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拉塞米注射剂静脉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4例

托拉塞米注射剂静脉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4例
托拉塞米注射剂静脉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4例

托拉塞米注射剂静脉注射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4 例

1 病例报告

男,72 岁,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入急诊治疗,入院后给予

吸氧、扩血管及托拉塞米静脉注射利尿(静推60 mg, 0.9%生理

盐水稀释后5?10 min推完)治疗,静推后10 min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心电监护显示BP80/50 mmHg HR98 次/min,律齐,窦性心律,R26次/min ,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罗音,立即停用扩血管药物, 给予静脉注射多巴胺3 mg,后给予多巴胺200 ug/min,持续静脉泵入。对症治疗后, 数分钟患者症状缓解, 生命体征恢复稳定。

2 病情缓解

女, 72 岁,因慢性肝硬化伴腹水入院治疗,入院后给予托拉塞米临时静脉注射(静脉推注60 mg, 5%葡萄糖稀释后5?10 min 推完)治疗,静推后约15 min 患者突发心悸,恶心并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心电监护显示BP70/50 mmHg, HR120 次/min,室性行动过速,R24次/min,立即急查电解质,并同步直流电复律,终止室速。电解质回报3.0 mmol/L ,给予口服补钾,对症治疗后,BP转为120/70 mmHg, HR90次/min,转为窦性。

男, 42 岁,因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IV 级入急诊治疗,入院查体

BP92/58 mmHg HR76次/min,律齐,心律为窦性,双下肢高度浮肿,入

院后给予倍他乐克、螺内酯、福辛普利口服,硝酸甘油静脉泵入,并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及托拉塞米注射液(60 mg)隔日一次交替静脉注射,入院第五日缓慢静推托拉塞米过程中患者自感心前区不适,双眼向上凝视,心电监护显示室颤,BP70/50 mmH,g 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持续按压,并予以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数分钟患者病情缓解,心律恢复窦性。

男,66?q,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双下肢浮肿入院治疗,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入院后给予并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80 mg)

静脉注射,注射后数分钟突发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测不到,立即给予心肺复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患者病情无缓解,宣布临床死亡。

2 讨论

托拉塞米是新一代高效髓袢利尿剂,托拉塞米适应症广,利尿作用迅速强大且持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托拉塞米虽有利尿、排Na+和排C1 -作用,但又不显著改变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和酸碱平衡[1] 。其作用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及远曲小管,具有扩血管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活性,生物半衰期较呋塞米长,生物利用度(80%- 90%高于呋塞米(40%- 50%,连续用药无蓄积,通过增加尿量,减少机体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亦可降低心脏后负荷,对血清Mg2+尿酸、糖和脂质类无明显影响。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水肿,急、慢性心力衰竭,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肝硬化腹水,急性毒物或药物中毒,急、慢性肾衰,本品可增加尿

量,促进尿钠排出。本品通过强效、迅速的利尿作用,配合适量的体液补充,可以增加毒性物质的排泄,而且由于其肾脏保护作用,还可减轻有毒物质和药物的排泄,而其由于其肾脏保护作用,还可减轻有毒物质对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本品吸收迅速,通过双通道途径代谢,80%经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羧酸的衍生物,不具有生物活性,约20%以原形经尿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时很少产生蓄积,托拉塞米的利尿机制与呋塞米显著不同,综合了高效利尿剂和中效利尿剂的作用特点,既能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 和Cl 的重吸收,达到双重利尿的功效,

又具有拮抗醛固酮的作用,较少发生电解质紊乱,极少发生利尿抵抗等优点。在国外常被作为利尿的一线用药[2]。但是大剂量(》60 mg 静脉注射有引起严重并发的风险,需引起医务工作者注意。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发生水、电解质失衡,少数患者由于血液浓缩引起低血压,心、脑缺血引起心律紊乱、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昏厥等,低血压、低心排、严重电解质紊乱禁用托拉塞米注射液。国外资料报道[2]健康人静脉使用5?20 mg或口服2.5?40 mg 托拉塞米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吸收迅速完全与剂量成正比。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大剂量(》60 mg)静脉注射引起,1%的副作用有:头痛、排尿过度、头晕、鼻炎、乏力、腹泻、心电异常、咳嗽、便秘、恶心、关节痛、消化不良、咽喉痛、肌肉痛、胸痛、失眠、水肿、神经过敏。国内有学者对托拉塞米的耐受性进行了

研究[1] ,将健康中国男性受试者30例随机分为5 组,分别注射托拉塞米注射液2、5、10、20、40、80 mg,观察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及其

