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酸碱等危险化学品泄漏、烧伤应急处置方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了防止和减少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危险化学品、酸、碱等有毒有害化学品泄露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身的伤害。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有效组织事故处理、救援和应急的机制,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处置方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11 月1 日起施行)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 年11 月1 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 号令)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室实验过程中的酸、碱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发生泄漏、烧伤时的应急救援和处理。

2 事件特征强酸、强碱等属于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其中盐酸、硫酸具有挥发性,储存在药品室通风柜中并采取了防腐措施,但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易发生酸碱液体的泄露、烧伤等事件。酸碱液体的泄漏能造成泄漏区域内的设备、地面腐蚀和损毁,对人身造成酸碱灼伤、烧伤,泄漏的液体和挥发的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等。腐蚀性物品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其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腐蚀性,极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其他物品的破坏。腐蚀性物品事故处置中,必须采取措施作全身性防护,严禁皮肤直接接触。

3 应急管理小组

实验室中的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由HSE 小组负责。

4 应急处置

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当发生故障有大量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泄漏时,现场人员立即汇报HSE 小组,

HSE 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救助工作并尽早制定相应方法予以解决。

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 危急事件的预防

4.2.1.1 运输、装卸及保存强酸强碱等化学危险品的措施

1) 选择的运输企业必须具备有运输化学危险品的资质。

2) 运输、装卸化学危险品,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按照化学危险品的危害特性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2.1.2 存放、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危险品的措施

1) 经常对药品室的通风柜本体、管道、阀门进行防腐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老化的阀门、管道应及时更换,通风柜本体防腐层损坏应及时防腐或更换新设备。

2) 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的储藏,应有人专门进行保管及监护,应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对盐酸管道、阀门或计量器造成损坏

3)强酸、强碱等危险化学品的领取及使用,因做好相应的登记备案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实验操作时,因打开通风设备保证相关实验操作区域的空气流通,并佩戴防护装备以保障人身安全。

4.2.2 应急处置方案

发生故障有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时,现场人员立即将情况向转基因育种部

HSE小组汇报,HSE小组成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应急响应程序迅速开展工作。

4.2.2.3 突发事件现场的紧急处置

1)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考虑采用转移法:即将事故容器内的溶液,转移到安全的容器内。2)突发事件发生时泄漏液漏至地面时,采用围堤堵截方法: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3)当酸、碱溶液排放到水池内,应立即用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进行中和,防止地下管道受损和造成污染事故。

4)用熟石灰对地面存留的酸液进行中和;用稀盐酸对地面存留的碱液进行中和。

4.2.2.4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

1)在处理危急事件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溶液腐蚀泄漏地点,合理调度运行方式,在人员不受伤害的情况下,采取相应保障措施维持设备运行。2)危急事件结束后,现场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恢复有关设备系统的运行,保证其他化学品的安全储藏。

3.)现场的事故处理工作完毕后,HSE 小组因完成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并以书面形式向部门相关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4.3 事件报告流程见附件

5 注意事项

5.1 工作场所及实验室应配备自来水、冲眼专用装置、全身淋洗装置、通风设备、消防设备、器材急救箱,急救酸、碱伤害时用于中和的溶液药品,以及毛巾、肥皂、胶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物品,及抢险工具,工作人员穿专用工作服。

5.2 定期检查化学危险品存放,定期对喷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水阀以保证水源充足。

6 附则

6.1 本处置方案由中种科技中心转基因育种部

6.2 本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7 附件

7.1 附件一:应急物资与装备

7.2 附件二:事件报告流程

7.3 常见酸碱应急处置实例

附件一:

附件二:事件报告流程

危险化学品泄漏、烧伤事件

实验操作人员

现场管理人员(设备管理负责人、危险化学品管理员)

HSE 安全小组

泄漏严重有人员伤亡一般泄漏没有人员受伤

立即拨打120 、119 及时处理事故现场

立即组织救助伤员恢复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以书面形式汇报事故情况及时处理事故现场

恢复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以书面形式汇报事故情况

附件三

强碱应急处置实例(以氢氧化钠为例)

一、环境影响

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该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 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2.环境危害危险特性:该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

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二、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NaOH 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实验服)。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 的硼酸溶液。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 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应尽快用蛋白质之类的东西清洗干净口中毒物,如牛奶、酸奶等奶质物品。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灭火器。

强酸应急处置实例(以硝酸、浓硫酸和浓盐酸为例)硝酸泄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一、理化特性硝酸纯品为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有酸味,溶于水,在醇中会分解,为强氧化剂,能使有机物氧化或硝化,分子量63.01 ,沸点78 ℃(分解),蒸气压8.27kPa

(25 ℃),相对蒸气密度2.17(空气=1),沸点86℃(无水),饱和蒸气压4.4kPa (20 ℃ )。

二、中毒

1.皮肤或眼睛接触

有极度腐蚀性,可引起组织快速破坏,如果不迅速、充分处理,可引起严重刺激和炎症,出现严重的化学烧伤。稀硝酸可使上皮变硬,不产生明显的腐蚀作用。

皮肤接触后应立即脱离现场,祛除污染衣物,出现灼伤,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30 分钟,然后以5% 弱碱碳酸氢钠或3%氢氧化钙浸泡或湿敷约1 小时左右,也可用10% 葡萄糖酸钙溶液冲洗,然后用硫酸镁浸泡1 小时,尽快就医。

眼睛接触后应立即脱离现场,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尽快就医。2.食入

引起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剧烈灼热性疼痛。口唇、口腔和咽部可见灼伤、溃疡,吐出大量褐色物。严重者可发生食管、胃穿孔及腹膜炎、喉头痉挛、水肿、休克。

食入后急救中可用牛奶、蛋清口服,禁止催吐、洗胃。

3.吸入

硝酸蒸气有极强烈刺激性,腐蚀上呼吸道和肺部,急性暴露可产生呼吸道刺激反应,引起肺损伤,降低肺功能。在接触时也可不出现反应,但是数小时后出现迟发症状,引起呛咳、咽喉刺激、喉头水肿、胸闷、气急、窒息,严重者经一定潜伏期(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后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

