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导棒问题归类分析

电磁学导棒问题归类分析
电磁学导棒问题归类分析

电磁学导棒问题归类分析

近十年高考物理试卷和理科综合试卷,电磁学的导棒问题复现率高达100%(除98年无纯导棒外),且多为分值较大的计算题.为何导棒问题频繁复现,原因是:导棒问题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常用的最典型的模型,常涉及力学和热学问题,可综合多个物理高考知识点.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类型繁多、物理过程复杂,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导棒问题是高考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 导棒问题在磁场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电导棒,使之平衡或运动;其二是导棒运动切割磁感线生电.运动模型可分为单导棒和双导棒.

(一)通电导棒问题

通电导棒题型,一般为平衡和运动型,对于通电导棒平衡型,要求考生用所学物体的平衡条件(包含∑F =0,∑M =0)来解答,而对于通电导棒的运动型,则要求考生用所学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以及能量守恒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讨论,从而作出准确地解答.

例1:如图(1-1-1)所示,相距为d 的倾角为α的光滑平行导轨(电源ε、r 和电阻R 均

已知)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 中,一质量为m 的导棒恰能处

于平衡状态,则该磁场B 的大小为 ;当B 由竖直向上逐渐变成水平向左的过程中,为保持棒始终静止不动,则B 的大小应是 .上述过程中,B 的最小值是 .

分析和解:此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对物

体平衡条件的理解

情况,同时考查考生是否能利用矢量封闭三

x 图(1-1-2)

角形或三角函数求其极值的能力.

将图(1-1-1)首先改画为从右向左看的侧面图,如图(1-1-2)所示,分析导棒受力,并建立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分解,也可采用共点力的合成法来做.

根据题意∑F =0,即∑F x =0;∑F y =0;∑F x =F B –Nsin α=0 ①

∑F y =Fcos α–mg =0 ②,①/②得:mg F tg B

=α③

由安培力公式F B =BId ④;全电路区姆定律

r R I +=ε

⑤, 联立③④⑤并整理可得d r R mgtg B ?+=εα)

(

(2)借助于矢量封闭三角形来讨论,如图(1-1-3)在磁场由竖直向上逐渐变成水平的过程中,安培力由水平向右变成竖直向上,在此过程中,由图(1-1-3)看出F B 先减小后增大,最终N =0,F B =mg ,因而B 也应先减小后增大.

(3)由图(1-1-3)可知,当F B 方向垂直于N 的方向时F B 最小,其B 最小,故

mg F B

=αsin ①,而BId F B =②,

r R I +=ε

③,联立①②③可得d r R B mg +=εαsin ,即

Bd r R mg B )

(sin min +=α 评析:该题将物体的平衡条件作为重点,让考生将公式和图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简单快速解题的目的,其方法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

(二)棒生电类:

棒生电类型是电磁感应中的最典型模型、生电方式分为平动切割和转动切割,其模型可分为单导棒和双导棒.要从静态到动态、动态到终态加以分析讨论,其分析动态是

F B ==> 图

关键.对于动态分析,可从以下过程考虑: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导体产生感应电流?导体受安培力和其他力作用?导体加速度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流变化?周而复始地循环最后加速度减小至零?速度达到最大?导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因此,由功能观点切入,分清楚电磁感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往往是我们解决电磁感应问题的关键,当然也是我们处理这类题型的有效途径.

1、单导棒问题

例1:(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如图(2-1-1)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L =0.20m ,电阻R =1.0Ω;有一导棒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棒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 =0.50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用一外力F 沿轨道方向拉棒,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2-1-2)所示.求棒的质量m 和加速度a .

分析和解:此题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基本公式掌握的情况,是

否能熟练将力电关系式综合在一起,再根据图象得出其a 和m 值.从图中找出有用的隐含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法一:导棒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v 表示其速度,t

表示时间,则有v=at ①,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BLv =ε②,在棒、轨道和电

阻的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R I ε

=③,杆所受安培力F B =BIL ④,再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a 故F –F B =ma ⑤,联立求解①~⑤式得at R L B ma F 2

2+=⑥.在图线上取两点代入⑥式,

可得a =10m/s 2,m =0.1kg .

R L F

b f

图(2-1-1) × × × × × × × × × × × ×

解法二:从F –t 图线可建立方程 F =1+0.1t ①,棒受拉力F 和安培力F B 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合力不随时间t 变化,并考虑初始状态F B =0,因而F B 的大小为F B =0.1t ②,再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有F –F B =ma ③,联立①②③可得ma =1 ④.又∵F B =BIL ⑤,而R I ε=⑥,BLv =ε⑦,联立⑤⑥⑦得R v L B F B 22=⑧,而v=at ,故R at L B F B 22=⑨,

②/⑨得:)/(10)20.0()50.0(0

.11.01.022222s m L B R

a =??==⑩,再由④与⑩式得kg a m 1.01==.

评析:解法一采用了物理思维方法,即用力学的观点,再结合其F-t 图象将其所求答案一一得出.解法二则采用了数学思维方法,先从F-t 图象中建立起相应的直线方程,再根据力学等知识一一求得,此解法不落窠臼,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认为,此题不愧为电磁学中的经典习题,给人太多的启发,的确是一道选拔优秀人才的好题.

例2:如图(2-1-2)所示,两根竖直放置在绝缘地面上的金属框架上端接有一电容量

为C 的电容器,框架上有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金属棒,平行于地

面放置,与框架接触良好且无摩擦,棒离地面的高度为h ,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与框架平面垂直,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将棒由静止释放,问棒落地时的速度多大?落地时间多长?

分析和解:此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这种将其电容和导棒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新的题型.从另一个侧面来寻找电流的关系式,更有一种突破常规思维的创新,因而此题很具有代表性.

经分析,导棒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下落的同时产生了感应电动势.由于电容器的存在,在棒上产生充电电流,棒将受安培力的作用,因此,棒在重力作用和安培力的合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得故mg –F B =ma ①,F B =BiL ②.

由于棒做加速运动,故v 、a 、ε、F B 均为同一时刻的瞬时值,与此对应电容器上瞬时电量为Q=C ·ε,而ε=BLv .设在时间△t ,棒上电动势的变化量为△ε,电容器上电量

的增加量为△Q ,显然△ε=BL △v ③,△Q=C ·△ε ④,再根据电流的定义式

t Q i ??=⑤,t v a ??= ⑤′,联立①~⑤′得:

C L B m mg

a 22+=⑥ 由⑥式可知,a 与运动时间无关,且是一个恒量,故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其落地速度为v ,则ah v 2=⑦,将⑥代入⑦得:C L B m mgh

v 222+=⑧,落地时间可由221at h =,得a h t 2=,将⑥代入上式得mg C L B m h C L B m mg

h

t )

(222222+=+=.

