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综导学案(5678周)

3下综导学案(5678周)
3下综导学案(5678周)

第5周三(1)班综合导学案

第6周三(1)班综合导学案

第7周三(1)班综合导学案

第8周三(1)班综合下册导学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1)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演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通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作用;认识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 二、导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 三、导学难点:对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四、前置作业:通读课本 五、导学过程: 活动一:小组合作找出本课包括哪几部分。 活动二:本课知识要点(小组讨论完成) 自主进行知识梳理: (一)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1)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2)南京何时解放?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1.陈毅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通过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2.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3.朗读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活动与探究: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呢?(一分为二,分别从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方面来分析。) 本课小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合同为一家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下历史第5课合同为一家导学案 班级姓名 【课标要求】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 2、了解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2、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被尊称为“”。 (二)表现: 1、与西域:和在今天的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和) 2、与吐蕃: (1)吐蕃人是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3)唐太宗时,嫁给了松赞干布;意义: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关系。 (4) 8世纪初,又嫁到吐蕃。这时吐蕃和唐朝已经“”,双方关系日益密切。 3、与回纥:回纥是族的祖先,后来改名为。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 。 4、与靺鞨:唐玄宗册封的首领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为号,有“”之称。 5、与南诏:六诏居民是族和族的祖先。南诏统一六诏后,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 (三)影响: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发展。 二、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关系,那么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A.唐朝统治者向后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 2.下列对右图中的少数民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的族名原为回鹘 B.它是今天维吾尔族祖先 C.它的首领被册封为怀仁可汗 D.8世纪中期,建立汗国 3.在封建社会里,汉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皇帝,而少数民族则另有称呼,请问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A 单于 B.可汗 C. 赞普 D.亲王 4.下列少数民族在唐朝时不存在的是() A.匈奴 B.突厥 C.吐蕃 D. 回纥 5.有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就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那么这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靺鞨 D. 南诏6.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敌,朕独爱之如一”。因而受到各少数民族的拥戴,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7.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和亲;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8、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B、与吐蕃赞普和亲 C、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9、某剧团要编演一步反映唐政府唐玄宗皇帝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应取材于() A、文成公主入藏 B、金城公主入藏 C、册封渤海郡王、册封云南王 D、玄奘西游天竺 10、被少数民族拥戴为“天可汗”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宗 11、最早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宗 12、7世纪前期,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宗 (二)《学习与检测》P17----18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第18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第八大周高一历史备课人李淑娟审核人段卫贤 一【学习目标】 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新政的内容,新政的影响 难点·金本位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自主学习】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____年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巨大危害,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_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____危机和____危机不断恶化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____以实行“____”为竞选宣言,赢得选民的信任。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____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 (二)实施新政 1、整顿________。(1)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4)管理证券业。 2、复兴工业。(1)加强对工业的____,通过《________》,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2)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调整农业政策。(1)成立____,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2)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3)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1)建立_______,发放紧急救济金;(2)加强____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3)推行“____,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5、进行社会立法 联邦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签署《_______》、《_______》,《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三)、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 1、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对外贸易趋向活跃,失业人数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到1940年国民收入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_______。新政为美国广大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

精品学案——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导学案班级姓名第组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 2.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3.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自主预习 1.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镇守长江中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年重建晋 王朝,以 为都城,史称东晋。 2.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朝。 3.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4.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梨耕,实行,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5.南朝时的,人口众多,时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三、合作探究 1.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2.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导学案 四、随堂演练 1.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3. 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润 B.土地肥沃 C.社会安定 D.北方人南迁 4. 西晋从统一到灭亡持续了多少年() A.14年 B.36年 C.50年 D.37年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6.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 7.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东晋和北魏 B.东晋和前秦 C.西晋和前秦 D.西晋和北魏 8.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氐族 D.羯族 五、课后反思

