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研究理论与方法试卷(2010)答案及评分标准

信息系统研究理论与方法试卷(2010)答案及评分标准
信息系统研究理论与方法试卷(2010)答案及评分标准

信息系统研究理论与方法2010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名词解释(40分,每题8分)

1. CMM模型

软件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是软件开发过程质量控制及软件过程改进的理论。CMM是软件工程协会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发完成的对软件开发能力进行评价的标准。它将W.Deming和Joseph Juran的质量管理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展成为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框架,侧重于对软件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的考察和评价。

所谓软件过程能力,是指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和生产的过程本身透明化、规范化和运行强制化。企业在执行软件过程中可能会反映出原定过程的某些缺陷,可以根据反映的问题来改善这个过程。周而复始,这个过程逐渐完善、成熟。这样一来,项目的执行不再是一个黑箱,企业清楚地知道项目是按照规定的过程进行软件开发的,而且生产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也就能够成为今后可以借鉴和吸收的营养,从而大大加快了软件生产的成熟程度提高。

CMM模型描述和分析了软件过程能力的发展程度,确立了一个软件过程成熟程度的分级标难。CMM共分为五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定义即可得分。没有指出CMM分为五级的,扣1分。

2. 协同论

协同学的创立者,是前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armann Haken)。他于1971年提出协同的概念,在1976年又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理论一样,协同学研究的也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保证外流的条件下,如何能够自发的产生一定的系统有序结构或动能行为的一门新兴科学。它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理论为基础,汲取了耗散结构理论的论点,采用统计力学的考察方法来研究开放系统的行为。

协同学理论强调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协同作用是任何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自组织原理是协同学理论的核心,它反映了复杂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如何通过内部各要素的自行主动协同来达到宏观有序的客观规律。协同论是在研究事物从旧结构转变为新结构的机理的共同规律上形成和发展的,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类比,对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建立了一整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并推广到广泛的领域。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定义即可得分。

3. 价值网络

新型价值链不是由增加价值的成员构成的链条,而

是虚拟组织构成的网络,它经常改变形状、扩大、收缩、

增加、减少和变换,即称之为价值网。

价值网模型使用了价值创造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优

越的顾客价值、核心能力与相互关系。顾客的价值需求

决定了价值网核心能力的水平、类型及组合;各种关键核心能力的恰当组合可以创造出顾客满意的价值;价值网成员的相互关系促进优越的顾客价值之实现;同时顾客又向价值网提出更高的需求设想,进一步激励价值网成员提升核心能力,以更深层次实现顾客价值,实现价值目标。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定义即可得分,内容太简单扣2分,没有给出网络图的扣1分。

4. 设计模式

在我们处理大量问题时,在很多不同的问题中重复出现的一种性质,它使得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方法来描述问题实质,并用本质上相同,但细节用不会重复的方法去解决,这种性质就叫模式(Patterns)。

模式化过程是把问题抽象化,在忽略掉不重要的细节后,发现问题的一般性本质,并找到普遍使用的方法去解决的过程。模式可以使我们:

1).复用解决方案:通过复用已有的设计,不必再为普通、重复的问题重新设计解决方案,为自己的问题找到更高的起点并避免了绕弯路。2).建立通用的术语:设计模式在项目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参考点。3).拥有更高的视角:设计模式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上给予我们更高层次的视角。这样的视角可以将你从“过早过多关注问题的处理细节”中解放出来。4).改善软件代码的可修改性。5).发现“庞大的继承体系”的替代方案。常见的模式有:MVC模式,适配器模式,Bridge模式,创建型模式之抽象工厂模式,Observer模式,策略模式。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定义即可得分,没有给出模式说明或常见模式的扣1分。

5. BPM

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BPM)是从相关的业务流程变革领域,如业务流程改进(BPI)、业务流程重组(BPR)、业务流程革新中发展起来的。流程管理技术也是从早期的工作流管理、EAI、流程自动化、流程集成、流程建模、流程优化等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从管理理论或战略的层面看,业务流程管理(BPM)就是在一个存在内部事件和外部事件的环境中,由一组相互依赖的业务流程出发,对业务进行描述、理解、表示、组织和维护。从具体实施的层面看,BPM 还可分为流程分析、流程定义与重定义、资源分配、时间安排、流程管理、流程质量与效率测评、流程优化等。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定义即可得分,内容太简单的扣1-2分。

二. 简答题 (30分)

1. 简述基于构件的应用系统开发步骤。(10分)

基于构件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也可以采用生命周期模型,其开发步骤分为需求分析、基于构件的系统设计、从构件库中选择构件组装系统、系统测试运行。

(1)需求分析:该阶段主要是进行问题定义,类似于传统的系统开发方法中的需求定义,该阶段最终给出系统需求说明书。

(2)基于构件的系统设计:该阶段的任务是设计基于构件的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信息系统的架构有利于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全局属性进行规范约定、分析、验证和管理。将架构作为系统构造和演化的基础,可以实现大规模、系统化的软件复用。

