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道德发展和性别角色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第六、七章道德发展和性别角色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第六、七章道德发展和性别角色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第六章道德发展

第一节道德与品德发展的概述

三种道德学说

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它假定人类在本性上带着原罪,需要某种形式的神圣的救赎。基督是人类的救世主,父母对儿童也有类似作用。这种观点在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及良心的发展理论中也有痕迹,即认为儿童内化了父母的是非标准,从而具有了道德感。

先天纯洁论:认为儿童基本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是社会尤其是承认腐蚀了他们。这种观点主要反映在皮亚杰的自律理论中,他认为是父母阻碍了道德的发展。

白板说;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认为儿童既非先天纯洁也非污浊的,而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代表观点是学习理论,他们强调发展是强化和模仿机制的结果。

什么是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具有如下特点:1、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2、道德品质必须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指导,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进而产生道德行为。3、道德品质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品德与道德关系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品德是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3、道德与品德内容不同,道德是一定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品德是道德在个体上的反映和表现,是道德内化的结果。4、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品德通常定义为个体的心理特征,并不能反映“个体”道德领域的全貌,所以通常仍用“道德发展”来指个体领域的道德心理发展。

道德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品德的结构

从心理概念引申而来的品德结构,主要有三分法、二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是以提顿斯和康德的知情意引申而来,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二分法是由把心理看做是由认识和行为两种成分构成的整体引申而来;四分法认为心理结构可以分成知情行意四个成分。

美国品德心理学家雷斯特从分析特点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出发,强调

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提出品德的四种主要成分:1、理解道德情境,其中包括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推理能力。2、寻找适当的道德行为途径。3、决定道德行为的计划。4、执行并实施道德行为的计划。冯忠良等认为个体品德结果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社会规范的学习基础上的,实际上将内化的社会规范视为品德的本质。但他对品德结果的界定并不统一。

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果应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整体和系统,可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二是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三是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的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品德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品德和社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品德和社会性在个体发展中相统一。

第2节道德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理论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是他独创的临床谈话法。他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对道德概念和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因为道德是由各种规则体系构成的。

游戏规则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大约三岁时),儿童游戏时没有规则可言,也说不出规则。第二阶段(大约3—5岁),儿童模仿大一些的儿童受规则的约束,但很少找同伴一起游戏,游戏也没有社会意义。第三阶段(6—10岁),儿童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新、旧规则的变化被看做是不公平的。第四阶段(11—12岁以后),儿童倾向于改变规则以适应特殊情境,在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早期,规则被看做是可以改变的,是彼此协商的产物。

对过失的判断:皮亚杰通过包含道德价值方面内容的对偶故事,考察儿童对过失的判断,发现,6、7岁以下的儿童是根据后果判断过失大小,较大一些的儿童可以根据动机来判断过失行为。

对谎言的理解:采用对偶故事法,考察了儿童对谎言的理解。低龄儿童根据说的话语真实情况相差的程度判断谎言的严重性,较大些的儿童能够把意图因素考虑进来。

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4、5岁之前的儿童处于这个阶段,他们不能对行为的道德价值作出判断,因而是前道德的。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4、5岁—8、9岁的儿童属于这个阶段,首先,儿童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可改变的。其次,儿童在评价行为时,

态度极端,只有绝对的对与错。再次,他们做判断时只考了后果不考虑动机。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9、10岁以后的儿童可以达到自律阶段,他们不再盲从权威,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认为规则可以通过协商来改变,判断行为对错,不仅看结果,还可以考虑动机和意图因素。这个时期可以称为道德相对主义阶段。

霍夫曼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提出同伴交往的作用:第一,儿童通过与同伴共同决策,获得了对自己在特定环境中运用以及改变规则的能力和信心。因此规则最终被看做是灵活的,是个人间共同协商合作的结果。第二,通过扮演同伴交往中的各种角色获得了经验,儿童了解到他以与同伴相似的方式思考和认识。有利于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理解规则的可变性。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对道德反应的内容不感兴趣,对道德思维结构感兴趣。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前习俗道德大多数9岁以下儿童和很多少年犯、成人罪犯的道德认知能力都属于这个水平,其特点是注重自我满足和对自己造成的后果。第一个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第二个阶段,儿童不再把规则看出是绝对不变的,只要一种行为对自己有利,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是合理的。2、习俗阶段大多数青少年和一些成年人处于这个水平上,主要特点是根据道德习俗的要求采取行动。这时,社会道德规范已经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价值观念,儿童会遵循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事。第三个阶段,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判断行为的好坏。第四个阶段,儿童关注的重点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都应承担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3、后习俗阶段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并履行自己坚定的道德信念,而很多社会规范或法律都是可以改变的,道德高于法律,而不是相反。第五个阶段,儿童一方面知道应该遵守法律,但又模糊的意识到有比法律更高的原则,即维护生命的权利。在最高的第六个阶段,一些普遍的原则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比如生命的价值、正义感等。

