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课题研究 本课题认真研究了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分组学习

《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课题研究 本课题认真研究了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分组学习
《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课题研究 本课题认真研究了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分组学习

《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高加亮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合作学习,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增强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等。但是,教学方法在很大范围内仍然停留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为此本课题组选用《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作为研究方向。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效果。采用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会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加喜欢学习、自觉学习,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采用该学习与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把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采用这一模式会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改变教师职能,从而使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更多地去激励、支持、帮助和渗透。教师在这里以情感交流为纽带代替知识传递为纽带,点燃学生火炬,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在师生和谐共鸣中,达到实现和谐课堂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模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分组教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建议把成绩、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混合编成一组以便于合作学习的开展。随着对分组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意识到进行分组教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如:2003 年,滕以芝发表了《“异质分组”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文,理论上对分组教学的构建及注意事项提出建议,并指出在教学分组上则应该建立一种新颖的“分层教学———异质分组”的教学模式。2007 年陈鸿在《新课程(教师版)》发表《分组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尝试》,认为分组教学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式。现在,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山东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把该教学模式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对我校教学和落实素质教育有所帮助。

(三)本课题研究的特色

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把如何划分学习小组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因为小组划分合理,就为提高利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学生自主发展。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学生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最大限度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互助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在课堂教学手段上,为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由单—的“启发式”,代之以参与式、讨论式、或问题式、探究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内外因问题上强调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学习欲望,并通过和谐的组内学生互动、互助,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动力,掌握学习策略,更好的调控学生的发展方向。总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是按学生共同爱好和需求,由学生自愿选择而组织起来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学生之间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有不同的素质和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从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同时也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搞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创新理论,创新教法和教学模式。本课题着力解决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实践价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本课题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使学生会学习、乐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本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的界定

分组学习与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经过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师生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研究,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维,深化认识,提高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教学方法上的种种弊端,从传统的孤立性封闭式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变,从传统的强迫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从而创立教学的新局面——教与学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

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群体动力学理论“群体动力”是指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从群体动力的角度来看,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相互勉励,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相互帮助,努力使小组成功。协作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分组学习与教学中可以创造小组互动的学习气氛和更亲密的人际关系。小组的共同任务和目标,使成员间产生一种群体气氛充分发挥群体动力和集体协同合作的协同效应。在练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群体的某些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分组学习与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促使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

1、如何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即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应遵循的原则。

2、学生分组学习和教学就是要在通过学生自主自愿分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4、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深化教学改革。

(二)内容:

1、在教师指导下如何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即划分学习小组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2、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分别教学,使之既有多样性、兴趣性,又具有灵活性、系统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和谐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3、如何根据不同学习小组和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通过学生分组学习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长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

4、如何通过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以及学科特点,结合学习实际,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课题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主要在我校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进行。

(一)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初二学生和高二学生通过一年来分组学习与教学实践后对分组学习与教学的态度、效果和能力情况。

(二)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三)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与课题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提高研究水平。

(四)案例研究法:通过对个别教师的案例分析,提高研究水平,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1年4月)

从“组、学、订、建”四字上狠抓。即组建课题小组、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拟订课题申请报告、建立研究实验档案。

1、组建课题小组。在学校文综组内,由组员自由报名参加,欢迎其他教研组成员参加,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组建课题小组。

2、组织组员进行讨论,选定课题研究题目为《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然后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提高组员的课题研究水平。

3、共同拟定并认真填写课题评审.申请书,制定课题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共同探讨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思路步骤等,正确立项通过,并建立研究档案。

4、建立实验档案。

(二)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1年1月)

按“开、定、组、评、结、写”六字上下功夫。即召开开题会;确定实验对象;组建学习小组;对实验以来的工作进行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撰写教学案例或论文、调查报告等。

1、立项通知书下达后,马上召开开题会,共同撰写开题报告,尽快进入实质性实验研究。

2、确立实验对象,把初中101、106、107、110,高中230、247、256共七个班,确立为实验班级。

3、组建学习小组。召开专门的研讨会,共同讨论划分学习小组必须遵守的原则。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和借鉴其它学校的经验,在首先考虑成绩的同时,还必须遵守自愿、互补、人数适度、灵活、就近、同路和效率等原则。按照这些原则,各实验班

