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美术课件-无敌孙大圣岭南版

岭南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资料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二年级第三册)美术教案 (岭南板) 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世界(美术欣赏)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三、授课时间(2课时)

课后记:通过欣赏使学生在欣赏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 三、教学难点: 恐龙的外形和特征。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 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五、教学过程:

巧救小昆虫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小昆虫的绘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 能把小昆虫画得最新奇。 三、教学难点: 把故事的结局画得更精彩。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听完故事后,画出你心中昆虫故事或结局的记忆画。

课后记:要求学生通过巧救小昆虫这个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美术素养和美术兴趣。 可爱的玩具蛇 一、教学目的: 教学生运用加添、绘画、装饰、剪割的方法,把卡纸制作成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 二、教学重点: 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进行装饰。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制作出一条会跳舞的蛇,并有美丽的装饰图案。 五、教学过程:

(整理)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八册) 课题:美的服装(欣赏与设计)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服装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服装设计形式,理解服装设计的要 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指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欣赏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指导欣赏有关服装作品。 教学难点: 指导欣赏有关服装作品。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直尺、圆规和水粉等工具。 2、教师制作示范品及图片,以供学生观赏参考。 作业要求: 理解有关服装作品的设计要素,尝试设计服装。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入新课:复习设计知识及其意义。 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 1.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服装,认识服装,小组讨论:服装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2.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全班同学一起读课本关于服装的概念。 4.分析服装的知识: (1)形象——优美。 (2)简练、重复。 (3)形式。

5.出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6.设计步骤: A、画外形。 B、刻画。 C、着色。 一、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先完成底稿。) 课题:欣赏与学习(临摹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和色彩冷暖深浅对比知识。 2.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发展观察力。 教学重点: 静物的色彩和画面的构图。 教学难点: 构图和色彩对比。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水粉等工具。 2、教师制作示范品及图片。 作业要求: 学习、运用造型、构图和色彩知识临摹一幅大师的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讲新课: 1.观赏课本中的大师王肇民作品,认识静物画,小组讨论:画面构图怎样才才好看? 2.请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分析构图: (1)疏密安排。 (2)大小要求。 (3)前后。 4.出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5.设计步骤: A、画构图。 B、刻画。 C、着色。

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四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二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2、全册共有20课,分为五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表现、设计、制作、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设计、制作和和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中。 3、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2、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三、学生情况发析: 1、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课堂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评述和探索等内容。 2、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3、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4、美术课的课堂常规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分类推进目标: 四、教学方法: 1、尽可能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点,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个性。教师加强师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五、促进方法: 1、跟班主任紧密联系配合,端正个别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特别是学具携带的问题。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评述、综合、复习探索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岭南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全册51345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二年级第三册)美术教案 (岭南板)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要求: 重点:是在小学一年级完成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通过欣赏、绘画、工艺设计的制作活动,去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 难点:着重感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喜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审美力和造型表现力,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极地、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课时安排: 1.全册共33课: 2.欣赏课2课。 3.绘画课21课。 4.工艺课8课。 5.自行补充教材2课。 三、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才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 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加强示,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近度表

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世界(美术欣赏)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三、授课时间(2课时)

课后记:通过欣赏使学生在欣赏中受到艺术美的熏。 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 三、教学难点: 恐龙的外形和特征。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 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二年级上册美术计划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1--4班美术教学计划 刘彩利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2年级需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本册美术教材共有19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目标和要求 1.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学期工作重点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

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1—8班共有学生219人,其中女生105人,男生114人。学生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很高,无论是欣赏,绘画,还是手工制作,都表现的非常积极。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对于色彩的理解还待提高。 五、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材研究、教法改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学科活动、创语言文字要求等) 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 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4.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岭南版上册二年级美术教案

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1课民间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教学重点: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3、活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活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 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岭南版美术第三册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的民间玩具。 6、布置作业。 A、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教学后记:基本能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书中的作品. 第2课玩具世界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完整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民间与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的异同。 教学过程: 1、活动一:分享与表现。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来与同学分享,并向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如何玩? 同学们都毫无拘束的交流玩具玩,并且大胆的探讨玩具的特点。 2、活动二:发现与探秘。 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叫什么?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它们会动、 会说、会唱的秘密在哪里? 通过讨论他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3、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说说玩具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地方使你这种感觉? 4、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A、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与一件现代玩具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B、探究现代玩具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特点。 C、探讨玩具功能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 第二课时 5、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A、用线条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象中的现代玩具;

