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虫草

西藏虫草
西藏虫草

西藏虫草

西藏虫草是西藏冬虫夏草的简称,出产在我国西南高寒地区,藏胞称之为“牙什托根布”,在西藏高原地区,藏族同胞称其为虫草。又称为中华虫草。西藏虫草生长在西藏那曲地区海拔4500~6000米以上的羌塘草原上,生理特性强、药用价值高、个大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全世界具有最高品质的冬虫夏草。广泛意义上的虫草,并不只是一种,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发现经专家确认的已有四百多种。如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蚕蛹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人工虫草菌丝、金针虫草等等,我们平时所说的虫草,一般是指野生的“冬虫夏草”,正确的叫法为冬虫夏草,又名冬虫草或虫草,藏语叫“雅扎滚布”(即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在西藏的昌都、那曲是“虫草”的主要产地。

冬虫夏草是分布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之间高寒草甸中一种特有的珍稀生物。它是蝙蝠蛾属幼虫被菌寄生浸染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是我国特产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与野生人参、鹿茸并称为中国三大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核心分布地带处于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源头的高寒草甸。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菌孢把虫体作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差异是比较大的。西藏那曲虫草、西藏林芝虫草、青海虫草以及四川虫草这些不同产地的虫草是有明显区别的,采挖时间、虫草体色和药用价值都不同。一般从时间来说,5、6月间采集的虫草质量最好,海拔越高,天气转暖就越晚,冬虫夏草的采挖期同样就越晚,而且海拔越高,虫草质量也就越上乘。从地形来讲,阳坡的虫草相对于阴坡要好。从产区来讲,西藏那曲虫草为最上乘,尤其是色度和大小;较差的是四川虫草,个头较小,颜色较黑,子座较长。西藏由于气候条件差异,西藏虫草采挖期比其他省区再推迟半月或一月左右。那曲地区五月份虫草就已经开始生长,六月份的虫草质量最好。

前人曾有诗云:“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其实,虫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继而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这时,球形的

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引其营养,萌发菌丝。当虫草蝙蝠蛾的幼虫食到有虫草真菌的叶子时也会成为虫草。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这就是“冬虫”。幼虫虽死,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这就是“夏草”。虫草这时发育得最饱满,体内有效成份最高,是采集的最好季节。青海,云南省迪庆、怒江州是中国虫草的主要产地之一。虫草分很多种,分别有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藿克虫草、蛹虫草、武夷山虫草、龙洞虫草、张家界虫草、大塔顶虫草、多壳虫草、柔柄虫草、下垂虫草、江西虫草、四川虫草、尖头虫草、巴恩虫草、贵州虫草、赤水虫草、革翅目虫草、拟布班克虫草、珊瑚虫草、娄山虫草、鼠尾虫草、绿核虫草、泽地虫草、茂兰虫草、布氏虫草、高雄山虫草[淡黄蛹虫草]、球头虫草、金龟子虫草、螳螂虫草、沫蝉虫草、柄壳虫草、拟茂兰虫草、细虫草[黑锤虫草]、发丝虫草、金针虫虫草、日本虫草、辛克莱虫草、喙壳虫草、拟暗绿虫草、峨眉虫草、粉被虫草、大邑虫草、叉尾虫草、桫椤虫草、蜻蜓虫草、蚁虫草、罗伯茨虫草、九州虫草、细柱虫草、戴氏虫草、变形虫草、稻子山虫草、双梭孢虫草、古尼虫草等很多种,广泛意义上的虫草,已发现有报道的四百多种。其中完全野生的冬虫夏草又被专业人士分为青海草、藏草、川草、滇草、甘肃草、炉草、灌草等。一些不法分子眼红虫草的价位较高,还卖假货、疵品,导致整个市场上的虫草是良莠不齐。市民需要购买,或在我国西部地区收购冬虫夏草,还需事先认真的学习如何辨别真伪,以防上当受骗。冬虫夏草一般来说是有点金黄色的,有些发黑的,不建议买。还有中间有四对触角很明显的,像假的冬虫夏草触角是很模糊的,冬虫夏草种类有很多,但只有西藏地区、青海地区的冬虫夏草才具有药用价值。从品牌来说,国内最好的两个虫草品牌是北京同仁堂以及福临门。如果是商务送礼,选北京同仁堂是最合适的,包装漂亮又有档次。如果是家用,选福临门的最实惠,产地正宗,质量又好。