尿量的变化,结果发现,40 mg 组开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头晕2例和恶心l 例是中度的。说明严重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及浓度呈正向关。

中药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论文中药不良反应论文药品不良反应论文: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关键词】中草药;不良反应 在人们的观念中中药是纯天然的,其药性比较平和,毒副反应也比较少,可长期服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以及有些商家打出“纯中药,纯天然,绝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广告。其实这都是一些片面、错误地认识,所以很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安全有效,而对其不良反应则往往重视不够,但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我们应该重视和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 1中药不良反应概念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发生的非治疗反应。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类疾病,改善其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的中药所出现的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 2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2. 1中药的自身因素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除了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外,所含的其它成分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比如生物碱类—乌头碱、雷公藤碱、莨菪碱、麻黄碱等,毒理作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苷类—苷元具有毒性,强心苷中的甾体苷类如洋地黄苷,小剂量有强心作用,较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使心脏骤停及停搏;含氰苷类如银杏、苦杏仁水解后析出氢氰酸能损害并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死亡;皂苷类对局部

有刺激作用、损害心脏肾脏及溶血作用;黄酮苷刺激胃肠道对肝脏有损害;毒蛋白类—引起呕吐、血尿、惊厥;萜类及内酯类-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刺激胃肠道,并可引起肝损害;重金属类—腐蚀及刺激作用使体内失去平衡等[1]。 2. 2剂量过大中药药性理论中有“大毒、小毒、无毒”之分,有毒性者应严格掌握用量。据报道3例擅自给新生儿喂服六神丸,一次剂量少则10粒,多则30粒分别于服药后4、10、5 h内死于呼吸道循环衰竭。而另1例给新生儿及小儿滥用六神丸,且过量服用致中毒,其中4例死亡。11例中毒者中年龄3~12 d者7例[2]。六神丸处方中的蟾酥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毒性较大。因此,对新生儿应禁用,对小儿应慎用为好,对用药剂量应深人研究并从严掌握。 2. 3疗程过长有的药物应用时间过长,有毒成分在体内蓄积,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牛黄解毒片长期应用引起汞中毒。另外根据中医经验,人参虽可益气健脾,但如长期过量服用,亦可引起肠腹胀满,食欲减退,据病例证实,一些患者在长期服用人参后,常出现失眠,易激动等现象,需要停药一段时间才能好转[3]。 2. 4炮制方法不当中药材在使用或用于制剂前,大多需炮制加工,炮制不当或不经炮制可致中药质量不合格,从而发生不良反应。如大黄,若用于虚劳吐血,内有瘀积,须经炒炭,经炒炭后,泻下的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相对增强,有止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姚晓 07资源 摘要:各种中药及其中药制剂在我国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病防病,历史悠久,成效显著,但其不良反应近年来也被进一步发现和认识。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中药品种混乱或以假乱真,药物的固有毒性及用量不当,辨证失当、药不对证,炮制或煎煮不当,剂型或服用方法不当,疗程过长,造成蓄积中毒等。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中药应按质量合格、用量合适、用法合理的原则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 1.概念: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所发生的非治疗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常统称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包括中毒反应和过敏反应。 2.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2.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一般是指服用正常剂量或极小剂量时出现的非正常反应,多与体质因素有关。凡单味中药、中成药和名方组成中含有抗原物质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后或在它们的代谢过程中产生抗原物质的,首次尤其是多次用药后常可引起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紫癜、哮喘、心律失常、肝损伤、耳鸣、发热、腹泻等。 2.1中毒反应中毒反应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病情恶。其临床症状表现:消化系统为恶心、呕吐、腹泻、便血、黄疸等;神经系统表现为眩晕、头痛、惊厥、抽搐、呼吸抑制等;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不齐等;造血系统表现为白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目前已发现由毒性反应而致死的中药有20多种如雷公藤、蜈蚣、马钱子、砒霜等。中毒反应多由于药品原料购销、药品生产和药品使用不当引起。中毒致死的中药多是有毒中药,但历代医书称无毒之品也能臵人于死地。 3.人体各个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及其不良反应表现 3.1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药物有76种,其不良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的中药制剂及药物有刺五加注射剂、葛根素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灯盏花素注射剂、细辛注射剂、肾宝合剂、草乌膏剂、番泻叶、复方桔梗注射剂、天和骨通贴膏、壮骨关节丸;表现为低血压的中药制剂及药物有生脉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鱼腥草注射剂、柴胡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红花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川芎嗪、郁金、莪术油、银杏达莫注射剂、骨宁注射剂、三七片、银翘解毒丸、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鸦胆子;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及药物有草乌、正清风痛宁、生脉注射剂、精制蝮蛇抗栓酶、乌头碱、鸦胆子油、龙骨、木薯、垂盆草、地骨皮、