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无敌孙大圣》教案

《无敌孙大圣》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感受孙大圣的艺术形象,并运用造型元素、基本形的组合方式表现孙大圣; ②运用折、剪、粘贴、绘画手段,设计活动画页。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观察中学会"以形观物、以形表物"的方法; ②在欣赏中,找出孙大圣的艺术形象特点;在作业的"变身形象"中找出孙大圣的特征,无敌孙大圣启发创作思维。 ③在合作创作中,探讨"活动画页"的整体设计方法。无敌孙大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喜欢孙大圣的形象; ②能与同学一起设计"活动画页"。 教学重点:能在活动画页上表现孙大圣的形象。 教学难点: ①把想像中的人物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②剪、折设计与画页人物表现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欣赏孙悟空道具、形象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孙悟空"局部图片, 猜一猜:他是谁?激发记忆联想。 说一说: ①你怎么知道他是孙大圣?(抓住孙悟空的形态、色彩特征) ②孙悟空的脸部有些什么形状、色彩、,作者如何表现他的“火眼”与“金睛”? 让学生学习以“基本形”组合物象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表现。如用“葫芦形”表现孙悟空的面部,用红色的桃子形表现“火眼”,用渐变式的环形和黄、黑、白三色表现“金睛”,用红色的半圆形表现嘴巴。 2、欣赏课本图片,说一说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

二、课堂发展,激发联想。 1、孙悟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孙悟空在今天会变成什么形象?在干什么? 2、如果画出来,抓住什么特征进行变化?变成什么形象才有趣?(形象变、动作变、服饰变)请几个小朋友表演一下孙悟空的各种动作。 3、那是什么?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活动画页)想一想:①头部、身体为什么分开?②一张对折纸可以画几个孙大圣?③几张对折纸如何粘贴在一起?翻一翻:有什么发现?(利用孙大圣头部与身体的多种搭配,使画页产生千变万化的形象。)指导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折、剪才能使画页分开头部与身躯两部分而又不断开;人物头部如何结合自然。 三、学生动手,设计画页。把想像中的孙大圣的变身形象画出来。 四、分组合作,把画页粘贴在一起,看哪个小组制作的活动画册最好看。

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我的第一次》教案教学设计

xx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我的第一 次》教案教学设计 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我的第一次》教案教学设计 第15课我的第一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结构特点。 ②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 2.过程与方法:①在记忆—联想中,大胆想同学描述自己“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②在欣赏与构思中,探讨表现手法。③在观察与临摹中,体验画家精炼、夸张的艺术手法。④在构思与创作中,运用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和结构要素进行创作。 3.情感:①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心爱之情。②解放获得身心的调和,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大胆表现“我的第一次”发生的事。 教学难点: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记忆和联想思维,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心爱之情。①激发记忆思维。教师取出有关“我的第一次”的照片或日记,想学生讲述自己的“第一次”经历的故事,特别是描述自己当时的神情、动态,激发学生对自我、生活、社会、自然的感受。②激发联想思维。听声音联想:如歌声、踢足球、炒菜声、大叫声、闹钟声等等:观看场景联想: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等场景。

2.欣赏作品,激发构思、探讨表现手法。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第一次的事。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1)表现“第一次”的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多见的踩高跷、放风筝、养鸟等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2)表现“第一次”的神情、动态,描绘我在“第一次”尝试中的表情。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我的第一次?如何胜利、失败、难过、惊慌、后悔、惊心动魄、可笑等动作和表情。 3.小组活动:讨论通过欣赏后,你把自己的第一次的经 历说出来,与全组共欣赏。 (三)作业布置: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画出我难忘的第一次,表现我的神情、动态。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

岭南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上学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半学年的教学任务。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现状分析: 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对美术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耐性较差,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利用欣赏、复习等手段,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想象力。 4、利用班际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三、全册教学要求: 1、重点:突出学生的创新禁书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2、难点: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3、要求:是在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点,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个性。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安排表:

画家眼中的儿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初步感受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2.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3.兴趣点:①激发童年群体游戏的回忆。②激发“亲情、乡情和热爱生活之情。③表演画中儿童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④与同学一起共赏作品。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形与色“。②儿童的生活情趣。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彩色笔、油棒、。 2.(一课时)

二年级美术学业标准

二年级美术学业标准 一、广东版《美术》教材学业标准二年级的综合目标 二年级广东版《美术》教材学业标准的综合目标是:能观察自然与环境的形、声、色、光的变化,喜欢接触多种艺术媒材,初步认识自我,体会亲情,有多感官感受和自我表现变化之美的兴趣。 二、广东版《美术》教材二年级学业标准在四个学习领域中具体的三维目标

