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浅谈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浅谈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浅谈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合作学习就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诱发思维,同时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有效互动的热点,它强调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既让教师动起来,也让学生动起来,使得师生与所有的教育资源实现一种互动。

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是对具体问题的感悟,差异明显。而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认识表面化,尝试操作形式化,研讨关注极端化,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开展和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中实现真正的有效的互动呢?

一、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授沙拉的制作一课时,他特意安排学生从家里带来苹果、草莓、梨、香蕉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带酸奶,在这些都具备的情况下,一堂有趣的水果沙拉加英语学习课就开始了。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合作时的有序安排,力求让学生学会小组内的分工,如水果沙拉制作过程中的水果切放、拼盘、搅拌;学习过程中的互相对话;学习与教师示例的比较差异。在课堂进行中,不仅有水果演示的道具,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现场对话的场景,围绕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参与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收到了很好的合作效果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合作,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重要的前提。

二、学生要做到自学固本,摈弃合作架空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布置完小组任务之后,往往出现一种这样的现象:优等生占了上风,夸夸其谈,而学有困难的学生简单过场,成为了“书童”,作了“陪练”。这种合作的后果是加重了学生两极的分化,而教师的这一做法也就变相的成为成绩好的学生代替老师“填鸭”,合作学习完全被架空了。对此,我们强调小组的的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先保证所有的成员都达到目标底线,(教师尤其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然后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呵护学生的创意生成,适当地将其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其得到必要且有效的发展。

三、教师要做到有效的调控,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称谓方面的差异由于汉英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得两种语言 在称谓和礼貌方面的表达截然不同。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 不论职位、年龄的差异如何悬殊, 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很亲切。如果称他们先生、夫人或小姐, 他们总觉得过于郑重其事, 不利于缩短相互间的距离。西方人为了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晚辈可与长辈同名, 在外国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 中国人则觉得不可理解。对长辈或年龄大的人直呼其名或者取与之相同的名字, 被认为是大不敬或没教养的表现。在中国, 人们用师傅、同志来代替不同的称谓, 而西方人经常用“Hi, hello”与别人打招呼, 或轻微发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4.2 私人话题方面的禁忌西方人很看重个人隐私, 对于他们来 说, 年龄、金钱、婚姻状况, 一个人在政治上的见解和宗教上的信仰都属于他们的私事, 别人无权过问。询问这些方面的问题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 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然而此类的禁忌在中国并不存在。因为中国人热衷于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关心。一个人的事情也常常是所属大范围内的人们共同关心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询问在外国人看来是禁忌的问题, 中国人则认为这是密切人际关系, 联络感情的表现,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所谓个人隐私几乎是不存在了。 4.3 数字方面的禁忌在数字方面的禁忌中西方表现出很大的差 异性。例如,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3 和84。传说是因为孔子73 岁死, 孟子84 岁死。英语国家避讳13 和星期五, 因为耶稣遇难的日子恰好是13 号, 星期五。另外,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偶数

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中国人偏爱偶数, 好事成双, 六六大顺, 成双成对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西方人则把奇数(13 除外) 当作幸运的象征。4.4 动物方面的禁忌在中国, 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倒霉、晦气的象 征, 汉语中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而在西方, 猫头鹰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对蝙蝠很有好感, 认为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 通常与寿字连在一起出现, 如“五蝠拜寿”。西方人却对蝙蝠没有好感, 通常联想到坏的特征, 是两面派、见风使舵的代名词。英语中还有as blind as a bat 的成语, 意思是和蝙蝠一样眼力不济。 5.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5.1 使用委婉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为了避免交往过程中的尴尬或 因话语不当所引起的不快, 人们往往借助委婉语来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5.2 加强对禁忌语言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语言是文化密不可分的 一部分, 因此适当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习惯有助于克服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和语言障碍。 西方奇怪的忌讳-[话题] 2009-08-25 很多同学马上就要踏上出国留学或者游玩的旅程,出行之前,再给大家提个醒,注意外国的一些禁忌,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以下这四种禁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禁忌搜索算法浅析

