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分析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分析目的了解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方法细菌的鉴定

及药敏试验均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微生物鉴定与药敏系统,选择经VITEK-2测定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136株及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134株,统计分析两者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几种临床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耐药株对以上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丁胺卡那20.6%、庆大霉素19.1%、头孢他啶/阿奇霉素70.6%、头孢他啶27.9%、哌拉西林63.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2.1%;而敏感株对此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则分别为32.8%、68.7%、92.5%、65.7%、88.1%和89.6%,明显高于耐药株。经x2检验,除丁胺卡那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对其余5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是较好的选择,而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及单独使用头孢他啶则不推荐。

标签: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敏感

Resistance analysi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ing to imipenem

LI?Xiaojing1??CHEN?Wujia2??ZHONG?Yanling3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1447, 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Panyu of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511400,China;

3.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ation of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51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dical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ing to imipenem. Methods 136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ing to imipenem were identified and performed the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by VITKE-2 system.The antibiotic included amikacin, gentamycin, ceftazidime ceftazidime/azithromycin piperacillin, piperacillin/tazobactam. To analyze the medical resistance of 134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ensitive to imipenem in contrast. Results The rates of sensitivity to these six kinds of antibiotics were amikacin 20.6%, gentamycin 19.1%, ceftazidime/azithromycin 70.6%, ceftazidime 27.9%, piperacillin 63.2%, piperacillin/tazobactam 72.1% respectively. These sensitivity rates were apparently lower than the rates of the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ensitive to imipenem which were 32.8%,68.7%,92.5%,65.7%,88.1% and 89.6% 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ring the five kinds of antibiotics (P<0.05) except amikacin (P>0.05) between two kinds of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nclusion Ceftazidime/azithromycin,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piperacillin would have better effect in treating the infection arous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ing to imipenem. But amikacin,gentamycin and ceftazidime are not recommended.

[Key words] Imipenem;Pseudomonas aeruginosa;Antibiotics resistance;Antibiotic sensitivity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尤

其对于免疫力低下的重症病患者,常会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炎病死率可以高达30%以上[1]。另外,还可以引起烧伤患者的创面感染以及化疗患者的多发性感染。亚胺培南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随着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规范用药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时有发生以及菌株变异等因素,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因此,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了解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能有效预防及治疗此类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136株(耐药株)及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134株(敏感株)均为番禺区中心医院检验科2004年8月~2007年8月细菌室分离鉴定的菌株。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2?仪器

仪器为法国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

1.3?试剂

VITEK-2系统配套0.45%无菌盐水,细菌鉴定卡ID-GNB,药敏卡AST-GN10。

1.4?方法

菌种转种于血平板37℃培养24 h。挑取单个菌落于VITEK-2配套的0.45%无菌盐水中配成0.5~0.63麦氏单位菌液。上机检测,操作按VITEK-2配套说明书操作。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对氨基糖苷类的丁胺卡那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9.4%和76.5%,其次为头孢他啶耐药率达54.4%。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好,敏感率分别达到70.6%和72.1%。见表1。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2.5%、89.6%。见表2。

比较耐药株与敏感株对上述6种药物的敏感率,除了耐药株与敏感株对丁胺卡那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7,P>0.05)外,其余5种抗生素,P 均<0.05,表明敏感株与耐药株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当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出现耐药时,其对上述的几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会降低。

表1??136株耐药株的药敏情况

表2??134株敏感株的药敏情况

3?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烧伤患者创面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和年老、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肺部、泌尿系感染等;留置导尿管、上呼吸机、手术等侵入性医疗行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败血症,病死率高达80%~90%[1]。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天然的耐药机制加上它极易产生获得性耐药,而且不易被呼吸道的防御机制杀灭,临床治疗很困难[1]。

