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铁路专用线GPS导线初测、复测成果报告

(完整)铁路专用线GPS导线初测、复测成果报告
(完整)铁路专用线GPS导线初测、复测成果报告

...........铁路专用线(DK1+..-DK7+..)

导线复测

成果报告

编制:

测量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中铁.....)

201..年6月 ...●...

.........铁路专用线

(DK1+....至DK7+....)

导线复测成果报告

1任务概述

1.1任务依据

根据业主及上级单位要求,中铁..局对.....................铁路专用线(DK1+.._DK7+...)段导线和高程控制网进行了复测。现根据复测工作具体情况编写本次复测成果报告。

1.2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

1.2.1工作范围

..........铁路专用线(DK..+800-D..K+..9),全长...公里。

1.2.2工作内容

201年6月对本标段内的控制点进行了复测。

1.2.2.1线路平面控制网复测

本次复测控制点6个: 101、T1、G02、G03、132、S104标石均完好。

1.2.2.2高程控制网复测

本次复测高程控制点5个:101、01、G02、T03、12标石均完好。

1.3复测原则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采用GPS进行,线路控制网导线点按照一级GPS 进行复测,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同步环边联结方式扩展,组成三角形或

大地四边形相连的带状网,导线平差采用设计院提供导线点表中的任意2个控制点作为约束点对其他4个点进行平差。高程控制网复测采用GPS进行测量,平差采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来控制进行平差。管段内的平面控制网复测及高程控制网复测的外业测量工作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进行下步测量工作。

2既有资料情况

《..........铁路专用线初、定测GPS控制测量成果》见附件

3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GBT 18314-2009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及其他相关文件

4生产组织

4.1人员组成

为确保本段的复测工作能够如期顺利进行,采用以中铁...局(集团)牵头中铁...局(集团)协同作业的方式对本段内的导线进行复测。

4.2仪器配置

GPS仪器配置

5.控制网处理分析

经数据处理后,所有精度和技术指标均可满足规范规定。

6.观测、计算的技术执行情况

6.1 GPS 观测

施工控制网测量按照GPS一级进行,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同步环边联结方式扩展,组成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相连的带状网。示意图如下:

复测既有控制点,见《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6.2 GPS 作业执行情况

观测作业时,按GPS一级作业基本技术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和控制,如下表所示。

项目一级

静态观测卫星截止高度角(°)≥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 有效时段长度(min)≥45 观测时段数 1 数据采样间隔(s)≤30 接收机类型双频

PDOP或GDOP ≤6

6.3 GPS测量外业观测

开始测量前对参加测量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仪器操作人员掌握规范中各项规定、精度指标等,了解现场测量组织调度程序。

GPS测量调度员协调各作业人员进行同步观测,督促仪器高度的量取、安排人员、车辆、迁站等。外业测量应遵守以下原则:

1)作业前根据测量进度、地点编制卫星预报。

2)GPS操作员听从指挥,按照指令同步开机。当不能按计划到达点位时,

通知调度员,由调度员对观测时段做出调整。

3)到达测站后,首先核对点号是否正确,无误后再安置接收机,对中、整平并做好开机准备。

4)天线安置采用三脚架架立,光学对中误差不大于±1.0mm,每时段开机前和关机后各量一次天线高,两次之差小于3mm后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天线高。

5)接收机开始工作后,及时记录测站点号、天线高信息。观测过程中要观察卫星变化、接收信号质量、存储器余量与电池余量等,遇到特殊情况及时汇报,由调度员决定处理方法。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关闭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

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应防止碰动仪器或仪器受震动。注意防止行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8)观测人员要保证通信畅通,配备手机、对讲机,保证有充足电量。在GPS测量时,使用对讲机应距天线10m以上。

9)观测结束后经检查所有规定项目、记录无误后方可迁站。

10)在两个观测时段之间光学对中器必须旋转180度后重新对中整平。

11)GPS操作员配置手电筒,以方便光线不足及夜间操作仪器。

12)当调度员与GPS操作人员通过手机、对讲机不能联系时,调度员直接派人到点位进行联系。在GPS操作人员不能收到调度员指令时可以提前开机测量,在重新取得联系后由调度员决定下一步操作。

13)GPS操作人员、调度员统一采用GPS时间,外业出发前统一对时。开机时间选择在整五、整十分钟时开,观测时间长度在满足规范要求后再延长五分钟关机,确保观测时间和质量。

6.4基线质量控制

(1)同一时段观测值数据剔除率小于10%。

(2) 按《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规定,同一基线不同时段重复观

测基线较差应满足:

ds ≤±22σmm

上式中σ为GPS 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22)3(10d ?+=σmm ),d 为基线边长,单位km 。

(3) 独立基线边组成的独立环闭合差检验

按《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规定,基线向量独立环各坐标分量及环闭合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Wx≤5n

