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绩效分析

中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绩效分析
中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绩效分析

中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绩效分析

【2003.09.11 09:53】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赵旭

摘要:保险业是一国金融深化的关键行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金融业能否稳定和健康发展。本文运用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理论对我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绩效进行了考察。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测算了我国保险公司的效率,并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效率是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最后提出了几点提高保险公司绩效与效率的对策措施。

一、引言

保险公司是保险业市场结构研究的主体,其行为与绩效对于保险业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保险市场结构是决定保险产业组织竞争性质的基本因素,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保险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其表现在于:一是保险供给主体数量少且分散;二是保险商品差别化特征不明显;三是保险新企业的进入和老企业的退出存在着壁垒障碍;四是缺乏保险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势必要求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和竞争的现代保险体系,这也是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从行业进入的视野看,我国保险业的从业经营家数在逐步增多,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经营品种和规模的保险公司在出现,高垄断度有逐步降低的趋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初步形成的迹象,在沿海一些大城市,市场格局呈现垄断竞争局面。但从总体来看,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的格局。本文运用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模式来分析我国保险公司的行为与绩效,该模式认为保险业的绩效取决于保险公司的行为,而保险公司的行为又取决于保险业的结构。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测算了我国主要保险公司的效率,并运用其行为对其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几点提高保险公司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二、对我国保险业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现实考察

(一)保险业市场行为的初步判断

1.服务(产品)差别化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品差别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为或主观的产品差异,另一类是真实或客观的产品差异。人为或主观的产品差异主要包括买方的主观差异、买方的知识差异以及卖方的推销行为造成的差异;真实或客观的产品差异主要包括产品的性能和设计差异、销售的地理位置差异。产品差别化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现实经济中,完全无差别化的市场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但不同产业由于产业属性的差异决定了产品差别化程度也不同。保险业的产品差别也存在着主观差异和客观差异,形成主观差异的原因一般有三种:一是购买者对保险公司品牌的信任程度有所差异或对某一家保险公司具有偏好,公开媒体的广告往往是造成这种偏好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购买者对保险公司所提供服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换句话讲,购买者由于所掌握的保险公司及保险知识的程度差异而引起的不同;三是保险公司形形色色的营销行为。

我国保险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仍未摆脱低层次、低效率的竞争局面,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由于垄断的力量,保险公司之间的非价格竞争相对较少,保险业务差别化的影响不像美国等保险市场发达国家那样显著,保险产品差异性小。总体而言,我国保险业务差别化的基本现状是业务结构趋同、品种单一,缺乏特色与创新,保险产品差异性小。而保险公司所提供的险种相当有限,且集中在少数险种的经营上。如在产险中,各公司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财产、车辆、货物运输等少数几个大险种上,却对各类责任保险、

医疗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不感兴趣;同样,在寿险中,各大公司都竞相争夺少儿险市场。另外,保险产品的重复现象极为严重,保险产品差别很小,彼此替代程度很高,目前各保险公司在险种方面的相似率达90%以上,在低水平上搞重复“建设”,难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究其根源,这是由于保监会严格控制所有条款和费率的结果。

总之,产业组织理论中最为普遍的竞争手段——服务(产品)差别化行为与策略在我国保险业中似乎显得价值不大。但未来保险公司的产品差别化行为应引起注意,有些保险公司正在逐步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企图开发差异性大的产品和服务,在树立品牌、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发展销售网络等方面成为行业中的带头兵。将来保险公司将围绕保险产品创新、特色服务、研究资讯等领域实施差异化战略,而创新业务领域将是保险公司开发核心业务能力的关键。各保险公司为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势必会采取向客户提供本行业独一无二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策略,以造就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公司信誉等方面差异化的经营,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水平会不断提高,在产险、寿险和再保险领域内将会分化出更专业化的公司。

深入分析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仍然是一个具有较高垄断程度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这样分析,一是市场竞争主体数量过少,二是缺乏市场退出机制。鉴于市场准人受到严格管制,获取保险特许权的公司其实无形中受到了保护,特别是在目前中资保险公司基本为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在保险市场中,有效竞争明显不足。