注射剂中添加剂的不良反应问题研究

注射剂中添加剂的不良反应问题研究 赵祎镭* 宋永熙(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药学部,哈尔滨市150010) 摘要目的:综述注射剂中常用添加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通过分析原因寻求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途径。方法:根据添加剂的结构性质,对注射剂中添加剂的不良反应信息进行综述,并从合理用药、配伍禁忌和制剂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结果:多数注射剂中添加剂在临床使用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注射剂中的添加剂是一些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根源。 关键词:注射剂;添加剂;不良反应 Research on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drug additives in the injectable preparation Li Lihua, Song Yongx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common used additives in the injectable prepar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way of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ve properties of these additiv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s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n some reasonable progressive opinions were proposed, such as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compatibility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RESULTS: It was likely that the additives in the majority injection happened with some adverse react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CONCLUTIOND: The additives in the injectable preparation maybe the source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injectable preparation; additive; adverse reactions 注射剂是速效剂之首,但是,在快速治疗疾病的同时,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具有发病迅速、难以控制等特点。随着新药品不断地研发,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常加入一些助溶剂、增溶剂、潜溶剂等附加剂。虽然多数附加剂为惰性物质,但是经过长期临床实验证明,此类物质也可能是不良反应的源头。2006年我国曾发生鱼腥草注射液中毒事件,经调查造成过敏的原因是作为助溶剂的聚山梨酯。由此证明,药品中应用的特殊附加剂或制备过程中残留的溶剂都可能是造成严重危害的祸根。 本文从注射药物直接进入静脉的特点和用药安全两方面考虑,对注射剂中常用添加剂的不良反应进行收集、分析,并尝试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为临床药物疗效的发挥、不良反应的降低等方面提供参考。 1 注射剂中常用添加剂的不良反应 随着疾病研究的日益深入,逐渐研发了新靶点及副作用低的新药。面对上述疗效良好,但是溶解度较低的药物,我们选择加入适宜的添加剂,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其中,常见的添加剂包括:乙醇、甘油、丙二醇、苯甲醇、聚山梨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聚合物等。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上述注射剂中常用的添加剂都已收入FDA《非活性组分指南》,均可用于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1]。 1.1 乙醇(alcohol)、甘油(glycerin)和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乙醇、甘油、丙二醇作为注射剂的常用溶剂,能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而磺胺类药、局部麻醉药、维生素A/D、性激素、氯霉素及很多挥发油均能用丙二醇溶解。研究表明,注射剂中丙二醇的比例在10%~60%之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五官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多方面。笔者将诱发不良反应的几种因素与同行们作一浅析。 1超剂量或疗程过长因素 人们一般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在用药剂量方面比较随意,有的因长时间超剂量使用,引起蓄积性中毒。如有资料表明的因长期服用雷公藤及多苷片可引起肝硬化腹水死亡。还好由食用有毒中药或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因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如...头类药物用量稍大即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死亡。黄药子、壮骨关节丸及黄药子的其他制剂因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引起肝肾损伤的报道。 2用药不当因素 中医用药根据“辨证施治”,在临床用药如不对症不及起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情况,如寒咳症,误用寒凉的蛇胆川贝液治疗,轻则久咳不愈,重则生变他症,如可能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他病症。 3药品质量因素 药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而其质量又取决于原材质量的好坏,如中成药制剂方法不当或原药材质量低劣,亦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例如临床报道的复方丹参片引起过敏性哮喘,板蓝根冲剂治过敏反应等例。另有品种产地、采收、加工、炮制等因素。 4个体差异因素 过敏性体质的病人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此外有年龄差异如婴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某些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常见临床报道六神丸中毒。不少为新生儿或小儿滥用且过量服用导致。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机体代谢缓慢。使血中药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引起毒性反应。还有性别不同,如有妇女比男子已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报道。 5中西药配伍因素 临床中西药配合使用,有许多产生协同作用,加速机体康复。但也不少产生拮抗作用,出现不良反应。有资料统计,含较多金属离子的重要有石膏、牡蛎、瓦楞子、石决明等,同西药四环素类及异烟肼同时服用,生成结合物妨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含朱砂的药物有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等于西药的溴化物,碘化物同服产生有毒的溴化汞和碘化汞沉淀,导致药源性肠炎。 总之,诱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我们临床药剂师必须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重视其不良反应,加强医、药、患三者沟通。在临床注意收集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同时向医师提供可靠的用药信息,介绍新的中药,中成药的临床新用及药品产地,来源,药物的加工炮制等情况。确保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把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制。 文章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3a18887479.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3a18887479.html,;欢迎转载、关注。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 李春雨1, 2,项宗尚1,宋紫辉1,蔡永明1,张宗鹏1* 1.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2.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7 摘 要:近年来中药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概况、原因、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的分析,阐述中药在应用上所显现出的不良反应问题。认为中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9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6376 (2011)01 - 0067 - 04 Adverse reac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LI Chun-yu1, 2, XIANG Zong-shang1, SONG Zi-hui1, CAI Yong-ming1, ZHANG Zong-peng1 1. Tianjin Center for Drug Safety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ianjin 300193, China 2. Chengdu Univers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us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scope of the use of CMM expanding, so that the upward trend of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is going 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ide effect overview occurred, the reasons for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obserbation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problems of adverse reaction appea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CMM have been described. As a result, the side effects of CMM could not be ignored. 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的中药所出现的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依赖性等[1-11]。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探讨。 1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概况 随着传统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中药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迅速增加,中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一些中药的不良反应亦日渐增多[12]。国内文献报道1915―2000年国内医学期刊中报告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460种,共2 788例不良反应,占同期整个药物不良反应品种的39.48%(460/1 165种),统计国内自1915―2005年间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累计病例6 061例。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报道,1994年收集到草药不良反应报告计4 960例,1999年底已增加到8 986例。有人统计了2000年国内报道中药不良反应个案的文献有283篇,共937例,涉及中药(包括中西药复方制剂)158种,其中中药(不含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品种有135种,共748例,有44例发生休克,23例死亡[1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西药抗感染药物。易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有乌头类、丹参类、柴胡类、雷公藤、板蓝根、鱼腥草、牛乳、竹黄、穿心莲、蜂巢制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黄连素、藻酸双酯钠、蛇胆川贝散(液)等。2000年4月至2008年6月文献报道2 747例不良反应,死亡132例,占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4.8%[14]。 统计资料表明,出现不良反应的大多是一些毒性较大的中药及中成药和近年提取研制的中药注射剂。这就提示,上述这些中药品种(包括中药注射剂)将是今后研究和防治中药不良反应的重点,也 收稿日期:2010-09-17 作者简介:李春雨,主要从事药物安全性评价及毒理学研究。E-mail: wd2526@https://www.360docs.net/doc/3a18887479.html, *通讯作者 张宗鹏 Tel: (022)23006865 E-mail: zhang88965@https://www.360docs.net/doc/3a18887479.html,.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人参 用药不对症至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 天麻 内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五味子 煎服或内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 巴豆 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小春花 内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山菠萝 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川芎 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 山药 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宁 北豆根 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 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 金钱草 内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状 七叶一枝花 新生儿煎服中毒:烦躁,面色苍白,呕吐,抽搐,昏迷 山八角 误服中毒: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流诞,昏迷,重者死亡 土鳖虫 外敷过敏:接触处红疹。瘙痒,阴囊与**瘙痒、糜烂 乌柏 内服过量致中毒: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自语,坐卧不安,面部抽搐全蝎 煎服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服粉剂致过敏,内服致蛋白尿 艾条 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夹竹桃花 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 桃花