*σ Wy≤5n

*σ Wz≤5

n

*σ W ≤

5

2n

**σ 上式中,n 为闭合环边数,σ为GPS 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22)3(10d ?+=σmm ),d 为独立环平均边长,单位km 。 6.5平面控制网平差

经过基线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验本网是否符合精度。

(1)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均满足下式:

VΔx≤3σ, VΔy≤3σ, VΔZ≤3σ

上式中σ为GPS 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22)3(10d ?+=σmm ),d 为基线边长,单位km 。如基线向量改正数超过3σ,则剔除该基线后重新平差,直至所有基线符合规范精度要求。

(2)以联测的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分带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约束平差中同一基线分量改正数较差应满足下式:

dV Δx ≤

34σ,d V Δy ≤34σ, dV ΔZ ≤3

4

σ 其中22)3(10d *+=σ, d 为基线边长,单位为km 。

当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用本次施工控制加密测量成果。

7.结论

综上所述,观测方法正确;布网合理,数据质量可靠;计算的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本次测量成果满足设计及规范精度要求,复测结果与设计坐标相相符。

8.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控制采用施工坐标系(克拉索夫椭球参数),中央子午线经度111°,投影面大地高:...米,高程异常:33m ,X 0=0km,Y 0=...km

9.附件

附件一:《........铁路专用线初、定测GPS 控制测量

成果》

附件二:GPS 鉴定证书 附件三:GPS 平差数据 附件四:控制点成果对照表

导线测量报告

导线测量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桩号:K0+000—K2+532.854) 计算: 李远进 复核: 韦毅 审核: 庄骏腾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站前大道扩建及景观带工程 项目经理部 2017-3-15

导线复测报告 本项目复测依据: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 2898-91)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水》(GB1 2898-91) 《公路测量规范》(JTGC10-2007) 招标文件和设计成果表 注:测量数据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在施工中以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允许误差) 一、测量目的 为了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质量。根据设计院所交导线控制点位置及坐标,进行全线复核及加密测量,对线路平面位置进行精确控制。二、测量仪器 全站仪一台,型号:科力达K93692 编号:KTS-442L 对中杆两把,棱镜两台,对讲机三个。 使用计算工具:9750编程计算器、导线测量平差1.6版软件。 附: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后附仪器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测量精度 测量结果、精度均符合《JTGC10-2007公路测量规范》及设计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为±10√n,n为测点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7000。 四、坐标及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1°。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投影面700米高程。 五、测量方法 根据城乡建设服务中心所交导线控制点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对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值进行了平差计算,采用导线平差1.6版平差软件平差,其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另:对于控制点及水准点桩的埋设,采用地下挖坑浇筑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由于有先路段狭窄,施工及运输繁忙,或视线差异,控制桩标志露出地面极易破坏;故之,控制桩将挖下10cm~20cm 处,软基将挖到硬基为准。上面并用盖板加以保护,为便于查找,在墙上用红漆注明点号。

导线点复测报告

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 1-LM2合同段(K49+90~K67+000) 水准点导线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公司 遂宁至广安路面1-LM2项目部 2014年7月28日

复测报告 2014年6月2日业主、总监办、驻地办及我合同段共同对邯郸至大名高速公路S9合同段(K63+600—K67+400)内的导线点及水准点共计11个点交付与我项目部。其中两个点已经破坏(IIHD006和IIHD007),交桩后我项目部马上组织测量人员对我标段的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了加密和加固,加桩共计14个,测绘局于5月25日至5月27日把被破坏的导线点补测完毕(IIHD006-1及IIHD007-1),我们对补测后的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了复测,复测情况如下: 施测依据及等级 1、施测依据:设计图纸、《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JT041—2000》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TJGF10—2006》。 2、施测等级 导线按三等导线标准进行施测 水准按四等水准要求进行施测 使用仪器 导线观测采用拓普康GTS-332N型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PP*D),测距最小读数为1.0mm。水准观测采用拓普康AT-B2型水准仪,其每公里往返高差中误差为±1.5mm。水准尺采用双面尺,其零点差为4.687米(A尺)、4.787

米(B尺)。 三、观测方法 导线水平角观测线路前进方向左角,按规范要求测两个测回,边长采用对向观测,取其平均值。 水准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要求,使用双面3米水准尺,观测时水准尺下放臵尺垫,基辅差读数不超过3mm.黑红面读数差不超过5mm,前后视距差不超过5m,累计视距差不超过10m,观测时间歇期间,必须到达水准点。 四、运用的公式 1、导线点复测 方位角闭合差: 左脚?β=α始-n+180°+∑β-α终 方位角闭合差允许值:?β=±3.6√n 坐标增量闭合差:?x=∑ΔX测-(X终-X始) ?y=∑Δy测-(y终-y始) 导线全长闭合差:?D=√(?x^2+ ?y^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d/∑D≦52000 2、水准点复测 ?h容=±12√L 五、结论 本次复测所采用的水准仪及全站仪均经鉴定合格后使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_实习报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控制测量实习是在课堂学习结束后集中性的的实践教学,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和深化,所以我们的老师安排了折尺实习。控制测量是在一定能够区域,按照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控制网。测定控制点水平位置叫平面控制测量,同理控制点高程测定叫高程控制测量。我们这次的任务分为: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测量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先控制,后碎部。”所以控制测量是各种测量的基础。所以实习时教学安排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了解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仪器的操作与检校,待定点的计算,而且可以为以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的问题打下基础,同时是自己在组织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初步的初步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干劲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虽然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可是经过协商,讨论,查阅有关资料并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不但解决了遇到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所以这次实习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然后采用测边、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一种方法,也是工程测量中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所以导线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选点、