级组建了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由专门人员对小组长进行了培训,各小组也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4、评议、评价该学习与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召开专门的研讨会,共同讨论编制学生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共5大方面内容,14个问题。对部分参加实验的学生发放问卷。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

5、进行阶段性总结。召开专门的阶段性总结会,由罗延清老师进行公开课,向课题组成员展示如何进行历史分组教学。课题组成员对照自己找差距,找问题与不足,及时改进,结合自身研究进行总结。

6、撰写教学案例、论文、调查报告等。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总结经验体会或问题,反思研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写成论文、案例、报告等,召开专门的交流会进行交流。

(三)总结、巩固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按“总、撰、结、写”四字开展结束工作。即全面总结成果、撰写研究心得,撰写研究总结或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召开结题会,讨论撰写出结题报告。

1、全面总结成果。各参加研究实验的教师,对自己一年来在研究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专门召开成果总结交流会。

2、在成果交流的基础上,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结合自己一年来的实验研究,撰写出课题实验对比报告,对该学习与教学模式的评价与反思,研究心得体会或其它总结性论文等。

3、召开结题会。课题组成员通报自己实验研究情况,共同讨论结题事宜,提出结题申请。

4、在全面总结成果及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讨论,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详实的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对学习小组进行了优化组合。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是“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基础,也关系着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对这项工作特别重视,并始终把小组建设放在这一工作的中心。我们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做的。

1、小组规模

根据实践和研究调查,六人一组最为科学。如果人数过少,不易形成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氛围;如果人数过多,受课堂时间限制,组内交流就容易受到限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人数尽量是偶数,充分体现结对子“一帮一”的学习

帮助方式。如:我所任教的实验班107班39人,我分了六组,其中有四个小组各6人,有一个小组7人,一个小组8人,8人的小组再每4人分一小组,为组内之组,平时可以单独活动,在课堂上或小组活动时则是大组成员。这样就可以最大范围地实现学生的互动。

2、小组划分的原则

我们建立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学习成绩无疑就成了划分的主要的依据。除此之外,还应坚持自愿原则,互补原则(能力互补、特长互补、性格互补、男女搭配、家庭条件互补等),人数适度原则,灵活性原则,效率原则等。

3、小组座次

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合作,我们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同时参考了外校的排位方法。学生之间必须坐的足够近,最好按区域划分座位,这样他们才能更为方便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小声地讨论。以前的前后桌四个学生之间进行的讨论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时就现出其弊端:在小组活动中,总有一半的学生始终背对讲台,当小组活动全班互动时,他们就必须迅速转身。经常这样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时间长了也让人感到厌烦,因此最好的安排就应该是让学生面对面,让他们都面对教室的侧面。

4、小组定期重组

在小组成员和小组长保持长时间稳定的同时,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的开展,加强团结,共同提高。这样学生可以和拥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其他同学合作,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小团体”的形成。

(二)对小组内部进行了合理分工

小组成员的内部应当进行合理的分工,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分工,可能就会出现一些缺点。如: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在自己做作业,有的在闲聊,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小组是个别优秀的学生在唱“独角戏”。这种情况只有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内容。还有在组内事务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都由小组长或个别学生去做,而其他成员就表现的有点儿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组长或个别学生在感觉不平的情况下最终也就放弃了,这样也就使得小组的活动最终只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进行。只有对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负有责任,才会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更多的任务。为此,我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各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确保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组内担任职务。

根据小组的建设分工:小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

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工: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政史地组长、理化生组长。

根据班级的日常事务分工: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宣传组长。

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身兼数职。

(三)选好小组长,对学生和小组长进行了相关的培训

小组长的能力对小组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小组长有较强的责任心、组织能力强,那么小组活动就积极,效果也好;如果小组长不负责,活动组织得不好,小组长就得不到成员的认可,小组内部松散,效果也往往不好,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小组长的选拔。制订了小组长应符合如下标准:1、学习成绩要好,要有较强的责任心。2、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3、要有非常好的自律意识,能管住自己。4、要有助人为乐的精神。5、要懂得如何组织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学习。6、要会鼓励别人。7、要会管好本组的纪律。8、要会帮助同学分析不能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的原因,并能把情况及时汇报给老师。9、要有对自己小组的成员进行评价的能力。