2.竞争行为

近年来,恶性竞争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普遍现象,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有通过高返还、高手续费、提高保障范围等手段或方式在市场上招揽客户。这种竞争行为的结果是导致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上升和经营风险的加大,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可以说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针对这种现状,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禁止,而保监会成立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一大举措。目前保险业的市场结构是3家骨干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0%,其中最大的1家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而其余各家均只拥有不足10%,可以说存在严重的寡头垄断。其后果是新进入保险企业为了获取基本生存所必需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扭曲的价格战策略,竞相采取降低费率、扩大保险责任和提高退费为手段的恶性竞争,使企业经营成本激增,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导致保险企业由“卖”保单变成了“买”保单,很显然这种价格竞争带有某种程度的不规范性和非有效性。在定价方面,保险费率的标准受到政府的管制,这种不完全竞争导致保险企业竞争行为扭曲,使得其高风险活动盛行,存在着道德风险,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保险公司压低赔付率,抑制投保人正常的合理赔偿要求,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据统计,我国保险业平均赔付率基本维持在50%-60%之间,而西方国家的赔付率始终较高,如日本、英国20世纪90年代赔付率在80%以上。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各类保险公司共有18家,其中中资11家,外资7家,竞争主体仍以国内保险公司为主。竞争形式呈多样化,主要有“服务战”、“产品战”、“费率战”、“人才战”、“网络战”等等,但从深层次原因分析看,这些竞争可以说是无效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

3.服务区域的空间分割

鉴于各保险公司的设立受到保险监管部门的严格控制,一些区域特别是偏远地区由于缺乏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而使投保人或投资者不得不忍受低劣的保险服务。可以看到,在当前规制状态下保险业是缺乏有效竞争的或有效竞争不足,假如要说保险业中的保险公司行为存在竞争的话,充其量大多不过是无序的和不规范的竞争。

(二)保险业市场绩效评价

1.保险业获利能力低下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产业)绩效体现在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规模

大小、企业技术进步等方面。衡量产业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产业的利润率。按照传统产业组织学的理论观点,持续高额利润率的出现并不是在高度竞争性市场结构中的企业,而是存在于高垄断性市场结构中的垄断企业或者进行创新的企业。尽管我国保险业存在着垄断现象,但并没有出现高额利润率的局面。究其原因,是由于整个行业经营管理水平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获利能力相当低下,1999年财产保险的行业销售利润率仅有4.4%。

表1 资产利润率比较表(%)

资料来源:据相关年份《中国金融年鉴》资料计算得出。

表2保费利润率比较表(%)

资料来源:据相关年份《中国金融年鉴》资料计算得出。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其平均资产利润率分别为2.12%、2.22%、2.23%,不及新华人寿、华泰财产、大众保险公司的3.12%、6.09%、4.98%,其中新华人寿的资产利润率下降得更为显著,2000、2001年仅有0.02%、0.35%,而保费利润率指标也呈同样的趋势。进一步看,各家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基本上呈下滑态势,且业绩波动幅度较大,其中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业绩波动幅度更大,华安、永安在1998年利润率呈负值状态,泰康人寿2001年资产利润率小于零,出现亏损现象。从内在原因看,保险企业出现利润平均化趋势,可能是由于垄断程

度降低、保险竞争加剧的结果。1999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等四大保险公司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只有1.19%,远没有达到2.1%的国际行业平均标准,可见其赢利能力低下,这主要是由于保险产品单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所导致的。而鉴于市场上的进入壁垒与政策限制,诸多中小保险公司难以获得规模经营优势,这就迫使中小公司以价格战获取业务,其结果是市场业绩逐年下滑、市场行为不规范。从保费利润率指标看,资产规模大、占有市场份额高的保险公司该指标低于小公司,换句话讲,大公司获得保费的边际成本高于小公司,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大公司的经营效率不高。

2.保险业生产力低下,业务创新缓慢

我国保险公司的生产力相对国外保险公司而言相当低下,人均创利率不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我国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不合理,创新型业务开展不足,尽管各保险公司有诸多高学历的人才,但却从事着简单的保险业务重复工作,对保险公司业务的开拓支持力度不够,进而导致目前保险业的生产效率是低下的。可以说,费率规制的结果抑制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创新动机,其在大多创新业务领域只是做初步性的探索和前提研究工作。我国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如寿险中的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保险,产险中的责任保险、巨额损失险等创新业务领域力度还不够,大大削弱了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能力。另外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垄断的存在,保险企业借助地方政策控制当地市场,其结果是没有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动力。

3.保险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保险业市场结构的不均衡降低了保险资源配置效率,这表现在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之间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政策性保险空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房地产业等基础产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有限的国有资产沉淀在商业性的保险公司中,其结果造成了商业保险公司的所有者缺位、效率低下和委托代理关系扭曲等弊病。实证研究表明,在保险资源有效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程度提高方面,现阶段保险业的市场绩效并不令人满意,这种状况已严重制约我国保险业的快速、稳健发展。

(三)保险公司效率实证分析

效率问题是保险公司行为与绩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我们将采用数据包络模型(DEA)法研究我国保险公司1997、1998、1999、2000、2001年的相对效率。

1.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效率时,有投入角度效率度量模型和产出角度效率度量模型两种模型。对于研究保险公司效率来说,本文选择投入角度效率度量模型。我们按照A.Charnes和W.W.Cooper 等在1985年提出的可变规模报酬(VRS)模型来计算保险企业的纯技术效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 I(I=1,2,…,n),每个决策单元都是以m种投入生产K种产品,这里分别以m维向量X I和K维向量Y I表示第i个决策单元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以相对效率为基础而建立的可变规模报酬为:

(newspicture1)

这里,X0、Y0分别表示被评价决策单元DMU0投入和产出向量,SA、SB分别表示松弛变量,θc表示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即相对效率。

2.指标设计与样本选取

运用DEA模型进行相对效率评价,关键在于选取投入、产出指标,结合我国保险公司业务的特点,本文选取自有资本、劳动力投入(以营业费用表示)和资产价格作为投入,利润总额作为保险公司产出。劳动力投人为当年保险公司的全部员工人数,其价格是对职工的劳动报酬支出,但由于我们缺乏此方面的详细资料,本文用营业费用来表示劳动投入。保险公司的自有资本为其损益表中所有者权益部分,这里我们采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资本。资产价格等于管理成本加其他运营成本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该指标表明保险公司单位资产运营所承担的成本。关于保险公司的产出,本文把其定义为利润总额,这是因为我们更关心保险公司总的创利能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保险公司生产经营获得的结果是收益,而把其所得利润作为产出,这既可避免涉及保险服务质量和风险这个难以测度的问题,又可体现保险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本文分析的重点是保险公司的相对效率,其研究的样本期为1997、1998、1999、2000、2001年,研究的样本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新疆兵团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保险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公司、华安财产保险公司、中保财产保险公司等。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1998—2002)中各家保险公司年末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

3.保险公司效率实证分析与评价

本文研究的样本期为1997、1998、1999、2000、2001年,根据前述公式运用UNDO软件测算出这些保险公司的相对效率,结果如表3。

表3部分保险公司DEA效率测算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相对效率处于前沿面上的有华泰保险股份公司,而平安保险公司在1998—2001年度、太平洋保险和永安保险在1999—2001年度相对效率为1.00000,说明其经营效率达到最优,反映了这些保

险公司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与其经营规模相匹配,投入与产出达到最佳匹配点,而其他保险公司的相对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尽管我们考察的只有5个年份,但也大致可以看出动态地效率变化状况。可以发现,在1997—1999年度,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相对效率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升,这似乎表示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有提高迹象,尽管其相对效率不高。但从2000年起,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以及泰康人寿等公司相对效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表明其经营绩效不甚理想。但可以看出,大保险公司的DEA 效率小于诸多小保险公司(如华泰、永安),这表明我国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资产规模与其经营效率关联度不高。

从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新疆兵团保险公司等)与新兴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华泰保险等)DEA效率比较来看,国有保险公司的平均相对效率为0.668597,而新兴的股份制保险公司的平均相对效率为0.896713,很显然,新兴的股份制保险公司的相对效率比国有保险公司明显高,究其原因,双方在经营管理机制、股权结构、业务结构、营销策略、人力资本结构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拥有产险市场“龙头”地位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由于过去处于垄断地位,经营效率比较低,但近几年来,在创品牌、加大服务创新力度方面均有大手笔,2000年其仅责任险新条款推出就达10个,据调查,“人保”品牌知名度高达43.72%。而已成为市场挑战者的太保、平安两公司,在产品开发、创新业务开拓、人力资源配置、企业文化影响等方面,呈后来居上的挑战之势,可以说是得益于现代股份制企业的运作机制,在经营理念、管理机制上,都有着强烈的市场导向性,经营效率高也就不难解释了。应该认识到,国有保险公司DEA效率低于股份制保险公司,是由于管理机制的差异,股份制保险公司市场信号反应敏捷,经营调整较快,可以弥补短期化倾向;而国有保险公司管理层次繁杂,市场信号衰减过多,经营决策的实际效率要打折扣。其实国有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与股份制保险公司的高速扩张隐含着企业文化因素,从而就造成了不同企业的市场行为,基于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不同类型保险公司效率差异的原因。在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当中,有的保险公司经营效率高且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而有些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处在破产的边缘。

进一步分析,华泰保险与平安保险的相对效率在大部分测度年份均为1,处于经营前沿面上,可以说这两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比较高。利用DEA模型测度我国保险公司效率的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公司效率普遍不是很高,国有保险公司较之于新设立的保险公司效率更低,其中政府过多的管制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体来看,我国保险业效率水平不高,其原因也很多,但根本的是长期以来保险业采取的是一种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外延式粗放型经营模式,而另外一点不容忽视的是保险业尚未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局面,政府过多的管制致使其创新意识不足,经营效率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结论:高市场集中度与低利润率的背离