《合同为一家》导学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史实。 2、识读“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相互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2、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3、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学习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学习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总结。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时期,我国统一的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朝政府在地区,加强。如唐太宗和,在今先后设立了管辖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机构(分别是______都护府和________都护府)。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吐蕃人是的祖先,很早生活在一带。有的以为业,有的以为生。他们的和水平也很高。 (2)吐蕃的统一: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定都。 (3)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①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经过: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把嫁给他。 意义:入吐蕃,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金城公主嫁到吐蕃:8世纪初,唐朝把嫁到吐蕃,这时唐朝和吐蕃已经“________________”了,关系日益密切。 3、回纥、靺鞨、南诏 (1)回纥的社会发展:回纥是的祖先。他们崇尚,民风。世纪中期,回纥建立,封其首领为,回纥改名为。 (2)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流域,生活着族。世纪末,族的一支统一各部,建立起政权。在粟末设州,以其首领为,封。从此,政权以“”为号。 (3)隋唐之际,一带分布着。居民是和的祖先。后来统一了六诏。封其首领为。 二、课内学习(合作交流、分组讨论、个人展示)活动一、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持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回国,谓所亲曰:“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视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_____《旧唐书》卷196上 材料二“金城公主,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息黎元,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降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进发,朕想自送于郊外。” ①材料一中的“弄赞”指的是谁?“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的“朕”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文中的“吐蕃赞普”是谁?该材料反映的 历史事件是什么? ③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的积极意义?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吐蕃和唐朝关系日益密切的表现。 活动二、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早在1300多年前,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唐的文化物产,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西藏人民亲切的称文成公主为“阿祖加沙”(意为汉族啊姐)。现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已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打破了西藏长期封闭的状态。 ①材料一中的“中华”和“夷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此材料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②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什么关系?材料二中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何历史意义? ③假如当时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藏族的事情? 活动三、课堂检测(个人展示) 1、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4、在点苍山与唐朝使团会盟的首领是: () A、吐蕃赞普 B、突厥可汗 C、南诏王 D、匈奴可汗 第1页(共2页)张洪中学七八年级政史备课组 1

(新课程)高中数学 第18课时(向量的加法)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总 课 题 平面向量 总课时 第18课时 分 课 题 向量的加法 分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向量加法的含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的运算。 重点难点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引入新课 问题1、利用向量的表示,从景点O 到景点A 的位移为OA ,从景点A 到景点B 的位移为AB ,那么经过这两次位移后游艇的合位移是OB (如图) 这里,向量OA ,AB ,OB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1、向量加法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步骤: (1)把两个向量平移后,使两个向量的一个起点与另一个起点相连。 (2)将剩下的起点与终点相连,并指向终点,则该向量为两个向量的和。 简记为“首尾相连,首是首,尾是尾” 3、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零向量和任一向量a 有 a a a =+=+00,对于相反向量有()()0 =+-=-+a a a a 5、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平面内有n 个向量依次首尾连接组成一条封闭折线,那么这n 个向量的和是什么? 例题剖析 例1、作出下列向量的和: O B A a b b b a a (1) (2) (3)

六年级上册14—18课导学案

14、鹿和狼的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练习拼会课文出现的带拼音的字。 2、练习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一:1、自读一遍课文,标清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2、读一遍课文,练习读通顺。用“_____”画出不好读的句子。 3、再读一遍课文,练习读流利。练习把不好读的句子读流利。 4、小组长组织检查。 自学指导二:1、说说这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事? 2、读课文批注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检测题: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生机( )( ) 面目全( ) 一命( )呼 ( )不留情 自由自( ) 苟延( )喘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参( )( )( )( ) 宗( )( )( )( ) 直( )( )( )( ) 肖( )( )( )( )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坚持( ) ( )纯朴 优良( ) 维持( ) ( )纯洁 优秀( ) 保持( ) ( )纯熟 优质(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重点掌握“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4、初步感受“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学习重难点:目标3、4 自学指导一: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会新字新词。 2、组长检查。 自学指导二: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了解文章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组长组织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介绍文章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三: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组长组织交流。 自学指导四:1.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组长组织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进行读一读。 检测题:1、组词:骏()指()眷()薄() 俊()脂()幕()簿() 2、把感受深的部分背一背并积累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为一家