(3)构件组装:构件组装技术以构件模型、架构描述和开放系统技术为基础,成功的组装必须以开放构件模型和规范的架构描述(包括对构件连接和交互协议的严格定义)为基础。

(4)系统测试、运行:在这个阶段,首先要验证构件的组装是否符合系统的设计目标,排除特定上下文及构件搭配可能出现的错误。调试过程侧重于分析、定位,并排除应用系统全局行为特征及可能的异常。系统在运行时不仅需要提供稳定的应用服务,而且必须对构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包括监测构件的状态和性能、构件故障的定位及确定等。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内容即可得分。没有给出整体说明的扣1分,内容太简单的扣2-4分。

2. 简述ESB及其主要功能?(10分)

在以面向服务架构(SOA)为方向的新的集成方式中,企业服务总线(ESB)是集成的关键技术。ESB包括了通信、消息、安全、管理、集成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功能。有了ESB的支撑,SOA将以往复杂繁琐的集成系统清晰地分为服务、ESB、业务流程三个主要的层次,并且对遗留系统的集成提供支持。

1) ESB 的编程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和接口抽象。因此,业务流程架构师不需要考虑通过编码来连接应用系统和资源的方案,只需要使用ESB 服务就可以自动化解决业务问题。2) ESB 可以被集中管理和配置。3) ESB 利用授权认证机制来限制应用系统对受限内容的访问。4) ESB 可以验证消息的格式,以最高效率使用资源的方式执行任务,并且提供冗余功能以防止服务失败,另外它还有事件日志和错误处理等功能。5) ESB 也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审计和监控来确保应用运行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专门的服务层协议上。总的来说,ESB 是一种逻辑体系结构组件,它提供与SOA 保持一致的集成基础架构。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内容即可得分。内容太简单的扣2-4分。

3. 简述信息系统评价步骤及其划分。(10分)

一个完整的系统评价过程,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即是进行系统分析确定评价目标、搜集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模型、计算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辅助决策。也可按阶段进行划分,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验证反馈阶段、交付阶段。

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四个评价时期,即:

1)事前评价:项目末正式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它是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数据和企业及组织机构的实际情况,规划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要完成的功能,在假定规划的目标和功能实现时,对信息系统效益的事前估算。

2)事中评价:信息系统开发的设计阶段进行的评价。它要对总体现划中预估的效益按各子系统和各部门分解计算和详细评价,经过汇总后成为设计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调控,目的在于采取校正措施以纠正偏差。

3)事后评价:它要对信息系统运行后各种经济技术指标作出测试和评价,研究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达到了设计中的各种功能和目标,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以便决定在运行过程中如何改进和完善。

4)跟踪评价:它是在信息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常运行之后进行的评价,根据运行记录,测试、评价系统实际运行的效益。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内容即可得分。内容太简单的扣2-4分,没有给出四个评价时期的扣1分。

三. 问答题(30分)

1. 如何看待战略信息系统的兴起。(15分)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组织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增强组织竞争实力,形成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战略。

组织把信息系统作为一项战略规划活动,而不再是盲目投资。信息系统由简单的技术支持向着支持组织战略决策转变。

这种转变主要基于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传统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更是一个社会系统,需要注意社会环境。单纯的技术手段已经无法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

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应该包括: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数据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很多组织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发信息系统,但是总体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他们陷入了技术的误区或者称之“IT黑洞”。

2)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观念中,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或物质资源,而在信息经济时代,物质、能源、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支柱。我们说,物质可以为人类提供生产与生活的基础,能源可以提供各种动力,而信息被视为一种资源则经历了相当长的认识阶段。人类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知识、经验,而这些知识、经验就来自于信息,信息奉献给人类的是知识和智慧。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内容即可得分。内容太简单的扣2-5分,没有给转变两方面原因或原因解释不清的扣2-4分。

2. 结合SOA,谈谈你对信息系统集成的理解。(15分)

所谓的系统集成就是按照用户的需求,对众多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合理的选择,最佳配置各种软件和硬件产品与资源,组合成完整的、能够解决客户具体应用需求的集成方案,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实现上具有可能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发展上具有可扩性,投资上具有受益性。

根据系统集成的深度,侍息系统集成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数据集成

信息系统集成首要的任务是要实现数据集成,它是实现应用集成和业务集成的基础。数据集成要解决不同应用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需求,具体包括数据操作管理、共享信息管理及共享模型管理三个方面。

2)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应用系统根据业务逻辑的需要而进行的功能之间的相互调用和互操作。应用集成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完成,实现了异构系统之间语用层次上的互操作。

3)业务集成

业务集成是系统集成的最高层次,也称为流程集成,能够使企业信息系统发挥最高效能。业务集成由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提供技术层次上的基础支持。

业务过程集成包括业务管理、进程模拟以及综合任务、流程、组织和进出信息的工作流等,还包括业务处理中每一步都需要的工具。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体系架构是形式化地分离服务的架构风格,提供应用程序的集成。在SOA中创建新应用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这些应用系统的可用性、互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SOA可被看作是一种构建IT系统的方案,它将业务服务作为协调IT系统与业务需求的关键组织原则。

用web服务成功实现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企业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因为针对战略性业务目标构建的服务可以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做出更快的响应,而那些针对具体执行环境构建的IT系统则不可能做到。但SOA不应该等同于WEB服务,WEB服务是SOA的一种实现形式。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SOA是系统集成的最好阶段。