在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我国保险业时,应明确的一点是,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集中程度作为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很大。其作用方式为:市场集中度越高,大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越强,从而行业利润率就有可能高于平均利润率。结合前面对我国保险业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保险业的业务集中度尽管很高,但行业利润率却并不高,看不出一点朝阳产业的迹象。换句话讲,保险公司的获力能力与其市场集中度、效率不相匹配。结构理论认为集中度与利润回报正相关,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市场竞争集中度的上升和利润率的提高互为因果。我国保险业较低的盈利率是由于诸多政府的规制。总体评价保险业的市场绩效,可以认为其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市场运作效率不高,表现在保险产品、服务、技术等创新能力不足;保险企业的盈利水平呈下降态势;保险业的承保能力、偿付能力欠佳;保险覆盖面在某些行业和地区以及某些风险业务领域还存在空白。进一步分析影响保险业市场绩效不佳的原因,可以说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这其中保险企业自身运作机制不完善是重要原因。从保险业市场结

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看,我国保险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作用不是非常显著,关键在于现有的市场结构和保险公司的低利润率是来自于转型中的保险市场体制和政府规制以及保险业市场结构缺乏竞争性、市场行为不规范,而非效率和合理的市场竞争结果,同样也不能保证效率的提高。反过来,由于市场绩效的不良状况,这又进一步导致市场结构不合理性和市场行为的不规范性。可以说,我国保险业已呈现恶性循环,要解决保险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应从规范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以及优化保险业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入手。

三、提高中国保险公司绩效与效率的对策措施

保险业是一国金融深化的关键,其发展直接关系到金融业能否稳定和健康发展。从我们上述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而保险市场发育的不均衡性,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是不利的,30多家中外保险公司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大城市。目前保险市场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可以认为,尽管改革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表现在垄断格局有所打破,从业家数增多,竞争程度上升和经营效率提高等方面,但我国保险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对加入WTO,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还显得不够成熟,竞争力低下,行业效率有待提高。要促使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依赖于政府规制的放松。只有通过管制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才能建立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效的现代保险体系。结合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我国保险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应是:实现保险企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按照商业方式和市场机制对保险资源进行配置;放松对整个行业的管制,从市场进入和退出、费率自由化、提高开放度等方面入手,实施保险产业组织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即促使保险业在国内与国外之间、国内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结构和比例的合理布局。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维护保险业的安全并促进市场有效竞争,并提高竞争过程和竞争结果的透明度,提高市场绩效与效率;通过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动器以及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功能和金融功能,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市场由高度垄断走向逐步开放,这一点值得肯定。但现状表明,保险市场对内开放的程度还很不够,国有或国有控股保险公司的垄断程度依然比较高。可以说恶性竞争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有效竞争不足,要改善保险监管和提高中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应从促进市场竞争入手,提高保险公司绩效。笔者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

1.放宽对保险业的进入限制,鼓励民营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设立和发展,提高保险业市场的开放度,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我国成立的非国有新兴保险公司虽然对国有保险公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从市场结构上看这种影响力还不够强。市场结构合理,才可避免形成高度的垄断局面,保险险种才会增多,保险效率才会得以提高。而单一产权主体会弱化市场竞争程度,设立民营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打破保险业现有的垄断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和发展我国保险组织体系,促进保险业竞争市场的发育。

2.对国有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深化保险体制改革,首先应对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其产权结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是关键,这是其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应当鼓励国有保险公司与国内大型产业集团、大型金融集团实行交叉持股的方式,提高国有保险公司的实力,迅速扩充资本金,增强保险企业偿付能力,逐步建立大型保险公司、大型产业集团、大型金融集团之间相互持股的保险经济体制。在美国,上市保险公司的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场市值的27.18%,因此我国应加快保险公司上市步伐,提高其竞争力和偿付能力,有利于加强公众对保险公司的监督。

3.放松费率管制,推进费率市场化。费率管制导致价格机制的失灵,市场供求信息难以得到最灵敏的反应。我国保险业的费率,尤其是人寿保险预定利率的制定以往主要是参照即期银行利率的,在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的未来,人寿保险费率的制定将失去参照系。因此应加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政府应解除多余的行政管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实现保险费率市场化,增强保险公司的创新动力。保险费率实现市场化,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保险发达国家趋同的费率管理目标模式。市场保险费率是借助于市场机制和价格规律来有效配置保险资源,真实地反映保险成本与供求关系。而保险费率市场化其实质就是利用费率杠杆调控保险供需关系,从而调整保险产品结构比例,以提高保险交易的效率性和鼓励对保险产品的持续创新。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方法可以是:首先放宽保险费率浮动权的限制;其次应允许保险公司按照自身偿付能力、经营效益和投资收益制定差别保险费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投保人对不同保险产品的需求;最后,在条件成熟时,尽快成立全国性的保险同业协会组织,健全各种险别和险种的数据统计,逐步将部分保险费率的制定和审批权限转移给保险同业协会。

