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

河南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

1、已知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现有一色盲男孩,其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和外祖母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单选题]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正确答案)

2、出血可以分为()[单选题] *

A. 内出血和外出血(正确答案)

B. 毛细血管出血

C. 静脉出血

D. 动脉出血

3、9.(2021·乐山)下表中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

A.北雁南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答案)

D.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正确答案)

C.肾小球与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滤过

D.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5、下列四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单选题]

A鮑鱼、牡蛎

B.海葵、海蜇(正确答案)

C.乌贼、鱿鱼

D.蜗牛、扇贝

6、34.(2021·苏州)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取可萌发的6粒豌豆种子进行如图所示的6组实验操作。一段时间后,有部分种子开始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对照组只有①号和④号种子

B.②号种子的胚芽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

C.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两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正确答案)

7、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组成是()[单选题] *

A.22对常染色体+XY

B.22对常染色体+XX

C.22对常染色体+XY或22对常染色体+XX(正确答案)

D.23对常染色体

8、蓝藻和绿藻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都含有叶绿体[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9、用pH分别为7、8、9和10的缓冲液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10、鸟类的体型大多呈流线型,这有利于()[单选题]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正确答案)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11、小林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单选题] *

A.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正确答案)

B.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C.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

12、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无氧呼吸原理生产各种酒和食醋[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13、18.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正确答案)

D.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

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由水生到陆生是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进化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正确答案)

15、要在短期内繁育大量的名贵兰花,理想的方法是()[单选题]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正确答案)

1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单选题]

A.扬子鳄

B.大鲵(正确答案)

C.蛇

D.龟

17、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18、80、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瓜果蔬菜大多属于()[单选题]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正确答案)

19、肌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mRNA、蛋白质均不同[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0、消化酶、抗体、激素都是分泌蛋白[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1、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气体的阶段都与生物膜有关[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2、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学们将萌发的和煮熟的大豆种子放在两个广口瓶中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瓶塞,观察点燃的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瓶中分别是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

B.两瓶中种子的大小、数量相同

C.乙瓶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D.该实验说明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正确答案)

23、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判断题] *

错(正确答案)

24、豹猫是一种哺乳动物,近年来相继在北京松山和野鸭湖地区被监测发现。豹猫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单选题] *

A.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

B.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正确答案)

C.幼崽--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D.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

25、A.①②⑤(正确答案)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51.(2021·山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

26、细胞分化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种类发生差异[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27、17.(2021·苏州)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蚕豆叶上的保卫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某结构仅在蚕豆叶保卫细胞中出现。此结构是()[单选题]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正确答案)

28、根据安全输血的原则,B型血的患者应输入()(9) [单选题] *

A.O型血

B. A型血

C.B型血(正确答案)

D. AB型血

29、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30、下列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

A.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正确答案)

C.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D.器官→植物体→组织→细胞

河南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

河南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 1、已知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现有一色盲男孩,其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和外祖母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单选题]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正确答案) 2、出血可以分为()[单选题] * A. 内出血和外出血(正确答案) B. 毛细血管出血 C. 静脉出血 D. 动脉出血 3、9.(2021·乐山)下表中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 A.北雁南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答案) D.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正确答案) C.肾小球与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滤过 D.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5、下列四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单选题] A鮑鱼、牡蛎 B.海葵、海蜇(正确答案) C.乌贼、鱿鱼 D.蜗牛、扇贝 6、34.(2021·苏州)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取可萌发的6粒豌豆种子进行如图所示的6组实验操作。一段时间后,有部分种子开始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对照组只有①号和④号种子 B.②号种子的胚芽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 C.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两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正确答案) 7、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组成是()[单选题] *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检疫1111班 ) 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1分/题,共50题);2、多项选择(分/题,共10

