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编码:013B005A 学时:32学分: 2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医学检验(本科)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

执笔人:周银审定人:夏光辉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必修)。为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进行实践应用,生物化学实验课也随之开设。生物化学实验课程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习专业课程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地掌握比色、层析、电泳和离心等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

2.素质目标

(1)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学会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技能。

(2)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主要的教学方法

主要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主,教师的原理讲解和示范操作为辅助,实验设置按照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新、新颖性和独立性来进行,实验项目大多为设计性实验,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并提高学生遇到问题后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

实验性质备注

1 基本要求及重要仪

器的使用

2 √√

2 DNS法测还原糖的

浓度

2 √ √

3 蛋白质等电点的测

定和沉淀反应

2 √

4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 2 √

显色反应√

5 柑橘皮果胶的提取

及果冻制备

2 √√

6 酶的特性 2 √ √

7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

性测定酶的特性

2 √√

8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

白质浓度

2 √√

9 糖的薄层层析 2 √√

10 VC含量的测定 2 √√

11 血清蛋白的醋酸纤

维薄膜电泳

2 √√

12 花菜中提取DNA 2 √√√

13 酸价的测定 2 √√√

14 牛奶中提取酪蛋白 2 √√√

15 酵母RNA的分离

及组分鉴定

2 √√√

16 考试 2 √√

五、主要教学内容

实验一基本要求及重要仪器的使用(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明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②重要仪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分光光度计技术、电泳技术和离心技术的介绍。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强调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②722S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③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④电泳仪电泳槽的使用方法

⑤微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基本仪器的操作

实验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掌握还原糖定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②熟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掌握还原糖定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②标准曲线的应用和空白对照的意义、绘

制标准曲线的方法

③还原糖和总糖的概念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三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

②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方法。

③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蛋白质的盐析。

②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

③生物碱沉淀蛋白质。

④加热沉淀蛋白质。

⑤乙醇沉淀蛋白质。①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方法。

②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实验四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显色反应(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

②了解蛋白质和某些特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原理;

③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蛋白质和某些特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原理。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双缩脲反应的原理和现象

②黄色反应的原理和现象

③醋酸铅反应的原理和现象蛋白质样品的定性检测

实验五柑橘皮果胶的提取和果冻的制备(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掌握果胶提取的原理和流程;

②了解果胶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掌握果胶提取的原理和流程。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果胶的生化特性和生产应用

②果胶的提取原理和流程

果胶的应用

③实验试剂的使用目的

④果冻的制备

实验六酶的特性(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掌握酶促反应速度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②淀粉不同水解程度的产物及鉴定。

2. 教学难点:掌握酶促反应速度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及淀粉水解程度的鉴定。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唾液淀粉酶催化的酶促反应

②淀粉水解程度的鉴定

淀粉及淀粉水解物的鉴定

③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实验七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2学时)

1. 教学重点:掌握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具体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

2. 教学难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酶活反应体系的配制

②反应后吸光值的读取

酶活性测定的临床应用

③酶活性的计算

实验八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浓度(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学习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②巩固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反应溶液的配置

②标准曲线的绘制

蛋白质样品的浓度检测

③样品蛋白浓度的查对。

实验九糖的薄层层析(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了解薄层层析的基本过程;

②熟悉薄层层析的操作过程。

2. 教学难点:熟悉薄层层析的操作过程。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吸附层析的原理

②比移值的概念

③薄层制备技术

吸附层析的操作技术

实验十VC含量的测定(2学时)

1. 教学重点:学习测定V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学习测定V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辣椒匀浆的稀释

②标准VC的滴定

③样品VC的滴定

④样品VC浓度的计算

VC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一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了解电泳技术的一般原理;

②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操作。

2. 教学难点:薄膜电泳的点样技术和漂洗方法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薄膜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②电泳槽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技术

③薄膜电泳的点样技术和漂洗方法

④小牛血清蛋白的组分和性质①薄膜电泳的原理和应用

②电泳槽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技术

实验十二花菜中提取DNA (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学习和掌握从植物组织中分离核酸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②了解DNA组分的鉴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学习和掌握从植物组织中分离核酸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原材料的预处理

②核酸的分离

动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和检测

③核酸的醇析和醇洗

④核酸的鉴定

实验十三酸价的测定(2学时)

1. 教学重点:学习测定脂肪酸价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学习测定脂肪酸价的原理和方法。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油脂的溶解

试样油酸价的测定

②空白瓶的滴定

③样品瓶的滴定

实验十四牛奶中提取酪蛋白(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掌握一种酪蛋白提取的方法。

②掌握一种检测牛乳质量的方法。

③再次熟悉离心机的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掌握一种检测牛乳质量的方法。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酪蛋白等电点沉淀

