是: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主要贡献:(1)历史上第一次管理人经验上升为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核心是寻求最佳工作方法,追求最高生产效率。 1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法约尔对管理的主要贡献是什么?(5职6活14原)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企业活动类型 1)六项活动: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会计活动5)安全活动6)管理活动 2)五项职能:控制指挥领导组织协调 5从霍桑试验中,梅奥总结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是社会人影响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方面以外,患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因素;(2)企业存在这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周围人的关系(4)企业领导者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6简述组织环境的构成及其概念? 组织环境使之一切存在于组织内外并对组织有现实和内在影响力的因素。组织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有组织内部所共享的价值观、规章制度、规范条例、风格特点构成;外部环境则是在于组织之外对组织产生影响力的所有因素。 7组织环境分析的意义是什么?他对组织决策有什么作用? 外部环境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外部环境的特点,而且可以使组织认识外部环境是如何演变,从而揭示外部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并据此向预测它在未来变化的趋势。内部环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分析物质环境的意义在于发现组织在资源获取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组织文化的特点,对决策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作用:(1)提高组织决策的正确性(2)提高及时性(3)提高稳定性。 8组织环境分析内容:一般环境分析(宏观环境)—a政治环境b社会文化c经济环境d技术环境 行业环境分析(中间环境)—波特五力分析法(威胁、压力、讨价还价、企业竞争)9组织文化特征:a民族性b超个体性c隐形性d潜移性e可继承性f稳定性g发展性 组织文化作用:a导向b凝聚c激励d约束 10决策原则:a政策性b科学性c系统d经济型e目标性f可行性g创新性h群众性依据:适量的信息11集体决策的方法有哪些?(软型) (1)头脑风暴法,邀请专家,针对一定范围的问题,敞开思想,畅所欲言(2)名义小组技术法,个人独立思想被放弃,适合在领导决议分歧严重,僵持时使用(3)德尔菲法,请公司外部专家参与决策。

随机性决策的基本概念

决策理论和方法(讲稿) Decis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0-0 引言: 1.讲义: 陈先生编著: 决策分析科学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 参考文献中 书*56 60 68 111 112 118 120 论文70 72 86 87 94 107 119 152 154 159 (2) Hwang,C.L. Group Decision under Multi-Criterion.(1987) (3) Howard Raiffa The arts and science of Negotiation(1982) 中译本: 谈判的艺术与科学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 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4) 决策科学手册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89 (5) Ralph https://www.360docs.net/doc/397409039.html,es 主编 Systems Concepts—Lecture o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Systems 中译本: 系统思想:当代系统方法讲座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 (6) S ang M.Lee著宣家冀卢开译决策分析的目标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 (7) 贵州人民出版社决策科学丛书 (8) S imon,H.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9) S imon,H. 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3.讲课方式与复习 △讲课内容基本概念的建立和难点: 多举例 希望:课堂内随时提问,多讨论,有意见及时反映

适当预习,扩大阅读范围,扩大知识面 作业请自觉完成 ( 注意课内外学时之比1:2) △目录中带*的可以跳过 △考试与成绩评定:考试占70%~80% 平时作业20%,做即可得50% 4.各章节间关系 13 891011 12 452 67 第一章 随机性决策的基本概念 §1-0引论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定义 1. Decision 的本义:(牛津词典) the act of deciding a conclusive judgment

管理决策要点

管理决策 决策的含义 狭义的决策是在几种行为方针中做出选择(强调提出的方案的数目)广义的决策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方案并付诸实践的过程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执行管理其他职能的前提。 决策的要点 决策是行为的前提或基础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决策是一种多方案的选择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优化效应决策是一个动态的、分析判断的过程 决策的分类 决策的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现实中,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 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 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决策五要素 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解决。) 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即:?“边界条件” )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在执行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定性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法又称主观决策法,是指在决策中主要依靠决策者或有关专家的智慧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这是一种“软技术”。 这种方法适用于受社会、经济、政治等非计量因素影响较大、所含因素错综复杂、涉及社会心理因素较多以及难以用准确数量表示的综合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