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1模拟试题3

民法学1模拟试题三
--------------------------------------------------------------------------------



民法学1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孙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处商业门面房,李某多次与其商谈转让事宜。当孙某得知即将兴建的平安大道将从自己的房屋位置通过,就将该房转让给李某。孙某的行为违反了下列民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


A、诚实信用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公序良俗原则 D、自愿原则





2、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免除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物权是一种绝对权 D、债权是一种对世权





3、甲殴打乙致乙死亡,为此甲赔偿乙家属2万元。乙家属料理后事后,分割了乙的财产。引起上述侵权赔偿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分别是( )。


A、事件、行为 B、行为、事件 C、事件、事件 D、行为、行为





4、董红是儿童影星,年满9周岁,片酬颇丰。其父董军的亲弟董强,家居山区,生活较为困难。董军征得董红口头同意后,将董红的片酬10000元以董红的名义赠与董强。对董军这一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有效。理由有董军为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处理其财产


B、有效。理由是董军已征得董红的同意


C、无效。理由是董军未征得董红母亲的同意


D、无效。理由是董军处分董红的财产不是为了董红的利益





5、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在货物运输合同关系中,其客体指什么?( )


A、运输行为 B、货物 C、运费 D、运输工具





6、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 )。


A、婚姻关系解除 B、失踪人民事主体资格消灭


C、财产发生代管 D、财产发生继承





7、下列关于监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被监护人已经具备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关系即解除


B、监护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C、监护人可以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D、只有公民才能担任监护人





8、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中的成年人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9、杨某15周岁,智力超常,大学三年

级学生。杨某因有某项发明,而与刘某达成转让该发明的协议。该转让协议的效力如何?( )


A、该转让协议有效 B、该转让协议效力未定


C、该转让协议无效 D、该转让协议可撤销





10、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附肯定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甲与乙约定:若甲未调回本地,就将老家一间房屋卖给乙


B、甲与乙约定:若乙将丙杀害,则甲将钻石戒指一枚赠送给乙


C、甲与乙约定:甲的儿子考上大学,就将一间房屋出租给乙


D、甲与乙约定:天下雨乙就送给甲一件雨衣





11、买卖是( )。


A、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B、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C、单务民事法律行为 D、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





12、甲租用乙的房屋,半年后甲拒付租金,乙请求甲支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 )。


A、1年 B、2年 C、6个月 D、4年





13、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才能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


A、1年 B、2年 C、3个月 D、4年





14、中学生刘小东在暑假时到其邻居家开的饭店里帮忙,其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假期结束时,邻居以刘小东才13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决定报酬的数额为由拒绝给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他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B、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只有经过其父母的同意才可以


C、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


D、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数额应由其父母和其邻居共同协商后确定





15、甲公司从乙公司进货,乙公司误将A号货当作B号货发给甲公司,这一行为属于( )。


A、重大误解 B、欺诈 C、乘人之危 D、显失公平





16、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民事行为的是( )。


A、甲委托乙代理房产登记 B、丙受甲之委托出席合同签字仪式


C、丁受甲之委托接受赠与 D、甲委托戊办理纳税





17、自然人下落不明满4年,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人民法院应( )。


A、只能作出失踪宣告 B、不予受理


C、只能作出死亡宣告 D、审查后具体决定作何种宣告





18、甲工厂购销员某丙通过乙企业的购销员某丁向该企业采购部采购钢材100吨。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是( )。


A、

某丙与某丁 B、某丙与乙企业 C、甲工厂与某丁 D、甲工厂和乙企业





19、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将在法律上引起( )。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





20、再代理人应以( )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A、原代理人 B、被代理人 C、自己 D、被代理人和自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种概念中可以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是( )。


A、社团法人 B、营利法人 C、企业法人 D、私法人





2、下列客观现象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有( )。


A、婴儿出生 B、失踪人下落不明 C、病人死亡 D、克隆羊的出生





3、下列物中属于主物与从物的关系的有( )。


A、锁与配合其使用的钥匙 B、火炉与其上的烟囱


C、船舶和因修理而与之分离的船桨 D、汽车与备胎





4、一般情况下,委托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再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直接承担?( )


A、委托代理人事先通知被代理人


B、委托代理人事先通知被代理人,被代理人表示不同意的


C、委托代理人事先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D、委托代理人事后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5、下列属于不动产的有( )。