急救中,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如无呼吸器,可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稀溶液浸湿的毛巾掩口鼻短时间进入现场,快速将中毒者移至上风向空气清新处。注意保持中毒者呼吸通畅,如有假牙须摘除,必要时给予吸氧,雾化吸入舒喘灵气雾剂或5% 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如果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中毒者呼吸急促、脉搏细弱,应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吸氧,肌肉注射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0.5 ~1.0g 。

三、泄漏处置

小量泄漏时,可用干土、干砂或其它不燃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冲洗水稀释后(pH 值降至5.5 ~8.5 )排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时,可借助现场环境,通过围堵或引流等方式将泄漏物收容起来。建议使用泥土、沙子作收容材料。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先用大量水冲洗泄漏物和泄漏地点,冲洗后的废水必须收集起来,集中处理。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耐腐蚀泵将泄漏物转移至槽车或有盖的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可将硝酸废液加入纯碱-硝石灰溶液中,生成中性的硝酸盐溶液,用水稀释后(pH 值降至5.5 ~8.5 )排入废水系统。

四、火灾

1. 火场特点

硝酸本身不燃,但能助燃。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硝酸蒸气中含有多种有毒的氮氧化物,与硝酸蒸气接触很危险。

2. 灭火建议

在灭火过程中建议做下列处理:

1)如有可能,转移未着火的容器。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

2)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在上风向隐

蔽处灭火。

(3)用水灭火,同时喷水冷却暴露于火场中的容器,保护现场应急处理人员。

(4)收容消防废水,防止流入水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5 )消防废水稀释后(pH 值降至5.5 ~8.5 )排入废水系统。

硫酸泄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一、硫酸泄漏事故的特点1.硫酸的理化特性

硫酸属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分子式为H2S04 ,纯硫酸是无色、无臭、透明、黏重的油性液体。硫酸的结晶温度是随着H2SO4 含量的不同而变化,但无规律性。92%硫酸为-25.6 ℃;93.3%硫酸为-37.85 ℃;硫酸为0.1℃;100%无水硫酸则为110.45 ℃;

20%发烟硫酸为2.5℃,65%发烟硫酸为-0.35 ℃。硫酸的沸点,当含量在98.3% 以下时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的,98.3% 硫酸的沸点最高,为338.8 ℃。发烟硫酸的沸点是随着游离S04 的增加,由279. 69C 渐至44. 7 ℃。当硫酸溶液蒸发时,它的浓度不断增高,直至98.3% 后保持恒定,不再继续升高。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差别。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碳、硫等共热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硫酸能直接和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浓硫酸在高温时能使银等金属氧化成金属氧化物;浓硫酸与氢能还原成so2 、S,甚至H2S 。浓硫酸对金属铁有钝化作用。稀硫酸无氧化性,不能溶铜、银,但可与锌、镁、铁等金属反应,被置换出氢并生成硫酸盐铁和稀硫酸发

生反应。铅能耐稀硫酸,但不能耐浓硫酸。浓硫酸和稀硫酸均能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2.泄漏事故特点

(1)造成人员伤亡

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危险化学品,如果将浓硫酸溅到衣服上,它会立即使衣服的纤维素碳化,使衣服上出现小洞。如把硫酸溅到皮肤上,能迅速灼伤人体皮肤。硫酸可经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被迅速吸收,对人的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硫酸进入人体后,主要使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可造成局部坏死,严重时则会夺去人的生

命。人吸人酸雾后可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重者可迅速发生化学性

肺炎或肺水肿。如吸人高浓度酸雾时则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而致人窒息,并伴有结膜炎和咽炎。

(2)腐蚀设备设施浓酸酸既是一种强腐蚀剂,同时也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当硫酸容器或储罐发生泄漏,大量的硫酸流经之处,都会对硫酸后接触到的机器、设备、设施等造成严重腐蚀和氧化,有的会造成致命的损坏并无法修复。

(3)严熏污染环境硫酸的酸性和强腐蚀性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大量硫酸泄漏之后,浓烈和具有强刺激性的酸雾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如果人或动物呼吸后,则会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重者可迅速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浓度时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导致窒息,并伴有结膜炎和咽炎。大量泄漏的硫酸流散到农田,则

对农田造成污染,严重影响耕种,甚至造成农田不能使用。如果流散到

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如果流散到公路、水渠等处,则对路面和水渠造成严重污染和腐蚀损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二、硫酸泄漏事故的处置

硫酸虽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但其本身和蒸气不易燃烧。因此在硫酸泄漏事故处置中,应采取科学、稳妥、积极、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严密控制泄漏的波及范围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1.侦察灾情

救援人员到场后,通过外部观察、询问实验操作人员及药品管理人员等方式,重点了解掌握以下情况:

泄漏硫酸的浓度及相关理化性质;硫酸泄漏源、泄漏的数量及泄漏流散的区域;硫

酸泄漏的药品柜及其数量,能否实施堵漏,应采取哪种方法堵漏;现场是否有人员伤亡或受到威胁,所处位置及数量,组织搜寻、营救、疏散的通道;

硫酸泄漏及事故处置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哪些措施可减少或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2.疏散救人

救援人员应对硫酸泄漏事故警戒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及时组织疏散,疏散工作应精心组织,有序进行,并确保被疏散人员的安全。对现场伤亡人员,要及时进行抢救,并迅速由医疗急救单位送医院救治。

1)现场急救

对受到硫酸及酸雾伤害较重人员,应在事故现场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抢救。吸入硫酸蒸气者要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安静及保暖。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或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眼或皮肤接触硫酸液体时,应立即先用柔软清洁的布吸去再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口服硫酸者已出现消化道腐蚀症状时,迅速送医院救治,切忌催吐。急性中毒者要迅速送医院救治。