亚胺培南、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药物。氨基糖

苷类药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使耐药率也明显上升[2],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的产生以及多重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是其主要的耐药机制;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被膜是带一层正电荷的胞外多糖,电荷作用阻碍了同样带正电荷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渗透[3]。本研究结果显示,耐药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为19.1%,而敏感株则为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铜绿假单胞菌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质粒介导的AmpC酶等多种β-内酰胺酶,而且能形成生物被膜保护细菌并降低药物的有效杀菌作用,在被膜的保护下细菌有足够时间启动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4],而且在被膜深部由于氧气的消耗,形成了一个厌氧环境,在厌氧环境下抗生素的杀菌力将会大大减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敏感株对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都较耐药株高,因此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单纯用三代头孢及广谱青霉素效果并不理想。复合抗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耐药株和敏感株的敏感性均较好;阿奇霉素有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所以头孢他啶/阿奇霉素连用可以增强头孢他啶的杀菌作用。

外膜通透性小,OprD2蛋白缺失,多重药物主动外排系统,产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等多重的耐药机制使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可供选择的药物不多。而从本实验的结果可见,铜绿假单胞菌在亚胺培南耐药的情况下,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可能与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在本地区耐药的遗传背景有关,确切情况尚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根据谷秀等[5]报道,亚胺培南与头孢菌素都是β-内酰胺酶的强诱导剂,因此两种药物也不宜联用以免诱导产生多重耐药菌。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选择抗生素时应极为慎重,禁止无指征滥用抗生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的组合目前仍为推荐方案,两者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两类药物交叉耐药的菌株仅占1.3%[1]。头孢他啶/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用头孢他啶。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对治疗铜绿假单胞菌仍有较好的效果。亚胺培南是治疗重症感染时的常用药物,因此应该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密切监测药敏情况。无论选择哪种方案在治疗期间都应密切注意细菌的耐药监测,尽量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殷凯生,殷民生.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3-94,582-584.

[2] 杨琍琦,何源沁,魏雪芳.引起医院感染的144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趋势[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4):291-293.

[3] 胡辰晨,刘红玲,史蓉蓉,等.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3):2659-2661.

[4] 褚海青,李惠萍,何国均.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1):54-56.