了解西藏那曲虫草和其他产地虫草的差异之前,先熟悉一下西藏那曲虫草产地的地理环境。西藏那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之颠,海拔4500~6000米,羌塘大草原,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羌塘草原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这里也就是最有名的那曲虫草产地。冬虫夏草从其生长环境来分有两种,高原草甸的草原虫草和高海拔阴山峡谷的高山虫草。由于生长环境和土质的差异,它们在色泽和形态方面有些许区别,草原虫草为土黄色,虫体肥大,肉质松软;高山虫草为黑褐色,虫体饱满结实。因草原地域辽阔,是主产地,市面流行多为此品种。而高山虫草源稀少,但古医书记载的多是这种。西藏那曲的羌塘草原正是草原虫草的典型代表。

如何区别那曲虫草:冬虫夏草的气味不同跟两种因素有关:一是虫草出土后置放时间不同气味的浓度不同,二是产地不同气味也不同。刚采挖出的新鲜那曲虫草,味道是很淡的,置放一段时间,通常在3-6个月后,气味才会逐渐变浓,虫草颜色也会逐渐变暗。

很多朋友以往购买冬虫夏草多数都是在本地大药房购买,但绝大多数情况是买不到新鲜虫草的,多数都是去年或前年的陈旧草,颜色暗,味道也会较浓。1年期内的虫草最好,置放超过3年的虫草品质就不行了。

据了解,很多药房卖的虫草也并非都是那曲产的西藏虫草,多数是川草和青海草或者是西藏林芝、昌都虫草,这些虫草产地海拔相对较低,腥气味较重,品质相对较差。真正的那曲虫草品质优良,药效奇好,价格也是最贵的。在内地省市是不太容易买到的,多数药房根本就没有卖的。

再有就是虫草产地不同,气味也不同。虫草有股腥味,但不能用味道的浓或重来判断真假优劣。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腥味越重虫草越好,其实不是的,恰恰相反。

味道很浓的腥味一般都是品质不太好的低山虫草,如川草、林芝虫草以及青海大部分地区的虫草。如果是尼泊尔虫草,刚采挖出来就有特别重的鱼腥味,但药效品质却差多了。

那曲虫草的气味非常清淡,似菇香而不腥。即便放置了很长时间,气味也是比其它产地虫草淡的,感觉并不怎么腥,行家一闻气味便知是否是那曲虫草了。

其次闻的时候若有异味,就要警惕了,有很多是带有硫磺味,那是硫磺熏的,有些是化学染色后产生的异味。

那曲虫草除了气味与其它产地虫草明显不同外,眼睛、体色、环纹、草把头的特征都很明显。产地原生态那曲虫草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包头的。这个包头部分是虫体分泌物和泥土混合的,采挖时不容易弄干净。等到虫草干了后,就更不好弄了。

除非重新加水清洗,这样会导致药份流失。低山虫草没有这个特点,泥土很容易清掉,所以看起来很干净。很多不清楚这个情况的朋友容易误认为虫草洁净度不够,其实不是的,只有那曲产的原生态的西藏虫草才会是这样。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浅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作者:旦增格桑曲古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财富。可是近几年来,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很多资源濒临灭绝。这一点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来说当然是好事,可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减少;动植物的灭绝;对环境的破坏……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加强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同步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西藏生态环境的现状

(1)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缺氧,90%以上国土处在高寒下,自然环境严酷导致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易变性等脆弱性特征。 (2)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由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且地域差异很大,形成了从热带到寒带、从低山谷地到高原高山等多样性生态环境。 (3)西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生态安全阈值幅度窄,环境人口容量低,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成为荒漠、裸地。 (4)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呈现出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显著、土地退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威胁加大与珍稀生物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等。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冰川的集中分布区,冰川储量5590立方千米,近30年冰川消融明显,面积减小15%以上;西藏全区沙漠化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沙化与潜在沙化土地达2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8.1%和36.1;2西藏的草原总面积12.44亿亩,其中一半以上的草场严重退化,1/10的草场明显沙化,西藏全区已经退化而不能放牧的草场面积达1.7亿亩3。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公路铁路等交通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二、保护生态环境对西藏建设的重要性

