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走行轨基础施工方案

龙门吊走行轨基础施工方案
龙门吊走行轨基础施工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

轨道施工总承包项目Ⅰ标

U形槽铺轨基地

龙门吊走行轨基础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

轨道Ⅰ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方案 (2)

3.1 测量定位 (2)

3.2 基底处理 (3)

3.3 钢筋加工、绑扎 (3)

3.4 立模、混凝土浇筑 (3)

3.5 拆模、养生 (4)

3.6 走行轨安装 (4)

4、其他注意事项 (4)

5、附件 (5)

1、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轨道施工总承包项目Ⅰ标施工组织设计;

2)龙门吊生产厂家提所供有关资料;

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4)相关规范、标准;

5)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U形槽铺轨基地位于六号线高架段与地下段分界的U形槽洞口(里程DK3+100)附近,承担着浔峰岗停车场至坦尾站的铺轨、感应板安装施工任务,管段长约10公里,为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轨道施工总承包项目Ⅰ标的项目经理部驻地。

根据生产需要,U型槽铺轨基地内设置2台10t龙门吊,跨度为20m。走行轨顺U形槽东侧围护结构走向,走行轨伸入U形槽50m,总长162.5m。

龙门吊走行轨总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龙门吊走行轨

图1 龙门吊走行轨总体布置图

走行轨基础顶面坡度为0。U形槽东侧的地梁加高约20cm作为走行轨基础顶面标高,西侧北段在地面上开挖后浇筑走行轨基础,其他地段直接在已硬化的30cm厚地面上加高约30cm。

直接加高部分,须凿毛,并在接触面上植入3排Φ16螺纹钢筋,间距为50cm,植入深度为15cm,以加强连接。在混凝土浇筑前洒水湿润底面。

走行轨基础采用C30商品混凝土。主筋采用Φ16螺纹钢,箍筋采用φ8圆钢,每50cm布置一道。

龙门吊走行轨基础钢筋布置图如下:

图2 龙门吊走行轨基础钢筋布置图

3、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工序如下:测量定位→基底处理→钢筋加工→钢筋绑扎→立模、混凝土施工→拆模、养生→走行轨安装。

3.1 测量定位

基础施工时采用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定位,以保证开挖施

工的方向与深度的精度要求。

3.2 基底处理

1、在地梁和已硬化的30cm地面上直接加高的走行轨基础部分

(1)根据放样的走行轨基础中心点,先确定一条线。

(2)钻孔,植入3排Φ16螺纹钢筋,横向间距为20cm,纵向间距为50cm,植入深度为15cm。

(3)凿毛。

(4)清扫干净。

2、在地面上开挖浇筑走行轨基础部分

(1)根据放样的走行轨基础中心点,用石灰洒出一条1.5m宽的开挖边线。

(2)利用水准仪监测,确保挖机开挖至走行轨基础底部以下20cm。

(3)用沙石回填20cm,夯实,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3 钢筋加工、绑扎

按照设计的钢筋尺寸下料,加工,绑扎。绑扎前牵出一条基础顶面中心线,以便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长度不少于35d(16*35=560mm)。

3.4 立模、混凝土浇筑

模板采用30cm钢模板,使用前清理干净,涂上脱模剂,并注意接缝严密、顺直。

浇筑混凝土前,先洒水保证基底湿润,以加强连接。浇筑时,采用

机械振捣,特别是钢筋较密处,要加强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内部充实。

收光,根据水准仪测量放线点,严格控制基础顶面标高。

3.5 拆模、养生

混凝土浇筑10-12h后,须立即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保湿养护,拆模时间可控制在15h左右。拆模过早,会由于混凝土表层脱水,造成混凝土边缘强度不够,缺棱掉角,影响道床质量、美观。

3.6 走行轨安装

龙门吊走行轨采用60kg/m钢轨,利用10mm厚Q235钢板加φ16膨胀螺栓与基础连接牢固。轨道安装完成后应平滑、圆顺,并要求满足以下要求:

1)轨道顶面标高差≤±10mm,轨道中心线位置偏差≤±5mm。

2)轨道的跨度偏差,跨度大于10m时,其偏差为[3+0.25×(S-10)]=5.5mm。(S为跨度=20m)

3)轨道接头间隙≤2mm。

4)轨道接头左、右、上三面错开≤1mm。

5)钢轨下方与基础间的间隙必须用钢板或其他材料封堵。

4、其他注意事项

(1)钢材原材料全部使用合格产品。

(2)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核对报料单,并在现场进行坍落度试验,对超过要求的立即通知搅拌站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