第5课“合同为一家 教案背景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本课掌握唐时的民族关系。 教材分析 1.本课的重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 2.本课的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 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 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 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利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放歌曲《爱我中华》 指导看图: p.22页的“文献资料”和插图《大昭寺》, 讲解: 本课课题的出处就在这句话里。它说明当时的“吐蕃”与唐朝就是外甥与娘舅的关系,已经和平地融合成一家人了(和同为一家)。不但吐蕃如此,其他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所以,唐太宗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 【讲解新课】 学生阅读20页“导入框”内容和第一段课文,“动脑筋”回答: 1.唐太宗的话是什么意思?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2.唐太宗的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学生阅读p.22-23课文、插图和p.27“自由阅读卡”,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23页“动脑筋”:藏族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铁和纺织水平高,能歌善舞。)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7】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导学案 【课标要求】 1、知道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家国情怀) 2、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和斗争史实,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作用。(唯物史观) 3、列举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历史解释) 【重点难点】 重点: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措施、结局及历史意义。 《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义和团运动的救亡意义与局限性。 难点: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基础认知】 一、戊戌维新运动 1、历史背景 (1)经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政治: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3)思想: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 康有为撰写的_和_,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梁启超《变法通议》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2、“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但未送达光绪皇帝。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_”诏书。 (3)内容: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_、经济、军事、文化、_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4、变法失败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_。康有为、梁启超被迫 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_”。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_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5、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_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

合同为一家 导学案 (1)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吐蕃的社会发展状况,掌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 2、了解回纥、靺鞨、南邵的社会生活状况,掌握回纥、靺鞨、南邵等民族与唐朝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三、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学习过程: A. 预习案(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时期,我国统一的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朝政府在地区,加强。如唐太宗和,在今先后 设立了管辖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机构(分别是______都护府和________都护府)。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吐蕃人是的祖先,很早生活在一带。有的以为业,有的 以为生。他们的和水平也很高。 (2)吐蕃的统一: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定都。 (3)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①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经过: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把嫁给他。 意义:入吐蕃,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金城公主嫁到吐蕃:8世纪初,唐朝把嫁到吐蕃,这时唐朝和吐蕃已经“________________”了,关系日益密切。 3、回纥、靺鞨、南诏 (1)回纥的社会发展:回纥是的祖先。他们崇尚,民风。世纪中期,回纥建立,封其 首领为,回纥改名为。

(2)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流域,生活着族。世纪末,族的一支统一各部,建立起 政权。在粟末设州,以其首领为,封。从此,政权以“”为号。 (3)隋唐之际,一带分布着。居民是和的祖先。后来统一了六诏。封其首领为。 预习自测:请说出唐朝时边疆主要的少数民族都有哪些? B、合作探究: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 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唐朝时通过那几种方式加强与周边各民族的联系?试举例说明。 C、拓展提升: 联姻和亲是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之一。你还记得汉朝与哪些少数民族联姻和亲的事迹吗?这些和亲的共同目的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五. 【展示点评归纳提升】 六、【复习巩固当堂检测】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A.唐朝统治者将两位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B.唐朝统治者在西域设置政府机构,加强联系。 C.回鹘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迁到我国西北地区。 D.东北的渤海国,与内地贸易往来 2.吐蕃的首领被称为:(): A 单于 B.可汗 C. 赞普 D.亲王 3.下列少数民族在唐朝时不存在的是() A.匈奴 B.突厥 C.吐蕃 D. 回纥 4.下列属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 A.将皇室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加强汉藏的友好关系 B.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5.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2020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生字、词、文学常识;感知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倒叙与插叙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掌握融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小桃树精神,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胆魄。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知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把握倒叙与插叙方式。 学习难点:融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 课前预学 一.上网查阅有关作家贾平凹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并做好笔记。 二.识记字音字形。 有感情、顺畅朗读课文两遍,边读边思考教材中的旁批,自己也加些批注。读完后合上课本,根据下面的拼音写出汉字。 1.只是常常自个儿chàn()悔。 2.早晨起来,(雨)就xī xī lì lì()的。 3.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duō suo()。 4.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tuì()尽了。 5.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jīn()持的我,原来也是个càn()头。 6.爷爷是喜欢服shì()花的。 7.小桃树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很wěi suǒ()。 8.我慢慢发现我的幼zhì()。 9.爷爷的花事是不弄了,一luò( )一luò()的花盆堆在墙根。 10.也去领略过马wéi()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zhuózhuó()的。 11.又偏苦sèsè()地笑着。