评析:本题应用了微元法求出△Q 与△v 的关系,又利用电流和加速度的定义式,使电流i 和加速度a 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来求解,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读后使人颇受启示. 例:如图(2-1-3)所示,倾角为θ=30°,宽度为L=1m 的足够长的U 型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磁感应强度B=1T ,在围充分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现用平行导轨、功率恒为6w 的牵引力F ,牵引一根质量m =0.2kg 、电阻R =1Ω放在导轨上的导棒ab ,由静止沿导轨向上移动(ab 棒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垂直).当金属导棒ab 移动S =2.8m 时,获得稳定速度,在此过程中金属导棒产生的热量为Q =5.8J (不计导轨电阻及一切摩擦,g 取10m/s 2)

问(1)导棒达到稳定速度是多大?

(2)导棒从静止达到稳定速度所需时间是多少?

分析和解:此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是否能熟练运用力的平衡条件和能量守恒定律来

图(2-1-3)

巧解此题.

当金属导棒匀速沿斜面上升有稳定速度v 时,导棒受力如图(2-1-4)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F =0,则F –mgsin θ–F B =0 ①,F B =BIL ②,R I ε

=③,ε=BLv ④,又∵F=P/v ⑤,由①②③④⑤可得

0sin 22=--R v L B mg v P θ,整理得0sin 222=-?-v L B R v mg PR θ,代入有关数据得062=-+v v ,解得v=2m/s ,v=–3m/s (舍去).

(2)由能量转化和守恒

Q mv S mg Pt ++?=221sin θ,代入数据可得t=1.5s . 评析:此题较一般电磁感应类型题更能体现能量转化和守恒过程,因此,在分析和研究电磁感应中的导棒问题时,从能量观点去着手求解,往往更能触及该问题的本质,当然也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和一把金钥匙.

2、双导棒问题: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除了单导棒问题外,还存在较多的双导棒问题,这类问题的显著特征是:两导棒在切割磁感线时,相当于电池的串联或并联,组成闭合回路,而且,求解此类型问题最佳途径往往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的角度出发,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散思维,寻求相关物理量和公式,挖掘隐含条件,采用“隔离法”或“整体法”(系统法)快捷作出解答.因此,双导棒问题更能反映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方法、技巧、思路均反映在解题中,是甄别考生层次拉大差距的优秀试题.

例1:(1993年全国高考题)如图(2-2-1)所示两金属导棒ab 和cd 长

图(2-1-4)

均为L ,电阻均为R ,质量分别为M 和m ,M>m .用两根质量和电阻均可忽略不可伸长的柔软导线将它们连成闭合回路,并悬挂于水平、光滑、不导电的圆棒两侧,两金属导棒都处于水平位置,整个装置处在一与回路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若金属导棒ab 正好匀速向下运动,求运动的速度.

分析和解:此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对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力的平衡、电磁感应、欧姆定律和安培力公式的掌握.此题也可从不同方法去解答.

解法一:采用隔离法,假设磁场B 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ab 杆向下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则ab 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热大小BLv =1ε,方向由a →b ,cd 棒以速度v 向上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为BLv =2ε,方向由d →c .回路中的电

流方向由a →b →d →c ,大小为BLv R BLv R i ==+=2222

1εε①,ab 棒受到安培力向上,cd

棒受到安培力向下,大小均为F B 即

R v L B BiL F B 22==②,当ab 棒匀速下滑时,令棒受到的导线拉力为T ,则对ab 有T+F B =mg ③,对cd 有:T=F B +mg ④,由③④解得

2F B =(M-m )g ⑤,再由②⑤可得g m M R v L B )(222-=,故

222)(L B gR m M v -=. 解法二:采用整体法,把ab 、cd 柔软导线视为一个整体,∵M>m ,∴整体动力为(M –m )g ①,ab 棒向下,cd 棒向上,整体所受安培力与整体动力相等时正好做匀速向下运动,则

22222)(2)(L B gR m M v R v L B g m M -=?=-. 解法三:采用能量守恒法,将整个回路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用其速度大小不变,故动能不变.ab 棒向下,cd 棒向上运动过程中,因Mg>mg ,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将转化为回路的电能,电能量转化守恒定律R mgv Mgv 22总

ε=-①,而ε总=2ε ②,ε=BLv ③,联

立①②③可得222)(L B gR

m M v -=.

评析:此题为典型的双导棒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并且两根棒都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对整个回路而言,相当于电池组的串联,整个回路中有电流流过,两棒都受安培力,在未达到稳定速度前,两棒均做变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为最大.从以上三种解法来看,其解法三更显简便,思维灵活,故该题对考生的考查确实具有针对性.

例2:(2001高考春招试题)如图(2-2-2)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两导轨间距为L .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导体棒ab 和cd ,构成矩形回路.两根导体棒的质量皆为m ,电阻皆为R ,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在整个导轨平面都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该两导体棒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行.开始时,棒cd 静止,棒ab 有指向棒cd 的初速度度v 0,若两导体棒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求:

(1)在运动中产生的焦耳热最多是多少? (2)当ab 棒的速度变为初速度的43

时,cd 棒的加速度是多少?

分析和解:此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对双棒运动的动态分析和终态推理以及两个守恒定律的熟练掌握情况.此题是一道层次较高的典型水平面双棒试题.

ab 棒向cd 棒运动时,ab 棒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通过导轨和cd 棒组成回路,于是回路中便产生感应电流,ab 棒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安培力作用做减速运动,而cd 棒则在安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在ab 棒的速度大于cd 棒的速度时,回路中总有感应电流,ab 棒继续减速,cd 棒继续加速,而棒速度达到相同后,回路面积保持不变,磁

通量不变化,即不产生感应电流,两棒的相同的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

(1)从初始至两棒达到速度相同的过程中,两棒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mv 0=2mv ①,再根据能量守恒Q v m mv +=220)2(2121②,联立①②两式得:2041mv Q =.

