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

《鱼我所欲也》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
《鱼我所欲也》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一、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它古文,它在文字上有此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是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

二、教学设想:

新课程理念中要求,语文课程应对学生精神领域有深广的影响,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教学中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形式,如默读、文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三、教材内容的重组与加工

(1)课文内容: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的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2)授课顺序:本文寓意思深刻,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所以采取读、译、析、感的顺序进行教学。

在拓展延伸时,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四、教学方式的构建:本节教法主要采用,指导法、竞赛法、讨论法、座谈法、辅

以投影仪、黑板、录音机等手段进行。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方式方法:(1)诵读法:即朗读和背诵,在诵读过程中梳理层次加深理解。

(2)质疑法:即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文章的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依据单元学习重点,教材内容)

教学难点确立: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依据:新课标理念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七、教学过程、步骤

(一)导入、讲述、板书课题:(意图:情境引入)

(二)检查预习:字音,作者,体载(意图:为学新课扫除障碍)

(三)新授

1听读、练读、初知大意

2译:四人一组交流,全班交流(掌握文意)

3析:(1)整体感知、简述课文大意

(2)分步品味;抓住精彩句,关键句领悟

作者的思想观点(意图:突破重点)

(3)讨论中明确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意图:突破难点)

4感:(1)说明课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证面临人生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

(2)对此,投影显示了材料,说明价值观的取向

1

(3)延伸思考:今天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延伸教学重难点)

(四)教师总结:明确课文内容写法。(让学生知识能系统化网络化)

对人生的思考。(树立健康人生观)

(五)作业:A组:背诵课文

B组:在课外查阅孟子、《孟子》的资料。

(意图:巩固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教案

2

3

4

小学语文示范课教案

小学语文示范课教案 【篇一: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小学 姓名 备注:黑体字带【】部分为解释说明部分。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 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习、理解、运用及语文能力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避免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2.“ 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说明: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重点,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一节语文课前都要有此训练。】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 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 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 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 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谦虚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材分析: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不义的事来,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重点语句。 2.理解正反对比、比喻说理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 3.了解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探究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3.探讨文章的内容主旨和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背诵课文,理解文意。(2)理清论证思路,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难点:(1)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2)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3)把握本文的内容主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孟子》一书,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比喻、类比来说理,辨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政治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行王道”“性本善”;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死亦我所恶.(wù)乡.为身死而不受(xiàng) 一箪食 ..(dān shí) 一豆羹.(gēng)蹴.尔(cù)

(14)示范课教案

《学会合理消费》教案 教材分析 1、本框内容属于九年级第七课《注重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这三框内容从国家和个人相统一的角度引导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分析、理解经济现象,注重国家经济建设。在前两框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的分配制度的了解基础上,本框结合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们消费观点的变化,引导学生培养合理消费的意识和水平等。 2、学习本课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社会,避免盲目、非理性消费,学会合理消费 学情分析 1、用调查问卷和师生谈心的方法,了解学生面对名牌商品的态度,学生之间攀比的状况等,为本框的学习找准突破口,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2、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能够准确评价消费行为,仅仅有些时候自控水平比较低,会有一些非理性的消费。上课时,可多涉及一些学生熟悉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提升自己对合理消费的认知水平。 3.学生认知障碍点:合理消费,将钱花在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如何界定。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协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树立准确的价值观。 2、知识与水平: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点的变化;知道消费和理财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了解如何合理消费。协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提升学生合理消费的水平,并初步树立理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水平。 3、过程与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理解书本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协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难点:协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 图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30元一份的凉皮 2011年10月初,西安曲江一餐厅推出了30元一 份的凉皮,成为西安街头热议的话题. 看来,不同的人他的消费观点也是有所差别的。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 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可支配收入增加。那 么,我们怎样让手里有限的钱发挥出它最大的作 用,怎样合理消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第 三框题. 你会花30元消费这种凉皮吗? 学生可能会答不会,因为没钱或者 不值得。 激发学生 对本节课 的兴趣, 导入本课 主题:学 会合理消 费。 新授课内容第七课第三框 学会合理消费 (板书) (一) 消费面面观 (板书)导:新中国建立以来,老百姓的消费有没有变化? 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接 下来请同学们比较分析一下小丽家的两张账单. 账单一(1996年2月) 1、日常饮食600元 2、水电费、煤气费210元 3、购置新衣200元 4、小丽买书、文具20元 5、买自行车380元 总支出:1410元 账单二(2011年2月) 1、日常饮食1200元 2、水电费、煤气费、通讯费530元 3、购置新衣1200元 4、书报、上网宽带费(全家) 540元 5、买私家车250000元 6、外语、钢琴、球游泳学费(小丽) 1100元 7、职业培训(母亲) 430元 8、买健身卡(父亲) 500元 9、去剧院听音乐会(全家) 240元 10、春节去海南旅游(全家) 13360元 总支出:269100元 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并作比较, 增加的内容:花费的数量增加了; 消费的种类多了;不再局限于基本 的消费了;等等。 说明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 化,消费水平持续提升,消费观点 也在发生变化。更加注重通过消费 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 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能 直观地感 知:消费 选择越来 越多,人 们的消费 水平提升 了,消费 观点也在 发生着变 化。培养 学生读图 读表、分 析材料的 水平。 思考: (1)小丽家的消费增加了哪些新内容?分别满足了 哪些需要? (2)小丽家消费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学会理财(板书)导:人们手里的钱终究要消费,消费之前如何处理 手中的钱?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即理财问题.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接下来,我们来了解 一些理财的知识. 小明要将5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 (1)他能够选择哪些银行? (2)他该选择什么储蓄类型? (3)你还知道哪些投资途径? 虽然我们还不是直接的生产者,但 我们要注重国家经济建设,参与社 会经济生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 学生身份的消费者,有财需要学会 理财,也要学会合理消费,做精明 的消费者,不要有钱不会花。 设计意 图:让学 生知道: 理财就是 让自己的 财产增 值,让学 生了解一 些理财的 知识,培