②去除脂类杂质

某乳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原理

③去除水溶性杂质

实验十五酵母RNA的分离及组分鉴定(2学时)

1. 教学重点:

①了解RNA的组分。

②掌握鉴定RNA组分的方法。

③熟悉离心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掌握鉴定RNA组分的方法。

3. 知识与能力:

教学内容企业标准

知识能力

①RNA的组分和鉴定方法

离心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②实验中各试剂的用处

③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六、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查和考试相结合。考查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实验态度、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实验报告质量等方面综合评定。考查成绩按7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期末考试分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笔试。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按15%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理论笔试成绩按15%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1]《生物化学实验》,何幼鸾、汤文浩,华师出版社,2013

参考教材:

[1]《现代生化技术》,郭勇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李建武、萧能庚、余瑞元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3]《现代微生物学与实验技术》,林稚兰、黄秀梨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4]《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王秀奇、秦淑媛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5]《生物化学实验》(第三版),陈钧辉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赵永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7

[7]《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张龙翔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015高级生物化学及实验技术试题答案

高级动物生化试题 问答题: 1. 简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非编码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1tRNA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 结构特征之一是含有较多的修饰成分,核酸中大部分修饰成分是在tRNA中发现的。修饰成分在tRNA分子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但其功能不清楚。5’末端具有G(大部分)或C。3’末端都以ACC的顺序终结。有一个富有鸟嘌呤的环。有一个反密码子环,在这一环的顶端有三个暴露的碱基,称为反密码子(anticodon).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链上互补的密码子配对。有一个胸腺嘧啶环。tRNA具有三叶草型二级结构以及“L”型三级结构,tRNA 的不同种类及数量可对蛋白质合成效率进行调节。tRNA负责特异性读取m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并将信息转化成相应氨基酸后连接到多肽链中。 tRNA为每个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提供了结合体,同时还准确地将所需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鉴于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关键作用,又把tRNA称作第二遗传密码。tRNA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异功能,例如,在没有核糖体或其他核酸分子参与下,携带氨基酸转移至专一的受体分子,以合成细胞膜或细胞壁组分;作为反转录酶引物参与DNA合成;作为某些酶的抑制剂等。有的氨酰-tRNA还能调节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2rRNA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 rRNA) 核糖体RNA是细胞中最为丰富的RNA,在活跃分裂的细菌细胞中占80%以上。

他们是核糖体的组分,并直接参与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是rRNA 提供了一个核糖体内部的“脚手架”,蛋白质可附着在上面。这种解释很直接很形象,但是低估了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主动作用。较后续的研究表明,rRNA并非仅仅起到物理支架作用,多种多样的rRNA可起到识别、选择tRNA以及催化肽键形成等多种主动作用。例如: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而这主要依靠核糖体识别tRNA 并催化肽键形成而实现。可以说核糖体是一个大的核酶( ribozyme)。而核糖体的催化功能主要是由rRNA来完成的,蛋白质并没有直接参与。 3 tmRNA tmRNA主要包括12个螺旋结构和4个“假结”结构,同时还包括一 个可译框架序列的单链RNA结构。tmRNA中H1由5’端和3’端两个末端形成,与tRNA的氨基酸受体臂相似。H1和H2的5’部分之间有一个由10-13nt 形成的环,类似tRNA中的二氢尿嘧啶环,称为“D”环。H3和H4,H6和H7,H8和H9,H10和H11之间分别形成Pk1,pK2,pK3,pK4。H4和H5之间则由一段包含编码标记肽ORF的单链RNA连接。H12由5个碱基对和7nt 形成的环组成,类似tRNA中的TΨC臂和TΨC环,称为“T”环。tmRNA 结构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可分为tRNA类似域(TLD)和mRNA类似域(MLD),TLD主要包括H1,H2,H12,“D”环和“T”环,MDL则包括ORF和H5,这两部分分别具有类似tRNA和mRNA的功能。tmRNA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菌及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中的稳定小分子RNA。它具有mRNA分子和tRNA分子的双重功能,它在一种特殊的翻译模式——反式翻译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等生命过程密切相关,是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中起“质量控制”的重要分子之一。识别翻译或读码有误的核糖体,也识别那些延迟停转的核糖体,介导这些有问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时: 学分: 可成熟型:独立设课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 一、实验性质 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是配合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实验。实验按照一学期进行设置,主要实验设置为生化基础实验和部分创新、综合实验。基础实验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一般实验在学时内完成;综合实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拟定具体实验方案,提倡学生多思多问,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了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全天开放。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 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是配合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探索生物化学规律的浓厚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四、实验项目具体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项目一:皂化价的测定 实验目的:使用酸碱滴定法通过脂肪皂化价来推断分子量。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水浴锅、冷凝管、酸碱滴定管。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实验操作基本流程。 实验项目二: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目的:掌握使用基本滴定原理和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凯氏定氮仪的使用。 主要仪器:凯氏定氮仪、电子天平、通风橱、电炉、酸碱滴定管。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滴定分析的计算”章节内容,熟悉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 实验项目三:的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用滴定法测定并掌握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研钵、移液管、酸碱滴定管。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滴定分析的计算”和“标准溶液”章节内容。 实验项目四:蒽酮比色法定糖 实验目的: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合使用方法。掌握总糖定量测定的操作方法。 主要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 实验项目五: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脂肪)含量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主要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及其定量和定性的基本方法。 实验项目六:考马斯亮兰染色法测蛋白质 实验目的:学习利用染色方法提高蛋白质消光系数,以提高分光光度法检测灵敏度。 主要仪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及其定量和定性的基本方法。 实验项目七: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核酸含量 实验目的:学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定量分析度。 主要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紫外分光光度计相关内容及其定量和定性的基本方法。 实验项目八: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利用比色法测定酶的活性。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冰箱、电子天平、水浴锅。 教学方式:讲授、操作。 预习要求:预习“酶活力及其动力学数据的测定”章节。 实验项目九:大蒜酶的提取及酶活力和含量测定