评分标准:答出主要内容即可得分。内容太简单的扣2-5分,没有给出集成三个层次划分的扣3-5分,没有结合SOA的扣1-3分。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25题,共50分。) 1.ABCE 2.ABD 3.BCDE 4.BCE 5.CDE 6.DE 7.ACDE 8.BCE 9.BCE 10.BCDE 11.ACE 12.BCDE 13.BCDE 14.AD 15.AD 16.BE 17.D 18.ADE 19.C 20.BC 21.ABC 22.ABCDE 23.ABC 24.ABCE 25.ABDE 二、引文解释:(每题7分,2题,共14分) 26.“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或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只是近似地表示出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构成上的变化”。(引自第1卷第23章) 1)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2分) 2)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由于单个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需要的生产资料数量增加,从而会引起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进而引起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加和可变资本价值的相对减少。(3分) 3)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引起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因此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会低于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3分)4)例如…(2分) 27.“周转时间的缩短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对利润的生产的直接影响,在于使可变资本部分由此提高效率”。(引自第3卷第4章) 1)资本周转时间包含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缩短生产时间和由于改进交通而缩短流通时间,都可以增加利润量、提高利润率。(2分)例如:…(2分) 2)资本周转时间缩短引起资本周转次数增多,导致年利润量增加和年利润率的提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资本周转速度本身加快所致。(2分)但实际上,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可变资本由于资本周转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了使用效率,即生产出更多的年剩余价值量。(4分) 三、说明下列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1题,共10分) 28.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区别:①涵义:(2分)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区别:劳动过程考察的是劳动的质、目的和内容;价值形成过程考察的是劳动的量(1分)③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区别: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价值;价值增殖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包含剩余价值。(2分)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劳动过程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中创造的价值量影响不同。(2分) 联系:①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构成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构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1分)②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2分)

汽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汽车概论 1.压缩比 2.空燃比 3.独立悬架 4.怠速 5.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某国产汽车的产品型号名称为:TJ7102B ,该汽车按照标准规定,该车属于 。 2.四冲程汽油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 、 、 、和 四个行程。 3.汽车的种类虽多,但基本组成是相同的,一般都由 、 、 和电器与电子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4.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的部件化油器,是完成 配制的主要装置。 9.汽车轮胎按胎体结构不同可分为 和 。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6.摩擦式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和 组成。 7.轮式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轮和组成。 8.发动机按润滑油供给方式不同,其润滑方式有、、 。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四冲程燃机的作功行程,理论上活塞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这时() A.进气门开启 B.排气门开启 C.进气门、排气门均开启 D.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 2.下列部件既属于发动机的部件,又属于离合器的部件是() A、飞轮 B、从动盘 C、活塞 D、气缸 3.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 A、一圈 B、两圈 C、三圈 D、四圈 4.使汽车转弯时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旋转的是() A、万向传动装置 B、主减速器 C、差速器 D、半轴 5.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首先传给( ) A、传动轴 B、驱动桥 C、变速器 D、差速器 6.汽车有四个车轮,其中两个后轮为驱动轮时,则其驱动形式可表示为() A.2×4 B.2×2 C.4×2 D.4×4 7.不属于气门组的机件是() A.气门挺柱 B.气门 C.气门弹簧 D.气门导管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专业考试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真实只是艺术真实的___________,为艺术真实提供___________。 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人与社会、______、___________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4、西方现代小说发端于18世纪,___________小说是第一代;19世纪的___________小说是第二代。 5、创造诗歌意境的总的方法是___________,它可具体化为两条途径,即___________的方法和化情思为景物的方法。 二、选择题(1-3题为单项选择,4-6题为多项选择。请将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1、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运用( )塑造形象。 A、造型 B、表演 C、综合 D、语言 2、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 A、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 B、席勒与斯宾塞 C、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 D、荣格与克罗齐

3、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 A、序幕、发展、高潮、结局 B、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C、序幕、高潮、结局、尾声 D、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自18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如下几个文学思潮(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 E、现代主义 5、灵感的基本特点( ) A、不期而至,偶然突发 B、专注敏捷,亢奋紧张 C、超长独特,富于创造 D、突然消失,不可再得 E、超控自如,随意挥发 6、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A、直感性 B、理念性 C、蕴情性 D、想象性 E、审美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典型: 2、创作灵感:

北京科技大学有限元试题及答案

一 判断题(20分) (×)1. 节点的位置依赖于形态,而并不依赖于载荷的位置 (√)2. 对于高压电线的铁塔那样的框架结构的模型化处理使用梁单元 (×)3. 不能把梁单元、壳单元和实体单元混合在一起作成模型 (√)4. 四边形的平面单元尽可能作成接近正方形形状的单元 (×)5. 平面应变单元也好,平面应力单元也好,如果以单位厚来作模型化 处理的话会得到一样的答案 (×)6. 用有限元法不可以对运动的物体的结构进行静力分析 (√)7. 一般应力变化大的地方单元尺寸要划的小才好 (×)8. 所谓全约束只要将位移自由度约束住,而不必约束转动自由度 (√)9. 同一载荷作用下的结构,所给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则变形值越小 (√)10一维变带宽存储通常比二维等带宽存储更节省存储量。 二、填空(20分) 1.平面应力问题与薄板弯曲问题的弹性体几何形状都是 薄板 ,但前者受力特点是: 平行于板面且沿厚度均布载荷作用 ,变形发生在板面内; 后者受力特点是: 垂直于板面 的力的作用,板将变成有弯有扭的曲面。 2.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应力分量: σx ,σy ,τxy ,三个独立的应变分量:εx ,εy ,γxy ,但对应的弹性体几何形状前者为 薄板 ,后者为 长柱体 。3.位移模式需反映 刚体位移 ,反映 常变形 ,满足 单元边界上位移连续 。 4.单元刚度矩阵的特点有:对称性 , 奇异性 ,还可按节点分块。 5.轴对称问题单元形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截面的空间环形单元 ,由于轴对称的特性,任意一点变形只发生在子午面上,因此可以作为 二 维问题处理。 6.等参数单元指的是:描述位移和描述坐标采用相同的形函数形式。等参数单元优点是:可以采用高阶次位移模式,能够模拟复杂几何边界,方便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的积分运算。 7.有限单元法首先求出的解是 节点位移 ,单元应力可由它求得,其计算公式为 {}{} [][]e D B σδ=。(用符号表示即可) 8.一个空间块体单元的节点有 3 个节点位移: u ,v ,w 9.变形体基本变量有位移应变应力 基本方程 平衡方程 物理方程 几何方程 10.实现有限元分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载体就是单元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判断(10个,每个 1分,共 10分) 1、从生产过程来看,技术创新可划分为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和产品创新。 2、甘特图是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的横道图。 3、力场分析理论是波特提出来的。 4、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权力的分配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制度分权和授权。 6、当一个人以他人的期望为行为准则时,那么他的道德阶段处在惯例阶段。 7、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8、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9、外部招聘比内部招聘的选择范围更大,因此,更容易找到优秀的人才。 10、决策理论学派是从Barnard创始的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二、单选题( 20个,每个 1分,20分) 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 A、领导技能 B、组织技能 C、概念技能 D、人事技能 2、“管理就是决策”是 ( )的着名观点。

A、赫茨伯格 B、戴尔 C、西蒙 D、亨利 .福特 3、Max Weber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 A、人际关系理论 B、官僚组织理论 C、团体力学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4、法约尔管理原则中,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这一原则是() A、统一命令原则 B、等级链原则 C、统一指挥原则 D、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 5、最先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 B、韦伯 C、甘特 D、泰罗 6、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文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教育 ————学年第 ———— 学期 《文学概论》试卷(A卷) 一、一、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 上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 共计20分) 1、文学创造中的艺术概括是从() A、一般出发 B、个别出发 C、以对特殊事物即有特征的事物的描述为途径 D、概念出发2、文学对社会的反映是() A、纯客观的反映 B、原生态的摹写 C、零度反映 D、有选择有改造的反映 E、反映外部世界,也反映作家的精神 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它是()A、功利性的 B、无功利的 C、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D、直接是无功利的 E、间接是有功利的 F、无功利性是功利的手段 4、徐悲鸿绘画中的马是() A、客观生活中的真实的马 B、生物学中的马 C、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马 D、象征人类精神的马 E、具有深刻寓意的马

F、具有审美价值的马 5、对待文学遗产的错误态度是() A、全盘继承 B、全盘抛弃 C.、批判的继承 D、只能继承形式 E、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6、文学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A 、直接的 B、间接的 C、紧密的 D、有距离的 E 、无关的 7、文学作为话语是() A、社会性话语活动 B、单纯的个人话语活动 C、是社会的产物 D、审美意识形态 E、是对现实的反映F、具有阶级性话语的性质 8、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是() A、世界文学排斥民族文学 B、形成了世界性就取消了民族性 C、既有区别又相联系 D、世界文学的形成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为基础 E、世界文学的形成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 9、文学创作是() A、私人化行为 B、社会活动 C、纯粹个人的事情 D、作家与社会的对话 10、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比,() A、生活真实更丰富、生动 B、艺术真实没有生活真实具体、典型和有感染力 C、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 D、艺术真实比现实更理想、更美、更有感染力

西工大-有限元试题(附答案)汇总

1.针对下图所示的 3 个三角形元,写出用完整多项式描述的位移模式表达式 2.如下图所示,求下列情况的带宽 a) 4 结点四边形元; b) 2 结点线性杆元。 3.对上题图诸结点制定一种结点编号的方法,使所得带宽更小。图左下角的四 边形在两种不同编号方式下,单元的带宽分别是多大? 4.下图所示,若单元是 2结点线性杆单元, 勾画出组装总刚后总刚空间轮廓线。 系统的带宽是多大?按一右一左重新编号(即 6变成 3等)后,重复以上运算

5.设杆件1-2 受轴向力作用,截面积为A,长度为L,弹性模量为E,试写出杆端力F1,F2与杆端位移u1, u2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杆件的单元刚度矩阵[k](e) 6.设阶梯形杆件由两个等截面杆件○ 1 与○2 所组成,试写出三个结点1、2、3 的结点轴向力F1,F2,F3与结点轴向位移u1, u2, u3之间的整体刚度矩阵[K] 。 7.在上题的阶梯形杆件中,设结点3 为固定端,结点1作用轴向载荷 F1=P,求各结点的轴向位移和各杆的轴力。 8.下图所示为平面桁架中的任一单元, x, y 为局部坐标系,x,y 为总