根据实证研究的检验,科尔伯格强调的阶段的普遍性和顺序性都得到证实和支持。

第3节道德情感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的道德发展观及其批判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道德是个体良心(超我)的一部分,道德的获得是超我的形成,这是恋母或恋父清洁的解除和对同性父母产生认同的结果。社会把它的文化标准施加给个人,个人最终又把它传给下一代。弗洛伊德特别强调认同和道德情感的作用。但是解释不够清晰引起很多争

论。

在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的影响下,激发了很多对道德的研究,如关于人们对于道德行为本质和情感作用的研究,对内疚、惩罚等的研究。弗洛伊德理论中有这样一个隐义:对某一个人的认同,应导致高度一致的道德行为的获得;而且超我作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一旦获得应该稳定地表现在各种情景下。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是以男性为被试的,缺少了性别上的公平性。同时主要是围绕着“公正”观念进行的,而公正不是唯一的道德取向。其徒吉利根提出关怀的取向并且认为女性表现尤为明显,并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与科尔伯格的理论互补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女性道德发展要经过3个水平:水平1为前习俗道德,特点是关心自我利益和生存。在这个水平上,自我是关心的唯一目标,自我生产的观念尤为重要。此后,逐渐意识到她们想要的和应该做的之间的差异,并实现从自私到关心责任的过渡。水平2为习俗道德,特点是关心责任和关怀别人。在这个水平上,取悦别人的需要先于自我利益;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承担对别人的关怀责任这时女性开始考虑满足别人需要的同时,能否对自己保存真实。水平3为后习俗道德,特点是对自己和他人需要的关怀。很少有个体达到这个水平,在这个水平的个体不再感到无力和屈从,而是积极地进行道德决策,并关心道德决策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的后果,关怀成为普遍的义务。

吉利根的理论考虑到了道德推理的感情层面。事实上,道德发展的内部过程至少包括四个过程: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

移情的发展

移情是最为重要的道德情感之一,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既包括认知成分又包括情感成分。

弗拉维尔认为,儿童对他人的情绪表现可能会做出三种情绪反应。

1、非推断的或非认知的移情。指他人的情感表现会在儿童身上引起相似的情感反应,但这种反应并不伴随相应道德社会认知过程。

2、移情的推断。指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自己身上激起相同的情感反应。

3、非移情的推断。指能够认知他人的情感,但是自己并不产生相应的情感。儿童移情发展的四个阶段:1、非认知的移情阶段。出生后头一年,儿童还不能区分他人的情绪状态和自己的情绪状态,因此,这一时期的移情还非常原始,为非认知的移情阶段。2、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出生后第二年,儿童初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自我中心的移情出现,能够对他人的情感做出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不安和痛

苦,才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3、推断的移情阶段。2—3岁儿童形成了最初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表现出利他性的移情。4、超越直接情景的移情阶段。童年晚期以后,儿童能够注意到他人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对他人的情感反应超出了直接情景的局限。

羞愧感的发展

一旦做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可能会产生羞愧感。羞愧感也是维系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情感基础。

有研究表明:1、儿童只有形成了个人自尊感,理解了自己的品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或错误,才能从道德角度对自己做出评价,继而才能理解哪些行为引起了别人的消极评价,才能产生羞愧感。2、3岁儿童已经出现萌芽状态的羞愧感,但这种羞愧感还没有从惧怕中分离出来,这种羞愧感并不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产生的,而是由于成人的直接刺激引起的而且表露在外部。3、学前儿童已经不需要成人的刺激,能自己认识到行为不对而感到羞愧,这时的羞愧感与惧怕已经分离。4、集体舆论影响儿童的羞愧感。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羞愧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且越来越社会化,但外部行为表现减少,内心体验加深,还能记住产生羞愧的条件,以避免以后再犯。