(2)设ab 棒的速度变为初速的43

时,cd 棒的速度为v ′,则再次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4300mv v m mv += ③,此时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分别是:BL v v )'43(0-=ε④,R I 2ε

=⑤,此时cd 棒所受安培力F B =BIL ⑥,cd 棒的加速度 m F a B

= ⑦,联立 ①

~⑦得

mR v L B a 4022=. 评析:此题将分析双棒的初态、过渡态、终态以及整个过程的运动情况,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和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天然联系在一起,确实达到了命题人综合考查考生各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命题专家以综合见能力的命题意图,即“着眼综合、立足基础、突出能力.”此题的确是一道经典考题.

通过对以上高考例题的分类处理、解析,从中发现,电磁学中的导棒问题涵的确丰富、灵活、新颖,涉及面广、易于拓展和延伸,的确不愧为电磁学中的精华部分.高考试题是经典题目,通过分析和求解,更能启迪思维和培养各种能力,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不能将历年高考导棒试题列出,希望大家收集并加以适当的训练.

大学物理电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电磁学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 ,设无穷远处的电 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 E =0,R Q U 04επ=. (B) E =0,r Q U 04επ= . (C) 2 04r Q E επ= ,r Q U 04επ= . (D) 2 04r Q E επ= ,R Q U 04επ=. [ ] 2.一个静止的氢离子(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O +2 )在同一电场中且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 (A) 2倍. (B) 22倍. (C) 4倍. (D) 42倍. [ ] 3.在磁感强度为B ?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 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 的夹角为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 弯面向外为正)为 (A) r 2 B . . (B) 2 r 2B . (C) -r 2B sin . (D) -r 2 B cos . [ ] 4.一个通有电流I 的导体,厚度为D ,横截面积为S ,放置在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导体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 ,则此导体的霍尔系数等于 O R r P Q n ?B ?α S D I S V B ?

(A) IB VDS . (B) DS IBV . (C) IBD VS . (D) BD IVS . (E) IB VD . [ ] 5.两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相互正交放置,如图所示.I 1沿y 轴的正方向,I 2沿z 轴负方向.若载流I 1的导线不能动,载流I 2的 导线可以自由运动,则载流I 2的导线开始运动的趋势是 (A) 绕x 轴转动. (B) 沿x 方向平动. (C) 绕y 轴转动. (D) 无法判断. [ ] 6.无限长直导线在P 处弯成半径为R 的圆,当通以电流I 时,则在圆心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等于 (A) R I π20μ. (B) R I 40μ. (C) 0. (D) )1 1(20π -R I μ. (E) )1 1(40π +R I μ. [ ] 7.如图所示的一细螺绕环,它由表面绝缘的导线在铁环上密绕而成,每厘米绕10匝.当导线中的电流I 为2.0 A 时,测得铁环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为 T ,则可求得铁环的相对磁导率r 为(真空磁导率 =4 ×10-7 T ·m ·A -1 ) (A) ×102 (B) ×102 (C) ×102 (D) [ ] y z x I 1 I 2 O R I

电磁学基础知识

电磁学基础知识 电场 一、场强E (矢量,与q 无关) 1.定义:E = 单位:N/C 或V/m 方向:与+q 所受电场力方向 电场线表示E 的大小和方向 2.点电荷电场:E = 静电力恒量 k = Nm 2/C 2 匀强电场:E = d 为两点在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3.E 的叠加——平行四边形定则 4.电场力(与q 有关) F = 库仑定律:F =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5.电荷守恒定律(注意:两个相同带电小球接触后,q 相等) 二、电势φ(标量,与q 无关) 1.定义:φA = = = 单位:V 说明:φ=单位正电荷由某点移到φ=0处的W ⑴沿电场线,电势降低 ⑵等势面⊥电场线;等势面的疏密反映E 的强弱 2.电势叠加——代数和 3.电势差:U AB = = 4.电场力做功:W AB = 与路径无关 5.电势能的变化:Δε=W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 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如何判电势的高低以及正负(由电场线判断) ②如何判电场力做功的正负(由F 、v 方向判) ③如何判电势能的变化(由W 的正负判) 三、电场中的导体 1.静电平衡:远端同号,近端异号 2.静电平衡特点 ⑴E 内=0;⑵E 表面 ⊥表面;⑶等势体(内部及表面电势相等);⑷净电荷分布在外表面 四、电容器 1.定义:C = (C 与Q 、U 无关) 单位:1 F =106 μF =1012 pF 2.平行板电容器: C = 3.两类问题:①充电后与电源断开, 不变;②始终与电源相连, 不变 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加速:qU = 2.偏转:v ⊥E 时,做类平抛运动 位移:L = ; y = = = 速度:v y = = ; v = ; tan θ= 六、实验:描绘等势线 1.器材: 2.纸顺序:从上向下

基于有限元的电磁场仿真与数值计算介绍

鼠笼异步电动机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 鼠笼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运行可靠、效率较高、维修方便等一系列的优点,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工程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大量使用鼠笼异步电动机。随着大功率电子技术的发展,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鼠笼异步电动机在一些高性能传动领域也得到使用。 鼠笼异步电动机可靠性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故障仍时有发生。由于电动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时存在缺陷,是造成故障的原因之一。对电机内部的电磁场进行正确的磁路分析,是电机设计不可或缺的步骤。利用有限元法对电机内部磁场进行数值分析,可以保证磁路分析的准确性。本文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建立了鼠笼式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并结合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完成了对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磁场仿真,得到了物理模型剖分图,磁力线和磁通分布图,为电机的进一步设计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Ansys Maxwell;鼠笼式异步电机;有限元分析

一、前言 当电机运行时,在它的内部空间,包括铜与铁所占的空间区域,存在着电磁场,这个电磁场是由定、转子电流所产生的。电机中电磁场在不同媒介中的分布、变化及与电流的交链情况,决定了电机的运行状态与性能。因此,研究电机中的电磁场对分析和设计电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应用于交流传动的异步电机进行电磁场的分析计算时,传统的计算方法因建立在磁场简化和实验修正的经验参数的基础之上,其计算精度就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如果从电磁场的理论着手,研究场的分布,再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计算,就有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电机电磁场的计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解析法、图解法、模拟法和数值计算法。数值解法是将所求电磁场的区域剖分成有限多的网格或单元,通过数学上的处理,建立以网格或单元上各节点的求解函数值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组。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遍,所以电机电磁场的数值解法得到了很大发展,它的适用范围超过了所有其它的解法,并能达到足够的精度。对于电机电磁场问题,常用的数值解法有差分法和有限元法两种。用有限元法时单元的剖分灵活性大,适用性强,解的精度高。因此我们采用有限元法对电机电磁场进行数值计算。 Maxwell2D 是一个功能强大、结果精确、易于使用的二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这里,我们利用Ansys的Maxwell2D 有限元分析工具对一个三相四极电机进行有限元分析,构建鼠笼式异步电机电动机的物理模型,并结合电机的数学模型、边界条件进行磁场分析。