题);3、名词解释(2分/题,共5题);4、问答题(共15分,4题);5、论述题(共10分,1题) · 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 一、基因的概念 (一)基因概念的发展 1、孟德尔:一个因子决定一种性状。 2、摩尔根:性状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 3、顺反子:功能单位,决定一条多肽链的表达 4、操纵子:基因表达调控单元(原核) ?` ?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可表达) ?控制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 (二)现代基因概念的发展 1、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包含或部分包含另一基因 2、断裂基因:内部含间隔区,即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互相间隔组成的嵌合体 3、跳跃基因:转座元件,可移动遗传元件 4、假基因:拟基因,没有功能,序列与功能基因相似。 (三)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 、 是编码多肽链或RNA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插入序列:内含子(intron)、侧翼序列:含有调控序列 (四)基因组 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 二、病毒基因组 1、病毒基因组核酸的类型(7种) 双链DNA(dsDNA)病毒;单链DNA(ssDNA)病毒;双链RNA(dsRNA)病毒;单链正链RNA病毒;单链正链RNA病毒;逆转录RNA病毒;逆转录DNA病毒2、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一种核酸,DNA/RNA ,线性或环形 ?… ?大小相差很大; ?一般为单拷贝; ?一条或几条核酸链; ?连续或间隔; ?编码序列大于90%; ?相关基因往往丛集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题

分子生物学题库 试题一 1.参与真核生物DNA复制的有多种酶和蛋白因子,其中有些蛋白(或亚基)与原核生物的具有同源性,功能也相同,例如,PCNA与原核DNA聚合酶中功能相同的亚基是 A、α亚基 B、β亚基 C、γ亚基 D、ε亚基 E、θ亚基 2.大肠杆菌DNA polⅢ是由10多种亚基组成的非对称的二聚体,各种亚基行使不同的功能,其中使聚合酶具有校对功能的亚基是 A、α亚基 B、β亚基 C、γ亚基 D、ε亚基 E、θ亚基 3.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校对功能是由于它具有 A、具有3’→5’外切酶的活性 B、具有5’→3’外切酶的活性 C、5’→3’聚合酶活性 D、限制性内切酶活性 E、引物酶活性 4.真核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相同点是 A、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 B、模板都是多顺反子 C、转录后的产物都需要进行加工修饰 D、甲酰蛋氨酸是第一个氨基酸 E、都需要GT P 5.真核生物中,负责转录形成hnRNA的是 A、RNA聚合酶Ⅰ B、DNA聚合酶Ⅰ C、RNA聚合酶Ⅲ D、DNA聚合酶Ⅲ E、RNA聚合酶Ⅱ 6. 原核生物DNA复制需要引物酶合成一段RNA引物,在真核细胞中合成引物的是 A、DNA pol α B、DNA pol δ C、DNA pol ε D、DNA pol β