10、能对同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且能对本小组学习的过程进行调控。11、要会安排小组成员发言的顺序,控制小组成员发言的时间。12、小组长要有健全的心态。13、要公平对待每一位组员。14、要会处理小组成员之间的矛盾,加强团结。15、要善于倾听,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

按照以上标准,我们选拔出了小组长,并按照上述标准对他们进行了培训,教师、学生都满意。

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方面的培训,使学生明确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首先,要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其次,要教会学生学会对别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补充。再次,要训练学生学会分工。分组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学习是在学生分工合作中完成的,因此,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分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

(四)澄清了在分组学习与教学中的几种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一:简单地认为分组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拉拉桌子,前后讨论一下就是分组学习。

错误认识二:认为分组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学习,老师退居幕后,学生有了问题才管,没有问题则不管。

错误认识三:不管什么样的课堂,不问什么样的问题,都不加分析一律采用小组分组学习的形式,认为“一分就灵”。

错误认识四:认为不必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方面的培训,直接进行分组学习完全可以。

错误认识五:学习小组的组建教师最好不要管,只要学生愿意就行。

(五)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沉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应对技巧的研究。

在分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冷堂”现象,即学生在课堂中“沉默”,究其原因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课堂气氛不够安全,学生们害怕冒险提出问题,或者怕回答问题会引起同伴们的嘲笑。

2、学生沉默可能是因为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进行彼此互动。

3、老师问的问题或者学生之间交流的问题过于复杂,学生们在这个阶段上还没有达到理解问题的程度。

4、还有可能是因为老师们太过于主导了,学生们过分依赖老师的问题。

5、、学生个人的原因:性格原因、成绩原因等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通过研究,学习兄弟学校的做法,也想到了一些应对的技巧:

1、要为学生分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当许多学生参加讨论时,没有学生讲悄悄话,没有讽刺或嘲笑的行为,同学之间相尊重。

2、在研讨课之前,告诉那些安静的学生一个或几个你准备问的问题。告诉他们你希望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听到他们的答案。

3、给学生们一个机会来和他的同伴讨论某个观点或问题。

4、在讨论中如果出现了比等待时间更长的沉默,可以试着要求学生思考并和同伴讨论某个特定的问题。当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老师可以起身并在各组之间来回走动,这样老师就能够对他们的讨论有所认识,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并能弄清学生们之所以沉默的原因。

5、老师可以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能够回答的问题。

6、可以邀请沉默的学生发言。老师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提一个新的问题,但在提出问题之前,指出是把机会给予没有发言的人,可以这么说:“当我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希望听到今天还没有发言的同学的回答。”然后,在提出问题以后,确保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如果仍没有人回答,可以重申一遍你希望听到的是还没有发言的学生的答案,或者提出一个其他的问题通常会很有效。

7、老师要考虑自己设计的问题是不是过于难了,可以适时地问一个与此相关的较为简单的问题。

8、对于如何在课上进行有效的互动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整理别人的意见。

9、对于成绩方面、性格方面存在一定情况的学生,老师要多下功夫,在设计问题时要特意安排稍微简单的题目,又要适时地鼓励。

(六)通过各位参加研究教师的努力,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

1、把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写成论文、案例、调查报告等。

高加亮老师撰写的论文《新课标下学习小组划分的原则》,提出了划分学习小组必须遵自愿原则,互补原则(能力互补、特长互补、性格互补、男女搭配、家庭条件互补),人数适度原则,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效率原则,为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提高了很大帮助。