4.合并、混业经营、放松监管是世界性潮流。合并、混业经营与放松监管对保险市场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由此而产生更多的竞争主体、引入更有效率的竞争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保险市场的经营格局。我国于1998年11月专门成立了监管保险业发展的中国保监会,尽管目前混业经营的条件尚不具备,但面对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分业经营是暂时的,政府应根据保险市场发育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监管水平,在适当时机逐步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

5.保险业监管政策是市场结构合理和保险公司效率提高的前提。逐步淡化保险公司的政府或国有色彩,实行严格的政企分开政策;鼓励产品与技术创新、鼓励兼并;建立科学的以偿付能力、盈利能力、人才素质与经营管理机制为核心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尽快引进国外保险公司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完善法律法规,特别是《保险法》及其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业务规章,将保险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分析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

中国保险业SWOT分析

中国保险业SWOT分析 中国保险业基本概况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村合合作医疗建设、从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从2006年-2010年的5年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绩,保险公司从93家发展到146家,中国保险全行业高管人员由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09年保费收入已达到11137.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列出的保费收入超万亿的目标。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4500亿元,2010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是2005年的3.3倍,2010年1—12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5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95.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06万亿元。保险赔付3200.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756.03亿元;人身险赔付1444.4亿元。 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到2010年底,国内有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专业性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逐步成长并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在未来,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将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进行SWOT分析,能让我们对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分析 自1980年以来,短短三十几年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保险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在此期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但在世界保险业市场上,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具体表现在: 1、政策环境好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总量排名世界第一 3、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4、外贸高速增长、总额保持世界第三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等收入以上人群不断壮大、居民储蓄余额达16.7 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6、监管机构鼓励保险业做大做强 7、消费者对中国保险业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8、后发优势 9、业务快速发展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基本分析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基本分析 1.1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1)公司的基本概况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或“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作为《财富》世界500 强和世界品牌500 强企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本公司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社会最广泛客户的信赖,始终占据中国寿险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人寿的前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是国内最早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之一。1949 年10 月,中央政府批准组建了国内唯一的保险公司,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寿的发展元年。2003 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功改制重组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成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12 月17 日、18 日, 中国人寿成功在纽约和香港上市,创造了2003 年全球最大IPO。2007 年1 月9 日中国人寿成功回归A 股,在上海上市,成为首家在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本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8,264,705,000 元。 多元的产品与服务 中国人寿是中国领先的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年金产品、意外险和健康险供应商,公司控股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股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逐步涉足于其它保险相关领域。 广泛的分销和服务网络 中国人寿拥有由保险营销员、团险直销人员以及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组成的广泛分销和服务网络。 遍布全国的最广泛的分销网络 最大的代理人队伍最多的直销人员最广泛的代理网点 ?1,290,000 余名保险营销员? ?60,000 余名团险直销人员50,000 个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代理网点 ?174,000 名客户经理及保险规划师 无可比拟的客户服务网络 ? 1.8 万个营业网点 ?2600 多家客户服务柜面?专职客服人员?全天候服务热线“95519” 广泛的客户基础 中国人寿拥有最广泛的客户基础,是中国最知名的保险品牌之一。截至2016 年6 月30 日,中国人寿拥有约2.31 亿份有效的长期个人和团体人寿保险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是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中国人寿是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并通过控股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本公司持续优化投资布局,调整投资结构,力争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截至2016 年 6 月30 日,本公司投资资产达人民币24,044.233 亿元,较2015 年年底增长5.1%。 信用评级 穆迪投资给予中国人寿Aa3 保险财务实力评级,评级展望为负面。中国人寿亦获得惠誉国际A+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IFS) ,评级展望为稳定。标普确认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AA-”的长期本币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和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评级展望为负面。 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 本公司连续13 年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 强”,2016 年位列第49 位。此外,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成员的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14 年入选《财