[5] 谷秀,李胜岐,张智洁,等.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中β-内酰胺酶活性的检测[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9):585-588.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实验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病原菌,常引起医院内感染和院内感染性肺炎等严重疾病。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生素。然而,近年来 已经报道了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菌株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机制进行研究非常有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机制,为制定更有效的临床治疗和防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三、研究方法 1.菌株的选择:选择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研究对象。 2.药物处理:将ATCC27853接种到含有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不同浓度(0.0625、0.125、0.25、0.5、1、2、4、8mg/L)的LB培养基中,培养12h,收集细菌。 3.测定菌株的抗药性:通过悬浮法测定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4.分离并扩增菌株DNA:通过细菌DNA提取试剂盒分离菌株的DNA,PCR扩增 相关基因;用Agarose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后纯化。 5.测定耐药菌株内外膜蛋白质组的差异:使用两维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分离菌株内膜和外膜蛋白质,比较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蛋白质差异。 四、研究预期结果 预计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以下结果: 1.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可诱导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耐药。 2.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诱导耐药菌株的机制可能与菌株内膜和外膜蛋白质组的差异有关。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揭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机制,为发掘新的治疗策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支持。此外,本研究还可为预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药物敏感性提供实验依据。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分析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情况分析目的了解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方法细菌的鉴定 及药敏试验均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微生物鉴定与药敏系统,选择经VITEK-2测定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136株及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134株,统计分析两者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几种临床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耐药株对以上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丁胺卡那20.6%、庆大霉素19.1%、头孢他啶/阿奇霉素70.6%、头孢他啶27.9%、哌拉西林63.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2.1%;而敏感株对此6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则分别为32.8%、68.7%、92.5%、65.7%、88.1%和89.6%,明显高于耐药株。经x2检验,除丁胺卡那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对其余5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是较好的选择,而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及单独使用头孢他啶则不推荐。 标签: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敏感 Resistance analysi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ing to imipenem LI?Xiaojing1??CHEN?Wujia2??ZHONG?Yanling3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1447, 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Panyu of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511400,China; 3.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ation of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51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dical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ing to imipenem. Methods 136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ing to imipenem were identified and performed the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by VITKE-2 system.The antibiotic included amikacin, gentamycin, ceftazidime ceftazidime/azithromycin piperacillin, piperacillin/tazobactam. To analyze the medical resistance of 134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ensitive to imipenem in contrast. Results The rates of sensitivity to these six kinds of antibiotics were amikacin 20.6%, gentamycin 19.1%, ceftazidime/azithromycin 70.6%, ceftazidime 27.9%, piperacillin 63.2%, piperacillin/tazobactam 72.1% respectively. These sensitivity rates were apparently lower than the rates of the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ensitive to imipenem which were 32.8%,68.7%,92.5%,65.7%,88.1% and 89.6% 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ring the five kinds of antibiotics (P<0.05) except amikacin (P>0.05) between two kinds of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nclusion Ceftazidime/azithromycin,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piperacillin would have better effect in treating the infection arous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isting to imipenem. But amikacin,gentamycin and ceftazidime are not recommended. [Key words] Imipenem;Pseudomonas aeruginosa;Antibiotics resistance;Antibiotic sensitivity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尤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方案(2022版)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方案(2022 版) 缩写:PA:铜绿假单胞菌;CAP:社区获得性肺炎;HAP:医院获得性肺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CRPA: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难治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F:囊性纤维化。 1、铜绿假单胞菌(PA)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标(1)治疗目标:包括清除病原体、消除炎症、缓解症状和保护肺功能等。治疗终点应基于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原体检查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2)对于 PA 引起的CAP 和 HAP 等急性感染,治疗目标包括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感染部位的病原菌清除,后期影像学随访病灶明显消散。(3)对于PA 引起的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目标除了改善症状、尽可能清除PA 以外,还包括减少后续的急性加重风险,维持或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2、PA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1)基于临床特征和药敏检测结果,选择抗PA 活性强的抗菌药物,进行单药或联合治疗。对于MDR-PA 下呼吸道感染如存在敏感药物且其肺内药物分布充分,可予以单药治疗,否则应选择抗PA 活性较强的药物联合治疗。对于DTR-PA 感染或结构性肺病的PA 慢性感染,吸入抗菌药物可作为静脉或口服治疗的补充。(2)根据药PK/PD理论选择充分的给药剂量、频次和恰当的用药方式。治疗PA 感染的抗菌药物剂量通常高于治疗其他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剂量。在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附加损害,避免形成定植菌,减少产生治疗相关的耐药菌。(3)在抗 PA 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评估疗效和 PA 耐药状况,并根据疗效和耐药性的变化合理调整抗菌药物。(4)重视气道廓清、改善氧合、营养支持和保护脏器功能等抗感染以外的综合治疗。

