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朱传耿,仇方道,孟召宜等著)思维导图

地理思维导图1

2018年高考地理答题万能模版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阐述“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 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例析“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 分析“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 意义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 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 +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 判断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变化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 关系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 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5.经济和军事位置; 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初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复习

初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 复习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本文针对初中区域地理复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策略:以思维导图引导教材案例复习;以思维导图搭建区域地理思维框架;以思维导图指导区域地理考查应用。对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为区域地理复习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1.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习某一具体区域时,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并在以后独立认识一个新的区域时,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性,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学习个案时似乎都明白,但遇到新的区域却不会知识迁移。这种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到的区域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知识间逻辑关系不清晰,没有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是思维能力较差,在面对新的区域问题时,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认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区域问题。 2.区域地理复习课的特点及教学难点 初中地理是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教学内容。不论是世界区域地理,抑或中国区域地理,都具有以下特征:知识内容上,几乎都囊括了区域地理的诸多要素,如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工业、农业等;知识能力上,区域地理均是从位置和范围出发,建立区域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地理景

观、地理分布的感性认识,以及形成地理特征、地理联系的理性认识;教学重点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强调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性,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等。因此,对区域地理的复习,要实现《课程标准》的“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的课程目标,就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地理课本,而是应重视对案例区域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从案例区域的资料中抽取具有共同意义的、便于迁移的区域知识、技能、方法等,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促使知识系统化,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在新意义上的建构,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难点所在。 二、基于思维导图区域地理复习模式 1.以思维导图引导教材案例的复习 虽然《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的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但课本中的案例是区域地理的学习载体,不论是世界区域还是中国区域,都需要选择不同区域划分的案例,以此作为区域学习的平台,学生在对具体案例的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该类型区域的方法,进而学会将知识方法迁移,能够自主地学习其他类似区域。 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作为一个大洲学习的案例,通过对该洲的学习,不仅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点,同时也为地区和国家地理区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本章教材共分两节,思维导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如下。

区域地理学习思路和方法资料

区域地理复习的思路探索[转] 区域地理复习的思路探索 水富一 中刘仁贵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三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实际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用。我认为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如下: 一、把握区域特征 把握区域特征是复习区域的基础,无论是区域发展方向、还是存在问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都是建立在区域特征基础上的。区域特征复习不是去背各那些要点,而主要是学会区域地理分析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一个区域的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 (一)自然特征: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气候、植被和土壤等 位置特征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等) 1、位置特征 例如美国本土位于西经75———西经123之间,北纬30——北纬49度之间西接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墨西高原,北与加拿大接壤

例如美国地形特征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部为古老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为年轻、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落基山脉等),山脉间有宽广盆地;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 3、气候特征: 例如美国气候特征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易受寒潮、飓风威胁等 河流流向、流程 河网密度 河道特征 流域面积 水系归属、排列形式 水系特征 径流量 结冰情况 含沙量 水位 水文特征 河流特征 4、河流特征:

(水系特征在中学一般不要求掌握) 5、植被和土壤:(略) 在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中,地理位置和地形是基础要素,根据位置和地形可推断气候,据气候和地形可推断河流、植被、土壤(详见加强各区域要素联系的分析)。 (二)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人口、居民、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其中区位分析和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知识。居民 人种 人口分布和迁移 民族、宗教、文化 1、居民: 2、农业: 3、工业: 4、城市: 5、交通:

世界地理上册思维导图图示规律

世界地理上册复习:思维导图+图示规律方法+重点地图填注(备课人:李青)第一部分 思维导图 掌握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思维导图掌握基础知识

1.南北纬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2.东西经的划分 3.东西半球的划分 4.东西经与东西半球范围比较 5.经纬网地图上点的经纬度判读 6.地球自转:方向、昼与夜、晨线 7.极地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 第二部分 图示规律方法 北纬 北半球 南纬 南半 球 东经 西经 规律链接2: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的划分90 90 北纬 N 北半球南纬 S 南半球 200180 180 160 西经W 东经E 东半球 西半球 西 半球 判断东西半球的秘诀:大大为西,小小为东。东西半球划分简记作“大大为西,小小为东”。 西经中0~20°在东半球; 东经中160~180°在西半球。 晨线 (20°N ,180°)