第7章性别角色发展

第1节性别角色和双性化

性别角色的社会文化意义

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不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性别角色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同一性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以获得迥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对于社会生活的建立和维持也有很大作用。

性别角色定型

不同的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定型不同。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定型,影响了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性别类型化,就是这种影响的结果。性别类型化是指个体根据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所获得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性别类型化从婴儿期孩子被确认是男是女就开始了,并且依性别不同而区别对待。父母和其他人开始按照社会意愿能接受和期望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双性化

历史上的基本观点是性别角色是一个单维结构,每个个体处于这个维度的一个点上。1964年,Rossia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最合适的性别模式是双性

化,而非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后来贝姆等人提倡心理双性化的观点,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我们的行为可以分割的相对独立的两个维度。具有双性化的个体,依据情境的需要选择男性化或女性化的方式行动,更具灵活性。贝姆的观点强调了情境因素对行为的决定性。贝姆1974年编制了测量双性心理的性别角色调查文卷。

第2节性别角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性别角色的发展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和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出现的年龄最早(2—3岁),其次是性别稳定性(3—4岁),最后是性别恒常性(6—7岁)。这些成分的一次获得标志了性别概念的发展。

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人一生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人的性别不因为其外表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认识。

性别角色观是指儿童对不同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儿童的性别角色观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3岁时,就具有了很多社会对男性、女性的期望的知识,形成了对性别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到4、5岁时,他们知道了大部分有关成人职业的条条框框。学前儿童在划分性别行为时往往比较刻板。5岁时,儿童开始从心理意义上理解不同性别行为模式。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抽象概念的进一步认识,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儿童对性别角色的理解也逐渐脱离表面性而趋向深刻化,不像年幼儿童那样呆板。也可以把所谓属于男性和属于女性的行为结合起来。

儿童的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观的形成使儿童性别化的行为也得到发展。他们喜爱社会期待他们的性别所从事的活动和扮演的角色,并且表现出于此相符的行为。儿童在很早时就表现出性别化的行为。2岁儿童会选择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和游戏,学前儿童的游戏也是性别化的。男女儿童在性别角色化的过程中存在发展差异,男女儿童对同性同伴偏好的时间不同,女孩一般在2岁,男孩在3岁;但是儿童喜欢与同性同伴玩耍的特点一直持续到儿童中期,这一特点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此外,女孩在遵从性别相适应行为上没有男孩那么严格。

性别差异问题

性别角色的定型,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性别个体所具有的典型行为模式的期望,当这种期望转换成个体的性别角色类型,就成了性别差异问题。性别差异不仅表现在社会行为方面还表现在认知等方面。

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是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相互作用

的结果。其中体质和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性激素、遗传基因和大脑。一般认为,主要对性别角色获得起作用的激素是雌激素、黄体酮、睾丸素。男女之间的遗传基因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第23对染色体中,其他22对染色体造成的个体差异,与性别无关,只有第23对染色体造成性别差异,产生了男女基本生理特征,但只对隐性遗传的概率发生影响。社会文化因素方面主要有来自父母和家庭、同伴和学习、大众传媒、书籍等因素。

第3节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发生在对同性父母的认同过程中,这是解决恋母或恋父情结的结果,通过认同,男孩和女孩分别以父亲和母亲为榜样,学习同性父母的行为模式和特点,最终成为男人或女人。总之,对父母的认同是社会化的关键。弗洛伊德认为主要的性别角色认同发生在幼儿期,因为这时的儿童存在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又性别之分,迷恋异性,而效仿同性。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青年人和成年人的性心理障碍和行为偏畸,都可能与这一时期力比多的停滞和倒退有关。