电磁学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如果通过闭合面S 的电通量e Φ为零,则可以肯定 A 、面S 没有电荷 B 、面S 没有净电荷 C 、面S 上每一点的场强都等于零 D 、面S 上每一点的场强都不等于零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B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升高 C 、沿电场线方向场强逐渐减小 D 、沿电场线方向场强逐渐增大 3、 载流直导线和闭合线圈在同一平面,如图所示,当导线以速度v 向 左匀速运动时,在线圈中 A 、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 、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 C 、没有感应电流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 两个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其面电荷密度分别为σ+和σ-, 则P 点处的场强为 A 、02εσ B 、0εσ C 、0 2εσ D 、0 5、 一束α粒子、质子、电子的混合粒子流以同样的速度垂直进 入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其中质子的轨迹是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无法判断 6、 一个电偶极子以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匀强电场 E 中,则在 电场力作用下,该电偶极子将 A 、保持静止 B 、顺时针转动 C 、逆时针转动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 点电荷q 位于边长为a 的正方体的中心,则通过该正方体一个面的电通量为 A 、0 B 、0εq C 、04εq D 、0 6εq 8、 长直导线通有电流A 3=I ,另有一个矩形线圈与其共面,如图所 示,则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线圈中会出现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A 、线圈向左运动 B 、线圈向右运动 C 、线圈向上运动 D 、线圈向下运动 9、 关于真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0 εi S q S d E ∑=?? ,下述说确的是: A. 该定理只对有某种对称性的静电场才成立; B. i q ∑是空间所有电荷的代数和; C. 积分式中的E 一定是电荷i q ∑激发的; σ- P 3 I

经典电磁理论的建立.

经典电磁理论的建立 在古代,人们对静电和静磁现象已分别有一些认识,但从这门学科的发展来看,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电和磁之间的联系才被揭露出来,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电磁学。电磁学的发展之所以比较晚,主要是由于电磁学的研究需要借助于更为精密的仪器和更精确的实验方法,而这些条件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具备。 首先对于电和磁现象进行系统地实验研究的是英国的威廉·吉尔伯特。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认识到电力和磁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例如,磁力只对天然磁石起作用,而电力能作用于许多材料。他第一个将琥珀与毛皮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做“电”。吉尔伯特这种关于电和磁在本质上不同的观点,给后来的电磁学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直至十九世纪初,许多科学家都把这两种现象看作是毫无联系的。吉尔伯特之后的整个十七世纪,对电和磁的研究进展不大。 到了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起电装置的改善和大气现象的研究,引起了物理学家的极大兴趣。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1692~1761)和德国的克莱斯德(1700~1748)各自发明了“蓄电”的最早器具——莱顿瓶。1752年7月,美国的富兰克林进行了一次震动世界的吸取天电的风筝实验,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莱顿瓶放电现象是一致的。富兰克林还提出了电荷守恒的思想和电的“单流质”说,他认为一个物体所带的电流质是一个常量,如果流质在一个物体比常量多,就带负电,比常量少就带正电。他在风筝实验的基础上,发明了“避雷针”。由于他在电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被誉为近代电学的奠基人。 我们知道,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中,曾用数学方法证明过,如果引力随着引力中心距离的平方反比减少,一个均匀球壳对其内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的作用。1775年,富兰克林发现将一小块软木块悬于带电的金属罐内并不受到电力的作用。他的朋友普里斯特列(1733~1804)根据这个实验和牛顿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证明推想电的作用力也遵守平方反比定律。1771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也用类似的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对电力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他从实验得到电力与距离的n 比定 律。库仑定律的发现为静电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西蒙·泊松(1781~1840)、高斯(1777~1855)和乔治·格林(1793~1841)等人的工作,确定了处理静电场和静磁场的数学方法。 十八世纪末,1780年意大利的医生和动物学教授伽伐尼(1737~1798)在解剖青蛙时,发现了电流,这是电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伽伐尼发现的基础上,伏打于1800年制成伏打“电堆”,得到了比较强的电流,从而使人的认识由静电进入动电,由瞬时电流发展到恒定电流,为进一步研究电流运动的规律和电运动与其他运动形式的联系和转化创造了条件。

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十三章 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历史背景:十九世纪以来,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电磁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 零星的电磁学规律相继问世(经验定律) 2. 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电工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立理论的要求,提 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 *(Maxwell,1931~1879)麦克斯韦:数学神童,十岁进入爱丁堡科学院的学校,十四岁获科学院的数 学奖; 1854,毕业于剑桥大学。以后,根据开尔文的建议,开始研究电学,研究法拉第的力线; 1855,“论法拉第的力线”问世,引入δ =???H H ,同年,父逝,据说研究中断; 1856,阿贝丁拉马利亚学院的自然哲学讲座教授,三年; 1860,与法拉第见面; 1861-1862,《论物理力线》分四部分发表;提出涡旋电场与位移电流的假设。 1864,《电磁场的动力理论》向英国皇家协会宣读; 1865,上述论文发表在《哲学杂志》上; 1873,公开出版《电磁学理论》一书,达到顶峰。这是一部几乎包括了库仑以来的全部关于电磁研究信息的经典著作;在数学上证明了方程组解的唯一性定理,从而证明了方程组内在的完备性。 1879,去世,48岁。(同年爱因斯坦诞生) * 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在物理学界只能被逐步接受。它的崭新的思想与数学形式,甚至象赫姆霍兹和波尔兹曼这样有异常才能的人,为了理解消化它也花了几年的时间。 §13-1 位移电流 一. 问题的提出 1. 如图,合上K , 对传I l d H :S =?? 1 对传I l d H :S =?? 2 2. 如图,合上K ,对C 充电: 对传I l d H :S =?? 1 对02=??l d H :S 3. M axwell 的看法:只要有电动力作用在导体上,它就产生一个电流,……作用在电介质上的电动力,使它的组成部分产生一种极化状态,有如铁的颗粒在磁力影响下的极性分布一样。……在一个受到感应的电介质中,我们可以想象,每个分子中的电发生移动,使得一端为正,另一端为负,但是依然和分子束缚在一起,并没有从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上去。这种作用对整个电介质的影响是在一定方向上引起的总的位移。……当电位移不断变化时,就会形成一种电流,其沿正方向还是负方向,由电位移的增大或减小而定。”这就是麦克斯韦定义的位移电流的概念。