三、广东版《美术》教材二年级学业标准在每单元、每课的具体目标 (一)第三册教材 第一单元:我们的玩具乐园 单元重点:(1)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质朴的审美趣味和现代玩具简练、逗趣与科学益智结合的审美追求。 (2)运用造型元素表现玩具。 (3)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或用绘画形式大胆描述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等。 《民间玩具世界》(欣赏·评述):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 2、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民族文化的交流,感受民间玩具浓厚的乡土味和强烈的装饰风格,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 《现代玩具世界》(欣赏·评述):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现代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玩法等特点。 2、培养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创造未来的情感,能从审美的观察与评价身边玩具。 《我的玩具伙伴》(欣赏·评述) 1、尝试各种媒材、工具、运用点、线、面、色表现自己喜欢的玩具伙伴。 2、大胆、自由地把所件所感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珍惜身边美好事物的情感。 第二单元:动物的童话 单元重点:(1)发挥想象力,进行以动物为题的平面与立体的创作。 (2)了解画面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3)多种材料的尝试与表现。 《恐龙回来了》(造型、表现) 1、运用造型元素表现恐龙的外形、色彩、花纹特征。 2、培养热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情感。 《巧救小昆虫》(造型、表现) 1、依据连环画内容,运用造型元素为结局描绘画面。 2、培养热爱科学及自然的情感,发展想象力。 《可爱的玩具蛇》(设计、应用) 1、能运用造型元素和手工立体造型方法设计制作“玩具蛇”。 2、感受美术与科技结合的简单道理;在分享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第三单元:点、线色,你我他 单元重点:(1)感受植物形态、色彩、花纹特征。 (2)尝试拓印方法和运用色绘、线描、剪贴等技能进行创作,表现自己对生活美的体验和感受。 《美丽的叶子》(造型、表现) 1、运用综合绘画技能感受叶子网状纤维纹理的美感。 2、体验发现的乐趣,关注自然物象。 《想象的鲜花》(造型、表现) 1、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感受鲜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追求。 《给树爷爷画像》(造型、表现) 1、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树的纹理或想象中的树爷爷。 2、学会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 《我家的菜篮子》(造型、表现) 1、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菜篮子”与“蔬菜”的形态、色彩特征。 2、学会关注日常生活美,培养环保意识。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岭南版四年级上册 第1课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 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 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 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 课带来。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岭南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美术教案 1,2民间玩具欣赏和现代玩具欣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 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三、授课时间(2课时)

一、教学目标: 尝试各种媒体、工具,运用点、线、面、色表现自己喜欢的玩具伙伴。 二、教学重点: 重点:多角度观察与表现玩具。 难点:运用绘画工具,多角度表现玩具。 三、授课时间(1课时) 4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

三、教学难点: 恐龙的外形和特征。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 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5巧救小昆虫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小昆虫的绘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 能把小昆虫画得最新奇。 三、教学难点: 把故事的结局画得更精彩。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听完故事后,画出你心中昆虫故事或结局的记忆画。

一、教学目标: 教学生运用加添、绘画、装饰、剪割的方法,把卡纸制作成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 二、教学重点: 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进行装饰。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制作出一条会跳舞的蛇,并有美丽的装饰图案。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印染“花布”》教案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印染“花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尝试与探究“辐射、平行、十字”折叠、印染出来各种色彩对比的图案。 2、过程与方法:观察与分析印染产生的效果,体验印染过程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工艺。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 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各种不同色彩对比的图案。 课前准备: 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宣纸若干块、红、黄、蓝、三种颜料、毛笔若干支、饭单每人一个、报子铺在桌子上、布置小花布的欣赏场景、一条凉衣绳、小夹子若干个、湿抹布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穿着印染衣服,并提问学生如何才可以产生这种效果? 2、引出本节课用宣纸来代替布印染美丽的图案。 3、板书课题:印染“花布”。 (二)、初步尝试印染“花布”。 1、学生初步尝试印染“花布”。 (三)、分析图案特点。 1、启发:教师出示“辐射、平行、十字折染”图案,提问学生运用哪些设计方法。 2、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不同染法图案的特点。 3、介绍辐射、平行、十字的大概含义。 (四)、教师示范“辐射”染法。 (五)、引导学生探究折法。 1、探究“辐射”折法。由染法图案,来探究折法。学生尝试“辐射”折法,并请一位学生