12.我不禁有些chàn()抖了。 13.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luǒ()了。 三.识记词义。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显得庄重、严肃() 摇动() 猛然领悟() 将要开放() 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四.积累有特点的词语。 根据印象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ABAB式的数量短语,然后对照课文对照一下。 1.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地落了。 2.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端出来,天一晚又让我们地端进去。 3.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4.你你的花事早不弄了,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 5.如果将上述数量短语改成“一片片”“一盆盆”“一天天”“一摞摞”行吗?为什么? 第一课时课堂研讨活动 一.理清文章思路和内容。 细读精批课文,把握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完成下列问题。 1.完善下面表格。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合同为一家》word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合同为一家》word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并简述吐蕃的社会进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引导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显现这种政策的缘故及阻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进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进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学习重点:唐与吐蕃的关系 学习难点:各族人民都为祖国进展作出了重大奉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上面是一幅中国地图,在唐朝时,哪些地区是少数民族居住地?这些民族在当时如何称呼?在图上填出 2、吐蕃是族的祖先,杰出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应松赞干布的要求,唐太宗把嫁给他。后唐朝又将嫁给赞普尺带珠丹。 3、回纥是族的祖先,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4、鞨靺是满族祖先,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5、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南诏统一六部,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二、合作探究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看出,唐朝与周边民族之间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对社会的进展有什么阻碍? 三、达标测试 1、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统治机构,加强管辖,和在今新疆地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 2、杰出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唐太宗把嫁给他。后唐朝又将嫁给尺带珠丹。 3藏族祖先的最高统治者是() A 单于 B可汗 c 皇帝 D 赞普 4、政权名称以“渤海”为号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突厥 B回紇 C吐蕃 D粟末靺鞨 5、唐政府同往常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族”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说明唐朝( ) A国力十分强大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政权 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6、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依照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谁之口? (2)他这段话表达了如何样的民族政策?他因此被尊称什么缘故? (3)在他之后,唐玄宗又册封了许多少数民族首领,你能举出两位吗? 四、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案

潍坊峡山双语学校五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24 编制:窦汝梅李金刚审核:审批: 时间:2013-11-8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18.《慈母情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热爱母亲的情感。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读课文,标明段落序号,圈点勾画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进行识记理解。 2、通过自读自悟,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 3、认真完成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 【知识链接】 《青年近卫军》是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一部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伟大史诗。小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组织它通过克拉斯诺顿城的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同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青年近卫军”成员的光辉业绩,歌颂了苏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预习案 【字词练习】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规范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预习初体验】认真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探究案 探究一:作者是如何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提示:可从动作、语言、外貌三方面考虑)通过对母亲的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探究二:如何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拓展延伸】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体现母爱的伟大与崇高(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不少于50字) 训练案 1、读拼音,写词语。 shīhūn luòpòdān wùzhanɡqián ɡuàn tóu ( ) ( ) ( ) ( ) zhanɡěr yùlónɡzào shēnɡpíbai còu zú ( )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脊背(jíjǐ)弯曲(qūqǔ)龟裂(ɡuījūn) 攥着(zuàn zhuàn)数落(shǔshù) 瘦小(sòu shòu) 3.搜集颂扬母爱的名言、诗歌和文章读一读。

第18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班级姓名

主导探究,我思我悟 ◆概念解释: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和财政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 ◆合作探究一: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提示:出谋划策前首先要了解此领域的状况和问题,再提出有效性的方案和措施,并说明你提出这些方案的目的和原因) 1.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 正常运行?为什么首先从整顿金融秩序开始? 材料:罗斯福就职的第三天,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一天,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个别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进行改组。同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50000元以下存款,由政府保证其安全。国会还通过《证券交易法》,使政府对证券发行和交易实行管理。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2.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 材料:1933年6月《国家工业复兴法》: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要求工业各行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数……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规定由国家调节雇主与工人的关系,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集