测角、测边、定向。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一)首先应根据测量的目的、测区的大小以及测图比例尺来确定导线的导线,然后再到测区内踏勘,根据测区的地形条件确定导线的布设形式。最好是结合已有的可利用的测量成果综合考虑布点方案。 导线点位选定后,要用标志将点位在地面上标定下来。一般的图根点常用木桩、铁钉等标志标定点位。点位标定后,应进行点的统一编号,并且应绘制点之记略图,以便于寻找点位。 (二)边长的测量 导线边长可用测距仪、全站仪直接测量,也可用钢尺丈量。若用测距仪、全站仪测定,应往返各测一次,达到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定时,可以测定斜距,观测竖直角,然后改正为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测定水平距离。 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应同向丈量两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对于图根导线,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XX说,取其平均值最后结果。 (三)观测水平角 导线的转折角用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的等级不同,使用仪器类型不同,那么,测回数也不同。图根导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即可。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观测左角,也可以观测右角。但同一导线要观测左角就确定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 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 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 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 三、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 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 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

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控制测量实习是在课堂学习结束后集中性的的实践教学,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和深化,所以我们的老师安排了折尺实习。控制测量是在一定能够区域,按照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测定控制点水平位置叫平面控制测量,同理控制点高程测定叫高程控制测量。我们这次的任务分为: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测量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先控制,后碎部。”所以控制测量是各种测量的基础。所以实习时教学安排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了解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仪器的操作与检校,待定点的计算,而且可以为以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的问题打下基础,同时是自己在组织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初步的初步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干劲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虽然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可是经过协商,讨论,查阅有关资料并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不但解决了遇到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所以这次实习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然后采用测边、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大地的一种方法,也是工程测量中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所以导线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选点、测角、测边、定向。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一)首先应根据测量的目的、测区的大小以及测图比例尺来确定导线的导线,然后再到测区内踏勘,根据测区的地形条件确定导线的布设形式。最好是结合已有的可利用的测量成果综合考虑布点方案。 导线点位选定后,要用标志将点位在地面上标定下来。一般的图根点常用木桩、铁钉等标志标定点位。点位标定后,应进行点的统一编号,并且应绘制点之记略图,以便于寻找点位。 (二)边长的测量 导线边长可用测距仪、全站仪直接测量,也可用钢尺丈量。若用测距仪、全站仪测定,应往返各测一次,达到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定时,可以测定斜距,观测竖直角,然后改正为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测定水平距离。 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应同向丈量两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对于图根导线,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XX说,取其平均值最后结果。 (三)观测水平角 导线的转折角用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的等级不同,使用仪器类型不同,那么,测回数也不同。图根导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即可。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观测左角,也可以观测右角。但同一导线要观测左角就确定为左角,要观测右角就确定为右角,以免计算坐标时发生错误。 (四)定向: 1、独立导线:用罗盘仪测定起始边的方位角。 2、当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应由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已知边的方位角。

复测报告

永仁县2014年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第YS4标 回头弯检查站至寨树公路 A7复测成果报审表 施工单位:昆明道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YS4 监理单位:云南路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致(指挥部)永仁县重点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指挥部: 根据合同要求,我们已完成本合同段回头弯检查站至寨树长 9330 m的复测,现将复测成果上报,请予审查批准。 附件: 1、复测报告; 2、工程量计算资料; 3、其他资料。 承包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年月日现场业主代表意见: 签字:年月日指挥部意见(片区分管领导): 签字:年月日指挥长意见: 签字:年月日

永仁县2015年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第YS4标段 回头弯检查站至寨树公路 (K0+000~K9+660) 复测报告 昆明道吉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永仁县2014年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第YS4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11月20日

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一)概述 永仁县回头弯检查站至寨树公路地处永仁县永兴乡干树子村,起点位于永仁县永兴乡回头弯木材检查站,起点里程桩号K0+000,止点位于干树子村寨树,止点里程桩号K9+660,路线全长9.66公里 本项目名称:永仁县2014年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第YS4标段回头弯检查站至寨树公路; 建设单位:永仁县重点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指挥部; 设计单位:云南劲道路桥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云南路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昆明道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二)参考资料 《永仁县回头弯检查站至寨树公路K0+000~K9+500施工设计图》(三)复测时间:2014年11月11日 二、复测工具 贝克曼梁式弯沉仪(5.4m)一套,东风自缷汽车一辆,滚轮机械测距仪一把,5m钢卷尺一把。 三、复测方法 由止点方向开始至终点,在复测过程中以旧路为主,对路基弯沉、路基宽度、挡土墙、水沟、涵洞等进行复测。 四、复测结果整理分析 1、

