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知识大全

染色知识大全
染色知识大全

染色知识大全

第一讲颜色的形成及基本理论知识

染色是指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纤维、纺织品获得颜色的加工过程。

一、若要看到一个物体的颜色,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由光源把物体照亮(漆黑的晚上,没有光,世界漆黑一片,没有色彩)

(2)物体把照射到其表面的一部分光散射出来

(3)物体散射出来的光投射到人的眼睛中(电脑屏幕在有点角度看,是看不见东西的)

二、光是一种电磁波,其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波长短的小于1nm,长的超过103km。一般来说,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80nm。可见光的波长在整个电磁波中,仅仅占据其中很小的一段。

三、主要设备

灯箱:(5万元)美国Gretag Mibeth

测处方的机子(20万元)美国Verivide

四、光源:

①D65:人造日光daylight

②TL84或TL83是欧亚地区典型办公室零售照明

③CWF冷白光,美国办公,柜窗

④A或F白炽灯

⑤uv:紫外光,用于检测荧光染料,增白剂

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详解:

D65 :色温6500K-平均北方日自然日光(或北窗光),代替自然光对色, 适合普通要求,大部分

客户均指定用D65对色;

TL84 :三基色荧光光源:色温4000K-欧洲商店灯光,欧洲及日本客户通常会指定用TL84

对色;

CWF :色温4200K-美国商店或办公光源(或称冷白光),美国客户常用;

F 光源:色温2700K-亦称A 光源,为钨丝灯。家居、橱窗灯光,主要是与其他光源配合使用来

鉴别产品是否存在同色异谱现象;

UV :荧光或紫外光,用于检测使用荧光及增白染料的物品;控制物品白度(如比较特白织

物之效果)

U30 :美国商业荧光-色温3000K, 稀土商业荧光灯,用于商场照明。

五、表示颜色的三要素,三个基本特征:孟塞尔(Munsell)系统

①明度:(Light)表示物体表面的明亮程度。凡物体吸收的光越少,反射率越高,明度越高。非彩色中,白色的明度最高,黑色的明度最低;在彩色中,黄色的明度较高,蓝色的明度较低。深浅,黑色亮度最低低→白色亮度最高,其他彩色介于其间。

②色相:(Hue)又称色调,色彩互相区分的特性,表示颜色的种类;如红、橙、黄、绿、蓝、紫等。光谱色的色相由波长决定,其他颜色的色相由光谱分部决定。

③饱和度:彩度又称纯度或饱和度,(C)表示色彩本身的强弱或彩色的纯度。单一波长的光谱色,完全不含非彩色的成分,故彩度最高。在某色相的颜色中,非彩色的成分越少,则该颜色的彩度越高。色彩的纯度,鲜艳度,艳,脏,亮,污。

跳灯问题:(Metamerism)

染整用语,又称同色异谱,相同颜色的物体在更换光源后显示不同颜色的现象,主要是因

为光源波长的改变造成的。

所谓“等色”,肯定不是指一个样品,而是指两个样品,或者说

两块布,在某一条件下(主要是某一光源下),看起来是等色的(无色差或小色差),而到了其他条件(即另外的某一光源下)又有较大色差了;其本质原因就是反射谱线(反射光谱)不同,所以又叫做“同色异谱”。

产生“跳灯”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是染料浓度变化,染料的结构的变化,染色的染料批号不同。染料之所以显现颜色,是因为染料吸收了照射光源中染料所显现出的互补色。两种染料在一个光源下是一个颜色,在另一个光源下就不是同一个颜色了。染料的吸收波峰比较狭窄的染料容易跳灯,所以选择吸收波峰比较宽的染料跳灯情况就比较好。用4拼色,甚至6

拼色,这个原理就是增大颜色的吸收波峰的宽度。所以有时候用拼混的染料打色跳灯不严重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拼混的染料本身就是几个染料组成的,所以配方本身就是由3 X染料单色组成,增大了吸收波峰的宽度,减少了跳灯的可能性。二是原料的变化对不同染料吸尽力的变化,原料的批号不同吸收染料百分比就会不同, 染色布颜色变化也很大。

解决办法,一做染色配伍试验,选用光源配伍性好的染料染色,选用颜色和标样接近的色块,这样都分别与标样在测色配色仪器下测色,选跳灯最小的颜色配方;或者是不用常规的三原色拼色,你可以用嫩黄,翠蓝,酱红,棕色等这些颜色来拼色,可以缩小或解决跳灯现象。二是用相同批号的原料。

六、三原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原色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另一类是颜料三原色,但在美术上又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

1、色光:(1)三原色光:红、绿、蓝;

(2)二原色光:

红光+绿光=黄光、绿光+蓝光=青光、蓝光+红光=紫光

(3)消光:三原色光等量相加则无色光;

(4)增光:三原色光不等量相加则色光增强,更加明亮。

2、染色:(1)三原色:黄、红、蓝;

(2)混色:不等量三原色拼混在一起得到的效果;

等量三原色拼混在一起得到的灰色到黑色。

(3)二次色:橙、绿、紫;

橙 =黄 + 红;绿= 黄 + 蓝、;紫= 红 + 蓝。

(4)三次色:灰色系

橄榄(黄灰)、棕(红灰)、灰

橄榄= 橙 + 绿、棕= 紫 + 橙、灰= 绿 + 紫

品红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绿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

颜色拼的次数越多,越脏

光的波长范围(nm)光的颜色补色(1nm=10-9m)

770~605 红青

605~595 橙绿、蓝

595~580 黄蓝

580~560 黄、绿紫

560~500 绿紫红

500~490 青红

490~480 绿、蓝橙

480~435 蓝黄

435~390 紫黄绿

七、色差

看颜色,距离30~40㎝,45°角

目前常用与评价变色的公式有:CIELAB色差式、JPC79 色差式、CMC(1:1 )色差式和我国新推出的评价变色牢度所使用的公式等。

评价方法是,首先用选定的色差式计算被测试样前后的色差,然后根据计算出的色差值查相应的色差与牢度级别对照表,即可确定出被测试样的牢度级别。

Datacolour 计算机电子测色与配色,处理前后的布样经测试后,计算机将由操作者选定的色差公式自动完成色差的计算,并给出相应的各项指标。操作者只要读出总色差,根据应用的色差公式查色差值相应的色差与牢度级别对照表即可。在测色配色中,总色差与视觉存在以下关系:

表总色差与视觉之间的关系

一般在测色配色中认为只要△E<1,就认为仿样与标样的颜色基本相同。

在DATACOLOUR中所用到的色差评价公式有ANLAB色差式、CIELab 色差式、HUNTER色差式。

ANLAB色差式的指标有:DE、Da、Db、Dc、Dh。

HUNTER色差式有指标:DE、Da、Db 。

CIELab 色差式有以下指标DE、Da、Db、Dc、Dh、Dl。CIELab色差公式如下表示:

DE=[(Dl)2+(Da)2+(Db)2]1/2

式中:DE为总色差;

a,b 为色度指数,分别表示红绿度和黄蓝度;

L为明度值。

当仿样与标样之间有色差时,在Lab表色空间两点就不会重合,两点相比较得出色度差值Da,Db和明度的差值Dl:

Dl>0偏浅,Dl<0偏深;

Da>0偏红,Da<0偏绿;

Db>0偏黄, Db<0偏蓝。

色差值DE与视觉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当处理后的织物表面色光变化时,不能单凭DE 判断织物的颜色变化,而必须根据L,a,b值的变化,综合分析颜色的变化情况。

第二讲纤维的分类及特性

一、纺织纤维

直径细到几微米或几十微米,长度比直径大千百倍的细长柔软物体一般都称作纤维。

长度达到数十微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挠曲性和互相纠缠抱合性能和其他服用性能而可以生产纺织制品(如纱线、绳带、机织物、针织物等)的,叫做纺织纤维。

二、纺织纤维的分类

1、天然纤维:(1)纤维素纤维:①种子毛纤维:棉,木棉等;②韧皮纤维:亚麻,苎麻,大麻,黄麻等;③叶脉纤维:剑麻、蕉麻等;(2)蛋白质纤维:①兽皮纤维:羊毛,开司米羊毛,马海毛,羊驼毛,骆驼毛;②蚕丝纤维:蚕丝(家蚕,野蚕)、柞蚕丝等;③羽毛纤维:鸭毛,鹅毛等禽类羽毛。(3)矿物纤维:石棉。

2、化学纤维:

(1)再生纤维(regenerated fibers):

①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天丝纤维、铜氨纤维等;

②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

③醋酯纤维;

④特种有机化合物纤维:甲壳素纤维、海藻胶纤维等;

⑤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

(2)合成纤维(synthetic fibers):

①聚烯烃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乙烯缩甲醛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腈纶);

②聚酰胺类纤维(锦纶):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010、芳香聚酰胺纤维等;

③聚酯类纤维(涤纶):a.聚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纤维(涤纶,PET纤维)b.聚对苯二甲酸二丙二醇酯纤维(PTT纤维)c.聚对苯二甲酸二丁二醇酯纤维(PBT纤维)d.聚萘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纤维(PEN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等;

④其他类:聚甲醛纤维、聚氨酯纤维【聚胺酯(PU)纤维(氨纶、Spandex)】、聚四氟乙烯纤维、芳纶等功能纤维和智能纤维、纳米纤维等。

三、详细介绍

1、棉花

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棉花大多是一年生植物。它是由棉花种子上滋生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的。棉纤维的生长可以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阶段。

棉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棉国之一,目前,我国的棉花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我国棉花种植几乎遍布全国。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再加上西北内陆、辽河流域和华南、共五大棉区。

(1)按棉花的品种分类

Ⅰ.细绒棉:又称陆地棉。纤维线密度和长度中等,一般长度为25~35mm,线密度为2.12~1.56 dtex(4700~64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左右。我国目前种植的棉花大多属于此类。

Ⅱ.长绒棉:又称海岛棉。纤维细而长,一般长度在33mm以上,线密度在1.54~1. 18dtex(6500~85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以上。它的品质优良,主要用于编制细于10tex的优等棉纱。目前,我国种植较少,除新疆长绒棉以外,进口的主要有埃及棉、苏丹棉等。

此外,还有纤维粗短的粗绒棉,目前已趋淘汰。

(2)按棉花的初加工分类

从棉花中采得的是籽棉,无法直接进行纺织加工,必须先进行初加工,即将籽棉中的棉籽除去,得到皮棉。该初加工又称轧花。籽棉经轧花后,所得皮棉的重量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率称衣分率。衣分率一般为30~40%。按初加工方法不同,棉花可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

Ⅰ.锯齿棉:采用锯齿轧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锯齿棉。锯齿棉含杂、含短绒少,纤维长度较整齐,产量高。但纤维长度偏短,轧工疵点多。目前,细绒棉大都采用锯齿轧棉。

Ⅱ.皮辊棉:采用皮辊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皮辊棉。皮辊棉含杂、含短绒多,纤维长度整齐度差,产量低。但纤维长度操作小,轧工疵点少,但有黄根。皮轧棉适宜长绒棉、低级棉等。

(3)棉纤维性质

Ⅰ.长度

棉纤维长度是指纤维伸直时两端间的距离,是棉纤维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棉纤维的长度主要由棉花品种、生长条件、初加工等因素决定。棉纤维长度与成纱质量和纺纱工艺关系密切。棉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短绒少,则成纱强力高,条干均匀,纱线表面光洁,毛羽少。

棉纤维的长度是不均匀的,一般用主体长度、品质长度、均匀度、短绒率等指标来表示棉纤维的长度及分布。主体长度是指棉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的长度。品质长度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它在纺纱工艺中,用来确定罗拉隔距。短绒率是指长度短于某一长度界限的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量的百分率。一般当短绒率超过15%时,成纱强力和条干会明显变差。此外,还有手扯长度、跨距长度等长度指标。

Ⅱ.线密度

棉纤维的线密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是棉纤维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它与棉纤维的成熟程度、强力大小密切相关。棉纤维线密度还是决定纺纱特数与成纱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与织物手感、光泽等有关。纤维较细,则成纱强力高,纱线条干好,可纺较细的纱。

Ⅲ.成熟度

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的加厚程度,即棉纤维生长成熟的程度,它与纤维的各项物理性能密切相关。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截面粗、强度高、转曲多、弹性好、有丝光、纤维间抱合力大、成纱强力也高。所以,可以将成熟度看成棉纤维内在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Ⅳ.强度和弹性