埃里克森基本接受弗洛伊德对幼儿期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但在其观点上加以发展,埃里克森注重性别角色获得对儿童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影响:他把获得性别角色视为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两大任务之一,如果幼儿能够形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克服俄狄浦斯情结,就能获得自主感,否则会产生羞愧感。此外,他重视青少年性别角色的发展问题,同时还认为生物学因素对性别角色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霍妮对女性心理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女性心理学观点,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论述阴茎嫉妒的起源和作用,另一方面是女性受虐倾向的分析。霍妮认为,弗洛伊德关于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发现自己比男孩缺少一个阴茎而产生自卑感的观点又其重要性,但把阴茎嫉妒仅归咎于解剖学上的差异是不正确的,实在上,女性嫉妒的是与阴茎相联系的男性的社会特权和地位,是文化意义上的男性优越感。对于女性在很多方面有受虐倾向,霍妮也认为主要是一些文化上的原因造成的,如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观念思想等。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西尔斯,他首先试图用学习理论的框架来解释社会行为。西尔斯强调父母抚养孩子的做法,儿童的人格发展是由其培养方式决定的。他关于行为原因有几个基本假设:1、行为能够同时既是别人行为的原因也是结果。2、社会行为可以用驱力的降低来

加以强化,即学习发生在驱力降低的时候。西尔斯通过这种机制解释复杂社会学习行为的学习与保持。

杰沃兹认为,行为是通过经典性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及模仿形成的。无论是条件作用还是模仿,都有赖于强化和惩罚的作用。人类从婴儿期到儿童期甚至到青少年期都是以条件反射的方式对环境中的信号做出反应的。一个人的行为作为幸好能影响别人的行为。社会行为是社会化者和被社会化者交换角色的交互作用结果。杰沃兹认为儿童能通过集中方式获得社会行为:一种是通过直接训练,即条件反射。另一种是通过模仿过程。

班都拉不仅描述了通过观察获得榜样行为的过程,还提出了榜样模仿发生的条件。儿童和父母的行为相似性正是“模仿”的结果,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谓的认同。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在根本上是非发展性的,用同一法则解释所有年龄阶段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发展水平的行为需要用不同的法则解释。对于性别角色的发展问题,尤其需要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解释。

科尔伯格的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由两个基本观点:1、性别角色发展取决于认知发展,特别是儿童对性别及其对自我的意义的理解。2、儿童积极地使自己社会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社会化的影响。他认为,性别角色的认知结构是决定儿童表现出符合性别角色行为的关键因素这种结构就是性别同一性,它是关于是男是女的分类,是性别角色价值和态度的基本结构。儿童对性别角色或对性别同一性的认知的理解经历三个阶段:1、基本的性别辨认,在3岁左右。2、性别稳定性,3岁以后性别一致性,6—7岁。

马丁和哈文森提出性别图式理论:强调社会性因素的趋向,他们认为,建立基本的性别同一性是性别类型化的中心任务,达到这一目标后,儿童就开始获得了性别图式。性别图式是系统化的一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观点和期望,它能影响人的行为和思维。有两种不同的性别图式:第一种是组内和组外的图式,包括两个性别的普遍信息和知识,第二种是自身性别的图式,包括什么样的行为符合自己的性别等。性别图式具有三个功能:1、性别图式所提供的信息使儿童行为接近性别角色的规范。2、性别图式能提供用于信息组织的结构,使人们接受与其性别图式相一致的信息,并遗忘不一致的信息。3、想儿童提供了性别的知识信息,儿童利用它熟悉环境,对他人行为和偏好进行推论。儿童和青少年从环境中概况出行为的规则,并且规则的概况依赖于个体的认知机能的水平,性别角色规则的学习和其他社会规则的学习

是相同的。

生物学的解释

性别差异、性别角色的发展,很可能是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性别角色的生物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是男女神经生理特点和成熟模式的不同。

男女在神经生理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可能是性别差异的基础。首先男女两性的大脑结构不同。主要是大脑平均重量、胼氏体和主导半球的差异。其次男女两性神经活动的特点不同。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神经结构决定的不应期都不同。再次,男女两性感觉器官的机能类型不同。女性属于位相型,男性属于过程型。