生化实验操作考核要点(新)

【实验操作考核要点】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移液器。 4.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视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混匀方法)。 5.正确掌握溶液转移的操作。 6.正确操作使用分光光度计。 二、操作考核内容 按百分制计。 1.吸量管操作(20分); 2.可调式微量移液器操作(20分); 3.溶液混匀操作(视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混匀方法)(15分); 4.溶液转移操作(10分); 5.分光光度计比色操作(25分)。 6.整体表现(10分)。 三、操作考核标准 (一)吸量管操作(20分,每项操作5分) 1.执管 要求右手拿吸量管,左手拿橡皮球,只能用食指而不能用拇指按压吸量管上口来调节吸取液量的刻度;吸液、排液整个操作过程吸量管应始终保持垂直。 2.坐姿 要求腰、背保持竖直,看刻度时眼睛保持平视。 3.吸取溶液 吸量管插入液面深度约0.5cm,不能一插到底,也不能插入过浅而吸进空气致使溶液进入橡皮球内;调控吸量管吸取液量的刻度时,吸量管尖应离开液面靠在容器内壁上。 4.排出液体

吸量管尖应靠上受纳容器内壁,让管内溶液自然流出。不能用橡皮球吹压,而且在流净后吸量管尖停靠受纳容器内壁至少3秒。 (二)可调式微量移液器操作(20分,每项操作5分) 1.设定容量值 转动加样器的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提高设定取液量。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可降低设定取液量。在调整设定移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注意使取液器显示的数值不超过其可调范围。 2.吸液 (1)选择合适的吸头安放在取液套筒上,稍加扭转压紧吸嘴使之与套筒之间无空气间隙; (2)把按钮压至第一停点,垂直握持加样器,使吸头浸入液面下2~3毫米处,然后缓慢平稳地松开按钮,吸入液体,等一秒钟,然后将吸头提离液面,贴壁停留2-3秒,使管尖外侧的液滴滑落。 3.放液 (1)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底部并保持100°~40°倾斜; (2)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等一秒钟后再把按钮压到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 (3)压住按钮,同时提起加样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擦过,再松开按钮。按吸头弹射器除去吸头。 4.压放按钮时保持平稳;加样器不得倒转;吸头中有液体时不可将加样器平放。取液器吸嘴为一次性使用。实验完毕,将取液器读数调至最大量程值,竖立放于支架上。 (三)溶液的混匀(操作流程中下划实线的三处,每项操作5分,共15分)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操作中,肝匀浆上清液中加5ml 95%乙醇后的混匀最好用倾倒混匀,也可用滴管或吸量管吸、吹混匀,或用玻璃棒搅拌混匀。 2.肝糖原定量测定中,肝组织消化液沸水浴后全部转入10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线后的混匀应采用倒转混匀。 3.肝糖原定量测定中,加蒽酮溶液后的混匀,可将试管倾斜约45o再作旋转混匀。因蒽酮溶液(浓硫酸配制)比重大于样品水溶液很多,一加入便沉于管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摘要:依据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创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针对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革探索研究。主要通过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和毕业论文于实验教学中的实施,使之互相影响并促进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其旨是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SRP 毕业论文改革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前沿性,是研究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对验证和巩固动物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动物机体内发生的生物化学机制并且运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只是注重理论课程内容的复证,同时也在响应国家要求培养适应创新型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号召,进行动物生物化学实验的优化组合,更新替换陈旧实验内容,对本科生开放一些实验室,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是不能满足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全面发挥。因此,本实验室针对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