内服鲜品致胃肠炎:腹绞痛,水样便,发热,恶心呕吐,上腹与脐周压痛 斑蟊 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 河豚 食用致中毒: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 松香 接触膏剂致局部皮炎 蓖麻子 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 仙人掌 外敷致接触性皮炎 生地黄 内服致可逆性血压升高 瓜蒂 误服致过敏性休克 北五加皮 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 竹沥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a18887479.html,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闫建坤刘剑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第13期 [摘要] 系统收集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从多层面、广角度进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 因的分析。揭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变态反应是目前影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安全和研制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47-02 Discussion on cause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induc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YAN Jiankun1,LIU Jian2 (1.Baotou Medical Insititute of Technology, Inner-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Baotou014030,China;2.Baotou Chaoju Ohthalmic Hospital, Inner-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aotou 014060,China) [Abstract]Systematically collecting the reports of ADRs,which were reported in domestic related literature, and analyzing the causes from the multile, the wide point of view of TCM injections.Allergic reactions of ADRs is the greatest obstacle to affect clinical u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Some reference were provided for clinical safety,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ADRs;Rational use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瑰宝,为我国医疗保健和生存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不断进步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提取单方或复方药材中的各种活性物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制剂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危急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颇具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在优势[1]。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数量急剧增多,其安全性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安全性成为中药注射剂一个最怕被触及,也最易受打击的软肋。本文拟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进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2]。