A、门


B、人才招聘会中临时搭建的展台


C、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D、北京市在公路上搭建的过街天桥





6、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可由( )担任监护人。


A、祖父母、外祖父母 B、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


C、法院 D、民政部门





7、合伙人甲、乙、丙以合伙企业名义向丁借款12万元。甲、乙、丙约定该借款由甲、乙、丙三人各自偿还4万元。下列关于这笔债务清偿的判断中,哪些是错误的?( )


A、丁有权直接向甲要求偿还12万元


B、丁只能在乙、丙无力清偿的情况下要求甲偿还12万元


C、甲有权根据已经约定的清偿份额,主张自己只承担4万元


D、如果丁根据合伙人的实际财产情况,请求甲偿还8万元,乙、丙各偿还2万元,法院应予支持





8、下列为天然孳息的有( )。


A、牛肉 B、鸡蛋 C、小牛 D、羊毛





9、甲与乙签订了一份

租房协议。协议规定,如果甲父死亡,则甲将房屋租予乙居住。这一民事行为的性质如何认定?( )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D、是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10、某村村民王某,下落不明已经满3年,下列有权申请他人失踪人的有( )。


A、王某的父亲,87岁,耳朵有点背


B、王某的爱人张某,在王某没有音讯后,终日以泪洗面,致使双目失明


C、王某的姑姑,某县政府工作人员,但与王某来往较少


D、王某的债权人刘某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划“√”,错误划“×”;若全选“√”或全选“×”,则将被判定无效而不得分。)


1、甲工厂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中约定,如果甲公司提供的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则乙公司有权在1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一种合同约定的诉讼时效。 ( )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


3、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当然同时享有一切民事权利。 ( )


4、表见代理本质上是无权代理。 ( )


5、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


6、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撤销的,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 )


8、镶在嘴里的金牙是民法上的物。 ( )


9、追认权是形成权。 ( )


10、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里发生的民事关系应适用南斯拉夫民法进行调整。 ( )





四、名词解释(任选四题完成,每题3分,共12分。)


1、代理 2、物 3、民事法律关系 4、民事权利能力


5、民法 6、民事法律事实 7、诉讼时效 8、法人





五、简答题(任选四题完成,每题5分,共20分,多答不加分。)


1、简述宣告死亡的条件。


2、简述法人的特征。


3、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4、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5、简述物的特征。


6、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种类。





六、论述题(任选一题完成,共10分,多答不加分。)


1、试述表见代理。


2、试述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3、

试述无效民事行为。





七、案例分析题(共18分。)


1、(本题6分)甲、乙、丙三人组成一个采石组,签订了协议,约定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均分报酬,共担风险。后丁要求加入,经甲、乙、丙同意参加,但未在协议上签字。丁加入后与甲、乙、丙共同经营,并参加了两次分红。某日,丁在执行爆破任务时因装炸药失误,致使提前爆炸,飞石将丁双臂炸伤。丁要求甲、乙、丙承担其医治费用及生活补助费共1万元,被拒绝。丁于是诉诸法院。


[问题]:


(1)应如何认定丁与甲、乙、丙之间的法律关系?(1分)为什么?(2分)


(2)丁的损失应如何承担?(1分)为什么?(2分)





2、(本题6分)1987年12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习两年,因办出国手续一时钱不够用,遂向朋友张某借款3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前将钱还清。但胡某直到1988年7月27日出国,都一直没有还钱,此前张某虽然经常来看望胡某,但也对钱的事只字未提。胡某在国外学习的两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1990年8月,胡某回国。1990年10月张某因买房急需用钱,找到胡某,胡某当即表示,全部钱款月底还清,并在原来的字据上对此作了注明。11月5日,当张某再次来找胡某要钱时,胡某却称,他的一个律师朋友说他们之间的债务已超过诉讼时效,可以不用还了!张某气愤不已,第2天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胡某偿还3万元的本金和利息。


[问题]:


(1)本案中胡某对王某的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1分)前述诉讼时效实际上是否已经届满?(1分)为什么?(1分)


(2)张某能否通过诉讼取回胡某欠他的钱?(1分)为什么?(2分)