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方法的探讨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方法的探讨及其药敏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K-B法)的可行性方法和对 常见抗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不溶于生理盐水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静置2小时,取上清液用无菌棉棒涂布在血M-H琼脂[1]平板,35℃培养48小时,正确量取抑菌环直径报告药敏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血M-H培养基上48小时生长良好,抑菌环清晰可见。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100%敏感,对特治星、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达95%以上。结论不易溶于生理盐水和在普通M-H琼脂上不生长的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血M-H上48小时生长良好,抑菌环清晰可见。 在呼吸道慢性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经常分离出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是铜绿假单胞菌自然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在粘膜表面产生大量粘液—多藻酸盐等,从而持续定植形成生物膜,导致在慢性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中容易培养分离出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1]。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中多藻酸盐的产生导致其不溶于生理盐水,在普通M-H琼脂上生长不良,不能按常规概念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为此,我们测试并探讨了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K-B法常规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自痰标本中检出68株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来源于卫生部临检中心。 1.2 试剂来源 API 20NE梅里埃公司提供,药敏纸片由OXOID公司提供。 1.3 菌株鉴定大多数患者分离到的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哥伦比亚血平板上35℃培养18-24h,可见无色无味、露滴状、边缘不规则、不溶血的小菌落。48h菌落融合为粘稠、胶冻样菌落,部分患者的菌株为淡绿色,溶血可有可无。在麦康凯平板上35℃培养18-24h菌落为无色无味、粘稠、胶冻样、成片状的大菌落[2],用接种环不易挑起。培养48小时部分患者菌株的菌落可有淡绿色或浅褐色,这与国内文献报道略有不同[3][4]。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实验室反复传代可恢复为典型性铜绿假单胞菌的一切特征。用无菌棉棒刮取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菌落制作菌悬液,将菌悬液管反复颠倒振摇,静置2h取上清液(0.5麦氏单位菌悬液)作API20 NE鉴定和药敏试验[5]。 1.4 药敏试验对分离到的68株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K-B法在血M-H上进行药敏试验,判断标准按照CLSI2000年标准执行。 2 结果 典型铜绿假单胞菌在普通M-H琼脂上生长良好,而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却不生长或生长不良。用加羊血的M-H琼脂48h后生长良好,同时将该菌株反复传代到粘液消失,细菌生长速度恢复正常,做相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6]。68株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见表1。 表1 68株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 3 讨论 长期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痰标本中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准确及时的药敏结果更加重要。由于产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粘液使该菌生长明显减慢,在普通M-H琼脂上不生长而无法用K-B法完成药敏试验,这对基层医院影响

分析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的比较

分析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的比较 目的:利用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对比,观察两者耐药性时间,分析两种药哪一种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更强。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住院部病患标本中分离的20株PA,与20株质控菌株。两种物质对所有类别抗生素均敏感。将两株菌的MIC含量测出,利用K-B 纸片结合扩散法对两者进行充分观察,对比两者的耐药性。结果:病患PA对亚胺培南产生耐药性的评鉴时间为三天,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时间平均在15天,质控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时间为4.5天,同样小于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时间(16天)。结论: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要强于美罗培南的耐药性。 标签:假单胞菌铜绿亚胺培南抗药性细菌 亚胺培南是碳青酶烯的一种,属于第一代碳青酶烯。有着抗菌性强的特点,对于PA有着良好的抑菌作用。但随着该药物应用范围变广,PA呈现出了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且逐渐增长。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美罗培南也有着抗菌性强的特点,本实验收集40株对抗生素药物敏感的PA作为实验对象,分析研究亚胺培南和把美罗培南的耐药性,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住院部病患标本中分离的20株PA,与20株质控菌株。两种物质对所有类别抗生素均敏感。 1.2试剂和培养基 本次试验采用试剂为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两种试剂。以及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药敏检测卡以及琼脂,药敏试片[1]。 1.3鉴定及药敏 本实验对上述两种菌株利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相关分析。鉴定之后,利用药敏检测卡对两株菌进行药敏实验。值得注意的是,我在进行药敏试验的时候,应该利用K-B纸片的扩散法对两种菌株进行药敏对比,保证两种菌株完全敏感,才能作为实验用菌株。相关操作步骤参照相关标准进行[2]。 1.4诱导 使用肉汤为培养基对上述两种菌株进行体外诱导,利用皿平板将两株菌传代七次,之后利用稀释法,将两株菌的MIC含量测出,相关数据显示,病患PA對于亚胺培南的MIC含量为0.56 μg/ml,病患PA对美罗培南的MIC为0.07 μg/ml。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一、什么情况下做药敏试验 做药敏试验的原则是只对与感染相关致病菌或可能致病菌做药敏试验,否则将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做药敏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标本来源 (1)无菌部位标本分离的细菌最具临床意义 如脑脊液、血液、体液和骨髓等。血、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的任何细菌均需做药敏试验,除外血培养单次分离的芽孢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包括路登葡萄球菌);除外无菌体液中分离的芽孢杆菌属。如果多次培养分离出以上所示同一种细菌,仍需做药敏试验)。 (2)来自正常菌群或污染部位的标本 需做药敏试验的情况如伤口、脓肿和来自其他污染部位标本,培养生长1或2种中量或大量可能病原菌;质量合格痰标本培养生长1或2种中量或大量可能病原菌。对正常菌群或污染菌不做药敏试验。 2、不能预测治疗用药的敏感性 如伤口分离的化脓链球,因通常对青霉素敏感,不用做药敏试验;如伤口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敏感性不可预测,需做药敏试验。 3、定量培养