E、DNA pol γ 7.内含子是 A、一段不被转录的序列 B、原核生物DNA中的特有序列 C、被翻译的序列 D、编码序列 E、转录后又被切除的将外显子隔开的序列 8. Shine-Dalgarno 顺序(SD-序列)是 A、原核生物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序列 B、原核生物mRNA分子3’末端与翻译有关的一段序列 C、16S rRNA的3'-端富含嘧啶的序列 D、启动子的序列 E、复制原点的序列 9. 催化DNA双链上单链切口发生缺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的是 A、DNA聚合酶Ⅰ B、DNA聚合酶α C、DNA聚合酶Ⅱ D、DNA聚合酶β E、DNA聚合酶Ⅲ 10.在RNA聚合酶Ⅱ的转录因子中,含有TBP的是 A、SL1 B、TFⅢB C、TFⅡB D、TFⅡD E、SP-1 二、判断题(正确的前打√,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否则不能得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大肠杆菌有4000多个基因,它可利用同一种RNA聚合酶全酶转录所有的基因。 2. C0t1/2的大小是对DNA复性速度的量度,它也与基因组的大小有关。 3. 编码区的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细胞或生物体表型的改变。 4.高等真核生物的大部分DNA是不编码的,而原核生物的大部分DNA是编码的。 5.抑制基因突变(suppressor mutation)是第一次突变产生的表现型常可由第二次突变使野生型的表现型得以恢复。 6. Okazaki(冈崎)于1968年通过H3–脱氧胸苷(H3–dT)标记实验证明了DNA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①基因: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及控制性状的功能单位。它包括编码蛋白质和RNA的结构基因以及具有调节控制作用的调控基因。 ②基因组:含有一个生物体生存、发育、活动和繁殖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即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③C值:真核生物单倍体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DNA含量称为该生物的C 值。用皮克表示(1pg=10-12g, 属于质量单位) ④C值矛盾(C值悖理):C值矛盾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即DNA含量与进化复杂性不呈线性关系,表现为: ●C值不随着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 ●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很大。 ●真核生物DNA的量远大于编码蛋白等物质所需的量。 ⑤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启动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它含有RNApol特异结合和转录起始所需的保守位点,但启动子本身不被转录。 原核启动子分两类:RNApol能直接识别并结合的核心启动子;启动子上游部位,即UP元件,是在RNApol作用时需要的辅因子及其结合的位点。 原核启动子结构有4个保守特征:即转录起始点、-10区、-35区以及-10区和-35区之间的间隔序列 -10区(-10box),是DNA解旋酶的重要部位,突变导致解链速率降低。 -35区(Sextama box),是σ因子识别的重要部位,突变降低了RNA聚合酶的结合速率。 ⑥复制叉:在复制起点,已解链形成的单链模板与未解链的双链DNA之间形成的“Y字形”连接区域,称为复制叉。它是和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新链合成的部位。 ⑦复制眼: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质粒都是环状双链分子,复制从Oric(复制起点)开始以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进行,DNA在复制叉处两条链解开,各自合成其互补链,中间产物形成θ形结构,在电镜下可看到形如眼的结构,即复制眼。 ⑧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产生的每个子代双链DNA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新合成的互补链,这就是半保留复制。 ⑨半不连续复制: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一条模板链是3'→5',以此为模板新生成的DNA链合成沿5'→3'方向连续进行,另一条模板链的方向为5'→3',以此为模板的新链合成方向也是5'→3',但与复制叉前进方向相反,复制是不连续的,可先分段合成为不连续的冈崎片段,冈崎片段再由DNA连接酶连接完整的DNA链,这种合成方式称为DNA合成的半不连续复制。 ⑩冈崎片段:DNA复制时,复制方向由5'向3'端进行,前导链合成是连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A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A) 一、术语解释(20分,每题2分) 1、cDNA 2、操纵子 3、启动子 4、内含子 5、信号肽 6、单顺反子mRNA 7、顺式作用元件 8、复制叉 9、密码子的简并性 10、转录因子 二、选择题(20分) 1.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为: ( ) A.单考贝顺序 B.回文顺序 C.高度重复顺序 D.中度重复顺序 2. 下列有关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mRNA分子通过SD序列与核糖体大亚基的16srRNA结合 C.SD序列与16srRNA3'端的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 D. SD序列是mRNA分子结合核糖体的序列 3.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 ) A.fMet-tRNA B.Met-tRNA C.Arg-tRNA D.leu-tRNA 4.下列有关TATA盒(Hognessbox)的叙述, 哪个是错误的: ( ) A. 保守序列为TATAAT B.它能和RNA聚合酶紧密结合 C. 它参与形成开放转录起始复合体 D.它和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 5. 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的编号是 140141142143144145146 CAGCUCUAU CGGUAGAAC UGA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为: ( ) A.141 B.142 C.143 D.144 6.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 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 7. DNA聚合酶III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 A.需要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作底物 B.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 具有5′→3′聚合活性 D. 是DNA复制中链延长反应中的主导DNA聚合酶8.与mRNA的GCU密码子对应的tRNA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_河南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_河南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DNA 分子的二级结构 参考答案: 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形成右手双螺旋_碱基在螺旋内侧,磷酸糖链在外侧_两条链间以 A=T、C≡G 配对相连_两条链走向相反 2.DNA 分子中(G + C)含量越高 参考答案: 50%变性时需要的温度越高_氢键破坏所需要温度越高 3.蛋白质一级结构存在的化学键有 参考答案: 二硫键_肽键 4.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双电子传递体 参考答案: ND+_oQ_FMN 5.含有高能磷酸酯键的化合物有 参考答案: 腺苷二磷酸_1,3-二磷酸甘油酸_磷酸肌酸 6.体内 NADPH 的功能是

参考答案: 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_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_参与羟化反应 7.下列哪些条件可加速氧化磷酸化 参考答案: ADP / ATP 比值增加_NADH / NAD+比值增加_甲状腺素增加 8.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反应是 参考答案: 苹果酸→草酰乙酸_α-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9.6-磷酸葡萄糖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参考答案: 糖酵解及有氧氧化_糖异生_糖原合成_磷酸戊糖途径 10.糖异生原料有 参考答案: 丙酮酸_甘油 11.糖异生的限速酶有 参考答案: 果糖 1,6-二磷酸酶_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_葡萄糖-6-磷酸酶