罗延清老师撰写的(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实施“分组教学、合作探究”,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例)》,展示了自己是如何开展分组学习的。其他教师从中受到很好的启发,比自己,找差距,在所教学科中,努力改进,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高加亮老师撰写的《分组学习与教学学生反馈调查》报告指出,通过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实验的学生对分组学习与教学这一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欢迎,同时也发现了在分组学习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刘拉群老师的《历史分组教学实践》论文,提出了历史分组学习有主体性、开放性、探究性三大特点,并指出了应注意的八个问题以及在实施这一学法和教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郭建元老师的《浅谈政治教学中的分组探究合作学习》论文,提出了新的见解: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要坚持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制;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构建“真实的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高加亮《“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评价与反思》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从三个方面肯定了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赵琳丽《思想品德课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从四大方面具体

阐述了对分组合作学习的看法。特别强调了评价机制的重要性。

高加亮《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实验对比报告,从考试成绩、学生素质、学生精神面貌三方面进行了对比。证明了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乔海录《分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论文,强调了分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发挥集体优势;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竞争兴趣;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

姚集文《浅谈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效率》论文,从分组、实施、评价三个阶段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2、实验班级比没有参加实验的班级成绩明显提高

我所任教的初二107班是实验班,108班是对照班(最初两班学生基础和能力基本一样)。在2010—2011邢台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107班比108班的政治成绩明显要高。在初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中,107比108成绩提高更加明显。具体情况如下

3、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老师们反映,参加实验班的学生比不参加的学生要活泼、开朗,更加自信,敢于提问,积极发言,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表现的尤其明显,自信心的增强,使他们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好了。

4、大多数教师改变了对分组学习与教学的看法

最初,许多教师对我们选择分组学习与教学作为课题研究不理解,认为分组学习与教学谁没搞过,只不过是加了“新课标”一词,还不是和我们以前一样白费功夫。但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实践,参加实验班级的学生成绩明显比没有参加实验班级的学生成绩提高了一大截,素质明显提高,特别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们改变了看法,积极要求参加我们的实践研究。

八、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

(一)学习小组虽然划分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小组内部不团结,成绩好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把持”着,这样严重挫伤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为便于小组讨论,我们把同一小组成员划分在同一区域,由于视力和身高的因素,出现了学生影挡视线,影响学习的情况。

(三)学生分组学习,要前后使用黑板,这使得班级黑板报受到影响,和学校的

要求相矛盾,影响了班级百分赛成绩。

(四)部分学生有抵触情绪,认为什么都要我们自己动手动脑,还要老师干吗,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矛盾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

总之,我们认为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建立起彼此相互的尊重,如何确切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利时机,合作学习中问题如何设计,还有如何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问题做有针对性的评价等等,这一切都还需要我进一步地思索和研究。

这次课题研究只是一个开始,虽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那种状态,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我们想以此为契机,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做好这方面的研究,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使这一学习与教学模式在全校推广开来。

部分参考文献:

期刊

张莉《建构主义理论在“经济生活”教材中的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3 P36-37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2年10期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2年5期

专著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1-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7

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观点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观点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这是历史赋予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新课改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而语文新课标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提倡一种内涵的课程文化”。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最大兴趣,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对它进行尝试。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目标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老师同步认识、深入理解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遨游在文学的海洋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3、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语文课堂为载体,试图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体会语文作品的底蕴,拓展我们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1)如何提高学生认识,进而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 (2)鼓励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研究方法 本课题内容覆盖面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5、重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拟形成以下主要观点: 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②鼓励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 ③提高学生认识,进而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1、创新程度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参考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参考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教育科研课题方案设计,是指研究人员为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工作。它包括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人、财、物、信息等,必须按研究的内容、要求和客观实际的可能性构成为一个包含时间序列、人员活动序列、信息传递序列等方面综合相关的合理系统。 课题方案不是研究的终结,而仅是开始的谋划,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故一切方案都只能是逐步完善的,要随着研究的进展而更改,包括预期之外的新发现、新设想,我们应当允许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发展的需要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我们既要反对无计划的盲目行为,也要反对消极地僵化地按计划方案一走到底。 二、课题研究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必须考虑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一般要求可归 纳为六个方面:(1)课题依据与意义;(2)研究目标与范畴;(3)研究任务(实验内容)(4)研究方法与步骤;(5)课题成果形式与构成;(6)课题研究保证措施。现简要分述如下: (一)课题依据与意义 课题依据包括课题形成的理论或实践上的依据。这常体现在:研究方案的“问题提出”部分中对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具体情况分析。研究者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真正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是制定课题方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课题的实践依据,其核心问题是认真思考和分析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反映了现实教育实践、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对

