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低下属阴等等。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并非绝对不变,而是相对的、变化的,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决定。例如胸与腹相对而言,胸在上属阳,但与背相对而言,胸又属阴。

阴阳变化的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阴阳的互根:阴阳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没有阴,就不可能有阳,没有阳,也不可能有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例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阳),都必须有营养物质(阴)作为基础,没有营养物质就无从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活动又是化生营养物质之动力,没有脏腑的活动,饮食就不可能变成体内的营养物质。这种阴阳的对立和统一始终贯彻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一旦〞阴阳难绝〞生命也就终止。

(二)阴阳的消长: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竞争。例如,人体在进行机能活动时(阳长),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化生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

阴阳既是处于不断消长的过程,因此阴阳只有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人体中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的有消有长,有盛有衰,这是生理活动的过程,这个活动过程出现异常,就会发生病理变化。如果机体的物质基础(阴)消耗过多,则机能活动(阳)就会相对地亢盛,阴阳的平衡不能维持而产生形体虚弱、头晕耳鸣、燥热盗汗、虚烦不眠等〞阴虚阳亢〞的证候。治疗这种病理要用〞滋阴潜阳〞法来调整体内阴阳的消长,使之恢复正常,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

(三)阴阳的转化:中医认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可以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变化。例如,机能亢盛的阳证可以变化为机能衰竭的阴证。肺炎病人,症见高热、面红、烦燥、脉数而有力,这些都是机体反应机能旺盛的表现,中医叫做实热证,应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但是当发展到严重阶段而出现中毒性休克时,病人反而手足发凉、面色苍白、脾搏细弱、血压下降,也就是机体反应机能衰竭,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应急用温热的药物〞回阳救逆〞。

二、临床应用:

(一)在发病方面:中医认为阴阳相对平衡方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的破坏,体内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既是〞阴阳失调〞。所以我国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基本环节就是〞阴阳失调〞。例如,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阴盛之病症(如寒痰阻肺)常常引起阳衰,而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弱等阳气不足之症状:阴虚的病症(如心阴不足)往往引起阳亢,

而可出现烦躁、失眠、口干、舌红、脉细数等阳亢的病状。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有明显虚损时,常能导致另一方的虚衰即所谓〞阳损及阴〞。临床上,常见某些慢性病的晚期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

(二)在辨证方面:中医临床辨证首先要辨别〞阴阳〞,这是辨证的根本。(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发热口渴、喜饮冷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属于阳证;怕冷、口淡、喜热饮、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等属于阴证。外科疮疡局部发红、灼热、肿胀、发展迅速、易溃易愈、溃后脓稠者为阳证;反之,不红不热、平塌陷下,发展缓慢,脓液清稀者为阴证。

(三)在治疗和用药方面:根据阴阳偏盛或偏衰的情况确立治疗原则。如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又如中医认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阳偏盛畏清热,阴偏盛要祛寒,以此来调整阴阳的相互关系,恢复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用药方面,我国医学将药物的气味、性能也分别归纳为阴阳两种属性,以此作为处方选药的依据之一。如以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来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来分,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以药物的升、降、浮、沈(一般性能)来分,升、浮为阳,沈、降为阴等等。临床上就是利用药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机体阴阳的偏胜或偏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这种阴阳属性的归类方法,还被广泛的应用到其它方面,如经络方面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奇经八脉中任脉属阴,督脉属阳等。在病因方面,六淫中的风、火、暑、燥为阳邪,寒、湿为阴邪等等。

五行学说

在数千年前科学未见发达之时,中国的老祖先就已创立一套五行学说,而经由西方科学之验证及数千年来中医之临床实验获得了实证,在古代并无现今的解剖学之时,这项学说集合了多少老祖先之智慧心血结晶,在西方医学赞叹并用于临床之余,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有鉴于今日科技进步,但文明病却有增无减。

何谓五行?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也就是我们习惯上说的金、木、水、火、土)

五行对于人体作用为何?

五行学说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国医学便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中医师之诊病即是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如果您对它了解之后您也可以为自己做一个概略诊断,到底您毛病出在那里?应从何着手才是治本之道?为何要从这些看似无关联的器官着手?及如何做好个人保健工作?

五行之于人体作用为何?