四等水准及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前言 一.实习目的: 1.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导线的内业计算;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测量作业一般问题的能力。二.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标记点之记,完成成果。 三.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一些主要仪器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四等水准测量和三级导线测量的规范。 四.实习方法:自动安平水准仪、DJ6经纬仪的使用。 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二.测区概述: 测区为校园内测量实训场,面积大约30亩。地势平坦,有花园、小树林。其中有几个建筑物分别为网球场、校医务室等。测区内有个小湖。测区周围有安澜路、求新路、启智路等。 三.作业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四等水准测量: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差hAB。在A、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即水准仪,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截在尺上的位置分别为M、N,过A点作一水平线与过B点的竖线相交于C。因为BC的高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高差hAB。 1.每一站的观测顺序 后视水准尺黑面,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取下、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 控制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12月 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校核: 编写: 主要参加人员:刘晓亭张凯凯张进财张航天 报告编制单位: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1 概述1 1.1工程概况1 1.1.1地理位置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1 2 技术依据及平面坐标系统2 2.1技术依据2 2.1.1 测量技术依据2 2.1.2 现有成果资料2 2.2平面及高程坐标系统3 2.3测量仪器3 3 导线控制网测量3 3.1导线控制网简介3 3.2导线控制网数据处理4 3.3导线控制网坐标成果表4 4 高程控制网测量5 4.1高程控制网简介5 4.2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6 附件1 控制点平面布置图7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地理位置 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电力隧道为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配套电缆通道,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由留村、仓丰两座城市电网高压变电站引入两路110kV电源。 220kV留村站出线,留村站至闽江道已有隧道160米。沿闽江道向西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暗挖隧道,留村—珠峰大街2.2×2.45隧道1415米,断面为2.2×2.45米;珠峰大街—京珠高速隧道1035米,断面为1.9×2.2米;由闽江道沿京珠高速东侧至裕华路主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170米。 220kV仓丰站出线,仓丰站出线沿仓丰路、裕祥路、南二环至雅清街为已有隧道,长度约4900米,自雅清街沿南二环北侧、东二环西侧至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断面为2.2×2.45米;沿槐安路北侧、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度约1540米,1.9×2.2米;施工井及通风井采用旁引式。由槐安路与京珠高速交口向北沿京珠高速东侧至海世界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570米。 电力隧道路径平面位置图见图2.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 留村-闽江道:已有隧道长约160米在建。 闽江道-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约2450米,以珠峰大街为界,珠峰大街以东至留村站口隧道断面2.2×2.45米,长约1415米,珠峰大街以西至高速公路东侧隧道断面1.9×2.2米,长约1035米。 闽江道-海世界(留村直出):新修隧道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共计1170米。宽:1.0米高:0.4米。 仓丰-雅清街:已有隧道长约4900米,直墙高约2.6米,净宽2.2米,已有电缆支架,仅敷设电缆。 雅清街-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直墙高2.45米,净宽2.2米。 槐安路-京珠高速:新修隧道长约1540米,直墙高2.2米,净宽1.9米。 京珠高速-海世界(仓丰直出)新修预制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共计1570

导线、高程(加密)复测成果报告

新建简蒲高速公路 (K278+940~K308+727) 导线、高程(加密)复测成果报告 部门: 综合办公室 汇报人:王永玉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简蒲高速公路JPLM-4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一月四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任务概述 (1) 三、既有资料情况 (1) 四、主要技术依据 (2) 五、复测实施情况 (2) 六、成果技术要求 (2)

简蒲高速公路JPLM-4标段复测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JPLM-4标段,本标段线路起于K278+940。线路经K280+117下穿成绵乐客专,于 K280+642上跨成昆铁路,于K281+120上跨成乐高速(G93),于 K306+311贯穿长秋山隧道,于K308+727连接成雅高速,途经有东坡永丰枢纽互通、东坡悦兴互通、东坡多悦互通、蒲江天华枢纽互通,其主要交通流为眉山至蒲江方向。标段内全线长29787米,本标段以平原微丘地形为主,呈东西向平原;沿线多树林和民房且跨越高铁桥和高速公路,通视条件较差。 二、任务概述 新建简蒲高速公路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加密。复测线路起始里程为K278+940~K308+727,路线全长29.787公里。工作内容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的外业观测及平差计算。外业起始时间2015年09月15日至2015年10月5日,内业处理时间为2015年10月6日。 由中铁十五局集团简蒲高速JPLM-4标项目部组织测量队进行测量。参加复测人员6人,测量工程师3人,测工3人(测量人员资质见附件)。 三、既有资料情况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控制测量成果表》。 四、主要技术依据

