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一、英语隐喻的定义及构成

英语隐喻(metaphor)为英语辞格(figure of speech)用法之一。与明喻(simile)不同的是,隐喻不用诸如like或as之类的功能词,是一种广为使用、普遍存在的将一物比作另一物的一种表达方法。西方研究者对隐喻做了深入探讨,将其大致界定如下:隐喻:希腊语的“转换”(meta意为“跨越”,phor意为“运送”),将某物转运过去。故隐喻将某物视为另一物。1

隐喻:一种蕴含的类比(an implied analogy),它以想象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2

英语隐喻的构成要素是: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所谓本体the tenor,亦即被表述的概念或者被比较的主体,the idea being expressed or the subject of the comparison;所谓喻体,亦即此概念传递的意象或者此主体传达的意象,the image of which this idea is conveyed or the subject communicated。3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及/或类比之处则是喻底ground,亦即the similarities and/or analogies involved are the Grounds。4

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Mr. Wangle has an angel of a wife. 王先生有位天使般的妻子。隐喻的本体是wife,喻体是angel,同时出现。

2. 本体未现,喻体出现:He pitied the plumage and forgot the dying bird. 他哀怜鸟儿的翅膀,却忘记了濒死的鸟儿。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各有两个。第一个本体是法国贵族,喻体是plumage;第二个本体是受苦受难的大众,喻体是the dying bird。两个本体都未现,两个喻体皆出现。

3. 本体出现,喻体未现: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有的书可以品尝,有的书可以吞食,个别的书则需咀嚼和消化。隐喻的本体是book,喻体是食物,本体出现,喻体food 未现。

4. 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同时出现:Life is a yo-yo. It’s a series of ups and downs. 人生是溜溜球,时上时下,沉浮多变。此句中life 是本体,yo-yo 是喻体,两者之间的类似点ups and downs 为喻底。

综上所述,英语隐喻具有如下要点:某种事物(本体)被比喻为另一种事物(喻体);两类事物属于不同范畴但却类似且可以比较(喻底);隐喻不同于明喻,不使用比喻词。本体和喻体两者同时出现;本体不出现而喻体出现;本体出现而喻体不出现;本体、喻体和喻底三者同时出现。

二、英语隐喻的类别

从构成上,英语隐喻至少可以划分为七个类别:

1. 名词喻,隐喻核心为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 整个世界是个舞台。

2. 动词喻,隐喻核心为动词或者动词短语,例如:He wolfed down his supper.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晚饭。

3. 形容词喻,隐喻核心为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短语,例如:It’s a thorny problem.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4. 副词喻,隐喻的核心为副词或者副词短语,例如:He clambered after her sheepishly. 他绵羊似在她身后攀缘而上。

5. 介词喻,隐喻核心为介词短语,例如:Their marriages may be on the rocks. 他们的婚姻也许触礁了。

6. 谚语喻,隐喻的核心为谚语,例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

7. 仿用喻,隐喻核心为对某个作品或言语的仿用,例如: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y don’t have to teach old cells new tricks. 科学家们发现,他们不必告诉老细胞怎样去执行新功能。句中“teach old cells new tricks”仿用英语谚语“You can' 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老狗不学艺。

三、英语隐喻的翻译方法

英语隐喻的翻译方法,宏观而言,就是两个:直译法和意译法。

诗人、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外国语学院王佐良教授指出:实践中“要根据原作语言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其中该直译的就直译,该意译的就意译。一个出色的译者总是能全局在胸而又紧扣局部,既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便利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的。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的:凡能直译处坚持直译,必须意译处则放手意译。”5就翻译实践而言,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许渊冲指出:译文和原文相同的形式能表达和原文相同的内容时,可以直译,不能表达时就意译;原文的表达形式比译文精确、有力时,可以直译,译文的表达形式比原文精确、有力时,可以意译。6

1. 直译法

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认为“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7华东师范大学翻译家周熙良教授将直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音而不译意。如democracy译为‘德谟克拉西’,而不译为‘民主’。第二类是照字面译。如crocodile tears译作‘鳄鱼的眼泪’,而不译作‘虚伪的眼泪’。第三类是不按照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序的翻译。如‘你来了,’她说。”8以下是若干英语隐喻的直译例子: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and all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Shakespeare)全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A word and a ston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 说出去的话,丢出去的石头,收不回来了。Love and cough cannot be hid. 爱情像咳嗽一样是掩盖不了的。invest time投资时间,earn time赚时间,forbidden fruit 禁果,castles in the air 空中楼阁。