中国医学的五行说,是将人体各部份归属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归纳的同类事物之间发生纵的联系(如肝脏与筋路有关联、心脏与血路有关联、脾胃与肌肉有关联、肺赃与皮肤有关联、肾脏与水路有关联等) ,各类事物之间发生横的联系(如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之关联性)。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五行属性归类表

自然界人体

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行│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

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

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

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哕

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咳

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

1.五行的相生相克:

何谓相生、相克?(宇宙万物有相生必有相克、能相生必能相克)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生火:木(材)燃烧产生火所以木生火。(木不足火即熄)

火生土:火燃烧之后产生灰烬即为土所以火生土。(燃烧物质多产生土也多)

土生金:土石中可以提炼金属所以土生金。(多土并不足以多金,好土才会有好金)

金生水:金属燃烧熔化后会变成液体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水可以灌溉、滋养树木所以水生木。(水不足木即枯萎)

木克土:树木由土中长出(破土而出)所以木克土。

土克水:土可以吸收水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以土克水。(水泛滥反制土成水患)

水克火:水可以灭火所以水克火。(火过大而水不足则水不足以克火)

火克金:火可以炼金(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

金克木:金属可以砍材(如斧头、柴刀等)所以金克木。

◎五行中之相生、相克只有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是相互滋养助长、相互牵制约束,过与不及都将会造成危害。

2.五行对映人体五行相对人体的脏器: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属阴)

六腑:胆、小、胃、大肠、膀胱、三焦。(属阳)

如何区分脏腑:脏为实心之器官、腑为空心之器官。(脏腑:泛指人体内脏器官)

◎三焦:中医之特有名称,为六腑之一,是水液运行的道路,总司全身体液气化功能。目前中医临床以三焦来区隔人体器官部位。

一、上焦: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脏、肺脏),和头、面部及上肢等。

二、中焦:横膈以下、肚脐以上的腹部,即从胃的上口(贲门)至胃的下口(幽门),包括脾、胃、肝、胆等。

三、下焦:肚脐以下的小腹部,包括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等。

3.五行相互关系:

(1)肝:

属木,为将军之官,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魂,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与胆相表里,青色入肝,酸入肝,怒伤肝

肝为阳主升发,肺为阴主肃降。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疏泄,升发发泄,疏通。

调畅气机: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关系到人体全身的气机调畅。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是气化作用的基本形式。人体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气化作用的升降出人过程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实现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无不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

调节精神情志: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中医学的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亦称之为七情。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作用,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由心神所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

功能密切相关,故向有“肝主谋虑”之说。谋虑就是谋思虑,深谋熟虑。肝主谋虑就是肝辅佐心神参与调

节思维、情绪等神经精神活动的作用。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舒畅条达,则人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清朗,思维灵敏,气和志达,血气和平。若肝失疏泄,则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疏

泄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等。故曰:“七情之病,必由肝起”

肝主疏泄失常与情志失常,往往互为因果。肝失疏泄而情志异常,称之为因郁致病。因情志异常而致肝失疏泄,称之为因病致郁。

脾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条件。肝对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

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胃气主降,受纳腐熟水谷以输送于脾;脾气主升,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脾升胃降构成了脾胃的消化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保持脾胃升降枢纽能够协调不紊的重要条件。

维持气血运行:肝的疏泄能直接影响气机调畅。只有气机调畅,才能充分发挥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脾统摄血液的作用,从而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所以肝气舒畅条达,血液才得以随之运行,藏泄适度。血之源头在于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如气机阻滞,则气滞而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瘕积、肿块、痛经、闭经等。若气机逆乱,又可致血液不循常道而出血。

肝体阴而用阳:肝脏“体阴”的意义:一、肝属阴脏的范畴,位居膈下,故属阴;二、肝藏阴血:血

属阴。肝脏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肝脏“用阳”的意义:一、从肝的生理机能来看,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动主升,按阴

阳属性言之,则属于阳;二、从肝的病理变化来看,易于阳亢,易于动风。肝病常表现为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引起眩晕、肢麻、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因而称

肝脏“体阴而用阳”。

由于肝脏具有体阴而用阳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对于肝病的治疗,“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往往用滋养阴血以益肝或采用凉肝、泻肝等法以抑制肝气肝阳之升动过度。

肝脏功能异常可以由日常生活中查知(因其主筋路)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痉挛、拘急等症状。爪(指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容易疲劳、口干、口臭、便秘、下痢、精神松懈、注意力不能集中、肩胛酸痛、容易落枕、晚上睡觉时易抽筋、头痛、头晕、急躁易怒、耳鸣、耳聋、目赤、胸

