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人口社会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1)

川大人口社会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1)
川大人口社会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1)

你的得分:88.0

完成日期:2014年06月13日14点58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领域,是一门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分析人口社会问题的学科。

( C )

A.人口学

B.人类学

C.人口社会学

D.社会学

2.

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有着重要的生物学

规律,可以用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参数表示,这种

属性称为()

( C )

A.人口的社会属性

B.人口的阶级属性

C.人口的自然属性

D.人口的动态属性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过程的是()。

( B )

A.生育过程

B.衰老过程

C.死亡过程

D.迁移过程

4.

人口结构可以分为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和人口的()。

( D )

A.性别结构

B.阶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空间结构

5.

1798年,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奠定了人口理论

的基础。

( A )

A.《人口原理》

B.《法》

C.《神学大全》

D.《国富论》

6.

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中,提出了两种减少人口的途径,其中,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的抑制力量成为()。

( B )

A.积极抑制

B.预防性抑制

C.道德抑制

D.补充抑制

7.

1957年,现代人口思想家马寅初先生在他的著作()里面明确地把中国的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A )

A.《新人口论》

B.《人口论》

C.《户口人丁论》

D.《生计篇》

8.

()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 C )

A.粗出生率

B.总和生育率

C.一般生育率

D.年龄别生育率

9.

婚姻制度属于生育制度中的()。

( A )

A.生育的物质设备

B.生育的文化设备

C.生育观念

D.生育规范

10.

()的生育模式是一种以死亡率为导向的多育模式。

( A )

A.传统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未来社会

D.原始社会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育意愿的是()。

( C )

A.生育目的

B.生育数量的看法

C.生育成本的预算

D.有关子女的看法

12.

()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 D )

A.死因死亡率

B.婴儿死亡率

C.标准化死亡率

D.粗死亡率

13.

()的死亡模式以低死亡率、较高的预期寿命为特点。

( B )

A.传统农业社会

B.现代工业社会

C.未来社会

D.原始社会

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的社会指标的是()。

( C )

A.经济收入

B.教育水平

C.种族

D.婚姻状况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M.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而划分出的最基本和可测量的阶层指标是()。

( C )

A.职业

B.婚姻状况

C.文化水平

D.收入状况

16.

()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

该地区的人数之差。

( D )

A.迁入率

B.迁出率

C.总迁移率

D.净迁移率

17.

()的人口迁移在迁移动机、规模和方向上更加复杂地与世界经济格局和

政治格局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 B )

A.早期生存型

B.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型

C.传统农业社会

D.当代社会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的是()。

( D )

A.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B.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C.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D.未来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19.

()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 C )

A.平均年龄

B.年龄中位数

C.人口年龄结构

D.年龄分组

2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年龄分组的是()。

( B )

A.年代学年龄

B.物理学年龄

C.生理学年龄

D.生物学年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选项中,能够表现人口的社会属性的指标是()。

( CD )

A.数量

B.质量

C.平均寿命

D.家庭婚姻制度

2.人口的自然结构包含了()。

( AC )

A.性别结构

B.阶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民族结构

3.传统农业社会的生物因素表现为()。

( AC )

A.高死亡率

B.低死亡率

C.高出生率

D.低出生率

4.

J型的死亡率年龄格局代表的是()的死亡模式。

( AD )

A.低年龄组死亡率低

B.平均预期寿命低

C.死亡率高

D.死亡率随年龄逐渐增加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学的死因分类的是()。

( BCD )

A.传染病

B.外源性死因

C.外因死亡

D.退行性疾病

6.下列选项中,属于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

( BD )

A.质量

B.数量

C.时间

D.方向

7.

下列选项中属于过渡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表现形式的有()。

( AD )

A.出生率高

B.

C.死亡率上升

D.自然增长率低

E.自然增长率较高

8.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学年龄分组的是()。

( CD )

A.年代学年龄

B.生物学年龄

C.义务兵年龄

D.育龄妇女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人口性别比结构的因素包括()。

( ABCD )

A.出生婴儿性别比

B.文化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生育意愿的是()。

( AC )

A.男性偏好

B.重视质量

C.重视数量

D.一个不少,两个刚好

11.生命历程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生命历程的是

包括()。

( BD )

A.生活跨度

B.婚姻状况

C.同期群

D.生命事件

12.人口再分布有()两种类型。

( AB )

A.扩散型

B.内聚型

C.一次扩散型

D.二次扩散型

13.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是指()。

( AD )

A.物质资料生产

B.物质资料再生产

C.人口的生产

D.人口再生产

14.最基本的社会分层指标包括()。

( AB )

A.天赋指标

B.社会指标

C.智力指标

D.技能指标

15.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表现在()方面。

( AB )

A.政治

B.经济

C.精神

D.地区

@Copyright2007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