浅析西藏的双语教育

浅析西藏的双语教育 摘要:双语教育是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推广普及的一种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学习训练的教学模式。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语言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第二语言,促进个人以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因此西藏的双语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且也是西藏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论述西藏双语教育的重要地位、双语教育的现状,对发展西藏双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西藏双语教育民族教育 一、双语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文字是人们日常联系和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民族语言是民族的一个特征。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大都得依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和手段。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马列主义的民族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民族语言的歧视、限制和压迫。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就保证了我国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义务教育法》中又规定:“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或者班级,可以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直接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用本民族语言辅助教学。”同时还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文字”。这就是说,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既要开展好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又要教好汉语文,即所谓的“民汉双语”教学。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1986年颁布的《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细则》规定:“在我区逐步建立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教学体系。”1994年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指出:“重视藏语文教学,积极推行双语教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西藏边境贸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摘要:笔者介绍了西藏边境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了边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相应问题提出了适合西藏区情的西藏边贸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西藏;边境贸易 一、西藏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 (一)地缘优势 1.边境线长,贸易通道多。西藏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有21个边境县,对外通道312条,其中常年性通道44条,季节性通道268条。 2.口岸建设初见规模。按照“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提升樟木口岸,积极恢复亚东口岸,逐步发展普兰口岸和日屋口岸”的口岸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西藏完成口岸建设投资1.9亿元,完成了樟木口岸联检楼、吉隆镇“两纵两横”道路和给排水、樟木口岸第二:停车场、亚东口岸滨河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3.互补的市场结构。西藏同南亚国家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1)印度出口的a%-钢铁、机械、纺织、食品、汽车工业等产品;西藏出口的有畜产品、工业原料、化工产品、皮革等产品。(2)尼泊尔出口的有绵羊毛、麝香、食盐为主,还涉及到山羊绒、牦牛毛、藏毯、皮张、活羊、铬铁矿等,并由初级产品发展到加工制成品;进口的有纺织品、轻工业用品、成品油、轮胎、机械设备,以及工艺、化工、五金产品和医药等。 (二)时机优势 1.青藏铁路辐射作用。(1)改变边贸格局。中印贸易,西藏的外贸从天津港吞吐,两地相距数千公里。青藏铁路建成使用,货物如果走乃堆拉山口通道,则拉萨经亚东至加尔各答等印度洋港口的距离就可缩短至约1200公里。中国内地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2)青藏铁路首条支线已经开始动工,通往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日喀则市区到中尼边境约400多公里,也将由铁路连接起来。从日喀则伸出两条支线,一条通往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到中国、尼泊尔边界,一条通往亚东县到中国西藏和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 (3)青藏铁路通车的国际化影响。乃堆拉山口开放后,从拉萨到乃堆拉山口约500公里,从乃堆拉山口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也只有500公里。作为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加尔各答的辐射面很广。青藏铁路及其延伸段把中国内地、西藏和加尔各答联系起来,对南亚地区贸易产生积极影响。 2.乃堆拉山口重新开放。2006年7月6日,中印两国在西藏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交界处的乃堆拉山口举行仪式,重启中断达44年之久的亚东边贸通道。(1)

西藏生活和生态用水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西藏生活和生态用水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西藏生活和生态用水量现状及趋势。 西藏生活和生态用水量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 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西藏生活和生态用水量核心指标从用水总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西藏生活和生态用水量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西藏生活和生态用水量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西藏生活和生态用水量现状 (1) 第二节西藏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3) 一、西藏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三、西藏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3) 四、西藏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西藏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西藏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西藏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 (7) 一、西藏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西藏生活用水量占全国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西藏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西藏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西藏生活用水量同全国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西藏生态用水量指标分析 (11) 一、西藏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 (11) 二、全国生态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西藏生态用水量占全国生态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西藏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西藏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国生态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西藏生态用水量同全国生态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最新描写西藏的优美散文随笔