中国保险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业2001年经营状况分析 中国保险年鉴编辑部 本篇分析报告是围绕保费、利润、资产等主要指标,从保险市场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和资金运用情况三个方面,对2001年全国保险市场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各保险公司及各保监办提供的季度报表,由各保险公司的各季度《业务统计表》中的“本期数”累加而得,可能存在与本书其他部分所列数据略有出入的现象。 一、2001年保险市场基本状况 (一)保险业务发展较快,保费收入增势强劲 全年各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112.28亿元,同比增加520.91亿元,增长32.73%,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44个百分点。2001年保险密度168.98元,较上年增加41.31元,保险深度2.2%,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1、财产险业务情况 全年财产险业务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88.24亿元,同比增加78.19亿元,增长12.82% ,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0.59个百分点。 5010015020025099.199.299.399.400.100.200.300.401.101.201.301.4 时间 保费收入(亿元) 趋势线 收入) 5101520253035404550 00.100.200.300.401.101.201.301.4 增长率 % 增长率) 财产险业务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全年保费收入的同比增长呈“前高后低”的态势。 全年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1.72亿元,同比增加49.27亿元,增长13.23%,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8.27个百分点。 全年企业财产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2.19亿元,同比增加5.03亿元,增长4.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 全年货运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0.66亿元,同比增加3.91亿元,增长10.64%,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6.56个百分点。 占货运险比重约1/3的进出口货物保险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增长6.8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 全年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7.49亿元,同比增加6.21亿元,增长29.1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2.81个百分点。 全年家财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88亿元,同比增加6.55亿元,增长53.1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52.47个百分点。 全年保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32亿元,同比增加2.45亿元,增长131.0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00.25个百分点。 全年出现负增长的险种有农业保险、信用保险和航天保险,尤其农业保险负增长的态势在各季度均表现得比较明显。 财险总 保 费 机动车及三 者 险 企 财 险 货 运 险 责 任 险 家 财 险 保证 保 险 2000年2001年 者责任险63.01%49.27亿元 企财险5%亿元责任险7.94%亿元亿元 7.22亿元

浅析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及其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a16546865.html, 浅析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及其优化 作者:王宁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4期 摘要:中国保险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产业奠基阶段,成为一个相对完 整独立的产业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保险的内在需求日益扩大,保险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保险市场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保险市场主体增多达百余家,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相比,中国保险业仍是一个发展不成熟的产业,目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首先,中国保险业目前虽然大小公司并存,少数大公司在市场上具垄断地位,但中国保险产业还属于幼稚产业,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整,市场发展不均衡。其次,中国保险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资金运用能力、偿付能力、盈利能力、业务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相对偏弱,在中国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中国保险行业监管体制不成熟,保险法规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保险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保险产业有待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保险业;市场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84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82-02 一、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分析 (一)中国保险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顾名思义指的是市场或者产业的分布集中程度。其中主要是由该行业中较大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以及消费者所占的市场份额的数值大小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集中度就是市场垄断程度的代名词。因此,就市场集中度(也就是市场垄断程度)而言,又可以将其分为卖方市场集中程度和买方市场集中程度两种类型。在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保险行业的产业结构,因而也就只对中国保险业市场的卖方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 从中国目前的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以及趋势来看,保险市场主要分为两大块和三大类型。两大块分别是寿险和产险;三大类型主要是专营寿险的保险公司、专营产险的保险公司和兼营寿险和产险的保险公司。(1)寿险:中国的寿险市场主要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占主导,其中也存在一些如新华人寿这样的小公司;(2)中国保险业主要经营产险的是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和中国人保;(3)中国保险业兼营寿险和产险的是平安保险,它跨区操作,虽然在寿险和产险市场中都占据一定的分量,但是其在两大市场中均不占主导。 (二)中国保险行业的产品差别化分析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 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第二,保险业发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许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第四,在保险风险控制过程中,事后控制为主要控制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重视不够。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安排、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第一,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第二,在保险发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发展及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长远性研究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欺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发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3.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第一,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第二,对保险开放、民族保险安全的风险重视不够。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足,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根本制约。第三,部分保险公司较为重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而对保险同业的规范竞争、有序竞业的风险管理重视不够,保险同业组织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第四,对保险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力度不够。部分保险公司无视保险中介的有关法律规定,不顾中介机构经营资格、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等条件进行中介展业,表明保险公司对中介组织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自身的规范经营都应加强。[!--empirenews.page--] 第五,缺乏对保险欺骗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欺骗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大,在中国保险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度里对保险欺骗的风险管理需在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 4.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前提下运用大数法则对可保风险进行分散,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保险资源。保险经营依据这些保险资源从事保险展业,通过展业扩充丰富这类资源提高保险经营水平和展业范围。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包括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这类保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相当部分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 5.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风险管理既包括风险投资、保险购买和管理、安全、赔偿金管理、索赔管理,又包括公共关系、市场服务、培训员工、提供法律咨询等内容;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硬件失误风险和软件失误风险的管理,又

中国人寿公司分析

中国人寿公司分析 ?公司简介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或国务院批准的资金运用业务;各类人身保险服务、咨询和代理业务.公司是2010 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 强"第90 位;"全球500 强企业"第41位;2010 年度"最佳公司治理奖"、"亚洲利润最高100名企业";"中国上市公司500 强排行榜"第6位;"亚洲保险业竞争力排名"(不含日本、马来西亚)第1名; ?公司介绍 公司简称:中国人寿 公司全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股票代码:601628 成立日期:2006年12月30日 经营范围: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或国务院批准的资金运用业务;各类人 身保险服务,咨询和代理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受托管理运用保险外汇资金,外汇资金管理业务相关的咨询业务,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允许的其他资产管理业务等. 公司背景: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在内地寿险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公司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由个人代理人、直销人员以及专业和兼业代理 机构组成,向广大客户提供个人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意外险和 健康险等产品与服务。公司下属的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保 险资产管理者,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世界品牌实 验室的评选中,公司06年的品牌价值已达487亿元,是我国保险行业 的第一品牌,并位列我国最具价值品牌前十名。公司为目前中国唯一 一家同时在内地、香港和美国证券市场上市的保险公司。 公司的发展历程:1949-1959 创业起步阶段,1979-1996 恢复发展阶段,1996-1999 专业化经营阶段,1999-2003 重组改造阶段,2003-至今集团化发展 阶段 近期业绩表现:截至2014-02-28,6个月以内共有18家机构对中国人寿的2013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13年每股收益0.95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3.59%,预测2013年净利润266.3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0.81%