了更深层次的改革探索,首先将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从以前的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32学时的实验课程,对以前的实验项目进行大幅度删减,替换一些重复的和与学生创新性结合不紧密的实验项目,增加了适应学生创新和实践思维发展的综合设计性的大实验,同时把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和学生毕业论文纳入到实验教学中,使两者相互促进提高并融为一体,影响且促进实验教学进行相应改革,一方面可以满足理论课程需求并且使之提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低年级农科类本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创新和动手能力,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胜任相关工作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于实验课中实施,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为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使SRP项目融入实验教学课堂,首先使大学生实践训练计划(SRP)项目的内容与实验课进行有机结合,通过SRP项目的实施推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发生相应调整改革,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的启动实施要求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从以下几方面陈述。 首先,改变以前课前教师为主体,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器材和实验所需要的设备,然后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

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A. 药匙 B. 试管夹 C. 镊子 D. 坩埚钳 2、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A. 8.3 g B. 7.7 g C. 3.3 g D. 2.7 g 3、用减量法从称量瓶中准确称取0.4000 g分析纯的NaOH固体,溶解后稀释到100.0 mL,所得NaOH溶液的浓度为()。 A. 小于0.1000 mol/L B. 等于0.1000 mol/L C. 大于0.1000 mol/L D.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的摩尔质量为204.2 g/mol,用作为基准物质标定0.1 mol/L NaOH溶液时,如果要消耗NaOH溶液为25 mL左右,每份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g左右。 A. 0.1 B. 0.2 C. 0.25 D. 0.5 5、NaHCO3纯度的技术指标为≥99.0%,下列测定结果哪个不符合标准要求?()。 A. 99.05% B. 99.01% C. 98.94% D. 98.95% 6、精密称取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12 mg,应选取()的天平。 A. 千分之一 B. 万分之一 C. 十万分之一 D. 百万分之一 7、实验室标定KMnO4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 Na2CO3 B. Na2S2O3 C. Na2C2O4 D. K2Cr2O7 8、标定氢氧化钠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 EDTA B. K2Cr2O7 C. 草酸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9、下列物质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 KMnO4 B. Na2B4O7·7H2O C. NaOH D. Na2S2O3 10、下列物质中,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固体NaOH B. 浓HCl C. 固体K2Cr2O7 D. 固体Na2S2O3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要求 1.学生做实验前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做好实验预习,无实验预习报告者不 许进入实验室。每大组实验人数28人,4人一小组。 2.实验试剂的配制,现场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学生在试剂配制过程中, 掌握试剂配置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实验室所有设备都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器皿要小心使用,按规范要求操作, 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4.卫生要求:每次试验完毕小组成员务必将本试验台及地面收拾整洁,器皿摆 放整齐有序,如哪组成员发现没有搞好自己组的环境卫生,这次试验的所有组员的实验报告都会扣分。 一、10食品科学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项目表 1. 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4学时) 2.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4学时) 3. 牛奶中酪蛋白等电点测定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4学时) 4. 或果胶的提取(4学时) 5. 酶的性质实验(4学时) 实验总课时:16学时

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淀粉水解的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方法。 3、淀粉的老化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淀粉与碘的反应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它还可以用来测定水果果实(如苹果等)的淀粉含量。 近年来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X射线、红外光谱等)研究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证明碘和淀粉的显色除吸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直链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螺旋状的长长的螺旋体,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在螺旋外。碘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碘跟淀粉的这种作用叫做包合作用,生成物叫做包合物。 在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中,每个碘分子跟6个葡萄糖单元配合,淀粉链以直径0.13 pm绕成螺旋状,碘分子处在螺旋的轴心部位。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到蓝色。例如,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200~980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32 000~160 000时,包合物的颜色是蓝色。分支很多的支链淀粉,在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20~28,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是紫色的。糊精的聚合度更低,显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等。下表就是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 表 2-1 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在pH=4时最稳定,所以它的显色反应在微酸性溶液里最明显。 2、淀粉的水解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属糖类,但本身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有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淀粉进入人体后,一部分淀粉收唾液所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余下的淀粉在小肠里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反应过程为:(C6H12O5)m→(C6H10O5)n→C12H22O11→C6H12O6 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复习过程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要求 1.学生做实验前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做好实验预习,无实验预习报告者 不许进入实验室。每大组实验人数28人,4人一小组。 2.实验试剂的配制,现场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学生在试剂配制过程 中,掌握试剂配置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实验室所有设备都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器皿要小心使用,按规范要求操 作,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4.卫生要求:每次试验完毕小组成员务必将本试验台及地面收拾整洁,器皿 摆放整齐有序,如哪组成员发现没有搞好自己组的环境卫生,这次试验的所有组员的实验报告都会扣分。 一、10食品科学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项目表 1. 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4学时) 2.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4学时) 3. 牛奶中酪蛋白等电点测定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4学时) 4. 或果胶的提取(4学时) 5. 酶的性质实验(4学时) 实验总课时:16学时