12.以 NADP+为辅酶的是 参考答案: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_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1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 参考答案: 提供 5-磷酸核糖_提供 NADPH + H+ 14.下列关于酶的化学修饰的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化学修饰有放大作用_磷酸化由蛋白激酶催化_磷酸化由 ATP 提供磷酸_最常见的是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15.PCR 的特点不包括 参考答案: 底物必须标记 16.PCR 的主要步骤不包括 参考答案: 加热使 DNA 聚合酶失活 17.Southern blotting 是 参考答案: 将 DNA 转移到膜上所进行的杂交

河南大学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大学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a 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备还原性() 3、动物脂肪的熔点低在室温时为液态,是因为它所含 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4、保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就是二硫键。()5、 atp所含3个高能磷酸键。()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融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融合。()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以推动维生素d的稀释,防治佝偻病。()8、氰化物对人体 的毒害促进作用就是由于它具备求解偶联促进作用。()9、血糖基本来源依靠食物提供更多。()10、脂肪酸水解表示β-水解。()11、肝细胞中制备尿素的部位就是线粒体。()12、形成rna的碱基存有a、u、g、t。()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融合后水溶性进 一步增强。()14、胆汁酸过多可以意见反馈遏制7α-羟化酶。()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就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融合将激素信号传达充分发挥其生物()二、单选题(每 小题1分后,共20分后) 1、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a、软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4、酶与通常催化剂 较之所具备的特点就是()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备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并无改为 e、对也已、逆反应都存有催化作 用5、通过译者过程分解成的产物就是:() a、trnab、mrnac、rrnad、多肽链e、dna 6、物质脱掉的氢经nadh体温链水解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以生产atp分子数 量()a、1b、2c、3d、4.e、5 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a、1 b、2 c、3 d、4 e、5

医学分子生物学期末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医学分子生物学期末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不存在RNA中,也不存在DNA中的碱基是()[单选题] * A.腺嘌呤√ B.黄嘌呤 C.鸟嘌呤 D.胸腺嘧啶 E.尿嘧啶 2、基因组是指[单选题] * A 一个生物体内所有DNA和tRNA(D)√ A 一个生物体内所有DNA和tRNA(D) B 一个二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 调控基因 D 一个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E 一段特定的DNA序列 3、DNA在复制中所需的底物是()[单选题] * A AMP、GMP、CMP、UMP B ADP、GDP、CDP、TDP C dAMP、dGMP、dCMP、dUMP D dADP、dGDP、dCDP、dTDP