以下情况需做药敏试验: (1)中段尿标本菌落计数>10^5CFU/ml,且分离到1种或2种可能致病菌;女性有临床症状患者分离到1种致病菌,菌落计数≥10,000CFU/ml;从65岁以上患者留置导尿管取尿标本,菌落计数>10,000CFU/ml纯培养;直接导尿或膀胱镜等采集尿标本,纯培养或分离到2种致病菌,每种菌的菌落计数均>1000CFU/ml。 (2)静脉插管尖端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个菌落。 4、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和定量 正常菌群的存在和定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通常对纯培养细菌做药敏试验,混合细菌生长是否做药敏试验不确定。需做药敏试验的定量培养支气管镜采集标本: 保护毛刷标本生长≥10^3CFU/m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生长≥10^4CFU/mL(或半定量为中量/大量并多于正常菌群)分离培养出的下呼吸道致病菌、厌氧菌(只限保护毛刷标本)、定量计数≥10^3~10^4CFU/mL纯培养物、任何数量的铜绿假单胞菌等。 5、患者年龄 分离自特定年龄组的一些细菌有必要做药敏试验,如痰培养正常菌群中存在中量流感嗜血杆菌,2岁儿童患者需做药敏试验,而成年患者不做药敏试验。 6、独特的宿主因素 (1)正常免疫患者遵循一般规则;免疫抑制患者对一些条件致病菌也需做药敏试验;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研究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研究 目的探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感染现状,以指导临床有效使用抗生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72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亚胺培南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736株为IRPA,2009、2010、2011、2012年IRPA分离率分别为29.42%、32.97%、45.67%、58.20%,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2012年为例,ICU的分离率最高,为31.88%;标本中痰及咽拭子的分离率最高,为88.59%;除亚胺培南外,在其他常用的13种抗生素中,IRPA对替卡西林耐药率最高,为92.3%,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为19.4%。结论IRPA逐渐增多,且多种药物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对该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IRPA的蔓延。 标签: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替卡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健康人群的皮肤、肠道及呼吸道,是一种能引起人和动物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其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但对亚胺培南(imipenem,IPM)有较好的敏感性。近年来,随着IPM 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的耐药株也在逐年增加,使抗生素的选择越来越受限制。此外,IRPA对其他常用抗生素也出现一定的耐药性,甚至表现为多重耐药。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及减缓耐药株的筛选压力,本文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721株PA进行IPM耐药性及其他13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患者的痰、血、尿、咽拭子及各种分泌物、引流物等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721株PA,其中对IPM耐药的有736株。 1.1.2 PA质控菌株PA标准菌株ATCC27853。 1.1.3 仪器与试剂BioMerieux公司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Ⅱ,梅里埃的细菌鉴定卡与药敏卡。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标本中分离的IRPA的分离率,以2012年为例分析IRPA病区分布及耐药性情况。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多重耐药性分析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多重耐药性分析检测 【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对各种标本采集到的72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7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由低到高为舒巴坦(5.4%)、阿米卡星(12.4%)、美罗培南(18.1%)、亚胺培南(19.5%)、头孢吡肟(21.4%)、头孢曲松(24.5%)、头孢噻肟(26.5%)、头孢他啶(28.4%)、头孢哌酮(30.5%)、庆大霉素(31.9%)、左氧氟沙星(40.7%)、环丙沙星(42.5%)、氧氟沙星(44.6%)、哌拉西林(45.4%)、头孢呋辛钠(57.2%)、头孢唑啉(57.2%)、羟苄西林(67.1%)、复方新诺明(81.2%)。72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者538(占74.1%),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株对舒巴坦、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株。结论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酶的菌株,临床应联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诱导型;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能引起严重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已占重病监护室病房(ICU)及呼吸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前几位[1],其致病性与其特殊的耐药机制有关,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引起该菌株耐药性增加,由该菌株引起的感染越来越严重。为了了解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几年由临床各科(主要来自呼吸科及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7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对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状况的了解,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08到2010年本院门诊及病房住院患者的血、尿、便、痰、脓液及各种引流液、穿刺液等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726株。其中痰液604株,尿液64株,伤口分泌物25株,咽拭子15株,血液10株,穿刺液及引流液8株。 1.2 试剂和仪器美国产Micro Scan WalkAway-40型微生物分析仪及其鉴定板,鉴定板上有20种抗生素的不同最低抑菌(MIC)浓度,没有的抗生素由传统的K-B纸片法鉴定。 1.3 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和K-B纸片法,药敏结果判定以CLSI2006年“MIC法药敏试验操作标准”判定MIC值大小,而K-B纸片法按照标准操作手册判定结果,并应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质控。 1.4 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符合CLSI2006标准的VerSion22分析软件对待测菌株自动检测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结果 2 结果