棉纤维的强度是纤维具有纺纱性能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条件之一,纤维强度高,则成纱强度也高。棉纤维的强度常采用断裂强力和断裂长度表示。细绒棉的强力为3.5~4.5cN,断裂长度为21~25km;长绒棉的强力为4~6cN,断裂长度为30km.由于单根棉纤维的强力差异较大,所以一般测定棉束纤维强力,然后再换算成单纤维的强度指标。棉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3%~7%,弹性较差。

Ⅴ.吸湿性

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且其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许多亲水性基因(—OH),所以其吸湿性较好,一般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回潮率可达8.5%左右。

Ⅵ.耐酸碱性

棉纤维耐无机酸能力弱。棉纤维对碱的抵抗能力较大,但会引起横向膨化。可利用稀碱溶液对棉布进行“丝光”。

此外,棉纤维中还夹着杂质和疵点,杂质有泥沙、树叶、铃壳等,疵点有棉结、索丝等。它们即影响纺织的用棉量,也影响加工和纱部质量,所以必须进行检验,严格控制。

棉纤维分级:

棉花标准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细绒白棉----国家标准(GB1103--1999) 长绒棉----地方标准(新疆)彩色棉----企业标准机采棉----企业标准下面重点介绍细绒白棉国家标准:

(一)几个主要概念:1.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以上的品级。 2.毛重:棉花用其包装物之和。 3.净重:毛重扣掉包装物重量后的重量。 4.准重:净重按棉花标准含杂率折算后的重量。 5.公量重或公定重量:准重按棉花公定回潮率折算后的重量。 6.危害性杂物:指金属、砖头及异性纤维或色纤维。 7.短纤维率:长度短于16毫米及以及的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 8.棉结:棉花加工过程中,纤维纠缠在一起的死结。

(二)棉花质量主要指标 1.品级。品级是指棉花品质的级别。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分为7个级,7级以下为级外。品级标准级是3级。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同一批棉花中,除了主体品级的比例达到80%及以上外,还不允许有跨主体品级的棉花。不符者应挑包整理或协商处理。(注:跨主体品级是指主体品级及其上下相邻品级之外的其它品级,即同一批棉花中,不能有与主体品级相差2个级及以上的棉花)。如:一批棉花中,

(1)若1级占10%,2级占80%,3级占10%,该批棉花的主体品级是2级。

(2)若1级占10%,2级占75%,3级占15%,则该批棉花无主体品级(没有占到80%及以上的级别),需重新整理。

(3)若1级占90%,3级占10%,虽然主体品级1级的比例达90%,但有3级棉花存在,属跨主体品级1级的范围,该批棉花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需重新整理。

2.长度。棉花长度是指棉纤维伸直后的长度。国家标准规定:以1毫米为级距,采用“保证长度”的原则,分为7个级。分级如下:

25毫米,包括25.9毫米及以下;

26毫米,包括26.0—26.9毫米;

27毫米,包括27.0—27.9毫米;

28毫米,包括28.8—28.9毫米;

29毫米,包括29.0—29.9毫米;

30毫米,包括30.0—30.9毫米;

31毫米,包括31.0毫米及以上。

5级棉花长度在于27毫米时,按27毫米计;6、7级棉花长度均按25毫米计。长度标准级是28毫米。

3.马克隆值。这是反映棉花成熟程度和细度的综合指标,国家标准规定分为A、B、C三个级,标准级是B级。各级的范围是:

A级:3.7-4.2;

B级:3.5-3.6,4.3-4.9;

C级:3.4及以下,5.0及以上。

4.回潮率。过去叫做含水率,为了与国际接轨,改叫回潮率。但这两个词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含水率是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湿纤维重量的百分比,而回潮率是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国家标准规定,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 5.含杂率。国家标准规定,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

6.危害性杂物要求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得混入危害性杂物。7.短纤维率限量规定:品级标准级以上(即1、2级)的棉花应小于、等于12%,最高不得超过18%;品级标准级及下一级(即3、4级)的棉花应小于、等于15%,最高不得超过20%;其它品级棉花不作要求。(注:之所以用标准级以上、以下,而不用1、2、3、4级来表示,主要是根据商检部门对外检验的需要所定)超量处理:品级标准级以上(即1、2级)棉花短纤维率大于12%小于或等于15%的,超出12%的部分,按超出百分率的一半相应扣减结算重量;短纤维率超过15%小于或等于18%的,超出12%的部分,按超出的百分率相应扣减结算重量。

品级标准级及下一级(即3、4级)棉花短纤维率大于15%小于或等于18%的,超出15%的部分,按超出百分率的一半相应扣减结算重量;短纤维率超过18%小于或等于20%的,超出15%的部分,按超出的百分率相应扣减结算重量。 8.棉结限量要求:锯齿棉标准级以上每百克不超过500粒,标准级每百克不超过700粒,标准级以下不作要求。

超量处理:棉结超过限量要求的棉花,品级顺降一级。第7、第8这两项指标是国家今年新修订的标准,目前还未正式公布,正在征求WTO成员国意见,过了缓冲期,就正式实施。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棉花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新出台的短纤维率和棉结两项指标,作为国家标准的一部分也将被强制执行,而外棉的短纤维率和棉结含量均高于这两项指标,商检部门在检验进口棉时,估计每批都要提出索赔要求;对国棉也是不利的:(1)有些轧花厂的皮棉清理机将不能用;(2)出具检验证书的棉花加工、经营企业,要增加相应的人员和仪器设备;(3)国家没有统一的“棉花短纤维率标准样品”和“原棉棉结标准样品”;(4)需要培训人员,统一操作方法,减少误差;(5)限制了新疆机采棉的发展。但也有有利的一面:(1)有利于农业部门改良品种;(2)有利于加工企业改进轧花工艺,