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淀粉水解的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方法。 3、淀粉的老化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淀粉与碘的反应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它还可以用来测定水果果实(如苹果等)的淀粉含量。 近年来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X射线、红外光谱等)研究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证明碘和淀粉的显色除吸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直链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螺旋状的长长的螺旋体,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在螺旋外。碘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碘跟淀粉的这种作用叫做包合作用,生成物叫做包合物。 在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中,每个碘分子跟6个葡萄糖单元配合,淀粉链以直径0.13 pm绕成螺旋状,碘分子处在螺旋的轴心部位。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Biochemistry 【课程学时】48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大分子物质性质鉴定、比色测定、大分子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电泳分离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在实验过程中将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验证、巩固、扩充和提高。 2.学会正确使用有关生化仪器,了解和掌握生化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 3.培养学生在进行生物学实验时的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4.掌握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脂类和代谢各方面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离心、滴定、比色、层析、电泳等各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5.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实践、探索进取、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6.培养科研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学生具有严格的科学学风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实验课程上承《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下续《植物生理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课程,因此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是学生进行其他生物学实验的前奏,是今后开展生物学方面实验和研究的基础。 四、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共安排6学时) 第一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1.0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实验的生物学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和实验误差的控制。 3、了解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 【教学内容】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及准确测定的方法。 第一节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 第二节准确测量的方法 第三节普通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使广大学生树立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敢于实践的精神风貌,增强专业素养。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不断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广大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推动生物化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增加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促进相互间的学习与沟通,拓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培养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提高综合实验设计、分析和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促进我校良好学风的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特此举行此次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韶关学院教务处 承办单位: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团委 三、参赛对象 韶关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参加,自行组队(可跨专业),团队人数1至4人。 四、比赛流程: 1.初赛 各参赛队伍需上交报名表(附件1)并按照作品格式要求(附件2)独立完成实验设计,于2016年11月9日-11月20日将实验设计和报名表(放在同一文件夹压缩打包命名为:学院+实验课题+队长姓名+队长短号)发送至邮箱()参加初赛,纸质版需上交到英东楼B309生科院辅导员办公室处。评委老师对实验设计进行评定后,筛选出约20支参赛队伍进入复赛。 2.复赛 2016年11月26日09:00—17:00为预实验阶段,实验室开放,各参赛队伍可在当天熟悉比赛场地或对所需材料、仪器、试剂等作实验前的预处理。 2016年11月27日09:00—17:00为正式复赛阶段,进入实验室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并当场完成实验报告,复赛分数根据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进行评定。 复赛评选出8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名单当场公布。 复赛地点:英东实验室 决赛 2016年12月3日19:00—22:30为决赛阶段,进行实验报告答辩,决赛分为四个环节:报告陈述、现场答辩、观众提问、专家点评。获奖的实验报告将在英东大厅展示15天。 决赛地点: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五、参赛要求 1.作品内容 (1)物质提取类 如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从果蔬中提取类胡萝卜素;从芦荟中提取碳水化合物;从鸡蛋清中提取某蛋白;从三七中提取三七皂等。 (2)物质检验类 如检验市面上某几种品牌牛奶是否掺假;检验市面上某几种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检验某品牌的食用植物油是否含胆固醇等。 (3)物质含量测定类 如洗衣粉磷含量分析;测定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比较几种饲料中某物质的含量等。