“有些隐喻直译出来,很难完全理解其意,如果意译,又丢失了原有的形象和风格,采取直译加解释或联想的方法,不仅能使读者见到原有的意义、形象和风格,还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潜在意义。”9

例如: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The die is cast.骰子出手,大局已定。Let sleeping dogs lie.让睡狗睡吧,莫惹麻烦。A little pot is soon hot.小壶快热,量小易怒。The angel child and the dragon mother,Hagan thought. 汉根想:天使般的孩子,恶龙般的母亲。

2. 意译法

“意译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10请看如下英语隐喻意译的例子:

the salt of the earth 社会中坚,a snake in the bosom 恩将仇报的人,clean hand 两袖清风,When shepherds quarreled,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小事聪明,大事糊涂。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人生有苦有乐。Love lives in cottages as well as in courts. 爱情不分贵贱。

四、结束语

英语隐喻大量且频繁地运用在英语口语及书面语中。尽管汉语修辞学中也有所谓的“比喻”,而“比喻”也有所谓“隐喻”之说,但是由于英汉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隐喻的构成及类别不尽相同,中国学者在理解与翻译英语隐喻时,依然困难重重。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加强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从英语隐喻的定义入手,了解其构成、类别,并结合实例摸索和掌握英语隐喻的直译法和意译法。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隐喻在英语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形式,在英语翻译中对隐喻有更好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翻译效果。文中对隐喻进行了解读,同时对隐喻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使我们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翻译失真的情况发生。 标签:隐喻;翻译;策略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在西方人们很早地对其进行了研究,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文化交流中,它具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同时,隐喻的翻译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想忠于原文的思想和风格,又能让人很好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讲究一定的策略。隐喻的翻译无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深刻理解原文当中的隐喻手法,又要恰当美妙地在译文中体现,这样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作者的风格和思想,同时又能让读者觉得浅显易懂。 1. 隐喻的定义 牛津字典对隐喻定义为: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名称恰当地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名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法》中给隐喻的实质就是一种借代。理查兹认为,隐喻是人们借助一种事物思考和感受另一种事物的过程,是一种认知模式。 2. 隐喻的分类 2.1 修辞隐喻。 如果从修辞角度来定义隐喻,那么隐喻只是一种修辞工具,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并强调其在诗歌中的作用。这种传统的修辞隐喻理论虽然有不足和缺陷之处,但是却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种研究隐喻现象的重要视角,它也为后来新的隱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参照物。 2.2 认知隐喻。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件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件事物。人类的概念系统主要是隐喻性的,人们日常的语言、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都是隐喻性的。他们将隐喻看作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认知隐喻引入了一个相对较新的视角来研究认识世界。 2.3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由Haliday提出,他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也是一种相互转换,是用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一、英语隐喻的定义及构成 英语隐喻(metaphor)为英语辞格(figure of speech)用法之一。与明喻(simile)不同的是,隐喻不用诸如like或as之类的功能词,是一种广为使用、普遍存在的将一物比作另一物的一种表达方法。西方研究者对隐喻做了深入探讨,将其大致界定如下:隐喻:希腊语的“转换”(meta意为“跨越”,phor意为“运送”),将某物转运过去。故隐喻将某物视为另一物。1 隐喻:一种蕴含的类比(an implied analogy),它以想象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2 英语隐喻的构成要素是: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所谓本体the tenor,亦即被表述的概念或者被比较的主体,the idea being expressed or the subject of the comparison;所谓喻体,亦即此概念传递的意象或者此主体传达的意象,the image of which this idea is conveyed or the subject communicated。3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及/或类比之处则是喻底ground,亦即the similarities and/or analogies involved are the Grounds。4 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Mr. Wangle has an angel of a wife. 王先生有位天使般的妻子。隐喻的本体是wife,喻体是angel,同时出现。 2. 本体未现,喻体出现:He pitied the plumage and forgot the dying bird. 他哀怜鸟儿的翅膀,却忘记了濒死的鸟儿。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各有两个。第一个本体是法国贵族,喻体是plumage;第二个本体是受苦受难的大众,喻体是the dying bird。两个本体都未现,两个喻体皆出现。 3. 本体出现,喻体未现: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有的书可以品尝,有的书可以吞食,个别的书则需咀嚼和消化。隐喻的本体是book,喻体是食物,本体出现,喻体food 未现。 4. 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同时出现:Life is a yo-yo. It’s a series of ups and downs. 人生是溜溜球,时上时下,沉浮多变。此句中life 是本体,yo-yo 是喻体,两者之间的类似点ups and downs 为喻底。 综上所述,英语隐喻具有如下要点:某种事物(本体)被比喻为另一种事物(喻体);两类事物属于不同范畴但却类似且可以比较(喻底);隐喻不同于明喻,不使用比喻词。本体和喻体两者同时出现;本体不出现而喻体出现;本体出现而喻体不出现;本体、喻体和喻底三者同时出现。 二、英语隐喻的类别 从构成上,英语隐喻至少可以划分为七个类别: 1. 名词喻,隐喻核心为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 整个世界是个舞台。 2. 动词喻,隐喻核心为动词或者动词短语,例如:He wolfed down his supper.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晚饭。 3. 形容词喻,隐喻核心为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短语,例如:It’s a thorny problem.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4. 副词喻,隐喻的核心为副词或者副词短语,例如:He clambered after her sheepishly. 他绵羊似在她身后攀缘而上。