《鱼我所欲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教案

《鱼我所欲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资料助读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4、本性也需要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苟得辟一箪食一豆羹蹴尔不屑乡为身死 一、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与句子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能够辟患而有不为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结合原文掌握内涵 边讨论边明确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来的? 2、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4、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三、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一辈子主张,孱弱的 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如何的崇高与豁达,这是如何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 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四、中考链接 (一) 贵阳市(09贵州省)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能够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4分) 之蹴辩已 2、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2分) 3。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_ _______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__________ 比_________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 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分) (二) 庆阳市(09甘肃省)

鱼我所欲也 公开课优质教案

鱼我所欲也公开课优质教案 18鱼我所欲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重点) 3.反复诵读,疏通文义。(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5年4月14日一早,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主人公是一名教师,在物质与精神的两难抉择中,她选择了精神。其实,同学们很多时候也会面临很多选择,在这个时候,你是怎样取舍的呢?学了《鱼我所欲也》一文,你将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2.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3.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合作探究 (一)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翻译重要句子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木兰诗》示范课一等奖教案

《木兰诗》教案 ㈠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4.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㈡教学重点 ⑴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⑵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㈢教学难点 ⑴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深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⑵文中出现的重点古诗词的积累。 教学过程 ㈠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巾帼英雄的事迹,请讲一讲。(学生讲)说到巾帼英雄不得不提到木兰,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会对女英雄木兰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㈡探索新知识 1.相关的文学常识(投影显示)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2.读文 ⑴让学生认真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播flash) 需要注意的字音: 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扶将著扑朔戎机 ⑵让学生结合所听的录音和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⑶找学生读文,并找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⑷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读时要读出节奏感,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话划分节奏,并大声读出来。 学生划节奏,读文。 找三至五名同学读。师生共评价。 ⑸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着读文,提出不懂的字词句。学生质疑: 学生需积累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例如:当户织:户,军书十二卷:十二,阿爷无大儿:爷,胡骑,戎机,朔,赏赐百千强:强,郭,扶将,著,裳,扑朔,迷离,傍,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有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练。古诗文中由于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的限制,常常用互文见义的表达方法,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完备的意义,增加语句的内涵。如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等于说“秦时汉时的明月,秦时汉时的关”。 3.整体阅读,把握故事情节,合作探究 ⑴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回答。 明确: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⑵用五个四字短语概括全文主要情节。 明确: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最后一节是一段附文,是歌者对木兰的赞辞)。 ⑶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叙述的详略。 诗中对木兰出征前置办行装、从军征战生活以及得胜归来等情节,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诗中对木兰从军的准备以及还朝辞官、回家与亲人团聚写得详细,对战场写得简略。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表现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这样写使主题更加突出。 ⑷立足全诗,把握人物形象: 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学生回答。 