部胀痛、急躁易怒,或情绪抑郁、胸闷痛等症。因木克土,故肝气郁结可进而影响脾胃,出现纳呆、嗳气、呕吐、腹胀、泄泻等症状。若湿热蕴结,疏泄失调,胆液外溢,则可能出现黄疸。

眼与肝有密切关系: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养份),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某些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常从肝治疗。

又因肝脏藏魂,颜色为青色,一般常听到的三魂七魄是指当受到惊吓过度时(失魂)脸色会发青即是这个道理(肝脏为三魂中之一)。

因水生木,如肾水不足或肝火旺盛(木之吸水性过强)都将肝脏运转不良,又木克土将造成脾、胃功能之障碍。

(2)脾:

属土,为仓廪之官,主运化,脾藏意,脾主生血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与胃相表里,黄色入脾,甘入脾,思伤脾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脾胃主

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

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

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脾主运化还包括运化水湿(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

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问·至真要大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

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脾主统血: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

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但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关系。“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所以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金匮翼·卷二》)。

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充盛,人体的生机盎然。同时,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脾喜燥恶湿: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化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脾主湿而恶湿,

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等甘味之晶,这体现了睥与甘的关系。

(3)肾:

属水,主水,为作强之官,肾藏志,藏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与膀胱相表里,黑色入肾,咸入肾,恐伤肾

肾为先天之本 (肾是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肾脏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秉赋的强弱,与先天肾精是否充盛有密切关系,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脏为排毒器官,主水主骨髓(主骨、生髓、通脑:肾主骨、即肾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坚软有关)

其华在发:毛发生长脱落的过程反映了肾气的盛衰。肾气盛的人毛发茂密光泽;肾气衰的人毛发易于脱落,枯槁发白。又〞发为血之余〞,故发也与血有关。

齿为骨之余:故某些牙齿疾患也与肾有关,如小儿生牙过晚,成人牙齿松动、容易脱落等均为肾气不足或衰弱的反映。

肾的生理功能包括现代医学的生殖、泌尿系统及部分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些系统的疾患都可能与肾有关。

膀胱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相似,主要是储尿和排尿的作用,其病变也主要表现在泌尿功能方面。

肾脏功能退化最常见的现象为全身水肿,因其排泄(水)不良所造成.又因与耳朵有关(老人家有重听即因肾脏功能退化有关).日常生活中自我检测,如:耳鸣、腰酸背痛等均要注意(肾在上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听力正常;肾虚时则出现耳鸣、耳聋等症。肾在下开窍于二阴,与大小便的排泄、性机能活动有关。故大便溏泄,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阳痿、早泄等均可从肾治)。

因水生木,故肾脏功能不健全或退化时将连带影响肝脏之正常运作,又土克水将会影响脾、胃功能之障碍。

(4)心:

属火,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心藏神),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红色入心,苦入心,喜伤心(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统管机体各部,使之协调活动,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所以〞五脏六腑,心为之主〞。

主神志:神志的含义包括神精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等。这些机能活动都由心来主管,所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人舍也〞。如心的这方面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甚至精神异常、胡言乱语、思维混乱、意识朦胧或神志昏迷等症。

主血脉,其华在面(表现在脸部,因为面部血管丰富,故从面部的色泽上能反映出心气、心血的盛衰。正常时,面色红润光泽;心血虚,脉失充盈,则面色苍白,所以说〞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主血脉即主管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血液之所以在脉管内循环不息,营养全身,主要是靠心气的推动作用。因此有〞气行血亦行,气滞血则凝〞之说法。脉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直接影响血液的运行,都可从脉搏上反映出来。

开窍于舌:舌质红赤一般是心热,火气太盛;舌质淡一般是血虚;舌头运动不灵活一般认为是新兵极其严重的象征。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胃中的水谷(饮食),主化物(消化)和分别清浊(〞清〞指饮食消化后的精华部份;〞浊〞指消化后的糟粕)。胃中水谷进入小肠后,由小肠进一步消化,使清者吸收,再通过脾的转输而注入身体各部,成为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浊者或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形成大小便而排出体外。所以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外,还会出现大小便的异常,但小肠的这些功能,又往往概括在脾脏功能之内。

根据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的心包括了循环、血液、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等。临床上某些心血管疾患、血液疾患、神经精神疾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舌体疾患等,往往与心有关。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有病时主要表现消化吸收不良和大小便异常。

因水克火(肾脏与心脏),两者间若无法达到平衡对身体将会造成危害,如水过于旺盛则气血将无法正常运行,如火过于旺盛则将反制水,我们常说的火气过大即是一例。

(5)肺:

属金,肺为相傅之官,主治节;肺藏魄,主气,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白色入肺,辛入肺,忧伤肺

肺位于胸腔,上达气道,喉为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之所,司呼吸,主气的生化和分布,助血液循

环而贯通百脉。

主气:即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吸进自然界的清气(氧气)和呼出体外的浊气(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如因病邪所伤肺使气机不畅,肺气壅塞引起呼吸功能不调时,则有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症状。

主真气:饮食经过脾胃消化后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气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它的生化、分布与调节均有赖于肺,即肺主一身之气,故肺气虚时可见体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等气虚的症状。

肺主宣发和肃降:正常肺气应宣发通畅,以使肺发挥正常生理作用。如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可引起气滞胸闷、咳喘等症状。肃降即清肃下降的意思。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如病邪犯肺,则可使其肃降功能失常,引起咳喘或水湿停留、尿少、水肿等症。宣发与肃降这两种功能互相协调,一方面使气和津液输布于全身,另一方面又能使机体不致于发生气滞、气逆和水湿停留等病变。

肺通调水道:人体内水液的运行依靠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气的开阖及膀胱的气化,因而小便通利。肺所以能通调水道,主要是靠肺气的肃降,使水液归肾而下注于膀胱,排出体外。如外邪袭肺,

肺气不宣,肃降无能,水液不得通调,则可出现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故有〞肺为水上之源〞的说法。(金生水)

主声:声音的产生与肺的功能有关。肺气充足人的声音宏亮,肺气虚弱的人声音低微。风寒袭肺时,肺气闭塞,可出现声音嘶哑或失声。

开窍于鼻:鼻是气体出入之通道,与肺直接相连。肺气正常,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有病则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甚则出现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等症。

肺合皮毛:皮毛指人体的肌表与毛孔,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肺能将卫气和津液输布到肌表,温养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肺气充足则皮毛润泽,汗孔开合正常,机体不易受外邪的侵袭。若肺气虚弱,则卫外之气不足,肌表不固,容易自汗,并易受外邪侵袭而经常感冒,而外邪侵袭肌表,又多引起肺

的病症。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废物)。饮食经脾胃小肠消化吸收后,糟粕进入大肠然后排出体外。大肠有病,如排泄功能减弱则便秘;排泄功能亢进则泄泻。

总之,根据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的肺主要是指呼吸系统,但对体液和血液循环也有调节作用。肺与鼻、皮毛、声音均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凡属呼吸系统、体液和血液循环、咽喉等方面的疾患,

多可从肺论治。大肠有病则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和症状之异常。

因土生金,故脾、胃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时肺脏也相对受到影响,而肺脏与皮肤、鼻子有关联,故皮肤健康与否,与肺脏有直接关联性,而现今空气之严重污染造成大多数人有的鼻病(如气喘、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皮肤过敏等)其治本之道仍必须从肺部调理。

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对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一定的用处。阴阳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有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祖国医学中,运用五行生克的道理来说明人体内脏腑组织之间生理病理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木生火,肝(木)藏血以济心;火生土,心(火)之热以温脾;土生金,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生水,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水生木,肾(水)之精养肝。

五行之间又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制的关系,简称为“五行相克”,木克土,肝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

的塞郁;土克水,脾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水克火,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盛;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在五行相

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两方面的关系。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

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至于所谓相乘和相侮则属于事物变化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的意思,侮就是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得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去了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肝气上亢,而肺气(金)又不能对