英汉隐喻对比与翻译

英汉隐喻对比与翻译 英汉文化中隐喻的使用十分普遍,隐喻是指把一个语义领域扩展到另一语义领域中,以便更好地说明或描述某事物,从而使读者或听众在经验层面上更好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英语和汉语隐喻很多时候具有相似的形式和表达方式,但是由于它们背后的文化习俗和体系的不同,翻译这种隐喻是十分困难的。本文将探讨英汉隐喻对比及其翻译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英汉隐喻使用方式的差异是造成翻译困难的原因之一。中国人和英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异,使得隐喻的使用也具有很大差异。中文隐喻短小精练,往往一个词就能传达出意思,而英语中的隐喻通常是复杂的句子,需要阅读者建立更大的语境才能理解。 例如,英语中“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是一个有名的隐喻,它意味着在大群人中合作通常会导致混乱和质量下降。这个隐喻暗示了煮汤需要维持一定的质量标准和适当的协作才能成功。然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通常会说“三个和尚没水喝”,用来形容大家集中精力,人多了反而容易分心。这个隐喻和英语的“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比较相似,但也有显著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中文隐喻更简洁直接。

其次,英语和汉语隐喻的背景也有很大的差异,隐喻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体系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不少挑战。英语中使用隐喻往往是为了突出一些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或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汉语中的隐喻则是作者自己奇思妙想的“创造”,同时也包含了一些文化中传统的“元素”。 例如,英语中比较翁全的隐喻有“the elephant in the room“,意为在某个场合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是所有人都愿意避免谈论它。此隐喻主要源于一位印度教研究者的成果,他在探地时很惊奇当地人把一头活生生的大象藏起来,却又让空气中弥漫着象的存在。相反,在汉语中,很多隐喻与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诗歌有关,例如成语“杀鸡儆猴”源自于《左传》中的故事,但是如果翻译为英语,那么似乎就会丧失它背后的文化内涵。 最后,英汉隐喻的翻译方法也值得探讨。在翻译隐喻的时候,保留原文面貌还是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中合适的表达方式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翻译出来的隐喻常常需要在口头或文字上解释才会被阅读者或听众理解,从而达到和源语言中同等效果的传达。 有时候,翻译可以尝试使用目标语言中类似的形式来表达原本的隐喻。例如,汉语中的“杀鸡儆猴”翻译成英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一、英汉隐喻对比研究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隐喻表达方式,但它们的使用和理解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1. 英汉隐喻的差异 英汉隐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隐喻的理解和使用方式存在差异。例如,英语中常用的隐喻“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笔比剑更强大),在中国文化中可能不被理解,因为中国文化中剑通常被视为更具有威力的武器。 (2) 语言结构的差异:英语是一种主谓宾语的语言,而汉语是一种主谓语言。因此,英语中的隐喻往往通过动词和名词的转化来实现,而汉语中的隐喻则更多地通过形容词和动词的转化来实现。 (3) 隐喻类型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中常见的隐喻类型包括比喻、隐喻和象征,而汉语中常见的隐喻类型包括比喻、象征和借代。 二、英汉隐喻翻译策略 针对英汉隐喻的差异,翻译工作者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更好地传达隐喻意义: 1. 保留隐喻:如果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似的理解和使用方式,可以保留原文的隐喻形式,直接翻译隐喻中的语言表达。