体坐标系, x 轴与x 轴的夹角为。 1) 求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 阵 [k]( e) 2) 求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T] ; 3) 求在总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 阵[k] (e)

9.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桁架,已知E 3 107N / cm2,两个直角边长度 2 l 100cm ,各杆截面面积 A 10cm2,求整体刚度矩阵[K] 。 10.设上题中的桁架的支承情况和载荷情况如下图所示,按有限元素法求出各结点的位移与各杆的内力。

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试卷参考答案 一. 听力材料及答案. Ⅰ. 听录音,把你所听到单词的序号填写在题前括号内。(10分) 1.house 2. bedroom 3. wash 4. dishes 5. making 6. dirty 7. women 8. without 9. work 10. dresser 1----5 A B A B B 6----10 B B A B A Ⅱ. 听句子,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所包含的信息,并将字母标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10分) ( C ) Ming is coming to Canada by plane. ( A ) ’s time to make lunch. ( D ) ’s the sink Here it is. ( C ) did she arrive She arrived at 5:50. ( B ) is Mary’s favourite shape. Ⅲ. 听对话, 用1,2,3……排列下列图片顺序,并将序号写在相应图片的括号内。(10分) 1. A: Is it a refrigerator? B: Yes, it is. 2.A: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B: I go to school on September first. 3. A: What’s he doing B: He is writing a letter for his mother. 4.A: What’s the temperature outside? B: It’s 20 degrees. 5.A: What’s this B: This is a kitchen. 图片顺序为:1( 5 ),2( 3 ),3( 1 ),4( 2 ),5( 4 ) Ⅳ. 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句子的意思写出句子中所缺的英语单词,每空只填一词。(10分) 1. is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 2.I like to have my boots on a rainy day. 3.This is the way we take a shower , on a Sunday morning. 4.Look! This is the living room .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 2、体育管理科学化: 3、体育教学 4、游戏的概念: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四:论述题 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 锻炼等方面,论述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 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体育发展战略:是指根据体育发展规律,结合体育内部外部和国际国内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对未来一个时期体育发展的知道思想、方针、任务和布局等进行的全局年和高层次的谋划。 2、体育管理科学化:是要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遵行管理的基本规律,提高体育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 3、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4、游戏的概念:是指有一定的情节,遵循特定规律和组织形式的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身体活动。 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主要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的世界。 三、简答题 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 (1)健身活动可以培养劳动力: (2)健身活动可以发展劳动力:减少因病旷工,提高生产率。(3)健身活动可以保护劳动力: 第一:降低发病率:第二:可以减少工伤事故:第三:可以防止

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健身活动可以延长人的劳动寿命: (5)健身活动可以“修理”劳动力 (6)健身活动可以“恢复”劳动力: 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 (1)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制约。 (2)体育是具有多功能的复杂结构。 (3)努力寻找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恰当方式和方法。 (4)对于“体育为政治服务”口号的正确认识。 四:论述题 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 锻炼等方面,论述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 (1)解决编班分组问题:(2)掌握分组教学的形式:(3)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4)课的密度和课的负荷了解:(5)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的理解: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组成:认识能力、运用、调控制能力和自治能力。 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P187 1、动作的准确性。 2、动作的协调性。 3、动作的力度。 4、动作的经济性。 5、动作的弹性。 1、《体育概论》 (1)、科学性(2)、民族传统习惯(3)、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 2、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 (1)、竞技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它总包含着身体的努力(包括体力和智力) (2)、竞技运动的竞赛具有国际性 (3)、竞技运动的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 (4)、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 (5)、竞技运动活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 3、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5、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

文学概论 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文学与科学、伦理学的区别:文学面向人们的情感世界,求美;科学面向人们的理性世界,求真;伦理学面向人们的道德世,求善。 刘勰把具体作品的风格归纳为“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致,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糜。二、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8分) ⑴人性:人性即人这一物种的本质特性。 人性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人的这个群体环境养成的。这一养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与文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把“动物的人”转化为“思想的人,道德的人,组织的人,说话的人和计划的人”,人性于是而能日趋完善,并按照“物种尺度”和“内在需要的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创造,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⑵文学学: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发展史三门学科的总称。文学学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理论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广泛多样的文学现象。或者有称之为文艺学(文学学与艺术学的合称)的。 ⑶蒙太奇:蒙太奇,原意为构成、装配。作为电影术语,蒙太奇就是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又可叫做“镜头组接”。 ⑷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偶然机遇而茅塞顿开,思路贯通,创造获得意外成功的一种心理现象。 ⑸形象思维:是文学创造中认识和掌握世界、选取材料以及塑造形象等过程中一种具有整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

⑹主题:指作品描绘的全部生活现象即作品整个形象体系所显示的中心思想。 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三、什么是典型化?它与个性化、概括化的关系怎样?(13分)典型化是指作家对生活的素材按照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予以选择、集中、加工、创造,使之成为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的过程。它包括个性化和概括化这两个不可分割和同时进行的方面。 个性化和概括化同时进行,是典型化的基本原则,其中个性化是典型化的出发点,只有个性化,才能是典型人物以自己的思想、性格面貌呈现出来。 四、什么是陌生化?有人说“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试对典型化与陌生化的关系加以阐述。(13分)197页 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任务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只有真实的典型形象,才能取信于读者和观众,收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典型形象逼真的本身,就是构成文艺作品吸引读者和观众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文艺家要写出典型形象的高度真实性,就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需要对生活的精密仔细、独具慧眼的观察和体验。 五、什么是悬念效果?试以《雷雨》剧情为例予以分析。(12)155