肝阳加以正常克制时,太过的木便去克土,使脾更虚。相侮,又叫“反克”,是事物间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又一种表现。例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会反过来侮金。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 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 脾—长夏—阴中之至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四气: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 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一、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 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被引用于医学领域后, 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如以日光的向背而分,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总之,凡是光明温暖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阴。其中,阴阳最 具有特征性质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征。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 升腾,燥烈和光亮。从水火的特征来认识阴阳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出以下概括: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古人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属为阴阳两大类,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体的脏腑、气血等也有阴阳两大部分。详细归属见下表3—1 表3—1 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属性,是互 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上与下,动与静等。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春夏季节的湿热是由于其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而秋 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故秋冬气候又逐渐变得寒凉。在人 体阳和阴的亢奋与抑制这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过程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 的关系。也就是说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所谓“阴阳互根, 相抱不脱”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一切事物要完整必定包括了阴阳两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 变化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结果有: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阴阳处于暂时的动 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 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包括渐变形式,如四季中的寒 暑交替,昼夜中的阴阳转化就是事物处于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向事物相反的属 性转变了和突变的形式,如一个人突然发热,高热至极,会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从阳证转为阴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有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 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 生存和发展。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 1、五行含义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中医学概要阴阳五行学说练习题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 A、日月 B、动静 C、日光向背 D、气候寒暖 E、水火 2、阴阳的属性是 A、绝对的 B、不变的 C、相对的 D、量变的 E、质变的 3、阴阳相互制约的条件是 A、阴阳互跟 B、阴阳互用 C、阴阳对立 D、阴阳交感 E、以上都不是 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 A、绝对的 B、有条件的 C、偶然的 D、必然的 E、量变的 5、五行“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E、稼穑 6、一昼夜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7、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肺 B、大肠 C、皮毛 D、惊恐 E、鼻 8、脾病传肾是属于 A、相克 B、相侮 C、母病及子 D、相乘 E、子病及母 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土和金 B、火和金 C、水和火 D、土和木 E、木和金 10、心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11、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 A、阴中之阴 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 D、阳中之阴 E、阳中之阳 12、五味中属于阳的是 A、酸 B、苦 C、咸 D、辛 E、涩 13、以下属于阴的功能是 A、推动 B、温煦 C、滋润 D、兴奋 E、升散 14、五行学说中“土”的特性是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15、“肝火犯肺”属于 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B1型题 16、“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描述的阴阳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交感 17、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形式 B、物质 C、现象 D、根由 E、结果 18、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的关系,下列哪项不符合五行的相生规律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子 19、“见肝之病,知先传脾”的病机传变属于 A、木克土 B、木乘土 C、土侮木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 20、水气有余导致土气衰弱的传变属于 A、制己所胜 B、侮所不胜 C、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D、已所胜轻而侮之 E、以上皆不是 21、下列情志相胜中,错误的是 A、惊胜恐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忧 E、思胜恐 22、依据五行相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B2型题 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阳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3、以时间来划分阴阳则上半夜属于 24、以脏腑部位来划分阴阳则肝属于 A、实热证 B、虚寒证 C、阴阳两虚证 D、虚热证 E、真寒假热证 25、阴阳互损可形成 26、阴盛格阳可形成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阳双补 27、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属于 2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 A、相乘 B、相克 C、子病犯母 D、相侮 E、母病及子 29、“一行”过于强盛对“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克制属于 30、“一行”过于虚弱,以致受到“所胜”的“一行”克制属于