3.稀释冲洗

硫酸与水有强烈的结合作用,可以按任何不同比例混合,混合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硫酸时要避免直接将水喷入硫酸,避免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热灼伤现场救援人员皮肤。

对泄漏硫酸进行稀释时,要选用喷雾水流,不能对泄漏硫酸或泄漏点直接喷水。如泄漏硫酸数量较少时,可用开花水流稀释冲洗,当水量较多时,硫酸的浓度则显著下降,腐蚀性相应降低。

在稀释或冲洗泄漏硫酸时,要控制稀释或冲洗水液流散对环境的污染,一般应围堵或挖坑收集,再集中处理,切不可任意四处流散。

4.中和吸附可用碱性物质处理硫酸泄漏,如生石灰、烧碱、纯碱等覆盖进行中和,降低硫酸的腐蚀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进行碱性物质覆盖中和时,操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特别要保护好四肢、面部、五官等暴露皮肤,避免飞溅的硫酸造成伤害。中和结束后,要对覆盖物及时进行清理。对于泄漏的少量硫酸,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物覆盖吸附,搅拌后集中运往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5.清理覆盖物

对处置硫酸泄漏使用的所有覆盖物进行彻底清理,把覆盖物集中运到相关单位进行处理,或运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倾倒场处理。对泄漏硫酸污染的机器、设备、设施、工具、器材等,由救援人员作用碱性的开花或喷雾水流进行集中洗消,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盐酸泄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一、盐酸危险特性

外观及性状:纯品为无色,含杂呈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化学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二、现场救护方案

由于盐酸为强酸性腐蚀物品,并且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烧伤的可能,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因此,被盐酸喷洒或者是溅到身上必

须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0.5% 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同时离开泄漏现场如果溅到眼睛内,必须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并送医院急救。

1.人员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应急电话:120

2.控制措施:

泄漏控制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干粉覆盖。

泄漏控制注意事项:严禁用较大水流冲击,以免浓酸遇水发生喷溅而伤人和酸液乱流污染环境。

3.应急处理:盐酸泄漏消除方法:隔离,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

可以用大量水冲洗,但不可形成直流冲击,以免喷溅,分析检验合格后放入废水系统

二甲苯泄漏处置

二甲苯泄漏处置 一、二甲苯的性质 二甲苯是芳香烃的一种,分子式为C8H10,相对分子量为 106.17,根据其分子结构分为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常用危险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熔点为- 25.5℃;相对密度(水=1)0.88;沸点为144.4℃;相对空气密度(空气=1)3.66;饱和蒸汽压(kPa)1.33(32℃);燃烧热 (kj/mol)4563.3;临界温度357.2℃;临界压力3.70MPa;闪点25℃;爆炸范围(℅)1.1-7.0。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油漆涂料。 对人体的侵害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燥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人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二甲苯泄漏事故的特点 1、突发性强,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灾难的发生都是不期而至的,突然爆发,在很短的时间或瞬间即产生危害。

2、扩散迅速,毒害范围大。二甲苯泄漏后,其蒸汽迅速向四周扩散,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发出。 3、污染环境,洗消困难。二甲苯是液体,除蒸发外,还向下渗透,环境污染严重,洗消不便。 4、救援技术性、科学性强,组织指挥任务艰巨。战术的基础是物质,战术的发展又必须在物质的基础上发挥人的能动性,即主观与客观、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 三、第一出动力量调集及现场警戒侦检 消防指挥中心接到二甲苯泄漏的警报后,应该根据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消防部队的技术装备情况加强第一出动。扑救二甲苯火灾的灭火剂为: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在第一出动时,应该调集抢险救援车、防化车、洗消车、大型水罐车、泡沫车,如果有条件应该同时调集干粉车和二氧化碳车。 在情况不明时,第一到场力量应该停于距事故现场不少于500米处。指挥员应该立即派消防战士与公安人员一起对事故点周围500米内的群众进行疏散。 现场组织侦检小组,侦检小组至少应该由三人组成,其中二人负责检测浓度,一人随后记录和标志。侦检小组应该按照二级标准进行防护,着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静电内外衣,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侦检仪器可采用可燃气体探测仪和有毒气体探测仪。其行进队形可根据现场地形特点,采用后三角(前二人后一人)形式向前推进。在较大的场地条件下,担任检测的二名队员,间距应在50米以内,便于相互呼应。负责设置标志的队员(通常由组长担任)紧跟其后。在较大的二甲苯泄漏现场,其浓度及分布侦检的行进方式常有三种:从下风

煤气泄漏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及演练记录

煤气泄漏应急处理演练方案 1、目的: 煤气泄漏易造成人员中毒和爆炸、火灾危及到职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企业财产的损失。本次演练主要目的是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岗位人员对此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2、时间:2016年8月4日7时 3、演练地点:锅炉下煤气道处。 4、演练内容:模拟演练煤气管道泄漏,点检时出现巡检人员中毒。 5、现场演练指挥人员: 总指挥:康卫红 成员:机械点检员、公辅点检员、电气点检员。 6、职责: 6.1 指挥职责: 总指挥:负责演练现场的指挥,宣布演练的开始和结束。 6.2 班组成员的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报警,组织恢复生产。 7、职责分工: 7.1 抢救组:机械维修班 负责抢救伤员,转移到安全位置并进行现场急救。 7.2现场警戒组:锅炉点检员 负责对煤气水封区域进行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出。 8、规模:三个点检组成员共10人。 9、演练科目: 9.1 煤气泄漏的应急处理。 9.2 中毒人员的急救。 10、演练方式:模拟实战演练。 11、演练注意事项: 11.1 个人防护:进入现场人员穿好防护用品,戴好呼吸器和煤气报警器。 11.2 抢修安全:进入现场检修人员必须使用铜质工具。 12、演练步骤 12.1 事故发生——报警——接警——班组级预案启动——现场应急处理——预 案关闭——恢复