8.地球公转方向、昼夜长短、太阳直射到的纬线 9.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位置、昼夜长短情况 10.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判读昼夜平分 昼最长夜最短 昼夜平分昼最短夜最长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夏至 冬至 秋分 春分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总结: (1)“二分”指春分、秋分;“二至”指夏至、冬至。 (2)公转方向标在公转轨道上,自西向东转,呈逆时针。 (3)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夏至,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冬至则相 反,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4)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 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等高线凸向于低处两山顶之 间凹陷处 等高线闭合,外 低内高,最高处 等高线凸向于高处等高线重合处 山顶鞍部 山脊陡 崖 山 谷 第三部分重点地图填注 1.在图中填注五带的名称、界线的名称。 2.判断:中国大部分位于;非洲大部分位于,因此有’热带大陆”之称;南极洲大部分位于,欧洲(有/无)热带。1.在图中填注四个节气的名称并标注昼夜长短情况。 2.描绘地球自转方向、公转方向。 3.判断:(1)每个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6月15日学业考试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南)移动,昼夜长短情况是。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地理内容多、知识点琐碎、时间紧的情况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建构性学习和知识的整合,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地理教学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所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工具,又称“大脑使用说明书”。和传统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心智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激活了右脑。整个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用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被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记忆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总体规划能力。它既可以呈现知识网络,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能很好地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思维导图在教学领域引起人们关注源于它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对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解决学生难于建构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课堂记忆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等瓶颈问题非常有帮助。 以下谈谈本人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教学的体会: 一、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空间定位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将某些重要的经纬度数值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空格里,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照地图完成填图、绘图练习,使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达到复习地图的效果,假以时日,学生可以做到“胸有地图”。 如欧洲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35°N~60°N和0°~60°E的温带地区。要求学生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如赤道、南北纬30°线、南北回归线、北纬60°线以及0°经线、90°E、120°E、等经线经过的大洲、大洋和重要国家。要求学生熟悉世界地理教材中介绍的5个区域和考试大纲规定的7个国家的海陆位置、地形分布、大江大河等轮廊特征,特别是掌握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或有特色的地理事物,它们是判断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 二、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特征,进行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学习时如果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必然事倍功半。引入思维导图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区域最具特色的特征。 如学习欧洲西部地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则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干旱是西北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较远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高寒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特征,地势海拔高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 以青藏高原为例,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事先准备好的思维导图,学生对青藏高原的区域特征必然印象深刻 2.引导学生理清地理知识头绪,抓住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形成知识脉络。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指向标(5)北方(6)南北(7)东西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提升、拓展)例题解析 基础知识点一、学会阅读地图 、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辨误区:地图和照片的区别 地图和照片是有区别的,地图是把某一区域的景物进行选择和综合,并且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来代替真实的景物;照片是原封不动地展现景物的真实面貌。 (1)比例尺 ①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示方式(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为例): 数字式:1∶100 000或者1/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比较几个比例尺的大小时,可以先把不同的比例尺统一成同一形式的比例尺再进行比较。 比较数字式比例尺大小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例1-1】下列关于地图及其构成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是照片的复制,二者没有区别 B.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C.地图的构成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和大小 D.地图都是反映在平面上的图形 解析:A地图和照片是不同的,见上面的“辩误区”,B正确,这称为地图的三要素;C地图的大小不是地图的要素;D地图不一定都是在平面上,有时也做成立体地图。 答案:B > 【例1-2】李阳是树园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家住晶晶小区,每天步行上学。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 A.西北方B.东南方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人教版

1 / 12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 和160°E(14)经线(15)纬线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⑤流星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 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 2 / 12

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3 / 12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人教版

1 / 10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指向标(5)北方(6)南北(7)东西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提升、拓展)例题解析 基础知识点一、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辨误区:地图和照片的区别 地图和照片是有区别的,地图是把某一区域的景物进行选择和综合,并且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来代替真实的景物;照片是原封不动地展现景物的真实面貌。 (1)比例尺 ①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示方式(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为例): 数字式:1∶100 000或者1/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比较几个比例尺的大小时,可以先把不同的比例尺统一成同一形式的比例尺再进行比较。 比较数字式比例尺大小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例1-1】下列关于地图及其构成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是照片的复制,二者没有区别 B.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C.地图的构成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和大小 D.地图都是反映在平面上的图形 解析:A地图和照片是不同的,见上面的“辩误区”,B正确,这称为地图的三要素;C地图的大小不是地图的要素;D地图不一定都是在平面上,有时也做成立体地图。 答案:B 【例1-2】李阳是树园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家住晶晶小区,每天步行上学。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 A.西北方 B.东南方 2 / 10

初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复习

初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复习 本文针对初中区域地理复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策略:以思维导图引导教材案例复习;以思维导图搭建区域地理思维框架;以思维导图指导区域地理考查应用。对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为区域地理复习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1.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习某一具体区域时,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并在以后独立认识一个新的区域时,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性,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学习个案时似乎都明白,但遇到新的区域却不会知识迁移。这种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到的区域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知识间逻辑关系不清晰,没有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是思维能力较差,在面对新的区域问题时,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认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区域问题。 2.区域地理复习课的特点及教学难点 初中地理是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教学内容。不论是世界区域地理,抑或中国区域地理,都具有以下特征:知识内容上,几乎都囊括了区域地理的诸多要素,如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工业、农业等;知识能力上,区域地理均是从位置和范围出发,建立区域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地理景观、地理分布的感性认识,以及形成地理特征、地理联系的理性认识;教学重点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强调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性,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等。因此,对区域地理的复习,要实现《课程标准》的“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的课程目标,就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地理课本,而是应重视对案例区域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从案例区域的资料中抽取具有共同意义的、便于迁移的区域知识、技能、方法等,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促使知识系统化,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在新意义上的建构,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难点所在。 二、基于思维导图区域地理复习模式 1.以思维导图引导教材案例的复习 虽然《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的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但课本中的案例是区域地理的学习载体,不论是世界区域还是中国区域,都需要选择不同区域划分的案例,以此作为区域学习的平台,学生在对具体案例的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该类型区域的方法,进而学会将知识方法迁移,能够自主地学习其他类似区域。 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作为一个大洲学习的案例,通过对该洲的学习,不仅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点,同时也为地区和国家地理区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本章教材共分两节,思维导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如下。 通过这些教材案例的复习和分析,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步骤:先从位置和范围入手,进而研究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环境要素包括人口、民族、文化、经济(农业和工业)、交通等。只是不同的区域在区域要素分析的侧重有所不同,如俄罗斯侧重