导线加密测量成果报告

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北互通式立交工程 一期工程 导线加密测量成果报告编制: 复核: 批准: 中交一公局五公司驻马店北互通(一期工程) 日期:2016年6月12日

一·工程概况 驻马店北互通一期工程,具体包含:京港澳高速,起止里程(K50+465-K51+700),主线全长 1.235KM、纬十路(WK0+000-WK1+400)全长1.4KM、匝道(B、C、D、E),匝道A (AK0+223.151—AK1+073.851),匝道全长1910.549M。 本合同段于2016年6月7日共接收到设计院所交一级GPS 控制点5个,分别为Y1、Y51、Y3、Z4、Y4。我合同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需要对控制点进行了加密,共加密导线控制点5个。二·执行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三·使用的仪器设备 本次加密测量采用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中纬ZTS602SR 全站仪(标称精度为2″,2mm±2ppm)及其配套的精密对中棱镜,作业前对所使用设备进行了常规检查。仪器检定证书附后。 四·复测情况 1、复测时间:2016年6月10日 2、复测形式:采用复合导线形式施测,以一级GPS控制点Y4-Z4作为起算数据依次经加密导线点JM01、JM02、JM0 3、JM0 4、JM05最后闭合到一级GPS控制点Y51-Y3。 3、作业方法:按公路二级导线测量的要求进行作业,角度采用方向观测法,按两测回作业,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盘左

和盘右读数,盘左夹角值和盘右夹角值差值不大于12″,同一测回中2C较差不大于18″,测距往返各测两测回,观测时进行了温度和气压改正。 五、数据处理及平差 数据处理采用轻松测量2000软件,按照国家一级导线控制点进行数据平差处理。数据处理结果见附件。 六、四等导线测量精度评定 1、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由平面闭合差计算结果可知:fβ=-19″<±26″,fβ允 = ±10√n = ±26″ 2、全长相对闭合差 由平面闭合差计算结果可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精度为1/35140满足公路测量规范一级导线控制测量<1/15000的限差要求。 综合以上评定结果,本次加密测量成果满足规范要求,能用于本工程控制测量使用。 七、参加测量人员

绿化测量成果报告范本

目录

1测量的基本情况 1.1 概述 1.1.1 项目概况 1)受“******”的委托,由昆明市测绘研究院承担“******小区”工程建设项目的绿化测量工作。 2)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我**组织业务骨干和先进测量仪器,委派***为项目负责人,项目工单号为******。作业人员于**年**月**日开始进场作业,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作业,通过项目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建设方的大力协助下,于**年**月**日完成全部测量工作。 1.1.2 项目信息 1.2 绿化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注:表格差值栏中“+”为超出规划条件,“-”为少于规划条件。 1.3 已有资料 1.3.1 已有控制资料 1)昆明市测绘研究院建设的连续运行GPS台站网系统,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 2)昆明市测绘研究院布设的二级控制点“SZ01、SZ02”,高程为四等水准。 3)以上控制点成果,平面为1987年昆明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位保存完好,经检查符合要求,可作为本项目的平面、高程起算数据。

1.3.2 已有工程建设相关资料 经昆明市呈贡区园林绿化局审批的植物配置总平面图、灌木配置总平面图、乔木配置总平面图、地被配置总平面图。 1.4 绿化测量实施 1.4.1 测量基准 1)坐标系统:1987年昆明坐标系。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1.4.2 作业依据 1)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2)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3)GB/《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4)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5)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 6)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7)2013年1月7日《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 1.4.3 完成工作量 1.4.4 投入资源情况 1.4.4.1 投入人力资源 共投入测量技术人员2人,其中:工程师1人,专业技术员1人。

导线复测成果报告

防城港市兴港大道北段改扩建工程第三合同段起讫桩号:K46+540~K47+980 导线高程测量成果报告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九年八月十三日

目录 ◆导线复测说明 (1) ◆测量交接桩记录表 (3) ◆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4) ◆附合导线计算表 (5) ◆符合水准高程计算表 (6) ◆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 (7) ◆水准测量记录表 (11)

导线复测说明 根据合同要求及施工测量有关规定,每半年需对导线进行复测,我方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第二次复核并加密。 一、复测的依据及技术标准 1.《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2007) 3.《城市测量规范》(CJT8-99) 4.《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二、测量方法 1.平面控制野外观测采用南方NTS-302B全站仪。按一级导线观测,以086C、086D边为起算边,先在点086D设站,依次观测各导线点之间的夹角及边长,以此类推,最后附合到09B3、058S边的方位角。结果闭合差为+22〞,允许值为±6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8627,允许值为1/2000.全线共设控制点6个(含甲方点)。 2.高程控制采用苏光DZ2自动安平水准仪,严格按四等水准观测要求施测,以点086C的高程为起算点,最后复核至点09B3的高程。观测路线全长1.146km,闭合差为+14mm,允许值为±21mm。全线共设水准点5个(含甲方点)。 三、测量结果