E dATP、dGTP、dCTP、dTTP√ 4、催化DNA半保留复制的酶是()[单选题] * 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 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 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E 细胞色素氧化酶 5、根据生物学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单选题] * A 蛋白质→RNA→DNA B RNA→DNA→蛋白质 C DNA→RNA→蛋白质√ D RNA→RNA→DNA E DNA→DNA→蛋白质 6、结构基因是指()[单选题] * A DNA分子中储存特定脂肪分子信息的片段, B DNA分子中储存特定DNA分子信息的片段 C DNA分子中储存特定蛋白质分子信息的片段√ D RNA分子中储存特定糖链分子信息的片段 E 以上都不是 7、关于PCR反应步骤的描叙,正确的是()[单选题] * A 高温变性,中温退火,低温延伸 B 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B)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B) 一、术语解释(20分,每题2分) 1、操纵子 2、启动子 3、信号肽 4、顺式作用元件 5、转录因子 6、基因表达 7、有义链 8、复制叉 9、增强子 10、转座子 二、选择题(20分) 1. 真核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相同点是() A.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 B.模板都是多顺反子 C. 都需要GTP D.甲酰蛋氨酸是第一个氨基酸 2. 下列有关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mRNA 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mRNA分子通过SD序列与核糖体大亚基的16s rRNA结合 C.SD序列与16s rRNA 3'端的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 D. SD序列是mRNA分子结合核糖体的序列 3.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 ) A.fMet-tRNA B.Met-tRNA C.Arg-tRNA D.leu-tRNA 4.下列有关TATA盒(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 ) A. 保守序列为TATAAT B.它能和RNA聚合酶紧密结合 C. 它参与形成开放转录起始复合体 D.它和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 5. 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的编号是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CAG CUC UAU CGG UAG AAC UGA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为: ( ) A.141 B.142 C.143 D.144 6. 下列哪个是翻译延长所必需的 ( B) A、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不一定严格配对 B、转肽酶 C、酯键 D、磷酸化酶 7. DNA聚合酶III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 A.需要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作底物 B.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 具有5′→3′聚合活性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期末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期末习题 第5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基因表达调控:所有生物的信息,都是以基因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的DNA(或RNA)分子中,随着个体的发育,DNA分子能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通过密码子-反密码子系统,转变成蛋白质或功能RNA分子,执行各种生理生物化学功能。这个从DNA到蛋白质或功能RNA的过程被称之为基因表达,对这个过程的调节称之为基因表达调控。 组成性基因表达:是指在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都能在大多数细胞中持续进行的基因表达。其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对生命过程必须的或必不可少的,一般只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且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其他机制调节,也称为基本的基因表达。 管家基因:某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须的获必不可少的。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均表达,被称为管家基因。 诱导表达: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激活,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增加。 阻遏表达: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抑制,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减少。 反式作用因子:又称为分子间作用因子,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它们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 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SD序列: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根据首次识别其功能意义的科学家命名。 阻遏蛋白:是一类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产生负控作用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与DNA结合,一般具有诱导和阻遏两种类型。在诱导类型中,信号分子(诱导物)使阻遏蛋白从DNA释放下来;在阻遏类型中,信号分子使阻遏蛋白结合DNA,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要阻遏蛋白与DNA结合,基因的转录均将被抑制。 代谢物阻遏效应:代谢物阻遏效应即葡萄糖效应,是指在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或半乳糖、阿拉伯糖、麦芽糖等)同时存在时,葡萄糖总是优先被利用,葡萄糖的存在阻止了其他糖类被利用的现象。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的代谢产物抑制细菌的腺苷酸环化酶,使得细胞内cAMP含量降低,导致与之结合的受体CRP (环腺苷酸受体蛋白)不能被激活,阻遏其他糖类操纵子激活复合物的形成,影响该复合物与启动区结合,从而使得对应的结构基因无法转录。因此葡萄糖总是优先被利用而其他糖类不被利用。 σ因子:是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的组分,是转录起始所必需的因子,主要影响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位点的正确识别。引导RNA聚合酶稳定地结合到DNA启动子上。不同的σ因子识别不同类型的启动子,可借以调节基因的转录。 二、是非题 1963年Watson J.D. & Crick F.H. C.提出了操纵子模型。