成熟模式可能影响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首先,关于早熟和晚熟的资料表明生物学的生长因素对社会化有重要作用。其次,当代青少年比前几代更早进入身体成熟期。最后,同龄女孩比男孩发育的更快,成熟的更早,在性别角色发展中也存在更多压力。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发展的因素与结构、发展的阶段。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他认为,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和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也是适应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①心理发展的因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之所以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顺应则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此外,皮亚杰还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3)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概括而言,皮亚杰的阶段理论包含了以下几种含义: ①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②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④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⑤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⑥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总之,皮亚杰的理论为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他的理论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上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等有很独特的论述。 (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所制约。 (2)阐明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心理的发源于社会一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 (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 概念 1. 二因素理论p10 2. 复演说 p18 -p19 +p187 3. 比率智商p19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普莱尔” -《儿童心理》 简答、论述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 -P4 2. 什么是“ 遗传与环境之争”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P13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 -P16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 -P17 第二章 1. 格式 P23 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01 年名词 3. 平衡过程 P26 4. 客体永存 P30 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 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 7. 同一性P217 8. 观察学习 P43 9. 内化P44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简答、论述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 -P34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 年简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 -P45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P41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 -P43 第三章 1. 组群效应 P49 02 名词 2. 序列研究 P51 01 名词 3. ABAB 设计P57 4. 跨文化研究P52 5. 文化公平测验 P56 -P53 简答论述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 P48 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P50 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 P54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作业以及答案

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试题(20181124,深圳) 拟题人:陆小英学生姓名:18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前的括号中。) ( B )1. 普莱尔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是______。 A.实验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 B )2.最早研究中年心理的心理学家的是______。 A.霍尔 B.荣格 C.普莱尔 D.埃里克森 ( A )3.在相同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是______。 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D.双生子设计 ( A )4.埃里克森认为,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 A.主动与内疚 B.勤奋与自卑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D.亲密与孤独 ( D )5. 埃里克森认为,在弗洛伊德的两性期儿童应重点解决的发展危机是。 A.信任-不信任 B.勤奋-自卑 C.同一性-同一性混乱 D.亲密-孤独 ( A )6.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能从“我是你姐姐”推知“我是姐姐的妹妹”,这是因为儿童不具备能力。

A.可逆 B.守恒 C.象征 D.延迟模仿 ( B )7.在哈洛的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中,证明_______是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重要基础。 A.味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 D )8. 维果斯基提出,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是______。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内化 ( C )9.“三山实验”用来论证儿童思维的______。 A.象征性机能 B.守恒能力 C.自我中心 D.观点采择能力 ( C )10. 在动作发展过程中,双生子爬梯说明了______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A.遗传 B.环境 C.成熟 D.同伴 ( C )11.吉布森等人用来研究儿童深度知觉的实验是______。 A.三山实验 B.类包含实验 C.视崖实验 D.照镜子法 ( A )12.“儿童的游戏就是在复制人类祖先的行为”,持该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 A.霍尔 B.彪勒 C.席勒-斯宾塞 D.格罗斯( C )13.小明和小红正在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一种______。 A.功能性游戏 B.构造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 A )14.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这说明其处于阶段。