中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中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按音序排列 A 艾条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 安宫牛黄丸鼻饲致过敏: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出水泡;内服致过敏:憋气,心慌,面部浮肿,心率快。 B 巴豆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白花蛇酒外用过敏:皮肤渐红,瘙痒,米粒样丘疹,水泡。 白降汞软膏连续使用致敏:发热,全身大水泡,口腔粘膜糜烂。 白芥子外敷致败血症:敷处起泡,大片坏死,高热,昏迷,死亡。 斑蟊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 板蓝根肌注致过敏,躯干、四肢出现紫色斑块或散在性皮疹,胸闷,心慌、长期内服致食欲减退,体瘦,神疲少动,吐清诞,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 保济丸内服过量中毒:畏寒,四肢酸麻并抽搐。 豹骨壮筋丸内服致中毒:头晕,恶心呕吐。 北豆根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北五加皮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 蓖麻子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壁虎尿液中毒:污染胸前皮肤起水泡,剧痛,出汗,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死亡。 鳖鱼(甲鱼)煎服致过敏:腹痛,虚汗,全身风疹块,呼吸困难。 冰硼散外用致中毒死亡:西红柿样便,皮疹,大便潜血,神志不清,休克死亡。 冰片接触过敏,病痒,皮肤潮红,丘疹,烦躁不安。 补骨脂乏力,头晕,目眩,呼吸急促,昏迷。 补骨脂素接触致变应性皮炎与接触性皮炎。 补中益气丸内服致过敏。 C 草乌、雪上一枝蒿、独脚莲等复合外敷致并发症,红肿,灼痛,水泡,溃疡、肢体畸形,功能障碍。 柴胡肌注致过敏性喉梗阻或过敏性休克,与庆大霉素合并肌注致过敏性休克,全身瘙痒,大汗,呼吸困难,胸背部等麻疹,头晕心慌。 蟾蜍(素)服食致中毒:胸闷,腹痛,恶心呕吐,重者死亡。 陈皮内服致消化道穿孔死亡。 赤芍甘草汤致乳汁全无。 川芎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 川芎蛋偏方内服致中毒:脐周与下腹疼痛,肾损害。 穿心莲内服致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过敏性风湿,休克,皮疹,瘙痒,气急,胸闷,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0,神志不清。 垂盆草煎服鲜品致心律失常,泡服致多型红斑型药疹。 刺五加静滴致急性过敏性皮炎。 D 大黄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 大黄度虫丸内服致猩红热样药疹,胸背部、外阴、股内侧潮红,肿胀,丘疹,瘙痒。 大活络丹内服致过敏性药疹,口唇疙疹,充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大出血,与骨刺片同服致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头痛,早搏。 大蒜素内服致茶碱代谢慢而中毒。 丹参静滴致过敏反应:头痛,心慌,胸闷,烦躁不安,双眼水肿,腰痛,全身出皮疹,瘙痒。 单面针内服其酒剂中毒致阿—斯氏综合征。 地骨皮煎服致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药也产生了新的给药方式--中药注射剂。本文主要从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映的因素着手分析,从而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出现不良反映的解决措施。从而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有效的保障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 标签:中药;注射剂;对策 中药注射剂的出现代替了中药给药的传统方式,为患者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出现了不良的反映,为了大范围的应用中药注射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制药技术和方法,减少不良反映的出现的问题。 1 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1.1药物因素中药材是中药注射剂中的主要原料。由于药材产地、气候、野生与栽培、采收季节、加工炮制等因素的影响,所含有效成分含量会有所差异: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等因素的影响,均可引起中药注射剂的不稳定。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中药饮片中含有生物碱、鞣质、木脂素、内酯、萜类、蛋白质、多肽和色素等多种成分,特别是鞣质和蛋白质本身就是致敏物质。有的植物药中含有致敏性高的成分。我国现在生产中药注射剂中,属于复方制剂的剂。由于化学成分复杂,配伍时也可能产生新的化合物和形成不溶性微粒,所以多成分的组成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不同厂家生产同种注射剂时的工艺差异,也造成了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参差不一。 1.2使用因素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合理使用是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的重要因素,如無指征用药、超剂量用药、盲目联合用药、溶媒不当、配伍不当、给药途径不当、滤器差别、未按说明书使用等。有报道表明,在所有涉及中药ADR中。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导致的ADR为50,38%。 1.3患者因素 1.3.1个体差异也是其中因素之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占有很大比例。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因、免疫系统以及体内代谢酶的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其中过敏性体质者更容易发生,约占所有ADR的25%。 1.3.2[1]老人婴幼儿以及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的耐受性也差,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老年人的ADR发生率较年轻人高,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1~60岁ADR 发生率为14.4%,61~70为15.7%,71~80岁为18.3%,81岁以上为24.0%。小儿是新生儿和婴幼儿谷系统器官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与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因而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1.3.3患者用药状态也可导致部分ADR的产生[2]。患者精神欠佳,空腹状态