禁忌搜索算法浅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禁忌搜索算法的基本思想、算法流程及其实现的伪代码。禁忌搜索算法(Tabu Search或Taboo Search,简称TS算法)是一种全局性邻域搜索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组合优化问题,引导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转向全局最优解的功能。 关键词:禁忌搜索算法;组合优化;近似算法;邻域搜索 1禁忌搜索算法概述 禁忌搜索算法(Tabu Search)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的Fred Glover教授在1986年左右提出来的,是一个用来跳出局部最优的搜寻方法。在解决最优问题上,一般区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方法,另一种方法则是一些启发式搜索算法。使用传统的方法,我们必须对每一个问题都去设计一套算法,相当不方便,缺乏广泛性,优点在于我们可以证明算法的正确性,我们可以保证找到的答案是最优的;而对于启发式算法,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套用同一个架构来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需要设计评价函数以及如何找到下一个可能解的函数等,所以启发式算法的广泛性比较高,但相对在准确度上就不一定能够达到最优,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启发式算法那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禁忌搜索是一种亚启发式随机搜索算法,它从一个初始可行解出发,选择一系列的特定搜索方向(移动)作为试探,选择实现让特定的目标函数值变化最多的移动。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TS搜索中采用了一种灵活的“记忆”技术,对已经进行的优化过程进行记录和选择,指导下一步的搜索方向。 TS是人工智能的一种体现,是局部领域搜索的一种扩展。禁忌搜索是在领域搜索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禁忌表来禁忌一些已经历的操作,并利用藐视准则来奖励一些优良状态,其中涉及邻域(neighborhood)、禁忌表(tabu list)、禁忌长度(tabu 1ength)、候选解(candidate)、藐视准则(candidate)等影响禁忌搜索算法性能的关键因素。迄今为止,TS算法在组合优化、生产调度、机器学习、电路设计和神经网络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近年来又在函数全局优化方面得到较多的研究,并大有发展的趋势。 2禁忌搜索算法的基本思想 禁忌搜索最重要的思想是标记对应已搜索的局部最优解的一些对象,并在进一步的迭代搜索中尽量避开这些对象(而不是绝对禁止循环),从而保证对不同的有效搜索途径的探索,TS的禁忌策略尽量避免迂回搜索,它是一种确定性的局部极小突跳策略。 禁忌搜索是对局部邻域搜索的一种扩展,是一种全局逐步寻求最优算法。局部邻域搜索是基于贪婪思想持续地在当前解的邻域中进行搜索,虽然算法通用易实现,且容易理解,但搜索性能完全依赖于邻域结构和初解,尤其会陷入局部极小而无法保证全局优化型。 禁忌搜索算法中充分体现了集中和扩散两个策略,它的集中策略体现在局部搜索,即从一点出发,在这点的邻域内寻求更好的解,以达到局部最优解而结束,为了跳出局部最优解,扩散策略通过禁忌表的功能来实现。禁忌表中记下已经到达的某些信息,算法通过对禁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对禁忌的产生、类别、意义和功能,以及禁忌语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 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禁忌现象在西方受到更多社会语言学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影响力的著作有D on’t Do It: A Dictionary of the Forbidden, Sociolinguistics 和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对禁忌现象的研究比西方较晚。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涉及“塔布”, 1983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专门论述了语言禁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语言禁忌现象的研究兴趣浓厚,出版了多本论述禁忌语的专著。2005年,万建中在他的《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一书中对禁忌的起源、本质、种类、功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三章第二小节介绍了语言禁忌,他从不吉利词语的禁忌、破财词语的禁忌、猥亵词语禁忌以及对语言禁忌者的嘲笑四个方面入手,书中关于汉语语言禁忌的例子丰富,通俗易懂。这本著作为我们研究中英禁忌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书籍主要着眼于跨文化知识及相关基础理论,这些书籍也是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如胡文仲主编的《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和邓炎昌、刘润清编著的《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他们分别对中英禁忌习俗,禁忌语以及委婉语进行了比较。在中英禁忌的对比研究中,不少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成果,如王君的“浅谈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语的差异”,作者认为英汉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隐私观念、宗教和亵渎语几个方面。而后他又论述了产生这些禁忌语的原因,作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而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把禁忌语的产生归因于宗教信仰、地位等级和自我心理联想,每一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用实时性的例子论证了其原因。 总结 我国虽然已出版过多部关于禁忌语的著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对禁忌语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其中包括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在对禁忌语进行英