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梳理2

高中物理知识点梳理 电磁学部分: 1、基本概念: 电场、电荷、点电荷、电荷量、电场力(静电力、库仑力)、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功、等势面、静电屏蔽、电容器、电容、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阻率、电热、电功率、热功率、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内电阻、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力、洛伦兹力、磁感线、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感应电动势、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感抗、容抗、电磁场、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2、基本规律: 电量平分原理(电荷守恒) 库伦定律(注意条件、比较-两个近距离的带电球体间的电场力) 电场强度的三个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定义式、点电荷电场、匀强电场) 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及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电容的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电阻定律 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总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及其分配关系) 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三个表达式的适用范围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基本电路的动态分析(串反并同) 电场线(磁感线)的特点 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和电势的分布特点 常见电场(磁场)的电场线(磁感线)形状(点电荷电场、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点电荷与带电金属板间的电场、匀强电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 电源的三个功率(总功率、损耗功率、输出功率;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效率) 电动机的三个功率(输入功率、损耗功率、输出功率)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像及其应用;注意点、线、面、斜率、截

电磁仿真算中的有限元法

1电磁仿真算法中的有限元法 1.1常规的电磁计算方法简介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磁仿真算法也蓬勃发展起来,这其中主要包括:单矩法、矩量法和有限元法等属于频域技术的算法; 传输线矩阵法、时域积分方程法以及时域有限差分法等属于时域技术的算法。除了这些以外, 还有属于高频技术的集合衍射理论等。本文根据国内外计算电磁学的发展状况,对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电磁计算方法做了介绍,并对有限元法做了重点说明。 ⑴矩量法 矩量法属于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中频域技术的一种,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把待解的微积分方程转化成的算子方程, 然后将由一组线性组合表示的待求函数代入第一步中的算子方程, 然后将算子方程转化成矩阵方程, 最后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从而得到数值结果。该方法在求解非均勻和不规则形状对象时,面很广,但会生成病态矩阵,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矩量法的特点就是适用于求解微积分方程, 并且求解方法统一简单。但缺点就是会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影响计算速度。 (2)单矩法 单矩法是一种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数值算法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的选择一个球面最小的半径,使得能够将分析对象的结构全部包含在内,以便将内外场进行隔离。外边的散射场单独使用其他函数表示,而包围的内部区域使用有限元法亥姆赫兹(Helmholtz)方程。此方法对于计算复杂形体乃至复杂埋入体内的电磁散射是种极为有效的手段。 (3)时域有限差分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 因为一方面它处理庞大的电磁福射系统方面和复杂结构的散射体时很突出,另外一方面则在于它不是传统的频域算法, 它是种时域算法, 直接依靠时间变量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体积内对场进行数据抽样, 这样同时也能够保证介质边界

经典电磁场理论发展简史..

电磁场理论发展史 ——著名实验和相关科学家 纲要: 一、定性研究 1、吉尔伯特的研究 2、富兰克林 二、定量研究 1、反平方定律的提出 2、电流磁效应的发现 3、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 4、麦克斯韦方程 5、电磁波的发现 三、小结 一、定性研究 1、吉尔伯特的研究 他发现不仅摩擦过的琥珀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且一系列其他物体如金刚石、水晶、硫磺、明矾等也有这种性质,他把这种性质称为电性,他是第一个用“电力”、“电吸引”、“磁极”等术语的人。吉尔伯特把电现象和磁现象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具有以下几个截然不同的性质: 1.磁性是磁体本身具有的,而电性是需要用摩擦的方法产生; 2.磁性有两种——吸引和排斥,而电性仅仅有吸引(吉尔伯特不知道有排斥); 3.磁石只对可以磁化的物质才有力的作用,而带电体可以吸引任何轻小物体; 4.磁体之间的作用不受中间的纸片、亚麻布等物体的影响,而带电体之间的作用要受到中间这些物质的影响。当带电体浸在水中,电力的作用可以消失,而磁体的磁力在水中不会消失; 5.磁力是一种定向力,而电力是一种移动力。

2、富兰克林的研究 富兰克林(公元1706一1790)原来是费城的印刷商,他通过书本和科学上的来往获得了丰富知识,他利用莱顿瓶做出的第一项重要工作,是根据莱顿瓶内外两种电荷的相消性,在杜菲的“玻璃电”和“树脂电”的基础上提出正电和负电的概念。 富兰克林所做的第二项重要工作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二、定量研究 1、反平方定律的提出 1750年前后,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埃皮努斯在实验中发现;当发生相互作用的电荷之间的距离缩短时,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便增加。1766年富兰克林写信给他在德国的一位朋友普利斯特利(公元1733一1804),介绍了他在实验中发现在金属杯中的软木球完全不受金属杯电性的影响的现象。他请普利斯特利给予验证。 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在1772年做了一个电学实验,他用一个金属球壳使之带电,发现电荷全部分布在球壳的外表面,球腔中任何一点都没有电的作用。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公元1736—1806),起先致力于扭转和摩擦方面的研究。由于发表了有关扭力的论文,于178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从事研究毛发和金属丝的扭转弹性。1784年法国科学院发出船用罗盘最优结构的悬奖征文,库仑转而研究电力和磁力问题。 1785年库仑自制了一台精巧的扭秤,作了电的斥力实验,建立了著名的库仑定律: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者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公式:F=k*(q1*q2)/r^2 2、电流磁效应的发现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公元1777—1851)首次发现电流磁效应,揭开了电和磁两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从此开始了电磁学的真正研究。 1820年4月在一次关于电和磁的讲课快结束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做了实验,在一根根细的铂丝导线的下面放一个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用伽伐尼电池将铂丝通电,他发现磁针偏转,这现象虽然未引起听讲人的注意,却使他非常激

自学成才的电学大师法拉第-名人故事

自学成才的电学大师法拉第-名人故事科学能使人高尚而亲切(1791-1867) 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是近代科学的开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了天文学和力学之外,许多学科都开始有糸统的开展。电磁学理论更是异军突起。在电学研究队伍中,有一位屡建奇功的天才,这就是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 报童--学徒--仆人 法拉第于1791年出生在英国伦敦附近的一个小村里。他的父亲是个铁匠,体弱多病,收入微薄,仅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温饱。但是父亲非常注意对孩子们的教育,要他们勤劳朴实,不要贪图金钱地位,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对法拉第的思想和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贫困,法拉第家里无法供他上学,因而法拉第幼年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只读了两年中小学。12岁那年,为生计所迫,他上街头当了报童。第二年又到一个书商兼订书匠的家里当学徒。订书店里书籍堆积如山,法拉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汲取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电学的文章,强烈地吸引着他。他努力地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静电起电机,进行简单的化学和物理实验。他还与青年朋友们建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常常在一起讨论问习题,交换思想。重视实践尤其是科学实验的特点,在法拉第一生的科学活动中贯彻始终。