现在、将来的指导意义的问题。倘对实践的反映越深刻,越迅速,课题的实践依据越充分,其指导意义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二)课题目标与范畴 1、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是研究者根据课题依据所收集到的有限资料和事实,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要探索、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后,所提出的一个研究目标。 2、课题研究范畴。课题研究范畴是指研究类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界定。当课题目标确定之后,相应地就要投入到某种范畴中去研究,要充分注意研究类型、对象、范围的界定;否则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目标的变更或方向的转移,也容易产生研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这样,才能使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各得其所,不致雷同或偏离研究主题。 (三)研究任务(实验内容) 在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范畴的基础上,确立在研究范畴内,围绕研究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通常包括理论的探究、教师、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确立等内容。要找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预测出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便于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放矢。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较多采用行动研究法。其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1)发现问题(观察、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鉴定问题(选定研究主题);(3)文献探讨(深入探讨有关文献); (4)拟订计划(克服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5)设立假设(将要采取的行动和对行动结果的预测);(6)收集资料(常用观察法、问卷法;调查

课题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课题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

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课题研究方案的写法

一般课题研究方案的写法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的涵义和特点 课题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研究人员为了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 (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意义 1、保证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保证课题研究步骤有序化。 3、有利于课题论证、评价与管理。 4、是填写申请表的重要基础工作。研究方案是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记载,是申请课题的基础性工作,申请表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研究方案。作为申报表的补充材料 二、课题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研究方案没有统一的格式,不同的课题研究、不同的撰稿人员对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各不相同的。但长期的课题研究,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说来,研究方案要回答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怎样保证研究这样几个基本题。具体分解为以下一些题(即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通常是对所研究的题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探究,并用一个陈述句把它表示出来。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课题名称限制了我们的研究内容。它一般应包括课题研究对象、研究的畴和研究方法三部分。简称课题名称三要素。研究对象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教材或管理方式等等;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 有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副标题进行限制,缩小课题研究围。比如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研究,副标题“四川个案”,用副标题限制研究围,我们就只需要研究四川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课题名称的总体要求: 1.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不能是疑、反句。 2.名称要准确、规。 3、新颖。 4、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要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的题。 1、研究背景。这部分常常以“题的提出”、“引言”的形式来表述。 (1)时代背景。说明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社会题、人才市场需求、国教育政策法规等等。 (2)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3)当前学校、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题点评。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以及方法论意义。 课题研究意义的撰写是根据研究状况引发而来的,即我们的新观点、新视角、新措施对于现实教育教学的价值。研究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

幼儿园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篇)

.. . .. . .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篇)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为幼儿精心选择和组织的学习经验。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研究是当前幼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下面是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欢迎参阅。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1: 《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体育是使人的身体健康成长和增强体质的教育,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也都是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教育活动。 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其形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户外体育活动就是幼儿园的常见活动,大多都在户外进行,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案,开展符合本班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从而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跃、投掷等动作,幼儿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鹤琴先生是多么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而户外体育活动正是能提高人体健康的活动,《纲要》指出: 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 幼儿通过体育锻炼,不仅锻炼了身体,并对促进幼儿独立生活与活动能力的发展,促进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园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把握不准,出现容与幼儿身心发S. . . . . ..