「耐药细菌及检测(1)」

耐药细菌及检测(1) 写在课前的话 抗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现代医药成果,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被称为抗生素的“黄金时代”。上世纪60年代末,某些医学权威冲动地宣称,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历史。但现今由于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广泛出现,使抗感染治疗重新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一、细菌耐药概述 病原菌的种类很多,各种不同的病原菌可以引起临床各种感染性疾病。可以表现为以发热为主的全身感染,以咳嗽、咳痰为主的呼吸道感染,也有以皮肤软组织红肿溃烂为主的皮肤软组织感染,还有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针对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感染,需要采用相应的抗菌药物。青霉素是最早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抗菌药物。自从富兰克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青霉素以来,青霉素已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一)抗菌素作用机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又发现和研制出了多种抗菌药物。比如作用于细胞壁的有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以及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单酰胺类,还有碳青霉烯类药物。糖肽类药物也属于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还有一类是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它们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还有一些抗菌药物是作用于细菌核酸的,如喹诺酮类、磺胺类。作用于细菌细胞膜的抗菌药物有粘菌素及多粘菌素。这些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的不同部位,发挥了强大的抗菌作用。它们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是功不可没的。 (二)耐药的选择过程 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聪明的细菌也发生了变化。它们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下,首先发生突变,从敏感菌群中被选择出来,在治疗过程中,这些选择出来的耐药细菌就表现出耐药。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抗菌药物的附加损害,也就是说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病原菌发生了耐药变化,而且这些耐药变化的细菌导致在机体的定植和感染。 1、碳青霉烯类与MDRPae的相关性 有许多的研究表明,多耐药细菌的出现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密切相关。从这个图可以看到,虚线指的是亚胺培南的使用量,实线表示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可以看到,亚胺培南的消耗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关系非常密切。 2、三代头孢使用量与MRSA发生率的关系 这个图表示的是三代头孢菌素使用量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率的关系,虚线表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生率,而实线表示的是头孢菌素的使用量,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结果分析