12.2 事故发生现场情况: 公辅点检人员郭军海、常用启在煤气管道处点检,佩带煤气报警仪,进入区域正常点检工作时,闻到有异味,同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音,两个刚想撤离,泄漏的煤气使前面的郭军海中毒倒地,后面的常用启立即用衣服捂住口鼻,将郭军海脱离开现场,通知在岗的岗位人员说明有煤气泄漏,有人员中毒。12.3报警:带班长郭军喜开始联系车间主任康卫红,通知其他人员进行,并拨打120急救。将出事地点拉好警戒线。 12.4接警: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拿取空气呼吸器和担架,赶往出事地点,参加救援。 12.5班组级预案启动: 12.5.1康卫红下达指令:立即启动班组级应急预案。 12.5.2康卫红命令: 12.5.2.1 王庆军、于春贵带好呼吸器,携带担架前往救人,同时负责对中毒人员的抢救。人工呼吸以及心脏胸外挤压法 12.5.2.2 王庆军、于春贵佩戴好空气呼吸器,进入煤气管道区域,寻找泄漏部位。并检查煤气残留情况。 12.5.2.3郭军喜在现场警戒,阻止非救护人员进入以及人员的疏散工作。 13、复命 13.1于春贵汇报:中毒人员郭军海已救出,经抢救已苏醒,请领导指示。 康卫红指示:在通风处等待急救车到达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13.2 王庆军汇报:报告,泄漏部位找到并且得到控制。煤气残留值小于25ppm,符合正常工作条件,请领导指示。 康卫红指示:继续观察,同时等待安装人员并协助安装人员进行 13.3 郭军喜汇报:事故现场的道路已封锁完毕,请指示。 康卫红指示:原地待命。 14、等待出事地点解除警戒 15、集合队伍各小组清点人数。 16、各小组复命 郭军喜报告车间主任:参与演习人员应到10人,实到10人,汇报完毕。 17 康卫红宣布: 煤气泄漏应急预案演练结束!

煤气泄漏演练方案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煤气泄漏事故演练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公司关于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学习工作,检验和规范广大职工群众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熟悉煤气泄漏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程序和应急救援办法,做到会报警、会使用逃生自救器材和抢险应急器具、会组织初

起事故的灾情控制和人员疏散。我厂计划开展煤气模拟泄漏应急演练活动。 为使演练安全有序进行,特编制本演练方案。 、演练事宜: 拟定于2016年5月12日9点00分 设在炼焦车间1#焦炉地下室 6、现场点评指导领导: 6、模拟中毒人员: 二、演练目的: 1、检验员工对煤气危害特性的防护措施和逃生自救能力; 2、检验应急队伍的抢险应急能力。 3、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报警程序与内容、自救应急器材的规范使用 程度; 4、检验应急物资储备是否满足应急需求; 5、检验调度员安全调度协调的时效性、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通讯可靠性。 三、演练内容: 2、人员的逃生、自救和疏散; 四、演练范围: 1、预案范围: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2、人员范围:焦化厂应急救援小组全体成员。 1、演练时间 2、演练地点 3、气象条件 天气 风向 4、演练内容 煤气泄漏应急演练 5、演练人数 人; 1、 报警与接警; 3、 泄漏现场的安全警戒; 4、 防火、防中毒的现场处置措施; 5、 堵漏工具使用方法; 6、 人员急救和事故善后处置。

3、部门范围:备煤车间、炼焦车间、化产车间、机修车间、电仪车间 五、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小组职责:负责制定演练剧本和筹备演练的具体工作,同时负责参加演练人员对现场处置演练方案的学习培训,负责演练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学习。 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总指挥,负责组织抢险方案的确定与实施,下达指令,指挥协调各方面工作,保证抢险任务的安全顺利进行。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 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执行总指挥权利。 组员为指挥部下设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 主要负责事故现场各项专业类型的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办公室 主任: 组成人员: 职责: 1)承接、上传、下达、通报各类预警信息。 2)承接岗位及车间事故报告,请示总指挥(副总指挥)是否进入厂 级应急响应状态。 3)通知各应急小组组长(组长通知组员)赶赴事故现场投入应急救 援行动。 根据风向、警戒区域等,选定厂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地点。

天然气泄漏应急处理方案

天然气泄漏的应急处理方案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如发生泄漏能迅速四处扩散,引起人身中毒、燃烧和爆炸。天然气泄漏时,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表现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露和燃烧的特点,迅速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设备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禁止车辆通行和禁止一切火源,严禁穿带钉鞋和化纤衣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火星。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 一:天然气大量泄漏的处理 泄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误操作引起的泄漏;由于设备、管线腐蚀穿孔、损坏引起的泄漏;由于密封老化引起密封失效,从而导致设备外漏;压力表损坏和管道破裂。 当站场出现输气设备、设施误操作、故障而引起站内天然气大量泄漏等由抢修部门进行紧急处理。能过站内阀门进行气流隔断,不必动用封堵设备。 1:自动或人工手动切换,放空站内管线气体。 2:根据现场情况,现场拉响警铃,人工手动关闭进站阀

和出站阀、打开站内所有手动放空阀、开始对站内进行事故初步控制。 3:事故初步控制阶段。 (1)如果只是天然气泄漏,没有火灾,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步控制: ①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站场天然气浓度,确定泄漏点,并做标记,设置警戒区。 ②站内设施、设备、照明装置、导线以及工具都均为防暴类型。 ③如室内天然气漏气漏气时,应立即关闭室内供气阀门,迅速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换气。 ④禁止一切车辆驶入警戒区内,停留在警戒区内的车辆严禁启动。 ⑤消防车到达现场,不可直接进入天然气扩散地段,应停留在扩散地段上风方向和高坡安全地带,做好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着火爆炸事故,消防人员动作谨慎,防止碰撞金属,以免产生火花。 ⑥根据现场情况,发布动员令,动员天然气扩散区的居民和职工,迅速熄灭一切火种。 ⑦天然气扩散后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应作为灭火的主攻方向,部署水枪阵地,做好对付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准备工作。