中医 五行与动态平衡

中医学理论中的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系统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来研究。这是中医和其他医学,特别是西医最大的不同。 什么是动态平衡系统呢? 就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维护自身稳定的系统。凡是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段时间的事物,都必须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维持自身的稳定,否则它不能在这个世界存在一段时间,很快就消失了。能够自我维持稳定,说明系统内部有自我调节的机制。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外界针对它的所有行为,都会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比如,你想让它向下,给它一个向下的力量,系统为了维护自身的平衡,就会自动产生一个向上的力量来对抗这个向下的力量,结果等外力撤掉以后,它不仅不向下,反倒向上了。这是动态平衡系统的最根本的特性。 人体就是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系统,要调节人体,必须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规律来进行,而不能用简单的直线思维来处理。西医的很多疗法之所以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甚至给身体带来伤害,就是因为西医没有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特性来对待人体,只是把人体当做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来对待。 比如,人体的血压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说明人体自身有血压调节机制,在血压低的时候能够自我升高血压,血压高了又能够自我降低血压。高血压病人想降血压,直接用降压药,就会激发机体的升压机制,拼命升压,最后导致血压越来越高,降压药必须不断加量才能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到最后,有些体质弱的病人,由于长期大量服用外来的降压药,有可能超出血压自我调节的范围,导致人体自身血压调节机制崩溃,反倒成了低血压。 血糖也是这么回事。直接去降血糖,就会导致病人体的升血糖机制更加努力工作,血糖会越来越高,降糖药必须不断加量才能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动态平衡系统的名称来自西方科学,但是西方科学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用“动态平衡系统”这个名词,但是很多领域都是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特性来处理问题的,如中医、太极拳、孙子兵法等等。中医有非常完善的动态平衡系统理论指导医疗实践,这个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就是描述动态平衡系统如何运作的学说。 无论中国古代的先人有多少医学实践,在没有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以前,就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哲学!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脑)藏神,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肝主疏泄,情志方面及消化方面。肝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的筋(爪)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肝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气主升”或“脾主升清”。脾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肺司宣发,外和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 肾(附命门)---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肾主水,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肾主生殖、生长、发育。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肾主纳气,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 胆---胆的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这种功能可归结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两方面。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小肠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体现为“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是转导糟粕,排泄粪便,并吸收部分水液。 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膀胱的病变归根结底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模拟题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总分:70.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 1.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A.寒极生热 B.寒者热之√ C.刚损及阳 D.重阳必阴 E.刚中求阳 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制约 3.《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是指 A.相生 B.相克 C.相侮 D.相乘√ 4.“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阳病治阴√ B.阴中求阳 C.寒因寒用 D.热者寒之 E.用寒远寒 5.在五脏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肝之变动为握 B.心之变动为笑√ C.脾之变动为哕 D.肺之变动为咳 E.肾之变动为栗 6.“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7.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互为消长 D.阴阳相互转化 8.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关系 A.阴在内,阳之守也 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C.阳在外,阴之使也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9.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属于 A.相乘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相侮 E.反克 10.“培土生金”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生√ C.五行相克 D.五行相侮 E.母病及子 11.五行相乘,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母气有余而乘其子 B.子气有余而乘其母 C.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D.气有余则乘己所不胜 E.气不及则己所胜侮而乘之 1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A.阴虚阳亢 B.阴阳两虚 C.阳盛伤阴 D.阴盛伤阳 E.阳虚阴盛√ 13.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 A.呼、笑、歌、哭、呻 B.筋、脉、肉、皮毛、骨 C.青、赤、黄、白、黑 D.角、徵、商、宫、羽√ E.酸、苦、甘、辛、咸 14.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A.角、徵、宫、商、羽√ B.呼、歌、笑、哭、呻 C.筋、肉、脉、骨、皮毛 D.青、黄、赤、白、黑 15.《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 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 D.阴中求阳,阳气充盛 E.阳病治阴,阴阳平衡 1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是指 A.以阳中求阴而调整阴阳 B.以阴中求阳而调整阴阳 C.以泻阳扶阴而调整阴阳 D.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 E.以补阳制阴而调整阴阳 17.肝火犯肺,属于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阴阳五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进行概括发展而成的、关于物质世界最一般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古人对宇宙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本源和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古人用以解释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哲学思想。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医学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寻求保健和治病的方法,就必须借助哲学,借助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理论。诞生于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充分地借助了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归纳出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某些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些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只有深刻地领会这些哲学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学习并掌握中医学的理论。其中精气学说(又称为“元气论”、“气一元论”)是 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有丰富的内涵,因其融入于中医学的理论之中,渗透到医学领域的各个层面,并由此产生了中医学的气论内容,故为避免内容重复,此处不再独立为节,于后章相关内容中简要述之。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成为中医学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成书于秦汉的《黄帝内经》,就是凭借着包括阴阳学说在内的古代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建构了中医学的理论。因此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医学在运用阴阳学说的时候,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充实,借用大量的医学实例详细地阐发阴阳的相互交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关系,使抽象的哲学阴阳概念得到了深化和细化。医学中的阴阳虽然源于哲学,但已不完全等同于哲学的阴阳,而是具有丰富的医学内涵。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宇宙万物的长期观察。阴阳的最初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在万事万物中太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最大。人类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们将日出后的白昼称为阳,将日入后的黑夜称为阴。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阳日”、“晦月”等具有阴阳涵义的表述。西周时期《诗经》所用的“阳”、“阴”二字,就具有温热与寒凉、向光面与背光面的意义。西周末期已经将阴和阳抽象为两种对立的物质或势力,并用以解释地震的形成。哲学意义上的阴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此时的哲学家,不但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也认识到这两个方面是不断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还认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是推动宇宙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力。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已经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字宙的一种基本规律,并广泛地运用阴阳双方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可见阴阳学说是古人以观察太阳活动为背景形成的。从对日光向背之原始涵义,经过广泛的联系,逐渐抽象出阴阳的概念及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用于认识宇宙万物。这一学说的完整、系统地表述,应归功于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 中医学中的阴阳概念,既有生活常识的阴阳内涵,也有哲学层面和自然科学中医学层面的内涵,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后两者。所谓哲学层面的阴阳又称为属性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仅用于对事物的属性予以标识,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阴和阳,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现象。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所以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阴阳匀平谓之平人。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健康包括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生病。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四)用子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用于诊断学中,旨在分析通过四诊而收集来的临床资料和辨别证候。 (五)用子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发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摄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2,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五行与中医学中医阴阳五行八卦理论