这首诗所叙写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这个巾帼英雄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根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喜欢木兰的原因吗? 参考: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 冷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2.孟子是如何写这篇文章的。 3.初步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 教学难点 1.学习相应的论证方法。 2.深入了解生死和义的价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 导语:(出示“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是谁吗?她是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张丽莉老师。(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操作失误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在送医院的途中,有时清醒有时昏迷的她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在颁奖典礼上人们给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张丽莉老师在面对危险那一刻为什么能舍己救人,做出生与死这样艰难的抉择呢?今天通过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相信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二、读文释义 (一)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1.听示范读,注意节奏。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学生自由读,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特色,读两遍。 3.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如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吟读课文,引情入境。 反复吟诵课文,揣摩吟诵要领,体味吟读美感,读出磅礴气势,从而忘我入境,让读者与作者彼此心心交融。 三、复习旧知 师:学习新的内容前,老师先测一测同学们对上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检查朗读情况。(师:我们首先大声地齐读课文,看看你们能否读准字音,能否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 2.检查重点句子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正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18鱼我所欲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重点) 3.反复诵读,疏通文义。(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5年4月14日一早,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主人公是一名教师,在物质与精神的两难抉择中,她选择了精神。其实,同学们很多时候也会面临很多选择,在这个时候,你是怎样取舍的呢?学了《鱼我所欲也》一文,你将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2.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3.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合作探究 (一)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翻译重要句子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重要实词

中班语言活动示范课教案设计

中班语言活动示范课教案设计 中班语言活动示范课教案设计 目标: 1、幼儿学念儿歌,认读汉字:圆圆、绿绿、红红、甜甜。 2、理解作品对草、花等梦的描写,加深幼儿对美好梦境的体验。 3、幼儿初步学习根据儿歌中原有的内容来创编新的儿歌。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谈论过自己的梦 2、教具图片、操作字卡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论: 问:你们做过梦吗?你梦见了什么? 二、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小草:问:看谁在做梦?他们的梦是怎么样的?(教师 出示相应汉字:绿绿,幼儿认读。) 2、依次出示小花、露珠、小朋友。(同上)(重点介绍:什么 是露珠?)(幼儿认读汉字:红红、圆圆、甜甜) 三、学念儿歌 1、教师完整示范。 2、幼儿集体学念。念到“绿绿的、红红的、圆圆的、甜甜的”时,可适当拉长语调。

四、讨论: 问:为什么说小草(小花、露珠、小朋友)的梦是绿绿(红红、圆圆、甜甜)的? 启发幼儿根据花、草等的颜色、形状等特点来讨论。 五、游戏:字宝宝找家 1、示范玩法:将图夹文的文字贴到相应的卡片位置上。要求: 边贴边念儿歌。 2、分组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幼儿认识儿歌中有关的汉字。 六、创编儿歌 1、幼儿拿着手中的字卡,与同伴互相念儿歌。 2、幼儿创编儿歌:问:还有谁会做梦?他的梦是怎么样的? 3、幼儿学习根据儿歌的内容来创编新的儿歌。(教师将幼儿说 的整理成完整的句子) 点评:幼儿通过学习都懂得了他的`梦是怎么样的?并能根据儿歌的内容来创编新的儿歌,教师也能及时将幼儿说的整理成完整的句 子的,让幼儿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思 维能力。教师这样的设计让枯燥无味的语言课充满生机活力。

初三九年级语文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B.是义贵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死亦我所恶不以恶小而为之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指明其意义。 通意义: 3.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断子之手足 A.人皆有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醉翁之意不在酒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则用论证的观点。 6.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一)1.B 2.“辟”通“避,,意义:躲避3.D 4.(1)不是只有贤明的人才有这样的谚、部队士、任何事都比不上“义”重要。5.舍鱼而取熊掌舍生取义6.万事莫贵于义“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乙文译文】墨子说:“世上万事万物没有比义更要珍贵的了。假如现在对别人说:‘送给你帽子和鞋子,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会同意干这件事情吗?’那人一定不会同意干这件事的。那么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帽子和鞋子不如手和脚珍贵。又说:‘送给你天下,但是要把你杀死.你会同意干这件事情吗?’那人也一定不会同意干这件事的。那么又为了什么呢?那是因为天下不如自己的性命珍贵。为了争辩一句话而互相残杀,那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珍贵。所以说:‘世上万事万物没有比义更要珍贵的。”