描写西藏的优美散文随笔 导语: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充满神秘的地方,它那奇特无比的异域风情以及迷人的景色都让来来往往的游客十分喜欢和热爱,去西藏,有的时候也可以看作是在朝圣。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描写西藏的优美散文随笔》,欢迎大家阅读和欣赏! 描写西藏优美散文随笔【第一篇】:西藏优美散文随笔 西藏,是一个非常神秘而偏远的圣地,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令人憧憬。但其独特的高原环境,却也让人望而却步。对于那时刚毕业的我来说,在西藏工作、生活更是一种挑战。如今,我离开西藏已有半年的时光,那段生活也成为我生命中美好的回忆。 西藏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有很大一部分人,无论生存条件多么恶劣,都相信神灵。他们挖虫草挣了钱,就背着家当来拉萨朝圣,一路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把一整年的收入都捐给寺院。路上,如果有人去世了,同伴会剪下他的头发,带上他的家当,到拉萨捐给寺院。 这些信众对物质的需求极低,低得让世人无法理解和想象,从而让许多人相信,这样一种平和是西藏带来的,于是在俗世中劳累、受挫以后,总想去西藏寻求一种解脱。殊不知,这种平和源于信仰,和西藏无关。因为有信仰,这样的人在哪里都能幸福。 第一站西宁,踏进我人生进得第一个客栈—西凉驿客栈。很有西藏风味的客栈,很小的藏式吧台,四张桌子,西藏的游者用自己独特美好的回忆修饰了正面墙,一个少年手中的破吉它慵懒

的吐出一个一个伤感的音符。 青海湖我们计划的一个必须去得地方,远远的就被它吸引,湖水碧蓝碧蓝的仿佛与天空接壤找不到边际。没有去观看青海湖主要的景点却还是把他的一颦一笑全部收录于我们脑中。一路上的雪山、青草、牛羊、蓝天、雄鹰,一路上下雨、冰雹、阳光、大雪、狂风。我们见识到天气的多变,此时的青海犹如一个很会撒娇的孩子,让我们苦笑不得。第一次尝试搭车,以前在电视中看到搭车去西藏的人都竖然起敬现在自己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懵懂的少年等待脑中各种奇迹出现。 第二站拉萨,拉萨的天空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美,大片大片的白云依附于蓝天之上,他们像一对热恋的情侣白云跟随着蓝天,蓝天容纳着白云。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此时彰显着他的威严,他像个老者观看者天空中的点点滴滴,不容许出现什么误差,站在布达拉宫的前面有一种在画里的感觉,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是在做梦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为了目睹夜幕下布达拉宫的唯美,我们足足在药王上上等了4个小时,当时西藏的气候还不是那么和蔼可人的,不过布达拉宫没有令我们失望,夜幕下的他在暖黄色的灯光下显得更加的调皮动人。如果白天的布达拉宫是一幅唯美的水墨画,那么夜幕下的他就是从画中走下来的仙女。 描写西藏优美散文随笔【第二篇】:西藏让人感动 每一个镜头,每一帧画面,每段文字,都是他们的故事。当然,我也喜欢胡乱拍一些东西,杂然无章,毫无规律可言。项目

中国边境问题

中国与邻国有哪些领土存在争端 陆地边界争端: 1.中俄边界。 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 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中国得到的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加上位于黑龙江上的塔拉巴罗夫岛(银龙岛)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还给了中国。 中俄之间的第一个条约是1689年签署的《尼布楚条约》,以后陆陆续续签署了70多个条约。1929年发生了“中东路事件”,斯大林下令苏联红军远东边防部队占领了这些河道和相关岛屿。 2.与朝鲜的边界。 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 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个。 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至今未能结束。 3.与印度的边界。 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其中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山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中段波林三多等2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阿克赛钦等地区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里外均为我方控制。 4.与越南的边界。 法卡山、者阴山、老山地区。 从1974年开始,越南当局在中越边境不断制造挑衅事件,仅1978年就入侵中方边境1100多起。 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的半年时间里,越南在边境地区侵占中国领土达160余处。 1979年2月17日,中国军队在中越边境全线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17天作战中,突入越南军队防御纵深20-40公里,攻占了越方4个省的21个县(市)。3月,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但中越边境冲突并没结束。1981年5月,中方开始收复法卡山、扣林山地区的作战。1984年4月,中方开始收复老山地区的作战。直到80年代末,中越双方才完全罢兵。 中越边界谈判1993年8月开始,在人类进入千禧年的倒数第二天,中越双方完成了16轮谈判,最终签订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在所有双方有争议的227平方公里土地中,113平方公里划归越南,114平方公里划归中国。 5.与缅甸的边界。 江心坡问题,南坎问题 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所遗留。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幵江及迈立幵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勐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疑问。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缅边界划分),英国人就已经强行修筑了从八莫到南坎的公