阴阳五行与中医学中医阴阳五行八卦理论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中医正是在这古老的哲学指导下,奠定了中医在绝对性世界观和虚无轮回人生观基础上的综合性方法论。在此了中医阴阳五行八卦理论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行学说只是一个习惯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是它能够用来说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多边关系。从相生来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相克来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强调多边关系要有相对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则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边关系中的失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调理,去治疗,使其归于平衡。理顺复杂的关系,就像带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所以中医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五行”具体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五行”学说同今天的数学、物理、化学一样,一直是中国古代先贤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道家、医家、兵家、儒家、史家、杂家、历算家都必须精通“五行”。八卦,是阴阳、五行的延续,也或将万物分作为八卦。八卦是:乾、坎、艮、

震、巽、离、坤和兑。八卦通常运用在方位、测卦、风水等学科上。而最能将八卦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梅花易数这学科。 木、火、土、金、水构成了宇宙万物,在宇宙中如果五行平衡时,自然界中会风调雨顺,万物生长。所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果五行不平衡时,自然界就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沙尘暴等等。也就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中医、道教、佛教把人体比做一个小宇宙,人的心、肝、脾、肺、肾、和宇宙中的五行是相同的,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胰)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当人体五脏相对平衡时,身体就会很健康,体内肾滋养肝,肝滋养心,心滋养脾,脾滋养肺,肺滋养肾,各脏器之间会产生相生的作用,良性循环。但平衡是相对而言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为100%的健康人是不存在的。现代人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的今天,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及生理功能的自然衰退,食物中的农药、化肥、药物中的毒素沉积等等,都会导致机能失调。当其中一个脏器有病的时候,如不及早治愈,慢慢的各脏器之间就会恶性循环,产生相克。假如一个人脾胃不好就会克肾,肾会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也就是“顺之生,逆则克”。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xx 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通过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论述,说明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唯物 辩证观的哲学,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且贯串于整个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一个严重组成部分。 两者的例外侧重点 阴阳学说留意于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 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均和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则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对立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就认为人和自然界亦是一个对立着的统一体。 五行学说则留意以“5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生克制化组成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就以五行配属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来阐释其间相互生克制化的整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亦认为自然界的五运、五气、五方、五季等都可以内应脏腑,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因而也是一个整体。 两者的综合应用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虽然各有特点和侧重,是两种学说,但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应用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是以阴阳、五行的各自属性及其各自相互关联的法则为理论指导,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在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试图对人的生命活动进行较好的阐述。故《类经图翼》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这就充分说明了在实际运用中,论阴阳则往往联系在五行,言五行则必须涉及阴阳。如在探讨脏腑功能时,不仅脏腑可以分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 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厂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 (一)气与阴阳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阴阳,气有阴阳为两,两存在于一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作为宇宙本原的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物,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横渠易说·说卦》)。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一元的物质概念。 (二)气与五行 气是世界的本原,“天地间一气耳。气之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皆一气之清浊而流派为五也。一气分五行,而五行又各有五行’’,“五可还一,一可摄五,譬之一树……各不同形,实总一根菱”(《百子全书·叔苴子内篇·卷一》)。五行同一气,一气合五行。《云笈七笺》吸收了阴阳五行思想,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气,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分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白虎通·卷二》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意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成的。如是,将五行多元物质结构概念统一于气一元论的单一的物质概念之中。 (三)阴阳与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李觏《删定易图序论一》》。即五行本原于阴阳之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五行。“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御纂性理精义·卷一》)。“阴阳之为五行,有分而言之者,如木火阳而金水阴也;有合而言之者,如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皆阳,而乙丁己辛癸皆阴也。以此推之健顺,五常之理可见”(《御纂情理精义·卷十》)。即太极生阴阳,阴阳化五行。就五行之阴阳言,木火属阳而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之中又各具阴阳,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为阳,而木之乙、火之丁、土之己、金之辛、水之癸为阴。 世界本原一气,气之动静而为阴阳,气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气之用。阴阳合和化生五行。所谓“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御纂性理精义·卷一》)。总之,“本是一气,分而言之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吴澄《吴文正公集·答人问性理》)。一气分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均为气之消息变化。 二、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气、阴阳和五行,均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构成的哲学范畴,属于世界本原的物质概念。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中国传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阴阳五行学说(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阴阳五行学说 1、可以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A.阳病治阳 B.阴中求阳 C.热极生寒 D.寒者热之 E.热者寒之 2、可以用阴阳转化说明的是 A.阳病治阳 B.阴中求阳 C.热极生寒 D.寒者热之 E.热者寒之 3、可以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A.寒甚生热 B.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阳胜则阴病 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可以用对立制约说明的是 A.寒甚生热 B.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阳胜则阴病 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5、阴偏胜引起的证候是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 6、阴偏衰引起的证候是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