展目标不匹配、容选择随意而不系统,教学活动策略单一的现象,致使体育锻炼效益差,目标达成度低。 且现今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于强调社会对幼儿体育的要求,而忽视幼儿主题的体育需要;重宽松、自由的情景创设,轻跳一跳,摘下果子的发展要求;存在密度强度不达标;体育教学活动没有系统性,未从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能发展出发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由于以上的问题,影响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基于以上需要,立足我们幼儿园,对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研究,通过选择科学、系统的教学容,运用适宜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具有我园一定特色的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教学模式,整体提高我园体育教学活动水平。 二、研究条件根据本课题的需要,我们成立了体育中心组,组织大家学习新《纲要》中的主导思想、教育方针,另外,通过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容、策略等相关资料的搜集、汇总、分析,正确把握有关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有年轻教师,她们朝气蓬勃,富有创新;有骨干教师,她们事业心强、经验丰富,都已达到学前本科学历,参与过多个区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和发表,有两位老师还参加了区级的课题中心组,相信在老和新的完美结合下,我们一

开题报告_基本内容

开题报告基本内容 一、研究背景 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政策依据、现实意义等 二、课题研究纲要 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楚课题 ,目的是让人清的基本框架。 三、课题的研究原则、方法与途径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 要指明难点和前人尚没解决的问题。 五、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含阶段性成果)以及创新之处 六、课题研究内容任务分工 七、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八、进度安排 九、参考文献 课题实施方案基本内容 课题名称 一、目的、意义(问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 2、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三、研究内容

实现研究目标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实验类课题还要有研究假设。 四、研究范围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 2、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例后进生”); 3、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 五、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 六、研究方法 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例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 2、课题操作的策略、措施等。 七、研究的程序 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等。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 九、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十、经费预算情况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 1、正文:就是关于文献内容的叙述。 主要包括:

(1)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2)研究现状; (3)研究的基本内容; (4)已解决的问题; (5)尚存在的问题; (6)对当前的影响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文献综述中,要对尚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重点、详尽而具体地叙述,以便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有明确的方向,便于别人了解到你是站在该课题的最前沿去研究,而不是重复研究。) 2、结论:就是关于文献内容的评述或讨论。 (在这部分要对文献作出自己的评价或讨论,对前人研究的进展、存在的问 题、留待继续研究的问题等作出实事求是地评论,对有些问题可进行适当讨论,进而指出新的研究方向。有的还可就一些特殊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评述的主要目的,是综合指出当前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和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和实践的具体方向和任务。) 3、附录:附录部分主要列出参考文献,是对文中引文出处的交代。2.论证报告的内容有: 课题名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课题研究计划 (计划要具体,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教育科研培训:课题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汇编

教育科研培训:课题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 金慧蓉2009-9 一、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所谓选题,即挑选确定教育科研的课题。选题好,相当于课题成功的一半。 教育科研的课题,就是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内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的题目,并且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内容和任务。 课题即问题。有些问题可以成为课题,但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问题不一定就是课题,尤其是一些政策性的问题很难成为教师所研究的课题。但如文献性的、纯理论的、纯学术性的课题研究,离我们的实际很远,我们一般不予提倡。作为教师,主要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与之密切有关的问题,教、较微观的层面。太大、太宏观,我们没有那种承受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一般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类型。作为基层学校的教师所选择的课题,应基本属于应用性的(将理论同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开辟应用的途径,或将实践经验上升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等)。 (二)选题三要素 选题,大致可以从需要性、新颖性、可行性等方面去考虑。 所谓需要性,是指研究课题应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来选择,要求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现实意义,或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学术价值。 所谓新颖性,是指属于新的问题、目前尚未有人研究过的问题、问题的新的角度,或者新的学校乃至新的区域作验证性的研究。 所谓可行性,是指选择的课题应有研究的可能性。包括研究者自身的能力水平、智力性向、兴趣爱好,以及设施经费及环境条件等是否具备。如选择的课题是力所能及的,体会最深的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出成果。有的课题开口小,但研究有深度,往往会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价值并不比有些大课题低。 (三)关于课题的来源, 应该是十分广泛的,我这里列举几个方面: 1、从教育教学中碰到了问题或遇到困难,在反思中确立课题(这种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又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任务的,才能成为研究课题)。 如某幼儿园老师,根据幼儿在家里很会说而幼儿园上课时不说不会说的问题,反思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1

《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延长县小学课题组薛敏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