浅析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浅析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西藏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违背自然生态法则和浪费资源的人为活动的产生,致使西藏的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影响西藏生态环境的因素,提出了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西藏目前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水量不大,工业废气的排出标准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全区没有发生过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江河湖泊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相继制定颁布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草原法实施办法》、《野生动物保护实施办法》、《森林管理条例》、《土地管理实施条理》、《关于贯彻国务院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西藏自治区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与国家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力度。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全区的贯彻落实,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第二,强化管理制度。西藏自治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制,由各级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认真履行环保审批权,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管理制度。同时还加大了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彻底清理城镇街巷、集贸市场、居民区卫生死角、流动人口聚居区、沟渠、河道等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健全垃圾收运体系,逐步淘汰敞开式垃圾中转和运输方式,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集中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和生产噪声扰民,规范排污行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西藏自治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统一规划,合理采伐,遏止了乱砍滥伐,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进行了大面积人工造林、改良草场、兴修水利,减少了植被破坏,改善了生态环境,风沙明显减少。同时,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截至2010年,西藏自治区共建立各级各类自

2020届西藏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西藏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 1.商代女性可以参与军事、主持祭祀等;周代女性逐渐被束缚在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范围内。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 A. 井田制瓦解 B. 礼乐制度推行 C. 宗法制完备 D. 纺织技术提高 『答案』C 『解析』 由商代到周代,女性的地位逐渐降低,这一变化主要和周代宗法制完备,按照父系血缘分配政治权力有关,故选C;女性地位的变化并不能体现井田制的瓦解和礼乐制度推行,排除AB;纺织技术的提高明显与题意无关,排除D。故选C。 2.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繁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融合西域、印度、高丽等不同文化风格的多元整合的格局,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结束,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 3.北宋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20号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7月2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 2013年7月25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构筑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兴办企业等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鼓励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严禁引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和项目,严禁引进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第四条资源开发、生产性项目建设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保护水平,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资源消耗量,严格环境准

入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 第五条生态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七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审批,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统一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信息。 发展改革、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章保护与开发 第八条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依据自治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第九条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应当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效调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开发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项目审批机关不应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金

全球18处最极端环境西藏塞莫拉公路海拔超6千米 (详尽图文) [25P]

全球18处最极端环境西藏塞莫拉公路海拔超6千米(详尽 图文) [25P] 全球18处最极端环境:西藏塞莫拉公路海拔超6千米(详尽图文) [25P] 据国外媒体报道,想象一下,要是你住在一个极其偏僻的地方,每年仅能收到一次邮件,或是去探索“世界屋脊”的最高点,但又不是珠穆朗玛峰,那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以下是地球上最极端的十八个地方,或许能让你对眼前的这个世界有全新的认识。1. 最古老的地方 最古老的地方 格陵兰、南非和澳大利亚都有资格争夺地球最古老岩石所在地的头衔,但在这场比年龄的较量中,加拿大北部的努夫亚吉图克(Nuvvuagittuq)绿岩带似乎才是真正的冠军。绿岩带的岩石年代可追溯到大约42.8亿年前的冥古宙(地球刚形成时的第一个地质年代)。此时的地球如同一个地狱,地壳刚刚开始冷却,陨石和流星像雨点一样从天而降。据估计,一颗火星大小名为“忒伊亚”的原行星曾撞击地球,撞击时间要比绿岩带所处年代再提前数亿年。此次撞击不但增加了地球的