初中区域地理思维导图复习

本文针对初中区域地理复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策略:以思维导图引导教材案例复习;以思维导图搭建区域地理思维框架;以思维导图指导区域地理考查应用。对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为区域地理复习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1.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习某一具体区域时,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并在以后独立认识一个新的区域时,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性,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学习个案时似乎都明白,但遇到新的区域却不会知识迁移。这种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到的区域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知识间逻辑关系不清晰,没有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是思维能力较差,在面对新的区域问题时,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认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区域问题。 2.区域地理复习课的特点及教学难点 初中地理是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教学内容。不论是世界区域地理,抑或中国区域地理,都具有以下特征:知识内容上,几乎都囊括了区域地理的诸多要素,如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工业、农业等;知识能力上,区域地理均是从位置和范围出发,建立区域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的地理景观、地理分布的感性认识,以及形成地理特征、地理联系的理性认识;教学重点上,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强调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性,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寒”等。因此,对区域地理的复习,要实现《课程标准》的“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的课程目标,就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地理课本,而是应重视对案例区域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从案例区域的资料中抽取具有共同意义的、便于迁移的区域知识、技能、方法等,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促使知识系统化,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在新意义上的建构,做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难点所在。 二、基于思维导图区域地理复习模式 1.以思维导图引导教材案例的复习 虽然《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的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但课本中的案例是区域地理的学习载体,不论是世界区域还是中国区域,都需要选择不同区域划分的案例,以此作为区域学习的平台,学生在对具体案例的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该类型区域的方法,进而学会将知识方法迁移,能够自主地学习其他类似区域。 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作为一个大洲学习的案例,通过对该洲的学习,不仅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点,同时也为地区和国家地理区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本章教材共分两节,思维导图归纳教学知识点如下。

地理重点中考复习思维导图

1 / 14 泰国克拉运河计划 目的:1减少运费和运输时间 2避免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 受困搁置:1该计划将会耗资巨大。 2中国是运河建成之后的较大受惠国,泰国希望中国下 决心参加建设,然而中国对这项工程一直犹豫不决 3泰国对该项目内外压力较大。 重点复习思 维导 图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1.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水道。 2.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南海争端问题: 1.领海: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 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约为12海里),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 2.中国对南海争端问题的态度:确立主权、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地势: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人口:集中分布在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 ★气候: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全年高温, 旱11-5雨6-10两季)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华人: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已取得所在国国籍。华侨: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保留中国国籍。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地区 (广东、福建“下南洋”谋生) ★1.东南亚是世界盛产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焦麻。 2.东南亚是世界锡储量和产量最多的地方。 3.马来西亚锡矿砂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4.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5.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 6.菲律宾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最 东南亚思维导图 (中考地理复习专用)

2 / 14 南亚思维导图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 雨季:6——9月,西南季风 旱季:10月——次年5月,东北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高山气候:南亚北部的山地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干旱 分布:南亚西北部地区 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正常年份---收成好 异常年份---收成不好 西南季风较强得年份: 来得早、退得晚造成水灾 西南季风较弱的年份: 来得晚、退得早造成旱灾 1.南亚西北部为什么会成为热带沙漠? 自然:①冬季受高压控制,夏季西南季风影响不到,降水稀少 ②人为:人为植被破坏严重 2.孟加拉国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①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 / ②位于恒河三角洲,水网密集/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为什么印度多水旱灾害? (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当西南季风强时涝灾,西南季风弱 时旱灾) ★4.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为什么成为世界上年降水最多的地区?(①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了充沛的水汽②该地位于西南季 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产生大 量的地形雨) 5.以孟买为例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最高值为什么出现在4—5月,而不是在6—8月? (①.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青藏高原和喜山山脉②.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③.4、5月份西南季风未到多晴燥天气,6月份已进入雨季,阴雨天气多,气温低) ★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有利:(1)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各地地形、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种类多样(3)土壤肥沃(德干高原上的黑土及冲积土壤)(4)灌溉水源充足(恒河)不利:(5)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农作物种类、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恒河上游地区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东北部低山坡上(多雨及排水良好的坡地) 黄麻—— 恒河三角洲(低平的地形和潮湿的气候) 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为主 ①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钢铁、麻纺织工业 ②以孟买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 ③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 城市 1.新德里:首都,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2.加尔各答:最大工业城市,麻纺织工业中心 3.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 4.补充:印度迅速发展的产业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印度高科技产业最集中的城市是班加罗尔。 两河源头,流经 国家,注入海洋 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 泰姬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