西方国家对数字与日期禁忌

西方国家对数字与日期禁忌 西方人普遍认为“13”这个数字是凶险或不吉利的,常以“14(A)”或“12(B)”代替。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尽量避开这一数字。有的人甚至会在13日这一天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停止一切工作和活动。西方人最忌讳的还是13人同桌共餐。对“星期五”和“3”这个数字,也为很多西方人所忌。特别是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点燃三支烟。若恰逢13日又是星期五,西方人更认为是“凶日” ,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 。因为这一日是耶稣的受难日。日本人则忌讳“4”和“9” 。在美国还有“零年灾难”之说。自1840年以来,凡是在年尾数为“0”那一年当选的美国总统,除里根外,都没有活着离开白宫,其中有4人被刺身亡,3人病死。自从1840年以来,凡是在尾数为“零”那一年当选的美国总统,大都是处境不妙,且不能活着离开白宫。美国人称这个可怕而离奇的巧合现象为“零年因素”。 1840年,哈里逊当选为美国第9任总统,但他不久即患肺炎,在他宣誓就职后1个月即告去世。 1860年,林肯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他在连任期内遇刺身亡。 1880年当选的第20任总统加菲尔德,于1881年7月2日被一位曾经申请领事职务未获批准的失业者吉托开枪击中,同年9月去世。 1900年,麦金莱当选为第25任总统。次年他出席泛美博览会时,遭到一个名叫乔尔戈什的无政府主义者的枪击,于同年去世。 1920年,哈定在竞选中获胜,成为美国第29任总统,于1923年病逝。 1940年,罗斯福第3次连任美国总统,1944年他再次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惟一连续4次当选的总统。同年4月,他因中风而去世。 1960年当选的第35任总统肯尼迪则于1963年遇刺身亡。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

浅析导线测量注意事项

浅析导线测量注意事项 测量工作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测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项工程经济效益的好坏。导线是控制路、桥、隧施工的重要数据,所以导线点的复测、加密是测量任务的重中之重,所以对导线点的加密、复测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一、导线测量布设形式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支导线没有校核条件,差错不易发现,所以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两个,一般仅作补点使用。根据测区的具体条件,导线还可以布设成具有结点或多个闭合环的导线网。 二、加密导线点 加密前应熟悉设计单位交付的原始控制点的位置,通视情况是否出现问题,有无破坏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及筹建单位和设计单位,要求设计增加通视导线点;还应准备图纸工程占地图,可以通过占地图大概寻找下合适的通视位置,可以了解加密点对以后施工利用程度。 加密原则: a、相邻点间必须做到良好通视,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复测导线一般都在冬季,要考虑以后夏季农作物和树木生长后带来的遮挡,影响通视。 b、导线点尽量选在土质坚硬、地形平整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相邻标段的共用点位必须选在不易破坏的地方,并做好保护措施,还要做到每天或几天内巡视控制点是否有破坏情况发生,如有破坏及时通知测量监理工程,进行控制点恢复。 c、导线点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防雨水、泥土覆盖等原因产生沉降,以便于进行碎部测量或加密以及施工放样。 d、在桥梁和隧道处,应考虑桥隧布设控制网的要求,在大型构造物的两侧应分别布设一对通视的平面控制点。 e、导线各边的长度应按规范规定尽是接近平均边长,且不同导线各边长不应相差过大,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一般在50~350m之间。 f、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路面施工前导线加密注意事项:土建标段施工结束后,路基、桥梁已经成型,造成一些导线不能通视,所以此时导线加密、复测与开工前一样重要,应及时将导线点、加密点移到能控制桥面且能永久保存的位置,对部分不通视的点进行连测,重新加密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各国的禁忌(中文加英文)