二甲苯泄漏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20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二甲苯泄漏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标准版本

二甲苯泄漏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旦二甲苯泄露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将被二甲苯污染的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对污染地

带沿地面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四、治理装修污染中的二甲苯的方法有:竹炭吸附法和化学剂反应法!前者为物理作用,后者为化学作用!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煤气泄漏演练方案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煤 气 泄 漏 中 毒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煤气泄漏事故演练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公司关于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学

习工作,检验和规范广大职工群众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熟悉煤气泄漏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程序和应急救援办法,做到会报警、会使用逃生自救器材和抢险应急器具、会组织初起事故的灾情控制和人员疏散。我厂计划开展煤气模拟泄漏应急演练活动。为使演练安全有序进行,特编制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事宜: 1、演练时间:拟定于2016年5月12_日9点00分 2、演练地点:设在炼焦车间1#焦炉地下室 3、气象条件:天气_______ 风向 _____ 4、演练内容:煤气泄漏应急演练 5、演练人数:人; 6、现场点评指导领导: 6、模拟中毒人员: 二、演练目的: 1、检验员工对煤气危害特性的防护措施和逃生自救能力; 2、检验应急队伍的抢险应急能力。 3、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报警程序与内容、自救应急器材的规范使 用程度; 4、检验应急物资储备是否满足应急需求; 5、检验调度员安全调度协调的时效性、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通讯可靠性。 三、演练内容: 1、报警与接警; 2、人员的逃生、自救和疏散; 3、泄漏现场的安全警戒; 4、防火、防中毒的现场处置措施;

5、堵漏工具使用方法; 6、人员急救和事故善后处置。 四、演练范围: 1、预案范围: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2、人员范围:焦化厂应急救援小组全体成员。 3、部门范围:备煤车间、炼焦车间、化产车间、机修车间、电仪车间 五、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小组职责:负责制定演练剧本和筹备演练的具体工作,同时负责参加演练人员对现场处置演练方案的学习培训,负责演练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学习。 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总指挥,负责组织抢险方案的确定与实施,下达指令,指挥协调各方面工作,保证抢险任务的安全顺利进行。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副总指挥执行总指挥权利组员为指挥部下设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主要负责事故现场各项专业类型的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办公室 主任: 组成人员: 职责:

燃气泄漏应急处置预案

食堂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xxxxxx幼儿园

食堂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食堂是全园唯一使用天然气的场所,为保证全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园内财产安全,结合幼儿园实际特制订xxxxxx幼儿园食堂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食堂天然气使用现场基本情况 1.使用天然气的设备共两个:天然气炉灶(两个接口)和燃气蒸车(1个接口),共计三个燃气接口。 2.食堂内外的消防设施:食堂外备有消防栓1套、4公斤干粉灭火器2具,食堂内备有4公斤干粉灭火器1具,均能正常使用。 二、预防食堂天然气系统发生事故的措施 1.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天然气双灶及蒸车有专人使用、专人负责,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使用。 2.要求食堂人员每天进厨房第一件事必须是开窗通风,并且用便携式燃气报警器检测燃气接口,确定无泄漏方可启动电源及其他设备。 3.厨房人员要求熟练掌握燃气报警系统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闲杂人员严禁进入厨房。 5.使用燃气设备时,应注意通风换气,且人不得远离,以防引发意外情况,甚至造成事故。 6.当遇意外停气时,必须及时关闭燃器具自身阀门和燃器具前阀门,待供气恢复正常时方可使用;不使用后,必须检查燃器具自身阀门和燃器具前阀门是否关好,做到人离阀关。 7.严禁在燃气设施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等物品。 8.按规定方法使用合格专用燃气胶管,为防鼠患,使用保护胶管的套管(套

管为金属性管或带增强金属网或纤维网软管),胶管按规定期限更换。 9.注意对燃气设施的保护,不要擅自拆除、改装、移动、包装燃气设施。 10.应积极协助和配合天然气公司对户内外燃气设施的检查、维护、抢修等工作。 11.保持灶具清洁,燃烧器上的火孔应随时去污,保持灶面清洁,燃气畅通,保持良好的受热状态。 三、发现燃气泄漏时处置方法: 1.迅速关闭燃气总阀,让门窗全开保持空气流通 2.立即到户外安全距离拨打xxxxx报修电话,通知xx天然气公司派人处理; 3.熄灭一切火种并严禁开关任何电器或使用室内电话; 4.若事态严重,厨房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同时通知园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安排全园师生疏散到安全地带,拨打119报警。 5.园方立即封锁现场,禁止闲杂人等及车辆靠近。 四、报警及通讯方式 1.报警方法:食堂天然气系统一旦突发事故,工作人员立即向园长、食堂管理人员、天然气公司、消防队报警。园长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现场处置应急预案。 2.电话报警内容:泄露部位、泄漏量、有无人员伤亡、现场风向等。 3.报警电话 物业报修电话:xxxxxx消防大队:119 xx天然气公司:xxxx xxxxxx幼儿园 2016年7月

二甲苯泄漏处置参考文本

二甲苯泄漏处置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二甲苯泄漏处置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二甲苯的性质 二甲苯是芳香烃的一种,分子式为C8H10,相对分子 量为106.17,根据其分子结构分为邻二甲苯、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常用危险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 该物质划为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熔 点为-25.5℃;相对密度(水=1)0.88;沸点为144.4℃; 相对空气密度(空气=1)3.66;饱和蒸汽压(kPa) 1.33(32℃);燃烧热(kj/mol)4563.3;临界温度357.2℃; 临界压力3.70MPa;闪点25℃;爆炸范围(℅)1.1-7.0。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 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油漆涂料。 对人体的侵害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燥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人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二甲苯泄漏事故的特点 1、突发性强,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灾难的发生都是不期而至的,突然爆发,在很短的时间或瞬间即产生危害。 2、扩散迅速,毒害范围大。二甲苯泄漏后,其蒸汽