发展心理学6第五章要点

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 一、幼儿的各年龄阶段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1、幼儿期是指3岁到6-7岁这一时期,又称为学前期。 2、幼儿期的基本特点:第一,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第二,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第三,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二、关于儿童游戏有哪些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1)传统的游戏理论 ①复演说:霍尔提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动,而游戏则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人类祖先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 ②精力过剩说:精力过剩说认为,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又没有其他途径来发放这些能量,只有把游戏当做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 ③娱乐—放松说,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的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④机能快乐说,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受身心的愉快,儿童不知疲倦地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的快乐 ⑤生活准备说:儿童本能地把游戏看成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 ⑥成说说,游戏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发展个人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 (2)当代游戏理论 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体验,也可以抚平创伤。 ②皮亚杰的认知动力理论。儿童通过游戏来完成同化作用,及在游戏中努力是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着儿童游戏的水平,皮亚杰将游戏分为三大阶段: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者分别和感知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和具体运动思维相对应。 ③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人类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 课后习题及答案作者:张贵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发展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年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二|、简答与论述。 1、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答: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2、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3、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以下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真智力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 答:(1)多元智力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共计八种智力,分别为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间(社交)、内心的(自知)。 (2)成功智力理论:由斯皮尔博格提出。包括1、分析性智力—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办法。分析智力解决那些界定清晰、答案与方法唯一的问题;2、创造性智力—用来找对问题。创造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的问题;3、实践性智力—用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践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且与日常经验密切相联的问题。 (3)真智力理论:由大卫.帕金斯提出。三个主要成分: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及反省智力. (4)生物生态学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2. 正强化:所谓正强化指一个行为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的刺激,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3. 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青少年时期实际上应该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因此,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4. 复演说:该理论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重复着人类种族进化的过程,胎儿在胎内发展重复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 5. 负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的出现伴随着令人讨厌的刺激。这个刺激一旦排除,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6. 学习障碍:又称学习困难或学习无能,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发展障碍。 7. 图式:是指个体已有的对环境做出某种反应的心理机能组织形式。认知的发展的实质就是认知图式的不断的建构过程。 8. 溶血症:母亲通常是RH阴性,而孩子的父亲与胎儿自己都是RH阳性。胎儿的RH阳性细胞从胎儿的循环系统中逸出后进入母体,刺激母亲产生抗体。当抗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的血红细胞破坏或凝集,从而造成胎儿严重异常或死亡。 9. 抓握反射:当物体接触到新生儿手掌时,立即被紧紧抓住不放,如果被抓物体是小棒,他甚至可以将自己的身体悬挂片刻,这个反射在出生后第五周达到最强,3—4个月时消失。 10. 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指行为的反应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 11. 观察学习: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即观察学习。是人类社会行为学习的普遍方式。 12. 多动症: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活动过度等特点,其本质特征在于注意障碍。 二、填空题 1. 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头到尾)、(从中心向周围)、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2. (弗洛依德)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 3.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 4.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主要包括(认知或智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5. 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研究儿童心理的著作是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 6. 艾里克森认为,7-12岁也就是学龄期儿童所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勤奋)和(自卑)。 7.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8. 婴儿刚出生时脑重是成人的(25%),36个月时脑重已大约是成人的(90%),可见整个婴儿期是人一生中脑发育最快,最重要的时期。 9. 托马斯-切斯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 10. 美国心理学家(贺林沃斯)最早提出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将儿童心理学发展成毕生发展心理学,并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发展心理学习题(附答案)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1、第二反抗期发生在()。 A.3、4岁 B.小学阶段 C.青春期 D.青年期 2、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B.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C.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 D.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 3、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A.3~6岁 B.7~12岁 C.13~15岁 D.16~18岁 4、()是第一个提出青春期理论的心理学家。 A.班杜拉 B.米德 C.皮亚杰 D.霍尔 5、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A. 对成人或原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B. 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 C. 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更高的道德原则 D. 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6、自我意识上午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A.幼儿期 B.青春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 7、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诚实品质 B.爱的品质 C.关心品质 D.智慧、贤明品质 8、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 A.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 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C.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 D.起伏变化较大 9、老年丧失期观认为()。 A. 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

B. 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C. 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 D. 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做“发展” 10、童年期游戏是()。 A.互动游戏 B.实物游戏 C.规则游戏 D.象征性游戏 11.个体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 A. 能使用代名词“我”称呼自己 B. 第一信号系统的建立 C. 形象思维的建立 D. 逻辑思维的建立 12.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说明()。 A. 儿童思维最近的发展水平 B. 儿童心理机能的内化 C. 遗传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 D. 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3.在童年期和少年期,孩子们的游戏以()为主。 A. 象征性游戏 B. 亲子互动游戏 C. 规则性游戏 D. 实物游戏 14.()以认知发展为指标来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 艾里克森 B. 皮亚杰 C. 柏曼 D. 柯尔伯格 15.根据米勒斯的研究,80岁老年人的记忆测试T分数大约是20岁的()。 A. 1/2 B. 1/3 C. 1/4 D. 1/5 16.中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按照荣格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A. 内倾性 B. 外倾性 C. 社会性 D. 停滞性 17.第二反抗期的反抗主要指向()。 A. 自身 B. 同伴 C. 老师 D. 父母 18、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关系的变化模式为()。 A.先公开、后隐蔽 B.先隐蔽、后公开 C.先疏远、后接近 D.先接近、后疏远 19、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第九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 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一样: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通过与母亲和抚养着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婴儿会通过自己变的忧虑,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应。幼儿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他人维度,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如给他人自己喜爱的玩具等。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太多表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行为是自发的,而且目前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周围环境有关。学龄儿童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是带有服从、赞同和避免惩罚性质的,而同伴指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合作、互惠互利和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这一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工具性特点逐渐减少,他人取向的行为动机逐渐占主导地位。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从动机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的自我归因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同情的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成人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也更高级,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更关注社会,更多地体现社会取向,动机系统也更复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多样性,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规则来界定。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不考虑动机因素。利他行为不仅强调结果上的利他,而且强调利他动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既有可能是有利他主义引起的,也可能不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而包含了一定的目的性,如为了获得社会赞许、避免惩罚等。利他主义是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①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②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③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形式的回报或奖励。④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表现在时间、精力、物质上的付出。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社会认知结构是指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解释社会事件,理解社会事件,理解人际关系以及解决人际关系。这种认知结构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提供作出某种亲社会行为所必须的信息,二是导致情感和动机倾向的产生。这两个认知和情感过程对亲社会行为起到中介作用。主要是以三个步骤实现的:1、注意过程:包括注意他人的需要、对帮助时机的知觉。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他人需要帮助的觉知。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很重要。对目标唤起的认知和解释会影响人们亲社会行为,若把唤起视为合理需求,怎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不利于亲社会行为发生。2、评价过程:个体主要通过三类标准来评价可能采取的行为:代价和利益、道德准则、自我。3、计划过程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理论模型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 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 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发展心理学