(×)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发生在各个水平,但主要也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 RNA组学:RNA组学研究细胞中snmRNAs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snmRNAs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减色效应: 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的现象。 T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absorbance,A,A260代表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率)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DNA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广义是指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狭义指能产生一个特定蛋白质的DNA序列。 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重叠基因:核苷酸序列彼此重叠的2个基因为重叠基因,或称嵌套基因。 致死基因:删除后可导致机体死亡的基因。 基因冗余:由于一基因在个体中有若干份拷贝,当删除其中一个时,个体的表型不发生明显变化。 DNA重组: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又称为遗传重组或基因重排。 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又称基本重组。 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用(conjugation)。 转化作用: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称为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供体)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 位点特异重组:位点特异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是由整合酶催化,在两个DNA序列的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 12-23规则:重组发生在间隔为12bp到23bp的不同信号序列之间,称为12-23规则。 转座子:(transposon)在基因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 转座: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 克隆: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DNA克隆: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或人工的DNA)与载体DNA接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复制子(replicon),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也称基因克隆或重组DNA (recombinant DNA)。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实现基因克隆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工艺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同功异源酶:来源不同的限制酶,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这些酶称同功异源酶。 同尾酶: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切割DNA后,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同尾酶。 载体: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复制:(replication)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 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复制子:(replicon)DNA分子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 复制眼:(replication eye)DAN正在复制的部分在电镜下观察起来犹如一只眼睛,称为复制眼。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复制一开始,复制起始点要形成一个特殊的叉型结构,是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期末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期末习题 一、名词解释 1.Pribnow box:普里布诺框,是指位于原核生物启动子的-10区的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其一致序列是TATAAT。 2.Enhancer:增强子,它是一种能够大幅度增强基因转录效率的順式作用元件。与启动子不同的是,增强子和沉默子的作用具有如下特性:①与距离无关——既可以在距离基因很近的地方,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挥作用;②与方向无关——相对于基因的方向可随意改变而不影响其作用效率;③与位置无关——既可以在基因的上游,也可以在基因的下游,甚至可以在基因的内部发挥作用;④对临近的基因作用最强;⑤某些增强子或沉默子具有组织特异性。 3.mRNA editing:mRNA编辑,是指在mRNA外显子序列上发生的遗传信息的改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编码区内增减一定数目的核苷酸(通常是U),另外一种是编码区的碱基发生转换或颠换。例如,C→U,A→I。 4.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相关的順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一段位于转录起始点5’端上游区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5.内含子和外显子:大多数真核基因都是由蛋白质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组成。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是一个基因表达为多肽链的部分;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又称插入序列。内含子只转录,在前mRNA时被剪切掉。如果一个基因有n个内含子,一般总是把基因的外显子分隔成n+1部分。内含子的核苷酸数量可比外显子多许多倍。 6.核酶:指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7.编码链和模板链:编码链是指DNA双链中与mRNA的序列和方向相同的那条DNA链,又成为有意义链;模板链是指DNA双链中能作为转录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前体合成的DNA链,又称为反义链。 8.核心酶: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5个亚基组成(α2ββ’ωσ),没有σ基的酶叫核心酶。核心酶不具有起始合成RNA的能力,只能使已开始合成的RNA链延长,因此必须加入σ因子才能表现出全部聚合酶的活性。 9. 单顺反子和多顺反子:只编码一个蛋白质的mRNA称为单顺反子。多顺反子mRNA是一种能作为两种或多种多肽链翻译模板的信使RNA。 10. 选择性剪接/可变剪接:用不同的剪接方式(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从一个mRNA前体产生不同的mRNA 剪接异构体的过程。 11. 反转录:也称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催化下合成互补DNA (cDNA)的过程。 12. 反义RNA:指与靶RNA具有互补序列的RNA分子,它通过与靶RNA进行碱基配对结合的方式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二、是非题 1. 内含子在剪接反应中被切除,所以一种蛋白质的基因如果在内含子内发生突变,肯定不会影响到这种蛋白