7、”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理论根据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平衡 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理论根据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平衡 9、称”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0、称”阴中之阳”的脏是

B.肺 C.脾 D.肝 E.肾 11、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12、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13、金所属的子行是 A.木

C.金 D.火 E.土 14、火所属的母行是 A.木 B.水 C.金 D.火 E.土 1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属的是 A.相侮 B.相乘 C.子病犯母 D.母病及子 E.制化 16、”水气凌心”所属的是 A.相侮 B.相乘

人体的阴阳五行学说

人体的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是古代春秋《黄帝内经》中由来的,它分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是把宇宙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分为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是对立而统一的。这个学说被引用到中医领域中,用以概括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形成中国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 阴阳是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中医学用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说来,凡是具有向上的、向外的、明亮的、活动的、兴奋的、温热的、功能的都属阳:与此相反的则属于阴。 例如:男属阳,女属阴。以人体部位而言,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以脏腑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以组织结构对机能而言,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气为阳,血为阴。以疾病而言,实症、热症属阳;虚症、寒症属阴。总之,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使事物发展的协调一致。 阴阳变化的变化规律一般可归纳为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三点 阴阳互根:就是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既对立又统一,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一旦阴阳离决,生命也就终止了。 阴阳消长:阴阳并不是出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的进行“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斗争,人体中的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的有消有长,有盛有衰,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如果生理活动中某一方太过,出现异常现象,就会发生病理变化。 阴阳转化:阴阳对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由阴转阳,由阳转阴,疾病也是如此。所以中医认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这个道理。 二、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他本指5种物质属性的观念。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发展和变化,都是由这5种属性的物质不断运行和变化组成的,故称五行。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从而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木火土金水”依据五行相克的理论,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人体无行归类,简例如下表: 2、人体的五脏 ①肝与胆 肝主疏泄,疏泄是疏通畅达的意思。肝有升发疏泄的作用,以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达。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肝开窍于目。肝与眼有密切关系,肝有病常影响到眼睛。肝虚则视力模糊,夜盲或迎风泪,眼睛疲倦和乏力,视力下降,贪睡而睡眠质量不高。肝火上升炎则目赤。肝循环系统不畅,表现为眼睛干涩,易经常眨巴眼。 肝主筋,其华在爪。肝主管筋的活动,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而筋靠肝血来营养,

《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练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练习题 一、A1 1、下列不属于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的是 A、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B、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C、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D、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E、用于调整机体的阴阳 2、药味分阴阳,属于阳的是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 3、脉象分阴阳,其中属阳的是 A、浮脉、数脉、洪脉 B、滑脉、沉脉、迟脉 C、洪脉、滑脉、细脉 D、数脉、洪脉、涩脉 E、浮脉、数脉、细脉 4、八纲辨证中,阳证包括 A、热证、实证、虚证 B、热证、实证、里证 C、热证、实证、表证 D、热证、虚证、里证 E、热证、虚证、表证 5、从五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该脏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哪个脏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6、按照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心病传肾”的发生机制是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7、肾病传脾说明了五行关系中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子病及母 8、根据相生关系来确立治疗原则,肝虚补肾属于 A、补母 B、泻子 C、抑强 D、扶弱 E、以上均非 9、根据相克关系来确立治疗原则,肝木太过而乘脾土,针对肝木太过宜选用 A、补母 B、泻子 C、抑强 D、扶弱 E、以上均非 10、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11、属于“相侮”的脏病传变是 A、肝病及脾 B、肝病及肾 C、肝病及肺 D、肝病及心 E、脾病及心 12、属于“子病及母”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肝 B、心病及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肾 E、肝病及肺 13、六淫中属阳的是的 A、风邪、暑邪、火邪 B、风邪、暑邪、寒邪 C、湿邪、暑邪、火邪 D、湿邪、暑邪、寒邪 E、湿邪、寒邪、火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