杜绝人为的掺入回收棉、棉短绒的行为,提高原棉质量;(3)有利于纱厂降低成本,提高纺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9.等级和标准级。等级是品级和长度的总称,如该批棉花等级是129,所表示的意思是:品级是1级,长度级是29毫米。人们常说“我的棉花等级是1级”,这是错的,正确的说法应是:我的棉花品级是1级。注意:千万不能把等级和品级混为一谈。我国棉花的标准等级328B,简称为标准级328B。《棉花质量检验证书》(以下简称《证书》)是棉花质量的凭证。新的棉花国家标准只对《证书》内容做了统一规定,但对《证书》格式未做统一规定。因此,《证书》的格式可分为供方《证书》和专业纤检机构的《证书》。《证书》上的内容主要有棉花产地、加工单位、批号、包数、主体品级、长度级、马克隆值级、含杂率、回潮率、毛重、公定重量、检验单位、签发证书日期、证书有效期等。短纤维率和棉结这两项指标出台后,在《证书》上还要加上。新的棉花国家标准规定“棉花检验证书有效期为一年,从签发之日起计算。超过证书有效期的棉花应重新进行检验,按重新检验结果出证”。这是因为棉花存放一段时间会发生自然变异。考虑到棉花品级实物标准有效期为一年,因此,棉花检验证书的有效期也规定为一年。值得注意的是超过有效期的棉花重新检验时,并不是对所有的项目,而只是对品级,因为棉花质量的自然变异,主要是在色泽上。根据《证书》就可计算棉花的货值。首先要知道当时市场上各等级的价格,其次要知道该批棉花的等级和公量重,该批棉花的等级对应当时的市场价×该批棉花的公量重,即为该批棉花的货值。

在《证书》上,长度级和马克隆值级是确定的,品级则有比例规定: 1、主体品级为100%时,如1级比例为100%,则按1级来计算货值。 2、主体品级为80%以上,有相邻级比例在20%以内,如某批棉花1级占85%,2级占15%,则计算货值时要按比例分别计算。 3、主体品级达不到80%或有与主体品级差2个级以上的棉花存在,则需重新整理使之符合国标要求后,方可销售或计算货值。如某批棉花2级比例为75%,1级占25%,则该批棉花无主体品级;或者主体品级2级的比例达到88%,但有12%的4 级,这时不能简单的按比例计算货值,而是要责成企业重新整理,使之达到国标规定后,再行计算。

(四)质量标识、批号及刷唛格式 1、质量标识。新的国家标准规定:棉花质量标识按棉花类型、主体品级、长度级、主体马克隆值级顺序标示,6、7级棉花不标马克隆值级。类型代号:黄棉以Y标示;灰棉以G标示;白棉不做标识。品级代号:一级至七级用“1”--“7”标示。长度级代号:25毫米至31毫米,用“25”--“31”标示。马克隆值级代号:A、B、C级分别用A、B、C标示。皮辊棉、锯齿棉代号:皮辊棉在质量标示符号下方加横线“ ”标示;锯齿棉不作标示。如:一级锯齿白棉,长度29毫米,马克隆值A级,质量标识为:129A;三级皮辊白棉,长度28毫米,马克隆值B级,质量标识为:328B ;四级锯齿黄棉,长度27毫米,马克隆值B级,质量标识为:Y427B;五级锯齿白棉,长度29毫米,马克隆值C级,质量标识为:527C;六级锯齿灰棉,质量标识为:G625。以此类推。 2、批号。批号是指加工厂组成一批棉花后的代号。全国供销社系统对批号做了统一规定,由11位数字组成:第1、2位为省(区、市)代码,用该省(区、市)邮政编码的

前二位数表示,邮编相同另外编号(详见附件二),如江苏省的代码为21,新疆自治区的代码为83,新疆兵团则用84表示;第3、4位为县代码;第5、6位为轧花厂代码;第7、8位为年度代码(有的省用4位数,也可),如2000年度用00表示(用2000表示也可),2001年度用01表示(用2001表示也可);第9、10、11位为该批棉花的批号。全国统一批号的好处:一是便于建立棉花台帐,二是一看批号便知该批棉花是哪个年度、哪个县生产、哪个轧花厂加工的,若质量出了问题,责任单位一清二楚。 3、刷唛格式。全国供销社系统对“棉包刷唛格式”做了统一规定,其内容如下:

产地:刷省(区、市),县(市)。

加工单位:刷轧花厂全称。

质量标识:按国标规定执行。

批号:按总社规定执行。

包号:刷所在批次的棉包编号。

毛重:刷棉包实际称见重量,单位为公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生产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刷写。年份不能缩写为两位。

2、丝

3、毛绒

山羊绒是世界上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纺织工业的高档原料,被人们誉为“纤维钻石”、“软黄金”。从山羊身上抓剪下来的绒毛纤维,就称为山羊绒,简称羊绒。它是山羊在严冬时,为抵御严寒而在山羊毛根处生长的一层细密而丰厚的绒毛,入冬严寒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气候愈严寒,羊绒愈丰厚,纤维愈细长。

由于亚洲克什米尔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山羊绒向欧洲输出的集散地,所以山羊绒在国际市场上习惯被称为CASHMERE,中国采用其谐音为“开司米”。

羊绒不同于羊毛,羊毛生长在绵羊身上,羊绒只生长在山羊身上。一般概念上讲,羊绒仅指山羊绒而言。绵羊并没有绒,许多人把绵羊身上的有点类似于羊绒特性的细羊毛称作“绵羊绒”,其实是混淆了羊绒与羊毛的概念。

羊绒按其天然颜色分为白绒、青绒、紫绒,其中以白绒最珍贵,仅占世界羊绒产量的30%左右,但中国山羊绒白绒的比例较高,约占40%左右。

羊绒产量极其有限,一只绒山羊每年产无毛绒(除去杂质后的净绒)50克-80克,平均每五只山羊的绒才够做一件羊绒衫。世界上绒山羊主要生长在中国北方、蒙古、伊朗、阿富汗一代的高寒、半荒漠地区。

羊绒具有以下特性:纤细、柔软保暖。羊绒是动物纤维中最细的一种,阿尔巴斯羊绒细度一般在13um-15.5um之间,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好,所以保暖性好,是羊毛的1.5-2倍。羊绒纤维外表鳞片小而光滑,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重量

轻,手感滑糯。色泽自然柔和。羊绒纤维细度均匀、密度小,横截面多为规则的圆形,吸湿性强,可充分地吸收染料,不易褪色。与其他纤维相比,羊绒具有光泽自然、柔和、纯正、艳丽等优点。柔韧,有弹性。羊绒纤维由于其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回复率均较大,宜于加工为手感丰满、柔软,弹性好的针织品,穿着起来舒适自然,而且有良好的还原特性,尤其表现在洗涤后不缩水,保型性好。