效。为此,我在上好语文课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班级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对象:我班全体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心理机制、感觉记忆、思维技能以及动机情感、心理差异等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小学生心理学,由于它“研究的是小学生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情感与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的形成,以及小学阶段可能发生的心理障碍等心理规律与特点。”《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时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塑造和发展受教育者心理的过程。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在教育方针和目的确定之后,如何组织教育内容、编排教材,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切都离不开研究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发展心理学》对如何观察小学生的言行,分析他们行为表现上的变化,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向小学生有效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如何引导小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作了科学而系统地阐述。这些阐述既具科学性、理论性,又具针对性、操作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2.研究本课题的另一重要理论基础是教育学。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而教育学就是以研究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为对象的,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课题研究环节及主要内容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研究环节及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农村教师是如何设计学习资源,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运用哪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如何防止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通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真正实现“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的大众数学理念。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实验,将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2、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信息素养。 3、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5、教学相长,提升自我 (二)研究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优化整合原则 3、共同参与原则 4、及时反馈原则 5、差异性原则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实验法为主,辅之问卷调查法、观察法。 1、文献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广泛吸引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

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在校本课程中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是使用此方法。 2、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其实阶段、实施过程中,有目的、有计 划的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学生思想道德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获得事实材料,以取得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以及自主性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3、行动研究发: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 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探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5月到2011年9月)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确定实验班级。(从3、4、5、6年级中的每抽一个班为实验班,对学生展开研究) 2、开展现状调查,寻找实验起点。 3、学习相关理论。 4、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 实施阶段(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课题组教师跟踪调查研究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及学生在此运用下的学习情况,以我校3、4、5、6年级学生为重点进行课题研究。解决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一、枯燥的讲授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当前农村教师

如何写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写课题研究方案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课题研究方案能保证整个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 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基本上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的表述 如何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1、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4、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在方案中,课题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课题的提出”或“课题的背景”作提示进行阐述的,主要是介绍所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要陈述课题范围内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名名称: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研究人员:姜平红刘俊华杨春和陈敏 陈和霞杨素霞杨梅香倪春凤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研究。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际与评价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支撑,要对现行的课堂教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深入的微观分析。对课堂教学环节要观察、听课、评课、个案跟踪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要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对筛选、提炼各科有效教学策略并加以验证分析;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务实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2、学科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在课题的研究中,将突出探索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如何有机融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将重点探究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构建传统与革新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开展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开展后进生的多元评价研究,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升等等。 3、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激励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包括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实践,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评价。本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的评价上。从理论层面考虑,课堂教学实践复杂多样,又是随教

学情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教学理念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实践,因此本课题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上。评价主要是关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现程度。从实践层面考虑,各种教学实践在操作上往往不在一个水平上,大到选择教学方法,小到对某个知识点过程的讲授,因此本课题将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范围限定在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上。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重点:通过课堂实践探索,寻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形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理论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难点:如何在教学中形成一套应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2、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校本教研。 3、大力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的研究为主。 2、对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体验、评价九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因素进行研究。 3、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四、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理论意义: 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

幼儿园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范文(篇)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篇)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为幼儿精心选择和组织的学习经验。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研究是当前幼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下面是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欢迎参阅。 幼儿园课题研究方案文 1: 《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体育是使人的身体健康成长和增强体质的教育,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也都是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教育活动。 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其形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户外体育活动就是幼儿园的常见活动,大多都在户外进行,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案,开展符合本班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从而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跃、投掷等动作,幼儿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鹤琴先生是多么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而户外体育活动正是能提高人体健康的活动,《纲要》指出: 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 幼儿通过体育锻炼,不仅锻炼了身体,并对促进幼儿独立生活与活动能力的发展,促进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园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把握不准,出现容与幼儿身心发

展目标不匹配、容选择随意而不系统,教学活动策略单一的现象,致使体育锻炼效益差,目标达成度低。 且现今的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于强调社会对幼儿体育的要求,而忽视幼儿主题的体育需要;重宽松、自由的情景创设,轻跳一跳,摘下果子的发展要求;存在密度强度不达标;体育教学活动没有系统性,未从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能发展出发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由于以上的问题,影响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基于以上需要,立足我们幼儿园,对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研究,通过选择科学、系统的教学容,运用适宜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具有我园一定特色的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教学模式,整体提高我园体育教学活动水平。 二、研究条件根据本课题的需要,我们成立了体育中心组,组织大家学习新《纲要》中的主导思想、教育方针,另外,通过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容、策略等相关资料的搜集、汇总、分析,正确把握有关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有年轻教师,她们朝气蓬勃,富有创新;有骨干教师,她们事业心强、经验丰富,都已达到学前本科学历,参与过多个区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和发表,有两位老师还参加了区级的课题中心组,相信在老和新的完美结合下,我们一