煤气泄漏演练方案

.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煤 气 泄 漏

中 毒 专业资料word .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煤气泄漏事故演练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公司关于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学习工作,检验和规范广大职工群众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熟悉煤气泄漏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程序和应急救援办法,做到会报警、会使用逃生自救器材和抢险应急器具、会组织初起事故的灾情控制和人员疏散。我厂计划开展煤气模拟泄漏应急演练活动。为使演练安全有序进行,特编制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事宜: 1、演练时间:拟定于2016年5月12日9点00分 2、演练地点:设在炼焦车间1#焦炉地下室 3、气象条件:天气风向 4、演练内容:煤气泄漏应急演练 5、演练人数:人; 6、现场点评指导领导: 6、模拟中毒人员: 二、演练目的: 1、检验员工对煤气危害特性的防护措施和逃生自救能力; 2、检验应急队伍的抢险应急能力。 3、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报警程序与内容、自救应急器材的规范使用程度; 专业资料word . 4、检验应急物资储备是否满足应急需求; 5、检验调度员安全调度协调的时效性、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通讯可靠性。 三、演练内容: 1、报警与接警; 2、人员的逃生、自救和疏散;

3、泄漏现场的安全警戒; 4、防火、防中毒的现场处置措施; 5、堵漏工具使用方法; 6、人员急救和事故善后处置。 四、演练范围: 1、预案范围: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2、人员范围:焦化厂应急救援小组全体成员。 3、部门范围:备煤车间、炼焦车间、化产车间、机修车间、电仪车间 五、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小组职责:负责制定演练剧本和筹备演练的具体工作,同时负责参加演练人员对现场处置演练方案的学习培训,负责演练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学习。 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专业资料word .

煤气泄漏应急预案

1主要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1.6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1.7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 2指导思想和原则 明确职责,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做到有组织的应急,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将事故损失和对社会的危害减至最小。 3单位概况 4主要事故类型、危害因素分析和应急救援措施 4.1煤气事故 4.1.1事故类型: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4.1.2危害因素分析: a)煤气泄漏,一氧化碳中毒; b)煤气着火烧伤; c)爆炸造成物体坠落砸伤、煤气管网和储存设备设施损坏及其他二次伤害。 4.1.3应急救援措施: 4.1.3.1煤气事故现场应急处理 a)发生煤气大量泄漏、着火、爆炸、中毒等事故时,发生事故区域的岗位人员立即汇报生产科调度室和车间负责人,发生着火事故岗位人员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报出着火地点、着火介质、火势情况等,同时迅速汇报生产科调度室和车间负责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到现 场灭火,并派专人引导消防车到现场灭火。 b)调度室接到煤气事故的通知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如:设置安全标识牌、警戒线,煤气事故现场的紧急疏散等等。并根据现场煤气事故的严重程度,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科室/车间,联系、协调,对现场进行戒严和救护。 c)生产科长立即组织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 d)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由武保科负责协调组织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进入煤气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 气中毒的器具。 e)煤气大面积泄漏时,应立即设立警戒范围,所有人员依据“逆风(煤气)而逃的原则, 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中毒人员扩大。 f)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不得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 4.1.3.2煤气泄漏的应急处理 a)燃气区域内发现煤气泄漏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向燃气调度室汇报。

二甲苯泄漏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实用版

YF-ED-J180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二甲苯泄漏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二甲苯泄漏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 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旦二甲苯泄露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 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 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 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 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迅速将被二甲苯污染的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对污染地带沿地面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煤气泄漏演练方案

煤气泄漏演练方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煤 气 泄 漏 中 毒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煤气泄漏事故演练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公司关于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学习工作,检验和规范广大职工群众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熟悉煤气泄漏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程序和应急救援办法,做到会报警、会使用逃生自救器材和抢险应急器具、会组织初起事故的灾情控制和人员疏散。我厂计划开展煤气模拟泄漏应急演练活动。为使演练安全有序进行,特编制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事宜:

1、演练时间:拟定于2016年5月12日9点00分 2、演练地点:设在炼焦车间1#焦炉地下室 3、气象条件:天气风向 4、演练内容:煤气泄漏应急演练 5、演练人数:人; 6、现场点评指导领导: 6、模拟中毒人员: 二、演练目的: 1、检验员工对煤气危害特性的防护措施和逃生自救能力; 2、检验应急队伍的抢险应急能力。 3、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报警程序与内容、自救应急器材的规范使用程度; 4、检验应急物资储备是否满足应急需求; 5、检验调度员安全调度协调的时效性、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通讯可靠性。 三、演练内容: 1、报警与接警; 2、人员的逃生、自救和疏散; 3、泄漏现场的安全警戒; 4、防火、防中毒的现场处置措施; 5、堵漏工具使用方法; 6、人员急救和事故善后处置。 四、演练范围: 1、预案范围:煤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2、人员范围:焦化厂应急救援小组全体成员。 3、部门范围:备煤车间、炼焦车间、化产车间、机修车间、电仪车间 五、组织领导:

燃气泄漏应急预案演习方案

浙江万泰特钢燃气泄漏事件 应急预案演习方案 编辑:安环部 审核:郭发听 批准:唐杰 一、燃气泄漏引发事件应急处理演习目的 1.加强公司在燃气泄漏引起火灾、中毒事件方面的综合协调处理能力,提高公司的紧急救援反应速度;使公司人员在一旦发生燃气泄漏事件的情况下,能迅速根据燃气泄漏事件应急预案要求作出反应,员工能按安全疏散方向、路径进行逃生;中毒受伤的人员能得到迅速的救护。 2.通过演练,强化公司人员处理燃气泄漏事件情况下的意识,熟悉处理燃气泄漏事件时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掌握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提高燃气泄漏引发火灾、中毒事件紧急状态下的应对能力。 二、燃气泄漏事件应急处理演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8年9月1 日上午9:00—10:00 地点:轧钢车间加热炉区域 三、燃气泄漏事件应急处理演习的组织机构 (一)指挥组: 组长:郭发听 副组长:徐海滨 成员:陈家强、吴耀红、韩世超、何兵昌加热炉所有人员 (二)实施组: 组长:郭发听 成员:陈家强、吴耀红、韩世超、何兵昌加热炉所有人员 组员:轧钢(4人)安环部(4人) 1.抢险疏散组组长: 组员:吴耀红