生化实验报告资料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吴瑞 学号: 3120016004 专业年级: 2012级临床医学(妇幼保健) 组别:第四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写出预实验报告。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严格遵守实验课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高声说话。严禁拿实验器具开玩笑。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或决定的问题,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请教指导老师。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意动用,对贵重的精密仪器必须先熟知使用方法,才能开始使用;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报告老师,不得擅自拆修。 5.取用试剂时必须“随开随盖”,“盖随瓶走”,即用毕立即盖好放回原处,切忌“张冠李戴”,避免污染。 6.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试剂,遵守损坏仪器报告、登记、赔偿制度。 7.注意水、电、试剂的使用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远离火源。用试管加热时,管口不准对人。严防强酸强碱及有毒物质吸入口内或溅到别人身上。任何时候不得将强酸、强碱、高温、有毒物质抛洒在实验台上。 8.废纸及其它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水槽,应倒到垃圾桶内。废弃液体如为强酸强碱,必须事先用水稀释,方可倒入水槽内,并放水冲走。 9.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仔细分析,做出客观结论。实验失败,须认真查找原因,而不能任意涂改实验结果。实验完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上交。 10.实验完毕,个人应将试剂、仪器器材摆放整齐,用过的玻璃器皿应刷洗干净归置好,方可离开实验室。值日生则要认真负责整个实验室的清洁和整理,保持实验整洁卫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电源、水源和门窗的安全等,并严格执行值日生登记制度。

生物化学实验4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要求 1. 学生做实验前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做好实验预习,无实验预习报告者不许 进入实验室。每大组实验人数 28-29 人, 4 人一小组。 2. 实验试剂的配制,现场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学生在试剂配制过程中, 掌握试剂配置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验室所有设备都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器皿要小心使用,按规范要求操作,如 有损坏,照价赔偿。 4. 卫生要求:每次试验完毕小组成员务必将本试验台及地面收拾整洁,器皿摆放 整齐有序,如哪组成员发现没有搞好自己组的环境卫生,这次试验的所有组员的实验报告都会扣分。 一、 10 食品科学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项目表 1. 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 4 学时) 2.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4 学时) 3. 牛奶中酪蛋白等电点测定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4 学时) 4. 或果胶的提取( 4 学时) 5. 酶的性质实验( 4 学时) 实验总课时: 16 学时 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淀粉水解的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方法。 3 、淀粉的老化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淀粉与碘的反应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 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它还可以用来测定水果果实(如苹果等)的淀粉含量。

近年来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X 射线、红外光谱等)研究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证明碘和淀粉的显色除吸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直链淀粉是由α - 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螺旋状的长长的螺旋体,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 在螺旋外。碘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碘跟淀粉的这种作用叫做包合作用,生成物叫做包合物。 在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中,每个碘分子跟 6 个葡萄糖单元配合,淀粉链以直径0.13 pm 绕成螺旋状,碘分子处在螺旋的轴心部位。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到蓝色。例如,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 200 ~ 980 或 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 32 000 ~ 160 000 时,包合物的颜色是蓝色。分支很多的支 链淀粉,在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 20 ~ 28 ,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是紫色的。糊 精的聚合度更低,显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等。下表就是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 表 2-1 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 葡萄糖单位的聚合度 3.8 7.4 12.9 18.3 20.2 29.3 34.7 以上 包合物的颜色无色淡红红棕红紫色蓝紫色蓝色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在 pH=4 时最稳定,所以它的显色反应在微酸性溶液里最明显。 2 、淀粉的水解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化 合物。虽属糖类,但本身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有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淀粉进入人体后,一部分淀粉收唾液所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余下的淀粉在小肠里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反应过程为:( C 6 H 12 O 5 )m → (C 6 H 10 O 5)n → C 12 H 22 O 11 → C 6 H 12 O 6 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葡萄糖是淀粉最重要的下游产品之一,工业生产中常常使用玉米淀粉水解来加工结晶葡萄糖。 3 、淀粉的老化淀粉加入适量水,加热搅拌糊化成淀粉糊(α - 淀粉),冷却或 冷冻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将淀粉拌水制

生物化学试验教学大纲-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大学 生物化学实验 (课程代码) 实验教学大纲 (第2版) 生命科学学院 生化教研室 2010年7月

前言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学时:64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课程性质:必修 一、实验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性质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三层次,实验项目数共25个,按照学时要求完成必做与选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独立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 二、课程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现代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实验原理与技能;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采用笔试与操作能力二种方式; 期末成绩评定标准为:平时成绩60%;笔试10%;操作能力30% 。 四、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1.陈均辉等,《生物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三版 2.蒋立科等,《生物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五、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其它 实验一蛋白质及氨基酸呈色反应与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3课时)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目的: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方法,掌握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实验内容: 1、茚三酮反应: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和氨基酸溶液1ml,再各加0.5ml0.1%茚三酮水溶液,混匀,沸水浴加热1-2min,观察颜色由粉色变紫红再变蓝。 (2)在一小块滤纸上滴上一滴0.5%Gly溶液,风干后,再在原处滴上一滴0.1%的印三酮乙醇溶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紫红斑点的出现。 2、黄色反应: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设计书