西工大-有限元试题(附答案)

1.针对下图所示的3个三角形元,写出用完整多项式描述的位移模式表达式。 2.如下图所示,求下列情况的带宽: a)4结点四边形元; b)2结点线性杆元。 3.对上题图诸结点制定一种结点编号的方法,使所得带宽更小。图左下角的四边形在两种不同编号方式下,单元的带宽分别是多大 4.下图所示,若单元是2结点线性杆单元,勾画出组装总刚后总刚空间轮廓线。系统的带宽是多大按一右一左重新编号(即6变成3等)后,重复以上运算。

5.设杆件1-2受轴向力作用,截面积为A,长度为L,弹性模量为E,试写出 杆端力F 1,F 2 与杆端位移 2 1 ,u u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杆件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6.设阶梯形杆件由两个等截面杆件○1与○2所组成,试写出三个结点1、2、3的 结点轴向力F 1,F 2 ,F 3 与结点轴向位移 3 2 1 , ,u u u之间的整体刚度矩阵[K]。 7.在上题的阶梯形杆件中,设结点3为固定端,结点1作用轴向载荷F 1 =P,求各结点的轴向位移和各杆的轴力。

8. 下图所示为平面桁架中的任一单元,y x ,为局部坐标系,x ,y 为总体坐标系,x 轴与x 轴的夹角为θ。 (1) 求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2) 求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 [T]; (3) 求在总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9.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桁架,已知27/103cm N E ?=,两个直角边长度 cm l 100=,各杆截面面积210cm A =,求整体刚度矩阵[K]。

10.设上题中的桁架的支承情况和载荷情况如下图所示,按有限元素法求出各结点的位移与各杆的力。 11.进行结点编号时,如果把所有固定端处的结点编在最后,那么在引入边界条件时是否会更简便些 12.针对下图所示的3结点三角形单元,同一网格的两种不同的编号方式,单元的带宽分别是多大

《光学》试卷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要点

《光学》试题(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D 2、A 3、C 4、B 5、B 6、D 7、A 8、C 9、B 10、C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① 6.00×10-4 ② 2(n-1)h ③ 0.458 ④ 120 ⑤ 250 ⑥ 3:1 ⑦ 8.3% ⑧ 2I 0/3 ⑨ 1.22λ/D ⑩ 56.1% 三、试用作图法找像的位置和大小(5分) 四、论述题(10分) (1) 同频率 (2)两光波相遇是有固定的位相差 (3)两光波相遇点相同的振动分量 (4)两光波相遇光程差不能太大,要小于光源的相干长度。 (5)两光波相遇点所产生的振动后的振幅不能太悬殊。 评分标准:每小题各占据2分。如没有论述,则酌情扣分。 五. 1.(a )→x=-20mm 180mm =′=′x f f x S'=60-180=120mm (实像) (5分) (b )x=20mm x'=-180mm (5分) S'=60-180=240mm (虚像) 2.由于右边321n n n ,故没有额外程差,而左边3221,n n n n 发生额外程差 对于右边 λj R r n h n j 22 2=2 λ)5+(=25+2 j R r n j 两式相减,可求得波长 Ο A R r n j 6480=5) r -(=2j 25+2λ 对于左j 级亮纹满足

m m r n R r j n R r j R r n j j j j 24.4=18 =62 .1×210×10×6480×10+4×4=2+=)21 +(==21 -37-22 222 2 左左左λλ λλ 3.设光栅常数为d ,可见光谱两面三刀端波长所对应的光栅方程为 760 ?=θsin 400?=sin 2211K d K d θ 如果发生重叠是400nm 的二级与760nm 的一级: 1 221/760=sin /800=/400?2=sin θθθθ d d d 所以不发生重叠。 而当K 1=3 K 1=2时 1 221)(/1520=/760×2=θsin )(/1200=/400×3=sin θθθ nm d d nm d d 发生重叠 发生重叠时,1级光谱的角宽 d d /360=/)400-760(≈θΔ 发生重叠时, 3×400=2×λ λ= 600 nm 所以重叠范围 600~760 nm 4.当晶片引起的位相差对薄些波长形成全波片时,这些波长的光将不能通过系统,即 π2=)-(20K d n n e λ π K的取值范围 7-010×7800)-(d n n e ~7-010 ×3900)-(d n n e 即9~17 K=9时 ΟA l K n n e 7644=9 000688.0=-= λ09

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重要)