18课导学案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导学案 马丽华说:“既不为稻粱谋,也不为取悦谁,全凭一片热爱,满心欢喜和感动。”正是这种不带任何功利的创作动机以及在极地高原长期游历的生活,促成了马丽华纪实散文的问世。她为追寻雪域高原的太阳,毅然踏上充满希望又满载风险的漫漫长途,在那片美丽而又贫瘠的土地上,从青年走到中年,在高原的冰山雪岭挥洒着青春的美丽与光彩。她这腔令无数须眉男儿也汗颜的热忱与勇气,着实令人敬佩! 1.把握作者的游览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 2.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3.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长江之歌》里面唱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长江的源头在哪里呢?歌词中的“雪山”指的是哪座山呢?今天,我们就跟着作家马丽华,一起去探寻长江源头,去领略各拉丹冬奇美的景色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黧.黑() 棱.角() 虔.诚() 蠕.动 ( ) 豁.然() 懈怠.( ) 演绎.() 明媚. () 酝酿 ..() 砾.石() 眩.晕( ) 蜷.卧( ) 腈.纶() 皱褶.( ) 熠.熠() 烁.烁() 接踵.而至() (2)理解词义。 虔诚: 黧黑:

懈怠: 安营扎寨: 风云变幻: 接踵而至: 历历在目: 川流不息: 漫不经心: 2.作者简介。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3.资料链接。 各拉丹冬突耸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由一大片南北长达50余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攒聚约50余条巨龙般的山岳冰川群所组成,位于东经9l°,北纬33.5°,海拔6 621米。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同时,各拉丹冬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在各拉丹冬的经历是怎样的?并说说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二)深层探究。 2.文章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四年级下册18课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自学导航 18、生命生命(共享课)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我能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一、自学导航:(对学——展示) 1、标出自然段,读课文两遍。 2、我会写8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鼓动、跃动、冲破那个、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 3、我会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挣、鲜、缝、壳、强、弹。 三、合作交流:(群学——展示) 1、这三件事中,哪些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生命的存在,请用——画出来,并用△标出关键词,再说说你的体会。 2、细读第5自然段,我能用“”画出表达杏林子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句子,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该怎样做呢? 3、三、小练笔: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生命是杏林子。生命是。生命是。、、、、、、

课文仿写: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一天,我和伙伴在玩耍,我们发现了一窝蚂蚁,我好奇地伸手捉住了一只,细心地观察。如果我的手指轻轻一按,它就被我捏死了。但它拼命挣扎着,不停地挥动着它那细小的脚,企图把我的手指掰开。这一刻,我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我指间跃动,是那样鲜明!蚂蚁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把它放回蚁穴! 还记得我曾经种过一颗豆子,我没有给它浇过水,也没有给它施过肥,甚至已经把它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没过几天它竟然冒出一截小苗,这下我才记起它。我默默地思考着:是怎样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水分,没有营养的情况下茁壮成长?——是顽强的生命。 有一次体育课,我们进行长跑,跑步过后,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把手轻轻按在胸口,那一声声有规律的心跳仿佛在朝我呼唤,告诉我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只属于我的,我必须对它负责,同时让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这一个个例子告诉着我:生命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我们遇到困难要不屈向上、勇敢面对,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文中写了日常生活中、、三件事来体会生命的意义。 2、作者对生命的体会是:

高中历史《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学案附答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知道与了解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理解与运用 1.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 重点解析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解析】课标要求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只有充分了解其主要内容,才可能更好的学习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进而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包括:表述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阐明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阐明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 难点突破 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突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最终导致公社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揭示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剩余价值规律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口号‘人人自由平等!’”英国宪章运动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①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②当时工人的要求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③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提上日程④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引文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指 A.法国启蒙思想家B.马克思与恩格斯 C.空想社会主义者D.巴黎公社领导人 4.《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