引领业界,重点推荐

与羊绒的优良独特特性相对应,羊绒制品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将其手感柔软、绒面丰满、保暖性好、吸湿性强、光泽自然柔和、穿着舒适等特点集中起来就是高雅华贵、风格独特。用名贵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经心加工制造的高档产品,给人以华贵典雅的感觉,消费者穿上后倍增风韵,能够获得温馨的享受和高雅的风度,是人们追求服装高档完美的理想佳品。2:中国羊绒产业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山羊绒全部以原料形式廉价出口国外,当时我们的加工能力只限于擀毡、拧毛绳、编织手工毛衣、修建蒙古包等。20世纪60年代以前,当中国人还在为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而奔波,把羊绒以羊毛的价格出口国外的时候,英国道森公司已经用中国廉价羊绒加工羊绒衫并行销世界市场150多年了。

亚麻

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距今已有1万年以上的历史。亚麻是纯天然纤维,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显著特点,越来越被人类所重视。亚麻也是油料作物,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故用来预防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中文学

名:

亚麻拉丁学名:Linum usitatissimum 别称:胡麻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蔷薇亚纲属:亚麻属分布区域:内蒙各地普遍栽培

栽培方法生产地区分布亚麻的民间偏方

yàmá

亚麻是古老的韧皮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亚麻起源于近东、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瑞士湖栖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经栽培亚麻并用其纤维纺织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亚麻布包盖的。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我国至少有1000年

栽培历史。纤维型亚麻是1906年从日本引入的。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等特点,可纺高支纱,制高级衣料。

【中药名】亚麻(《图经本草》)

【蒙药名】麻嘎领古(《蒙药正典》)

【别名】胡麻、乌兰一棍吉得

【学名】Linum usitatissimum L.[亚麻科]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l00厘米。直根较细,淡黄色。茎直立,圆柱形,上部分枝,无毛。叶互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8—4厘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全缘,有3脉,无叶柄。花生于茎顶端或上部叶腋处,成疏松聚伞花序;萼片5,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先端突尖,具3条脉,边缘膜质,无腺点;花瓣5,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一1.5厘米,蓝色或蓝紫色,稀有白色或红紫色,早落;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退化雄蕊5,仅留齿状痕迹,与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离,柱头条形。蒴果球形,直径6-8毫米,淡黄色,顶端5瓣裂;种子通常l0,褐色,光滑,呈矩圆形,扁平。

【分布】内蒙各地普遍栽培。

【产地产量】内蒙农业地区大量栽培。产量极多。

【入药部分】种子及根、茎叶入中药。

种子入蒙药。

【采集加工】秋季果熟时,采收种子,晒干备用;春、秋季采挖根,洗净泥土。晒干,切段备用。

药用鉴别与作用

【药材鉴别】性状种子呈扁平卵圆形,一端钝圆,另一端尖而歪向一侧,长4—6毫米,宽2—3毫米。表面红棕色或灰褐色,平滑而有光泽,放大镜下可见微小的凹点;种脐位于尖端凹入部分,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除去种皮后可见棕色薄膜状的胚乳,内有子叶2片,黄白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种子的尖端。气无,嚼之有豆腥味。

以饱满、色红棕、光亮者为佳。

鉴别取本品粉末约0.5 克,置试管中,加水3毫升,管口放一条浸有l0%碳酸钠溶液的三硝基酚试纸,塞紧(试纸勿接触溶液和管壁),将试管置水浴中加热3—5分种,试纸即呈现明显的砖红色。

【化学成分】种子含十四种黄酮甙,六种花青素,二种羟基香豆素和二十种酚酸。各植物甾醇的百分比为,菜油甾醇26%,豆甾醇7%,谷甾醇41%,△5一燕麦甾醇13%,Cycl oartenol 9%,24-Methylenecycloartanol 2%和胆甾醇2%。种子油含26.3毫克%游离生育酚和30.2毫克%总生育酚。

果实里氢氰酸含量很高,可以引起中毒。

【药理作用】种子含粘胶和油,故有润滑、缓和刺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内服治疗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炎症。

亚麻苦甙能调解小肠的分泌和运动机能。

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故用来预防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但在动物(兔)身上,长期饲以亚麻油酸,对血胆甾醇水平、动脉的粥样病变并无特殊的保护作用(较向日葵油的效果差)。

药用功能

中药种子:味甘,性微温。润燥通便,养血祛风。根:昧甘、辛,性平。平肝,补虚,

活血。茎叶:味辛,性平。祛风解毒,止血。

蒙药味甘、微苦,性温,腻、软、重。祛“赫依”,排脓,润燥。

【主治】中药种子:治肠燥便秘,眩晕,病后虚弱,皮肤痒疹,皮肤干燥起屑,脱发,痈疮肿毒。根:治慢性肝炎,睾丸炎,跌扑损伤。茎叶:治痈疮肿毒,刀伤出血。

蒙药治“赫依”病,便秘,皮肤瘙痒,老年皮肤粗糙,疮疖,睾丸肿痛,痛风。

【用量用法】中药10—15克,水煎服;外用全草适量,捣烂敷或煎水熏洗患处。

蒙药单用1.5—3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使用注意】中药胃弱,大便滑泄及孕妇忌用。

蒙药“巴达干”热病者忌用。

加工和用途

纤维用亚麻收获后,捆成小把进行沤麻脱胶。温水沤麻水温宜控制在28~32℃之间,经1 00小时左右后捞出,将麻杆搭成伞形,露地晒干。雨露沤麻是将收获后的麻茎平铺在草地或亚麻地上,经雨淋、露浸,利用霉菌发酵沤制。在适宜湿度条件下,7~10天后,将沤好的干茎打碎,除去木质部和杂质,梳理纤维,再按质分号。被打掉的短麻称二粗麻。