演示,教师引导设计思维。 2、探究“平行、十字”折法。 3、拓展:折法和染法的巧妙运用。 4、总结在纸上印染图案的过程。 (六)、欣赏学习作品。 1、欣赏学生作品,感受不同图案的特点。 (七)、创作比赛。 1、创作要求: 尝试运用“辐射、平行、十字”,用一种或者两种折法、大胆构思,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衣服,印染一幅美丽的图案。 2、比赛规则: (1)分工与合作。 (2)比一比。 (八)、作品展示与评价。 评价点:色彩对比,块面对比。 1、作品评述:展示每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2、教师小结:表扬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积极的表现,同时指出存在不足的地方。(九)、课后拓展与延伸。 1、印染图案在生活中的运用。 2、感受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 3、感受蜡染图案不同的美感效果,开拓学生的视野。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心得体会? 5、小结: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无敌孙大圣_岭南版

无敌孙大圣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影视、戏曲、木偶、“妆糕人”等多种艺术形式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感知孙悟空的造型特点,并将方法借鉴于孙悟空的手工制作中,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环保材料相结合。 2、通过听、看、演激发学生探知的兴趣,采用剪、贴、拼、挖等方法,制作出具有生动表情和百变服饰的孙悟空立体手工。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结合当下泉州当选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背景,初步激发学生对了解泉州闽南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妆糕人”制作的兴趣。 2学情分析 由于这学段的学生仍与学前期儿童一样以玩为中心,为此,这学段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标,提倡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听听、演演、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对孙悟空和泉州的闽南传统艺术“妆糕人”等的了解仅仅是好看、好玩,并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他们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弱,造型能力和表现技法比较匮乏。 本课题的设置,既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环保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中的美,关注身边的一些生活元素和增强环保意识,进而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美,培养自学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借鉴“妆糕人”等技巧表现孙悟空艺术形象。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妆糕人”的探知兴趣,为进一步传承技艺垫定基础。[来源:学,科,网] 难点:引导他们通过绘画、制作把具有丰富表情和服饰相结合的孙悟空制作出来。 4教学过程[来源:学_科_网] 活动1【导入】(一)、听一听、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神秘嘉宾来到我们的课堂,请大家认真听,猜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Lingnan art teaching plan (second grade)

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二年级美术(上) 课题:捏一只小动物(泥工)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用“捏”的方法根据动物的特征制作泥塑小动物,初步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 课前准备: 一、准备好课堂作业用物; 1、粘土或橡皮泥; 2、硬纸板(安放泥工作用); 3、抹布(擦手、擦桌用)。 二、收集小动物图片;制作示范作品,以供课堂教学之用。 教学过程: 一、小结学生前课作业情况,表扬学生优秀作品,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让学生谈自己对课本各

图的理解(教师着重补充说明把粘土搓成团和搓成条的作用)。 三、教师讲授捏制小动物的方法(边讲边示范)。 四、学生开始作业,教师进行辅导。 五、下课前小结课堂学习情况,对未完成作业可留在课外完成。 课题:橡皮泥贴画(泥工)岭南版美术教案(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运用色彩橡皮泥贴画,培养学生形象概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性。 课前准备: 一、学生应准备好制作用物: 1、色彩橡皮泥; 2、底板(白板纸或塑料平底盘); 3、竹片、笔杆等。 二、教师制作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指导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并介绍橡皮泥的特点。 二、按课本要求说明制作方法(教师边讲边制作示范): 1、先在底板上画出贴画的轮廓。 2、将橡皮泥按贴画需要用搓、揉、捏、团等手法制出条状

岭南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中山小学曾小妃 一、教材简析: 本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学期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学情分析: 1/5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五、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 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4、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5、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能力。 六、教学时间安排表 周次课题课前准备课时第一周1、民间玩具世界1、课件12、现代玩具世界2、实物投影机1第二周3、我的玩具伙伴1、课件、2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画家眼中的儿童 教学目的: 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 一、体验活动:创设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分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引导欣赏作品的造型与色彩) 解释:教师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或补充解说。 评价: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进意见。 五、评述活动: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岭南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岭南版) 第1 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 “寓意”、“象征”等手 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 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 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 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 点等。 教学难度: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堂导入: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中欣赏民间艺术作 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

点。 2 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 板书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本,并认真阅读文内容。 (二)教授新:观看,欣赏中的各种图片。 2 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 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 (三)作业布置: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 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 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 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带来。 第2 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与同学一起到社区调查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分 析、整理、归类。与同学一起合作布置小展览。

岭南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案(全册)