3、(本题6分)甲和乙是某公司职工,两人同住一个宿舍。因工作需要,公司派遣甲去公司设在北京的办事处工作6个月。甲在临行时,将自己的一个台式电脑交给乙保管和使用。两个月后,甲给乙打电话,说自己在北京买了一台“DELL”牌笔记本电脑,家中的那个台式电脑可以适当价格卖掉。本公司的另一员工丙得知该消息后,找到乙,表示愿意买下甲的那个台式电脑,但是又不愿意多出钱。于是,丙便对乙说:“你可以打电话告诉甲,说他的台式电脑的显示器出了毛病,图像有点模糊,要求他降低价格出售。”乙当时有点犹豫,但是考虑到自己和丙的关系非常好,因此,便按照丙的意思给甲打了电话。甲信以为真,便在电话里告诉乙说,如果电脑的显示器坏了,可以降低价格把电脑卖掉。于是,乙便以1000元的低价将电脑卖给了丙。


[问题]


(1)乙、丙

买卖台式电脑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1分)效力如何?(2分)


(2)甲可以请求乙、丙承担什么责任?(1分)简述有关法律对此的规定。(2分)

(声明:以上内容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布,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线答题卡(点击此处可拖动)



民法学1模拟试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A C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C A B A D B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BCD ABCD ACD CD CD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BD BC BCD BD AB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 √ × √ √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 × × √ ×

四、名词解释(任选四题完成,每题3分,共12分,多答不加分。)
1、代理:是指代理人依据代理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行为。
2、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而又能为人所实际控制或支配的物质客体。
3、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4、民事权利能力:民事主体(或答“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5、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民事法律事实:是指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或客观现象。
7、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8、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五、简答题(任选四题完成,每题5分,共20分,多答不加分。)
1、宣告死亡的条件包括:自然人失踪的事实(2分)、
利害关系人的申请(2分)、
人民法院的受理和宣告(1分)
2、法人的特征有:
(1)法人是依法成立的一种独立的社会组织;(1.5分)
(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或经费;(1分)
(3)独立承担民事责任;(1分)
(4)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1.5分)
3、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
(一)实质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1分)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1分)
(3)标的合法;(1分)
(4)标的须

可能和确定;(1分)
(二)形式要件:特殊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须具备形式要件。(1分)
4、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每点1分,满5分后不累加)
5、物的特征如下:(1)物须存在于人体之外;(1分)
(2)物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1分)
(3)物能为人所实际控制或支配;(1分)
(4)物以有体物为限;(1分)
(5)物须独立成为一体,具有稀缺性。(1分)
6、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种类有:物(1分)、行为(1分)、智力成果(1分)、人身利益(1分)、权利(1分)。



六、论述题(任选一题完成,共10分,多答不加分。)
1、表见代理:(答题思路)(1)表见代理的概念(2分);
(2)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3分);
(3)表见代理的发生原因(3分);
(4)表见代理的效力(2分)。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答题思路)
(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2分);
(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围(2分);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围及所受限制的范围(3分);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范围及行为效力(3分)。
3、无效民事行为:(答题思路)(1)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2分);
(2)无效民事行为的分类(5分);
(3)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3分)。


七、案例分析题(共18分。)
1、(本题6分)
(1)丁与甲、乙、丙之间为事实上的合伙关系。(1分)因为尽管丁未在合伙协议上签字,但其入伙已经甲、乙、丙全体同意,且事实上已经参与合伙营业,分配红利,所以四人已经形成合伙。(2分)
(2)丁的损失应由甲、乙、丙、丁四人分担(或甲、乙、丙分担,丁适当分担一部分)。(1分)因为丁是在执行合伙事务中遭受损失,属于职务行为;但因丁本人亦有过失,亦应分担一部分损失。(2分)
2、(本题6分)
(1)本案中胡某对王某的债务的诉讼时效为2年。(1分)前述诉讼时效实际上已经届满。(1分)自胡某1988年7月27日出国到1990年10月张某第一次向胡某要钱,其间已过了两年,因此,前述诉讼时效实际上已经届满。(1分)
(2)张某能通过诉讼取回胡某欠他的钱。(1分)胡某1990年10月在字据上的注明属于一种重新承诺,依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171条,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

悔的,不予支持。(2分)
3、(本题6分)
(1)乙、丙买卖台式电脑的行为属于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的民事行为。(1分)该行为无效。(2分)
(2)甲可以请求乙、丙承担连带损害赔偿责任。(1分)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