河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现代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标准答案

河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B卷) 考试范围:《现代分子生物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是通常与其调控的基因具有一段距离的DNA顺式作用元件。 A.启动子 B.终止子 C.增强子 D.调节子 2.下列哪个操纵子可能不含有衰减子序列?() A.trp操纵子 B.lac操纵子 C.his操纵子 D.phe操纵子 3.下面哪项不属于原核生物操纵子的结构?() A.启动子 B.终止子 C.操纵基因 D.内含子 4.我国批准的第一个肿瘤基因治疗药物是针对下列哪一种基因的?() A.p21 B.p16 C.p53

D.p39 5.有关穿梭质粒载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不同的宿主中具有不同的复制机制 B.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运用不同的复制起点 C.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运用不同的复制酶 D.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复制速率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6.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DNA复制时的RNA引物是由______的______活性切除的。 8.在DNA合成过程中改变DNA分子超螺旋构型的酶是_____。 9.基因工程是_________年代发展起来的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使人们从简单地运用现存的生物资源进行诸如发酵、酿酒、制醋和酱油等传统的生物技术时代,走向_________的时代。 10.根据操纵子对能调节它们的小分子的应答反应的性质,可分为______操纵子和______操纵子。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1.DNA修复系统进行错配修复时,根据子链DNA甲基化而母链未甲基化来判断子链和母链,从而修复错配的碱基。() 12.根据遗传连锁作图把基因定位在基因组中是定位克隆的第一步,它为分离特定的人的基因提供了一个直接而快速的方法。() 13.阻遏作用和诱导作用的解释都是以乳糖操纵子学说为基础。() 14.SPO1是枯草杆菌的噬菌体,它通过对RNA polσ因子的更换实现其早、中、晚基因表达的时序控制,这和T7噬菌体的表达方式非常类似。() 15.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可逆反应,该可逆反应是由同一种酶催化完成的。 ()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第一讲染色体与DNA 一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储存遗传信息量大;碱基互补,双螺旋结构使遗传稳定;核糖2′-OH脱氢使在水中稳定性大于RNA;可以突变以进化,方便修复以稳定遗传 2 真核细胞染色体特点: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 染色体蛋白主要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DNA与组蛋白的质量比约为1:1 4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H3、H4富含精氨酸,H1富含赖氨酸。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5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②无组织特异性(只有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碱性的半条链易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而另外半条链与其他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④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 二 DNA 1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2 C值反常现象:①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②同类生物不同种属之间DNA总量变化很大。从编码每类生物所需的DNA量的最低值看,生物细胞中的C值具有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逐渐增加的趋势。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发期末复习资料 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1.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structure)是指在多肽链内顺序上相互邻近的二级结构常常在空间折叠中靠近,彼此相互作用,形成规则的二级结构聚集体。也 称为基序(Motif)。 2.结构域 结构域(domain)是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 3.单核苷酸多肽性 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差异或变异产生的DNA多态性,是人类可遗传 的变异种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平均1kb就有1个,总数达3万。 4.顺式作用元件 某些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不编码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按照功能分

第1页共16页 为启 动子、增强子、负调控元件-沉默子。 5.反式作用因子 反式作用因子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顺式作用元件8〜12bp 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一组蛋白质,也称序列特异性DNA 结合蛋白(sequencespecificDNAbindingprotein ,SDBP),有时也称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 TF)。 6.增强子 是一段短的DNA序列,其中含有多个作用元件,可特异结合转录因子,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一般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1~-3bp处。 7.沉默子 为负性调控元件。是一段短的DNA序列,能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从而阻遏基因的转录活性。 8.选择性剪接 高等真核细胞中,某个内含子5的供点在特定条件下可与另一个内含子3受点进行剪接,同时删除这两个内含子及其中间的全部外显子或内含子,即一个外显子或内含子是否出现在成熟的mRNA中是可以选择的,这种剪接方式称为选择性剪接。 9.核酸杂交 互补的核苷酸序列(DNA与DNA、DNA与RNA、RNA与RNA等)通过Watson-Crick碱基配对形成非共价键,从而形成稳定的同源或异源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试题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试题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2、基因家族: 3、C值矛盾:C值是指真核生物单倍体的DNA含量,一般的,真核生物的进化程度越高,C值越大,但在一些两栖类生物中,其C值却比哺乳动物大的现象。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 4、核型:指一个物种所特有的染色体数目和每一条染色体所特有的形态特征。 5、RNA editing: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加入或丢失等现象。 二、判断: 1、真核生物所有的mRNA都有polyA结构。(X )组蛋白的mRNA没有 2、由于密码子存在摇摆性,使得一种tRNA分子常常能够识别一种以上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 3、大肠杆菌的连接酶以ATP作为能量来源。(X )以NAD作为能量来源 4、tRNA只在蛋白质合成中起作用。(X )tRNA还有其它的生物学功能,如可作为逆转录酶的引物 5、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X )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不需要引物 6、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X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是甲硫氨酸 7、质粒不能在宿主细胞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X )质粒具有复制起始原点,能在宿主细胞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

8、RNA因为不含有DNA基因组,所以根据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它必须先进行反转录,才能复制和增殖。(X ) 不一定,有的RNA病毒可直接进行RNA复制和翻译 9、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核心酶和ρ因子组成。(X )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核心酶和σ因子组成 10、核小体在复制时组蛋白八聚体以全保留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 11、色氨酸操纵子中含有衰减子序列(√ ) 12、SOS框是所有din基因(SOS基因)的操纵子都含有的20bp 的lexA结合位点。(√ ) 三、填空: 1、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四个保守区域为转录起始点、-10区、-35区、-10区与-35区的距离。 2、根据对DNA序列和蛋白质因子的要求,可以把重组分为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特异位点重组、转座重组、异常重组四类。 3、研究启动子功能的主要方法是启动子的突变,研究酶与启动子间识别与结合的方法有足迹法和碱基修饰法。 4、真核生物中反式作用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有螺旋-转角-螺旋(HTH) 、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 、锌指(zinc finger)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 5、根据DNA复性动力学,DNA序列可以分成哪四种类型?单一序列、轻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四、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 B )调控元件能促进转录的速率。 A、衰减子 B、增强子 C、repressor D、TATA Box 2、核基因mRNA、的内元拼接点序列为( D )。 A、AG…GU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C)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C)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C) 一、术语解释(20分,每题2分) 1、操纵子 2、增强子 3、启动子 4、内含子 5、外显子 6、顺式作用元件 7、反式作用因子 8、转录因子 9、单顺反子mRNA 10、多顺反子mRNA 二、选择题(20分)