各国禁忌1 Blowing Your Nose 擤鼻涕 Where It's Offensive: Japan, China, Saudi Arabia, France.禁忌地:日本、沙特阿拉伯、法国 What's Offensive 禁忌: Some cultures find it disgusting to blow your nose in public--especially at the table. The Japanese and Chinese are also repelled by the idea of a handkerchief.有些文化认为当众擤鼻涕是让人厌恶的行为——尤其在餐桌上。日本人还排斥使用手帕。 What You Should Do Instead 对策: If traveling through Eastern and Asian countries, leave the hankies at home and opt for disposable tissues instead. In France as well as in Eastern countries, if you're dining and need to clear your nasal passages, excuse yourself and head to the restroom. Worst-case scenario: make an exaggerated effort to steer away from the table. Let's hope you don't have a cold.到东方或亚洲国家旅游时,把手帕留在家中,选择用一次性纸巾吧!在法国以及一些东方国家,如果在就餐过程中你需要擤鼻涕,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分解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隧道导线点布设 1、洞外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每个洞口应沿洞口连线的方向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大地四边形,点间尽量相互通视,点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为宜(规范中无明确规定),各点间的距离相差不宜过大,一般相邻点间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并且有不少于2个点与隧道洞口通视,作为与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且该联系边长度不宜小于300m。洞外控制点连线以与隧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为宜,以减小点位误差对贯通面横向误差影响。点位的埋设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布点时还应注意进洞联系边的俯仰角不应过大,规范要求: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导线网、三角形网的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15°。 2、洞外水准点一般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以上的水准点。水准点应尽可能与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的高差应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水准点应埋设在洞口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便于与隧道洞内联测为宜。 3、洞内导线一般大于1.5km的隧道应布设双导线,形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闭合环一般由4~6条边构成。导线点间距一般在200m 左右,不宜过长或过短。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太大,相邻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一般导线点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4、洞内水准点一般200m~500m设置一对,应选择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隧道洞内、外导线布设示意图 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口投点 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洞内导线,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

二、隧道导线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1、隧道导线测量主要内容:洞外平面、高程测量,洞口投点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洞内导线、高程测量。 2、洞外平面、高程测量 2.1洞外平面GPS测量:洞外平面测量目前一般均采用GPS测量,按要求布设好各洞口控制点,按照规范要求的测量等级、精度和方法组织测量即可,测量计算方法项目用的较小,不详细叙述。 2.2洞外水准高程测量 2.2.1测量等级要求按规范要求的下表进行 2.2.2三、四、五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本文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时间观念、日常谈话、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来描述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我们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但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同时也是从一个国家文化移植为另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密切的联系。翻译家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而吕淑湘也曾提到过,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所谓的“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所以,成功的翻译关键是必须要具备对国家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认识。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信仰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 二、历史文化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

中西方文化禁忌

注意,笔画的中英文名称并无公认体系。点——dot,即tiny dash。横——horizontal,即rightward stroke。 竖——vertical,即downward stroke。

提——rise或rising,即flick up and rightwards。尾部变尖锐(taper)。捺——press down或right-falling,即falling rightwards,flattening at the bottom。 撇——throw away或left-falling,即falling leftwards,with slight curve,not very curved。折——break或turning,即90 de gre e turn,going down or going right only。

钩——hook,即appended to other strokes,going down or going left only。 弯——bend,即usually concave 凹的on the left。 斜——slant,即usually concave on the right。 笔画stroke 点、横、竖、撇、捺、折、钩、提dot stroke, horizontal stroke, vertical stroke, left-falling stroke,

right-falling stroke, turning stroke, hook stroke, raising stroke 复杂笔画可以从上述基本笔画组合而来, 例如,竖钩即可为…vertical?+…hook?。 每个汉字不同笔画书写顺序是固定的,即 笔顺。在不同书体中,或在不同地区(中 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笔顺可能不同。永字八法(Eight Principlels of Yong;见篇首图)包含了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与笔顺。