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

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 根据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程度、病理机制及症候特点,临床上常把不良反 应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特异质反应、习 惯性、成瘾性、后遗作用等。 1 副作用 副作用是指某种中药具有多种作用时,在常规治疗剂量下,伴随中药的治疗作用而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药品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当治疗利 用其中的一个药理作用时,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如用麻黄止咳平喘治疗哮喘或喘息型支 气管炎,用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这是由于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既可解除支气 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哮喘症状,同时可兴奋中枢神经,导致失眠。再如大黄有泻热通便、活 血祛瘀、清热解毒作用,当用以治疗妇女经痛闭经,活血祛瘀就成为治疗作用时,而其泻热 通便所引起的腹泻便溏就成为副作用。相反,大黄用于治疗热结便秘,泻热通便成为治疗作 用时,而活血祛瘀所导致的妇女月经过多就成为大黄的副作用。 一般而言,药物的治疗范围越广,选择性越低,药物的副作用就越多,而且在一定条件下, 随用药目的的不同,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以相互转化。由于副作用是药物的固有作用,因此副作用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针对副作用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也可以将药物的副作 用预先告诉病人,以免引起病人的紧张和不安。 2 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是指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品时其敏感性增加,在治疗莉量 下对患者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毒性反应可在各系统内发生,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等。如雷公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 药物,研究表明,雷公藤的嫩叶、嫩苗、嫩枝及根部含雷公藤碱等多种生物碱,若煎煮时间 不够或过量服用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 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吸收后对中枢系统有损害,可引起丘脑、中脑、延髓、小脑、脊髓等器官的严重损害;肝脏、肾脏、心脏可发生出血、坏死;毒素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肌, 引起肺水肿及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又如附子过量中毒,即会出现神经系统(口舌、四肢;全身麻木,头晕,耳鸣,精神恍惚,言语不清,四肢抽搐)、消化系统(恶心呕吐,流涎,食 欲减退,腹痛腹泻,肠鸣,便血)和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不温,休克)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毒性反应是药物药理作用的延伸,毒性反应可能立即发生,也可能是在长期蓄积后逐渐产生,前者称为急性毒性,后者称为慢性毒性,如人参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能导致人参蓄积中毒, 出现恶心呕吐,惊厥抽搐,二便失禁,发热,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减慢,发绀,双侧 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眼底出血,烦躁不安,昏迷等严重的中毒症状。 3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及称过敏反应,是药品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 在所有中药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可引起变态反应的中药达150余种。究其原因可能与中 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多为大分子物质,而且中药大多为复方制剂等因素有关。中药引起的 变态反应不仅常见,而且类型多样,如当归、五味子、白芍、丹参、穿心莲等可引起荨麻疹;川贝母、虎杖、两面针等可引起猩红热样药疹;蟾酥、蓖麻子、苍耳子等可引起剥脱性皮炎;槐花、南沙参等可引起丘状皮疹;天花粉、黄粕、大黄、紫珠、六神丸等可引起湿疹皮炎檬 药疹;虎杖、血竭、南沙参等可引起烫伤水疱样药疹;青蒿,大蒜等可引起固定型药疹;牡蛎、瓦楞子等可引过敏性腹泻;菠萝、百宝丹可引起过敏性喉头水肿;云南白药、丹参注射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科常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其它重性精神病,也称为强安定剂、神经阻滞剂。 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 1、常见副作用:口干、舌燥、鼻堵、乏力、思睡、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罕见副作用:阻塞性黄疸、粒细胞缺乏、视网膜色素沉着。其中以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剥脱性皮炎、肝损害及低血压性休克最为严重,应高度重视! 2、原则上凡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躯体改变,均应考虑是否与药物有关,通过减药或停药对此有鉴别和治疗意义。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无成瘾性,但可能产生躯体依赖。 不良反应具体划为几个方面 1、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1)过度镇静:无力、思睡,尤以氯丙嗪、氯氮平常见。 (2)药源性精神副作用:如意识障碍、消极忧郁、幻觉、躯体性妄想、缄默、紧张样状态、兴奋躁动等。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焦虑不安、激动、凶狠、敌意、极度兴奋和冲动、攻击行为,常为一过性,多见于治疗初期。不需特殊处理。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出现的程度不同,由意识模糊或梦幻样状态到谵妄状态。表现:定向力障碍、言语散漫、错觉、幻觉、兴奋躁动、刻板动作或冲动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可伴脉速、出汗、震颤、构音不清、扩瞳等躯体症状。多见于:用药早期;大剂量用药或在剧增、骤停或更换药物时;联合用药;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者。处理主要为减药或停药。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药源性抑郁状态 发生率依次为利血平、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处理:及时减药、停药或加服抗抑郁药,严密观察以防意外。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紧张综合征 症状:缄默、木僵、违拗、蜡样屈曲,重者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膝踝痉挛、震颤等。处理:酌情减药、停药或加用抗帕金森药。 (3)惊厥:任一种酚噻嗪衍生物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以高剂量、低效价的氯丙嗪、氯氮平为多。处理方法:加药宜慢,可加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必要时减药、停药或换药,排除器质性疾患。 10 / 1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4)锥体外系反应(EPS):有五种表现形式1)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四个特征:运动不能、肌肉强劲、震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以上三种锥体外系反应均可减药、停药、合用对抗药。4)迟障(TD):处理:减、停、换药。停抗胆碱能药;对症治疗选用多巴胺耗竭剂,多巴胺阻滞剂;抗组胺药非那根;促大脑代谢药;抗焦虑药安定。说明:TD重在预防。5)兔唇综合征:停药可消失,抗震颤麻痹药可能有效。 (5)植物神经系统:轻的不必处理,如症状持续发展并渐趋严重,则可能出现抗胆碱能中毒综合征或抗胆碱能危象。此时应停药,可用毒扁豆碱1-2mg肌注。恶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显著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伴高热、意识障碍,可能与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和体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卫医政发〔2008〕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 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为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管理、不良反应监测和召回工作 (一)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确保中药注射剂生产质量;应加强中药注射剂销售管理,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召回售出药品。 (二)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处理的规章制度。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对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组织调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主动召回。 (三)药品生产企业应制定药品退货和召回程序。因质量原因退货和召回的中药注射剂,应按照有关规定销毁,并有记录。 二、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 (一)中药注射剂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凭医师处方使用,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进行抢救的规程。 (二)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的管理。药学部门要严格执行药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保证药品来源可追溯,坚决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临床;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药品储存条件储存药品;在发放药品时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审核。 (三)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要求医护人员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见附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测,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四)医疗机构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要准确掌握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做好临床观察和病历记录,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出现损害的患者及时救治,并按照规定报告;妥善保留相关药品、患者使用后的残存药液及输液器等,以备检验。(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