质量同时也造就了月球。 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可能是一块月石。在执行“阿波罗15号”任务期间,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发现这块所谓的“创世岩”并带回地球。创世岩的年龄估计有45亿岁,可能一度是月球最初地壳的组成部分。2.最多雨的地方 最多雨的地方 你可能认为地球上最多雨之地应该是雨林地区,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们普遍认为与巴拿马接壤的哥伦比亚乔科省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地方。1974年,乔科省图图纳多市的降雨量达到惊人的26303毫米。这一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770毫米,三分之二的降雨发生在夜间。 夏威夷考艾岛的怀厄莱山(Wai-’ale’ale)山是地球上年降雨天数最多的地区,最多可达到350天。如果想去夏威夷度假,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切忌不要将考艾岛列在行程之内。 3.最多风的地方 最多风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联邦湾就位于南极洲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一、西藏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西藏旅游业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已发展为西藏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 1.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西藏旅游公司只有一家从事外事旅游,员工不足30人,年接待游客总数不超过1000余人,其后20多年来,西藏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达到31.7%而年均旅游收入增长率高达38.9%,2012年,西藏旅游又进入了大发展一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首度突破1000万人大关,全年旅游收入达到132亿元。 1.2旅游企业不断增多。目前,西藏全区各地,各行业投资兴办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基本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旅游接待服务格局,旅游生产力明显提高。 1.3旅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1986年11月,西藏自治区成立,作文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旅游事业的职能机构,它的设立使西藏的旅游管理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西藏各地相继成立旅游局,在景点比较集中的40多个县也都设立了旅游局或外事旅游局,全区旅游管理基本建立。旅游管理部门结合西藏实际,制定出台了十多个旅游业规章和规定,认真开展旅游质量监督检查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旅游管理服务网初步形成。 1.4旅游业对全区经济的促进日益增强。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汇创作成效显著,成为西藏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西藏旅游业还充分发挥“以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区内一大批相关产业效。许多农牧民通过开展旅游服务增加了收入,开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如普兰县巴嘎乡的康沙村,位于“神山”、“圣湖”景区,过去单一经营牧业,群众生活困难。旅游发展起来后,村民通过为旅游者和香客当向导、背夫以及出租牦牛、马匹等,极大地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二、西藏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条件仍然较差。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经济相对落后,且山高路险,运输线长,加之狠毒旅游景区公路由于利益分流问题无人管养,致使一些旅游一路颠簸、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制约西藏旅游业等各行业发展的“瓶颈”。同时,西藏现有的旅游饭店主要集中在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而目前西藏对外开放100多处景区因远离城镇,且无居住设施、使得旅游者只能忙于在城镇——景区——城镇之间奔波。 2.2旅游业引发的破坏生态坏境问题时有发生。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无计划地砍伐森林和灌木,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家具、山地自然灾害频繁;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造成建设性破坏,使一些景区的生态系统失衡,湖泊面积萎缩、水质下降、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下降;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清理,污染环境等。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 西藏日报20030326第2版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土地总面积120多方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l/8为中国第二次省区。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西藏不仅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我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全球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西藏的生态环境特征 西藏的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突出的地方特色,其原始性、多样性、特殊性、地域差异性、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由于地处高原,我区的生态环境也存在脆弱性、干燥性和不稳定性等劣势。 (一)西藏生态环境的优势 l、西藏生态环境的高原性与特殊性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质历史最年轻和海拔高度最大的特点,是世界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单元。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生态与环境的组合体,使得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高原性,产生世界上所没有的许多特殊的优势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为西藏高原特色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2、西藏生态环境的原始性 西藏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低,是我国地广人稀,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许多地方迄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生态环境处于原始状态;还有不少地方,虽有人类活动,但活动强度小,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生态环境的原始性有利于建设国家级和世界级水平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 3、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西藏地势变化明显,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很大,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和形形色色的生态环境类型,既有从热带到寒带的生态环境类型,又有从低山谷地到高原高山的生态环境类型,同时还有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环境类型和原始状态下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类型为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多样性生物物种资源的形成与发育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为西藏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4、西藏特殊自然生态环境与特殊人文环境的融合性。 西藏的高山自然神奇风光与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和文化胜迹的有机融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人合璧的壮丽而又神秘的旅游瑰宝,为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旅游圣地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也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5、西藏生态环境资源的地域差异性 复杂的地形和强烈的地理分异,使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主要为农、林、牧)的地区差异明显。耕地集中在藏中南部地区的河谷地带,而广大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形成了几乎清一色的牧业;东部和东南部山地区是林地集中分布区。这种强烈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地区反差有利于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在自然分异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劳动地域分工。这种生态环境资源地域差异性是西藏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此外,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高原强光照和强太阳辐射形成有利于植物和作物生长的“热岛效应”,表现为西藏高原温度、积温有效性和太阳有效辐射等比同纬度东部地区相同高度高,其结果有利于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的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达1.5万kg/hm2,森林平均生长量达4.46m3/hm2·a,这些现象均为其它地区所少见。