一、7.对教育的启示:维果斯基所强调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皮亚杰认为语言只是反映了儿童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对认知发展作用甚微。相对于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遵循普遍顺序的,维果斯基使我们认识到文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维果斯基所强调的过分依赖口头语言的指导性参与,在某些文化中或对某些学习形式不太有用。相对于皮亚杰过于强调发展的阶段性质变,维果斯基的理论更关注变化的来源,更容易看到发展中的变化。他们都强调天性与教养在发展中的交互作用,都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儿童的发展。观点的异同:先:维果斯基后:皮亚杰 1.不同个体认知发展的相似性. 先:不同文化下认知发展也不尽相同. 后;认知发展在不同文化中大多是一致的. 2.认知发展的起源先:社会性合作(儿童和同伴在构建知识时,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指导性的学习)后:儿童自己建构知识时的独立探索活动 3.认知发展的方向先:社会过程变成个体心理过程后:个体过程变成社会化过程 4.成人或同伴的作用先:成人作为变化的施动者后:同伴作为变化的施动者 8.各理论关于人类发展影响因素的观点 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儿童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有关,强调人的生物性。埃里克森-既考虑生物学影响,也考虑文化和社会因素,抛弃本能中心。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华生-否认遗传的原因,忽视生物因素和认知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斯金纳-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调及时强化,忽视了认知因素对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班杜拉-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和社会学习。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内外因相互作用,儿童的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学习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因素、平衡。 二、1.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动作发展的基本顺序:自上而下;由近及远;先大后小;整体到分化。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分为: 行走动作和手的动作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神经中枢的作用下进行的,其规律可归纳为:(1)从上到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2)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3)从粗到细,即先学会躯体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然后逐渐学会手的小动作。(4)整体到分化,即从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手舞足蹈,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5)从无意到有意,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逐渐出现有意动作。 2.婴儿动作的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婴儿运用已有的动作模式和感知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获得对环境的最初的知识。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二)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婴儿动作的发展反映着心理的发展,通过动作发展的研究,可以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三)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等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婴儿空间认知的发展。运动经验在空间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四)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随着动作能力的发展,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从依赖、被动逐渐向具有主动性转化。动作的发展可以诱导婴儿社会交流能力的发展。 3.婴儿依恋的主要类型:婴儿对母亲依恋的性质并非相同。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回避型依恋: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连结。反抗型依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依恋 4.依恋会婴儿个性发展的影响:良好的依恋关系会使照料者成为安全的对象和依恋的形象,使个体在感到困难的时候,孩子能和这些形象交流,给与他们帮助。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内

第十章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培训课件

第十章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的定义、类型及成因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家在共同的活动中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具有其他人际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同伴关系主要分为两种,友谊和同伴群体关系。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友谊的八种功能为:友爱、亲密、可以信赖的同盟、友谊的帮助、安抚、陪伴、肯定价值和归属感。同伴群体不像友谊那样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儿童之间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有相同的兴趣,经常共同参加某些活动的群体关系。同伴群体通常存在一定等级性质的关系和结构,各成员在群体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 同伴关系的性质和功能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以及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哈吐普把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前者的性质具有互补性,是权威—服从型的,后者的性质是自由、平等、互惠的。他认为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动因。首先,同伴关系为儿童发展社会能力、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第二,同伴关系是使儿童获得安