2.排险设备组组长:徐海滨 组员:加热炉所有人员 3.灭火组组长:陈家强 组员:安管部6人 4.救护组组长:(安管) 组员:安管部4人,轧钢2人 5、警戒组组长:(安管) 组员:安管部:4人 6、客服组组长:刘明辉 组员:办公室4人 7、监控中心:(安管) 组员:安管部2人 8.资料组: 组员:行政人事1人物业部1人 四、参加人员 在保证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各部门员工根据演习分工积极参与。各部务必让员工熟悉燃气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并在发生突发燃气泄漏引发火灾、中毒事件后,能做到安全、迅速、有序地的应急处理;能及时保护公司内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与健康,将事故损失和对社会的危害减至最小的应急处理。 五、实施组各小组的任务和工作要求 (一)抢险疏散组 1.主要任务: (1)发现或接到燃气泄漏事件后,及时将现场情况准确地向相关领导汇报及通知各行动小组进行抢救。 (2)负责处理事故现场抢救工作,保证抢救人员人身安全,同时组织员工对事故现场划出危险区域。 (3)负责组织加热炉人员迅速有序的疏散到安全地带。 2.人员部署: (1)第一组安环部3人接到通知后关闭随身的手机、对讲机,提前打开电筒,立

岗位应急处置卡

序号岗位名 称仓库保管 1、室内密闭时间过长产生有害气体,可能造成有害气体中毒。 2、库房内吸烟、动用明火,可能引发火灾。预防措施: 3、易燃物堆放拥挤,产生火灾。 4、离开库房未切断电源,引发火灾。 5、化学药品随意摆防,可能造成渗漏伤人。 6、各种电器设备、照明线路不符合防爆要求引发火灾。 7、危害因素:高处存放重物掉落,重物掉落砸人。 8、危害因素:危险化学品容器的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不符合安全要求,可能造成泄漏,遇火源引起火灾、爆炸。 9、危害因素:地面不防腐、防潮,或与酸碱等腐蚀性、氧化性物品存放,容易导致包装容器腐蚀泄漏,遇火源引起火灾、爆炸。 10 危害因素:违反操作规程,搬运危险化学品时撞击、磨擦、拖拉、倒翻造成泄漏,运输途中温度过高危险,可能造成泄漏,遇火源引起火灾、爆炸。 11、危害因素: 取用、运输化学物品时打碎引起的各种危害,可能造成泄漏、灼伤、腐蚀、燃烧、爆炸、中毒等。 12、危害因素:室内温度过高引起的鼓桶危害,可能造成桶内气压过

高,引起桶盖外弹,产生的火花造成火灾、爆炸。 1、库房常通风、常清扫。 2、严禁在库房内吸烟、动用明火,检查防火器材,检查供电线路,加 强库房防火管理,库房严禁明火。 3、合格摆放,配置灭火器材。 4、离库必须切断电源。 5、化学药品要有专人管理,防止渗漏污染。 6、库房内不准架设临时电线,必须使用防爆灯具 7、检查货架牢固性,物品摆放合理。 8、入库时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桶盖是否 旋紧。 9、每天定期巡检,发现包装破损引起泄漏,立即采取转移容器内剩余 有机溶剂,排风,吸干地面;严禁存放腐蚀性或氧化性物品。 10、要轻拿轻放,切忌粗野,尽量避免颠簸震荡;如遇高温天气,则要在桶上盖上湿麻袋,以确保运输安全。 11、预防措施: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小心取用、运输;做好劳动防护;万一发生打碎事故按不同化学品性质防范内容进行处理。

安全技术说明书(二甲苯)

邻二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邻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O-Xylene 中文名称2:1,2-二甲苯 英文名称2:1,2-Xylene 分子式:C8H10 分子量:106.17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电子邮箱: 传真号码: 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油漆、涂料。除作溶剂外,可用于生产苯酐;染料;杀虫剂和药物,如维生素等;亦可用作航空汽油添加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3,皮肤腐蚀/刺激-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急性毒性-经皮-4,急性毒性-吸入-4。 应急综述: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毒;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皮肤接触有害; 吸入有害。 危险性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吸入有害,可引起皮肤刺激。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采取防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基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直接接触戴防护手套,防护面罩。 吸(食)入者迅速就医。 事故响应: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安全贮存: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废弃处置:本品及其包装物宜采用焚烧法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 健康危害: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中毒,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

环境危害:在环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尚未发现具有生物累积性和迁移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危险成分浓度CAS No. 1,2-二甲苯含量≥96%95-47-6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误服者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 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环境保护措施: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围堤或挖坑收容回收处置。防止污染污染水体和大气。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煤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生产单位名称:制釉公司有限公司 颁布日期: 2016年1月1日

目录 1 事故特征 1.1 风险分析 1.2 事故发生区域 1.3 事故的危害程度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体系 2.2 指挥机构及职责 2.2.1 总指挥 2.2.2 副总指挥 2.2.3 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 响应分级 3.1.2 响应程序 3.1.3 应急启动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煤气中毒的紧急处置措施 3.2.2 煤气着火的紧急处置措施 3.2.3 煤气爆炸的紧急处置措施 3.2.4 煤气设施紧急情况的处置措施 3.3 信息报告程序 4 注意事项 附录一实业部应急指挥组成员电话联系方式 附录二重要物资和装备清单 附录三应急车辆路线图