课题一绪论(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单位是“人.km”、“t.km”,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用换算吨公里。 2.铁路运输业除了具备一般运输业的特点外,还具有“高、大、半”的特点。 3.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物质生产的三要素。 4.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是铁路运输发挥骨干作用。 5.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是公路运输发挥基础作用。 6.1825 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 7.1881 年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叫唐胥铁路。 8.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巧妙采用人字型展线方案。9.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叫成渝铁路。 10.我国铁路实行铁道部--铁路局-- 站段三级管理。 11.铁路站段是按车机工电辆进行专业设置,是直接进行最基本的运输产生活动的生产单位。 12.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 14. 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及管道运输。 15. 通用性最强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运输成本最高的是航空运输。 16.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是1825年在英国(国家)修建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 17.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 18、从我国国情出发铁路应是我国主要运输方式。 19、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20、运输生产的产品不是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和性质,而只是改变其在空间的位置,计算单位是人·km 或t·km。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运输业对它的劳动对象只提供服务,不能自由支配。(√) 2.运输是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的必要条件。(√) 3.运输业的产品可以储存、调拔和积累。(×) 4.中国第一条铁路是英国人于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 5.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 6.铁路线路、铁路站场、机车车辆等固定和移动设备属于劳动资料。(√) 7.铁路工人、机车车辆、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三要素。(×)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铁路运输业的特点有那些? 2.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种类有那些? 3.什么是铁路运输产品?叙述运输产品的特殊性? 4.简述运输业的作用。 5.谈谈你对中国和谐铁路建设的理解。 综合题: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基本的运输方式,思考其协调发展问题. 我国铁路的发展情况. 课题二铁路线路(20%)

文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卷第 1 页 共 6 页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年第————学期 《文学概论》试卷(A 卷) 一、一、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20分) 1、文学创造中的艺术概括是从 ( ) A 、一般出发 B 、个别出发 C 、以对特殊事物即有特征的事物的描述为途径 D 、概念出发 2、文学对社会的反映是( ) A、纯客观的反映 B、原生态的摹写 C、零度反映 D、有选择有改造的反映 E、反映外部世界,也反映作家的精神 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它是( ) A、功利性的 B、无功利的 C 、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D 、直接是无功利的 E 、间接是有功利的 F 、无功利性是功利的手段 4、徐悲鸿绘画中的马是( ) A 、客观生活中的真实的马 B 、生物学中的马 C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马 D 、象征人类精神的马 E 、具有深刻寓意的马 F 、具有审美价值的马 5、对待文学遗产的错误态度是( ) A 、全盘继承 B 、全盘抛弃 C.、批判的继承 D 、只能继承形式 E 、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6、文学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 ) A 、直接的 B 、间接的 C 、紧密的 D 、有距离的 E 、无关的 7、文学作为话语是( ) A、社会性话语活动 B、单纯的个人话语活动 C、是社会的产物 D、审美意识形态 E、是对现实的反映 F、具有阶级性话语的性质 8、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是( )

有限元试题及答案

有限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20分) (×)1. 节点的位置依赖于形态,而并不依赖于载荷的位置 (√)2. 对于高压电线的铁塔那样的框架结构的模型化处理使用梁单元 (×)3. 不能把梁单元、壳单元和实体单元混合在一起作成模型 (√)4. 四边形的平面单元尽可能作成接近正方形形状的单元 (×)5. 平面应变单元也好,平面应力单元也好,如果以单位厚来作模型化 处理的话会得到一样的答案 (×)6. 用有限元法不可以对运动的物体的结构进行静力分析 (√)7. 一般应力变化大的地方单元尺寸要划的小才好 (×)8. 所谓全约束只要将位移自由度约束住,而不必约束转动自由度 (√)9. 同一载荷作用下的结构,所给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则变形值越小(√)10一维变带宽存储通常比二维等带宽存储更节省存储量。 二、填空(20分) 1.平面应力问题与薄板弯曲问题的弹性体几何形状都是薄板,但前者受力特点是:平行于板面且沿厚度均布载荷作用,变形发生在板面内; 后者受力特点是:垂直于板面的力的作用,板将变成有弯有扭的曲面。 2.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应力分量:σx,σy,τxy ,三个独立的应变分量:εx,εy,γxy,但对应的弹性体几何形状前者为薄板,后者为长柱体。3.位移模式需反映刚体位移,反映常变形,满足单元边界上位移连续。 4.单元刚度矩阵的特点有:对称性,奇异性,还可按节点分块。

5.轴对称问题单元形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截面的空间环形单元,由于轴对称的特性,任意一点变形只发生在子午面上,因此可以作为二维问题处理。6.等参数单元指的是:描述位移和描述坐标采用相同的形函数形式。等参数单元优点是:可以采用高阶次位移模式,能够模拟复杂几何边界,方便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的积分运算。 7.有限单元法首先求出的解是节点位移,单元应力可由它求得,其计算公式为。(用符号表示即可) 8.一个空间块体单元的节点有 3 个节点位移: u,v,w 9.变形体基本变量有位移应变应力基本方程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几何方程 10.实现有限元分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载体就是单元

测试题一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测试题一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读图题:(8分) (1)A、辽,B、北宋,C、西夏;(2)澶渊之盟;(3)金、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4)郾城大捷,岳飞;(5)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每空1分) 三、连线题:共5分。 ( B )苏轼( A )宋应星( E )关汉卿( C )施耐庵( D )白居易 四、材料解析:第1题9分,第2题8分,本大题共17分。 1、(1)唐太宗;(1分)重视科举,扩充国学;(1分)文成公主入吐蕃(或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唐太宗为突厥将