全感、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第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儿童同伴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的、零散的相互接触逐渐发展到复杂的、互惠的相互交往。 婴儿期,婴儿与其他婴幼儿的接触是短暂的,从第二年起,同伴间的互动编的更频繁、更为复杂,社会性游戏变得更加突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⑴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玩具或其他物体上,而不是儿童本身。⑵简单的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已经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⑶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社会交往更复杂,模仿行为出现,同伴之间进行互补和互惠的角色游戏。 学前期,儿童的同伴关系变得更密切、频繁和持久。儿童的社交技能有所发展,由于语言水平的发展互相间的交往也更加有效。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儿童从3岁起就更偏爱同性同伴,群体游戏增加。 儿童进入小学后,同伴间交流思想、合作以及分享的能力逐渐提高。儿童自己形成的非正式同伴群体在儿童社交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由于对自身的管理没有正式的规则,成员流动迅速。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友谊更持久个呢过有意义。 青少年期,儿童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同伴关系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是儿童寻求自我同一性的重要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con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ciousness)两个部分。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里比多(libido)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进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的紧张状态。但是,由于生活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象而且在幻想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primaryprocessthinking)。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第六、七章道德发展和性别角色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第六章道德发展 第一节道德与品德发展的概述 三种道德学说 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它假定人类在本性上带着原罪,需要某种形式的神圣的救赎。基督是人类的救世主,父母对儿童也有类似作用。这种观点在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及良心的发展理论中也有痕迹,即认为儿童内化了父母的是非标准,从而具有了道德感。 先天纯洁论:认为儿童基本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是社会尤其是承认腐蚀了他们。这种观点主要反映在皮亚杰的自律理论中,他认为是父母阻碍了道德的发展。 白板说;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认为儿童既非先天纯洁也非污浊的,而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代表观点是学习理论,他们强调发展是强化和模仿机制的结果。 什么是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具有如下特点:1、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2、道德品质必须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指导,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进而产生道德行为。3、道德品质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品德与道德关系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品德是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3、道德与品德内容不同,道德是一定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品德是道德在个体上的反映和表现,是道德内化的结果。4、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品德通常定义为个体的心理特征,并不能反映“个体”道德领域的全貌,所以通常仍用“道德发展”来指个体领域的道德心理发展。 道德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等四个方面。 品德的结构 从心理概念引申而来的品德结构,主要有三分法、二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是以提顿斯和康德的知情意引申而来,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二分法是由把心理看做是由认识和行为两种成分构成的整体引申而来;四分法认为心理结构可以分成知情行意四个成分。 美国品德心理学家雷斯特从分析特点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出发,强调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简介

一、先天论/遗传决定论 格塞尔(A.Gesell)成熟论 理论内容: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成熟被定义为是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格塞尔认为,成熟是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归纳,格塞尔总结出三个重要的观点: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有序地交替;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测量工具:格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格塞尔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儿童的发展行为模式,推出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量表(即年龄常模)。通过与行为发育的年龄常模相比较,即可判断不同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该诊断量表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十分广泛。 该量表主要诊断4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 动作能分为粗动作、细动作。粗动作如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细动作如手指抓握能力,这些动作能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是运用过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对物体、环境的精细感觉。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是智慧潜力的主要基础。 言语能反映婴幼儿听、理解、表达言语的能力,其发展也具备一定的程序。 应人能是婴幼儿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反映其生活能力(如大小便)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4种能力对于每个时期的儿童都有相应的行为范型,正常儿童的行为表现在这4个方面应当是平行的、相互联系并彼此重叠的。 二、后天论/环境决定论 华生(J.B.Watson)的行为主义观 华生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块“白板”上学习建立起S-R联结的过程。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华生认为遗传得来的是数量甚微的简单反射而已,它们对日后的心理发展无多少作用,而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 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与实证,把重点从对意识的过多关注转向行为研究,注重刺激与反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童年期个性及社会性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童年期 个性及社会性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童年期个性及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在3-5年级期间出现平稳阶段,其他时期都处于上升期。 随着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解、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自我意识是由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组成的系统,以下是他们各自在在小学阶段呈现的特点: ①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 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有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小学儿童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过渡,但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②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小学阶段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为: a.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b.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评价 c.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d.评价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发展 e.稳定性逐渐加强 ③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 自我体验在小学阶段有较大发展,但对自己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的发生和发展是不同步的。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1)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社会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 ①从表面到内部——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 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面看问题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 ③从呆板到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