法拉第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时机,在哥哥的赞助下,他有幸参加了学者塔特姆领导的青年科学组织--伦敦城哲学会。通过一些活动,他初步掌握了物理、化学、天文、地质、气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法拉第的好学精神感动了一位书店的老主顾,在他的帮助下,法拉第有幸聆听了著名化学家戴维的演讲。他把演讲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并整理清楚,回去和朋友们认真讨论研究。他还把整理好的演讲记录送给戴维,并且附信,表明自己愿意献身科学事业。结果他如愿以偿。22岁上做了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法拉第开始了他的科学生涯。戴维虽然在科学上有许多了不起的奉献,但他说,我对科学最大的奉献是发现了法拉第。 法拉第勤奋好学,工作努力,很受戴维重视。1813年10月,他随戴维到欧洲大陆国家考察,他的公开身份是仆人,但他不计较地位,也毫不自卑,而把这次考察当做学习的好时机。他见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参加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还学会了法语和意大利语。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因此有人说欧洲是法拉第的大学。 在科学的殿堂里 法拉第从欧洲回来后,立即全力以赴地投入科学研究。他搜集了能得到的一切资料,作了详尽的目录索引和笔记,大胆地进行各种化学试验。10年间,他获得了许多成果,也成为一位知名的化学家。法拉第受谢林哲学的影响,相信电、磁、光、热是互相联络的。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法拉第敏锐地感到了它的重要性,他决心进一步探索其内在原理。1821年,

有限元法在计算电磁学中的应用毕设论文完整版

目录 1.绪论 (3) 1.1 电磁场理论概述 (3) 1.2 有限元法概述 (3) 1.2.1有限元的发展历史 (4) 1.2.2有限元方法分析过程及其应用 (6) 1.2.3 有限元方法的分析过程 (6) 1.2.4 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7) 2 电磁场及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基础 (9) 2.1矢量及其代数运算 (9) 2.1.1 矢量的基本概念 (9) 2.1.2 矢量函数的代数运算规则 (11) 2.2矢量函数和微分 (12) 2.2.1矢量函数的偏导数 (13) 2.2.2 梯度,散度和旋度的定义 (14) 2.3 矢量微分算子 (15) 2.3.1 微分算子?的定义 (15) 2.3.2 含有?算子算式的定义和性质 (16) 2.3.3 二重?算子 (18) 2.3.4 包含?算子的恒等式 (19) 2.4 矢量积分定理 (19) 2.4.1高斯散度定理 (19) 2.4.2 斯托克斯定理 (20) 2.4.3 其他积分定理 (20) 2.5 静电场中的基本定律 (20) 2.5.1 库仑定律 (20) 2.5.2电场强度E (22) 2.5.3 高斯定律的积分和微分形式 (23) 2.6 静电场的边界条件 (26)

2.6.1电位移矢量的法向分量 (26) 2.6.2电场强度的切向分量 (27) 2.6.3 标量电位的边界条件 (29) 2.7 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30) 2.8 静电场的边值问题 (31) 2.8.1边值问题的分类 (31) 2.8.2 静电场中解的唯一性定理 (32) 3.有限单元法 (34) 3.1 泛函及泛函的变分 (34) 3.2 与边值问题等价的变分问题 (35) 3.2.1与二维边值问题等价的变分问题 (35) 3.2.2平衡问题的变法表示法 (37) 3.3 区域剖分和插值函数 (41) 3.3.1定义域的剖分 (41) 3.3.2 单元内局部坐标系中φ的近似表达式—插值函数 (45) 3.4 单元分析 (48) 3.5总体合成 (50) 3.6 引入强加边界条件 (53) 4.有限单元法的具体应用 (53) 5.结束语 (64) 参考文献 (65) 致谢 (65)

电磁学试题大集合(含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 (C)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有电荷。 (D)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E )高斯定理仅适用于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电场。 [ ] 2. 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1P 和2P 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于: (A)1P 和2P 两点的位置。 (B)1P 和2P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C)试验电荷所带电荷的正负。 (D)试验电荷的电荷量。 [ ] 3. 图中实线为某电场中的电力线,虚线表示等势面,由图可看出: (A)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B)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C)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D)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 ] 4.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左、右分别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1与ε2的介质, 则两种介质内: (A)场强不等,电位移相等。 (B)场强相等,电位移相等。 (C)场强相等,电位移不等。 (D)场强、电位移均不等。 [ ] 5. 图中,Ua-Ub 为: (A)IR -ε (B)ε+IR (C)IR +-ε (D)ε--IR [ ] 6. 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线圈通电流为I ,放在均匀磁场B 中,其平面与磁场平行,它所受磁力矩L 等于: (A) BI a 221 (B)BI a 234 1 (C)BI a 2 (D)0 [ ]

电磁学经典练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电磁学练习题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如图3-1所示,有一金属箔验电器,起初金属箔闭合,当带正电的棒靠近验电器上部的金属板时,金属箔开.在这个状态下,用手指接触验电器的金属板,金属箔闭合,问当手指从金属板上离开,然后使棒也远离验电器,金属箔的状态如何变化?从图3-1的①~④四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 图3-1 A.图①B.图②C.图③D.图④ 2.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等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两点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 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 D.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3.在静电场中,带电量大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先后飞过相距为d的a、b两点,动能增加了ΔE,则[]A.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B.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C.电场强度一定等于ΔE/dq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一定等于ΔE/q 4.将原来相距较近的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同时由静止释放(小球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它们仅在相互间库仑力作用下运动的过程中[]A.它们的相互作用力不断减少 B.它们的加速度之比不断减小 C.它们的动量之和不断增加 D.它们的动能之和不断增加 5.如图3-2所示,两个正、负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确的是[] 图3-2 A.它们所需要的向心力不相等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 C.它们的线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D.它们的运动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 6.如图3-3所示,水平固定的小圆盘A,带电量为Q,电势为零,从盘心处O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于电场的作用,小球竖直