精度均符合相关测量规范要求,现将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上报,请予以审核。 防城港市兴港大道玉罗岭至倒水坳道路改造工程 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09年8月13日

原地面复测报告

沿河县乌江三桥工程 路基工程 原 地 面 复 测 成 果 报 告 测量: 计算: 审核: 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沿河县乌江三桥项目部 2017年3月25日

路基土石方复测成果报告根据相关要求,沿河县乌江三桥项目部于2017年3月18日组织人员对该项目工程的路基工程进行了原地面复测(测量成果附后); 由于于本工程之路基工程地处地势陡峭,起伏较大的山区,山势起伏变化无规则,故给采用传统的水平抬扛打桩法测量带来极大不便,同时测量人员自身安全及测量精度无法保证,有鉴于此,本次原地面复测外业数据采集采用智能化南方全站仪,内业数据处理则采用专用地形地籍处理软件南方CASS7、1版。 一、外业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为: 1.导线点引入: 本工程导线点已引入并完成复测。 2.路基断面范围放样: 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放样出挖方区最上坡坡顶线,填方区最下坡坡脚线,并用红索圈定数据采集范围,坡顶或坡脚线要求地势不起伏变化段不得大于20m一桩,每20m内有变化者则插桩,圆曲线段或缓与曲线段则不大于10m一桩,曲线半径于小100m及本工程渠化段则5m一桩,从而保证外业数据采集的科学性与计算机模拟的真实性,减小计算的误差。 3.范围内数据采集: 纵向不大于20m采集一组数据(坐标、高程),密度

根据山形变化而定,每起伏变化均采集一组数据,横向不大于5m采集一组数据,每起伏变化处均采集一组数据,若遇边坎则坎上与坎下边缘均采集数据,所有数据均存盘于全站仪中,以便导入计算机。 二、数据内业处理: 项目部全站仪带蓝牙功能,数据可通过专用软件导入计算机。 数据处理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的南方CASS7、1地形地籍处理软件,处理结果附后。 三、工程量误差: 计算机处理后的成果,工程量误差如下: 1.挖方 BK0+000~280段增加299、97m3 BK0+280~440段增加1380m3 BK0+500~674、56段增加1652、92m3 以上合计挖方增加3333m3 误差率为n=3333÷247151=1、3%<5、0% 故不要求调整、 2.填方 BK0+000~120段增加667m3 BK0+230~290段增加1141m3 BK0+400~500段增加-177m3 以上合计增加1631m3

胜利桥复测成果报告

目录 1、总说明----------------------------------------1 2、控制点复测成果汇总表------------------------ 3 3、导线测量成果表--------------------------------5 4、水准测量成果表------------------------------- 6 5、全站仪鉴定报告--------------------------------8 6、水准仪鉴定报告------------------------------- 9

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温升路关河堰支渠上。该桥为原址拆除重建,桥梁跨径设计为1-10米的钢筋砼空心板桥,桥梁全长15m,桥面全宽10米,斜度为0度,小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筋砼预制空心板简支结构,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和扩大基础,设计车辆荷载公路—II级,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 二、技术标准: 1、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 3、JTG/T 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 4、设计院提供控制点成果表 施测方法: 本桥平面控制测量网采用支导线,控制等级为公路一级-2007。导线测角采用2个往返测回,取其均值作为导线计算转折角。2C值≤10″;测距采用往返测距并取其均值作为计算边长。施测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其成果可以供本工程施工使用。 (二)、水准点复测采用附合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控制:使用D03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测量,四等水准测量进度允许闭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四川省武都引水第二期灌区工程 西梓干渠第九标段 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日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1) 第2章复测依据 (1) 第3章控制点复测成果 (2) 第4章附合水准复测记录 (3) 第3章测量仪器 (6) 第4章施测方法 (6) 4.1施测程序 (6) 4.2施测规划 (6) 4.3施测原则 (6) 4.4准备工作 (7) 第5章成果精度评定 (9) 第6章控制点平差成果 (9) 6.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10) 6.2控制点坐标 (11) 6.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11) 6.4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 (13) 6.5平差后站点WGS84坐标(XYZ) (14) 6.6平差后站点WGS84坐标(BLH) (14) 6.7平差后站点目标坐标系坐标(NEU) (15) 6.8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16) 第7章控制点布置图 (16)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第九标段 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第1章工程概况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第九标段起讫桩号为K35+500~K49+890,本工程渠道总长14390m,其中隧洞总长12037.76m。总体施工程序以隧洞工程施工为主线,穿插进行渡槽、明渠以及明渠辅助构筑物的施工。 本工程共有7条隧洞,9段明渠以及2个渡槽。其中,有两条隧洞较长,其长度均超过4km;另有一条隧洞中长,其长度近2km;其余四条隧洞长度较短,长度均不超过500m。本工程以两条长隧洞为施工主线,兼顾中长隧洞施工,其余四条隧洞穿插进行。 西梓干渠九标段位于盐亭县和南部县境内,沿渠线附近有乡村公路相连,各重点建筑物也有公路直达,对外交通较方便;场内交通需要从现有交通干道上“T”接,局部修建进场公路即可满足场内施工的交通要求。 因此,本工程两条长隧洞:金子岭隧洞和伞柏桠隧洞挖工序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本标段控制点复核和加密工作自2014年3月1日开始,4月15日完成全部外业实测工作,紧接着完成了成果分析、计算和整理工作。 第2章复测依据 (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采用甲方提供的《西梓干渠及金峰水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报告书》。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完整)铁路专用线GPS导线初测、复测成果报告