领疗伤等)。(1分)(2)武则天时期的治世(2分)和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2分)。(3)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科举制为唐朝选拔了大量人才(或统治者大都重用人才);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友好往来等等。言只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 2、(1)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宋朝鼓励海外贸易,还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2分)对外开放政策。(2分)(2)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往滋生事端,便利洋人侵略中国;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2分)闭关锁国政策。(2分) (3)唐宋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声望;(2分)清朝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启示:加强交流、实行开放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今天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五、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3分) (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朝康熙帝时取得两次雅克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段边界。(4分) (2) 西藏地区:1.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历世达赖、班禅的继承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雍正时,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与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

建筑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9、从使用性质上看,我校的教学楼应属于[公共]建筑。从承重结构材料上看,我校教学楼则属于[钢筋混凝土]建筑。如果从结构的承重方式上看,那么,我校教学楼又属于[框架结构]建筑。从建筑层数和高度来看,我校的教学楼当属于[多层]建筑。 10、在建筑工程中,位于建筑物的最下部位,埋入地下,直接作用于土层上的承重构件叫做[基础]。承受建筑物总荷载的土层叫[地基]。建筑物总荷载是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的。 11、钢筋混凝土是由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它们都要承受拉力和压力,其中前者主要承受[拉力],后者主要承受[压力]。 三、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我们校区的(D)都属于建筑物。 A.教学楼、围墙 B.实训楼、小桥 C.通讯塔、配电房 D.体育馆、宿舍楼 2、不属于建筑三要素的是(D)。 A.建筑形象 B.建筑功能 C.建筑物质技术条件 D.建筑文化 3、当前,我国多层住宅主要采用(D)结构。 A.砖木结构 B.砖石结构 C.钢结构 D.砖混结构 4、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 A.氧化镁 B.氧化钙 C.氢氧化钙 D.碳酸钙 5、墙体是房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墙的平面位置不同,可以分为(C) A.纵墙与横墙 B.承重墙与非承重墙 C.外墙与内墙 D.山墙与女儿墙

5、下列哪种砂浆具有较高的强度(A) A.水泥砂浆 B.石灰砂浆 C.混合砂浆 D.粘土砂浆 6、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包括(B) A.粘聚性 B.抗渗性 C.流动性 D.保水性 7、塑性变形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变形,外力卸去后,物体(C)到原来的状态。 A.能够完全恢复 B.部分恢复 C.不能恢复 D.不能确定 8、在砖混结构住宅建筑中,既是围护构件,又是承重构件的是(B)。 A.楼板、基础 B.屋顶、墙 C.门窗、楼梯 D.柱、墙 9、温度缝是考虑建筑物[ ]而设置的,而沉降缝是为了防止因[ ]沉降不均匀导致上部结构裂缝破坏而设置的。(B) A.地基、过长 B.过长、地基 C.温度、基础 D.基础、温度 10、一般把交接处均为刚性节点的房屋结构叫(A) A.框架结构 B.砖混结构 C.砌体结构 D.木结构 12、地基(B) A.是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B.不是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C.是墙的连续部分 D.是基础的混凝土垫层 14、结构自重属于(A) A.永久荷载 B.可变荷载 C.偶然荷载 D.吊车荷载 15、水泥拌制砂浆,应控制在(A)用完。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B卷)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 2.艺术真实: 3.文学性: 4.叙述频率: 5.文学消费: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 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 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 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 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 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三、(本大题4小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 四、(本大题5个小题,共15分) 21.(5分) 想要研究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往今来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言。 22.(3分)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3)胜似闲庭信步。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相逢何必曾相识。 【评分标准】如果答题超过三句,选择正确答案给分。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三句即得满分,答题错误不倒扣分。句中有错别字或漏字、添字,该句不得分。 23.(4分) 五、(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4.(3分) (1)树比人活的长久,但并不以此傲人;(2)树绝对不伤人;(3)树比人坚忍;(4)树

会帮助人。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25、(3分) 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的是树,实际上说的是人(1分)。“不曾”说明人往往是很坚强的,能够战胜各种不幸和灾难(1分),“却”字使句 意发生了转折,指出人们常常会被名利和赞扬所压垮(1分) 26、(3分) 虔诚、尊敬——嫉妒——自卑、伤感——自信、自强(每一点1分) 27、(3分) 文章的主旨(2分):我们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卑微,都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自惭 形秽,而应像小草那样坦然、快乐地生活。 草的特征(1分):不因卑微而羞愧、安然的怡然挺立。 28、(3分) 感悟如下均可:自卑人人都有,但要勇于面对;人们虽然会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但不 能自惭形秽,要豁达自信;人应该坦然快乐地生活,你就能走出自卑的泥潭,收获属于 自己的成功。 【评分标准】(只要谈到其中的某一点,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能结合实际生活谈2分)六、作文(45分) 29.【评分标准】 说明:①不写题目扣2分; ②不足700字,每少50字扣2分; ③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 ④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不能进入一类卷。 范文 1、学会转身,是生活的智慧 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让达成目标的人们重新审视生活;转身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摒弃名利后的一种本质的回归;转身也是一种选择,是对光鲜外表下深藏的隐患的警醒。二战时期纳粹法西斯在欧洲大肆残杀犹太人,匈牙利处于腥风血雨之中。 当时那里有一位意大利籍商人叫佩拉斯卡,在纷乱的战世中,却选择留在匈牙利解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