2. 意译隐喻:如果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将隐喻的意义传达出来,而不是直接翻译隐喻的语言表达。 3. 借代隐喻:如果英语中的隐喻是通过借代来实现的,而汉语中没有相应的借代方式,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传达隐喻的意义。例如,可以将借代隐喻转化为汉语中的比喻或象征。 4. 增译隐喻:如果英语中的隐喻比较隐晦,需要通过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来明确隐喻的意义,可以采用增译的方式来传达隐喻的意义。 总之,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和翻译策略是翻译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通过深入了解英汉隐喻的差异,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更好地传达隐喻的意义,提高翻译质量。

英语翻译中的隐喻

一、科技英语中的隐喻 (一)隐喻 从词源角度看。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phor表达carry。所以,metaphor原义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理查德将前者称为载体(vehicle)后者称为话题“tenor'’。汉语分别将此称为“喻体”与“本体”。关于隐喻,Webster B New World Dictionary作了这样的解释:“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nt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for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这一解释简明扼要,即: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的通常和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从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来看。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分为兰个不同的时期:1、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列20世纪30年代。2、隐喻的语义学研究。大约从20世纪3O年代到70年代初,包括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3、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到了7O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有人将其称为“隐喻狂热”时代。与国外近几年的“隐喻热”相比,我国的隐喻研究就显得十分单薄。对隐喻的定义历来有广义和抉义之分,亚里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莱考夫等人的隐喻概念也是比较宽泛的。他们把换喻、提喻和反语等都当成隐喻。 (二)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需要创造一些新词或原有词语赋予新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隐喻化(metaphorization),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二是不少科技术语通过隐喻增加和扩展了它的含义。 l、大量科技术语来源于隐喻 大量科技术语是通过隐喻产生的。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一些日常用语通过隐喻被借用到科技领域,从而具有新的科技意义。以“head”为例。“Head”原本指代人或者动物的一种器官,在字典中定义为“身体的一部分,包括眼、鼻、嘴和脑”;而在科技英语中,“head”指“磁盘的磁头”。对于这两种意义,其指代对象在位置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正是在这个相似点的基础上,单词“head”被隐喻化,意义发生了转移。又如,“memo~”(记也是个常用词,用于计算机,根据其类似的功能。成了接受、储存和提取信息的“存储器”。 2)一个领域的术语,随着科技的发展,被用于另一领域,产生新的词义。例如.Information Highway 息高速公路),是把运输领域的概念形象地应用到信息领域。再如:“lay by”这个词最初用于航运,是指河流或运河的一段宽阔水域。船只可以在那里停泊。

汉英翻译技巧之隐喻的翻译

作为一种修辞法,隐喻指的是在语言中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行为或特点。隐喻通常包含主体(比喻对象)、喻体(比喻用语)和喻义(主体和喻体间的相似之处)。 隐喻的使用常常会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而如何精准翻译隐喻的内涵则是英汉互译中的难点。比如汉语中的“驴”和英语中的“ass”都可以用来比喻笨蠢的人,“鹦鹉”和“parrot”都可以比喻重复别人说话的人,“沧海一粟”可以是“a drop in the ocean”,“纸老虎”可以译为“paper tiger”等等;但汉语中“望子成龙”的“龙”却不能译为“dragon”,因为在西方文化里,“dragon”通常是邪恶的象征;英语中的“He is a lucky dog”也不能译为“他是一条幸运狗”,因为在汉语文化中,“狗”也有很多贬义的表达如“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因此,考虑到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观念民俗、历史传承、表达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翻译隐喻时还应考虑其所包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采取多种灵活方法,以使其符合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语境。 关于隐喻的翻译,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总结了七种方法供参考,其按优先次序排列如下:(1)直译保留原文意象;(2)明喻+释义;(3)同一隐喻加释义;(4)用标准的目标语意象替代原文意象;(5)用明喻翻译隐喻;(6)将隐喻转为释义;(7)删除隐喻不译。当然,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隐喻进行灵活处理,选择最为合适的翻译方法,从而最大限度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准确传递原文主旨信息。 01直译 例1又要顾事业,又要顾家庭,现代女性蜡烛两头烧。