关于西藏旅游的唯美句子

关于西藏旅游的唯美句子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一个人,一条路,人在途中,心随景动,从起点,到尽头,也许快乐,或有时孤独,如果心在远方,只需勇敢前行,梦想自会引路,有多远,走多远,把足迹连成生命线。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躺在德德玛的草原,数最亮的星。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坐在外婆的沙滩,看最白的帆影。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爬上那座山,听最圣洁的经。穿越茫茫人海,寻找属于我们的那一份宁静。背着背包的路上,看过许多人,听过许多故事,见过旅行风景,就这样,慢慢学会了长大。流转的时光,都成为命途中美丽的点缀,看天,看雪,安安静静,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一个背包,几本书,所有喜欢的歌,一张单程车票,一颗潇洒的心。旅行还在继续,这个过程是艰难而又孤单的。我提着行李,独自一人向远方走去,夕阳将我的身影拉得斜长,可我,仍在旅行的路上徘徊。等待着每一辆经过的车,让我走到更远的地方。一个人的旅行,我走过了一季又一季,从夏蝉鸣叫,到雪花飘飞。一个人的旅行,我漂泊了一程又一程,从韶华年茂,到眉宇沧桑。大理的洱海形如人耳,风平浪静时,像一颗深绿色的宝石镶嵌在云南大地上,微风吹过,海面上金光闪闪,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浪花,妩媚动人,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因为有梦,所以勇敢出发,选择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有多少和我一样,坐在不足平米的空间里,

看着书里九万五千公里的绚丽。又或是和我一样,拥有一颗比九万五千公里还辽阔的心,却坐在不足一平米的椅子上。一路涉足、一路留恋、一路回望。依旧前行!人生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在乎的是看风景的心情,旅行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终止。旅行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宽阔自己的心境,忘掉不顺心,迎接新的开心。旅行是在寻找新的美丽,追逐新的感观世界,丢掉多余的自己,遇上最真实的自己。我们一直在旅行,一直在等待某个人可以成为我们旅途的伴侣,陪我们走过一段别人无法替代的记忆。在那里,有我们特有的记忆,亲情之忆、友谊之花、爱情之树、以及遗憾之泪!一根弦若是绷得太紧,总有一天会断裂,一颗心若是禁锢得太久,总有一天会失去平衡,我们需要放飞心灵,让心翱翔在自由的天空。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凌晨,随着滑轮接触地面,飞机一阵抖动,我终于说出了最后一句再见。旅游不在乎终点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旅行,其实是需要具有一些流浪精神的,这种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乐。旅行,有一种苍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隐入苍茫自然,自有一种孤独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种逍遥,浑然忘我,与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在向山靠近一点,才发现这座山,好象一位诗人遥望远方,等待故人的归来。山上的树,大多数是松树比较突出。松树亭亭玉立的耸立在周围小草小花的中间,仿佛松

浅析西藏国企

浅析西藏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布时间:2004-04-17 来源:西藏发展论坛作者:尹逊国 [进入论坛][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西藏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和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甚至面临破产和倒闭,致使部分企业职工面临着下岗和待业。这问题如不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将直接影响到西藏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与长治久安。那么,怎样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当务之急,就是要切实转变作风,正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帮助和扶持企业走出困境。 一、当前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基数不清,分类指异缺乏力度。在企业的汁册与统计上,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差别很大;在企业的分类和管理层次上也不一致,有的企业名义上归地区管,地区鞭长莫及,县里又不好管,造成了谁都管谁都管不好的局面。这样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体制就难以落到实处,从而影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市场竞争无序,资源浪费严重,国有企业形不成规模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区资源优势认识上有偏差,对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客观上认为相关企业多了,就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事实上却是僧多粥少、你争我抢,各企业都形不成规模效益。三是企业改制工作不彻底、不到位。虽然我区已建立了国资经营公司,但上市公司国有法人股的资产管理、发展方向,还只是在探讨阶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履行也不到位。四是资金流动迟缓,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造成的大量物资积压,而现在又卖不出去,企业不知向何处转向,没有效益,只得向银行贷款,有的企业甚至欠债上亿元,把企业的地皮、房子、办公楼都抵押给了银行,再想贷款上项目、搞技术改造又无法贷到款,致使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五是企业市场开拓不够,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六是企业人才匮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少。有些企业领导即使想把企业搞活、搞好,但限于知识和管理水平,也不知从何处突破,例如在量化产权问题上,有的企业领导搞不清楚,主管部门需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作工作;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个别企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一些国有老企业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加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又不能给他们以优惠的待遇,使急需的人才进不来,现有的人才又留不住。七是政企不分,责权不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企业在宏观指导上和政策上支持不够,而对企业卡得太多、太死,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企业负担沉重。九是企业职工的工资较低,生活困难。 总之,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区的国有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都很有限。加之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和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现在市场放开以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加突出的展露出来,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羁绊。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对策予以解决。 二、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2017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