浅谈英汉语言禁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2009年6月第28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H e ilong ji ang Coll ege o f Educati on Jun .2009V o.l 28N o .6 收稿日期:2009-03-22 作者简介:于晓梅(1959-),女,黑龙江依兰人,副教授,从事中外文学和英语基础教学法研究。 浅谈英汉语言禁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于晓梅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150001)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禁忌是各个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几乎存在于日常交际的各个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对英汉禁忌语异同的比较可见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英汉语言;禁忌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 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6-0112-02 一、英汉语言禁忌的一致性 1 死亡。在一般禁忌语中,典型的莫过于对 死亡 现象的禁忌[1]。人的生病死本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们对 死 的说法予以回避禁忌,人们不愿意直接提到它,而是采用委婉语的方式来表达。英语中委婉说法为:to go to a better w orld ;t o go to sleep ;to be no m ore ,to jo i n the g rea tm a j o rity ,etc .而在汉语中表达 死亡 的委婉语,通常有: 逝世 、 去世 、 病故 、 升天 、 亡故 、 寿终 、 心脏停止跳动 等。 2 咒语。许多语言都忌讳使用诅咒、骂人的话。英汉语也不例外。有些骂人的话过于粗俗,因而受到社会严格限制。英语中大部分诅咒、骂人的话常与基督教的词语和名称有关,如Jesus Chr i st ,H o l y M ary ,G od da m n 等;还有一些骂人的话与性或性器官有关,如fuck ,da mn ,sh it ,cock 等四个字母的词(four-letter wo rds);汉语中这种固定的诅咒或骂人的话似乎少些,常说这些话的人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的人,会令人不快、甚至会使人感到厌恶[2]。 3 病残。病残也是普遍禁忌的。中英语言中人们都避免直说,常用一些委婉的语言来谈论致命的疾病。如人们用C .C 代替癌症(cancer);用a slow l earner 代替愚笨的学生(a stup i d student);用the hand i capped 代替跛子t he crippled 等。汉语也类似,用 残疾人 来代替 残废人 。艾滋病被冠以社会疾病(soc ial disease)。如果一个人疯了,就称他脑子有问题(so ft i n head)或是不在状态(no t a ll there);用menta l case(精神病患者)insane(疯子);用heart cond i tion 代替heart d i sease(心脏病)。在疾病方面,中国人使用的委婉语相对较少。只是一般不在病人面前提及较严重的病,但会让病人的家属知道详情并且直言不讳。 4 性。在英汉语中,避免直接使用与性和排泄有关的 词。在中国,性的问题历来是禁区,不得不谈到性器官时,要用 那个 、 下部 等词来代替;说到性行为时,要用 房事 、 同床 等代替。虽然西方对性的问题比较开放,但也不轻易露骨地谈论 性 (sex)和 性行为 。西方人常用 m ake love 、 sleep t oge t her 、 have re lati on 等来代替性行为。 5 称谓。称谓作为人类社会中标示个体的一种符号。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禁忌,但表达方式不同。如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至高无上,神圣而不可侵犯。不仅 皇 字成了禁忌字,就连皇帝的名字、甚至皇帝名字的同音或同形字都在禁忌之列。 汉语中姓名忌讳与英语姓名忌讳颇有相似之处。汉语名字避忌,常采用易字法,多改用同音、近音字或同义、近义字;英语也大同小异,例如:将G od 说成H ot ,go lly ,G odfrey 等,或者说成t he Lo rd ;又将Jesus Christ 说成Caesa r s C rutch 等等。 6 生理。在一些人们不愿意面对或不好意思直接说的事情的表达中,中英文都会使用委婉语,表达方式也有相似之处。在西方,如果一个女人很胖,人们不说She is fat .而说成She i s a proble m figure .She is a sty lishly stou t .或者说She is p l easantl y p l u m p .用s li m ,sl ender 代替bonny 。中国人表达胖,男的用 发福 或者说 壮实 、 魁梧 ,女的可用 丰满 、 饱满 、 丰腴 等。中国人说女人瘦,用 苗条 、 修长 ,而男人瘦 精干 、 干练 。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不雅、不洁之事都有大量的委婉语,如厕所、大小便等方面的委婉语都是人们出于共同的羞耻感及求雅避俗的心理产生的。英语中厕所的委婉语有:po w der room (化妆室)、conven ience (方便去处)、cloak room (存衣室)、to ilet(盥洗间)等。以上词语英国人用的多些,而bathroom (浴室)、restroom (休息室)、m en /m en s(男士房间)、 112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doc

第二章公路勘测 第2-1节测量符号 测量符号可采用英文字母(国家标准或国际通用)或汉语拼音字母(国家标准)表示。当该项工程需引进外资或国际招标项目时,应采用英文字母;国内招标时可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每一公路项目应采用一种符号。常用公路测量符号如表6.1-1所示。 公路测量符号表2-1 续上表

续上

流速、计算行车速度V V 设计水位 D.W.L. SW 设位历年最高洪水位H.W.L. GW 高位多年平均洪水位M.F.L. PW 平位历史最高流冰水位H.I.W.L. BW 冰位历史最高潮水位H.T.W.L. CW 潮位通航水位N.W.L. HW 航位普通水位O.W.L. TW 通位测量时水位S.W.L. LW 量位地下水位U.W.L. DW 地位东 E E 南S S 西W W 北N N 左L L 右R Y 面积 A A 填高 F T 填挖深 C W 挖填面积AF AT 体积V V 长L,1 L 宽B,b B,b 高H,h H,h 厚d,δd,δ 直径D,d D,φ 半径R,r R,r 三角点△△ GPS点○△○△ 第2-2节测量标志和记录 一、测量标志 1.标志的种类和用途