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及翻译研究

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及翻译研究 近年来,英语新闻中的隐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英语新闻中,隐喻是一种充满着色彩和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往往非常丰富和深刻,跨越了语言的界限和文化的差异。本文旨在对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及翻译研究进行浅谈。 一、英语新闻中的隐喻 隐喻是一种将两个或更多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启示或暗示某种事物的本质或特点。英语新闻中的隐喻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内涵。通过隐喻的使用,英语新闻可以更好地传达某种事件或现象的真正含义和价值,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1.生命如此脆弱 在英语新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的报道。这些报道中往往会使用到一些比喻和隐喻,以表达灾难的严重性和破坏力。比如,“地震如天崩地裂,以毁灭性的 力量威胁着整个地球。”这句话中,地震被喻为天崩地裂,强 调了地震对地球的威胁和破坏力。 2.强调合作者重要性 除了灾难事件,英语新闻中还经常出现一些关于社会舆论、政治事件和环保等方面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隐喻通常被用来强调某种行为,例如合作者的重要性。比如,“只有抱团取暖,

才能克服眼前的难关。”这个隐喻意味着在某些困难的场合, 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3.描述比较的场面 此外,在英语新闻中,隐喻也经常被用来来描述一些类比的场面,比如,“生命单薄如蛛丝,爆发力量如狼牙棒却寻不到愿 望深处”这句话充分地描述我们人类的无力,还有生命脆弱的 一面。读完这句话,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贵。 二、隐喻翻译研究 隐喻的翻译是一个艰巨的工作。在英语到中文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很多隐喻无法一一找到中文的对应词。这需要翻译者用心去理解原文的隐喻含义,然后用适当的中文表达方式来传达它的精神蕴含和价值。 在隐喻翻译中,首先要理解原text所蕴含的隐喻含义,然后通过合理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将其翻译成中文。一些较为常见的翻译方式包括直译、比喻、转换和解释等。然而,翻译隐喻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语言翻译,更需要翻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背景的了解。例如,“翻山越岭”这个隐喻,在英语中的意思是解决重重困难,而这在中文文化中则可以转换为“破釜沉舟、铤而 走险”。只有通过对隐喻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才能 够更好地进行翻译。 隐喻翻译还需要考虑固有的词汇、语法和语气等因素。在英语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隐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其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使语言更加生 动活泼,增强文字的表达力和说服力。在商务交流中,隐喻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 解抽象、复杂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增强交流双方的感情共鸣。在翻译隐喻时,要结合上下 文和语境进行分析,灵活运用译文技巧,保证原意不变的使译文自然流畅。本文将从商务 英语中常见的隐喻入手,进行具体的翻译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喻,并帮助 翻译者更好地应对商务英语翻译难题。 一、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 1. Time is money. 这是商务英语中一个常见的隐喻,它意味着时间就是金钱,也就是说时间就是价值、 财富。在商务场合中,时间非常宝贵,每一分钟都可能关系到利益的得失。这个隐喻用来 形容时间的宝贵和珍贵,提醒大家合理利用时间,增强工作效率。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这个隐喻源自体育运动中的球类比赛,意思是“轮到你做决定了”,也就是说责任或 者决策权在某人手中。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常用于提醒对方该他们做出决定或者行动了,同时也可以带有一定的压力意味。 3. Break the ice. 这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它的隐喻意义是“打破僵局”或者“破冰”。在商务场合中, 这个隐喻常用于形容在初始时期的交流,希望通过一定的方式或者话题来破除尴尬和局促,促进交流和合作。 5. A golden opportunity. 这个隐喻指的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意味着一个稀有难得的机会,可能会带来巨大 的回报。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常用于形容具有潜力和价值的商机,以及需要抓住的发 展机遇。 1. “Time is money." 翻译为“时间就是金钱。” 这个隐喻在华文化中同样有相应的表达:“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就是金钱”。 在翻译时可以使用类似的隐喻表达,同时也可以相应加入例句或者情景来增强表达效果。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翻译为“现在轮到你了。”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语言现象,它通过比较、暗示、影射等方式,将一个概念或事物用另外一种概念或事物来表达。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本文将对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进行探讨。 英语隐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语义特征,英语隐喻可以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根据语法结构,英语隐喻可以分为词句型隐喻、短语型隐喻和句子型隐喻;根据使用频率和语境,英语隐喻可以分为常规隐喻和非常规隐喻。 在英语隐喻中,喻体和本体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正确理解这种关系是理解英语隐喻的关键。 英语隐喻的理解离不开语境。同一个单词或短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着不同的隐喻意义。因此,理解英语隐喻时,必须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英语隐喻往往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许多英语隐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有着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因此,理解英语隐喻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翻译英语隐喻时,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其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英语隐喻翻译方法: 对于一些在目的语中具有明确对应表达的英语隐喻,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例如,“Life is a journey”可以直译为“生命是一场旅行”。 当英语隐喻在目的语中没有明确的对应表达时,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例如,“He is a lone wolf”可以意译为“他是一个独行侠”。对于一些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概念的英语隐喻,可以采用象译法进行翻译。例如,“He is a tower of strength”可以象译为“他是力量的支柱”。 在翻译英语隐喻时,可以借用目的语中具有类似含义的成语、谚语等来表达原文的比喻意义。例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可以借用来翻译为“趁热打铁”。 英语隐喻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功能的语言现象。通过对其分类、理解与翻译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隐喻,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中广泛存在。英语中的隐喻使用尤为