亚麻纤维柔软、强韧、有光泽、耐磨、吸水性小、散水快,纤维吸湿后膨胀率大,能使纺织品组织紧密,不易透水,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可纺高支纱,织成的衣料平滑整洁,也可织制各种粗细的帆布,还可与棉、毛、丝、人造纤维混纺。二粗麻可作地毯和高级纸张原料。麻屑可制麻屑板。亚麻种子含油35~45%,其中亚油酸含量为10~16%,碘价155~187,油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可供食用、医药和工业原料用。油粕可作牲畜饲料。

经济价值

按经济特征分类,一般把有栽培价值的亚麻划分为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和油纤兼用亚麻三大类型。纤维用亚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原茎到种子都可加工利用。

1、亚麻纤维:亚麻的开发利用价值高,亚麻茎制取的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纯纺,亦可与其它纤维混纺。由于亚麻纤维与动物纤维、其它植物纤维、合成纤维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点,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首先,亚麻纤维强韧、柔细,其强度是棉纤维的1.5倍、绢丝的1.6倍,可纺支数高,织物平滑整洁,适宜制作高级衣料。其次,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性强、散热快、耐摩擦、耐高温、不易燃、不易裂、导电性小、吸尘率低、抑菌保健等独特优点,适宜制作飞机翼布、军用布、消防、宇航、医疗和卫生保健服装及帆布、水龙带、室内装饰布及工艺刺锈品等。第三,打麻下脚料和麻屑也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加工后的短纤维即麻棉,可与毛、丝、棉、化纤等生产混纺纱,也可纺纯麻纱;麻屑是制造人造板材或高级纸张的优质原料。

2、亚麻种子:亚麻种子含油量30%—45%,亚麻油富含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富含人体必须的a-亚麻酸和r-亚麻酸,其中a-亚麻酸占到亚麻油脂肪酸的57%,比鱼油高2倍!能降低人体血压、血清胆固醇、血液粘滞度,对癌症、心血管病、内脏病、肾病、皮肤病、关节炎、肺病、免疫系统病等有治疗效果。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已批准将亚麻油作为营养添加剂或功能性食品成分使用。另外,亚麻油干燥性强,是优良的干性油,被广泛用于油漆、油墨、染料中,是人造丝、合成橡胶不可缺少的原料。亚麻籽榨油后的饼粕含蛋白质23—33%,残存油分在8.6%以上,是良好的家畜饲料。

3、以亚麻为原料开发的生态地膜,可用于水田、旱地和温室栽培,使地温升高的同时还可培肥土壤,更大的意义是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污染,麻纤维地膜以其独特的环境友好特性,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亚麻纤维

亚麻纤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纺织纤维,亚麻纤维制成的织物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用作服

装面料、装饰织物、桌布、床上用品和汽车用品等产业用品。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纺纱方法、新织造方法及新的整理工艺的出现,亚麻制品产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亚麻制品的主要生产地目前主要是法国、比利时、荷兰,中国亚麻的种植面积虽然较高,但亚麻纤维的产量仅排在第六位。

一般来说,亚麻在三月播种,七月收获,最近,法国的亚麻种植者组成的合作组织Terr e de Lin开发出了与当年六月种植,来年六月收获的新品种--冬季亚麻阿Adelie,该品种能生长在温度为-10℃的环境中。收割亚麻时,须将整个植物连根拔起,以便获得完整的纤维长度,这样还能防止纤维变色。

亚麻纤维的制取

获取亚麻纤维的第一个工序是除籽,接着就是沤麻,即将其他物质同纤维分离。沤麻的方法主要由两种--露水沤麻和水池沤麻,露水沤麻方法就是将亚麻散铺在地面上,通过露水、雨水、阳光以及一些细菌的作用,将亚麻外部的表皮腐蚀和溶解;水池沤麻的方法是将亚麻浸泡到水中,经过6~20天,通过细菌的作用使亚麻表皮溶解,但这个过程与露水沤麻比起来成本较高。亚麻纤维的这两个加工阶段实际上也是我们常说的脱胶过程,由于亚麻纤维是一种多细胞的韧皮纤维,亚麻纤维的细胞在基于韧皮与木质部之间的果胶层是以束状态的方式生长,把细胞交接在一起而形成分散的纤维,亚麻单纤维靠果胶质轴向搭接或侧向转接形成纤维束,纤维之间,韧皮与木质部之间都靠果胶质相联。亚麻脱胶的目的主要是破坏纤维束与周围组织的粘结程度,使得韧皮与木质部易于分离,同时又较少破坏连接单纤维之间的胶质。目前除了传统的露水浸渍和水池沤麻之外,还有酶处理、化学处理及物理方法,其中露水沤麻的纤维分离度最小,化学处理的纤维分离度最大,但对亚麻纤维的损伤也要大一些。

亚麻纤维的特性

①、亚麻纤维惊人的吸湿散湿能力,是上述卫生功能第一基础。为什么夏季穿着亚麻衣料舒服、凉爽,冬季觉得温暖?为什么亚麻装饰能调节环境?主要是因为亚麻纤维特有的运输水分的能力。亚麻是一种单年生的草本植物,优良的纤维用亚麻,茎径不到2毫米,而茎长可以在1米以上。为了维持它的生命和需在生长期内吸收和运送大量的水分,亚麻纤维是在麻茎的皮层,占有20%位置,是运送水分的主要组成部份。由于又细又长的亚麻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水分的需要量很大,苏联的试验数据为,每生长1公斤亚麻植物要供470公斤水,而且要在短短的30-40天的生长期内。为了与自然斗争取得生存,亚麻纤维就得天独厚地具有比其他纤维大几倍的吸湿和运送水的能力。②、亚麻纤维特有的低静电、低磁场效应是给予其纺织品优良卫生功能的又一项基本品质。也许比其它麻纤维小10倍。最近我国纺科院和北京劳保研究所也在一项试验中发现,毛、麻、棉纤维在空气中磨擦产生的静电量,以亚麻最低,比棉小七倍。

③、亚麻纤维平直光洁,在50倍以上的放大投影中,它像一节节竹子,没有棉、毛纤维等扭曲。这个特点,虽然使它失去了纤维产品的弹性和易于起皱,但却以它的平直,光洁的纤维结构,使难免积上了细微尘埃或污物的纺织品,(如平面铺设的垫、罩等)也因尘埃找不到藏身之处而易于清除。在卫生性能上作为低静电的补充。