(完整版)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2.1.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鉴于国内外旅游领域本体构建的研究还不成熟,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如何构建领域本体、本体的一致性检测和推理领域本体。主要的研究工作有: (1)网页信息内容的提取 鉴于非洲各国城市的酒店数量庞大,本文采用httpcleaner 为进行网页解析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严密的数据获取流程,构造网络爬虫程序,并做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和改进,保证了改程序的可用性,收集了非洲各国信息和酒店信息。 (2)本体构建工具选择 随着本体概念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世界上的一些著名高校也相应的开发了一些能够高效构建领域本体的工具。如卡尔斯鲁尔大学开发的OntoEdit、斯坦福大学系统实验室开发的OntoLingua以及斯坦福大学医学情报学研究组开发的Protégé等。其中Protégé是目前功能最强大、应用最广泛的本体构建工具。它有功能模块化和导航窗格,给用户提供了很多便利。 (3)本体构建方法选择 本体构建方法有很多,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但这些方法都符合本体构建五大准则,都能为领域本体的构建提供步骤和流程指引。目前流行的方法有:IDEF-5法、Skeletal Methodolody骨架法、TOVE企业建模法、Methontology方法、循环获取法和七步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最终采用七步法对非洲旅游领域本体进行需求分析和构建。 (4)本体一致性检测 通过Protégé软件自带的推理机FaCT++对本体进行推理,进而实现一致性检测确保非洲旅游领域本体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2.2.本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内容、意义以及本文主要做的工作。第二章介绍系统模型的整体设计,设计流程以及界面设计。第三章介绍领域本体知识表示模型,并详细介绍本体的相关概念。第四章为非洲旅游领域的信息收集,以及本体的构建工具、构建方法的选择以及本体的一致性检测。第五章为语义网站的测试结果,以及出现失误的原因分析,即通过对语义网站的测试进行本体的测试。第六章为工作总结与展望。最后第七章为收获总结和致辞。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写作参考材料1》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

美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美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2050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从现在算起未来50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和自己的实践,我们认为以各个学科渗透“美育”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我校提出探究实践以学科渗透“美育”模式课题,从根本上来说,一方面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市县比较落后,留守儿童较多,因此,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等不“美”的地方较多。所以,我们提出以学科渗透“美育”作为我们的育人模式,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 (二)现状趋势 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美学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也就是一种美;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都强调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都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是,研究的范围大都只是论及到了教学的艺术问题,而且大多是教师的言语艺术。 本课题试图紧密结合教育的均衡发展特点,侧重以各学科渗透“美育”的行为实践研究。 (三)概念界定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即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 (四)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春秋时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取代宗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把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现代中国越来越重视美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层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界定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学校美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五)课题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从美育入手,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构建我校以学科渗透“美育”的新机制,实现我校“孝、善、真、美”的育人目标,形成我校以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特色。 (六)课题特点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教育中“去小学化”探究》研究方案 一、研究课题 幼儿教育中“去小学化”探究。 二、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将为我国的中小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夯实基础,奠定根基。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将幼儿教育列为专章,突出强调了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教学更应当充分体现出"生活即是教育"的教育思想。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办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改革也在不断的加大,人们开始对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给予了更大的重视。 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而且越来越严重。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针对于此种情况,需要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且采取针对性的对

策,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教学符合幼儿发展规律,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有助于教学顺应幼儿天性,更好地让幼儿在玩中学习、探索和创造。 3.有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有助于幼儿智力全面发展,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以“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为核心,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2.小学化: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幼儿园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倾向于小学模式的现象。 3.去小学化:指能够有效地、更好地杜绝小学化现象的发生,让幼儿教育回归到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路程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