2017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 进出口情况报告 据海关统计,2017年西藏自治区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23.3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减少21.67%,占全年西藏进出口总值的39.75%,比重较2016年减少18.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18亿元,减少21.72%,占全年西藏出口总值的78.58%;进口0.21亿元,减少17.02%,占全年西藏进口总值的0.72%。边境小额贸易项下顺差22.97亿元。 一、2017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除1、2、12月为正增长外,其余月份均为负增长。月度数据显示,1月进出口2.6亿元,增长0.8%;2月进出口1.19亿元,增长7.12倍;12月进出口2.52亿元,增长7.41 %。其余3、4、5、6、7、8、9、10、11月分别减少38.56%、28.61%、35.30%、16.92%、1.46%、48.18%、23.67%、53.34%、20.47%(详见下图)。

图:2017年西藏边民互市贸易月度走势图 (二)民营企业贸易比重超9成,国有企业陷入低迷。2017年,西藏民营企业继续主导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22.34亿元,减少3.32%,占全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的95.51%。其中,出口22.13亿元,减少3.16%;进口0.21亿元,减少17.02%。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1.05亿元,减少84.48%。 (三)边境小额贸易集中在吉隆口岸。2017年,吉隆口岸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23.39亿元,减少18.72%,其中进口0.21亿元,减少17.02%,出口23.18亿元,减少18.73%。2017年,西藏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对尼泊尔贸易占比100%,进出口值为23.39亿元,减少21.67%。 (四)拉萨市属企业进出口处于绝对主导地位。2017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方式项下,拉萨市企业进出口贸易值为22.76亿元,减少16.49%,占全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的97.31%;日喀则市企业进出口贸易值为0.63亿元,占全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69%。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构筑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兴办企业等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鼓励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严禁引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和项目,严禁引进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第四条资源开发、生产性项目建设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保护水平,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资源消耗量,严格环境准入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 第五条生态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第

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第七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闩负责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审批,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统一发布 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信息。 发展改革、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保护与开发 第八条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依据自治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第九条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应当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效调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开发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项目审批机关不应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金融机构不得办理贷款。 第十条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和交通、通信、输变电线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景观影响,科学设计、优化选址选线,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设置取料场、弃渣场、施工便道和生活营地等临时设施,及时进行

西藏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

西藏日报(汉)/2016年/10月/3日/第004版 高原要闻 西藏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 (2000年3月30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6年9月28日西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十六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边境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边境地区居住、通行、生产或者从事本条例规定的其他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边境管理包括国(边)界管理和边境地区管理。 国(边)界管理是指国(边)界线及其标志的管理;边境地区管理是指边境管理区、边境地带和边境特定区域的管理。 边境管理区一般是指沿国(边)界的县、乡(镇)行政区域;边境地带是指紧靠国(边)界线两千米以内的区域;边境特定区域是指口岸、边境通道、边境临时警戒区、边境互市贸易区(点)、边境旅游景区(点)等区域。 第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边境管理区所在地的地(市)、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边境管理工作的领导,实施爱民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边境地区交通、电力、通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落实好各项边民补助政策。 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边境管理区所在地的地(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边防委员会。 各级边防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边境管理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第六条公安边防部门依法履行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服务、通行检查、出入境边防检查等职责。 外事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边境地区涉外工作和国(边)界的界务管理工作。 公安、国家安全、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边境管理工作。 第七条边境管理区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边境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县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分别签订护边联防和治安防范责任书,建立联防联控责任制度。 边境管理区所在地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护边联防组织,加强对护边联防队员的管理、培训、考评和奖惩。 第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国(边)界标志和边防设施,维护边境地区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义务。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边境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国(边)界管理 第十条国(边)界界桩、界碑、界标等标志物的保护、修复、重树,边界联检,保持边界走向清晰,开辟边界通视道,界河的维护等国(边)界界务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