【精品案例类】2019中国保险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保险业信息化现状及购买行为调查保险公司系统建设概况 保险公司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状况 综合业务系统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系统,可以分为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这些综合业务系统,按照功能模块来说是由新合同处理系统、核保系统、收费系统、出单系统、保全系统、理赔系统、核赔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代理人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构成,可以实现诸如投保、核保、签单、交费、批改、给付、退保、复效、报案、赔付申请、核赔、赔付和客户服务等具体功能。从系统构架上来说,则大多采用基于事务通信中间件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达到实现逻辑和表示逻辑的分离,实现数据库服务、业务逻辑服务和表示逻辑服务的分布式处理。而对于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则采用零险种、参数化技术,支持动态增删险种。 调查显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拥有综合业务系统。其中,采用自己开发业务系统的保险公司有平安保险公司和新华保险公司; 购买成型业务系统的有中国 人寿和泰康人寿; 而与厂商合作开发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采用的是美国科比亚的CBPS寿险综合业务系统,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30多家分公司实施。另外有少数分公司在最近的系统更新时使用了尚洋公司的新一代业务系统,这些地区包括青海和深圳地区。而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分公司,系统则由高伟达公司开发。

1999年7月,太平洋保险公司斥资500万美元建立了新系统,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力求业务再创新高。科联系统有限公司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建立的“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已交付使用。“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可以更新太平洋公司团体及个人人寿保险的业务程序,包括从草签保险单、收取保险费到索赔、理赔的整个过程。 另外,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分公司中推广已经本地化的美国CSC提供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该套系统耗资1600多万元人民币,是泰康人寿近期信息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举措。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则由尚洋和中科软合作开发。此外,尚洋和中科软还分别开发了新华人寿的投资型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太平洋保险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 保险公司呼叫中心系统建设状况 在本次调查涉及的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经在全国的大部分省市实施了呼叫中心系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74841107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险业的及演变 中国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保险密度(人均年保费收入)为168.98元(198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42%和3.16元);有中外保险公司53家,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为4591.07亿元,较1992年增长了8倍;保险中介机构170家。此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14个城市设立了200余个代表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1980~1985年的恢复阶段。中国在1980年和1982年先后恢复国内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这一阶段保险市场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垄断,产寿统一经营,险种单一,且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份额大大高于人身险;(2)1986~1991年的平稳发展阶段。以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兵保”)成立为标志,区别于前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包括新疆兵保、太平洋、平安等在内的4家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市场由中国人保独家垄断的格局在形式上被打破;(3)1992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以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为标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明显区别于前两个阶段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业实现产寿分业经营,保费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人身险份额超过财产险;保险险种迅速增加,保险服务改善;保险监管的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中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二、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和构成 (一)保险市场总体规模快速增长

国内财险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报告

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一、主要财产保险公司

二、据人保财险公司提供的2010年保险公司车险市场份额: 其他, 20.42% 大地, 3.60%人保, 38.52%中华, 5.00% 华泰, 2.85%平安, 16.42% 太保, 13.19%

三、据中国车险网最新统计的2011年车险满意度在线调查,各主要车险企业的满意度排名如下:

四、各保险公司简介 1、人保财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3年7月由中国 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11.418亿元。人保财险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拥有遍布全国城乡的机构网络,包括1万多个机构网点,320多个地(市)级承保、理赔/客服和财务中心。作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对公司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人 保财险在市场份额中占很大优势,同时PICC品牌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影响和显著声誉。 2、太平洋保险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专业 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3 亿元。公司在全国拥有40家分公司,2200余家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和营销服务部,以及包括万余名销售代表在内的直销团队。公司按照"集团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要求,在"稳健经营,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服务。市场份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经营指标在产 险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太平洋产险秉承“诚信天下、稳健一生、追求卓越”的核心价 值观,以“用心承诺,用爱负责”为服务理念,坚持推动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服务。 3、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长期以来经营和发展的基础,23年来,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是制约或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各种力量,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并且是《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企业。 一、宏观环境 1、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与寿险发展是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史寿险发展的基础。经济环境是所有环境中对保险企业营销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自80年代以来,我过一直是世界GDP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证明其消费剩余不断增大,对保险的现实购买力不断增强。 但是,近年来全球出现经济动荡,中国的经济环境也面临较大压力,居民收入也收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也成为了寿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2、人口环境 人寿保险市场规模决定于三个因素:人口、购买力及购买意愿,人口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国有接近14亿人口,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市场。我国的年龄结构变化也十分有利于人寿保险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据预计,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将继续加重,到2031年达到高峰。这也成为了人寿保险发展的有利因素。但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保险意识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人们对于寿险的投资不足。 3、社会文化环境