(1)主要控制桩 主要控制桩是指需要保留较长时间、反复用于 各设计阶段和施工期间的控制性标志,主要有GPS点、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桥隧控制桩、互通立交控制桩等。主要控制桩应为预制或就地浇筑混凝土桩,其材料及规格如图6.2-1所示;当有整体坚固岩石或建筑物时,可设置在岩石或建筑物上。 (2)一般控制桩Array一般控制桩主要包括交点桩、转点桩、平曲线 控制桩、路线起终点桩、 ×5cm×(30~50)cm或直径为5cm的木质桩。 (3)标志桩 标志桩主要用于路线中线上整桩、加桩和控制桩的指标桩。标志桩为(4~5) cm×(1~1.5)cm×(25~30)cm的木质或竹质桩。 2.标志的埋设 (1)主要控制桩应选在基础稳定且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埋入地下,桩顶 应高出地面1~5cm,并加设指示桩。 (2)一般控制桩应打入地下,其顶面与地面齐平,并加设指示桩。 (3)标志桩应打入地下15~25cm,桩顶应露出地面5cm。标志桩作为中线 桩时,书写桩号面应面向路线起点方向;作为交点桩桩、导线桩、三角点和曲线 控制桩的指示桩时,应钉设在控制桩外侧25~30cm,书写桩,号应面向被指示桩。 (4)主要控制桩为混凝土桩时,应设中心标志,中心标志须面用精细十字 线刻成中心点;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时,应凿成坑穴,埋入中心标志并浇灌混凝 土。一般控制桩的木质方桩应钉小钉表示点位。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的中桩,应 用红油漆标注“○”9直径5cm)记号。 (5)改建公路测量时,柔性路面地段可用铁钉打入路面与路面齐平;刚性 路面可用红油漆作标记;并均在路肩上钉设指示桩。 3.标志的书写 (1)所有桩志应采用黑色或红色油漆书写桩志名称及桩号。 (2)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的标志,应将岩石或建筑物表层刮干净,并在点 位符号的旁边用红色油漆书写标志的名称及桩号。 (3)交点桩、转点桩、曲线控制桩、公里桩、百米桩的指示桩等应写出里 程号,不得省略。 (4)导线桩、交点桩、三角点桩、GPS点桩等应按各自的顺序连续编号。 所有中线桩的背面应按1~10循环编号。 (5)有比较方案时,按比较方案的顺序,桩号前应冠以A、B……字样, 并钉出起点桩和终点接线桩,在终点桩上还应标出与正线接线的相应里程桩号及 断链长度。分离式路基测量,其左右侧路线桩号前应冠左右字母符号,并以左侧 路线为准计算全程连续桩号。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文化的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事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何使跨文化的交流得以顺利展开,这是我们这些语言学习者和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原语言和目的语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的几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来提高语言学习者对于其的重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差异理解跨文化交际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其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的与日俱增,她与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在所难免。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说过:“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查知。”{1}自陌生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下面就中西文化中几点差异的表现进行阐述。 1、思维方式的差异 1.1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西方人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如果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对方,并明确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2直接性与间接性: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会很生气,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后面才讲些客套话。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则会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又比如有些中国名家文章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去意会,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

论中西禁忌习俗

论中西禁忌习俗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日益增多,有中西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往中难免产生误解,而禁忌就是其中一个最敏感的话题,禁忌无所不在,大到政治、文化、外交,小到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如果对交往对方的禁忌不了解,触犯了对方的禁忌,那么交往就无法进行,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会产生,了解西方禁忌习俗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禁忌禁忌习俗中国西方 一、中西禁忌习俗的意义和目的 (一)禁忌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日益增多。有中西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往中难免会产生误解,而禁忌就是其中一个最敏感的话题。禁忌无所不在,大到政治、文化、外交,小到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如果对交往对方的禁忌不了解,触犯了对方的禁忌,那么交往就无法进行。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会产生,了解西方禁忌习俗是十分必要的。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的了解对方,意识到怎样在合适的文化氛围中,做出恰当的语言交际行为。如果意识到交际失误,怎样采取补救措施,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规范,避免交际冲突。论文中涉及到的中西禁忌习俗,可以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避免人际冲突,保证交际顺利实现。 (二)禁忌的目的 禁忌是十分敏感和不详的,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为我们设置了障碍。在日常交往中,如果不慎触犯了禁忌,会导致对方产生误会 ,甚至拒绝继续来往,因此,研究禁忌可以避免不愉快的事发生,促进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二、禁忌的定义和起源 (一)禁忌的定义 “禁忌的国际通用名词是Taboo或Tabu(英文,音译‘塔布’或‘塔怖’,意译即禁忌),这个词来源于中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系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音译。”