邻二氮菲法测定蔬菜中铁的含量 摘要 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蔬菜中的铁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指导人们合理食用蔬菜进行补铁及进一步开发蔬菜产品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1 2]。 关键词蔬菜铁含量邻二氮菲 1.前言 铁作为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对于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其它酶系统的主要组分,可协助氧的运输,还能促进脂肪的氧化。蔬菜是人们摄取微量铁的主要途径之一,缺铁可造成贫血并容易疲劳,而过多则会导致急性中毒。所以,蔬菜中铁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营养学意义,可为指导人们合理食用蔬菜进行补铁以防治缺铁性贫血,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用仪器分析法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练习灵活运用各种基本操作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3.实验原理 蔬菜中金属元素常与有机物结合成难溶或难于解离的物质,常采用有机物破坏法是被测的金属元素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的形式残留下来,以便测定。本实验采用有机物破坏法(干法),即在高温下加入氧化剂,使有机物质分解。根据不同浓度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吸光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蔬菜中的铁含量。在pH值4~6的条件下,以盐酸羟胺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再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桔红色络合物[3],用分光光度计在510nm测定蔬菜中铁的含量。 盐酸羟胺还原三价铁的反应如下: 2 Fe3++2NH2OH·HCl→2 Fe2++N2+2H2O+4H++2Cl- 邻二氮菲与二价铁的反应式如下: Fe2+ + 3(phen) =Fe(phen)3 4.实验器材 722型分光光度计(1台),电子天平(1台)蒸发皿(4个),100mL容量瓶(4个),

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竞赛

生命科学学院 关于举办首届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通知 一、竞赛目的 激励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综合实验设计能力,提高生化实验操作技能,营造浓厚学术创新氛围,促进良好学风的建设,选拔优秀项目和选手参加山东省第五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二、竞赛组委会 组长:王宝山、魏成武 成员:戴美学、杨桂文、谭效忠、苗明升、张鸿雁、杜希华、王珂、原永洁三、参赛对象 生命科学学院在校本科生,不限年级和专业。参赛队伍2-3人为一队,每队一名指导教师。每个参赛队限提交一份实验设计书,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项目数一般不超过6项。 四、参赛作品内容及要求 (一)作品内容 1、物质提取类 如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从果蔬中提取类胡萝卜素;从芦荟中提取碳水化合物;从鸡蛋清中提取某蛋白;从三七中提取三七皂等。 2、物质检验类 如检验市面上某几种品牌牛奶是否掺假;检验市面上某几种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检验某品牌的食用植物油是否含胆固醇等。 3、物质含量测定类

如洗衣粉磷含量的分析;测定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比较几种饲料中某物质的含量等。 4、探索物质在某一方面的应用类 如探索蛋白酶对草菇保鲜的影响机理;探索木瓜蛋白酶在食物色氨酸测定上的应用等。 5、比较不同品牌物质的营养价值 如对不同品牌螺旋藻片营养成分测定和营养价值的评价测定;对不同品牌饲料中营养价值比较等。 6、其他参赛者感兴趣的方面 (二)作品要求 1、作品要求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创造性,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以创新及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为佳,同时在实验室内的可操作性强。 2、每组参赛队严格按照实验设计书设计格式要求撰写实验设计书,并提交至大赛邮箱,一经提交不得修改,违者则取消决赛资格。 3、参赛作品原则上不能与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前四届作品相同(前几届作品请参考大赛相关网站:http://202.194.131.160/G2S/ 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Id=282),亦不可抄袭外省比赛作品,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4、实验设计书设计的项目最好进行过预实验(可利用寒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预实验),并在“生科院首届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报名表”中如实注明是否做过预实验。 5、实验设计内容应能在8小时内完成,便于决赛时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操作。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2.学习基础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准备更好的条件。 3.培养学生爱护国家财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验的总要求 1.按教研室予先公布的实验进度表,了解各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并认真做好预习。弄清各步骤的意义,避免教条或机械式做实验。 2.进行实验不仅要求结果良好,而且要求敏捷高效。为达到此目的,实验者应注意:①一切步骤都按正规操作法进行;②样品与试剂勿过量取用;③宜粗者勿细(例如粗天平称量物品即足够准确时,不用分析天平,用量筒取液足够准确时,不用吸量管);④试剂、仪器防止污染及破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⑤注意力集中,避免差错。 3.实验中观察要仔细,记录要详尽、及时与客观,不得于实验后追记,应直接记在实验报告本中,而且无论实验成功与失败,都应记下。对于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其原因。 4.实验室是集体学习与工作的场所,实验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与思考。对师长尊敬,对同学要团结友爱。实验后应清洗整理用过的仪器及清理自己的实验场所。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者应该重视。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定量测定、解释)、讨论或小结。实验记录除应包括“实验总要求”的第3项要求外,还应包括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随做随记的第一手记录,应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书写实验报告要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书写工整的实验报告,是尊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组织与分组 1.每一个班学习委员负责①实验报告的收集与分发;②安排清扫值日名单; ③反映同学学习情况及对教学工作的意见;④其它临时性的工作。 2.一般实验都为两个学生单独进行。有的实验要4人一组,由相邻两学生组成固定小组。小组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同意下,可作适当的调整。