④、纤维的表面光泽。由于亚麻纤维的横断面呈五角形,而且具有自然的光泽。这是它为适应生长环境,既能在阳光过烈时减少辐射热的伤害,又能适当地获取阳光热量。这种表面自然光泽特性,当它成为衣着时,可以保护皮肤;又能帮助人体调节环境影响。

⑤、亚麻纤维本质引起的工艺特征。由亚麻纤维细度高达4500~7500公支,(文献记载9000公支)不但比我国著名于世的苎麻(1500-2000支)细几倍,甚至比棉花还细,但是由于平均长度只有20毫米左右,因此必须以束纤维纺纱,而且出现了独特的湿法纺纱工艺,获得了高密度的湿纺纱或相对松疏的干法纺纱。这就有条件根据不同需

要,制造更适应人体卫生条件的产品。虽然亚麻纤维本身的导热系数与其他纤维一样,但是却可以依赖不同的工艺生产方式,造成紧密的有金属丝感觉的湿纺细纱,使织物更具凉爽感。也可以用相对松疏的干纺纱产品作为外衣织物,以增加保暖感。

⑥、由第一条基础条件引出的纤维在吸湿条件下的发热功能(称润湿热),人们从纺织材料的热学特性中知道,亚麻的吸湿热能量比棉高18%,比麻高17%,在生产过程中众所周知,喷水加湿的纤维堆,立即发热,如通风不良甚至引起自燃,根据计算,1公斤亚麻衣服从冬季室内18℃,相对湿度45%,走到室外5℃,相对湿度95%的寒冷处,约可以放热60000卡,相当于身上带着一个70瓦的电热器。

亚麻纺织产品

亚麻纺纱可采用干法纺纱或者湿法纺纱;亚麻短纤维也可用于非织造布生产,如纸张,同时也可用来生产产业用纺织品,如绝缘材料;亚麻的下脚料可用来制作一些工业制品。目前,亚麻的一个新用途是作为汽车内部装饰,欧洲著名的汽车公司如宝马、奥迪、SAAB在汽车内已采用由亚麻与涤纶混合的非织造布,在美国,短麻与其他纤维混合采用棉纺系统在Ri eter设备上纺纱,意大利则购买使用与毛纺精梳系统纺纱的纤维,在法国,亚麻厂采用亚麻纤维散纤染色,然后在Mackie机上进行成条、混条和湿法纺纱。

亚麻织物具有调温、抗过敏、防静电、抗菌的功能,由于亚麻的吸湿性好,能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20倍的水分,所以亚麻织物手感干爽,如今,防皱、免烫亚麻制品的诞生和混纺产品的出现,使亚麻产品的市场进一步拓展了。在国际上,亚麻的织造多为片梭织机和剑杆织机,产品包括细致优雅的亚麻手帕、衬衫衣料、绉绸、花式色纱产品、运动装以及麻毛混纺产品。家用产品则包括:窗帘、墙布、桌布、床上用品等。产业用产品则包括:画布、行李帐篷、绝缘布、滤布以及航空用产品。

亚麻可与毛、聚酯等纤维进行交织或混纺,形成风格独具、物美价廉的纺织产品。

毛麻交织凉爽织物:亚麻纤维用与毛纺织是实现毛织物的轻薄化、凉爽化的新途径。由于羊毛纤维和亚麻纤维在细度、弹性、伸长、卷曲等方面性质差异较大,混纺时工艺较难控制,如飞毛和绕皮辊严重、断头、落麻多,生产效率低、消耗大、纺纱支数低等,现在往往采用羊毛与亚麻进行交织,形成毛经麻纬的平纹产品,由于双经单纬的结构,布面轻薄滑爽,并且平整坚牢。这种毛麻产品采用的经向密度往往比硬挺的亚麻纱形成的纬纱密度大,呢面显现的大都是毛纤维,所以后整理重点针对毛纤维进行。毛麻交织凉爽织物兼具羊毛与亚麻的优点,再服用领域拥有良好的市场。

亚麻纤维非织造布复合材料: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压法(RTM)可以制作亚麻纤维非织造布/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由于亚麻价格较为低廉,密度比所有的无机纤维都小,而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与无机纤维相近,在复合材料中可部分取代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材料,亚麻纤维与玻璃纤维及碳纤维等相比,纤维柔软,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选择合理的梳理工艺,用针刺加工方法可以生产定量、蓬松度符合要求的非织造布增强纤维毡,同时纤维损伤小,且增厚效果好,作为增强材料,其具有生产流程短、无需织造、加工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节约能源,且环保。

亚麻油(胡麻油)

胡麻油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榨取的油。亚麻子含有30%~48%的油脂,在常温下压榨得到的油为黄色液体,有特异气味,在空气中质地逐渐变浓,颜色逐渐变深,油中主要成分含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及棕榈酸、硬脂酸等甘油酸。此外,还含有阿魏酸廿烷基酯、多种甾类、三萜类、氰甙类等有机化合物。胡麻油主要是用于涂料、油墨、油布、橡胶等的工业原料。少部分地区传统上用作食用油。有一定药用价值。

胡麻油色泽金黄透明、气味浓香、食用范围广,用温火煎、炸,无烟无沫,炒菜、调味、

凉拌以及各种糕点都可选用。胡麻油不论生、熟,都可食用,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都不凝固。食用纯胡麻油富含有人体必需的a-亚麻酸和维生素E、木酚素等营养成分,受到了全球营养界的普遍重视,对人体保健有相当好的作用。

从医学角度看,胡麻油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组成的比例适当,不容易氧化,尤其的富含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毛细血管循环、带给细胞营养的维他命E,是优异的抗氧化物质,能有效的防止老化。更重要的是胡麻油中含有的油酸成分还被医学证实有抑制胃溃疡、气喘等疾病,防止肤质恶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就护肤保养而言,胡麻油对于皱纹、黑斑、肌肤干燥等问题都有防范于未然的抑制作用。

胡麻油是一种高级食用保健油,常食有抗衰老、美容、健体的功效,已证实作用有生肌、长肉、止痛、杀虫、消肿、下热毒等。中医学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有润燥、解毒、止疼、消肿之功。”《别录》说:“利大肠,胞衣不落,生着摩疙肿,生秃发。”临床还用胡麻油来煎熬膏药,有生肌肉。止疼痛、消臃肿、补皮裂的作用。