浅谈英语隐喻的认知与翻译

浅谈英语隐喻的认知与翻译 本文从认知角度简要阐述隐喻,从文本转换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探讨隐喻翻译,并分析了隐喻翻译的基本技巧,如直译法、直译加解释法、转换喻体法。对理解隐喻和正确地翻译隐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标签:隐喻认知文本转换文化内涵翻译 一、引言 西方比较系统的隐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献论及隐喻的典籍也很丰富。根据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隐喻的修辞学研究,从亚里士多德到理查兹,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00年,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隐喻的语义学研究,30年代到70年代初,这一阶段不仅从语言学角度而且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作语义研究;7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多学科研究,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解释学等多种角度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大量论著出版问世。 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束定芳探讨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聂炎论证了隐喻的五种功能:开辟认识世界的新途径、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加强认识深度、创造新的思想、提供类推证明,揭示事理。郑洪仁指出隐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花朵。这些研究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对隐喻概念的理解。 二、隐喻及认知 (一)隐喻的本质。隐喻是一种凝练的明喻,用来揭示一种隐含的比较,其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作为修辞格的一种,隐喻通常通过一个词或词组以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并以此来暗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或类推性。隐喻具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本体,喻体,喻意。 (二)隐喻的认知。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并提出了用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来解释隐喻认知现象,从而形成了隐喻认知机制,即隐喻是由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构成的,是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隐喻以熟悉的一物去认知不熟悉的另一物,以熟悉的与不熟悉的进行比较,通过熟悉的去认知不熟悉的,达到一种新的认知高度。“熟悉的一物”就是概念,以旧概念“喻”新概念叫概念隐喻,这个过程称之为映射。日常生活中概念系统正是由这样的隐喻或映射构成的,人们也是通过这些隐喻或映射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新事物。 具体事物在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的认知概念都直接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 作者:顾庆荣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2期 【摘要】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艺术修辞方法,还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形式,不仅具有语言信息的传输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英语语言中四类最常见的隐喻类型出发,并且结合相关的实例,对这四类隐喻类型的理解与翻译做出以下探讨。 【关键词】英语隐喻分类理解翻译 英国著名的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在英语国家中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由此可见隐喻在英语语言中的广泛性,而针对不同的隐喻类型所选择的翻译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若是想更好的去翻译英语,理解英语文化,就必须要对英语隐喻的涵义与分类有所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进行翻译。 一、英语隐喻的涵义与分类 英语隐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属于英语语言中的一种艺术修格方法,可以理解为对不同事物的相似点进行打比方,从而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抽象性联系,进而将一些比较晦暗难懂的事物变得直观形象,这和汉语言中的比喻有一些相似,通过彼物来反应此物,因此在英语隐喻中也是分为两个部分的,即本体和喻体,这两种事物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作用,可以激活英语语言使用者的思维与联想,进而通过喻体,将眼光投射到事物的本体之上,这就是隐喻的学术意义。现下国外对于英语隐喻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由理查兹为代表的英语隐喻赞赏派,他们认为隐喻这种形式为英语语言赋予了无穷魅力,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思维本质的发展,另外一种是以布莱克为代表的英语隐喻贬斥派,他们认为英语隐喻对于人类的思维发展并没有贡献,反而有一种危害性,但是无论怎样,语言学家对于英语隐喻的研究是从来没有间断的,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从更加广泛的角度与层次去探索英语隐喻的功能与性质,这已经成为英语语言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现下人们通常将英语隐喻分为四类,即简易隐喻、半隐性隐喻、隐性隐喻、复杂隐喻,下面笔者将就这四种隐喻类型的理解与翻译进行深入探究。 二、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1.简易隐喻理解与翻译。简易隐喻就是指英语格式比较简单,也就是在语言之中本体与喻体都已经出现,是一种比较容易理解与翻译的隐喻类型,在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He lived in a small matchbox of a room /He lived in a small room which is just like matchbox,这句话译为他居住在一个狭窄的如火柴盒般的房间之中。在这句话之中“room”就是本体,而“matchbox”就是喻体,其中B of A 也可以转化为A is like B,通过of与is like连接本体与喻体,是一种本体做定语修饰喻体。由此可以看出在简易隐喻中句子之中只有一个本体和喻体,