高中物理概念电磁学

一、库伦定律 ①电荷: ①电荷量(简称电量):用来度量带电体(静电)所含电量的多少。其符号是Q,单位是库伦(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通常正电荷量用正数表示,负电荷量用负数表示。 ②元电荷:也可叫做基本电荷。任意电荷量都等于该元电荷的整数倍,用e 表示。e= 1.6021892×10-19C,可取e=1.6×10-19C。它是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 ③点电荷:忽略其体积的带电质点,其所带电荷可以用Q或q来表示。 ④净电荷:在导体中,未被电性抵消的电荷量叫做净电荷量,简称净电荷。 ⑤电荷平分原理:两个点电荷或体积相等的两个电荷相遇后,各自所带的电荷量为两个点电荷电量之和的一半。(正电荷用正值代入,负电荷用负值代入。) ②库伦定律: ①概念:在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存在于它们的连线上。其中的这种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伦力。其方向遵循: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②公式其中k就是静电力恒量,在真空条件下其值为 k=9.0×109 二、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①电场: ①电场:电荷间的互相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只要有电荷,其周围就有电场。静电力就是电场对其他电荷的作用力。 ②对电场的认识:电场对处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可对电荷做功,从而具有能量和动量,而没有静止质量,具体形状等。 ②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①电场强度:①概念:我们定义:电场力与检验电荷量的比值叫做其电场的电场强度。它是用来描述场源电荷发出电场的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电荷无关。其符号是E,单位是N/C。电场强度是个矢量,其方向就是场源电荷的电场对 电场内正电荷的静电力方向。②k就是静电力恒量,Q是源电荷的电量。 ②电场线:①概念:电场线是这样一种曲线,它能表示电场强度,它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电场强度方向就是电场线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性质:电场线的疏密可以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场源电荷为正电荷的电场线箭头指向背离源电荷方向,场源电荷为负电荷的电场线箭头指向靠近源电荷方向。

(完整版)电磁学题库(附答案)

《电磁学》练习题(附答案) 1. 如图所示,两个点电荷+q 和-3q ,相距为d . 试求: (1) 在它们的连线上电场强度0=E ? 的点与电荷为+q 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2) 若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两点电荷之间电势U =0的点与电荷为+q 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2. 一带有电荷q =3×10- 9 C 的粒子,位于均匀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所示.当该粒子沿水平方向向右方运动5 cm 时,外力作功6×10- 5 J ,粒子动能的增量为4.5×10- 5 J .求:(1) 粒子运动过程中电场力作功多少?(2) 该电场的场强多大? 3. 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细直杆,总电荷为q ,试求在直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为d 的P 点的电场强度. 4. 一半径为 R 的带电球体,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 ρ =Ar (r ≤R ) , ρ =0 (r >R ) A 为一常量.试求球体内外的场强分布. 5. 若电荷以相同的面密度σ均匀分布在半径分别为r 1=10 cm 和r 2=20 cm 的两个同心球面上,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已知球心电势为300 V ,试求两球面的电荷面密度σ的值. (ε0=8.85×10- 12C 2 / N ·m 2 ) 6. 真空中一立方体形的高斯面,边长a =0.1 m ,位于图中所示位 置.已知空间的场强分布为: E x =bx , E y =0 , E z =0. 常量b =1000 N/(C ·m).试求通过该高斯面的电通量. 7. 一电偶极子由电荷q =1.0×10-6 C 的两个异号点电荷组成,两电荷相距l =2.0 cm .把这电偶极子放在场强大小为E =1.0×105 N/C 的均匀电场中.试求: (1) 电场作用于电偶极子的最大力矩. (2) 电偶极子从受最大力矩的位置转到平衡位置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8. 电荷为q 1=8.0×10-6 C 和q 2=-16.0×10- 6 C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20 cm ,求离它们都是20 cm 处的电场强度. (真空介电常量ε0=8.85×10-12 C 2N -1m -2 ) 9. 边长为b 的立方盒子的六个面,分别平行于xOy 、yOz 和xOz 平面.盒子的一角在坐标原点处.在 此区域有一静电场,场强为j i E ? ??300200+= .试求穿过各面的电通量. E ? q L q P

光子与经典电磁理论

光子与经典电磁理论 何谓光子 光子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一种规范玻色子。 光子是电磁辐射的载体,而在量子场论中光子被认为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与大多数基本粒子(如电子和夸克)相比,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这意味着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与其他量子一样,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能够表现出经典波的折射、干涉、衍射等性质(关于光子的波动性是经典电磁理论描述的电磁波的波动还是量子力学描述的几率波的波动这一问题请参考下文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而光子的粒子性则表现为和物质相互作用时不像经典的波那样可以传递任意值的能量,光子只能传递量子化的能量,即:这里是普朗克常数,是光波的频率。对可见光而言,单个光子携带的能量约为4×10-19焦耳,这样大小的能量足以激发起眼睛上感光细胞的一个分子,从而引起视觉。除能量以外,光子还具有动量和偏振态,不过由于有量子力学定律的制约,单个光子没有确定的动量或偏振态,而只存在测量其位置、动量或偏振时得到对应本征值的几率。 光子的概念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至1917年间提出的[,当时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光是电磁波的经典电磁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等实验现象。相对于当时的其他半经典理论在麦克斯韦方程的框架下将物质吸收和发射光的能量量子化,爱因斯坦首先提出光本身就是量子化的,这种光量子(英文light quantum,德文das Lichtquant)被称作光子。这一概念的形成带动了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在多个领域的巨大进展,例如激光、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量子场论、量子力学的统计诠释、量子光学和量子计算等。根据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光子是所有电场和磁场的产生原因,而它们本身的存在,则是满足物理定律在时空内每一点具有特定对称性要求的结果。光子的内秉属性,例如质量、电荷、自旋等,则是由规范对称性所决定的。 光子的概念也应用到物理学外的其他领域当中,如光化学、双光子激发显微技术,以及分子间距的测量等。在当代相关研究中,光子是研究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元素,也在复杂的光通信技术,例如量子密码学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水轮发电机单通风沟三维简化模型温升计算 一、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水轮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在发电机进行能量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不断增大,使其运行的温升问题日趋严峻。根据上述情况,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发电机单通风沟三维简化模型进行发电机温升计算。 二、电机单通风沟有限元分析 1.1 水轮发电机单通风沟三维简化模型建立 根据实际水轮发电机结构和通风沟特点,并考虑可接受误差,进行适当简化,以便于简化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以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发电机单通风沟简化物理模型 由图1所示:水轮发电机单风沟简化物理模型三维求解域在轴向上包含发电机一个通风沟以及通风沟两侧各半个轴向铁心段;幅向上包含发电机定子三个槽、转子两个槽。 根据有限元分析特点,对发电机单通风沟简化物理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得到发电机单通风沟简化物理模型剖分图如图2所示。