1.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为: ( ) A.单考贝顺序 B.回文顺序 C.高度重复顺序 D.中度重复顺序 2. 下列有关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mRNA分子通过SD序列与核糖体大亚基的16s rRNA结合 C.SD序列与16s rRNA 3'端的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 D. SD序列是mRNA分子结合核糖体的序列 3.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 ) A.fMet-tRNA B.Met-tRNA C.Arg-tRNA D.leu-tRNA 4.下列有关TATA盒(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 ) A. 保守序列为TATAAT B.它能和RNA聚合酶紧密结合 C. 它参与形成开放转录起始复合体 D.它和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 5. 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的编号是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CAG CUC UAU CGG UAG AAC UGA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为: ( ) A.141 B.142 C.143 D.144 6.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 确:(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 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

《分子生物学》第三章期末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三章期末习题 一、名词解释 1.Shine-Dalgarno sequence:SD序列,是指位于原核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约7个碱基的区域,由4~5个富含嘌呤的碱基组成,能与16S rRNA 3’端一段富含嘧啶碱基的序列(反SD序列)互补配对,最终使得位于下游的第一个AUG用做起始密码子。 2.Wobble rule:摆动法则,由Crick于1966年提出,用来解释一种tRNA反密码子如何能够识别一种氨基酸的几个同义密码子以及某些含有稀有碱基(如I)的反密码子是怎样识别由正常碱基构成的密码子的现象。该法则内容是,密码子在与反密码子之间进行碱基配对的时候,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守标准的碱基配对规则,第三对碱基则具有一定自由度。但并非任何碱基之间都可以配对,当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是A或C者,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是G或U者,则能识别两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是I者,则能识别三种密码子。 3.遗传密码的简并性: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性。 4.同工tRNA:指几个代表相同氨基酸,能够被一个特殊的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的tRNA。 5.信号肽:在起始密码子后,有一段编码疏水性氨基酸序列的RNA区域,被称为信号肽序列,它负责把蛋白质引导到细胞内不同膜结构的亚细胞器内。 6.移码突变:指一种突变,其结果可导致核苷酸序列与相对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移码突变由删除或插入一个核苷酸的“点突变”构成的,突变位点之前的密码子不发生改变,但突变位点后的所有密码子都发生变化,编码的氨基酸出现错误。 7. 泛素:含有高度保守的76个氨基酸序列,它以羧基基团连接到目标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上,其主要作用是起始蛋白质的降解。 8. 编码链与反义链(coding strand and antisense strand):在转录过程中,把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链称为编码链或有义链,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合成的DNA链称为模板链或称反义链。 9. 错义突变:是指翻译过程中,由于一个碱基的改变而引起了氮基酸的改变,即一个正常意义的密码子变成错义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上的相应位置上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10. 多核糖体:指一条mRNA链上同时有多个核糖体与之结合,它们有序进行多条多肽链的合成。 11. EFTu-EFTs循环:EFTu、EF-Ts为肽链延伸过程中的延伸因子,EFTu为氨酰tRNA进入A位点所必需的,并水解GTP,在EF-Ts的作用下,释放EFTu-GDP复合体可再生。在EFTu-EFTs循环中,EF-Ts替换GDP,随后又被GTP取代,产物EFTu-GTP复合体可与另一个氨酰tRNA结合,并将其运送至核糖体。这一循环过程称为EFTu-EFTs循环。 12. 核糖体循环:是指已活化的氨基酸由tRNA转运在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延伸过程。 13. 分子伴侣: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结构上互不相同的蛋白质家族。它们能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促进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和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作为这些蛋白质结构和执行功能时的组分。 14. 简并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通常是一组第三位碱基不同的密码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