“隐”与“现”――浅析英语政治隐喻及其翻译-最新作文资料

“隐”与“现”――浅析英语政治隐喻及其翻译 1 引言 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我们赖以思考和做事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主要是隐喻的。”隐喻是人们认知抽象概念和复杂事物的主要手段,通过不同事物的相似形成概念之间的语义映射(mapping),即“源域事物的部分特征向目的域映射”。由于隐喻的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政治语篇经常使用隐喻来概念化并传递抽象的政治和现实,制造舆论,因此政治隐喻渗透着意识形态和社会认知。美国当代政治科学家Graber认为“政治现实本身就是由隐喻组成的,进而以政治修辞来传递信息。” 2 政治隐喻的范畴分析 作为隐喻的物体或事物具有选择性和倾向性,取决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英语政治语篇中作为隐喻使用的词语涉及众多领域,如疾病、交通、天气、身体部位、动物、亲属关系等。而疾病、交通、战争等的使用尤为普遍,笔者拟以这几个喻体源为例对政治隐喻的运用做一阐述。 2.1 疾病隐喻 疾病隐喻常被用于揭露政治弊端或社会问题,苏姗撰写的《疾病的隐喻》考察了用于描述社会的疾病隐喻,讨论了人们如何用麻风病、霍乱、爱滋病等疾病的隐喻来描述社会的混乱与弊

端。人们常用collapse或paralysis来形容政治上的崩溃或瘫痪,用infect喻指不利影响等等,例如: (1)Fallout from Lehman Brothers collapse still spreading.句中用“collapse、spreading”喻指莱曼兄弟银行的关闭对美国的影响。 2.2 交通隐喻 鉴于交通领域的某些特点,人们常用它描写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英语政治语篇中常用way来形容政治路线,用track、path 来形容政治的发展及前进轨道,若同意某种政策,则用green light来形容,等等。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说就运用了这一手法: (2)…It has not been the path for the faint-hearted - for those who prefer leisure over work,or seek only the pleasures of riches and fame.…As we consider the road that unfolds before us… 句中用“path、road”来喻指美国的发展道路与历程,呼唤美国人民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奋斗。 2.3 战争隐喻 “战争对语言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战争领域的词语不仅只是用来描写大千世界的种种现象,而且常常用来形象地描写政治。”在两次海湾战争中,美国政府运用了一系列战争隐喻制造了所谓的正义舆论。1960年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就有很多战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摘要】说明在翻译实践这一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地解读隐喻。 【关键词】隐喻理解;翻译 一、引言 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性交往行为。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二、隐喻的解读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无疑表明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 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可以认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是指通过比喻和暗示的方式,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 物联系起来,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意思。隐喻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但也需要适当地解读和翻译。 1.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此处将时间比喻为金钱,强调时间宝贵且不可浪费,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 接翻译成“时间宝贵”。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球在你这边了。 此处将“球”比喻为责任或决定权,表示某个决策权已交到对方手中,翻译时可以保 留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决定权在你手里”。 3. We need to cut through the red tape. 我们需要破除条条框框。 此处将“红色的带子”比喻为无谓的规定和程序,表示需要消除官僚作风和繁琐程序 的限制。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消除繁琐程序”。 4. Let’s touch base later. 以后再联系。 此处将“规则棒球比赛中回到最初的安全点”比喻为回归或重要的联系,表示需要再 次联系或者回归主题。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以后再联系”。 5. He is the apple of my eye. 他是我心目中的宝贝。 此处将“眼中的苹果”比喻为最珍爱的人或事物,强调某个人或事物在自己心中的重 要性。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我心中最珍爱的人”。 6. This project is a cash cow. 这个项目是摇钱树。