图2 电机单通风沟简化物理模型网格剖分 由于物理模型较小,可以适当加密剖分进而提高计算精度,故采用楔形和六面体的混合网格进行剖分,总网格数共48万,节点数为30万。利用有限体积法,将流体场和温度场进行强耦合求解,从而 得到发电机的详细温升分布情况。 1.2 边界条件 在图1中,求解域内的面 S为径向通风沟的进风口,沿径向与面 1 S对应的面2S为径向通风沟的出风口。由此,根据所研究发电机的实1 际运行工况,可以给定如下发电机单风沟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1)冷却空气的初始基值绝对温度为0K; 2)径向通风沟入口 S风速为5.1m/s的速度入口边界,通风沟出 1 口 S为自由流动边界; 2 3)求解域其它外边界均为绝热面,发电机内部流体与固体的接 触面均为无滑移边界面。

电磁学第一章汇总

四川师范大学教案电磁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注:教案按授课章数填写,每一章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教学内容须另加附页。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手段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 电磁现象(电磁场) 目的: 通过对现象的研究,揭示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及本质。 手段: 以实验定律为基础,导出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在电磁学中,有三大基本实验定律: 库仑定律: 电荷激发电场的规律,是电磁学历史上第一个定量的规律,是整个电磁学的基础 (电荷→电场) 毕奥-萨伐尔定律: 电流元产生磁场的规律(电→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规律(磁→电) 二、本书结构 ??????? ? ? ??? ?? ?? ??????????????????)介质中()真空中(磁场电流在其周围激发磁场 交流电路,电路又分直流电路和电流流过的路径是电路动就要形成电流,):电荷产生定向的流、电流及电路()电磁感应(、导体和介质中观察者是静止的产生电场的电荷相对于与电荷有关真空中静电场)电磁场(75846)32(, (1)9 第一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一、静电场 相对于观察者(惯性系)为静止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二、描述电场的(两个重要)物理量 ???)(位电势电场强度都是空间位置的函数? ? ? ?????代数量算术量标量点函数矢量点函数

三、描述静电场基本性质的规律 场强迭加原理:说明场具有迭加性,几个电磁场可以同时占据同一个几何空间; 高斯定理:说明静电场是有源场,激发电场的电荷就是“源”; 环路定理:说明静电场是有势场,静电场力作功与路径无关。 §1.1 电荷 一、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 用丝绸或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硬橡胶棒、石英等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表明它们在摩擦后进入一种特别的状态。我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做带电体,并说它们带有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 在这里要注意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带电体:处于带电状态的物体; 电荷:是指带电体的一种属性(和质量是一个相当的物理量) 电量:是电荷的定量测度,正电荷的电量以正值表示,负电荷的电量以负值表示。 二、电荷的基本性质 1、对偶性: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它是物质对称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量子性:一切物体所带的电荷都是分立的,是以一个一个不连续的量值出现的,这种现象叫做电荷的量子化。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基元电荷的整数倍。基元电荷也叫电荷量子,它就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用e表示,且e=1.602*10-19库仑。 应注意(指出):基元电荷太小,宏观带电物体所带基元电荷的数目非常巨大,因此,电荷的量子化表现不出来。所以,在经典电磁学范围内,不考虑电荷的量子化,而把宏观带电物体所带电荷视为连续分布。 3、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当异种电荷在一起时,它们的效应有互相抵消的作用。正负电荷完全抵消的状态叫中和。 4、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是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这一部分转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B基本概念

电磁场与传输理论B基本概念 1.1什么是右手法则或右手螺旋法则? 1.2标量函数的梯度的定义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1.3什么是通量?什么是环量? 1.4矢量函数的散度的定义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1.5矢量函数的旋度的定义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 1.6什么是拉普拉斯算子? 1.7直角坐标系中梯度、散度、旋度和拉普拉斯算子在的表示式是怎样的? 1.8三个重要的矢量恒等式是怎样的? 1.9什么是无源场?什么是无旋场? 1.10在无限大空间中是否存在既无源又无旋的场?为什么? 2.1什么是自由空间?什么是线性各向同性的电介质?什么是线性各向同性的磁介质?什 么是微分形式欧姆定律? 2.2电磁学的三大基本实验定律是哪三个? 2.3穿过任一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哪些电荷有关?穿过任一高斯 面的电位移通量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哪些电荷有关?高斯面上的场矢量与高斯面外的电荷是否有关?为什么? 2.4磁场强度沿任一闭合回路的环量与哪些电流有关?磁感应强度沿任一闭合回路的环量 与哪些电流有关?闭合回路上的磁场强度与闭合回路以外的电流是否有关?为什么? 2.5什么是位移电流?什么是位移电流密度? 2.6什么是电磁场的边界条件?他们是如何得到的?在不同媒质分界面上,永远是连续的 是电磁场的哪些分量?电磁场的哪些分量当不存在传导面电流和自由面电荷时是连续的? 2.7边界条件有哪三种常用形式?他们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理想介质?什么是理想导体? 3.1静电场是无源场还是无旋场? 3.2静电场边界条件有哪两种常用形式?他们有什么特点? 3.3什么是静电场折射定律? 3.4静电场中任一点的电位是否是唯一的?电场强度是否是唯一的? 3.5什么是等位面?电场强度矢量与等位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6什么是电位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什么是电场强度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 程? 3.7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是如何计算的? 3.8导体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导体的电位和所带的电量是否有关? 3.9什么是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是如何定义的?电容器的电容与其电场储能有什么关 系? 3.10静电场的边值问题可以分为哪三类? 3.11什么是直接积分法?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积分法?直接积分法的基本步骤是什 么? 3.12直角坐标系中一维电位分布的拉普拉斯方程的通解是怎样的?电荷均匀分布和线性分 布区域电位的通解各是怎样的? 3.13什么是分离变量法?什么是分离常数?什么是分离方程? 3.14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常数有哪几个?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方程是怎样的? 3.15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方程的通解与分离常数有什么关系? 3.16直角坐标系中分离变量法的的两种常见的二维问题是指什么情况? 3.17什么是直角坐标系中分离变量法的基本问题? 3.18如何根据基本问题的边界条件选取通解的具体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