中成药不良反应汇总

复方及中成药: 二天油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躯干与四肢出红丘疹,形成小水泡并溃烂 三九胃泰内服致固定性药疹,全身荨麻疹型药疹,孕妇过敏型药疹,冲服致过敏:周身丘疹或风团,痛痒,头痛,高热,休克症状 三蛇胆川贝露内服致过敏性斑疹块 三黄膏乳香、没药致过敏:丘疹。水泡。 三黄片内服致血尿,停药自愈 四虫散加味内服过量致复合中毒:眼脸浮肿,会阴、下肢水肿,水泡,溃疡,肾损伤 六神丸新生儿内服中毒致心律失常,致急性胃粘膜损伤,致过敏:全身瘙痒,皮肤风团块,休克症状,内服致胎动,胎漏,先兆流产 六味地黄丸内服致过敏:手足瘙痒,心慌不安,停药自愈 十滴水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101毛发再生精外搽头部引发支气管哮喘 七厘散外敷致过敏:敷处肿胀,紫红色,奇痒,大水泡, 人参蜂王浆内服致齿龈渗血,原症状加重 人参丸内服美国人参丸致猩红热样药疹 新人参顺血散内服致皮疹,表皮坏死,溶解型药疹 大黄度虫丸内服致猩红热样药疹,胸背部、外阴、股内侧潮红,肿胀,丘疹,瘙痒 大活络丹内服致过敏性药疹,口唇疙疹,充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大出血,与骨刺片同服致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头痛,早搏 小活络丹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黑便,呕血 川芎蛋偏方内服致中毒:脐周与下腹疼痛,肾损害 云芝肝泰内服致周身风团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心绞痛,大汗 云南白药内服致尿失禁,血小板减少,过敏:胸闷,心慌,腹痛,恶心欲吐,奇痒 云南白药膏外贴致过敏 云香精过量服用致中毒:面色苍白,气喘,心力衰竭 乌龙散内服致过敏性肺泡炎 乌头细辛酒内服或内服兼外用致中毒:全身麻木,心率加快,周身发冷,血压下降,死亡牛黄解毒片(丸)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致大疱性药疹并肝功能损害,致支气管哮喘,长期服用致成瘾 牛黄抱龙丸内服致腹泻. 牛黄上清丸内服致过敏性休克 牛黄蛇胆川贝液内服致过敏反应。 安宫牛黄丸鼻饲致过敏: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出水泡;内服致过敏:憋气,心慌,面部浮肿,心率快 元胡止痛片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 心肝宝内服致过敏性药疹 心脉宁片服之过敏:全身瘙痒,伴丘疹,烦躁 中华跌打丸内服致过敏性肾炎 风痛灵滴入鼻腔致过敏:腹痛,气急,口唇发绀,血压下降 跌打丸用酒调糊外敷处致过敏:痒而疼痛,肿胀,丘疹。 皮炎宁配剂外搽致剥脱性皮炎 玄麦柑橘冲剂内服致荨麻疹样固定药疹