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肺泡灌洗液中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作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56.2%;195例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8%,革兰阳性菌占9.2%;主要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革兰 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15.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阳性率为62.5%、64.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 出率为60.0%,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结论: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细菌分布;耐药性 [Abstract] Objec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ype of bacteria and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in irrigating solution, and provide an according to rational use of drug for clinical.Methods: the instrument of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 is Microscan Autoscan-4, USA.Result: the positive rate of irrigating solution is 56.2%; the Gram-negative bacteria has 90.8% in these 195 bacterias, 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 has 9.2%; the main type of these bacteria a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neumonia crayresearch bacteria and baumanii . the tate of the bacterias, which resist to imipenem, is 0~15.1% in these Gram-negative bacterias; the rate of Pneumonia crayresearch bacteria and baumanii, which product ESBLs, is 62.5%、 64.1%,respectively; and the rate of MRSA is 60.0%. and the phenomenon of multidrug resistant is Very serious.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a is differrent, the bacterial culture and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of irrigating solution can provide basis of rational drug use for clinical. [Key words] irrigating solution; Bacteria distribution; drug resistance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性强。目前病原 诊断普遍采用痰培养,但因其易污染,痰液质量难以保障,临床价值有限。肺泡 灌洗液与痰液相比,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具有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细菌药 敏结果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更具价值【l】。因此,我们对2010年从肺泡灌洗液中 分离到的195例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251例灌洗液为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予以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后采集所得。同一患者多次分离到的细菌不重复计入。 1.2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作 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判断标准、结果解释、MRSA、ESBLs检测参照美国临 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2】。定期用标准菌株做药敏质量控制。 1.3 数据处理数据均由WHONET 5.4软件分析处理所得。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 251例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6.2%(141/251)。共分离细菌195例,革兰阴性菌占90.8%,革兰阳性菌占9.2%,细菌构成比见表1。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471003河南洛阳市中信重型机械公司职 工医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然后按标准鉴定程序进行鉴定。药敏实验: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了15种抗生素对其的抗菌活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敏感率较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100%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抗生素耐药率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临床各种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极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所占比率最大【sup】[1]【/sup】。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2008年~2009年分离的9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92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于2008~2009年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尿液、血液、咽拭子、浆膜腔液、脓性分泌物等标本。 菌种鉴定:标本按常规培养分离,菌种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药敏纸片: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MH培养基由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药敏纸片由天坛生物药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质控菌株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结果判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 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药敏数据统计软件。 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2008~2009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共92株(临床

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邹单东;韦柳华;程红革 【摘要】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25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到的195株细菌作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51例患者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6.2%(141/25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部感染、肺脓肿、肺部感染、创伤合并肺不张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7.7%、57.1%、55.0%、5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5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8%,革兰阳性菌占9.2%;主要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0%~15.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62.5%、64.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0.0%,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结论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较高价值.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types of bacteria and the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in pulmonary alveoli irrigating solu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LRTI) ,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The Microscan Autoscan-4 microorganisms analyzer was adopted to perform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 in 195 strains of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pulmonary alveoli irrigating solution in 251 cases of LRTI. Results Among 251 cases , the positive rate of bacterial culture in irrigating solution was 56. 2%(141/251). In COP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lung abscess,pulmonary infection and trauma complicating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医院内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医院内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 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施行)》中有关规定,依据规定对院感符合患者进行纳入,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科室、疾病、住院时间、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否为多药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否同时伴有其他类型的致病菌等。 1.3 方法 把125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进行抗生素应用治疗试验,主要应用的抗生素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若患者所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6种抗生素中任意3种或以上的抗生素有抗药性,则定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否则为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为进一步确定细菌的种类,对检出的院感铜绿假单胞菌患者进行细菌检测及相关药敏实验,所应用的仪器为Thermo全自动微生物检定仪,药物敏感性的检测依据文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与指南中相关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应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感的单因素分析 通过对诸因素进行分析可知,患者伴有基础性疾病、曾在ICU 进行治疗、曾应用纤维镜进行灌洗治疗、行机械通气及给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等单因素与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感发生有密切联系,为院感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1。年龄及住院天数资料为非正态分布资料,应用秩和检验显示,观察组平均年龄为(50.13±10.35)岁,与对照组的(47.82±9.97)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天数(11.43±11.3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4.17±5.8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感的多因素分析 对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往住院时在ICU病房救治、治疗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是导致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