胡麻油里的a-亚麻酸又能降血脂、抗血凝、软化血管、补益大脑,对癌症、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癌等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所以我们只要长期食用胡麻油,就能给身体充分的防范资源,才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功能,所以纯胡麻油是人们食用中的最佳保健调味品。

栽培方法

【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3℃,最适宜温度20-25℃;营养生长适宜温度11-18℃。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生育期70-80d。前作以玉米、小麦或大豆为好。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栽培为宜,含盐量在0.2%以下的碱性土壤亦能栽培。

栽培技术品种有纤维型和油用型。用种子繁殖:播前种子用化肥拌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纤维型的按行距7.5cm开条沟播种;油用型的按行距22-26cm开宽幅条沟,播种量1hm2分别为97.5-112.5kg和45-60kg。播后7-8d出苗。

田简管理生长期易遭杂草混生,可用化学除草剂杀灭杂草。雨季要开沟排水,旱季及时灌溉。根据不同土类,旋肥氮磷钾要适宜配比,需施较多钾肥,以提高抗倒伏能力;施用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品质。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亚麻锈病、亚麻炭疽病、立枯病、叶斑病等。虫害有草地螟、亚麻夜蛾、跳解、粘虫、白边地老虎、甘蓝夜蛾、金龟子等。

生产地区分布

东北三省及新疆产的亚麻用于纺织,如我们常见的亚麻麻垫或亚麻服装。油用亚麻主要产自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甘肃会宁等地区,此处的亚麻油当地又称胡麻油,主要是由于是古时汉朝张骞出使传入我国。中医药研究表明内蒙辉腾席勒高寒地区所产的亚麻籽为最好。

中国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当前主要分存在中国的华北、西北地区,以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四省产量最大,吉林、河北、陕西、青海次之,西南地区的西藏、云南、贵州等地也有零星种植。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在66.7万公顷以上,年产量约45万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年播种面积130.3万亩,产量6.5万吨,占全国胡麻面积和产量的17.5 %和16.9 %。自治区正在重点发展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卓资县、丰镇市、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察右前旗、察右后旗、武川县、和林县、固阳县等4盟市11个旗县市的油用亚麻种植与品种培育。

黑龙江省兰西县。有“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和“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等美誉。

兰西亚麻产量占全国1/3以上,目前已经形成了6大类170多个品种的亚麻加工产业链。其中,规模最大的亚麻汽车坐垫行业,占全县GDP的1/3,为全县支柱产业。去年,该县亚麻汽车坐垫产量达到650万套,在国内市场上占86%以上的份额。

亚麻的民间偏方

亚麻被认为具有止痛、收敛、镇痛、利尿、润肤、化痰、化脓和治疗创伤等功能,被人们用于治疗疖子、支气管炎、烧伤、癌、痈肿、感冒、结膜炎、鸡眼、咳嗽、腹泻、淋病、痛风、发炎、酒精中毒、疲劳过度、风湿、烫伤、硬化症、溃疡、痉挛和肿瘤等病。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用亚麻作药品有很好的抑癌作用,研究进一步证实亚麻含有3’-去甲基盾叶鬼臼树脂毒素,盾叶鬼臼树脂毒素和p一谷街醇等抑癌物质。亚麻种子被认为具有润肤、镇痛、治疗肺病、利尿等药用价值。种子单独或与芥菜、山梗莱属植物种子混合压成膏状物后,可用于治疗疖子。有时候种子也可被烘烤成膏状物。亚麻籽茶可以治疗感冒、咳嗽、泌尿系统疾病(在饮用的时候可添加蜂蜜和柠檬汁)。亚麻油可以作为松弛剂,和石灰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就可制成非常有名的卡伦油,它可用于治疗烧伤和烫伤。亚麻油和蜂蜜混合在一起是一种效果很好的化妆品,可去掉脸上的雀斑,亚麻油还可以作为兽药,治疗羊和马的腹泻。将亚麻种子煮沸后制成的果冻可用来饲养牛犊。Hartwell认为亚麻在民间被广泛用来治疗肺癌、四肢麻木、肝硬化、口腔炎、湿疣、心肌硬化、子宫肿瘤、胃溃疡、翠丸、子宫、内脏病、腹部瘤、咽喉、腺、肠、颈、腮腺、小舌、甲状腺上长瘤等疾病。

苎麻

4、莫代尔

莫代尔纤维百科名片

莫代尔(Modal) 是奥地利兰精(Lenzing) 公司开发的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纤维素再生纤维,该纤维的原料采用欧洲的榉木,先将其制成木浆,再通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加工成纤维.。该产品原料全部为天然材料,对人体无害,并能够自然分解,对环境无害。莫代尔纤维的原料是产自欧洲的灌木林,制成木质浆液后经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制作而成,是一种纤维素纤维,所以与棉一样同属纤维素纤维,是纯正的天然纤维。

莫代尔(Modal) 是一种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纤维素再生纤维,该纤维的原料采用棉木浆粕,通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加工成纤维。该产品原料全部为天然材料,对人体无害,并能够自然分解,对环境无害。莫代尔纤维制成木质浆液后经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制作而成,是一种纤维素纤维,所以与棉一样同属纤维素纤维,是纯正的天然纤维。目前该纤维的生产企业有奥地利兰精公司,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2010年9月在国内首家研制成功。

编辑本段莫代尔纤维简介

莫代尔产品因为它本身具有的很好的柔软性和优良的吸湿性但其织物挺括性差的特点,现在大多用在内衣的生产。莫代尔的针织物主要用于制作内衣。但是莫代尔具有银白的光泽、优良的可染性及染色后色泽鲜艳的特点,足以使之成为外衣所用之才。正因为如此,莫代尔日益成为外衣及其装饰用布的材料。为了改善纯莫代尔产品的挺括性差的缺点,莫代尔可以与其它纤维进行混纺,并可达到很好的效果。JM/C(50/50)就可弥补这一缺点。用此种纱线织成的混纺织物,使棉纤维更加柔顺,并且改善了织物的外观。莫代尔在机织物的织造过程中也可体现其可织性,也可以和其它纤维的纱进行交织,从而织成各种各样的织物。莫代尔产品在现代服装服饰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编辑本段莫代尔纤维的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