生化实验五大技术

生化实验五大技术 一.分光光度技术 1.定义:根据物质对不同孩长的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语。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定t 、定性分析的技术。 2.基本原理:(图1-1光吸收示意) 透光度T=It/lo 吸光度A=lg(lo/ I1) 朗伯-比尔(lambert-Beeri)定律:A=KLc K 为吸光率,L 为溶液厚度(em), c 为溶液浓度 (mol/L)] 摩尔吸光系数日ε:1摩尔浓度的溶液在厚度为 I.cm 的吸光度。 c=A/ε 3. 定量分析: (1)标准曲线(工作曲线)法 (2) 对比法元-KCLCx (3)计算法: e=A/ε (4)差示分析法(适用于浓度过浓成过稀) (5) 多组分湖合物测定 4.技术分类 分子吸收法&原子吸收法:

可见光(400-760 nm) &紫外光(200~ 40m) &红外光(大于760 nm)分光光度法; 5.应用方向 有机物成分分析&结构分析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体内的微量元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电脉技术 1.定义:带电荷的供试品在情性支持介质中,在电场的作用下,向其对应的电 极方向按各自的速度进行脉动。使组分分离成族窄的区带,用透宜的检洲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请或计算其百分含量的方法。 2.基本原理: 球形质点的迁移率与所带电成正比,与其半径及介质粘度成反比。v=Q/6xrη 3.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大,带电质点的迁移率加速 溶液的PH值: 溶液的pH离pl越远,质点所带净电荷越多,电泳迁移幸越大 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泳液中的高子浓度增加时会引起质点迁移率的降低 电渗:在电场作用下液体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 4:技术分类: 自由电泳(无支持体) 区带电泳(有支持体):法纸电泳(常压及高压),博层电泳(薄膜及薄板).凝波电泳(琼脂,琼脂糖、淀粉胶、柔丙烁配胶凝胶)等 5. 电泳分析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小分子物质滤纸、纤维素、硅胶薄膜电泳复杂大分子物质凝胶电泳 ⑴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①这种薄顺对蛋白质样品吸阴性小,消除纸电沫中出现的“拖尾”现象 ②分离理应快,电泳时间短 ③样品用最少: ④经过冰最酸乙醉溶液或其它看明液处理后可使膜透明化有利丁对电泳图潜的光吸收措测店和爱的长期保 ------别适合于病理情况下微量异常蛋白的检测(胰岛素、游菌酶、胎儿甲种球

生物化学实验Ⅱ 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Ⅱ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生命科学学院 10.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教学目的 10.1 教学任务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实验的必修课,本教学大纲是根据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制定的。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常规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思维的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以及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物化学技术,毕业论文的撰写、从事生物化学和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与生产奠定基础。 10.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要求同学熟悉并掌握基本生化技术,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性质表征、代谢调控等相关的实验技术。在实验过程当中应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有序进行实验,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全面观察,准确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做好善后工作,清洁整理实验器具并清点归还,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及时整理实验记录和数据,按要求认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积极参加课后讨论。 10.3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并通过严格的实验要求和管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及严格的科研作风,同时验证生化的某些基本理论知

识,加深感性认识。另外,进行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今后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创新的思维方法及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成为求是、务实、创新的专门人才。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 11.1熟练掌握以下各项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各种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滴管、移液管、微量加样器的使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紫外检测系统、层析系统、恒温水浴、梯度发生器、电泳仪系统、瓦氏呼吸仪等的使用。 11.2 掌握以下各项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核酸的颜色反应,地衣酚比色分析法测定RNA的含量以及二苯胺比色分析法测定DNA含量;RF-5301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应用荧光法定量测定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pI值具有显著差别的核苷酸;瓦氏呼吸仪的使用,用该呼吸仪观察柠檬酸、琥珀酸等中间产物对酵母三羧酸循的促进作用;应用纸层析技术定性鉴定体外氨基转换反应。 12.开设实验项目 开设实验项目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