2019-2020年语文: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2019-2020年语文: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B.是义贵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死亦我所恶不以恶小而为之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指明其意义。 通意义: 3.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断子之手足 A.人皆有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醉翁之意不在酒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 于义”,甲文则用论证的观点。 6.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 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一)1.B 2.“辟”通“避,,意义:躲避3.D 4.(1)不是只有贤明的人才有这样的谚、部队士、任何事都比不上“义”重要。5.舍鱼而取熊掌舍生取义6.万事莫贵于义“义” 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乙文译文】墨子说:“世上万事万物没有比义更要珍贵的了。假如现在对别人说:‘送给你帽子和鞋子,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会同意干这件事情吗?’那人一定不会同意干 这件事的。那么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帽子和鞋子不如手和脚珍贵。又说:‘送给你天下,但是 要把你杀死.你会同意干这件事情吗?’那人也一定不会同意干这件事的。那么又为了什么 呢?那是因为天下不如自己的性命珍贵。为了争辩一句话而互相残杀,那是因为把义看得比 自己的性命还要珍贵。所以说:‘世上万事万物没有比义更要珍贵的。”

《鱼我所欲也》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一、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它古文,它在文字上有此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是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 二、教学设想: 新课程理念中要求,语文课程应对学生精神领域有深广的影响,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教学中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形式,如默读、文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三、教材内容的重组与加工 (1)课文内容: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的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2)授课顺序:本文寓意思深刻,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所以采取读、译、析、感的顺序进行教学。 在拓展延伸时,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四、教学方式的构建:本节教法主要采用,指导法、竞赛法、讨论法、座谈法、辅 以投影仪、黑板、录音机等手段进行。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方式方法:(1)诵读法:即朗读和背诵,在诵读过程中梳理层次加深理解。 (2)质疑法:即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文章的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依据单元学习重点,教材内容) 教学难点确立: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依据:新课标理念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七、教学过程、步骤 (一)导入、讲述、板书课题:(意图:情境引入) (二)检查预习:字音,作者,体载(意图:为学新课扫除障碍) (三)新授 1听读、练读、初知大意 2译:四人一组交流,全班交流(掌握文意) 3析:(1)整体感知、简述课文大意 (2)分步品味;抓住精彩句,关键句领悟 作者的思想观点(意图:突破重点) (3)讨论中明确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意图:突破难点) 4感:(1)说明课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证面临人生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 (2)对此,投影显示了材料,说明价值观的取向 1

鱼我所欲也 优秀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2.重点词语 (1)生字:不为苟得也(wéi) 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2)理解词义。 3.一词多义

(1)与: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例句:呼尔而与之 (2)而: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例句:蹴尔而与之 转折连词,却。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比。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于。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4)是:这种。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作法。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5)得:得到,拥有。例句:二者不可得兼 通“德”,感激。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尔:助词。例句:呼尔而与之 代词,你。例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7)为:为了。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做。例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2)“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与”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5.古今异义 (1)钟: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6.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7.特殊句式 (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三、整体感知

示范课教案唯物主义

示范课教案 《生活与哲学》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学校:岢岚中学 姓名:夏海军

3.2树立正确消费观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从众、求异、攀比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2、知识如何评价从众、求异、攀比及求实消费心理。 3、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等基本消费原则。 (二)能力目标 1、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和各种消费行为的能力。 2、概据主观条件设计主观消费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的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原则。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消费及其类型,不妨先回顾一下。请大家列举一下,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购买方式、商店位置、售后服务等因素也是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我还想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在消费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过犹豫不决,徘徊不定这么一个状态?