禁忌搜索算法评述(一)

禁忌搜索算法评述(一) 摘要:工程应用中存在大量的优化问题,对优化算法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禁忌搜索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搜索算法具有模拟人类智能的记忆机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优化领域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介绍了禁忌搜索算法的特点、应用领域、研究进展,概述了它的算法基本流程,评述了算法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要点,最后探讨了禁忌搜索算法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禁忌搜索算法;优化;禁忌表;启发式;智能算法 1引言 工程领域内存在大量的优化问题,对于优化算法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优化算法主要分为启发式算法和智能随机算法。启发式算法依赖对问题性质的认识,属于局部优化算法。智能随机算法不依赖问题的性质,按一定规则搜索解空间,直到搜索到近似优解或最优解,属于全局优化算法,其代表有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禁忌搜索算法等。禁忌搜索算法(TabuSearch,TS)最早是由Glover在1986年提出,它的实质是对局部邻域搜索的一种拓展。TS算法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记忆机制,采用禁忌策略限制搜索过程陷入局部最优来避免迂回搜索。同时引入特赦(破禁)准则来释放一些被禁忌的优良状态,以保证搜索过程的有效性和多样性。TS算法是一种具有不同于遗传和模拟退火等算法特点的智能随机算法,可以克服搜索过程易于早熟收敛的缺陷而达到全局优化1]。 迄今为止,TS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生产调度、函数优化、电路设计、路由优化、投资分析和神经网络等领域,并显示出极好的研究前景2~9,11~15]。目前关于TS 的研究主要分为对TS算法过程和关键步骤的改进,用TS改进已有优化算法和应用TS相关算法求解工程优化问题三个方面。 禁忌搜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记忆的框架,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做有针对性的设计,本文在给出禁忌搜索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对如何设计算法中的关键步骤进行了有益的总结和分析。 2禁忌搜索算法的基本流程 TS算法一般流程描述1]: (1)设定算法参数,产生初始解x,置空禁忌表。 (2)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是,则结束,并输出结果;否则,继续以下步骤。 (3)利用当前解x的邻域结构产生邻域解,并从中确定若干候选解。 (4)对候选解判断是否满足藐视准则?若成立,则用满足藐视准则的最佳状态y替代x成为新的当前解,并用y对应的禁忌对象替换最早进入禁忌表的禁忌对象,同时用y替换“bestsofar”状态,然后转步骤(6);否则,继续以下步骤。 (5)判断候选解对应的各对象的禁忌情况,选择候选解集中非禁忌对象对应的最佳状态为新的当前解,同时用与之对应的禁忌对象替换最早进入禁忌表的禁忌对象。 (6)转步骤(2)。 算法可用图1所示的流程图更为直观的描述。 3禁忌搜索算法中的关键设计 3.1编码及初始解的构造 禁忌搜索算法首先要对待求解的问题进行抽象,分析问题解的形式以形成编码。禁忌搜索的过程就是在解的编码空间里找出代表最优解或近似优解的编码串。编码串的设计方式有多种策略,主要根据待解问题的特征而定。二进制编码将问题的解用一个二进制串来表示2],十进制编码将问题的解用一个十进制串来表示3],实数编码将问题的解用一个实数来表示4],在某些组合优化问题中,还经常使用混合编码5]、0-1矩阵编码等。 禁忌搜索对初始解的依赖较大,好的初始解往往会提高最终的优化效果。初始解的构造可以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讲解学习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2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 3 埃德娜: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4 粤菜翻译之“信达雅” 5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6 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7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 8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9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10 美国“寂静五十年代”的骚动——《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分析 11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婚姻观 12 由个性反映出爱—《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3 《吉姆爷》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4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5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16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7 性格趋向对英语口语习得的影响 18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19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20 华兹华斯诗歌的和谐观 2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2 时政漫画看美国社会 23 “I”and Rebecca--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Rebecca 24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25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 26 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 27 从模糊语分析广告语 28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29 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0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3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2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常用技巧—以《发如雪》为例 33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34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35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36 现代英语情歌中的隐语研究 37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38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Prison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39 Comment on American Film-Television Culture Invasion 40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41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42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语境的制约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