(二年级第三册)岭南板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要求: 重点:是在小学一年级完成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通过欣赏、绘画、工艺设计的制作活动,去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 难点:着重感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喜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审美力和造型表现力,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趣极地、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课时安排: 1.全册共33课: 2.欣赏课2课。 3.绘画课21课。 4.工艺课8课。 5.自行补充教材2课。 三、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才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 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加强示,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进度表

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世界(美术欣赏)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三、授课时间(2课时)

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 三、教学难点:恐龙的外形和特征。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 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 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岭南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岭南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补缺(共16小题,每空1分,共41分) 1、民间美术的造型饱满,象征了人们追求(满足)(幸福)(圆满)的愿望。 2、民间美术常常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的主题; 3、原始部落认为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跟本氏族有特殊关系,而将其当作本部落的标志,形成图腾。(图腾柱)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4、《黑天鹅》(中国画)是现代著名画家(吴作人)作品; 5、写出三个画种:(国画)(版画)(水彩); 6、色彩的三原色是(红色)(黄色)(蓝色);(红色)(蓝色)色彩会使人产生冷暖的联想; 7、文房四宝是(笔)(墨)(纸)和(砚);在宣纸上运用(毛笔)作画是我国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8、中国花鸟画从表现技法上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两大类。 9、在美妙的泥纹饰这一单元中,运用(泥团)(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版动植物。 10、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1、将炊具与餐具画成平面图形相互(重叠)(透叠)会构成“形象重叠”的图案画。 12、在《蔬果造型》一课,需要根据蔬菜、瓜果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给你带基本来的丰富联想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13、荷花艳而不俗,出淤泥而不染,常被用作(清廉)(纯洁)的象征。

14、《荷花》(中国画)是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作品;15、盐的可溶性很强,撒到未干的画面上会向四周迅速融化,推开原有的墨色,就形成(点状)的肌理。 16、童帽的基本结构有(帽盖)(帽檐)(帽儿)(帽花)。 二、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民间美术的色彩多大红大绿,以(红)为主,以(绿)对应,寓意喜庆、吉祥。(B) A、绿,红 B、红,绿 C、红,黄 D、红,蓝 2、在门墙上张贴表现喜庆和祥瑞的画,是我国民间早有的过年习俗,这些内容吉祥、画面喜庆的画叫(B)。 A、宣传画 B、年画 C、门神画 3、民间美术常常以“谐音”“寓意”“象征”邓手法表达吉祥如意的主题,其中“桃”的象征意义是(B)。 A、青春常驻 B、长寿 C、繁荣 D、福 4、民间美术常常以“谐音”“寓意”“象征”邓手法表达吉祥如意的主题,下列是民间美术中的传统纹饰的有(A B C D E F)。 A、鸟纹 B、花草纹 C、火纹 D、回纹 E、水纹 F、云纹5、原色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共有三种,下列不是原色的颜色是(B)。 A、红 B、绿 C、蓝 6、红色与蓝色混合渗化会变成(C)色,这种由两种颜色调和出来的色,我们又把它叫做间色。 A、橙 B、绿 C、紫 7、在宣纸上运用(C)来作画是我国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这一形式的画叫中国画。

岭南版二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岭南版二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二5--二11 科任: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任教二年级美术,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自始至终能按照计划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任务已圆满完成。 二、本学期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内容 一、第一单元:我们的玩具1民间玩具的欣赏2现代玩具的欣赏3我的玩具伙伴。本单元欣赏课为主,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欣赏与表现玩具的造型,色彩和材质的特点,学习和应用美术欣赏评价的方法。 二、第二单元: 动物的童话4恐龙回来了5巧救小昆虫6可爱的玩具蛇。本单元以动物童话故事激发儿童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第三单元:点线色,你我他7美丽的叶子8给树爷爷画像9我家的菜篮子10节日的餐桌。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学习线描、色绘、拓印表现常见的事物。 四、第四单元我们的泥玩具11泥器皿12小泥人和泥面具。本单元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泥板成型,盘泥条法和手捏法,发挥学生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 五、第五单元:变呀变,转呀转13无敌孙大圣14变形金刚15杂技小演员16有趣的数字17漂亮的钟18多彩的小风车19船儿漂漂。本单元主要学习点线色基本组合物像的表达,剪、折、粘贴造型。 三、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比法,参与法,讲授法,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四、本学期取得成绩或成果 在该次的期末考试中,能以点线面描画一幅完整的画,涂色均匀,成绩 A等的人数比较多,教学中,作业上交积极,完成的情况较好。 五、本学期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亮点 1、将学习的理论内容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强调知识和技能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