(学生回答) 师:从你这一次消费过程来看,说明消费除了受客观因素影响之外,人的心理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犹豫徘徊到狠狠心,就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说消费心理影响消费,不同的消费心理带来不同的消费行为。健康的消费心理才会使消费行为正确。那么,具体来说,有哪些消费心理呢?我们又该怎样正确地消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进行新课 消费心理面面观 师:我们刚刚说到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消费心理呢?消费心理是指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会思考消费什么,如何消费,消费多少以及消费后的感觉如何,这些伴随着消费者消费过程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的总和我就将其称为消费心理。对于消费心理这一概念我们只作简单理解不做重点把握,那人们的消费心理都有哪些呢?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要想皮肤好生:…… 师:牙好? 生:…… 师:农夫山泉 生:…… 师:这些都是什么呀? 生:…… 师:对,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广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电视、电影甚至在大街小巷经常会看到广告,那你们知道有哪些广告明星吗? 生:…… 师:那么商家为什么要请这些明星做广告呢? 生:……

鱼我所欲也 实录

《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 作者:陈跃 任教于重庆市十八中学,特级教师。重庆市首届市级骨干教师,全国首届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撰写并发表教育教学科研论文二十多篇,参加了十多部教育教学论著的撰稿。承担过多次示范课、竞赛课,其中获全国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次,重庆市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3次。 【教育感言】 ●根深则叶茂,膏沃则光烨。没有“万卷”之功,哪来“有神”之笔?多读多写——语文教学的真谛原本很质朴。带着一帮孩子在书海中快乐地遨游,那悲欢离合的场景会撩拨他们阅读的兴致,那爱憎分明的情愫会化为他们笔下的华章。 ●课堂不是布道者的教堂,讲台不是表演者的舞台!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平等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是一句挂在嘴上的口号,它应该落实在我们身体力行的教育活动中;素质教育不应该理解为花里胡哨的多姿多彩,它应该体现在我们脚踏实地的教学实践中。 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板书两个词语:选择、抉择。 师:同学们认为这两个词语使用上有区别吗? (学生们沉吟片刻后,相互间有了会心的交流。) 师:看来大家有答案了,谁来说说? 生1:“抉择”的语气比“选择”更重。 生2:“抉择”是指大事情,“选择”是指小事情。 师:(不急着表态,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常常需要我们做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可我们有过面临抉择的时候吗? (生见老师的暗示性提问,都“选择”了摇头。) 师:同学们刚才对“选择”、“抉择”的比较基本是正确的,老师补充一下,“选择”是较为一般的挑选,而抉择则是人生在大事大非问题上的非此即彼的取舍!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师:大家齐读课文第1段! (生齐读。) 师:读得整齐响亮,没有错别字,这很好!不过,有几处停顿不对。停顿不对说明什么? 生:理解不对。 师:是啊,停顿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这样说,读准字音不见得理解,但停顿正确理解也基本正确,老师把这段读一下。 (以下间隔号是教师在范读时特别强调“停顿”的地方。)

语文示范课教案

示范课教案 学科:语文 授课人:王文婷 课题:《诗三首》之《涉江采芙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4)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能进行拓展鉴赏。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 (3)通过诗歌学习能够掌握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字词过关,读懂诗歌,对诗歌进行初步鉴赏。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内容。 三、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进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钟嵘《诗品》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

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学生自读练习册31页相关内容)教师适当补充。 三、朗读课文 方法点拨(五言诗朗读指导): 明确: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五言诗在断句上一般构成二三字格式,歌者是二一二字格式。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诵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4.整体齐读 四、整体感知 (一)设题一: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学生交流或独立完成后抽生回答)

示范课教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数字问题)的说课 拉萨江苏中学中学樊瑜 一、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也是初中数学应用问题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继续,二次函数学习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它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教师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本课特点,挖掘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2.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代数中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应用问题的优越性。 四、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五、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六、教学疑点:学生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问题中检验步骤的理解。 七、解决办法: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最重要的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的基础,而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在透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准确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 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感知方程的应用价值,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合作协助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 初一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上是据实际题意,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但有的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关数字方面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本小节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继续和发展.由于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一次方程组)解的应用题,一般都可以用算术方法解,而需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的应用题,一般说是不能用算术方法来解的,所以,讲解本小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优越性与必要性. 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来说,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都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判断根是否适合题意、作出正确的答案.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问题,其应用相当广泛,如在几何、物理及其他学科中都有大量问题存在;其数量关系也比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问题复杂的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渗透设未知数、列方程的代数方法,领略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