此处将“奶牛”比喻为盈利的手段,表示这个项目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翻译时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或者直接翻译成“盈利的项目”。 总的来说,商务英语中的隐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解读和翻译,保留比喻或直接翻译取决于具体情况。掌握隐喻的使用和翻译,对于有效沟通和商务谈判非常重要。

论英语新闻报道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论英语新闻报道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在英美报刊的新闻报道中也被广泛采用。准确理解新闻报道的隐喻是准确到位地翻译这些隐喻的前提。通过对所选取隐喻的实例分析,着重讨论隐喻的分析理解过程与翻译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英语新闻报道;隐喻;理解;翻译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英语中有数千词用于隐喻意义,这种用法并不局限于文学作品或诗歌语言,它同样出现在报刊的新闻报道中。这是因为新闻报道是向受众传播信息,为增加报道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在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前提下,英语新闻报道往往恰当而巧妙地采用某些修辞手段,隐喻就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新闻报道是记者与读者的沟通桥梁,在二者之间起着交流的媒介作用。因而在对英美报刊中的新闻报道进行汉译时,正确理解并表达出隐喻的意义对于读者阅读理解英语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隐喻的特点与分类 人们在认识某个事物时,往往利用凸现的事物去认识比较隐蔽的事物,利用已知的事物去认识未知的事物。一般来说,隐喻就是利用具体、生动、常用、熟悉的概念来说明比较抽象、陌生、难以理解的

概念。隐喻不仅在口语中大量使用,正式场合也不少见。许多词既有字面意义,又有隐喻意义。英语中有很多词用语隐喻意义,这种用法也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但是,人们对有些词的隐喻意义用法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很多母语为英语的人在用其隐喻意义时已不在去想其字面意义。(Alice Deignan,2001:iv) 隐喻没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它可能是一个词、一个词组、一个句子或一段文章。比如“He hatched a cleverscheme”,其中的hatch就是一个隐喻,它把一项计划的产生比作孵化过程。 认知语言学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已经证明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思维乃至行为的基础。 隐喻涉及两个概念的比较,一个概念借用另一概念加以识解惑诠释。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人类知识从始源域( 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 target domain)的心理投射过程。隐喻被描述为目标域和源域,目标域是隐喻所描述的经验,源域是人们用来描述经验的方法。 隐喻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以表明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它不用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从构成方式上,有人将隐喻分为显露式隐喻( visible metaphor)和非显露式隐喻(invisible metaphor)两种。这两种隐喻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出现本体。不出现本体即为非显露

论英语隐喻的翻译

论英语隐喻的翻译 英语隐喻的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隐喻在英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力,是传达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象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英语隐喻的翻译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翻译者巧妙地处理,以确保原文的内涵和意象能够准确地在目标语言中得以传达。 在翻译英语隐喻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语言含义的转换、文化背景的处理以及情感表达的丧失。语言含义的转换是一个难点,因为英语隐喻通常涉及到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语境,而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翻译者深入理解原文的隐喻意象,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转换。文化背景的处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英语隐喻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象,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文化意识。情感表达的丧失是翻译英语隐喻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隐喻在传达情感和意象时往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这种情感和意象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丧失。 针对这些问题,翻译者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处理英语隐喻的翻译。翻译者可以尽量忠实于原意的转译。这种方法旨在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

文的隐喻含义和意象,同时保持原文的形式和风格。翻译者可以尝试采用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这要求翻译者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表达习惯,以便将原文的隐喻意象巧妙地融入目标语言的语境中。翻译者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来弥补情感表达的丧失。 以下是一些英语隐喻的翻译案例分析。例如,在翻译“life is a journey”这个英语隐喻时,翻译者可以将其译为“生命是一场旅行”。这个翻译尽量忠实于原意,将生命比作一场旅行,传达了人生路途漫长、充满挑战和风景的观点。再比如,翻译“time is money”这个隐喻时,可以将其译为“时间就是金钱”。这个翻译将时间比作金钱,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价值,同时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风格。 尽管这些翻译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原文的隐喻含义和意象,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life is a journey”的翻译没有完全体现出原文中“journey”所包含的文化意象和情感色彩。同样,“time is money”的翻译也可能会让目标语言的读者产生困惑,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时间的观念和重视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英语隐喻的翻译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翻译者需要在理解原文隐喻含义和意象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力求在目标语言中传达出原文的情感和意象。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随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