...........铁路专用线(DK1+..-DK7+..) 导线复测 成果报告 编制: 测量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中铁.....) 201..年6月 ...●...

.........铁路专用线 (DK1+....至DK7+....) 导线复测成果报告 1任务概述 1.1任务依据 根据业主及上级单位要求,中铁..局对.....................铁路专用线(DK1+.._DK7+...)段导线和高程控制网进行了复测。现根据复测工作具体情况编写本次复测成果报告。 1.2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 1.2.1工作范围 ..........铁路专用线(DK..+800-D..K+..9),全长...公里。 1.2.2工作内容 201年6月对本标段内的控制点进行了复测。 1.2.2.1线路平面控制网复测 本次复测控制点6个: 101、T1、G02、G03、132、S104标石均完好。 1.2.2.2高程控制网复测 本次复测高程控制点5个:101、01、G02、T03、12标石均完好。 1.3复测原则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采用GPS进行,线路控制网导线点按照一级GPS 进行复测,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同步环边联结方式扩展,组成三角形或

大地四边形相连的带状网,导线平差采用设计院提供导线点表中的任意2个控制点作为约束点对其他4个点进行平差。高程控制网复测采用GPS进行测量,平差采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来控制进行平差。管段内的平面控制网复测及高程控制网复测的外业测量工作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进行下步测量工作。 2既有资料情况 《..........铁路专用线初、定测GPS控制测量成果》见附件 3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GBT 18314-2009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及其他相关文件 4生产组织 4.1人员组成 为确保本段的复测工作能够如期顺利进行,采用以中铁...局(集团)牵头中铁...局(集团)协同作业的方式对本段内的导线进行复测。 4.2仪器配置 GPS仪器配置 5.控制网处理分析 经数据处理后,所有精度和技术指标均可满足规范规定。 6.观测、计算的技术执行情况

测量成果报告

某某工程 测 量 控 制 点 复 核 报 告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年月日

某某工程 测量控制方案和测量报告 一、工程概况 1、施工单位:8888建设有限公司 2、工程名称:88888工程 3、建设地点:广西南宁 4、工程范围:工程概况 二、测量的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4、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成果资料及施工图纸等资料 三、施工测量的目的 本次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站房、仓库、航标保养场工程施工放线定位的需要,布设施工平面控制网、控制基线和高程控制网用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放样。内容有: 1、地基及基础施工测量放样; 2、上部结构施工测量放样; 四、复测校核及使用仪器 1、站房、仓库、航标保养场工程 采用业主提供的图根等级导线控制点为A1、A3、A4、A5、A6、航测8903、9502、0219。我司进行复测后用于的施工放样。复测控制点结果见附表。

2、使用仪器一览表 五、高程控制测量 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要求,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高程控制以业主提供的BM319、BM319-1、HH2、HH3高程为基准点。 七、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外业和内业资料进行自检和复核检查,施工放样据数事前事后必须检查无误。外业放样必须有多余方向点检校。所设测站作业前必须进行已知点校核,放样结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定期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同下,对建立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核,对每次复核的测量成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各控制点在所要求的精度范围内,从而保证码头各部位的精确施工。 2、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监理移交的控制点、水准点,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并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测量工程师负责内业计算及现场测量工作; 4、主管技术人员负责审核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结果; 5、对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工作,应按合同及规范要求将测量方法和详细说明等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正,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正,精度满足要求之后,方可使用。 7、对设计单位和业主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进行补测加固,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和业主及现场监理。 8、施工放线水准点、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的,应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 八、结论

导线测量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桩号:K0+000—K2+532.854) 计算: 李远进 复核: 韦毅 审核: 庄骏腾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站前大道扩建及景观带工程 项目经理部