保险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影响保险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的家庭小型化趋势使很多人改变了养儿防老的观念,这一改变刺激了人们购买寿险的需求。我过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大减少了拿“铁饭碗”的人数,增强了人们的危机感,为保险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 4、政治法律环境 我国的很多政策都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比如:我过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但是,保险业在中国处于发展阶段,税收政策对保险业的支持力度不足。 二、微观环境 1、主要竞争对手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主要对手有: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内的这三家保险公司在总过寿险市场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两家公司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 2、消费者 影响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收入、学历水平,其中,收入和学历水平与对保险的需求成正比,从这个方面来说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但目前消费者对保险产品不满的因素主要是:保险费太高、回报率低、险种少、退保时可退回的比例不合理。 3、企业 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知名度、信誉度、对于消费者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寿险合同大多为长期合同,在很长的时间内,公司向客户提供的消费保障、服务质量不仅影响这公司现有的产品持有率,还影响着公司形象的树立。同时,保险

我国保险行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保险行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 中国保险业通过近20年的进展,走出了一条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改革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面对国内保险市场的不成熟与市场开放后来自国际保险大公司的竞争,中国保险业只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自1980年复原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进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峻。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对规范中国保险市尝促进保险业的进展,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挖掘中国保险市场潜力的计策则成了关键。 关键词 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计策 Abstract Since 1980 China recovered the local insurance business, the insurance industry got the quick development, the comparison that produces the life insurance also took place the variety, changing direction the structure and form that the life insurance is main. But also exist some problems:The market potential excavation of the property insurance is not enough, the bad damage of the benefit of the life insurance company compare seriously.Therefore, the exactitude analyzes and knows the Chinese insurance market condition and its trends, to the Chinese insurance City of norm taste to promote the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 all have the important leading meaning. According to this, on the analytical Chinese insurance market present condition and foundation of problems, the counterplan that scoops out the Chinese insurance market potential then became the key. Keywords Chinese insurance market;Present condition;Problem of exist;Counterplan

我国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学生宿舍财产保险营销策划技术方案 第一部分目录 一、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近期发展状况和趋势预测: 外资发展情况: 二、消费者定位分析 政策改变带来的消费群 目标市场细分、锁定: 消费市场的特征以及市场潜量 三、竞争对手分析 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 其他数目众多的保险企业 四、产品特性定位分析 产品特点把握 竞争对手以及可替代产品分析 五、营销组合策略以及执行 产品组合策略 价格策略 渠道策略 广告策略 展业推广促销 公共关系策略

2.1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2.1.1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1)、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4%,保险公司累计赔偿和给付6016亿 元;2003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保 险业总资产9122.8亿元,同比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739亿 元。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705家,保险从业人员150多万人。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 保险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 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2)、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经管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保险法》。在法律和行政 法规的框架下,中国保监会制定了28个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保 险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自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以来,保险监管力量不断加强。目前,保监会已在全国设立了31个派出机构。根据新的编制技术方案,保监会 将在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新设立4个派出机构。 (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保监会认真履行承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周年之际,中国保监会按照承诺,宣布允许外资 财产险公司经营除法定保险业务以外的全部非寿险业务,增加福州、厦 门、宁波、沈阳和武汉等5个城市为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目前,外资 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已经扩展至15个城市。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 全国保费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在开放较早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 份额达到12%左右。 (5)、去年,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中国人民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以H股挂牌上市,募集资本62.2亿 港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募集资本 34.75亿美元。近几年来,一些股份制保险公司积极吸收外资参股,股 权结构得到优化,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经营经管水平不断提高。 (6)、市场集中化程度很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险集 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仍占据市场绝大份额, 随着保险公司的布局扩张,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属于第一集团,这几家大保险公司占据产、寿险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特 别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05%和62.6%,从经济学 意义上讲,中国的保险市场垄断程度很高,已经具备了寡头垄断的特点,所以这几家保险公司具有绝对竞争的优势,它们在国内起步较早,积累 了大量市场拓展、风险控制经验,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尤其寿险自从引进营销体制之后,建立了一 支庞大的销售队伍,营销员发展到130多万人,渗透到城市、农村的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