1 事故特征 1.1 风险分析 车间熔化炉使用使用焦炉煤气,焦炉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含量为7.5,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气体,引燃温度为610℃。焦炉煤气爆炸极限为4.72%-37.59%。一旦煤气管道、煤气烧咀和阀门发生煤气泄漏可导致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1.2 事故发生区域:1号、2号车间轧熔化炉区域。 1.3 事故的危害程度 1.3.1 一旦煤气管道、煤气阀门发生煤气泄漏遇明火易发生着火事故; 1.3.2 一旦煤气管道发生泄漏,区域内其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易发生爆炸事故; 1.3.3 熔化炉突然断电和煤气管道着火时,未及时切断煤气来源易发生回火爆炸事故; 1.3.4 熔化炉点火时,管线未规定进行吹扫、烧嘴阀门未关闭或泄漏,致使炉膛内聚集的煤气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范围易发生爆炸事故; 1.3.5 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事故易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指挥:赵承军 副指挥:夏怀青 成员:李健、岳斌、杨玉明、王清民、赵宗桐、崔西金 应急救援下设:

危化品泄露处置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0723 危化品泄露处置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危化品泄露处置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国漆有限公司存有危化品:二甲苯和乙醇 (1)二甲苯泄露处理对策 发生二甲苯泄露,应迅速将泄漏污染区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并切断事故区域电火源。事故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化服。尽可能的找到泄露位置并切断,防止二甲苯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空间。 如果是小量泄漏,可使用吸附棉或擦拭纸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稀释后回收到废水垃圾箱中。 若是大量泄漏,则需要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

天然气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XXXXXXX公司 喷涂资源管理部 2019 年 天 然 气 泄 漏 应 急 演 练 方 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2019 年度然气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有效应对喷涂管理部各车间燃气管网、设备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坚持“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应急救援小组快速反应能力及 抢先实战救援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按照“快速反应、迅速抢 修、相互配合、统一指挥、有效处置”的原则保证抢险救援任务的顺利完 成,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特组织本次应急演练。 二、演练内容: 1、检验各部门应急反应能力; 2、指挥小组部署应急救援抢险工作能力; 3、事故报警及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如燃气中毒); 4、事故现场应急疏散能力及现场安全警戒; 三、演练物资准备: 抢险救援服、手电筒、BA自闭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毛巾、应急药箱、担架、对讲机、警示带、伤亡标签等。 四、演练时间地点及参加部门: 演练时间: 2019 年 6 月 21 日 演练地点: XX栋 XX楼喷涂二车间 参加部门:喷涂资源管理部各生产车间 五、应急演练组织架构及职责分配: 指挥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报警组疏散组救援组警戒组灭火组资料组 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 组员:组员:组员:组员:组员:组员:

职责说明: 1)报警组: 发现燃气泄露事件及时将现场情况准确向指挥组汇报,并在必要时协助通 知上级相关领导及向 119、燃气公司紧急报警求助; 2)疏散组: 负责疏散指挥现场工作人员按既定逃生路线迅速安全撤出事故现场; 3)救援组: 负责将受伤人员及时救出事故现场,给予必要紧急救助,并配合 120 急救; 4)警戒组: 负责事故现场外围警戒,以防无关人员闯入事故现场; 5)灭火组: 对现场燃气浓度进行检测,确保浓度在 4%以内;及时关闭车间所有燃气阀 门,控制燃气进一步泄露;准备相关灭火设施,组织扑灭火灾; 6)资料组: 对事故现场拍照,详细记录演习经过及各项处置措施,以便后续总结改进。 六、事故设定: 喷涂二车间正在进行喷涂生产作业,车间靠近13 栋侧一处燃气管阀松动 造成燃气泄露,并引发周边包材燃烧;附近正在进行作业的一员工因吸入 燃气发生轻度昏迷,并有泄露的燃气开始从车间散发到车间外面。。。。。。 七、应急演练要求: 参加应急演练的各小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此次演练活动,亲自对所属人员及项目进行认真部署安排; 各部门参加演练人员必须严格按程序操作,服从指挥,认真投入,确保演 练达到应有效果; 参加应急演练人员统一穿着工衣,确保服装整齐,按演习方案提前准备好 相应的设备设施,确保演习过程顺利进行; 八、演练过程: 演练开始前 5 分钟所有参加演练工作人员在 12 栋 2 楼喷涂二车间入口处集 合,各小组负责人清点人数及需准备物资,然后向总指挥报告,在确保人员 物资全部到位后,由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 (说明:相关设备设施使用需要提前在安全办人员指导下进行实操练习) 1)报警组人员第一时间触动车间消防警铃,同时向总指挥报告燃气泄露及 火灾情况,在获肯后拨打 119 火警电话及燃气公司抢险电话,并安排人员 到路口进行接应。

硫酸泄漏应急处置卡

异常工况处置卡 异常工况:硫酸泄漏 项目处置内容负责人异常情况 硫酸储罐区管道、挠性连接件、阀门、法兰、泵、储罐等腐蚀严 重,有小的滴漏现象,并有气味。基础有明显下沉。 操作工发现有上述异常情况时时,操作人员应迅速查明泄漏点及泄漏状 现场确认报告操作工况,同时立即向安全员、单位负责人汇报,组织人员进行抢险。 ⑴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 急处理人员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 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 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 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经稀释的废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 操作工、现场处置措施 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安全员 ⑵硫酸救护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 少15 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 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 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若储罐大量泄漏,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事故时,立即拨打119 和 总经理、报警12369 电话向消防大队和市环保局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控 安全员、 操作工制和消除污染危害。 当泄漏量较大,现场处置方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企业负责人 应急程序启动总经理应适时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⑴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进入现场救援人 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穿耐酸碱防护服、防腐蚀液护 目镜、耐酸碱手套、耐酸碱鞋等。 注意事项⑵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总经理、 安全员、⑶现场救援时应两人为一组,相互协助。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操作工 应尽快组织撤离。 ⑷在确认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情况下,现场处 置结束,并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和原始资料收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