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胆汁细菌培养病原菌菌谱及药敏反应情况。方法对65例AOSC患者膽汁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采用VITEK 6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结果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0%。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等。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好,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四环素敏感。结论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汁病原菌主要由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构成,对本组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汁病原菌和病原菌的药物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最敏感。 标签:胆道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胆道梗阻,胆管压力增加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是良性胆道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了解AOSC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反应。在我院内镜逆行胆管炎治疗(ERCP)或外科手术患者65例,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胆汁,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现在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65例AOSC患者。男性36例,29例女性患者。年龄42~98岁,平均年龄为64.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腹痛、寒战、发热、黄疸。白细胞计数低于15×109/l。B超或B超证实存在胆道梗阻,术中见胆汁是化脓性,其中7例同时存在休克和意识淡漠的表现。 1.2方法T管引流术中直接从胆总管胆汁提取5 ml直接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在35℃培养24 h后,严格按照”国家实验室的操作程序”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GNI +身份证和GPI鉴定卡,添加适当的株系鉴定试验。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GNS 506,GNS 120,GNS 443、GPS 119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质控菌株)。 2结果 2.1 65例胆汁培养,G-菌占70.3%,革兰氏阳性菌占19.7%,产ESBLs(+)占10%。大肠埃希菌31株,9株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8株,6株粪肠球菌、变形杆菌5株,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阴沟肠杆菌,3株草绿色链球菌、产气肠杆菌三株。 2.2 胆汁培养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超过7种G-菌,湿敏感性分析显示敏感率如

2024铜绿假单胞菌知识科普

2024铜绿假单胞菌知识科普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关键的革兰阴性需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通常对抗生素耐药,可引起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且死亡率较高,以下原则适用于处理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选择经验性或针对性治疗时,抗生素耐药性(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的风险是重要的考虑问题。高风险患者和重度感染患者需要接受联合治疗。迅速开始抗生素治疗也很重要,因为延误治疗与死亡率增加相关。控制感染源很重要。临床医生应尽可能移除所有的感染导管和可移除装置,引流脓肿,并解除梗阻。假单胞菌对数类抗生素并无固有耐药性;根据分离株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范围,提出了下列定义:多重耐药–分离株对3类或以上抗生素每一类都至少1种药物不敏感,广泛耐药–除了2类或以下抗生素外,分离株对其他所有抗生素种类的每一类都至少有1种药物不敏感,泛耐药–分离株对所有药物都不敏感。在美国,研究者们通过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络(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收集了4500多所医院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数据。从2011-2014年,在来自医疗中心的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中,多重耐药率如下:呼吸机相关肺炎–20%(2012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8%,导管相关泌尿道感染–18%,手术部位感染–4%。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离株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入住ICU,卧床状态,存在侵入性装置,以前使用过某些抗生素,包括广谱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糖尿病,接受手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常与住院时长增加和死亡率升高有关。一项研究分析了

pH值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pH值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pH值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和目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是导致人类疾病的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尤其在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最为常见,而且是呼吸机肺炎和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由于目前抗生素滥用问题十分严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极易生成生物被膜(Biofilm)从而逃避免疫系统攻击,也降低了抗生素疗效;并可通过基因突变、获得外源耐药基因、外排泵等多种方式导致对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菌霉素、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甚至是泛耐药。面对严峻的耐药形势,除了开发新型抗生素以外,目前研究方向有“老药新用”和“利用共生菌抑制致病菌”等方法,但存在新药开发周期长、新技术应用范围窄等缺点,因此急需简便易行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抗生素疗效。 我们发现,致病菌感染部位的内环境在感染控制与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以往的耐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而人体内环境对致病菌耐药性的影响却知之甚少。 由于感染部位的表面性质、基础疾病以及pH值都会对细菌生理活动甚至是耐药性产生影响。为了达到通过改变感染部位内环境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因此必须在感染环境中研究致病菌耐药性和致病性的影响及并探讨其分子机制。 pH值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为了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内环境一般具有稳定的pH值。在临床上多种疾病能够导致气道内及体液中的pH 值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定植在气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产生作用,影响抗生 素的抑菌活性、生物被膜生成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但pH值的改变如何影响以上致病性相关表型?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基因或蛋白参与?如何通过改变环境pH 提高感染状态下抗生素疗效?对于以上问题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