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是在传统的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无菌制剂[1],实践表明,中药注射剂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但由于中草药成分和组分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已不断有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报道。根据有关资料,现总结以下几种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供参考。 1 鱼腥草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是以鲜鱼腥草为原料提取,主要含癸酰乙醛、月桂醛等挥发油[2]。药理实验证实,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利尿作用。其注射液作为广谱抗生素已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带状疱疹、尿路感染及淋菌性尿道炎症。不良反应:腹痛、血尿、过敏性休克、药疹、胃肠道痉挛、口唇麻木、发热、寒战、胸闷、恶心、呕吐、头晕、气促、寒战、大汗、血压下降、胸闷、胸痛、面部潮红。 2 葛根素注射液 本品主要成分为葛根素,葛根素为豆科葛属植物葛根异黄酮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4]。尤其有较缓和的降低血糖作用,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5]。临床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视网膜动脉及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不良反应: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胀痛、药疹、溶血性贫血、寒战发热,还可引起肝损害、肾损害,患者出现四肢乏力、黄疸以及转氨酶和血钾尿素氮明显升高等[3]。 3 黄芪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芪,黄芪中含有黄芪皂苷、黄芪异烷苷40多种三萜皂苷化合物和100余种黄酮化合物等[6]。黄芪的药理作用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使用黄芪注射液后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随着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脑血流阻力指数,提高脑血流速度,改善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减少局部血管痉挛及血管炎症所致继发性脑缺血。临床常用于心气虚损、血脉淤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不良反应:头痛剧烈、心慌、寒战、高热、喉头水肿、药疹、过敏性休克[3]。 4 参脉注射液 参脉注射液系由红参、麦冬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注射剂。经药理实验研究,可兴奋肾上腺皮质系统及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对休克时各种病理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可改善心、肝、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改善微循环及抗凝作用。能强心升压,改善冠状动脉流量,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有保护、修复心肌细胞及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改善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肿瘤消失、缩小率,临床常用于治疗气阳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及广泛使用,不良反应现象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查阅近年来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出了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中药材质量无法保证,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标准不完善,药物自身特点,临床应用不规范,个体差异等。应采取加快GAP步伐,改进生产技术,完善质量标准,加强临床合理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建立上市后在评价制度等措施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verse effect which is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henomenon has aroused the concern of the community. By looking up adverse reaction of injection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I have summarized the reason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Most of adverse rea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ality which cannot be guaranteed ,backward production technology, imperfect quality standards, drug characteristics, irregula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such as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GAP, improv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king perfect quality standards, strengthening clinical rational use,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so on.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verse effect, cause, counter measures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成果,从它的出现至今中药注射剂凭借生物利用度高、疗效迅速等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细菌病毒感染方面具有优于化学药注射剂的疗效。随着用药范围的扩大,不良反应报告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发生的“双黄连注射液致人死亡”、“刺五加注射液致人死亡”等几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更是引起了人们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据SFDA发布的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中药的病例报告占总报告的13.8%,其中中成药占99.7%,而中成药中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中药注射剂有17种。安全合理地生产使用中药注射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药物因素,医源性因素和个体差异三个方面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推进中药注射剂的发展。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 1.1药物因素 1.1.1中药材质量无法保证 中药材作为中药注射剂的原料,其质量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但中药材质量的好坏受到产地、采摘时间、炮制方法、储存运输、存放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含量会因这些因素的改变而产生明显不同。例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苷含量有明显差别:河北为0.140%,吉林为0.079%,甘肃为0.027% 。由于所含成分复杂,直到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明确的加工炮制质量标准。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直接对中药材的质量造成影响。不同厂家加工出的药材质量不同,即使是同一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