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创新能力与修辞素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a11199159.html,

语言创新能力与修辞素质

作者:曾薇李兴红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

摘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与较强的语言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当代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西方修辞理论,本文提出在高校语言教学中渗透培养修辞素质的理念,这不仅能够克服多年来高校语言教学的工具化、技能化、公式化弊端,也能解决学生在言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上的困惑,通过掌握西方修辞规范和认定能够提高大学生语言与思维上的创新能力,不失为在国际对话中打通中西语言修辞实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西方修辞;修辞素质;语言能力;语言创新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23-02

一、引言

从国内高校语言教学现状来看,仍侧重于语言的工具性,教学一直不能突破语言技能训练和应试教育的桎梏。尽管国内各类入学考试、学位考试、资格考试都将语言测试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之一,但从反馈的信息上看,我国大学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字基本功低下、语言逻辑混乱、当众演说能力较差、缺乏应有的语言沟通技能等问题。而大学生作为语言使用的重要群体之一,其语言能力决定了个人、文化、民族乃至国家对自身的认知和自我的表达,是未来中国的“声音”。在全球化的步伐强势进入社会、文化、政治、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今天,扎实的语言基础与较强的语言创新能力将成为高等教育外向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虽然语言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一样与生俱来,但是人们在各类语言实践中所表现出林林总总的形式和效果说明:这一先天能力能够行之有效地以适当的方法表现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地发挥。西方修辞在语言创新实践中给予我们的启示让人耳目一新:首先,西方修辞不仅仅是利用语言表达的一种手段,更是研究如何有效致力于言语力量的理论和实践。可见西方修辞本身就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其次,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既能执着于中国身份,又了解西方修辞内在工作观念和方式”的国际对话者是中西文化对接的迫切要求。

二、西方修辞与修辞素质

培养修辞素质的传统在东西方都由来已久,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主要教授“修辞”“逻辑”和“语法”三门课程,他们认为修辞素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通过“游说”(即修辞活动)发挥言语的力量来打动当时的统治阶层,达到传播知识和学说目的。由此可见,具有较高修辞素质的人能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更容易适应社会生活。修辞所追求的就是人们使用有效的语言论辩手段,合理安排组织信息,以最能被他人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最终影响他人思想并引导其行为的能力。从本质上看,这种能力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社会生存的必备能力之一。可以说修辞素质的培养是继往开来的实践,适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