2017-3-15 导线复测报告 本项目复测依据: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 2898-91)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水》(GB1 2898-91) 《公路测量规范》(JTGC10-2007) 招标文件和设计成果表 注:测量数据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在施工中以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允许误差) 一、测量目的 为了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质量。根据设计院所交导线控制点位置及坐标,进行全线复核及加密测量,对线路平面位置进行精确控制。二、测量仪器 全站仪一台,型号:科力达K93692 编号:KTS-442L 对中杆两把,棱镜两台,对讲机三个。 使用计算工具:9750编程计算器、导线测量平差1.6版软件。

附: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后附仪器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测量精度 测量结果、精度均符合《JTGC10-2007公路测量规范》及设计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为±10√n,n为测点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7000。 四、坐标及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1°。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投影面700米高程。 五、测量方法 根据城乡建设服务中心所交导线控制点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对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值进行了平差计算,采用导线平差1.6版平差软件平差,其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另:对于控制点及水准点桩的埋设,采用地下挖坑浇筑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由于有先路段狭窄,施工及运输繁忙,或视线差异,控制桩标志露出地面极易破坏;故之,控制桩将挖下10cm~20cm 处,软基将挖到硬基为准。上面并用盖板加以保护,为便于查找,在墙上用红漆注明点号。

水准测量成果书报告

新建贵阳枢纽西南环站前一标 水准控制测量成果书 编号: 版本号: 修改状态: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效状态: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3月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水准测量人员安排 四、水准测量仪器 五、水准点标注 六、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 七、测量结论 八、附件 1、三等水准测量高程计算表; 2、高程点的平面布置图 3、天宝DINI03仪器校准证书。 中国中铁四局贵阳枢纽西南环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贵阳市境内,新建正线里程D1K0+950 ~D4K4+700 ,北起龙洞堡片区的小碧线路所,南至小碧乡马寨村,先后跨鱼梁河,贵新高速,客车外绕 线,贵都高速,线路长 3.838km ;另马寨联络左、右线里程LZD1K0+000 ~LZD1K1+707.55 、LYDK0+000 ~LYDK1+221.91 ,线路长2.93km 。 二、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91 ; 3.有关铁路工程测量的参考资料。 三、水准测量人员安排 姓名技术职称测量分工 工程师复核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四、水准测量仪器 水准点高程测量使用天宝DINI03 型仪器,水准尺采用2m 因瓦尺;参加本次复测的水准仪使用前均送有效仪器检定单位进行了检定,并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 限内。 作业前对水准仪的水准器、水准管轴、十字丝及水准标尺等均进行了检校, 并在每次架设过程中均进行检查,其状态良好。 作业中,水准仪安置严格精平,因瓦尺均保持气泡居中。 使用的仪器设备 使用仪器规格型号仪器级别送检情况自检情况水准仪天宝DINI03 S05 合格合格 五、水准点标注 根据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所交的《水准点表》上水准点及施 工调查资料,我部于2014 年2 月22 日至3 月2 日对管段内加密的水准点进行了测量,以满足水准贯通复测及现场施工需要。加密水准点均匀分布于路线两侧, 部分水准点与导线点共用,均采用混凝土钢筋桩标注。 六、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

测量成果自检报告

测量成果自检报告

*****市东部新城1:1000地形测绘工程 自 检 报 告 生产单位:***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日期:2008年9月

**市东部新城1:1000地形测绘工程项目自检报告 一、任务概要: 1、项目来源 为满足**市东部新城规划的需要,**市政府采购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标,根据招标文件的精神,***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参与竞标,一举夺得**市东部新城1:1000地形测量项目。 2、基本工作量 ①1:1000地形测图60平方公里; ②**市东部新城、西部及北部D级GPS控制; ③三、四等水准联测。 3、测区范围 北端沿人民东路向北扩展500米向东延伸至大泉山,西端为东外环向西200米南接五宋路,南段为五宋路向东延伸至合徐高速,东端为合徐高速延伸至化家湖水库东接大泉山,面积60平方公里。由**市规划局提供测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图,见(附图一)。 二、检查工作的概况 根据《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院总工办安排梁怀标、郭恒茂、马春秋等三位测绘工程师于2008年9月20日~9月28日对该测区的控制资料和地形图等进行最终检查。 此次全面检查是在作业队自查互检的基础上,分院进行100%的过程检查后,院级进行的最终检查。 使用仪器:TOPCON全战仪、经过鉴定的50m钢尺一把 检查人员:梁怀标工程师项目负责

郭恒茂工程师检查组组长 马春秋工程师检查组组长 三、检查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技术标准 (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1997,CJJ73-97); (2)《城市测量规范》(1999,CJJ8-99);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GB/T18314-2001);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99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GB12898-91) (5)《1:500、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8)本测区技术设计书及技术设计补充规定。 四、完成工作量 ***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测绘二分院于2008年4月—2008年9月在本区测绘1:1000地形图60平方公里,完成D级GPS个62点的选点、埋石、观测和计算,联测高等级点10点;部分D级GPS点的四等水准287.471Km,三等水准125公里,联测高等级点10点等工作。 五、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1、检查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